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大家欣賞!歡迎大家欣賞!1第二節司湯達第六章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第二節司湯達第六章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2目錄一、作者介紹二、司湯達的思想三、《紅與黑》1、題材來源2、故事情節3、政治傾向4、人物塑造5、藝術特色目錄一、作者介紹3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奠基人
——司湯達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奠基人
——司湯達4司湯達(1783—1842),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貝爾。司湯達是貝爾170多個筆名中最重要的一個,他以此名傳世。一、生平與創作司湯達(1783—1842),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原名5一、生平與創作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司湯達“在他那個多才多藝的時代無疑是心靈最復雜的人物之一”。他以作家之名流芳百世,但他首先是社會與人心的觀察者;其次又是軍人、官吏、學者和外交家。一、生平與創作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司湯達“在他那個多才多藝的6一、生平與創作童年生活的幸與不幸。1783年出生于法國東南小城格勒諾布爾市一個律師家庭。反感父親,敬愛母親和外祖父,接受共和思想,自稱“米蘭人”。司湯達故居一、生平與創作童年生活的幸與不幸。1783年出生于法國東南小7一、生平與創作中學教育。1796年進入本城中學讀書,因敬重老師格羅而喜歡數學,他培養了司湯達對數學的愛好和科學的求實精神。一、生平與創作中學教育。1796年進入本城中學讀書,因敬重老8一、生平與創作從軍生涯(1800-1814)。1800年他在拿破侖的軍事部謀到一個職務。1802-1805年離隊求學。1805重新從軍,1812隨軍進攻莫斯科。1814年拿破侖失敗,被放逐厄爾巴島,司湯達脫離軍隊。一、生平與創作從軍生涯(1800-1814)。1800年他在9一、生平與創作米蘭七年(1814-1821)。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他定居米蘭,走上創作道路。音樂家傳記《海頓、莫扎特、梅塔斯塔茲傳》(1815),美術史名著
《意大利繪畫史》(1817),游記《羅馬、那不勒斯、佛羅倫薩》(1817),第一次使用了司湯達的筆名。一、生平與創作米蘭七年(1814-1821)。1814年波旁10一、生平與創作巴黎生活(從1821-1830)。他除了短期旅行外,大部分時間住在巴黎。
著作《論愛情》(1822),《拉辛與莎士比亞》(1825),《阿爾芒絲》(阿爾芒絲與奧克塔夫,1827),《紅與黑》(1830)成為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一、生平與創作巴黎生活(從1821-1830)。他除了短期旅11一、生平與創作出使意大利(1831-1841)。先后出任特里斯托和西維達-維吉亞領事。小說《呂西安·婁萬》(《紅與白》
1894)《意大利遺事》(1855)傳奇性強,塑造“意大利性格”,其中《瓦尼娜·瓦尼尼》是愛國主義的名篇(彼埃特羅與瓦尼娜)。《帕爾瑪修道院》(1839)題辭:“獻給少數幸福者。”一、生平與創作出使意大利(1831-1841)。先后出任特里12司湯達對自己作品的預言“我的作品獻給少數幸福的人們”。“到1880年的時候,將會有人了解我。”“我中了彩票,號碼是1935年,到那時候我會擁有讀者
