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寓言寓言是一種形象(故事)和理論(寫意)相結合的文體。
“寓言”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其中“寓”字即是“寄托”之意,莊周說:“寓言十九,借外論之。”也就是將深刻的思想或哲理,隱含在所敘故事的具體情節中,透過語帶雙關、巧妙托喻等方式來闡發哲理。
在中國,寓言萌芽于春秋末年,成形于戰國初期,在先秦時代便臻于成熟,并廣為先秦諸子與史傳運用,成為據談雄辯、陳辭說理的重要手段。寓言寓言是一種形象(故事)和理論(寫1莊子寓言
莊子是先秦諸子中的寓言大師,是寓言故事創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莊子的寓言中,或借用動物,如:井底之蛙、涸轍之魚、朝三暮四中的猴子等,或借用神話中的神靈,如:河伯、山神、云神等,透過莊子筆下活靈活現的動物或神靈的對話和活動,展現多彩多姿的故事內容,進而表現莊子崇尚自然與追求主體精神自由的思想。莊子寓言莊子是先秦諸子中的寓言大師,是寓言故事創作者中最2
莊子寓言對后世的影響1、莊子寓言以浪漫主義色彩和現實精神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以及有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有描述的藝術形式,啟迪了后世戲曲、小說及詩歌的創作。2、莊子寓言豐富和發展了祖國的語言藝術。3、莊子擬人化寓言,篇幅短小,形象生動,特別是動物說話,增加了寓言的趣味性;精心構思情節,注意人物肖像,行動等的描寫,又增加了寓言的生動性。因此,莊子寓言啟發了后來者,使寓言故事逐漸成為兒童文學的一支,深受兒童的喜愛。莊子寓言對后世的影響1、莊子寓言以浪漫主義色彩和現3《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4課文朗讀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課文朗讀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5翻譯下列幾個句子:
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手觸到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蓋頂著的地方。(所字結構)技術高妙,刀未曾經過筋肉結合的地方,何況大骨頭呢?(句式:賓語前置)那間隙對于運轉刀刃一定是很寬綽而有余地了!
(成語:游刃有余)我提刀站立,因為這一成功環顧四周,因為這一成功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拭擦好刀收藏起來。
(成語:躊躇滿志)
翻譯下列幾個句子: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6積累字音庖丁所倚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騞然
中音
大郤大窾肯綮
大軱
發于硎有間
怵然
謋然páoy?lǚxīy?huāhuōzhòngxìkuǎnqìnggūxíngjiànchùhuò學案積累字音庖丁所倚所履膝7名
,
時期
國人,著名的思想家,
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____
并稱為“
”。《莊子》是由莊子和他的弟子合作寫成,共___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其中____為莊子所作,其余為莊子弟子及后學完成。莊子簡介《莊子》共33篇內篇(7)為莊子所作外篇(15)雜篇(11)莊子門人和后學所作周戰國宋老子老莊道33內篇名,時期8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
庖丁給文惠君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抵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的聲音,快速進刀時發出更大的聲音,翻譯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翻譯9庖丁解牛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桑林》舞曲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文惠君說:“嘻!好極了!你的技術怎么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翻譯庖丁解牛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翻10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探究)自然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我開始宰牛的時候,所見到的沒有不是全牛的,幾年之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11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我就不曾再見到全牛了。現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了。官知止而神欲行。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2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我依照著牛的生理結構,
擊入大的空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
本來的結構(去解剖)。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技術高妙,刀未曾經過筋肉結合的地方,何況大骨頭呢?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13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好的廚子每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割肉;一般的廚子每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砍骨頭。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現在我這把刀已用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有幾千頭了,而刀口還像是剛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14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牛的骨節有間隙,可是刀刃沒有厚度,用沒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間隙的骨節,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那間隙對于運轉刀刃一定是很寬綽而有余地了!因此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15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即使這樣,可是每當到了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難以下刀,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16怵然為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動刀甚微,因此十分警惕不敢大意,目光因為有了這個筋骨交錯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動作也因為這個而緩慢下來。