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讀感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初讀感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1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2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河山秀麗,在古代名山大川和精美的建筑更是為古人所喜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篇與名山和建筑有關的詩作。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河山秀麗,在古代名山大川和3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朗讀視頻初讀課文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朗讀視頻初讀課4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5言又止山鸛雀盡一香紫看大lóuyījìnyùqiónɡcénɡpùbùyānyáochuānlú我會認提示:點擊生字進入詳細講解。樓依盡欲窮層瀑爐煙遙川布言又止山鸛雀盡一香紫看大lóuyījìnyù6高樓樓房依靠依次lóuyī我會認“木”字在左邊,“女”子扛著“米”上樓去。 識字巧方法人靠著衣 識字巧方法樓依高樓依靠lóuyī我會認“木”字在左邊,“女”子扛著“米”上7盡頭盡興jìnyù我會認一尺多一點點 識字巧方法谷子欠收識字巧方法盡欲欲望食欲盡頭jìnyù我會認一尺多一點點 識字巧方法谷子欠收識字巧8qiónɡcénɡ層次多層我會認有力無錢真可憐鉆進穴里難見天識字巧方法云飄屋內 識字巧方法層窮貧窮窮人qiónɡcénɡ層次我會認有力無錢真可憐識字巧方法云飄屋9pùbù我會認暴露在水邊識字巧方法一橫一撇一條巾識字巧方法瀑布瀑布飛瀑瀑布棉布pùbù我會認暴露在水邊識字巧方法一橫一撇一條巾識字巧方法10lúyān香爐
爐子炊煙煙霧我會認“因”“火”
而起
識字巧方法爐煙識字巧方法昨夜燈前見lúyān香爐炊煙我會認“因”“火”識字巧方法爐煙11yáochuān山川大川我會認謠言走開這外來識字巧方法“三”倒了識字巧方法遙川遙看遙遠yáochuān山川我會認謠言走開這外來識字巧方法“三”12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13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導朗讀誦讀詩歌,讀出節奏,讀準字音。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指導朗讀誦讀詩歌,讀出14
自讀課文,畫出《登鸛雀樓》一詩描寫的景物。整體感知白日、黃河自讀課文,畫出《登鸛雀樓》一詩描寫的景物。整體感知白15我會寫樓依盡黃層照爐煙掛川提示:點擊生字進入詳細講解。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討論書寫注意事項。我會寫樓依盡黃層照爐煙掛川提示:點擊生字進入詳細講解。觀察生16樓lóu結構:左右組詞:城樓鐘樓部首:木筆畫:十三“木”橫筆在橫中線上方
“女”的撇點的折點在豎中線,撇短點長,末筆長橫比“米”略寬。“米”的橫筆與“木”的橫筆大致持平,撇筆伸向“木”側,捺收筆于橫中線樓lóu結構:左右組詞:城樓鐘樓部首:木筆畫:十三“木17依yī結構:左右組詞:依靠依著部首:亻筆畫:八“衣”的首筆點在豎中線右側,長撇從橫筆中部起筆,撇至“亻”側,豎提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亻”兩筆在橫中線上側相接末筆捺從豎中線起筆依yī結構:左右組詞:依靠依著部首:亻筆畫:八“衣”的首18盡jìn結構:上下筆畫:六部首:尸組詞:盡頭盡力下方兩點斜向平行,都收筆于豎中線。“尺”罩住下方兩點,前兩筆居上偏左,末筆捺穿過田字格中心盡jìn結構:上下筆畫:六部首:尸組詞:盡頭盡力下方兩點斜19黃huáng結構:上中下筆畫:十一部首:黃組詞:黃金黃色上部扁、寬,中下部長、窄“由”豎在豎中線;下部的撇點上合下開,底部持平。第四筆橫長,在橫中線上側黃huáng結構:上中下筆畫:十一部首:黃組詞:黃金黃色20層céng結構:半包圍筆畫:七部首:尸組詞:上層雙層“尸”從上、左包圍“云”,全字上窄下寬“云”兩橫上短下長,上橫在橫中線上,撇折起筆在豎中線上。層céng結構:半包圍筆畫:七部首:尸組詞:上層雙層“尸”21照zhào結構:上下組詞:照明照射部首:灬筆畫:十三“昭”窄、大,“灬”寬、扁“灬”上合下開“口”上寬下窄,豎筆在豎中線右側,頂部在橫中線易錯提示:第一個“點”是左點,剩下三個“點”都是右點。照zhào結構:上下組詞:照明照射部首:灬筆畫:十三“昭”22爐lú結構:左右組詞:火爐爐子部首:火筆畫:八“火”首筆點在橫中線,末筆捺改點末筆撇沿豎中線撇向“火”最后一點的下方。“戶”第三筆橫起筆在橫中線爐lú結構:左右組詞:火爐爐子部首:火筆畫:八“火”首筆點23煙yān結構:左右組詞:煙霧煙火部首:火筆畫:十火”首筆點在橫中線“大”的橫筆在橫中線上方,末筆捺改點。“因”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煙yān結構:左右組詞:煙霧煙火部首:火筆畫:十火”首筆點24掛guà結構:左右組詞:懸掛掛圖部首:扌筆畫:九“圭”,兩“土”分寫橫中線上下豎筆垂直對齊,上“土”的底部在橫中線。提手旁橫筆在橫中線上方掛guà結構:左右組詞:懸掛掛圖部首:扌筆畫:九“圭”,兩25川chuān豎在豎中線三筆分立,間距相等結構:獨體組詞:川流不息冰川筆畫:三部首:丿川chuān豎在豎中線三筆分立,間距相等結構:獨體組詞:川流261.在生字本上練習書寫,師生評價。寫一寫3.對照下面的詞語,同桌互批,糾正錯字。大樓依靠用盡黃河一層日照
香爐煙云懸掛大川2.聽寫生字、詞語。1.在生字本上練習書寫,師生評價。寫一寫3.對照下面的詞語,27填一填:
《登鸛雀樓》描寫了詩人登上
看到的壯美山川和所感。《望廬山瀑布》描寫了