。”司湯達對自己作品的預言“我的作品獻給少數幸福的人們”。13一、生平與創作逝世。1842.3.22日司湯達因中風去世。遺體安葬在蒙馬特爾公墓。意大利文碑銘:亨利·貝爾米蘭人寫作過戀愛過生活過一、生平與創作逝世。1842.3.22日司湯達因中風去世。遺141、政治思想:司湯達始終站在進步的立場上,代表歷史發展的一面。崇拜拿破侖,憎恨復辟王朝。在意大利期間,與燒碳黨人聯系密切。回到法國,積極參加文藝界反對偽古典主義的斗爭。他對令人窒息的社會現實不滿,曾經14次起過自殺的念頭。二、司湯達的思想1、政治思想:司湯達始終站在進步的立場上,代表歷史發展的一面15二、司湯達的思想2、哲學思想:他的哲學思想屬于18世紀啟蒙思想,歌頌自由、平等、民主。他認為“對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基本動力”,“人是有權利去追求幸福的,也能夠得到幸福”。“但是他看到了啟蒙思想家們看不到的東西,即資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后,不允許才華出眾的人來施展自己的才華,在封建王朝復辟的時代,他們會扼殺有才華的人。二、司湯達的思想2、哲學思想:他的哲學思想屬于18世紀啟蒙思16二、司湯達的思想3、信仰:司湯達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神論者。“我們原諒上帝,是因為上帝根本不存在”,“我以為羅馬天主教是一切罪惡的源泉”,“貴族和神父是一切文明的大敵”。梅里美:“他從來不信世上有真正的信徒;一個神甫和一個保王黨對他來說永遠是偽君子。”“他是一個極不信教的人,一個病入膏肓的唯我主義者,或者說得正確些,是上帝本人的仇敵,……他否認上帝,恨起他來就像恨一個主子一樣。”二、司湯達的思想3、信仰:司湯達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神論者。17二、司湯達的思想4、美學思想主要表現在他的文藝論集《拉辛和莎士比亞》和《意大利繪畫史》中。
首先是唯物的文藝史觀。針對古典主義文學充斥文壇的現狀,他提出了文學要表現自己時代的口號。他明確提出了和古典主義對立的文藝創作綱領:“十九世紀將以它對人類準確而熱烈的描繪,與過去一切時代的文學區分開來。”二、司湯達的思想4、美學思想18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二,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司湯達主張文學應該反映現實生活。他在《意大利繪畫史》中說過:“文學就是社會的表現”,他認為“小說應該是一面鏡子”。他在《阿爾芒斯》前言中說:“作者給讀者舉起一面鏡子,如果丑陋的人走過鏡子面前,照出丑陋的樣子,難道是作者的過錯嗎?難道鏡子有偏見嗎?”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二,現實主義創作原則。19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三,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區別。司湯達認為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別在于虛構。他認為藝術真實指的就是舞臺幻想,戲劇幻想。他說:“戲劇上的幻想是指一個人真的相信舞臺上發生的事物存在這樣一種行為。”(《拉辛與莎士比亞》)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三,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區別。20三、《紅與黑》(1830)1、題材來源:一樁謀殺案。1827年《法院公報》刊載了一件謀殺案。人物原型是青年家庭教師貝爾泰。三、《紅與黑》(1830)1、題材來源:一樁謀殺案。212、故事情節故事發生在復辟時期,于連的四個生活階段。在外省小城維立埃爾當家庭教師時期鋸木廠主之子于連·索雷爾于連的老師西朗神父市長德·雷納爾一家貧民所長哇列諾耶穌會教士瑪斯隆2、故事情節故事發生在復辟時期,于連的四個生活階段。222、故事情節省城貝尚松神學院學習時期于連·索雷爾神學院院長彼拉神父副院長耶穌會教士卡斯塔內德代理主教福力列省城貝尚松2、故事情節省城貝尚松神學院學習時期省城貝尚松232、故事情節在巴黎侯爵府當秘書時期于連·索雷爾德·拉莫爾侯爵侯爵小姐瑪蒂爾德2、故事情節在巴黎侯爵府當秘書時期24槍擊德·雷納爾夫人的教堂入口2、故事情節在貝尚松監獄時期于連·索雷爾德·雷納爾夫人瑪蒂爾德小姐槍擊德·雷納爾夫人的教堂入口2、故事情節在貝尚松監獄時期253、小說的政治傾向司湯達的小說被為政治小說。