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_第1頁
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_第2頁
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_第3頁
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_第4頁
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722《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第一次作業一、名詞解釋1.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環境條件的持續干擾,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擾,而表現出不正常的現象。2.植物病原植物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稱為病原。這里指的原因是病害發生過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導因素。3.生物性病原生物性病原:這類病原均為有生活力的生物,被稱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4.癥狀癥狀: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現。5.病狀病狀:其中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現稱為病狀。6.病征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現為病征。四、問答題1.植物病害理解有哪兩種觀點?答:對植物病害的理解有兩個觀點:一種是經濟學的觀點。經濟學的觀點認為,植物是否生病是看其經濟價值是否損失,茭白由于感染黑粉菌而莖部膨大才成為人們餐桌的美味佳肴。豆芽、韭黃由于避光向生長嫩白不屬于病害,因為其經濟價值提高了。二是生物學家則認為,植物是否生病,應從植物本身上考慮,其正常的生理機制是否受到干擾而造成后果。至于病害的防治則需要從經濟的角度去考慮。2.簡述病害三角答:僅有病原物和寄主兩方面存在植物并不一定發生病害,病害的發生需要病原、寄主和環境條件的協同作用。這很像一場以環境為裁判的病原與寄主的競賽,病原越強病害發生越重,寄主越強病害發生越輕;環境越有利于病原,病害發生越重,環境越有利于寄主,病害發生越輕。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環境條件三者配合才能發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統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變化均會影響另外兩方。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稱為"病害三角”或"病害三要素”的關系。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統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變化均可影響另外兩方。由此可見,環境條件不僅本身可以引起非傳染性病害,同時又是傳染性病害的重要誘因,非傳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進傳染性病害的發生。二者相互促進,往往導致病害加重。三、填空1.侵染性病害又根據病原生物的類別分為5類,即:(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病害)、(線蟲病害)和(寄生性植物病害)等。2.按照傳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分為:(氣傳病害)、(土傳病害)、(蟲傳病害)、(種苗傳播病害)。二、判斷題1.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顏色稱為變色。正確2.萎蔫: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脫水而枝葉下垂的現象。正確3.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征主要有5種類型。正確4.膿狀物:是細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細菌菌體的膿狀黏液。正確第二次作業1.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結構的單細胞生物。一般是由細胞壁和細胞膜或只有細胞膜包圍細胞質的單細胞微生物。正確2.植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像真菌那樣具有繁殖器官。正確3.細菌一般通過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植物。正確4.線蟲在植物上取食危害,以口針穿刺植物組織并侵入,常常引起根組織大量壞死。正確一、名詞解釋(l)游動孢子:是產生于游動孢子囊中的內生孢子。(2)孢囊孢子:是產生于孢子囊中的內生孢子。(3)分生孢子:產生于由菌絲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從孢子梗上脫落。(4)接合孢子:由兩個同型配子囊頂端融合成一個細胞,并在這個細胞中進行質配和核配后形成的二倍體厚壁孢子。(5)休眠孢子囊:通常是由兩個游動配子配合形成的,壁厚,為雙核體或二倍體,萌發時發生減數分裂釋放出單倍體的游動孢子。三、問答題1.簡述真菌病害的特點(1)真菌病害的主要癥狀是壞死、腐爛和萎蔫,少數為畸形。特別是在病斑上常常有霉狀物、粉狀物、粒狀物等病征,這是真菌性病害區別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標志,也是進行病害田間診斷的主要依據。(2)許多真菌,如綿霉菌、腐霉菌、疫霉菌等,大多生活在水中或潮濕的土壤中,經常引起植物根部和莖基部的腐爛或苗期猝倒病,濕度大時往往在病部生出白色的棉絮狀物。高等的鞭毛菌如霜霉菌、白銹病都是吸收營養生物,大多陸生,危害植物的地上部,引致葉斑和花穗畸形。