高中語文 人教版必修四 13.《張衡傳》導學案教師版ok_第1頁
高中語文 人教版必修四 13.《張衡傳》導學案教師版ok_第2頁
高中語文 人教版必修四 13.《張衡傳》導學案教師版ok_第3頁
高中語文 人教版必修四 13.《張衡傳》導學案教師版ok_第4頁
高中語文 人教版必修四 13.《張衡傳》導學案教師版ok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射洪中學校高2013級語文導學案本課設計:楊琴校對:樊衛(wèi)審定:邵明燦高考試題庫()我的高考我做主!學優(yōu)高考網(wǎng)()我的高考我做主!高考試題庫()我的高考我做主!13.《張衡傳》導學案【資料鏈接】(一)走近作者:范曄(398~445),南朝宋史學家,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博涉經(jīng)史,善屬文,能隸書,曉音律。他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后漢書》。此書文筆簡練生動,議論部分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文氣流暢,既具史學識見,又有較高文學價值?!逗鬂h書》為“前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之一。(二)了解傳主: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fā)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在地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在天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在文學方面,他著有《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三)關于人物傳記:1、傳記的特點: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是: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2、傳記的種類:自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張衡傳》屬于評傳。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價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本文節(jié)選自《后漢書·張衡傳》。注意:傳記敘述一個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四)人物傳記是高考文言文中常見的類別,而且多為官吏的傳記,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遷、調(diào)轉、罷免等事。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古代官職變動用詞具有詞匯量豐富的特點。了解和掌握這些術語的含義、特點及規(guī)律,對于更好的閱讀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幫助。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征:由君王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薦、舉: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拜:授予官職。除:任命,授予官職。授:給予官職。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職。擢:在原官職上提拔。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第二類:表示調(diào)動官職的詞語。遷:調(diào)動官職,一般是提升調(diào)用。轉、調(diào)、徙:調(diào)動官職。補:補任缺職。改:改任官職。第三類:表示兼職、代理的詞語。兼:同時掌管,兼任。領:兼任。署:代理,暫時擔任。權:暫代官職。第四類:表示降職、罷免的詞語。貶:降職。謫:被罰流放或降職。出:離開京城外調(diào)(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左遷:降職。罷、免:罷黜、免去官職。黜、廢:廢棄不用。第五類:其他。還有一些不表示職官的變動,但常常與職官結合在一起,可靈活翻譯為執(zhí)掌、主持的意思。知:調(diào)清河丞,尋知大谷縣。行:遷左丞,行徐州事。主:掌管。例如《史記·呂太后本紀》:“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勃:人名。)