他在《紅與黑》里寫道:“若是你的人物不談政治,那就已經不是1830年的法國人了,你的書也就不再是一面鏡子,像你所要求的了。”他的小說從書名、副標題到小說內容,都充滿政治性。3、小說的政治傾向司湯達的小說被為政治小說。263、小說的政治傾向A、《紅與黑》書名的政治象征關于“紅”與“黑”的含義,有多種解釋。①“紅”代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黑”代表復辟時期。②“紅”象征紅軍裝,“黑”象征教士的黑袍。③“紅”象征于連向德·雷納爾夫人開槍,血染教堂,“黑”象征瑪蒂爾德身著黑色喪服,吻于連被砍掉的頭。3、小說的政治傾向A、《紅與黑》書名的政治象征27槍擊德·雷納爾夫人槍擊德·雷納爾夫人283、小說的政治傾向B、《紅與黑》副標題的政治性《紅與黑》的副標題是“1830年紀事”,司湯達的解釋是:“作者所要描寫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帶給法國的社會風氣。”(《法國文學史》中冊)3、小說的政治傾向B、《紅與黑》副標題的政治性293、小說的政治傾向C、小說內容的政治色彩主人公生活在政治陰謀的漩渦中。①崇拜拿破侖是一系列小說的主題。②小說有意識地用拿破侖帝國來對照復辟王朝,揭露復辟時期的反動。③揭發批判教會的陰暗、偽善。3、小說的政治傾向C、小說內容的政治色彩304、人物形象塑造4、人物形象塑造31①于連的形象評論家不同的觀點: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野心家具有民主思想的革命家(以雅各賓黨人自居;崇拜拿破侖;法庭慷慨陳詞;瑪蒂爾德哥哥稱之革命者。)虛偽的騙子,卑鄙無恥(反抗既不重創資產階級,也不利于人民。)①于連的形象評論家不同的觀點:32①于連的形象個人認為于連是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為追求幸福生活而奮斗的個人主義者。第一,他有平等的要求和出人頭地的愿望;第二,他有強烈的階級意識和孤傲反抗的性格;第三,他采用“個人主義”的斗爭方式,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①于連的形象個人認為于連是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為追求幸福生活33①于連的形象私欲、自尊、良心是推動于連行動的三個重要因素。套用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尊故,兩者皆可拋。①于連的形象私欲、自尊、良心是推動于連行動的三個重要因素。34①于連的形象環境變化,性格變化維立埃爾市:地位卑下,哇列諾擺闊,憤怒:“賺錢到最悲慘的孤兒棄嬰身上去。”;在市長家坐最末位置吃飯,憤怒;貝尚松神學院:深藏思想,壓抑個性,不信宗教,卻裝扮成虔誠的信徒,成為答爾丟夫;巴黎侯爵府:得到侯爵賞識,出席秘密會議,出使英國后:一萬法郎;一塊領地;一張驃騎兵軍官的委任狀;編造德·拉·偉業侯爵私生子的歷史——心甘情愿地為貴族階級賣命。①于連的形象環境變化,性格變化35①于連的形象性格的矛盾復雜性:無神論者—————扮演虔誠的教徒;傾向雅各賓黨人——參加保皇黨陰謀;民主主義者————裝成他鄙視的貴族;向往高尚道德———裝扮成答爾丟夫;渴望真正愛情———卻利用它達到目的。于連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僅要同社會(貴族、資產階級、教會等)抗爭,而且要同命運(出身、時代等)抗爭,還要同自身抗爭。①于連的形象性格的矛盾復雜性:36于連的心理層次真誠虛偽善心向往自由敏感堅強剛毅自尊自卑勇敢怯懦反抗妥協自我意識于連的心理層次真誠虛偽善心向往自由敏感堅強剛毅自尊自卑勇敢37自尊與自卑的矛盾自尊與自卑的矛盾38勇敢與怯懦的矛盾勇敢與怯懦的矛盾39①于連的形象于連是一個自尊、勇敢、真誠、反抗而又自卑、怯懦、虛偽、妥協的矛盾統一體。悲劇意義:在復辟時期,一個有進取心的平民青年,試圖通過個人奮斗躋身上流社會,謀求個人幸福,又不愿意厚顏無恥地討好主子,最終只能成為上流社會的“局外人”。這是作者欣賞于連的原因。①于連的形象于連是一個自尊、勇敢、真誠、反抗而又自卑、怯懦、40法庭自白法庭自白41②德·雷納爾夫人德·雷納爾夫人是一個善良樸素、容貌美麗、性格動人的貴族女性。出身貴族而無貴族的壞習氣;具有極大的同情心;不輕浮;深深懺悔,懲罰自己。復雜的內心世界:愛慕、恐懼、嫉妒、內疚等。她對于連的愛情是“心坎里的愛情”,屬于熱情之愛,表現出她的深沉。②德·雷納爾夫人德·雷納爾夫人是一個善良樸素、容貌美麗、性格42愛慕英雄愛慕英雄43③瑪蒂爾德小姐瑪蒂爾德小姐是一個我行我素、敢愛敢恨、行為乖張的貴族小姐,是自我中心主義者。所受的教育;環境的平庸;祖先的浪漫愛情。她對于連的愛情是“腦袋里的愛情”,屬于虛榮之愛,表現出她的狂熱。于連:“只有使敵人恐懼,敵人才會服從我,那敵人就不敢再輕視我了…此刻我正在降服一個魔鬼,正因為是魔鬼,所以必須降服它。”
