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_第1頁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_第2頁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_第3頁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_第4頁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教育的社會功能

“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業,它的作用比任何其它人類的發明都偉大的多”。

——賀拉斯.曼

第三節教育的社會功能

“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

教育一頭連著社會,一頭連著個人的發展。理想的教育是能夠在個人資質的基礎上使每個人都得到最佳的發展,而這種個人的發展又是社會所需要的。“人盡其材”,“才盡其用”。

教育經濟文化政治人口彼此制約,互相影響幾對因素之間的關系教育經濟文化政治人口彼此制約,幾對因素之間的關系一、教育的人口功能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一定地區、具有一定數量、質量與結構的人的總體。人口的狀況可以通過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和人口結構來描繪。人口質量是指人口身體素質,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人口身體素質:遺傳素質和健康狀況文化修養:知識水平、智力發展程度、勞動技術水平道德水平:思想覺悟、道德修養和合社會規范的社會品質等一、教育的人口功能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一定地區、具有一定1、教育是減少人口數量,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手段。

全體國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人口出生率的成反比。1、教育是減少人口數量,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手段。全體國民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人口再生產的長勢直接受人口教育水平的強烈反作用,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生育率。育齡婦女的文化結構是構成中國人口壓力的內核機制。

我國人口壓力的瓶頸人口再生產的長勢直接受人口教育水平的強烈反作用,人口受教育水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改變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教育對人口質量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提高人口質量的根本途徑教育是提高人口質量的基本手段(1)教育通過培養年輕一代提高人口質量(2)教育通過對成年人的教育間接提高人口質量義務教育在提高人口質量和民族素質中作用最大義務教育具有基礎性、全民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基礎工程,具有國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改變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義務教育在提高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3、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所謂人口結構的合理化就是指人口結構有利于社會生產和人口的自然平衡。3、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所謂人口結構的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問題根據聯合國提出的標準,一個國家65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比重超過7%,就進入老齡化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完成的一項研究報告說:中國老齡化速度已逼近世界之最。未來中國人口政策將面臨兩難選擇:放松人口控制會使人口增長出現反彈,繼續控制人口將會加劇人口老齡化的規模和速度。研究報告顯示,在未來二三十年間,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所占總人口比例,將從現在的7.5%增長到14%。而根據聯合國估算數據,如果目前人口發展趨勢不變,到204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數量將占總人口的28%,遠高于目前的11%。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問題性別結構問題:中國重男輕女思想導致男女比例失調,這一思想也導致中國的家庭重視男童的教育,忽視女童的教育。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6~14歲不在校人口為3373,9萬人,其中未在校女童為1903,5萬,占56.4%,西部十一省(內蒙、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不在校人口為1151,0萬,其中女童為655,6萬,占68.9%,女童教育和婦女教育問題是全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性別結構問題:中國重男輕女思想導致男女比例失調,這一思想也導自然結構性別結構改變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利于合理的性別結構的形成。年齡結構教育程度與生育率和死亡率成反比關系。社會結構城鄉結構教育有利于消化農村剩余勞力。行業和職業結構教育能逐步提高腦力勞動者和體腦勞動者的比重,逐步減少體力勞動者的比重。自性別結構改變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利于合理的性別結構的形成二、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及其構成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社會的精神文化,即社會的思想道德、科學、教育、藝術、文學、宗教、傳統習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種復合體。這里所說的文化是指狹義的文化。教育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二、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及其構成文化對教育的影響1、文化傳統制約教育活動的過程,不同教育反應著不同文化背景,體現著迥異的文化傳統。2、文化的流變制約著教育發展的歷程原始的文化形態,完全可以用口耳相傳的教育方式傳至下一代;奴隸社會以后,文化知識豐富,要求有專門的教育機構、教育人員等;文化現代化對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東西方文化傳統的差異

東方

西方相互依賴個性獨立調和社會與自我注重個性自由不注重隱私權注重隱私個人缺乏自信個人富有自信數世同堂大家庭婚姻子女小家庭尊重老人重視兒童壓制對性的意識和表達夸大性的表達和意義認為現狀美好經常批評現實多神論一神論東西方

東西方教育傳統的差異類別中西教育價值取向1、調和社會和自我1、注重個性自由和主體意識

2、重知識的應用價值2、重知識的內在價值

3、重教育的世俗性3、重教育的宗教性師生關系1、強調教師權威1、重視兒童

2、師生相互依賴2、個性獨立

3、師道尊嚴3、師生平等教學行為1、重教的行為1、重學的行為

2、教學形式刻板2、教學形式靈活

3、壓制對情感的意識和表達3、體現對情感的意識和表達

教育對文化的正向功能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創造功能

教育對文化的正向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以文化為中介,客觀上起著文化的傳承和普及作用。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 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它必須對浩瀚的文化作出選擇,對社會現實的文化狀態進行分析和評價,去偽存真,向學生提供科學的、有價值的文化。2、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 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它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1)通過內在的教育本身。教育過程本身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學習,對文化的選擇、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進文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2)通過外在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相互吸收、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促進文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造功能 (1)教育通過對文化的選擇、批判和融合,不斷的構建新的文化特質和體系,從而更新和發展文化。(2)教育直接產生新的文化。(3)培養文化創造的人才,從事文化的創造活動。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造功能 (1)教育通過對文化的選擇例:創造的尷尬

