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一節馬叫羊叫聲是怎樣產生的?小實驗用小錘輕敲音叉,有什么現象?再用手握住音叉,又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現象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風聲————空氣的振動山洞中的轟鳴聲———空氣的振動雨聲———水的振動讀書聲————聲帶的振動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發出聲音。振動停止,聲音也停止。聲音的傳播提出問題:聲怎樣從發聲的物體傳播到遠處?猜想和假設:聲要傳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東西作為媒介?也可能不需要什么東西作為媒介?實驗一:把兩張課桌緊緊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敲桌面,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上.兩張桌子離開一個小縫,再試一試.結論:兩張課桌緊緊挨在一起。另一個同學能聽到聲音。兩張桌子離開一個小縫,另一個同學聽不到聲音。實驗二: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注意聲音的變化.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聲音逐漸變大。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固體、液體、氣體。)真空不傳聲。(推理法)聲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現象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1、耳的結構耳郭收集聲波外耳道外耳鼓膜聽小骨鼓室中耳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半規管前庭耳蝸內耳位覺感受器聽覺感受器一、耳的各部分功能:耳郭-----------外耳道-----------鼓膜-----------鼓室-----------聽小骨-----------咽鼓管---------半規管、前庭-----耳蝸-----------收集聲波聲波通道振動與咽鼓管相通放大、傳遞聲波內有位覺感受器維持身體的平衡內有聽覺感受器。外耳中耳內耳調節鼓膜內外氣壓二、聽覺的形成:聲波鼓膜三塊聽小骨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大腦中的聽覺中樞聽覺神經聽覺外耳道振動興奮想想做做1、將振動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聽音叉的聲音2、用手堵住耳朵,再聽音叉的聲音。3、用手堵住耳朵,把振動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額、耳后的骨頭和牙齒上,能否聽到音叉的聲音?討論:在這幾種情況下,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骨傳聲聲音可以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家把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例:貝多芬耳聾后,就是通過骨傳導進行創作的。3、下列關于耳的各個部分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氣中的聲波B、鼓膜的振動是為了產生聲波,使聲波撞擊鼓室內的聽小骨振動C、聽小骨的振動把聲音放大后再傳入耳蝸D、聲波傳入內耳,使耳蝸內的液體也產生振動,感覺細胞把這種信息沿神經傳到腦部B練習4、鼓膜的作用是()A、接受聲波刺激,產生聽覺B、將聲波轉換成振動向內傳導C、將聲波轉換成刺激向內傳導D、接受振動轉換成神經沖動
B第三節,聲音的特征復習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2、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它是個定值嗎?3、什么是回聲?聽小孩和老人的聲音,你聽出了什么嗎?小孩的聲音要“尖細”一點。老人的聲音要“粗獷”一點。為什么有的聲音聽起來高,有的聽起來低呢?思考: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鋼尺兩次的振動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演示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閱讀教材32—33頁,回答問題:1.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什么叫頻率?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3.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4.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5.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1.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意義)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定義)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Hz3.實驗表明: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物體振動慢──頻率低──音調低。4.大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20赫茲~20000赫茲(其中最敏感的頻率是3000赫茲;老年人的聽覺會衰退;20赫茲是聽覺下限~20000赫茲是聽覺上限)5.超聲波:高于20000赫茲的聲。次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這兩種聲,人是聽不到的)20Hz20000Hz正常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次聲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它們已經超過人類聽覺的上限。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它們已經低于人類聽覺的下限。超聲波和次聲波超聲
提出問題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探究
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發聲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由此可見: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距離的遠近有關。結論名詞解釋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小游戲——“聽音辨樂器”
下面是不同兩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樂器1樂器2這是用_______(樂器)演奏。這是用_______(樂器)演奏。二胡葫蘆絲結論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含義決定因素聽感表現相關問題音調聲音的高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音調高:清脆、尖細音調低:粗獷、低沉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赫茲(Hz)人聽覺頻率:20Hz~20000Hz超聲波與次聲波響度聲音的強弱(大小)發聲體振動的幅度響度大:震耳欲聾響度小:輕聲耳語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還與距離的遠近有關。音色聲音的特色發聲體本身的材料、結構分辨不同發聲體發出的聲音的重要特征音色是辨別不同發聲體的依據。小結鞏固練習
1.“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2.拿一張硬紙片,在木梳齒上劃過,先快些,后慢些,劃得快時,發出聲音的音調______,這說明音調跟發聲體的_____________有關。
3.男同學說話聲音“低沉”,是指男同學聲音的_____低,這是因為男同學說話時,聲帶_________的緣故。音調高振動頻率響度音調振動的頻率5.“響鼓需要重錘敲”.請你從物理學角度解釋這句話的含義。6.利用超聲波可測海洋的深度,已知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若船上發出信號5秒鐘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來的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4.人們憑聽覺可判斷聲源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靠骨傳導判斷的 B.靠聲源的音調判斷C.靠雙耳效應判斷的 D.靠聲源的響度判斷的C用公式S=vt/2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一輛汽車朝山崖勻速行駛,在離山崖700m處鳴笛汽車沿直線向前行駛50m后,司機剛好聽到鳴笛的回聲,求汽車的行駛速度?(已知當時氣溫是15℃)2.遠處開來一列火車,通過鋼軌傳到人耳的聲音比從空氣中傳來的聲音要早3s,求火車離人多遠?(聲音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是5200m/s提高練習課后習題一、噪聲
物理中,發聲體作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做噪聲。
從環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二、噪聲的來源交通運輸噪聲工業噪聲
施工噪聲
社會生活噪聲
噪聲等級裝置三、噪聲強弱的等級街道上顯示噪聲等級的裝置我國城市環境聲強及標準適用區域晝間夜間特殊住宅區4535居民、文教區5040一類混合區5545商業中心區、二類混合區6050交通干線道路兩側7055
這是什么標致四、控制噪聲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三個階段聲源的振動空氣等介質的傳播人耳接收(鼓膜的振動)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我們一直在努力!!!第五節,聲的利用課前復習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速用來描述聲傳播的快慢,大小等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超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次聲波:低于20Hz的聲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什么是聲速?2、什么是超聲波?什么是次聲波?引入新課1、想一想,這個世界如果沒有聲音會怎么樣?2、你對聲音的利用知道多少?
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新課教學
1、聲與信息
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醫生通過聽診器可以了解人心、肺的工作情況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號角的回聲判斷懸崖的距離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和發現昆蟲中醫“望、聞、問、切”的“聞”就是聽叩診術、B超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聲能夠傳遞信息1/5新課教學
3、獲得信息和獲得能量的種類識別利用聲波獲得信息和獲得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物理過程
利用聲波獲得信息是利用聲波了解物體的某些特征
利用聲波獲得能量是指物體獲得能量后,物體產生的一系列的改變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方法技巧3/5新課教學
2、聲與能量
聲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物體振動的能量通過介質以聲波的形式傳遞出去如:利用超聲波清洗物體利用超聲波去除結石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聲能夠傳遞能量2/5新課教學
4、超聲波和次聲波(1)能量很高的次聲波具有極大的破壞能力,能使機器設備破裂、飛機解體、建筑物遭到破壞(2)人們應盡可能遠離次聲波的聲源,但檢測與控制次聲波有助于減少它的危害,可用來預測地震、臺風和監測核爆炸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創新思維拓展次聲波5/5第一章聲現象第五節聲的利用學習小結學習小結
1、內容: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聲在醫療、工業、軍事、日常生活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
2、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