雄壯與美麗。鸛雀樓課堂小結廬山瀑布填一填:鸛雀樓課堂小結廬山瀑布28課前預習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課前預習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29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善于描寫邊塞風光。主要作品:《登鸛雀樓》《涼州詞》《送別》等。助讀資料我先看走近作者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性格豪放不羈,常30鸛雀樓鸛雀樓31鸛雀樓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化名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鸛雀樓)之一。舊址在山西省的永濟縣。因為經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鸛雀樓。樓一共三層,在樓上可以望見雄偉的中條山和浩浩蕩蕩的黃河,是當地的名勝。唐代有位著名的詩人叫做王之渙,他登上這座鸛雀樓后感慨萬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登鸛雀樓》。鸛雀樓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化名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鸛32李白(701—762)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世詩文千余篇。主要作品:《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將進酒》等。走近作者李白(701—762)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33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有許多急流與瀑布,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廬山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廬山以雄、奇、險、34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廬山瀑布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35廬山風光廬山風光36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37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38第二步:讀生字1.自由朗讀課文,用“”圈出要求會認的字,用“”標出要求會寫的字。2.對照老師的標注,檢查是否標注清楚了,再把標出的生字讀一讀。第二步:讀生字1.自由朗讀課文,用“”圈出要求會認的字39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40欲言又止依山盡鸛雀樓窮盡一層瀑布香爐紫煙遙看大川lóuyījìnyùqiónɡcénɡpùbùyānyáochuānlú讀一讀欲言又止依山盡鸛雀樓窮盡一層瀑布香爐紫煙遙看大川lóuyīj41“川”是一個象形字,多像一條彎曲的河流,有的甲骨文字形在水流間還可以看到波浪,本義是“河流”,后來也指“山間或高原間平坦而低的地帶”。第三步:趣識漢字“川”是一個象形字,多像一條彎曲的河流,有的甲骨文字形42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431.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2.聽范讀,看自己的朗讀是否正確。3.再讀一遍,把課文讀通讀順,然后讀給爸爸媽媽聽。第四步:讀課文朗讀視頻1.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第四步:讀課文朗讀視頻44第五步:動態演示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寫寫這幾個字吧!點擊看筆順第五步:動態演示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寫寫這幾個字吧!點45點擊看筆順點擊看筆順46點擊看筆順點擊看筆順47點擊看筆順點擊看筆順48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49登鸛雀樓登鸛雀樓50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依:靠著。白日:傍晚的太陽。盡:完。這里指太陽靠著群山漸漸西沉,最后看不見了。入海流:指黃河最終流入大海。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夕陽依傍著群山落下去了,黃河的水正滾滾流向大海。登鸛雀樓依:靠著。白日:傍晚的太陽。盡:完。這里指太陽靠著群5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層樓。千里目:指看到更遠的地方。窮:盡。欲:想要。更: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52說一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黃河、海。說一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黃河、海。5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讀詩句,想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夕陽依傍著群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這是課后第2題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讀詩句,想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5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所想詩人感悟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讀后兩句時聲音要洪亮。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所想詩人感悟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55想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意在告訴人們要不斷進取,奮發向上。