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1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能不能寫作是一個教育家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隨筆日記既是一種寫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課程,是學校中的學校。能堅持抓好日記寫作和日記教育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公德無量的好教師。寫教育隨筆日記是每一個成功者的必經之路。李鎮西的成功就是與他寫隨筆日記分不開的。只要我們勤于實踐,善于觀察,不斷反思,堅持寫作,就會有更大的成功。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能不能寫作是一個教育家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一個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政治家,算不得一個真正的政治家:一個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臺賺錢的機器。而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教師,只能是一個教書匠,一個從事教育的簡單的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是我最敬仰的教育家,原因是他既偉大又親切。他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從5點到8點寫教育手記,點滴積累加上長期的堅持不懈,便有了他等身的傳世著作。沒有什么抽象的深奧的名詞術語,也沒有多少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議論,讀他的書,就像在聽故事,就像在相互聊天談心,但細細咀嚼品味,又總能獲得許多思想的、哲學的和詩意的享受。因為他的著述都來自他的校長手記、工作筆記和生活日記,都來自最真實的觀察分析和思考。人稱“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李鎮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業功名,也和他長期勤奮寫作教育隨筆分不開。日記,不僅是一種寫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課程,是學校中的學校。真正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優秀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寫日記,應該督促學生養成天天寫日記的好習慣。這是一個能讓人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日記是一種寫作長跑、道德長跑、意志長跑,因此,堅持下去必有好處,堅持就是勝利。我敢說,堅持天天寫日記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堅持抓好日記寫作和日記教育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功德無量的好教師。周國平先生曾說:“日記是歲月的保險柜,是靈魂的密室,是忠實的朋友,是作家的搖籃。”成功也許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只要你勤于實踐,善于觀察,不斷反思,堅持寫作,若干年后,也許你也會成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成為第二個李鎮西。寫作是實踐和思考的結晶。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2一所好學校,應該是充滿陽光的學校,是讓孩子享受學習、熱愛人生的學校;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讓孩子像小樹一樣享受愛的陽光,自由健康生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快樂地享受良好的教育。一個好的老師,應該用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愛心,是燃燒的火,會讓絕望的心靈重新點燃。有愛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身為教師我們通常能夠很大方地給學習成績好、表現優異的學生積極的愛、支持與鼓勵;對學習成績不理想及令人頭痛的學生常常是挑剔和指責;對于表現平平的學生則把他們放在無須多加照顧的領域。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就應該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齊劃一的標準來評價要求每個學生。這種差異要求教師創造適合不同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分層施教,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取得發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向善的,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關注。正如蘇霍姆斯基所說的那樣:“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他是為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教育者從事的是教書育人的職業,尊重學生,尊重他的人格,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信心至關重要。對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對人格平等的追求,是當代學生強烈的心理意識之一,作為教師絕不能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尤其是對后進生的人格更應尊重,因為后進生同樣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被人重視。也許有的孩子永遠達不到我們眼中的“優秀”,但只要給他們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和別的孩子一樣快樂的成長,而不是畏首畏尾,卑微地長大。正如巴特爾說的:“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作為老師,要舍得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給予其平等的關愛、溫暖,以便發揮每位學生的最大潛能。因此,公正就成為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具體的表現就是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在《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走進學校并不意味著受教育,只有當他面對一本書沉醉不已的時候,教育才剛剛開始。”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葉圣陶先生曾說:“同學們一定要努力學會自學的本領,養成自學的習慣。學會了自學的本領,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將來離開了學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自我充實,自我修養,成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中,對未來的文盲有這樣的表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自學能力的高低,將要影響到個人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老師要把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作為一項教學任務來完成。