③瑪蒂爾德小姐瑪蒂爾德小姐是一個我行我素、敢愛敢恨、行為乖張445、藝術特色1、傳記體小說:個人經歷;生活細節;注重軼事;塑造“英雄”人物。2、傳統心理描寫:富有層次感和理性色彩3、戲劇性結構:以于連生活史為經,以政治斗爭為緯,展示復辟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5、藝術特色1、傳記體小說:個人經歷;生活細節;注重軼事;塑45思考題1、分析于連形象。2、如何看待于連的個人奮斗與出人頭地?思考題1、分析于連形象。46謝謝欣賞下次再見謝謝欣賞下次再見47文中引言“誰能猜得到,他臉色如此蒼白,如此溫柔,一副女孩兒的容貌,心里竟藏著寧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的不可動搖的決心呢!”文中引言“誰能猜得到,他臉色如此蒼白,如此溫柔,一副女孩兒的48文中引言“我寧可放棄這一切,也不能淪落到和仆人一起吃飯的地步。我父親想強迫我,那我就去死。”文中引言“我寧可放棄這一切,也不能淪落到和仆人一起吃飯的地步49文中引言“原來這就是你將獲得的骯臟財富啊,而你只在這種場合跟這樣的人一起享用!你可能會有一個兩萬法郎的職位,然而當你大口吃肉的時候,你將禁止可憐的囚徒唱歌;你舉行宴會所用的錢是從他可悲的口糧中偷來的,你舉行宴會時他將更為悲慘!”文中引言“原來這就是你將獲得的骯臟財富啊,而你只在這種場合跟50文中引言“‘我真善良’,他對自己說,‘我,一介平民,居然可憐起一個這種地位的人家了……我如此艱難地穿越這片充斥著平庸的灼熱沙漠,卻要拒絕能夠解除我的干渴的一泓清泉!真的,別這么傻了;在人們稱為生活的這片自私自利的沙漠里,人人為自己。’”文中引言“‘我真善良’,他對自己說,‘我,一介平民,居然可憐51作者觀點“社會好比一根竹竿,分成若干節。一個人的偉大事業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階級更高的階級去,而那個階級則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他爬上去。”司湯達《自我中心主義者的回憶》作者觀點“社會好比一根竹竿,分成若干節。一個人的偉大事業就是52歡迎大家欣賞!歡迎大家欣賞!53第二節司湯達第六章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第二節司湯達第六章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54目錄一、作者介紹二、司湯達的思想三、《紅與黑》1、題材來源2、故事情節3、政治傾向4、人物塑造5、藝術特色目錄一、作者介紹55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奠基人
——司湯達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奠基人
——司湯達56司湯達(1783—1842),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貝爾。司湯達是貝爾170多個筆名中最重要的一個,他以此名傳世。一、生平與創作司湯達(1783—1842),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原名57一、生平與創作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司湯達“在他那個多才多藝的時代無疑是心靈最復雜的人物之一”。他以作家之名流芳百世,但他首先是社會與人心的觀察者;其次又是軍人、官吏、學者和外交家。一、生平與創作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司湯達“在他那個多才多藝的58一、生平與創作童年生活的幸與不幸。