1、兵馬俑的發現應感謝誰?在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這樣一個問題:兵馬俑作為世界的一大奇跡,最應該感謝的是誰?生1: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秦始皇。(老師毫無表情地讓學生坐下)生2: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老師微笑地搖搖頭,示意學生坐下)生3:我認為應該感謝的是制造兵馬俑的人。(老師尷尬地笑笑并示意學生坐下)生4:我認為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功勞。(老師滿意地示意學生坐下)例:創造的尷尬

1、兵馬俑的發現應感謝誰?2、抹殺

課堂上,大林老師。

“樹上有十只小鳥,用槍打掉一只,還有幾只?”◆“九只。”◆“不對,樹上一只小鳥也沒有,這是因為其他的鳥聽到槍聲后嚇飛了?!薄簟斑€有兩只!有一只聾啞的小鳥聽不到槍聲仍然在樹上,還有一只沒有長齊羽毛的小鳥被嚇得鉆進樹洞里去了?!?/p>

“你這孩子,凈說不著邊際的話,鳥怎么會有聾啞的呢!”

2、抹殺3、老師:“雪融化了,變成什么?”

◆“變成水。”

“對的?!?/p>

◆“變成了春天!”

“你又胡說,雪怎么會變成春天呢!”雪融化了,天氣就暖和了。小草綠了,桃花紅了,春天也就到了。難道春天不是吃雪長大的嗎?那個孩子想。那個孩子發誓:將來一定要當老師,給那些答樹上有兩只小鳥的學生,答雪能變成春天的學生,打上一個大大的紅鉤。

3、老師:“雪融化了,變成什么?”1、教育具有維系社會政治穩定的功能

(1)教育為社會培養各種政治人才。三、教育的政治功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1、教育具有維系社會政治穩定的功能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

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材料

教育對政治人才培養的作用

英國歷史上50多位首相中畢業于牛津、劍橋兩校的就達30位以上。而且,牛津、劍橋兩校作為國際名校還為其他國家培養出了杰出的政治領導人,如美國總統克林頓、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等。有一份資料顯示,英國當年399位保守黨議員中就有94人畢業于牛津大學,75位畢業于劍橋大學。在美國,高級政治人才大多畢業于諸如哈佛、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少數名牌大學。在日本,70%的高級文職人員畢業于東京大學。材料教育對政治人才培養的作用哈佛大學的自豪

哈佛大學350年校慶時,有人問校長,哈佛大學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長回答,哈佛最引以為豪的不是培養了6位總統,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最重要的是“給予每個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案例哈佛大學的自豪哈佛大學350年校慶時,有人問校長

(2)教育培養具有一定政治素質的社會公民。

(2)教育培養具有一定政治素質的美國大選首場辯論

美國大選首場辯論★

教育的普及化與社會變革。★教育傳播與社會思想、道德、輿論及社會進步。

教育與社會政治民主化。2、教育具有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功能教育是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的普及化與社會變革。2、教育具有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北大紅樓

北大紅樓

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四、教育的經濟功能1、教育通過勞動力的生產促進經濟的發展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潛能專門的、職業的教育成為社會生產直接生產勞動能力,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職后的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2、教育通過生產科學技術,促進經濟的發展教育能夠再生產科學技術,生產新的科學技術四、教育的經濟功能1、教育通過勞動力的生產促進經濟的發展教育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經濟發展

提高生產者對生產過程的理解程度和勞動技能的熟練程度,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勞動者能合理操作和使用工具、機器,注意對工具的保養和維修,減少工具的損壞率。提高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能力,縮短學習新技術和掌握新工種所需的時間和成本。提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增強加強生產管理的愿望和能力。教育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教育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產者對生產過程的理教育是科學技術生產和再生產、以及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技術的重要途徑。

(1)教育傳遞、傳播科學知識和技術。(2)教育是科學知識生產和再生產的手段。大學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3)教育培養科學教育人才。教育通過促進科技發展而促進經濟發展。