從而達到葉老強調的“特別致力于引導學生善于自學”,從而達到“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歷來受到重視。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就是說教師的責任不公在于教,而更在于教學,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在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重提自學能力的培養,有著許多新的意義。首先我們處于知識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知識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許多新學科、新知識不斷得到開發,知識的更新大大加快。教師的課堂教學只是總量中的極少部分,大部分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在課余生活中自主學習。現實中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存在著兩種認識上的偏差:一是認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要從課堂改革入手,增加選修課,讓學生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種認為自學就是教師少講,讓學生自己去看書。正是其于這兩種認識,有人認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不應加以干涉,也無法去組織實施。其實,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過程,它并不一定從學校的課程設置加以體現,而是以課程教學為載體,融合在各科的教學之中。它的途徑很多,最重要的是教師怎樣把培養自學能力寓于教學過程之中。因此,教師不僅在知識傳授中起主導作用,也應該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上起著主導主用。總之,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學生“學會了什么”的過程,而且是使學生知道“怎樣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所教學科出發,切實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體育教學。《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3人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有的人內斂,有的人外向;有的人豁達,有的人狹隘;有的人生性樂觀,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熱情張揚,有的人謹小慎微……我們不能強求統一,但從職業素養的角度看,教師應該外向、熱情一些,教師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燃燒、樂觀憧憬的人生,應該是一個能夠享受教育幸福的快樂人生。關鍵是心態。心態可以是快樂的天使,也可以是痛苦的惡魔。心態是你真正的主人。快樂是一種感受,快樂可以尋找,可以發現,可以制造。貌美如夢露的人不一定快樂,真正的快樂一定屬于擁有良好心態的人。有史以來,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都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一個人能不能做成一點事情,能不能有一點人生的成功,不完全是由能力決定的,甚至也不是由機會決定的。這里的熱情,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待人接物的熱情,而是一種深層次的生命活力和事業精神。在成功者的各種特質中,“熱情”是第一位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評價的周期長,教師的勞動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特別需要工作的熱情和堅持的精神,讀后感《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擁有熱情的人往往會堅持不懈。堅持不懈是擁有熱情的一種積極表現。“很多生活中的失敗,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當他們放棄努力時,距離成功是多么的近。”擁有熱情的人,一定會堅持自己的信念。擁有熱情的教師,一定不會受消極環境的影響。有理想、有熱情、有追求的教師會守住自己的平常心和進取心。教師工作平凡、瑣碎、辛苦,只有擁有熱情的教師,才能享受教育工作獨有的快樂。教師的快樂,正是在有憂慮有負擔之間,有壓力有希望之間,所能享有獲得的一種欣喜。如果真的無憂無慮,只怕反而不知道什么叫快樂了。另外,作為教師,要學會欣賞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說:“從兒童來校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應該善于發現,并不斷鞏固和發展他身上所有好的東西……讓集體看到的首先是每個兒童的有點,這才是育人的藝術所在。”學會欣賞的真諦,甚至整個教育的全部秘訣就在于尊重。尊重孩子才會寬容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閃光的東西。同時,教師才能真正享受這種發現的快樂和職業的喜悅。欣賞孩子是快樂之源,欣賞自己的工作也是獲得快樂的最后秘訣。欣賞孩子和欣賞自己工作的人,就一定能獲得一份獨特的職業和人生的快樂享受。讓我們擁有熱情、欣賞孩子、欣賞自己的工作,努力去追尋自己的快樂吧!《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4最近我拜讀了高萬祥老師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高老師如一位智慧長者,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就是啟迪我們心靈的明燈。他談讀書、談反思、談科研、談大愛、談寫作、談口才、談細節、談家庭和人生的快樂,于是,伴著他的輕風細雨,我們浮躁的心漸漸平靜,灼熱的目光逐漸清澈,好久沒有思索的大腦開始了新的探索。教師職業有別于其他職業,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內在要求。教育永遠是一種遺憾的藝術,缺乏專業素養的教師或許永遠只有遺憾而沒有藝術。因此,教師要想減少遺憾,成為有藝術、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想大問題,做小事情;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為、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范到個人風格,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完善。而《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正是教師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葵花寶典”。《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告訴我們的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提醒我們的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師要學會自主思考并規劃教育人生;要通過閱讀來拯救自己,提升素養;要反思教育生活,追求成功體驗;要學會釋放壓力,從教育過程中能夠尋找到快樂,從小處著手,從高處著眼,既立足現實,又站在高處。教育就是教師的專業生活,生活是一種過程,快樂是一種體驗,幸福是一種感受,教師應該追求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優秀的教師不僅擁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專業品格。