1783年出生于法國東南小城格勒諾布爾市一個律師家庭。反感父親,敬愛母親和外祖父,接受共和思想,自稱“米蘭人”。司湯達故居一、生平與創作童年生活的幸與不幸。1783年出生于法國東南小59一、生平與創作中學教育。1796年進入本城中學讀書,因敬重老師格羅而喜歡數學,他培養了司湯達對數學的愛好和科學的求實精神。一、生平與創作中學教育。1796年進入本城中學讀書,因敬重老60一、生平與創作從軍生涯(1800-1814)。1800年他在拿破侖的軍事部謀到一個職務。1802-1805年離隊求學。1805重新從軍,1812隨軍進攻莫斯科。1814年拿破侖失敗,被放逐厄爾巴島,司湯達脫離軍隊。一、生平與創作從軍生涯(1800-1814)。1800年他在61一、生平與創作米蘭七年(1814-1821)。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他定居米蘭,走上創作道路。音樂家傳記《海頓、莫扎特、梅塔斯塔茲傳》(1815),美術史名著
《意大利繪畫史》(1817),游記《羅馬、那不勒斯、佛羅倫薩》(1817),第一次使用了司湯達的筆名。一、生平與創作米蘭七年(1814-1821)。1814年波旁62一、生平與創作巴黎生活(從1821-1830)。他除了短期旅行外,大部分時間住在巴黎。
著作《論愛情》(1822),《拉辛與莎士比亞》(1825),《阿爾芒絲》(阿爾芒絲與奧克塔夫,1827),《紅與黑》(1830)成為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一、生平與創作巴黎生活(從1821-1830)。他除了短期旅63一、生平與創作出使意大利(1831-1841)。先后出任特里斯托和西維達-維吉亞領事。小說《呂西安·婁萬》(《紅與白》
1894)《意大利遺事》(1855)傳奇性強,塑造“意大利性格”,其中《瓦尼娜·瓦尼尼》是愛國主義的名篇(彼埃特羅與瓦尼娜)。《帕爾瑪修道院》(1839)題辭:“獻給少數幸福者。”一、生平與創作出使意大利(1831-1841)。先后出任特里64司湯達對自己作品的預言“我的作品獻給少數幸福的人們”。“到1880年的時候,將會有人了解我。”“我中了彩票,號碼是1935年,到那時候我會擁有讀者
。”司湯達對自己作品的預言“我的作品獻給少數幸福的人們”。65一、生平與創作逝世。1842.3.22日司湯達因中風去世。遺體安葬在蒙馬特爾公墓。意大利文碑銘:亨利·貝爾米蘭人寫作過戀愛過生活過一、生平與創作逝世。1842.3.22日司湯達因中風去世。遺661、政治思想:司湯達始終站在進步的立場上,代表歷史發展的一面。崇拜拿破侖,憎恨復辟王朝。在意大利期間,與燒碳黨人聯系密切。回到法國,積極參加文藝界反對偽古典主義的斗爭。他對令人窒息的社會現實不滿,曾經14次起過自殺的念頭。二、司湯達的思想1、政治思想:司湯達始終站在進步的立場上,代表歷史發展的一面67二、司湯達的思想2、哲學思想:他的哲學思想屬于18世紀啟蒙思想,歌頌自由、平等、民主。他認為“對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基本動力”,“人是有權利去追求幸福的,也能夠得到幸福”。“但是他看到了啟蒙思想家們看不到的東西,即資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后,不允許才華出眾的人來施展自己的才華,在封建王朝復辟的時代,他們會扼殺有才華的人。二、司湯達的思想2、哲學思想:他的哲學思想屬于18世紀啟蒙思68二、司湯達的思想3、信仰:司湯達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神論者。“我們原諒上帝,是因為上帝根本不存在”,“我以為羅馬天主教是一切罪惡的源泉”,“貴族和神父是一切文明的大敵”。梅里美:“他從來不信世上有真正的信徒;一個神甫和一個保王黨對他來說永遠是偽君子。”“他是一個極不信教的人,一個病入膏肓的唯我主義者,或者說得正確些,是上帝本人的仇敵,……他否認上帝,恨起他來就像恨一個主子一樣。”二、司湯達的思想3、信仰:司湯達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神論者。69二、司湯達的思想4、美學思想主要表現在他的文藝論集《拉辛和莎士比亞》和《意大利繪畫史》中。