想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56語文要素歸納小結詩的前兩句:詩的前兩句寫登樓所見,由遠望“白日”到俯瞰“黃河”。詩人融情于景,營造了景象壯闊、氣勢雄渾的意境,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都容納其中,表現出詩人寬大的胸懷。詩的后兩句:詩的后兩句寫登樓所思,景、情、理交融,含義深遠。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語文要素歸納小結詩的前兩句:詩的前兩句寫登樓所見,由遠望“白57所見登鸛雀樓壯闊、雄渾白日黃河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課文圖示站得高看得遠積極進取所見登壯闊、雄渾白日所想欲窮千里目課文圖示站得高積極進取58《登鸛雀樓》寫了詩人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表現出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高瞻遠矚的胸懷。主題感悟《登鸛雀樓》寫了詩人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59眼到、心到詩人游覽風景名勝,入眼的是美麗壯觀的景致,生發出的往往是哲理性的感悟。這些哲思跨越千年,依然芬芳。身處風景名勝之中,我們如果能將“眼到”和“心到”結合起來,相信也可以妙筆生花,寫出一篇篇動人心扉的美文來。獨特感悟眼到、心到詩人游覽風景名勝,入眼的是美麗壯觀的景致,生發出60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61望廬山瀑布望廬山瀑布6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紫煙: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掛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川:河流。遙看:從遠處看。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霞。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在山川之間。望廬山瀑布紫煙: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掛前川:瀑布6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天空的最高處。飛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飛一樣。仿佛幾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讓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到山崖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天空的最高處。飛流:形64說一說:《望廬山瀑布》前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太陽、香爐峰、云霧、瀑布說一說:《望廬山瀑布》前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太陽、65日照香爐生紫煙日照香爐生紫煙66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掛前川6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一詞點出了觀察的立足點,照應了題目。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寫出了“遙望”中的瀑布的形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一詞點出了觀察的立足點,照應了6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怎么知道瀑布有“三千尺”?他丈量過嗎?“三千尺”形容的是瀑布的高度,這里運用了夸張的修辭,不是實指。后兩句從近處描寫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把瀑布雄奇壯觀的氣勢描寫得淋漓盡致,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怎么知道瀑布有“三千尺”69讀了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這是課后第2題哦!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到山崖間。讀了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這是課后第2題哦!高崖上飛70《望廬山瀑布》中,()是詩人所見,(
)是詩人所想。其中()是虛數,極盡夸張地寫出了詩的高峻和瀑布的壯觀。A、三千尺B、飛流直下三千尺C、疑是銀河落九天
選一選BCA《望廬山瀑布》中,()是詩人所見,()是71認識夸張夸張也叫夸飾或鋪張,是一種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望廬山瀑布》中,“三千尺”“落九天”這兩個詞語,就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香爐峰高、瀑布長,突出了瀑布的雄偉壯麗。語文要素學法小結認識夸張語文要素學法小結72遠看望廬山瀑布生紫煙掛前川聯想三千尺落九天課文圖示雄偉、壯麗遠看望生紫煙掛前73《望廬山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表達了詩人對廬山瀑布的贊美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主題感悟《望廬山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74