【導學過程】一、課前知識儲備1、①本文選自

《后漢書》,作者

范曄是南朝宋歷史學家、文學家。張衡是

東漢(朝代)科學家、文學家。②《兩都賦》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賦》的作者是張衡。2、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標注拼音。衡少善屬文(zhǔ)辟公府(bì)逾侈(chǐ)璇機(xuán)累召不應(lěi)乞骸骨(hái)篆文(zhuàn)輒積年不徙(zhé)蟾蜍(chánchú)帷幄(wéiwò)3.掌握重點字詞:找出句中古今異義詞并寫出古今不同意義:、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①從容:古義: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②交接:古:結交。今:①連接②移交和接替。)、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①孝廉:古:被舉薦的人稱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別為統(tǒng)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漢代,在東漢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為一科。亦指被推選的士人。②不行:古:不去(應薦)。今:不可以)、公車特征拜郎中。(①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點、標志。②郎中:古:官職名;今:醫(yī)生的別稱。③公車:古義:官署名稱;今義:公家的車。)、尋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處或并列的幾點之一。)、衡下車,治威嚴。(下車:古:官吏初到任;今:從車上走下來。)⑥、覆蓋周密無際。(①周密:古義:四周嚴密。今義:周到細致。②無際:古義:沒有縫隙。今義:無盡。)詞類活用:、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奇,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奇特)、衡少善屬文(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于。)、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于。)、妙盡璇機之正(正,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理。)、皆共目之(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指出文言特殊句式:、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判斷句)、連辟公府不就(被動句)、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果地震隴西(介詞結構后置句和省略句,省略介詞“于”)、諷議左右(介詞結構后置句和省略句,省略介詞“于”)、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省略句。省略主語“張衡”)、游于三輔(介詞結構后置句)、雖才高于世(介詞結構后置句)、驗之以事(介詞結構后置句)一詞多義1、觀①觀太學(觀摩、學習)②大王見臣列觀(宮廷中高大華麗的樓臺)③此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④玄都觀里桃千樹(道士廟) ⑤啟窗而觀(看)2、因①因入京師,觀太學(于是)②蒙故業(yè),因遺策(沿襲)③因其勢而利導之(順著)④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通過、經(jīng)由)⑥衡乃擬班固《兩都》《二京賦》,因以諷諫(憑借)⑦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趁機)3、乃①精思傅會,十年乃成。(才)②遂乃研核陰陽(就)③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卻)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⑤爾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⑦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是)⑧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4、制①其牙機巧制(制作,構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②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指揮)④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guī)模)5、屬zhǔ①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連接)②衡少善屬文(連綴)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④舉酒屬客(勸人喝酒)shǔ⑤名屬教坊第一部(屬于)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掌管)⑦吾屬今為之虜矣(輩)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6、善: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②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善行)③安帝雅聞衡善術學。(擅長)④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交好)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二、課堂研讀課文(一)初讀課文,感知文意。(要求:讀準字音、句讀、圈畫誦讀疑難點。)1、郭沫若曾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fā)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見”,為什么說他是“全面發(fā)展的”?討論明確:(1)品格(2)文學(3)科學(4)政治2、理清提綱:明確:第一部分(1節(jié)):介紹張衡品格和文學才能。第二部分(2-4節(jié)):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第三部分(5、6節(jié)):介紹張衡的政治才干。精讀課文,深入探討1、默讀課文1段學生結合注釋梳理文句2、質(zhì)疑、點撥:實詞:屬、貫、辟、奇、就虛詞:乃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句式: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3、分析評價結合語句,分析張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①雖才高于世,而無矯尚之情。②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4、深入探討認識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成就,這對你有哪些啟示?(1)、廣泛學習(2)、不要驕傲自滿(3)、從容淡靜(答案多元,學生言之成理即可。)5、默讀課文2-4段,思考張衡在科學上有哪些成就?討論明確:(1)作渾天儀。(2)著《靈憲》《算罔論》。(3)鑄造地動儀。6、作者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時,寫作方法有何不同?(1)質(zhì)疑、點撥:實詞:雅、征、再、遷、員、尊、發(fā)、制、方面、怪、征虛詞:以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句式: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②.驗之以事,合契若神。③.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④.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2)明確:第二段寫張衡善機巧,拜郎中,遷太史令,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以(記敘)為主。第四段從時間、名稱、質(zhì)地、大小、形狀、功用、驗證等方面介紹候風地動儀,以(說明)主,輔以(記敘)。