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導論簡介-PKU-SQN-XXXX課件_第1頁
信息技術導論簡介-PKU-SQN-XXXX課件_第2頁
信息技術導論簡介-PKU-SQN-XXXX課件_第3頁
信息技術導論簡介-PKU-SQN-XXXX課件_第4頁
信息技術導論簡介-PKU-SQN-XXXX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技術導論》

課程簡介沈晴霓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技術導論》

課程簡介沈晴霓1北京大學信息安全研究室北京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信息安全實驗室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北京大學信息安全研究室北京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信息安全實驗室2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主任

卿斯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內外著名的密碼學家、信息安全專家,國家標準委員會可信計算工作組組長。1982-1984年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系任訪問學者,從事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安全的研究,回國后一直在信息安全領域工作,為我國信息安全的科研和實踐做出了許多顯著的貢獻。

卿教授在信息安全領域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共5次,曾主持4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要科研項目,包括國家攻關項目、國務院信息辦重點攻關項目、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科學院創新重大項目、國家保密科研項目、國家密碼基金項目等,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出版的代表著作有《密碼學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操作系統安全導論》、《操作系統安全》、《網絡攻防技術原理與實戰》和《安全協議》等。

卿教授曾多次擔任“國際信息與通信安全會議”(ICICS)的大會主席和程序委員會主席,曾為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項目和知識創新工程項目首席科學家,曾先后擔任中國密碼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位。卿教授還經常應邀擔任國內外各大機構和企事業的信息安全專家和顧問,同時是北京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大學和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先后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共80余人。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主任

卿斯漢教授博3

北京大學網絡與軟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安全研究室主任

陳鐘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第一、二屆院長。主要研究方向:面向領域的軟件工程、系統軟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系統與系統集成。自1985年以來作為技術骨干參加了由楊芙清院士主持的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并擔任子課題負責人,取得“大型軟件工程開發環境-青鳥系統”、“軟件工程環境工業化生產技術與系統”等重大成果。主持承擔多項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國務院信息辦、國家保密局、公安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國家計委等國家級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科學研究、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曾負責青鳥系統的實用化、產品化和推廣應用,并主持完成了金融電子化、商業自動化、政府信息化、信息安全等領域中多項大型軟件系統的開發與產品開發工作,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2年開始協助楊芙清院士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辦青鳥公司,先后擔任技術部經理、總工程師、集團技術總監,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總裁等職務。在科技成果轉化和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和制度方面取得親身經驗。獲獎情況:北京市優秀教師、中組部、人事部、中國科協“第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北京大學網絡與軟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信息4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副主任沈晴霓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經歷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計算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計算機應用研究室-現為信息對抗技術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基礎軟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

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

信息安全研究室

主講“操作系統安全”“信息技術導論”“安全程序設計”“信息與網絡安全概論”等課程目前研究興趣:

操作系統安全和虛擬機技術、可信計算技術、云計算、云存儲安全。主要成果:近年來,承擔國家115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國家信安標委專項等。

出版教材/譯著4

部,發表論文20多篇,申請國家專利4

項。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副主任沈晴霓博士5OBJECTIVES

課程目標OBJECTIVES

課程目標6本課程以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組織、管理、發布和利用為主線介紹信息技術的全貌,為學生系統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領域的知識體系、技術和方法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定的目標包括:理解信息、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以及計算與計算科學的概念掌握計算機系統組成原理,以及軟件系統,包括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程序設計語言和軟件工程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信息表示與編碼原理、數據結構的概念、以及常用的算法和程序設計方法掌握計算機通信原理與基本的網絡技術,了解信息系統的原理、開發方法與過程、以及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方法了解信息系統安全方面的政策與法規、以及核心的安全技術,包括安全策略、安全體系和安全機制了解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與研究現狀。本課程以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組織、管理、發布和利用7CONTENTS

主要內容CONTENTS

主要內容8知識模塊知識點1*信息技術概述信息,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計算與計算科學2信息處理機器-計算機系統微處理器,存儲系統,輸入/輸出設備,總線及接口標準3*計算機軟件系統軟件的性質,操作系統分類與工作原理,應用軟件類型,程序設計語言與語言處理程序,軟件工程方法與標準4*數據的組織結構與算法信息表示,數據結構概念,常用數據結構和算法,程序設計方法5數據庫技術數據庫的組織與管理,關系數據庫原理,下一代數據庫技術6*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技術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組成、分類、拓撲和常用協議,因特網、寬帶骨干網和接入網基本技術7*信息系統與網絡安全技術信息系統概念、模型和功能,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與過程,信息系統工程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架構,病毒防護技術、防火墻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加密和簽名技術,安全政策和法規8*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信息資源的管理技術,信息化產業,云計算、電子商務/政務等知識模塊知識點1*信息技術概述信息,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計算9共計48學時,3學分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為主(沈晴霓)討論課件和作業可以從網站獲得帳戶:student口令:onlyforss相關問題,可與軟件學院網絡中心的曹威海老師直接聯系(61273562,caowh@)助教/課代表共計48學時,3學分10HowtoPassthisCourse?

考核辦法HowtoPassthisCourse?