《望廬山瀑布》讓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壯觀。讀了這首詩,我們更加熱愛祖國壯麗的山河。獨特感悟《望廬山瀑布》讓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壯觀。讀了這首詩,我75美文拓展閱讀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只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美文拓展閱讀望天門山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76國學誦讀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孟浩然)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國學誦讀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77習題8.古詩二首課后練習習題8.古詩二首課后練習78提示:點擊進入習題。123基礎練習12主題探究12拓展提升453提示:點擊進入習題。123基礎練習12主題探究12拓展79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 huánɡ
hé
rì
zhào
ɡāo
lóu
shān
chuān
lú
huǒ黃河日照高樓山川爐火 huánɡhérìzhào上樓數學廬山爐火掛著桂花依靠衣服上樓數學廬山爐火掛著桂花依靠衣服
例:窮盡→山窮水盡
煙云→煙(
)云(
)
層疊→(
)林疊翠
山川→(
)山(
)川消散層名大 例:窮盡→山窮水盡 煙云→煙()云()消ABBABB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前兩句詩中寫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日山黃河海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白日山黃(2)后兩句詩想告訴我們什么?在正確的說法后面打“√”。 ①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
) ②想要走更遠的路,需要登上更高的樓。 (
) ③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后兩句詩想告訴我們什么?在正確的說法后面打“√”。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1)這首詩描寫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2)后兩句詩運用了(
)和(
)的修辭手法。 A.比喻B.擬人C.夸張廬山瀑布AC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3)詩句中的“三千尺”說明(
) A.瀑布剛好有三千尺。 B.瀑布很高,很有氣勢。BB題目《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作者①王之渙②李白①王之渙②李白朝代①唐②宋①唐②宋表達情感①積極向上,進取②熱愛祖國河山①積極向上,進取②熱愛祖國河山題目《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作者①王之渙②李白①王之渙②(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代
詩人__________。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代題西林壁宋蘇軾(2)這首詩告訴我們(
) A.對復雜的事物,應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查了
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B.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復雜的事物,要多方面
觀察,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B(2)這首詩告訴我們()B
如果你去了廬山觀察瀑布,你會有什么感受呢?想一想,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哇,好大的瀑布啊!遠遠望去像一匹白色的綢緞掛在山前。 如果你去了廬山觀察瀑布,你會有什么感受呢?想
感受美好自然,培養語文素養!GANSHOUMEIHAOZIRAN
PEIYANGYUWENSUYANG感受美好自然,培養語文素養!GANSHOUMEIHA初讀感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初讀感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94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95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河山秀麗,在古代名山大川和精美的建筑更是為古人所喜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篇與名山和建筑有關的詩作。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河山秀麗,在古代名山大川和96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朗讀視頻初讀課文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朗讀視頻初讀課97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98言又止山鸛雀盡一香紫看大lóuyījìnyùqiónɡcénɡpùbùyānyáochuānlú我會認提示:點擊生字進入詳細講解。樓依盡欲窮層瀑爐煙遙川布言又止山鸛雀盡一香紫看大lóuyījìnyù99高樓樓房依靠依次lóuyī我會認“木”字在左邊,“女”子扛著“米”上樓去。 識字巧方法人靠著衣 識字巧方法樓依高樓依靠lóuyī我會認“木”字在左邊,“女”子扛著“米”上100盡頭盡興jìnyù我會認一尺多一點點 識字巧方法谷子欠收識字巧方法盡欲欲望食欲盡頭jìnyù我會認一尺多一點點 識字巧方法谷子欠收識字巧101qiónɡcénɡ層次多層我會認有力無錢真可憐鉆進穴里難見天識字巧方法云飄屋內 識字巧方法層窮貧窮窮人qiónɡcénɡ層次我會認有力無錢真可憐識字巧方法云飄屋102pùbù我會認暴露在水邊識字巧方法一橫一撇一條巾識字巧方法瀑布瀑布飛瀑瀑布棉布pùbù我會認暴露在水邊識字巧方法一橫一撇一條巾識字巧方法103lúyān香爐