高等學校是基礎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在應用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教育是科學技術生產和再生產、以及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傳統經濟學中的資本概念僅包含了生產資料和貨幣,而忽視了重要的生產要素-人的能力。資本應包括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他計算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是33%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傳統經濟學中的資本概念人力資本理論的主要觀點: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人力資本理論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所謂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在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即設備以及單純的勞動者數量)的作用。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不應當把人力資本的再生產僅僅視為一種消費,而應視同為一種投資,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以人力價格的浮動為衡量符號。人力資本理論的主要觀點: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人教育對經濟發展作用證明之一:教育回報率印度:1965-1995年間高等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的回報率在10%以上;巴基斯坦:1984-1985年間高等教育對社會的回報率接近20%以上,對個人的回報率為26.5%;中國:國家統計局城調隊和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張俊森等人調查研究認為:中國1988年為4.0%,2001年已經達到10.2%,現在估計為15%左右。

教育對經濟發展作用證明之一:教育回報率印度:1965-199塞拉利昂72%的兒童都要工作教

二入學率與國家經濟發展關系

塞拉利昂72%的兒童都要工作教

作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教育的經濟功能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教育產業化”,“教育與經濟”湯敏,亞洲開發銀行代表處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教育產業化之父湯敏,亞洲開發銀行代表處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教育產業化之名校辦民校名校辦民校

第三節教育的社會功能

“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業,它的作用比任何其它人類的發明都偉大的多”。

——賀拉斯.曼

第三節教育的社會功能

“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

教育一頭連著社會,一頭連著個人的發展。理想的教育是能夠在個人資質的基礎上使每個人都得到最佳的發展,而這種個人的發展又是社會所需要的?!叭吮M其材”,“才盡其用”。

教育經濟文化政治人口彼此制約,互相影響幾對因素之間的關系教育經濟文化政治人口彼此制約,幾對因素之間的關系一、教育的人口功能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一定地區、具有一定數量、質量與結構的人的總體。人口的狀況可以通過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和人口結構來描繪。人口質量是指人口身體素質,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人口身體素質:遺傳素質和健康狀況文化修養:知識水平、智力發展程度、勞動技術水平道德水平:思想覺悟、道德修養和合社會規范的社會品質等一、教育的人口功能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一定地區、具有一定1、教育是減少人口數量,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手段。

全體國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人口出生率的成反比。1、教育是減少人口數量,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手段。全體國民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人口再生產的長勢直接受人口教育水平的強烈反作用,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生育率。育齡婦女的文化結構是構成中國人口壓力的內核機制。

我國人口壓力的瓶頸人口再生產的長勢直接受人口教育水平的強烈反作用,人口受教育水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改變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教育對人口質量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提高人口質量的根本途徑教育是提高人口質量的基本手段(1)教育通過培養年輕一代提高人口質量(2)教育通過對成年人的教育間接提高人口質量義務教育在提高人口質量和民族素質中作用最大義務教育具有基礎性、全民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基礎工程,具有國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改變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義務教育在提高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3、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所謂人口結構的合理化就是指人口結構有利于社會生產和人口的自然平衡。3、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所謂人口結構的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問題根據聯合國提出的標準,一個國家65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比重超過7%,就進入老齡化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完成的一項研究報告說:中國老齡化速度已逼近世界之最。未來中國人口政策將面臨兩難選擇:放松人口控制會使人口增長出現反彈,繼續控制人口將會加劇人口老齡化的規模和速度。研究報告顯示,在未來二三十年間,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所占總人口比例,將從現在的7.5%增長到14%。而根據聯合國估算數據,如果目前人口發展趨勢不變,到204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數量將占總人口的28%,遠高于目前的11%。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問題性別結構問題:中國重男輕女思想導致男女比例失調,這一思想也導致中國的家庭重視男童的教育,忽視女童的教育。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6~14歲不在校人口為3373,9萬人,其中未在校女童為1903,5萬,占56.4%,西部十一?。▋让?、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不在校人口為1151,0萬,其中女童為655,6萬,占68.9%,女童教育和婦女教育問題是全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性別結構問題:中國重男輕女思想導致男女比例失調,這一思想也導自然結構性別結構改變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利于合理的性別結構的形成。年齡結構教育程度與生育率和死亡率成反比關系。社會結構城鄉結構教育有利于消化農村剩余勞力。行業和職業結構教育能逐步提高腦力勞動者和體腦勞動者的比重,逐步減少體力勞動者的比重。自性別結構改變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利于合理的性別結構的形成二、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及其構成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社會的精神文化,即社會的思想道德、科學、教育、藝術、文學、宗教、傳統習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種復合體。這里所說的文化是指狹義的文化。教育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二、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及其構成文化對教育的影響1、文化傳統制約教育活動的過程,不同教育反應著不同文化背景,體現著迥異的文化傳統。2、文化的流變制約著教育發展的歷程原始的文化形態,完全可以用口耳相傳的教育方式傳至下一代;奴隸社會以后,文化知識豐富,要求有專門的教育機構、教育人員等;文化現代化對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東西方文化傳統的差異