首先是唯物的文藝史觀。針對古典主義文學充斥文壇的現狀,他提出了文學要表現自己時代的口號。他明確提出了和古典主義對立的文藝創作綱領:“十九世紀將以它對人類準確而熱烈的描繪,與過去一切時代的文學區分開來。”二、司湯達的思想4、美學思想70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二,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司湯達主張文學應該反映現實生活。他在《意大利繪畫史》中說過:“文學就是社會的表現”,他認為“小說應該是一面鏡子”。他在《阿爾芒斯》前言中說:“作者給讀者舉起一面鏡子,如果丑陋的人走過鏡子面前,照出丑陋的樣子,難道是作者的過錯嗎?難道鏡子有偏見嗎?”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二,現實主義創作原則。71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三,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區別。司湯達認為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別在于虛構。他認為藝術真實指的就是舞臺幻想,戲劇幻想。他說:“戲劇上的幻想是指一個人真的相信舞臺上發生的事物存在這樣一種行為。”(《拉辛與莎士比亞》)二、司湯達的思想第三,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區別。72三、《紅與黑》(1830)1、題材來源:一樁謀殺案。1827年《法院公報》刊載了一件謀殺案。人物原型是青年家庭教師貝爾泰。三、《紅與黑》(1830)1、題材來源:一樁謀殺案。732、故事情節故事發生在復辟時期,于連的四個生活階段。在外省小城維立埃爾當家庭教師時期鋸木廠主之子于連·索雷爾于連的老師西朗神父市長德·雷納爾一家貧民所長哇列諾耶穌會教士瑪斯隆2、故事情節故事發生在復辟時期,于連的四個生活階段。742、故事情節省城貝尚松神學院學習時期于連·索雷爾神學院院長彼拉神父副院長耶穌會教士卡斯塔內德代理主教福力列省城貝尚松2、故事情節省城貝尚松神學院學習時期省城貝尚松752、故事情節在巴黎侯爵府當秘書時期于連·索雷爾德·拉莫爾侯爵侯爵小姐瑪蒂爾德2、故事情節在巴黎侯爵府當秘書時期76槍擊德·雷納爾夫人的教堂入口2、故事情節在貝尚松監獄時期于連·索雷爾德·雷納爾夫人瑪蒂爾德小姐槍擊德·雷納爾夫人的教堂入口2、故事情節在貝尚松監獄時期773、小說的政治傾向司湯達的小說被為政治小說。他在《紅與黑》里寫道:“若是你的人物不談政治,那就已經不是1830年的法國人了,你的書也就不再是一面鏡子,像你所要求的了。”他的小說從書名、副標題到小說內容,都充滿政治性。3、小說的政治傾向司湯達的小說被為政治小說。783、小說的政治傾向A、《紅與黑》書名的政治象征關于“紅”與“黑”的含義,有多種解釋。①“紅”代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黑”代表復辟時期。②“紅”象征紅軍裝,“黑”象征教士的黑袍。③“紅”象征于連向德·雷納爾夫人開槍,血染教堂,“黑”象征瑪蒂爾德身著黑色喪服,吻于連被砍掉的頭。3、小說的政治傾向A、《紅與黑》書名的政治象征79槍擊德·雷納爾夫人槍擊德·雷納爾夫人803、小說的政治傾向B、《紅與黑》副標題的政治性《紅與黑》的副標題是“1830年紀事”,司湯達的解釋是:“作者所要描寫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帶給法國的社會風氣。”(《法國文學史》中冊)3、小說的政治傾向B、《紅與黑》副標題的政治性813、小說的政治傾向C、小說內容的政治色彩主人公生活在政治陰謀的漩渦中。①崇拜拿破侖是一系列小說的主題。②小說有意識地用拿破侖帝國來對照復辟王朝,揭露復辟時期的反動。③揭發批判教會的陰暗、偽善。3、小說的政治傾向C、小說內容的政治色彩824、人物形象塑造4、人物形象塑造83①于連的形象評論家不同的觀點: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野心家具有民主思想的革命家(以雅各賓黨人自居;崇拜拿破侖;法庭慷慨陳詞;瑪蒂爾德哥哥稱之革命者。)虛偽的騙子,卑鄙無恥(反抗既不重創資產階級,也不利于人民。)