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量的積累與質的變化王偉華湖北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1402班指導老師:余新武摘要:荀子有云: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旦凡達到質的變化,無不須量的積累。本文主要從宏觀晶體的生成發展變化來闡述知識積累、生物進化、社會進步的基本道理。總體敘述了質變與量變的關系。關鍵詞:積累;發展;變化從古至今,由量變到質變的例子枚不勝數,無論在什么時期,想要學有所成,或想完成一件事,都要我們由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這樣循序漸進,當達到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我們才有所作為。試想,如若不是功夫用到深處,鐵杵又怎能磨成針;如若不經千錘百煉,鋼鐵又豈能鑄造成寶劍;倘若不是長年累月的擊石,水滴又如何能穿石。由此可見,只有量的積累才可有質的變化。要想質的變化,須有量的積累才行。量變是質變的充分條件,質變是量變的必要條件。一、宏觀晶體的形成我們知道晶體是具有格子構造的固體。它的發生和成長實質是在一定條件下組成物質的質點按照格子構造期排列的過程。晶體的成長包括兩個過程(1)形成晶核(2)晶體的成長。三個階段,①介質達到過飽和、過冷卻階段;②成核階段;③晶體成長階段。介質達到過飽、過冷卻狀態時,并不意味體系同時結晶。由于溫度局部變化、外部撞擊,或者雜質粒子的影響,出現局部過飽和度、過冷卻度較高的區域,在這些區域首先出現達到臨界值以上的微細結晶粒子的作用稱為成核作用。體系同時進入不穩定狀態形成新相,在體系任何部位成核作用是相等的-均勻成核作用,局部先形成新相。在體系的某些部位(雜質、容器壁)的成核率高于另一些部位。均勻成核作用各處成核幾率相等,需要克服較大的位壘。非均勻成核作用,因體系中已經存在不均勻性,如懸浮雜質或容器壁凹凸不平,降低了成核的位壘,在這些位置,過冷卻度或過飽和度很低都能成核。晶核(晶芽)是晶體生長的中心,在溶液過飽和和溶液過冷卻的條件下會發自發晶核(質點聚合),晶核形成后,質子按格子構造規律在晶核上不斷堆積的過程,當堆積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形成晶體。影響晶體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溫度、渦流和生長介質流動的方向、雜質和酸堿度、黏度、生長順序與空間生長、結晶速度等,這里講一下結晶速度是怎么影響晶體形成的,結晶速度過快,則形成的結晶中心越多,在圍繞多個結晶中心生長的情況下,晶體不易長大,因此形成的晶體多為細粒狀。反之,結晶速度越慢,體系中結晶中心的數量越少,越有利于晶體的長大,晶體多呈粗粒狀。例如:巖漿在地下深處緩慢結晶時,形成的礦物晶體粗大。如花崗巖中的石英、長石礦物晶體等;同樣的巖漿在地表快速結晶時,則形成細粒礦物晶體,像流紋巖中的石英、長石晶體。按晶體形成的規律可看出,想要得出好的晶體,必須要有一定條件,一定規則和一定時間。例如,大學無機實驗中制備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為翠綠色單斜系晶體,如何制得成形較好的晶系呢?制備原理如下:①FeSO4+2NaOH=Fe(OH)2↓+Na2SO4②2Fe(OH)2+H2O2=2Fe(OH)3↓③2Fe(OH)3+3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如果制備Fe(OH)3不注意反應②中H2O2滴加的速度,滴加的量,不注意反應③中溶液的pH,不注意反應K2C2O4用量,將造成K3[Fe(C2O4)3]難以生成。同時,結晶時,晶系不耗費一定時間生長以達聚少成多之效,將難以形成完美晶體。所以,晶體的生成要伴隨著量的積累。知識量的積累與質的飛躍現今,社會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事物呈現,為了趕上社會的進步,適應現代化的發展,我們需要不斷積累豐富我們的知識。作為學生的我們每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運用舊的知識。每天都會有知識的積累,也伴隨遺忘,如果積累的太少,我們的學識自當退步。眾所周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什么我們要積累知識呢?第一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需要更扎實的基礎知識,扎實的基礎知識可為我們學習更高端的學科作鋪墊,只有擁有更扎實的基本功底才能領悟更多新興領域的、更難的知識。譬如,化學這門學科,如果在高中時期沒有掌握相應基礎結構化學知識,到大學學習雜化軌道理論、價電子對互斥理論就比較困難,那么就會處處碰壁,還需要花費更多課余時間去復習、查閱基礎資料。如此便會事半功倍,得不償失。試想,倘若我們在高中時代掌握了相應的基本知識,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那學習大學知識是否會更順暢,更得心應手些呢,是否會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第二是學科之間多有相通之處,只要我們在某個領域積累了足夠多的知識,那么就會對另一個領域的學習有所幫助,同時,要想在另一個領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更需要其它領域的輔助。例如,大文豪蘇軾他在詩詞與書畫方面的成就皆受世人的世人矚目,其詩詞達到頂峰水平與他的作畫是相輔相成的,古人詩文寫的高深之處在于詩中有畫,而繪畫的巧妙之處在于畫中藏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畫意,相得益彰。少了其中任意一樣都欠缺了美,也造就不了蘇軾的成就。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領袖毛澤東,如果他不是指揮有方的戰略家、軍事家、思想家,是難以寫出像
《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七律·長征》如此豪邁,如此氣壯山河之作的,也不會寫出《論持久戰》這樣具有重要戰略思想的名作的。第三是,知識積累需要達到足夠的多,體系足夠龐大,才能體現其價值,彰顯其威力。這樣看來,只有形成了量變才能有質的變化。生物的變異與進化生物學中,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基因一般被認為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磷酸。在分裂間期DNA復制時進行堿基互補配對,磷酸與五碳糖脫水縮合形成磷酸二酯鍵,在無數個脫水縮合,無數個交替配對后雙鏈盤曲、反向延伸形成結構緊密的DNA雙螺旋結構。生物體生命活動中,細胞增殖和分裂活動會伴隨DNA的復制,染色體的加倍、減半,其中,分裂間期的DNA復制時期易造成基因突變,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易造成基因重組,分裂后期有染色體變異的發生。盡管這樣,變異仍然只是極少數的。