(填表達方式)這樣詳略得當?shù)陌才?,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7、默讀課文5、6段,學生結合注釋梳理文句(1)質(zhì)疑、點撥:實詞:損、疾、目、出、不軌、下車、乞骸骨虛詞: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又多豪右,共為不軌。句式: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2)思考文中通過哪兩件事表現(xiàn)張衡的政治才干的?明確:一是(《思玄賦》的由來)——“政事漸損,上疏陳事,諷議左右,閹豎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表現(xiàn)了張衡憂國憂民、小心謹慎的形象。二是(出任河間相時與奸黨作斗爭一事)——“治威嚴,整法度”表現(xiàn)其治理嚴厲,“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表現(xiàn)其政治智慧,“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表現(xiàn)其卓然政績。8、選擇恰當?shù)脑~語對張衡的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干給予評價。明確:(可貴的)品格(輝煌的)科學成就(卓越的)文學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9、本文寫了張衡的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干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系?這對我們有何啟示?①、首先,“才高于世”方能“舉孝廉”“連辟公府”,“作《二京賦》”方能“鄧騭奇其才,累召”,“善機巧”“善術學”方能“拜郎中,遷為太史令”方能“作渾天儀”“造候風地動儀”,其特長與其官職二者互為因果。②、其科學發(fā)明、理論著作也與其“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這種性情利于潛心科研。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著《靈憲》、《算罔論》”方能將從政的感觸“宣寄”而作《思玄賦》。(從全面發(fā)展的,提高綜合素質(zhì)的角度談,言之成理即可。)10、張衡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罕見的全才,假如張衡獲得了中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請你給張衡寫一段頒獎詞。要求:抓住人物的主要貢獻,講究文采,評價角度準確得體,50-80字左右。示例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chuàng)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頒獎詞張衡(德藝雙馨的領航者)一篇《二京賦》映照熱心熱腸;一部《算罔論》揮灑智者靈光;一曲《思玄賦》吟唱宦海命達;一臺地動儀震動央央華夏。你用文人的氣質(zhì)詮釋了科學的嚴謹,你用科學的光芒照亮了文人的情懷。喜看科技千重浪,最是風流張圣公?!菊n后訓練】一、雙基夯實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C)。A.屬文(zhǔ)河間相(xiàng)征辟(bì)B.逾侈(yú)鄧騭(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ì)隴西(lǒng)D.骸骨(hái)肅然(sù)收禽(qín)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一項是(D)。A.不好交接俗人(與……交往)B.連辟公府不就(征召)C.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給他遞眼色)D.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看、視察)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B)。A.雖才高于世青,取之于藍B.以精銅鑄成驗之以事C.因入京師,觀太學伺者因此覺知D.十年乃成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4.從句式結構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D)。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C.果地震隴西B.方與將軍會獵于吳D.未之有也5、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D)A“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中,“五經(jīng)”是指《詩》《書》《禮》《易》《左傳》;“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B《兩都賦》的作者是張衡,《二京賦》的作者是班固?!岸肌迸c“兩京”都指長安和洛陽C“拜、遷、轉、徙”都是指調(diào)動官職D太學、國子監(jiān)、庠、序,在古代都是指學校6、翻譯句子。①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永元年間,被推薦為孝廉,(他)卻不去應薦,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沒有去就任。②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大將軍鄧騭認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請(他),(他)沒有應召。③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用篆字山、龜、鳥、獸等圖案雕飾。④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自從有書典記錄以來,不曾有過這樣的事。閱讀下面文段,完成7~9題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7、解釋加點的詞語皆共目之示意,使眼色遂共讒之詆毀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豪門大戶永和四年卒去世8、翻譯下列句子嘗問天下所疾惡者(皇帝)曾經(jīng)向張衡問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誰。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9、以上文段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明確:張衡所處環(huán)境的險惡和政治才干的杰出。二、課外延伸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胡質(zhì)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厲操清白。質(zhì)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無車馬童仆,威自驅驢單行,拜見父。停廄中十余日,告歸。臨辭,質(zhì)賜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辟|(zhì)曰:“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蓖苤?,辭歸。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旅進道,往還如是。質(zhì)帳下都督,素不相識,先其將歸,請假還家,陰資裝,百余里要之,因與為伴,每事佐助經(jīng)營之,又少進飲食,行數(shù)百里。威疑之,密誘問,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質(zhì)。質(zhì)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晉武帝賜見,論邊事,語及平生。帝嘆其父清,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威對曰:“臣不如也?!钡墼唬骸耙院螢椴蝗??”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惫僦燎皩④姟⑶嘀荽淌?。太康元年卒,追贈鎮(zhèn)東將軍。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審于何得此絹