動刀十分輕微,謋然已解,如土委(于)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嘩啦一聲骨肉分離了,像泥土散落在地上。我提刀站立,因為這一成功環顧四周,怵然為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動刀甚微,17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因為這一成功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拭擦好刀收藏起來。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文惠君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一番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18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①動詞:解;②因為)視為止,行為遲(都是介詞:因為)
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都是介詞:因為)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和)
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介詞,從)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雖然,每至于族(介詞,到)奏刀騞然
(助詞,象聲詞詞尾)
因其固然
(……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
怵然為戒(形容詞詞尾)為于然學案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為于然學案19善哉(表示同意的應答詞)
善刀而藏之(通“繕”,修治,擦拭)族庖月更刀(眾,一般的)
每至于族((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膝之所踦(支撐,接觸)
乃中《經首》之會(又;合乎;節奏)臣之所好者,道也(大道,自然的規律)進乎技矣(超過)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會合;接觸)
官之止而神欲行(視覺;精神活動)批大郤(擊)導大窾(順著、循著)因其固然(依照)良庖歲更刀(換)恢恢:很寬綽的樣子
怵然為戒(警惕)動刀甚微(輕)如土委地(卸落、墜下)學案善族善哉(表示同意的應答詞)學案善族20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而況大軱乎: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表轉折。表轉折。
與“況”搭配使用,表示“何況”。表轉折。
表并列。表轉折。表修飾。表順承。
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表轉折。表轉折。與“況”搭配使用,表21通假字1、砉然向然:2、技蓋至此乎:3、善刀而藏之:向,通“響”。蓋,通“盍”,何,怎么。善,通“繕”,修治。這里是拭擦的意思。學案通假字1、砉然向然:向,通“響”。蓋,通“盍”,何,怎么。善22古今異義1、因其固然:2、所見無非牛者:3、依乎天理:4、雖然,每至于族:5、行為遲6、每至于族:古:本來的樣子。
今:連詞古:沒有不是。
今:只,不過。
古:天然的生理結構。
今:天然的道理。古:即使這樣今:轉折連詞。
古:動作因此。今:行動古:到了
今:連詞學案古今異義1、因其固然:古:本來的樣子。今:連詞古:沒有不23詞類活用1、良庖歲更刀:2、族庖月更刀:3、以無厚入有間:名→狀,每年。名→狀,每月。
形→名,有厚度的刀刃。學案詞類活用1、良庖歲更刀:名→狀,每年。名→狀,每月。形→24文言句式判斷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賓語前置:
技經肯綮之未嘗——技未嘗經肯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以是…狀語后置:
而刀刃若新發于硎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學案文言句式判斷句:學案25省略賓語:視為(之)止,行為(之)遲省略介詞:土委(于)地省略主語:(庖丁)提刀而立,為之四顧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省略句:學案省略賓語: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261、庖丁解牛:2、目無全牛:3、切中肯綮:4、新硎初試發硎新試:5、游刃有余:6、躊躇滿志:成語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正好切中事情的關鍵。
比喻初露鋒芒。
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學案1、庖丁解牛:成語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27對照檢測
加劃線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1)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會合)
C、庖丁釋刀對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接觸)(2)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覺)
B、批大卻,導大窾(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換)B會:節奏B批:擊入對照檢測加劃線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B會:節奏B批28對照檢測(3)A、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出)
B、雖然,每至于族(即使這樣)
C、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警惕)
D、視為止,行為遲(阻止)D停止,集中對照檢測(3)A、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出)293.1)第1段,描寫庖丁解牛的本領十分高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第2段,文惠君對庖丁精湛的宰牛技術表示贊嘆。第3段,庖丁自述解牛的經驗與見解。第4段,文惠君從中領悟到“養生之道”。學案3.1)學案302)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目有全牛
(不懂規律)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目無全牛