霜霉菌在病部表面形成霜狀霉層。鞭毛菌大多以厚壁的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在地壤或病殘體中度過不良環境,成為下次發病的菌源。(3)接合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很少,而且多是弱寄生菌,引起的癥狀通常為薯、菜、果的軟腐或花腐。(4)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葉、莖、果上形成明顯的病斑,其上產生各種顏色的霉狀物或小黑點。它們大多是死體營養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但是,白粉菌則是禁用詞語營養生物,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狀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層,后期霉層中夾有小黑點即閉囊殼。(5)擔子菌中的黑粉菌和銹菌都是禁用詞語營養生物,在病部形成黑色或褐色的銹狀物。黑粉菌多以冬孢子附著在種子上、落入土壤中或在糞肥中越冬,黑粉菌種類多,侵染方式各不相同。銹菌的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復雜的,有多型性和轉主寄生現象。銹菌形成的夏孢子量大,有的可以通過氣流作遠距離傳播,所以銹病常大面積發生。真菌病害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狀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層。有的可以通過氣流作遠距離傳播,所以銹病常大面積發生。2.簡述細菌性病害的癥狀細菌性病害的癥狀:一是受害組織表面常為水漬細菌性病害的癥狀或油漬狀;二是在潮濕條件下,病部有黃褐或乳白色、膠粘、似水珠狀的菌膿;三是腐爛型病害患部往往都有惡臭味。第三次作業一、名詞解釋1.專性寄生物:寄生能力最強,只能從活的寄主細胞和組織中獲得營養,當寄主植物的細胞和組織死亡后,病原物也停止生長和發育。2.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壞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3.免疫:寄主對病原物侵染的反應表現為完全不發病或觀察不到可見的癥狀。4.耐病:寄主對病原物侵染的反應表現為發病較重,但產量損失較小。5.銹狀物:銹粉也稱銹狀物,是初期在病部表皮下形成的黃色、褐色戒棕色病斑,破裂后散出的鐵銹狀粉末,為銹病特有的表現。二、選擇題1.寄主對病原物侵染的反應表現為發病較輕。稱為(C)。A:避病B:耐病C:抗病D:感病2.某一病害的病狀具有變色(黃化、花葉)、畸形(小葉、叢枝)等全株性病狀。可以確定為(A)病害。A:病毒B:細菌C:真菌D:線蟲3.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A)。A:葉片,新梢和幼果B:根C:木質部D:根頸部三、填空1.(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我國植保工作的總方針,2.利用有益生物及其產物來抑制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動的方法,稱為(生物防治)四、問答題1.簡述植物病毒的常見傳播方式。答(1)種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傳播:有些病毒似乎是通過種子傳播的,實際上是由于種子帶有病株殘體或種子上帶有病毒的顆粒。(2)嫁接傳播:所有植物病毒,只要是寄主能進行嫁接的均可傳播,果樹病毒以這種傳毒方式比較普遍。(3)機械傳播(汁液傳播):病毒可以通過摩擦所造成的微傷而傳播,這種傳毒方式,僅限于大部分花葉型的病毒。(4)土壤傳播:有些病毒可以通過土壤傳播。例如TMV,穩定性強,能在土壤中保持其生物活性。(5)昆蟲傳播:大部分植物病毒可以通過昆蟲傳播。傳毒的昆蟲主要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蟲,如蚜蟲、飛虱等。能傳毒的昆蟲叫蟲媒。有些螨類亦可傳毒。2.簡述植物抗病機制。答:植物一般是從兩個方面來保衛自己、抵抗病原物的活動,一是機械的阻礙作用,利用組織和結構的特點阻止病原物的接觸、侵入與在體內的擴展、破壞,這就是結構抗病性。二是植物的細胞或組織中發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應,產生對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質,來抑制或抵抗病原物的活動,這就是生化抗病性。3.病原物的致病性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實現的?答:(1)奪取寄主的營養物質和水分,如寄生性種子植物和線蟲,靠吸收寄主的營養使寄主生長衰弱。(2)分泌各種酶類,消解和破壞植物組織和細胞,侵入寄主并引起病害,例如軟腐病菌分泌的果膠酶,可分解消化寄主細胞間的果膠物質,使寄主組織的細胞彼此分離,組織軟化而呈水漬狀腐爛。(3)分泌毒素,使植物組織中毒,引起褪綠、壞死、萎蔫等不同癥狀。(4)分泌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或干擾植物的正常激素代謝,引起生長畸形,根癌細菌侵染形成的腫瘤等等。不同的病原物往往有不同的致病方式,有的病原物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或多種致病方式,也有的病原物在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致病方式。第四次作業一、判斷題1.黃瓜霜霉病的癥狀是擴大后受葉脈**而成多角形褐色斑塊。正確2.細菌性病害在潮濕條件下一般在病部可見一層毛絨狀菌絲。正確3.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屬真菌引起的一類病害,低濕是影響病害發生和傳播的主要因素。錯誤4.番茄晚疫病,葉片受害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規則病斑,擴大后轉為褐色。正確5.將硫磺粉涂在取暖設備上任其揮發,能有效地防治溫室月季白粉病。正確6.梨銹病除危害梨樹外,其轉主寄主為檜柏,病菌以多年生菌絲體在檜柏病部組織中越冬。正確7.瓜類枯萎病該病的典型癥狀是萎蔫。