爐子炊煙煙霧我會認“因”“火”
而起
識字巧方法爐煙識字巧方法昨夜燈前見lúyān香爐炊煙我會認“因”“火”識字巧方法爐煙104yáochuān山川大川我會認謠言走開這外來識字巧方法“三”倒了識字巧方法遙川遙看遙遠yáochuān山川我會認謠言走開這外來識字巧方法“三”105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106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導朗讀誦讀詩歌,讀出節奏,讀準字音。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指導朗讀誦讀詩歌,讀出107
自讀課文,畫出《登鸛雀樓》一詩描寫的景物。整體感知白日、黃河自讀課文,畫出《登鸛雀樓》一詩描寫的景物。整體感知白108我會寫樓依盡黃層照爐煙掛川提示:點擊生字進入詳細講解。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討論書寫注意事項。我會寫樓依盡黃層照爐煙掛川提示:點擊生字進入詳細講解。觀察生109樓lóu結構:左右組詞:城樓鐘樓部首:木筆畫:十三“木”橫筆在橫中線上方
“女”的撇點的折點在豎中線,撇短點長,末筆長橫比“米”略寬。“米”的橫筆與“木”的橫筆大致持平,撇筆伸向“木”側,捺收筆于橫中線樓lóu結構:左右組詞:城樓鐘樓部首:木筆畫:十三“木110依yī結構:左右組詞:依靠依著部首:亻筆畫:八“衣”的首筆點在豎中線右側,長撇從橫筆中部起筆,撇至“亻”側,豎提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亻”兩筆在橫中線上側相接末筆捺從豎中線起筆依yī結構:左右組詞:依靠依著部首:亻筆畫:八“衣”的首111盡jìn結構:上下筆畫:六部首:尸組詞:盡頭盡力下方兩點斜向平行,都收筆于豎中線。“尺”罩住下方兩點,前兩筆居上偏左,末筆捺穿過田字格中心盡jìn結構:上下筆畫:六部首:尸組詞:盡頭盡力下方兩點斜112黃huáng結構:上中下筆畫:十一部首:黃組詞:黃金黃色上部扁、寬,中下部長、窄“由”豎在豎中線;下部的撇點上合下開,底部持平。第四筆橫長,在橫中線上側黃huáng結構:上中下筆畫:十一部首:黃組詞:黃金黃色113層céng結構:半包圍筆畫:七部首:尸組詞:上層雙層“尸”從上、左包圍“云”,全字上窄下寬“云”兩橫上短下長,上橫在橫中線上,撇折起筆在豎中線上。層céng結構:半包圍筆畫:七部首:尸組詞:上層雙層“尸”114照zhào結構:上下組詞:照明照射部首:灬筆畫:十三“昭”窄、大,“灬”寬、扁“灬”上合下開“口”上寬下窄,豎筆在豎中線右側,頂部在橫中線易錯提示:第一個“點”是左點,剩下三個“點”都是右點。照zhào結構:上下組詞:照明照射部首:灬筆畫:十三“昭”115爐lú結構:左右組詞:火爐爐子部首:火筆畫:八“火”首筆點在橫中線,末筆捺改點末筆撇沿豎中線撇向“火”最后一點的下方。“戶”第三筆橫起筆在橫中線爐lú結構:左右組詞:火爐爐子部首:火筆畫:八“火”首筆點116煙yān結構:左右組詞:煙霧煙火部首:火筆畫:十火”首筆點在橫中線“大”的橫筆在橫中線上方,末筆捺改點。“因”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煙yān結構:左右組詞:煙霧煙火部首:火筆畫:十火”首筆點117掛guà結構:左右組詞:懸掛掛圖部首:扌筆畫:九“圭”,兩“土”分寫橫中線上下豎筆垂直對齊,上“土”的底部在橫中線。提手旁橫筆在橫中線上方掛guà結構:左右組詞:懸掛掛圖部首:扌筆畫:九“圭”,兩118川chuān豎在豎中線三筆分立,間距相等結構:獨體組詞:川流不息冰川筆畫:三部首:丿川chuān豎在豎中線三筆分立,間距相等結構:獨體組詞:川流1191.在生字本上練習書寫,師生評價。寫一寫3.對照下面的詞語,同桌互批,糾正錯字。大樓依靠用盡黃河一層日照
香爐煙云懸掛大川2.聽寫生字、詞語。1.在生字本上練習書寫,師生評價。寫一寫3.對照下面的詞語,120填一填:
《登鸛雀樓》描寫了詩人登上
看到的壯美山川和所感。《望廬山瀑布》描寫了
雄壯與美麗。鸛雀樓課堂小結廬山瀑布填一填:鸛雀樓課堂小結廬山瀑布121課前預習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課前預習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122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善于描寫邊塞風光。主要作品:《登鸛雀樓》《涼州詞》《送別》等。助讀資料我先看走近作者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性格豪放不羈,常123鸛雀樓鸛雀樓124鸛雀樓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化名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鸛雀樓)之一。舊址在山西省的永濟縣。因為經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鸛雀樓。樓一共三層,在樓上可以望見雄偉的中條山和浩浩蕩蕩的黃河,是當地的名勝。唐代有位著名的詩人叫做王之渙,他登上這座鸛雀樓后感慨萬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登鸛雀樓》。鸛雀樓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化名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鸛125李白(701—762)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世詩文千余篇。主要作品:《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將進酒》等。