(認識規律)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游刃有余(運用規律)學案2)學案313)動作: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聲音: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學案3)學案32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總結:其一,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規律,作為實踐的目標。其二,不懈實踐,在反復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學案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學案335)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夠逐漸掌握客觀規律,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觀規律,面對具體問題,仍舊要有謹慎的態度。學案5)學案346)用牛體的復雜結構來比喻社會,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中,要像庖丁避肯綮一樣,來避開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種矛盾的縫隙中生存,像保護刀刃一樣來保護自己。學案6)用牛體的復雜結構來比喻社會,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中,要354.1)D2)C3)C
4)C5)C6)B
7)C8)A學案4.學案36應掌握的文言字詞應掌握的虛詞應掌握的實詞為乎然于善族而以應掌握的文言字詞應掌握的虛詞應掌握的實詞為乎然于善族而以37“為”字的用法和意義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都是動詞:前一個:解;后一個:作為)視為止,行為遲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都是介詞:因為)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以為莫己若者(都是動詞,與“以”搭配,表示“認為”的意思)
“為”字的用法和意義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38“乎”字的用法和意義技盍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進乎技矣(相當于“于”,介詞,可不譯)依乎天理(相當于“于”,介詞,可不譯)而況大軱乎(疑問語氣詞: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乎”字的用法和意義技盍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39“然”字的用法和意義砉然向然(都是助詞,前一個是象聲詞詞尾,后一個是形容詞詞尾)奏刀騞然(助詞,象聲詞詞尾)因其固然(名詞詞尾,……的樣子)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怵然為戒(助詞,形容詞詞尾,相當于“……地”)“然”字的用法和意義砉然向然(都是助詞,前一個是象聲詞詞尾,40“于”字的用法和意義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和)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介詞,引出對象,從)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雖然,每至于族(介詞,引出對象,到)“于”字的用法和意義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和)41“而”字的用法和意義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而況大軱乎: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表轉折。表轉折。
與“況”搭配使用,表示“何況”。表轉折。
表并列。表轉折。表修飾。表順承。
“而”字的用法和意義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表轉折。表轉折。4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無厚入有間: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以”字的用法和意義用
用因為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字的用法和意義用用因為43一詞多義(文言實詞)善
善哉:
善刀而藏之:
表示同意的應答詞。通“繕”,修治。
族
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眾。
(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一詞多義(文言實詞)善善哉:善刀而藏之:表示同意的應答44欣賞“解牛之美”找出文中描寫“解牛”場面的句子。欣賞“解牛之美”找出文中描寫“解牛”場面的句子。45思考:作者寫解牛場面,為什么避而不談實況——牛的掙扎之狀、血流之景、慘叫之聲,而極寫庖丁解牛動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發出的聲音合于“《經首》之會”?
思考:作者寫解牛場面,為什么避而不談實況——牛的掙扎之狀、血46探討庖丁的“解牛經”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探討庖丁的“解牛經”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47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具體指解牛的規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具體指解牛的規律48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不懂規律認識規律運用規律三個階段庖丁得“道”的過程是怎樣的?目有全牛目無全牛游刃有余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49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臣之刀十九年以無厚入有間對比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臣之刀十九年以無厚入有間對比50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總結:其一,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規律——作為實踐的目標。其二,不懈實踐,在反復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總結:51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臣之所好者,道也
——不畏艱難,目標高遠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始臣之解牛之時、三年之后、方今之時
——堅定不移,孜孜以求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千錘百煉,終成正果
——王國維《人間詞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52理解莊子之道文惠君為什么說“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理解莊子之道文惠君為什么說“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53
莊子善于講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莊子的本意是要用這個故事來說明養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莊子的養生之道?