東方

西方相互依賴個性獨立調和社會與自我注重個性自由不注重隱私權注重隱私個人缺乏自信個人富有自信數世同堂大家庭婚姻子女小家庭尊重老人重視兒童壓制對性的意識和表達夸大性的表達和意義認為現狀美好經常批評現實多神論一神論東西方

東西方教育傳統的差異類別中西教育價值取向1、調和社會和自我1、注重個性自由和主體意識

2、重知識的應用價值2、重知識的內在價值

3、重教育的世俗性3、重教育的宗教性師生關系1、強調教師權威1、重視兒童

2、師生相互依賴2、個性獨立

3、師道尊嚴3、師生平等教學行為1、重教的行為1、重學的行為

2、教學形式刻板2、教學形式靈活

3、壓制對情感的意識和表達3、體現對情感的意識和表達

教育對文化的正向功能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創造功能

教育對文化的正向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以文化為中介,客觀上起著文化的傳承和普及作用。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 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它必須對浩瀚的文化作出選擇,對社會現實的文化狀態進行分析和評價,去偽存真,向學生提供科學的、有價值的文化。2、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 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它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1)通過內在的教育本身。教育過程本身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學習,對文化的選擇、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進文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2)通過外在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相互吸收、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促進文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造功能 (1)教育通過對文化的選擇、批判和融合,不斷的構建新的文化特質和體系,從而更新和發展文化。(2)教育直接產生新的文化。(3)培養文化創造的人才,從事文化的創造活動。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造功能 (1)教育通過對文化的選擇例:創造的尷尬

1、兵馬俑的發現應感謝誰?在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這樣一個問題:兵馬俑作為世界的一大奇跡,最應該感謝的是誰?生1: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秦始皇。(老師毫無表情地讓學生坐下)生2: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老師微笑地搖搖頭,示意學生坐下)生3:我認為應該感謝的是制造兵馬俑的人。(老師尷尬地笑笑并示意學生坐下)生4:我認為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功勞。(老師滿意地示意學生坐下)例:創造的尷尬

1、兵馬俑的發現應感謝誰?2、抹殺

課堂上,大林老師。

“樹上有十只小鳥,用槍打掉一只,還有幾只?”◆“九只。”◆“不對,樹上一只小鳥也沒有,這是因為其他的鳥聽到槍聲后嚇飛了。”◆“還有兩只!有一只聾啞的小鳥聽不到槍聲仍然在樹上,還有一只沒有長齊羽毛的小鳥被嚇得鉆進樹洞里去了?!?/p>

“你這孩子,凈說不著邊際的話,鳥怎么會有聾啞的呢!”

2、抹殺3、老師:“雪融化了,變成什么?”

◆“變成水。”

“對的?!?/p>

◆“變成了春天!”

“你又胡說,雪怎么會變成春天呢!”雪融化了,天氣就暖和了。小草綠了,桃花紅了,春天也就到了。難道春天不是吃雪長大的嗎?那個孩子想。那個孩子發誓:將來一定要當老師,給那些答樹上有兩只小鳥的學生,答雪能變成春天的學生,打上一個大大的紅鉤。

3、老師:“雪融化了,變成什么?”1、教育具有維系社會政治穩定的功能

(1)教育為社會培養各種政治人才。三、教育的政治功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1、教育具有維系社會政治穩定的功能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課件——第四章教育的功能II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

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材料

教育對政治人才培養的作用

英國歷史上50多位首相中畢業于牛津、劍橋兩校的就達30位以上。而且,牛津、劍橋兩校作為國際名校還為其他國家培養出了杰出的政治領導人,如美國總統克林頓、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等。有一份資料顯示,英國當年399位保守黨議員中就有94人畢業于牛津大學,75位畢業于劍橋大學。在美國,高級政治人才大多畢業于諸如哈佛、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少數名牌大學。在日本,70%的高級文職人員畢業于東京大學。材料教育對政治人才培養的作用哈佛大學的自豪

哈佛大學350年校慶時,有人問校長,哈佛大學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長回答,哈佛最引以為豪的不是培養了6位總統,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最重要的是“給予每個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卑咐鸫髮W的自豪哈佛大學350年校慶時,有人問校長

(2)教育培養具有一定政治素質的社會公民。

(2)教育培養具有一定政治素質的美國大選首場辯論

美國大選首場辯論★

教育的普及化與社會變革。★教育傳播與社會思想、道德、輿論及社會進步。

教育與社會政治民主化。2、教育具有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功能教育是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主要因素之一?!锝逃钠占盎c社會變革。2、教育具有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北大紅樓

北大紅樓

五四運動五四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