并不是基因突變一經發生,生物的遺傳性狀就會發生變化,大多數變異不一定都發生在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更多是非遺傳片段。就算變異發生在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根據密碼子的簡并性(同一氨基酸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密碼子)和容錯性,也不一定導致生物的性狀改變。就算生物性狀變化,單個物種性狀改變也不能在短時間內使整個種群進化,因為這種突變的生物的相應性狀如果不適應環境,不能夠生存,具有導致相應性狀表達的基因也會逐漸消逝。所以,生物的進化是需要經過長期的突變積累,長期衍變而形成。大約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萬年前,發生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地球膨脹說認為,由于地球在寒武紀溫度不斷升高,非常適宜生命的繁衍、生存,而6億年前已有大量多細胞生物,基因突變已積累到一定程度,致使生物進化速度。根據間斷平衡理論,生物的進化是長期(幾億年)的穩定(甚至不變),與短期(幾百萬年)的劇變交替過程。在長期的穩定中性狀或許沒變,可基因已然突變,在經過長期的積累后,一旦出現適宜條件,在短期內適應,生存,繁衍,壯大,生物才完成了進化。可見,生物的進化是多么漫長,多么需要等待呀!文化的淀積與社會文明進步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從炎黃時期開始就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隨著時代發展,各個歷史朝代又形成不同時期的時代文化。中華文化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它讓國人應以為豪。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本生就具有科學文化價值。然而,這些文化文明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各個時期中華先人們留下的。風格迥異的裝飾遺產,是經過幾千年而淀積的。如原始彩陶紋飾質樸、大氣,經長期提煉的龜紋、魚紋、和渦紋,充滿生命活動;秦漢時期的書法藝術,瓦當圖案和畫像磚圖案;西漢的漆器裝飾,以黑、紅、金、三色對比,整個器形典雅高貴;唐代開創了中國卷草植物紋的先河,富麗繁盛的唐莘紋色彩變化微妙、和諧;宋代陶器以清秀、典雅為特征;民間青花瓷中揮灑即興的水墨風格,以及民間的刺繡、剪紙花邊、吉祥圖飾等藝術形式,造型質樸,色澤鮮麗,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豐富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家喻戶曉、代代相傳精神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讓中國人有了骨氣,有了風貌,是我們民族的脊梁。夸父敢逐日,愚公可移山,精衛能填海,這都傳達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剛強堅毅、不屈不撓、敢于挑戰強權的精神;孔融讓梨,又體現了我國人民的禮讓文明禮儀。;三顧茅廬,更表現了主上虛心求教、禮賢下士的懇切。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對中華人民任意屠殺,無惡不作,滅絕人性。國家危難時,中華民族能拋棄恩怨,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全國上下能眾志成城,堅韌頑強,不屈不撓,守住國土。這些傳統文化經過一代又一代傳承弘揚,到了關鍵時刻融合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民族危難時讓中國度過難關,推動了社會進步。在一代又一代領導人帶領下,中國人民飽經風霜、披星戴月走出了黎明前的黑暗,迎來了富強民主的曙光。毛澤東帶領中國人站起來了,鄧小平帶領中國人富起來了。如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箴言深入人心。這使我們不只是停留在吃飯、穿衣、花錢問題上,還有更文明更豐富的精神文化追求,以此來在提高我們生活品味,體現我們生命意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和中國的強大,靠的絕對不僅僅是強大的國防軍事,多么發達的科技,而更多的是我們一代代沉淀下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源泉,是一輩輩積累下寶貴的文化信仰根基,這是我們社會發展的源源不斷的動力。總而言之,東方文明古國是許許多多的崢嶸歲月,無數個滄桑巨變,形成的,文化淀積是祖祖輩輩,子子孫孫凝結而成,如此便促使社會前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可口可樂營銷策略》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張瓊潔課件
- 雙語客運值班員客運站的設備組成課件
- 雙語列車長安全管理規定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成本導向定價法課件
- 管道支吊架調整施工方案
- 《GB 19147-2016車用柴油》(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傳統文化課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個人職業能力訓練課件
- GB/T 3810.4-2016陶瓷磚試驗方法第4部分:斷裂模數和破壞強度的測定
- GB/T 17213.4-200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
-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課件
- 中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課件
- 施工班組考核表
- 法理學-(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學教程課件(最新)
- GB∕T 34876-2017 真空技術 真空計 與標準真空計直接比較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2022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國際五一勞動節頒獎榮譽晚會動態PPT模板
- 全院CRRT護理技能培訓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
- 后勤不“后”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促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