用____的復雜結構來比喻_____,用___來比喻___。
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中,要像庖丁避開肯綮一樣,來避開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種矛盾的縫隙中生存,像保護刀刃一樣來保護自己。牛體社會刀人莊子善于講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54
莊子的養生之道
庖丁解牛的過程象征著主觀精神與客觀外物從對立、消解到融合的過程,可作為處世的參考。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中,要像庖丁解牛一樣,避開矛盾,做到順應自然,才能保身、全生、養親、盡年。莊子的養生之道庖丁解牛的過程5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養生主【譯文】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識是沒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疲憊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識的人們,只能(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罷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聲,做壞事不要遭到刑罰。順其自然之理以為常法,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身體,可以享盡天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56有人認為莊子的養生之道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你怎么看?拓展延伸有人認為莊子的養生之道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你怎么看?拓展延57
它在一定意義上陶冶、培育和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們忘懷得失,擺脫利害。超脫種種庸俗無聊的現實計較和生活束縛,或高舉遠慕,或怡然自適,與活潑流動,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為一片,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從而撫慰人們心靈的創傷和生活的苦難,這也正是中國歷代士大夫知識分子在巨大的失敗和不幸之后,并沒有真正毀滅,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堅持節操卻隱逸循世以山水自娛,潔身自好的道理。它在一定意義上陶冶、培育和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58這則寓言故事給了我們哪些有益的啟示?小寓言大智慧這則寓言故事給了我們哪些有益的啟示?小寓言大智慧59不懈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
要尊重規律,并善于運用規律,做到游刃有余。做事情要循序漸進。面對困難,不應逃避,應勇于面對,同時應該謹慎小心。反復練習,可以熟能生巧。......做事不能因為有所成效而松懈。不懈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要尊重規律,并善于60面對春秋戰國的紛亂社會:儒家的回應: 儒家熱衷于重建社會秩序,企圖以道德禮制重整人心,克制當時人們泛濫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斷教人去追求仁義,成為君子,目的是希望重現一個和諧的理想社會。有關時代背景面對春秋戰國的紛亂社會:儒家的回應:有關時代背景61道家的回應:
道家所關心的,卻是人處于亂世之下如何立身處世而自保。道家主張既然萬事萬物皆擺脫不了自然規律而變化,所以人也必須遵照自然規律而生活。
道家的終極關懷是于亂世中找尋個人的自我救贖,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道家的回應:道家所關心的,卻是人處于亂世62儒家和道家的比較儒家所重的是群體社會。道家所關懷的是個人。
儒家和道家的比較儒家所重的是群體社會。63《庖丁解牛》藝術特色1、運用寓言和比喻說理寓言是帶有勸諭或諷刺的故事。主題都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較深的道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文中運用了多重比喻:《庖丁解牛》藝術特色1、運用寓言和比喻說理64本體喻體牛體大千世界牛的筋肉骨節紛繁世事刀人的精神解牛處世應事解牛的過程人生的歷程解牛的方法養生的方法族庖不通事理,執著蠻干的人良庖粗通事理,但仍不得養生之法的人庖丁懂得順應自然之道,善于養生的人本體喻體牛體大千世界牛的筋肉骨節紛繁世事刀人的精神解牛處世應652、運用對比和襯托手法對比:通過庖丁解牛的三個階段的對比,表明庖丁解牛技術的精進。襯托:用“良庖”“族庖”襯托庖丁的高超技藝。2、運用對比和襯托手法663、善于運用細膩生動的描寫運用細膩生動的描寫表現庖丁解牛的超凡技藝,生動傳神,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解牛時的動作和聲音描寫:手肩足膝各部分的動作緊密配合,像舞蹈般優美;運用擬聲詞,充滿節奏感,像音樂般動聽。描寫解牛時精神集中的神態及解牛后的神情:“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面對困難庖丁小心謹慎,全神貫注。“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將成功后的志得意滿表露無遺。“善刀而藏之”即使收斂鋒芒,免遭妒忌。3、善于運用細膩生動的描寫67庖丁解牛全文翻譯課件68
寓言寓言是一種形象(故事)和理論(寫意)相結合的文體。
“寓言”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其中“寓”字即是“寄托”之意,莊周說:“寓言十九,借外論之。”也就是將深刻的思想或哲理,隱含在所敘故事的具體情節中,透過語帶雙關、巧妙托喻等方式來闡發哲理。
在中國,寓言萌芽于春秋末年,成形于戰國初期,在先秦時代便臻于成熟,并廣為先秦諸子與史傳運用,成為據談雄辯、陳辭說理的重要手段。寓言寓言是一種形象(故事)和理論(寫69莊子寓言
莊子是先秦諸子中的寓言大師,是寓言故事創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莊子的寓言中,或借用動物,如:井底之蛙、涸轍之魚、朝三暮四中的猴子等,或借用神話中的神靈,如:河伯、山神、云神等,透過莊子筆下活靈活現的動物或神靈的對話和活動,展現多彩多姿的故事內容,進而表現莊子崇尚自然與追求主體精神自由的思想。莊子寓言莊子是先秦諸子中的寓言大師,是寓言故事創作者中最70
莊子寓言對后世的影響1、莊子寓言以浪漫主義色彩和現實精神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以及有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有描述的藝術形式,啟迪了后世戲曲、小說及詩歌的創作。2、莊子寓言豐富和發展了祖國的語言藝術。3、莊子擬人化寓言,篇幅短小,形象生動,特別是動物說話,增加了寓言的趣味性;精心構思情節,注意人物肖像,行動等的描寫,又增加了寓言的生動性。因此,莊子寓言啟發了后來者,使寓言故事逐漸成為兒童文學的一支,深受兒童的喜愛。莊子寓言對后世的影響1、莊子寓言以浪漫主義色彩和現71《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72課文朗讀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課文朗讀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73翻譯下列幾個句子:
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手觸到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蓋頂著的地方。(所字結構)技術高妙,刀未曾經過筋肉結合的地方,何況大骨頭呢?(句式:賓語前置)那間隙對于運轉刀刃一定是很寬綽而有余地了!
(成語:游刃有余)我提刀站立,因為這一成功環顧四周,因為這一成功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拭擦好刀收藏起來。
(成語:躊躇滿志)
翻譯下列幾個句子: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74積累字音庖丁所倚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騞然
中音
大郤大窾肯綮
大軱
發于硎有間
怵然
謋然páoy?lǚxīy?huāhuōzhòngxìkuǎnqìnggūxíngjiànchùhuò學案積累字音庖丁所倚所履膝75名
,
時期
國人,著名的思想家,
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____
并稱為“
”。《莊子》是由莊子和他的弟子合作寫成,共___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其中____為莊子所作,其余為莊子弟子及后學完成。莊子簡介《莊子》共33篇內篇(7)為莊子所作外篇(15)雜篇(11)莊子門人和后學所作周戰國宋老子老莊道33內篇名,時期76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
庖丁給文惠君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抵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的聲音,快速進刀時發出更大的聲音,翻譯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翻譯77庖丁解牛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桑林》舞曲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文惠君說:“嘻!好極了!你的技術怎么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翻譯庖丁解牛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翻78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探究)自然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我開始宰牛的時候,所見到的沒有不是全牛的,幾年之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79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我就不曾再見到全牛了。現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了。官知止而神欲行。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80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我依照著牛的生理結構,
擊入大的空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
本來的結構(去解剖)。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技術高妙,刀未曾經過筋肉結合的地方,何況大骨頭呢?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81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好的廚子每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割肉;一般的廚子每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砍骨頭。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現在我這把刀已用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有幾千頭了,而刀口還像是剛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82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牛的骨節有間隙,可是刀刃沒有厚度,用沒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間隙的骨節,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那間隙對于運轉刀刃一定是很寬綽而有余地了!因此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83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即使這樣,可是每當到了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難以下刀,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84怵然為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動刀甚微,因此十分警惕不敢大意,目光因為有了這個筋骨交錯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動作也因為這個而緩慢下來。動刀十分輕微,謋然已解,如土委(于)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嘩啦一聲骨肉分離了,像泥土散落在地上。我提刀站立,因為這一成功環顧四周,怵然為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動刀甚微,85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因為這一成功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拭擦好刀收藏起來。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文惠君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一番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86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①動詞:解;②因為)視為止,行為遲(都是介詞:因為)