我們有太多的教師習慣于重復,重復過去的方法,重復過去的經驗,重復過去的思路。于是,激情在重復中逐漸消失,理想在重復中逐漸泯滅,信念在重復中逐漸淡化。告別重復,意味著教師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改變自己,錘煉自己的專業品格,是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的必然路徑。讀過《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欣然感嘆:教師自身的努力是一種最具活力、最持久、效果最明顯的內生源泉。教師應在“修心、修情、修性、修行”中生活,錘煉教育行動,提升教育能力;精練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5手里捧著的書是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蘇州市首屆名校長高萬祥的大作。瀏覽吳良的博客,看到介紹這本書,于是網購了來,用以填補假日的寂寥,充實生命的空白。《做一個快樂的優秀教師》是他為此書做的序。高老師認為,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得不幸”一樣,優秀的教師都是相似的,平庸的教師各有各得平庸。作為一個教師,在專業修煉、職業提升和事業追求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并積極踐行9件事,這九件事是教師自我進修的9門必修課,是職業攀升的9個臺階,也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9個生命密碼。九件事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讀書修身,讀書致遠。教書人應該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應該是淵博的如一座圖書館的人。第二件事就是仰望星空,自我反思。優秀教師的一個重要的'人格特征便是具有反思意識,批判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要勇于反思自我、反思課堂、反思校園、在反思的路上蓽路藍縷,勇往直前。第三件事便是教育科研、拯救自己。優秀教師和平庸教師的最大區別便是有沒有科研追求和科研能力。第四件事,大愛圣心,大德厚生。教師應該是愛心、細心、耐心、恒心、和責任心同時具備的五心老師。第五件事便是一流的口才,蓮花巧舌。因為口才的背后是學識、教養、自信和自我實現。第六件事,我寫我心,我思我在。寫作是實踐和思考的結晶。好老師一定是最能寫作的教師。第七件事,生活教育,注重細節。細節決定一切。正如特雷莎修女所言:“如果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情,那就懷著一顆偉大的愛心,去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第八件事,家校溝通,必有我師。第九件事,調整心態,享受快樂。能不能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全在魔鬼抑或天使的心態。不要讓自己職業生涯的幸福指數變得很低。讀著這個簡單的序,便知了本書的大概輪廓。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作為教師的你專修了幾堂?正在專修幾堂?口頭上論述,每個人都明白想做優秀教師從何入手,可是未曾真正入手。原因就是成為優秀教師是一個需要必修完九堂課,并且每堂課都是優秀成績。沒有孰輕孰重,不能厚此薄彼,更不是一翼發達。需要讀思結合,需要全心投入,需要思寫結合,需要家校聯系,需要大愛厚生,需要熱情洋溢的每天和她握手。成為優秀教師是每個有追求教師的美好愿望。那就讓我們跟隨高老師的高瞻遠矚、高屋建瓴、高妙論述,細細品味,實實在在的踐行!《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6今天我又抽時間閱讀了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中語會副會長、蘇州首屆名校長高萬祥老師寫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這是我今年四月在北京參加校長培訓班學習時買的一書,有空就打開讀一讀,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啟示,現將部分內容摘錄如下,與大家共勉。這本書分為自序、正文、后記三部分組成。在自序中提出了《做一個快樂的優秀教師》的內容,以他自身的實際,提出了“愿普天之下的教師都能‘優秀'起來,并且能享受到教師職業的‘快樂'”的憧憬,要每一位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實踐和思考,去憧憬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教育夢想。正文共分九個部分。一、讀書是教育之母優秀教師的第一堂必修課:讀書修身。提到了“圖書是教育之母,讀書是教育之母”。作為教師除擁有這個名字外,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讀書人”,要做一個古色古香的現代教師,第一項修煉就是:做讀書人。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對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讀書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該成為書籍的王國”“要天天看書,終身以書籍為友”。愛好讀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習慣。教師的至愛應該是書籍,只讀教材和教參兩本書的教師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優秀教師。教師要能做到“多一些書卷氣,少一些煙酒味”“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好書”。對于中學生來說,要加強閱讀,在所有的書籍中,不可不讀的是偉人和名人的自傳,因為這些傳記中往往記載了許多感人至身、催人奮進的故事和例子。二、無愧于“知識分子”的稱號優秀教師的第二堂必修課:自我反思。教師應該是一個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有責任感、正義感、社會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教師應該是一個優秀的知識分子,就應有平民情懷、潔身自好和骨氣及懂得作為教師是天職。優秀教師一定要時時牢記和永遠守住自己的使命,要把真理告訴學生。三、從特色教師到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第三堂必修課:教育科研。作為教師,要學有方向,教有特色。每一個優秀教師,都是在教育科研的實踐中成長成功的。教改追求,是教師職業和人生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種過程,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個人真正的幸福是確定生活和工作目標,并向著這一目標不懈努力。教師的生命價值只有在科研實踐中才能充分體現。四、教育就是愛優秀教師的第四堂必修課:大愛厚生。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一定是充滿大愛之心的學校。學生到學校固然是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但更重要的是來學習如何做人的。而個性、情感、人格這些做人最核心的內容,主要不是在文化課堂而是在校園的人際交往特別是師生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校園人文環境是隱性課程,對于學生的人格成長極為重要。"愛心育人,愛滿校園"是學校管理和教師修煉的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相信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友愛每個學生,教好每個學生。“教師愛學生,能把一個民族愛發達了;教師恨學生,能把一個民族恨萎縮了。、我寫故我在優秀教師的第五堂必修課:積極寫作。