①于連的形象評論家不同的觀點:84①于連的形象個人認為于連是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為追求幸福生活而奮斗的個人主義者。第一,他有平等的要求和出人頭地的愿望;第二,他有強烈的階級意識和孤傲反抗的性格;第三,他采用“個人主義”的斗爭方式,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①于連的形象個人認為于連是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為追求幸福生活85①于連的形象私欲、自尊、良心是推動于連行動的三個重要因素。套用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尊故,兩者皆可拋。①于連的形象私欲、自尊、良心是推動于連行動的三個重要因素。86①于連的形象環境變化,性格變化維立埃爾市:地位卑下,哇列諾擺闊,憤怒:“賺錢到最悲慘的孤兒棄嬰身上去。”;在市長家坐最末位置吃飯,憤怒;貝尚松神學院:深藏思想,壓抑個性,不信宗教,卻裝扮成虔誠的信徒,成為答爾丟夫;巴黎侯爵府:得到侯爵賞識,出席秘密會議,出使英國后:一萬法郎;一塊領地;一張驃騎兵軍官的委任狀;編造德·拉·偉業侯爵私生子的歷史——心甘情愿地為貴族階級賣命。①于連的形象環境變化,性格變化87①于連的形象性格的矛盾復雜性:無神論者—————扮演虔誠的教徒;傾向雅各賓黨人——參加保皇黨陰謀;民主主義者————裝成他鄙視的貴族;向往高尚道德———裝扮成答爾丟夫;渴望真正愛情———卻利用它達到目的。于連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僅要同社會(貴族、資產階級、教會等)抗爭,而且要同命運(出身、時代等)抗爭,還要同自身抗爭。①于連的形象性格的矛盾復雜性:88于連的心理層次真誠虛偽善心向往自由敏感堅強剛毅自尊自卑勇敢怯懦反抗妥協自我意識于連的心理層次真誠虛偽善心向往自由敏感堅強剛毅自尊自卑勇敢89自尊與自卑的矛盾自尊與自卑的矛盾90勇敢與怯懦的矛盾勇敢與怯懦的矛盾91①于連的形象于連是一個自尊、勇敢、真誠、反抗而又自卑、怯懦、虛偽、妥協的矛盾統一體。悲劇意義:在復辟時期,一個有進取心的平民青年,試圖通過個人奮斗躋身上流社會,謀求個人幸福,又不愿意厚顏無恥地討好主子,最終只能成為上流社會的“局外人”。這是作者欣賞于連的原因。①于連的形象于連是一個自尊、勇敢、真誠、反抗而又自卑、怯懦、92法庭自白法庭自白93②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篷布帳篷設計原理考核試卷
- 礦產勘查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考核試卷
- 抗凝劑皮下注射技術臨床實踐指南(2024版)解讀
- 臨床常見管道的護理 4
- 7-9 數字系統設計實例3-數字乘法器處理器設計
- 二年級數學表內乘法口算練習共800道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圖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四次周練英語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寧陽一中2025屆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病原微生物免疫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C語言期末考試試題南昌航空大學
- 取消訂單協議模板(5篇)
- 東風天錦5180勾臂式垃圾車的改裝設計
- 浦發銀行個人信用報告異議申請表
- 高考試卷命題設計的技巧 課件24張
- 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練習題知識講解
- 防孤島測試報告
- 按摩常用英語
- 食品公司規章制度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成都高新區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半期考試數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