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都是介詞:因為)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和)
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介詞,從)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雖然,每至于族(介詞,到)奏刀騞然
(助詞,象聲詞詞尾)
因其固然
(……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
怵然為戒(形容詞詞尾)為于然學案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為于然學案87善哉(表示同意的應答詞)
善刀而藏之(通“繕”,修治,擦拭)族庖月更刀(眾,一般的)
每至于族((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膝之所踦(支撐,接觸)
乃中《經首》之會(又;合乎;節奏)臣之所好者,道也(大道,自然的規律)進乎技矣(超過)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會合;接觸)
官之止而神欲行(視覺;精神活動)批大郤(擊)導大窾(順著、循著)因其固然(依照)良庖歲更刀(換)恢恢:很寬綽的樣子
怵然為戒(警惕)動刀甚微(輕)如土委地(卸落、墜下)學案善族善哉(表示同意的應答詞)學案善族88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而況大軱乎: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表轉折。表轉折。
與“況”搭配使用,表示“何況”。表轉折。
表并列。表轉折。表修飾。表順承。
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表轉折。表轉折。與“況”搭配使用,表89通假字1、砉然向然:2、技蓋至此乎:3、善刀而藏之:向,通“響”。蓋,通“盍”,何,怎么。善,通“繕”,修治。這里是拭擦的意思。學案通假字1、砉然向然:向,通“響”。蓋,通“盍”,何,怎么。善90古今異義1、因其固然:2、所見無非牛者:3、依乎天理:4、雖然,每至于族:5、行為遲6、每至于族:古:本來的樣子。
今:連詞古:沒有不是。
今:只,不過。
古:天然的生理結構。
今:天然的道理。古:即使這樣今:轉折連詞。
古:動作因此。今:行動古:到了
今:連詞學案古今異義1、因其固然:古:本來的樣子。今:連詞古:沒有不91詞類活用1、良庖歲更刀:2、族庖月更刀:3、以無厚入有間:名→狀,每年。名→狀,每月。
形→名,有厚度的刀刃。學案詞類活用1、良庖歲更刀:名→狀,每年。名→狀,每月。形→92文言句式判斷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賓語前置:
技經肯綮之未嘗——技未嘗經肯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以是…狀語后置:
而刀刃若新發于硎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學案文言句式判斷句:學案93省略賓語:視為(之)止,行為(之)遲省略介詞:土委(于)地省略主語:(庖丁)提刀而立,為之四顧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省略句:學案省略賓語: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941、庖丁解牛:2、目無全牛:3、切中肯綮:4、新硎初試發硎新試:5、游刃有余:6、躊躇滿志:成語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正好切中事情的關鍵。
比喻初露鋒芒。
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學案1、庖丁解牛:成語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95對照檢測
加劃線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1)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會合)
C、庖丁釋刀對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接觸)(2)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覺)
B、批大卻,導大窾(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換)B會:節奏B批:擊入對照檢測加劃線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B會:節奏B批96對照檢測(3)A、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出)
B、雖然,每至于族(即使這樣)
C、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警惕)
D、視為止,行為遲(阻止)D停止,集中對照檢測(3)A、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出)973.1)第1段,描寫庖丁解牛的本領十分高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第2段,文惠君對庖丁精湛的宰牛技術表示贊嘆。第3段,庖丁自述解牛的經驗與見解。第4段,文惠君從中領悟到“養生之道”。學案3.1)學案982)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目有全牛
(不懂規律)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目無全牛
(認識規律)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游刃有余(運用規律)學案2)學案993)動作: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聲音: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學案3)學案100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總結:其一,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規律,作為實踐的目標。其二,不懈實踐,在反復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學案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學案1015)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夠逐漸掌握客觀規律,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觀規律,面對具體問題,仍舊要有謹慎的態度。學案5)學案1026)用牛體的復雜結構來比喻社會,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中,要像庖丁避肯綮一樣,來避開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種矛盾的縫隙中生存,像保護刀刃一樣來保護自己。學案6)用牛體的復雜結構來比喻社會,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中,要1034.1)D2)C3)C