縱切病莖檢查,可見維管束呈褐色,潮濕條件下病部常有白色或粉紅色霉層。正確8.茄科植物細菌性青枯病的細菌主要以病殘體遺留在土中越冬病菌從寄主的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正確9.香石竹病毒病發病規律帶毒種苗是田間最重要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源。正確10.柑橘潰瘍病的癥狀是發病點成近圓形、米黃色的病斑。周圍有黃色或黃綠色的暈環。正確二、問答題1.園藝作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應考慮哪些因素?答:園藝作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應考慮的因素有:①綜合防治首先要考慮園藝生產和農業生態系的全局,通過各種措施創造有利于作物生長和有益微生物繁殖生存而不利于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既要考慮當前的實際防治效果,也要考慮對環境和生態平衡的長遠影響。②綜合防治決不是簡單的各種措施的累加,更不是措施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當地、當時病害發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協調運用必要的防治措施,爭取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③經濟有效也是綜合防治的原則之一。綜合防治要做到措施合理,節支增收。在防治過程中爭取做到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害的發生。④綜合治理植物病害一定要注意做到保護環境,趨利避害。在病害防治過程中要保護環境,保證作物及人畜的安全,避免或減少副作用。2.簡述瓜類枯萎病的致病機制。答:枯萎病菌致病機制有兩個方面:(1)菌絲在導管起機械堵塞作用,并分泌果膠酶和纖維素酶,刺激臨近細胞產生膠狀物質堵塞導管,引起萎蔫。(2)病菌分泌毒素,破壞寄主細胞原生質體,干擾寄主代謝,使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活性異常活化,積累許多醌類物質,使細胞中毒而死,同時使寄主導管產生褐變第五次作業一、名詞解釋1.孤雌生殖:昆蟲的卵不經過受精而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2.多胚生殖:由一個卵發育成兩個或更多的胚胎的生殖方式。3.卵胎生:卵在母體內孵化后,直接產下幼蟲的生殖方式。4.無變態:屬較原始的**類型,它的特點是幼蟲與成蟲外形相似、習性相同。5.全變態:具有卵、幼蟲、蛹、成蟲4個不同蟲期,幼蟲在形態上與成蟲很不相同。6.不完全變態:它只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發育階段,成蟲特征隨幼蟲生長發育而逐漸顯現。二、判斷題1.昆蟲體分頭、胸、腹三個體段,具有8足4翅。錯誤2.昆蟲的眼有雙眼和單眼兩種。錯誤3.昆蟲的氣門位于頭部兩側。錯誤三、填空1.昆蟲的口器有四種口器,即:(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2.昆蟲的頭部由于口器著生的位置不同,可分為:(下口式)、(前口式)、(前口式)三種。四、問答題簡述昆蟲主要的習性?答:(1)活動的晝夜節律性:我們把在白晝活動的昆蟲,稱為日出性或晝出性昆蟲,如蝴蝶、蜻蜓等;而把夜間活動的昆蟲,稱為夜出性昆蟲,如多數的蛾類;還有一些只在弱光下如黎明、黃昏時活動的昆蟲,稱為弱光性昆蟲,像蚊子。(2〕假死性:即有些昆蟲具有的一遇驚擾隨即墜地假死的習性,它是昆蟲的一種自衛適應性。如金龜子等甲蟲的成蟲和小地老虎、斜紋夜蛾、菜粉蝶的幼蟲,受到突然震動時,可立即做出麻痹狀昏迷的反應,這是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防御性反射。在害蟲防治中,人們就利用它們的假死習性,設計出各種方法或器械,把它們從植物上震落下來,集中消滅。(3)趨性:昆蟲對某種外部刺激如光、溫、化學物質、水等所產生的反應運動。這些運動帶有強迫性,有的為趨向刺激來源,有的為回避刺激來源,所以趨性有正、負之分。依照刺激的性質,趨性可分為:對于光源的趨光性或避光性;對于熱源的趨溫性或負趨溫性;對于化學物質的趨化性或負趨化性;對于濕度的趨濕性或趨旱性;對于土壤的趨地性或負趨地性等。在害蟲防治中常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和趨化性。如燈光誘殺是以趨光性為依據的,潛所誘殺是以避光性為依據的;食餌誘殺是以趨化性為依據的,趨避劑是以負趨化性為依據的。(4)群集和遷移:群集性:是指同種昆蟲的大量個體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習性。許多昆蟲都具有群集習性,但聚集的方式則不同,有臨時和永久之分。有些重要農業害蟲,具有季節性從一個發生地長距離轉遷到另一個發生地的習性,叫做遷飛。這是昆蟲的一種適應,是對不良外界環境空間適應的轉移,有助于種的生存延續,也是害蟲突然暴發、在短期內造成嚴重危害的重要原因。所以研究昆蟲的群集、擴散、遷移和遷飛的習性,對農業害蟲的預測和防治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第六次作業1.卷葉類害蟲屬于(B)。A:鞘翅目B:鱗翅目C:半翅目D:纓翅目2.蝗蟲將卵產于(A)中。A:土壤B:根C:枝條D:葉3.蟬類害蟲屬于(A)害蟲。A:吮吸式B:食葉C:銼食性D:蛀食4.大蓑蛾是以老熟幼蟲在(A)越冬。A:袋囊中掛在樹枝梢上B:土壤中C:樹干中D:樹皮中5.天牛主要以幼蟲在(A)危害。A:韌皮部和木質部形成蛀道B:在根部C:葉片上D:嫩梢上一、名詞解釋1.植物檢疫:又叫法規防治。它是國家或地區政府,為防止危險性有害生物隨植物及其產品的人為引入和傳播,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強制實施的保護性植物保護措施。2.昆蟲生長調節劑:又稱特異性殺蟲劑。這類藥劑的特點是使昆蟲的發育、行動、習性、繁殖等受到阻礙和抑制,從而達到控制害蟲危害以至逐步消滅害蟲的目的。四、問答題1.簡述田間調查昆蟲的抽樣方式種類答:在昆蟲的田問調查中常用的抽樣方式有:(1)五點式抽樣適于密植的或成行的植物及隨機分布型的昆蟲調查,可以面積、長度或植株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