走近作者李白(701—762)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126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有許多急流與瀑布,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廬山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廬山以雄、奇、險、127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廬山瀑布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128廬山風光廬山風光129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130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131第二步:讀生字1.自由朗讀課文,用“”圈出要求會認的字,用“”標出要求會寫的字。2.對照老師的標注,檢查是否標注清楚了,再把標出的生字讀一讀。第二步:讀生字1.自由朗讀課文,用“”圈出要求會認的字132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8-古詩二首-教學+習題課件133欲言又止依山盡鸛雀樓窮盡一層瀑布香爐紫煙遙看大川lóuyījìnyùqiónɡcénɡpùbùyānyáochuānlú讀一讀欲言又止依山盡鸛雀樓窮盡一層瀑布香爐紫煙遙看大川lóuyīj134“川”是一個象形字,多像一條彎曲的河流,有的甲骨文字形在水流間還可以看到波浪,本義是“河流”,后來也指“山間或高原間平坦而低的地帶”。第三步:趣識漢字“川”是一個象形字,多像一條彎曲的河流,有的甲骨文字形135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樓依層欲瀑盡爐窮布煙遙川落水珠1361.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2.聽范讀,看自己的朗讀是否正確。3.再讀一遍,把課文讀通讀順,然后讀給爸爸媽媽聽。第四步:讀課文朗讀視頻1.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第四步:讀課文朗讀視頻137第五步:動態演示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寫寫這幾個字吧!點擊看筆順第五步:動態演示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寫寫這幾個字吧!點138點擊看筆順點擊看筆順139點擊看筆順點擊看筆順140點擊看筆順點擊看筆順141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142登鸛雀樓登鸛雀樓143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依:靠著。白日:傍晚的太陽。盡:完。這里指太陽靠著群山漸漸西沉,最后看不見了。入海流:指黃河最終流入大海。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夕陽依傍著群山落下去了,黃河的水正滾滾流向大海。登鸛雀樓依:靠著。白日:傍晚的太陽。盡:完。這里指太陽靠著群14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層樓。千里目:指看到更遠的地方。窮:盡。欲:想要。更: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145說一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黃河、海。說一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黃河、海。146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讀詩句,想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夕陽依傍著群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這是課后第2題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讀詩句,想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1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所想詩人感悟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讀后兩句時聲音要洪亮。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所想詩人感悟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148想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意在告訴人們要不斷進取,奮發向上。想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149語文要素歸納小結詩的前兩句:詩的前兩句寫登樓所見,由遠望“白日”到俯瞰“黃河”。詩人融情于景,營造了景象壯闊、氣勢雄渾的意境,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都容納其中,表現出詩人寬大的胸懷。詩的后兩句:詩的后兩句寫登樓所思,景、情、理交融,含義深遠。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語文要素歸納小結詩的前兩句:詩的前兩句寫登樓所見,由遠望“白150所見登鸛雀樓壯闊、雄渾白日黃河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課文圖示站得高看得遠積極進取所見登壯闊、雄渾白日所想欲窮千里目課文圖示站得高積極進取151《登鸛雀樓》寫了詩人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表現出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高瞻遠矚的胸懷。主題感悟《登鸛雀樓》寫了詩人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152眼到、心到詩人游覽風景名勝,入眼的是美麗壯觀的景致,生發出的往往是哲理性的感悟。這些哲思跨越千年,依然芬芳。身處風景名勝之中,我們如果能將“眼到”和“心到”結合起來,相信也可以妙筆生花,寫出一篇篇動人心扉的美文來。