考核辦法1140%平時成績平時考勤

(占10%)平時作業

(占30%)60%,期末筆試(開卷/閉卷)信息技術導論簡介-PKU-SQN-XXXX12REFERENCES

參考書目REFERENCES

參考書目13主教材:鄂大偉,王兆明.信息技術導論(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CISSP:All-in-OneExamGuide(英文FourthEdition)參考書:(美)ThomasM.Cover,JoyA.Thomas.阮吉壽,張華譯.《信息論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美)RossA.Malaga.《信息技術基礎》(英文版).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美)RalphM.StairGeorgeW.Reynolds.張靖,劉鵬等譯.《信息系統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聶榮勝.《計算機科學導論——思想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張乃孝.《算法與數據結構---C語言描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王立福等.《軟件工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美)MattBishop,王立斌等譯.《計算機安全學——安全的藝術與科學》.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主教材:14AnyQuestions?AnyQuestions?15WELCOMEYOU

TOSELECTTHISSUBJECTWELCOMEYOU

TOSELECTTHISSU16

THANKSTHANK17《信息技術導論》

課程簡介沈晴霓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技術導論》

課程簡介沈晴霓18北京大學信息安全研究室北京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信息安全實驗室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北京大學信息安全研究室北京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信息安全實驗室19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主任

卿斯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內外著名的密碼學家、信息安全專家,國家標準委員會可信計算工作組組長。1982-1984年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系任訪問學者,從事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安全的研究,回國后一直在信息安全領域工作,為我國信息安全的科研和實踐做出了許多顯著的貢獻。

卿教授在信息安全領域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共5次,曾主持4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要科研項目,包括國家攻關項目、國務院信息辦重點攻關項目、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科學院創新重大項目、國家保密科研項目、國家密碼基金項目等,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出版的代表著作有《密碼學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操作系統安全導論》、《操作系統安全》、《網絡攻防技術原理與實戰》和《安全協議》等。

卿教授曾多次擔任“國際信息與通信安全會議”(ICICS)的大會主席和程序委員會主席,曾為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項目和知識創新工程項目首席科學家,曾先后擔任中國密碼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位。卿教授還經常應邀擔任國內外各大機構和企事業的信息安全專家和顧問,同時是北京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大學和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先后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共80余人。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主任

卿斯漢教授博20

北京大學網絡與軟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安全研究室主任

陳鐘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第一、二屆院長。主要研究方向:面向領域的軟件工程、系統軟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系統與系統集成。自1985年以來作為技術骨干參加了由楊芙清院士主持的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并擔任子課題負責人,取得“大型軟件工程開發環境-青鳥系統”、“軟件工程環境工業化生產技術與系統”等重大成果。主持承擔多項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國務院信息辦、國家保密局、公安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國家計委等國家級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科學研究、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曾負責青鳥系統的實用化、產品化和推廣應用,并主持完成了金融電子化、商業自動化、政府信息化、信息安全等領域中多項大型軟件系統的開發與產品開發工作,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2年開始協助楊芙清院士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辦青鳥公司,先后擔任技術部經理、總工程師、集團技術總監,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總裁等職務。在科技成果轉化和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和制度方面取得親身經驗。獲獎情況:北京市優秀教師、中組部、人事部、中國科協“第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北京大學網絡與軟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信息21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副主任沈晴霓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經歷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計算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計算機應用研究室-現為信息對抗技術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基礎軟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

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

信息安全研究室

主講“操作系統安全”“信息技術導論”“安全程序設計”“信息與網絡安全概論”等課程目前研究興趣:

操作系統安全和虛擬機技術、可信計算技術、云計算、云存儲安全。主要成果:近年來,承擔國家115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國家信安標委專項等。

出版教材/譯著4

部,發表論文20多篇,申請國家專利4

項。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信息安全系副主任沈晴霓博士22OBJECTIVES

課程目標OBJECTIVES

課程目標23本課程以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組織、管理、發布和利用為主線介紹信息技術的全貌,為學生系統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領域的知識體系、技術和方法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定的目標包括:理解信息、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以及計算與計算科學的概念掌握計算機系統組成原理,以及軟件系統,包括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程序設計語言和軟件工程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信息表示與編碼原理、數據結構的概念、以及常用的算法和程序設計方法掌握計算機通信原理與基本的網絡技術,了解信息系統的原理、開發方法與過程、以及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方法了解信息系統安全方面的政策與法規、以及核心的安全技術,包括安全策略、安全體系和安全機制了解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與研究現狀。本課程以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組織、管理、發布和利用24CONTENTS

主要內容CONTENTS

主要內容25知識模塊知識點1*信息技術概述信息,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計算與計算科學2信息處理機器-計算機系統微處理器,存儲系統,輸入/輸出設備,總線及接口標準3*計算機軟件系統軟件的性質,操作系統分類與工作原理,應用軟件類型,程序設計語言與語言處理程序,軟件工程方法與標準4*數據的組織結構與算法信息表示,數據結構概念,常用數據結構和算法,程序設計方法5數據庫技術數據庫的組織與管理,關系數據庫原理,下一代數據庫技術6*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技術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組成、分類、拓撲和常用協議,因特網、寬帶骨干網和接入網基本技術7*信息系統與網絡安全技術信息系統概念、模型和功能,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與過程,信息系統工程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架構,病毒防護技術、防火墻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加密和簽名技術,安全政策和法規8*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信息資源的管理技術,信息化產業,云計算、電子商務/政務等知識模塊知識點1*信息技術概述信息,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計算26共計48學時,3學分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為主(沈晴霓)討論課件和作業可以從網站獲得帳戶:student口令:onlyforss相關問題,可與軟件學院網絡中心的曹威海老師直接聯系(61273562,caowh@)助教/課代表共計48學時,3學分27Ho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