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能不能寫作是一個教育家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隨筆日記既是一種寫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課程,是學校中的學校。能堅持抓好日記寫作和日記教育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公德無量的好教師。寫教育隨筆日記是每一個成功者的必經之路。李鎮西的成功就是與他寫隨筆日記分不開的。只要我們勤于實踐,善于觀察,不斷反思,堅持寫作,就會有更大的成功。、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優秀教師的第六堂必修課:鍛煉口才。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談吐是人的第二外貌。演講是一種交流,演講是一種教育;演講是培養師生的大課堂。要說真話,校園應該是說真話的地方。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個敢說真話的人,一個敢于堅持真理的人,一個甘愿為真理和正義而貢獻出一切的人。、細節就是力量優秀教師的第七堂必修課:注重細節。細節就是文化,細節決定成敗。教師和教育工作最大的特點是寓偉大于平凡,寓日月永恒于細節。在教師的自我修煉完善、學生的人格教育塑造、學校的科學民主管理等方面,注重細節,注重過程。中國古代的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人格就是力量。細節就是力量。、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優秀教師的第八堂必修課:家校合作。對一個人的成長和人生的影響而言,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重要。真正良好的學校教育,也一定會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記住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教師最重要任務是教會家長怎樣教育孩子。”九、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優秀教師的第九堂必修課:追尋快樂。心態是快樂的天使,因此關鍵是心態。教師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燃燒、樂觀憧憬的人生,應該是一個能夠享受教育幸福的快樂人生。教師要有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只有認同自己的職業和社會角色,才能擁有工作激情和人生快樂。教師的工作平凡、瑣碎、辛苦,只有擁有激情的教師,才能享受到教育工作獨有的快樂。《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讀后感7近讀高萬祥老師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感慨良多,受益匪淺。做一名教師。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做一名幸福的優秀教師。顯然,幸福是做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最高追求!高老師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正是引領教師如何追求幸福的。首先,教師的幸福來自于職業認同。“教師的自我意識和職業認同是教師人生幸福感的基礎。換句話說,尊重自己的教師職業,是善待生命、尋找工作熱情和人生快樂的最好方式”。“尊重自己的教師職業”,這一點很重要。教師不同于社會上其他的職業,因為“教育是創造人生幸福的職業”,而教師則成為“創造人生幸福的人”。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再沒有任何一個職業能夠和教師相提并論。莫以成敗論英雄。的確,我們身邊很多非教育系統的人都“發”了,也有很多人走出教育系統也“發”了,于是心里的天平就不平衡了。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如果你也想“發”,那就趁早改行。因為“教師是發不了財”的職業;如果熱愛教師這行,就別老想著“發財”。否則,不但享受不到做教師的幸福,還整天生活在“痛苦”和“煎熬”中,實在是不值的。人生苦短,又何必糾纏于痛苦之中呢?教師之幸福,全在于“童真童趣”,全在于“純潔無暇”。“盡情地投入,用欣賞的慧眼去觀察,你會發現,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地方,就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在孩子的心田里。”和孩子在一起,少了一些市儈,多了一些真誠;和孩子在一起,少了一些客套,多了一些坦誠。更重要的是,看著孩子們在自己的教育下一天天成長著,變化著,那種滿足和幸福感是發自肺腑的。其次,教師的幸福來自于社會責任感。教師首先都應該是知識分子。什么是知識分子?絕不僅僅是因為讀過幾本書就是,“知識分子是有社會責任感、正義感、社會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知識分子是能用所學的專業為社會服務的人,是能夠超越個人和小團體私利而對社會和國家民族給予真誠關注的人,是能夠時時關照自己腳下的路、有常常抬頭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夠認真思考生命意義并積極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夠面對世俗潔身自好或面對權貴敢于堅持真理、有骨氣、有人格的人”。這么看來,教師都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敢于擔當的人,而這恰恰是教師幸福感的源泉。既然肩負“社會責任”,那么教師就不能把教育僅僅看做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生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于是,教師在“確定生活和工作目標,并向著這一目標不懈努力”的過程中尋找到了人生的幸福。馬克思說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顏色翻新考核試卷
- 電視機邊緣計算在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的能源管理與節能考核試卷
- 空中交通管制員英語能力考核試卷
- 社會看護服務的質量提升路徑考核試卷
- 緊固件企業與質量管理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行業組織作用發揮與挑戰應對策略探討考核試卷
- 石棉制品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煙臺一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唐山師范學院《西醫婦產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多圖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第十一講 中華一家與中華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據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人教版(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中復習課件1
- 農貿市場消防應急預案演練總結
- 牙周病學全套教學課件
- 酒店合作協議書酒店工程維修
- 《化解沖突收獲友誼》心理健康課件
- DB42-T 2185-2024 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服務規范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園區融合感知平臺建設方案
- JB T 7689-2012懸掛式電磁除鐵器
- 課件-錯賬更正
-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表CorpusWordlis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