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zhì)

信:使者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A.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

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

B.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

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質(zhì)。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晉武帝賜見,論邊事,語及平生。

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胡威自小志向遠大,砥勵名節(jié),品格高尚。他在辭父歸家時,問明所賜絹的來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親自放驢,料理生活,從無靡費之舉。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聲譽。

B.胡威之父胡質(zhì)身居高位卻能恪守清廉。胡威辭別回家時,他僅取絹一匹送作路資。在兒子詢問時坦然地表明,此絹為正當所得,并非不義之財。從而贏得了兒子的敬佩。

C.胡質(zhì)帳下都督善于逢迎。為博得胡質(zhì)的好感,他在胡威歸家途中曲意巴結,并輾轉地讓胡質(zhì)知道此事。豈料弄巧成拙,胡質(zhì)了解真相后對他嚴加處罰,并免去他的官職。

D.晉武帝十分贊賞胡質(zhì)。他問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說“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認為自已遠遠不如。這既說明了胡質(zhì)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親的心情。

13.翻譯原文中句子。

(1)食畢,復隨旅進道。

譯文:

吃完飯以后,又跟隨旅伴上路。

(2)陰資裝,百余里要之

譯文:

暗中準備盤纏;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

(3)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

譯文:

于是拿出先前給自己的絹答謝他,并把他打發(fā)走。

三、高考熱點14.請把下面這段文字改寫成一個單句,可以刪減詞語,不得改變原意。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yè),在從事這種職業(yè)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nèi)獨立地進行創(chuàng)造;這種職業(yè)不需要有不體面的行動,甚至最優(yōu)秀的人物也會懷著崇高的自豪感去從事它?!敬鸢浮磕芙o人以尊嚴的只有不作為奴隸般工具的在自己領域內(nèi)獨立地進行創(chuàng)造的需要有體面行動的甚至最優(yōu)秀的人物也會懷著崇高的自豪感去從事的職業(yè)。15.閱讀《莊子·達生》中的一則寓言,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其中蘊涵的道理。東野稷善于駕車,他駕車時進退能夠在一條直線上,左右旋轉時走的路線則很圓。莊公贊賞他的高超技藝,認為即便是周穆王時駕馭馬車的能手造父也無法超過他,于是要他轉上一百圈。顏闔看見了,對莊公說:“東野稷的馬要垮了。”莊公默不作聲。不一會,東野稷的馬果然累垮了。莊公問顏闔:“您怎么會事先知道?”顏闔說:“東野稷的馬力氣已盡,可是還要它轉圈奔走,所以必然會累垮?!薄敬鸢浮窟@個故事啟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不要超過客觀條件所許可的限度,否則難免失敗?!緩娀A】解釋加點字的意思,若有活用請標出。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形作動,擅長,善于)屬(連綴)文,游(游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學習)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遂通(通曉)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部經(jīng)書),貫(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學問和技能)。雖(雖然)才高于(比)世(世人),而(卻)無驕尚(驕傲自大)之情。常從容淡靜(舉止穩(wěn)健,神態(tài)淡泊寧靜),不好交接(交往)俗人。永元中,舉(推舉)孝廉不行(沒有去應薦),連(屢次)辟(召)公府不就(就職)。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過度)侈(奢侈)。衡乃擬(模仿)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憑借)以(來)諷諫(諷喻規(guī)諫)。精思(精心構思)傅會(文章的組織、布局、命意、修辭),十年乃(才)成。大將軍鄧騭奇(形容詞意動,以……為奇)其才,累(屢次)召(征召)不應(應召)。

衡善機巧(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尤致思(用心思)于(在)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素常)聞(聽說)衡善(形作動,擅長,善于)術學(關于術數(shù)方面的學問),公車(漢代官署名)特(特地)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