4)C5)C6)B
7)C8)A學案4.學案104應掌握的文言字詞應掌握的虛詞應掌握的實詞為乎然于善族而以應掌握的文言字詞應掌握的虛詞應掌握的實詞為乎然于善族而以105“為”字的用法和意義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都是動詞:前一個:解;后一個:作為)視為止,行為遲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都是介詞:因為)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以為莫己若者(都是動詞,與“以”搭配,表示“認為”的意思)
“為”字的用法和意義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106“乎”字的用法和意義技盍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進乎技矣(相當于“于”,介詞,可不譯)依乎天理(相當于“于”,介詞,可不譯)而況大軱乎(疑問語氣詞: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乎”字的用法和意義技盍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107“然”字的用法和意義砉然向然(都是助詞,前一個是象聲詞詞尾,后一個是形容詞詞尾)奏刀騞然(助詞,象聲詞詞尾)因其固然(名詞詞尾,……的樣子)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怵然為戒(助詞,形容詞詞尾,相當于“……地”)“然”字的用法和意義砉然向然(都是助詞,前一個是象聲詞詞尾,108“于”字的用法和意義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和)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介詞,引出對象,從)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雖然,每至于族(介詞,引出對象,到)“于”字的用法和意義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和)109“而”字的用法和意義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而況大軱乎: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表轉折。表轉折。
與“況”搭配使用,表示“何況”。表轉折。
表并列。表轉折。表修飾。表順承。
“而”字的用法和意義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表轉折。表轉折。110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無厚入有間: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以”字的用法和意義用
用因為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字的用法和意義用用因為111一詞多義(文言實詞)善
善哉:
善刀而藏之:
表示同意的應答詞。通“繕”,修治。
族
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眾。
(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一詞多義(文言實詞)善善哉:善刀而藏之:表示同意的應答112欣賞“解牛之美”找出文中描寫“解牛”場面的句子。欣賞“解牛之美”找出文中描寫“解牛”場面的句子。113思考:作者寫解牛場面,為什么避而不談實況——牛的掙扎之狀、血流之景、慘叫之聲,而極寫庖丁解牛動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發出的聲音合于“《經首》之會”?
思考:作者寫解牛場面,為什么避而不談實況——牛的掙扎之狀、血114探討庖丁的“解牛經”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探討庖丁的“解牛經”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115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具體指解牛的規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具體指解牛的規律116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不懂規律認識規律運用規律三個階段庖丁得“道”的過程是怎樣的?目有全牛目無全牛游刃有余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117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臣之刀十九年以無厚入有間對比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臣之刀十九年以無厚入有間對比118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總結:其一,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規律——作為實踐的目標。其二,不懈實踐,在反復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么?總結:119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臣之所好者,道也
——不畏艱難,目標高遠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始臣之解牛之時、三年之后、方今之時
——堅定不移,孜孜以求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千錘百煉,終成正果
——王國維《人間詞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120理解莊子之道文惠君為什么說“吾聞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婚慶延期賠償協議書
- 專家庫管理辦法
- 2024-2025學年中考數學第二輪復習:統計(含答案)
- 公安出國保密協議書
- 2024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分層練習(含答案)
- 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并發癥
- 右室雙出口的健康宣教
- 無障礙設計規范
- 培訓項目預算表
- 2024屆天津二十一中學中考數學最后一模試卷含解析
- 基金應知應會專項考試題庫(證券類190題)附有答案
- 節流式差壓流量計工作原理
- 精神科手衛生與患者關懷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中考二模化學試題(無答案)
- 村辦公樓可行性研究報告
- MOOC 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力學三大觀點在電磁感應中的應用
- (2024年)小學體育籃球規則課件
- 吳明珠人物介紹
- 2024年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