獨特感悟眼到、心到詩人游覽風景名勝,入眼的是美麗壯觀的景致,生發出153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8古詩二首品讀釋疑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154望廬山瀑布望廬山瀑布155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紫煙: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掛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川:河流。遙看:從遠處看。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霞。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在山川之間。望廬山瀑布紫煙: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掛前川:瀑布15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天空的最高處。飛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飛一樣。仿佛幾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讓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到山崖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天空的最高處。飛流:形157說一說:《望廬山瀑布》前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太陽、香爐峰、云霧、瀑布說一說:《望廬山瀑布》前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太陽、158日照香爐生紫煙日照香爐生紫煙159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掛前川160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一詞點出了觀察的立足點,照應了題目。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寫出了“遙望”中的瀑布的形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一詞點出了觀察的立足點,照應了16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怎么知道瀑布有“三千尺”?他丈量過嗎?“三千尺”形容的是瀑布的高度,這里運用了夸張的修辭,不是實指。后兩句從近處描寫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把瀑布雄奇壯觀的氣勢描寫得淋漓盡致,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怎么知道瀑布有“三千尺”162讀了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這是課后第2題哦!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到山崖間。讀了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這是課后第2題哦!高崖上飛163《望廬山瀑布》中,()是詩人所見,(
)是詩人所想。其中()是虛數,極盡夸張地寫出了詩的高峻和瀑布的壯觀。A、三千尺B、飛流直下三千尺C、疑是銀河落九天
選一選BCA《望廬山瀑布》中,()是詩人所見,()是164認識夸張夸張也叫夸飾或鋪張,是一種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望廬山瀑布》中,“三千尺”“落九天”這兩個詞語,就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香爐峰高、瀑布長,突出了瀑布的雄偉壯麗。語文要素學法小結認識夸張語文要素學法小結165遠看望廬山瀑布生紫煙掛前川聯想三千尺落九天課文圖示雄偉、壯麗遠看望生紫煙掛前166《望廬山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表達了詩人對廬山瀑布的贊美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主題感悟《望廬山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167
《望廬山瀑布》讓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壯觀。讀了這首詩,我們更加熱愛祖國壯麗的山河。獨特感悟《望廬山瀑布》讓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壯觀。讀了這首詩,我168美文拓展閱讀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制造設備采購管理措施
- 藥學領域新技術應用的畢業論文范文
- 靜脈治療操作規范解讀
- 安全與物業責任協議
- 游泳池設備維護協議
- 科技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范文
- IT行業員工離職應急計劃
- 護士個人職業學習與發展計劃
- 裝飾工程公司的客戶關系經理崗位職責
- 小學跨學科勞動與技術整合計劃
- 《財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管理國內外文獻綜述》
- 《三角形的外角》優秀課件
- 如何進行社會調查研究課件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項目管理進度表模板(全流程)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鍋爐專業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小石潭記》作業設計
- 體育測量與評價PPT課件-第五章身體素質的測量與評價
- 過程分層審核檢查表
- 氣井地面排采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