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文學藝術_第1頁
各國文學藝術_第2頁
各國文學藝術_第3頁
各國文學藝術_第4頁
各國文學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各國文學藝術主備:楊海冰第17課詩歌、小說與戲劇一、浪漫主義詩歌(18世紀后半期至19世紀中葉)1、背景: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成功后,人們對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失望和不滿。2、代表:(1)拜倫:a詩風: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擊封建專制和資本主義的丑惡,塑造“拜倫式英雄”人物。b代表作:《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唐璜》被譽為“諷刺現代社會積弊的百科全書”;c評價:詩壇上的拿破侖(2)雪萊:a詩風: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樂觀主義精神b代表作:《西風頌》;c評價:天才的預言家(3)雨果:法國人,《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頂峰;3、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1)富有幻想、激情和樂觀主義精神,用豐富的想象對現實世界進行鞭撻和控訴(2)注重描寫人物的內心情感,崇尚自由和解放,熱情謳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爭4、影響:(1)其行動有力支持了當時席卷全歐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2)其文學為歐洲文壇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二、批判現實主義小說(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1、背景:(1)19世紀30年代以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漸暴露,社會矛盾日趨復雜尖銳;(2)在文學上,人們已不滿足于浪漫主義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抗議和吶喊,而要求真實地描寫現實生活、揭露并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罪惡。2、主要代表:(1)巴爾扎克:自稱法國社會的“書記員”,《人間喜劇》展示了19世紀前期整個法國的社會生活,尤其在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罪惡方面可謂入木三分,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2)托爾斯泰:俄國人,《戰爭與和平》以拿破侖入侵俄國為背景,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贊揚了人民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描繪出極為廣闊的資本主義社會復雜豐富的生活圖景。具有非凡的藝術成就.被羅曼.羅蘭贊譽為“近代的《伊利亞特》”。列寧稱他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3、評價:(1)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腐朽和丑惡的本質,是人們認識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2)而且為人類文學藝術寶庫增添了光彩奪目的瑰寶,是歐洲資產階級文學藝術發展的最高峰。(3)由于歷史局限,批判現實主義未能指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他們“批判”現實,卻“沒有什么可以肯定的”。三、現代主義文學荒誕派戲?。?0世紀五六十年代)1、背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的產物。是當代西方世界社會危機、精神危機和藝術危機在文藝領域的反映。2、代表:貝克特,法國人,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誕派的開山之作和經典之作,是世界戲劇史上一座不可忘卻的里程碑.使現代人從貧困境地中得到振奮。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3、特點:反傳統:沒有鮮明的人物刻畫、臺詞對話、情節結構、完整的主題等;以荒誕的主體喜劇的形式描寫人類受難的圖畫;常用象征、暗喻方法表達主題。4、影響:見練習冊第18課音樂與美術一、音樂1、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18——19世紀之交)(1)特點及貢獻: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和爭民主精神;作品構思廣闊,形式宏大,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蘊涵著深沉的哲理;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把聲樂與器樂相結合,賦予音樂反映社會重大題材的使命;(2)代表作:《英雄》、《命運》、《田園》等九部交響曲(3)地位:貝多芬是古典音樂集大成者,把古典音樂發展到爐火純青,又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是為兩大樂派架起橋梁的偉人,被稱為“樂圣”。2、印象派音樂(19世紀)(1)背景:印象派的誕生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印象派繪畫的誕生不僅改變了繪畫方式,而且影響了音樂的創作。(2)特點:強調音響和音色,主張用聲音的響度和色彩取代調式與和聲體系,以理念創作音樂,強調捕捉人對外部世界的瞬間印象。(3)代表:法國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確立了印象派音樂的地位。3、現代音樂(20世紀以來)——出現了許多派別,理念各異。二、美術1、印象畫派(19世紀六七十年代)(1)背景:在19世紀科學技術的啟發下,一些法國畫家以創新的姿態登上畫壇。(2)特點: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根據自己的眼睛的觀察和感受,來表現微妙色彩的變化,捕捉瞬間動態。;(3)代表:法國的莫奈《日出·印象》《干草堆》《魯昂大教堂》(4)影響:印象派的誕生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印象派繪畫的誕生不僅改變了繪畫方式,而且影響了音樂的創作?!居∠笈衫L畫和音樂的影響】開辟了歐美繪畫與音樂語言的新天地,拓展了審美領域,為藝術家發揮個性提供了新途徑,孕育了20世紀初對傳統藝術的全面突破。2、后印象畫派(過渡:從傳統到現代)(1)代表:法國的塞尚《埃斯泰克的海灣》(現代繪畫之父)、高更、荷蘭的凡高(《向日葵》);(2)特點:以新的視角描繪客觀世界(包括光和空氣氛圍),主張藝術不能局限與形而在于寫意,要重視自我表現,變形而夸張。(3)影響:為繪畫領域開辟了新方向。3、現代畫派:(1)代表:西班牙的畢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畢加索自畫像(20世紀以來)(2)特點:對色彩、視覺深入研究、夸張變形抽象表現手法、運用新的材料,具有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流露出藝術家憤怒、消極、悲觀、失望等各式各樣的復雜心理。第19課電影與電視一、電影藝術1、產生:(1)條件:a、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以來,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突飛猛進(特別是攝影技術、縮短曝光以及連續攝影等技術的發明),為電影的出現提供了物質基礎。b、社會的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業利益的驅動,推動了影視藝術的發展。(2)時間:1895.12.28“世界電影發明日”(3)發明者:法國盧米埃爾兄弟2、發展:(1)默片時代:①代表人物:a、格里菲斯:美國著名導演,對電影制作和攝影技術改革(1895——1927)被譽為“現代電影之父”和“電影界的莎士比亞”。b、卓別林:美國好萊塢著名影星,經典作品《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和《大獨裁者》,被蕭伯納稱為“電影藝術中絕無僅有的天才”。②特點:聲與畫脫節;導演及演員即興發揮;演員以簡潔明快的情節,夸張生動的動作表演取悅觀眾;默片本身具有詩意特性,畫面具有足夠的表現力。(2)有聲電影:(1)崛起原因:隨著影響與聲音的結合技術的日趨成熟。(2)表現:1927年出現有聲電影1928年設立奧斯卡金獎(3)影響:世界電影進入全面繁榮階段。(3)電影在中國的發展:(1)19世紀末,電影傳入中國;(2)1905年,北京豐臺照相館拍攝譚鑫培京劇短片《定軍山》——中國最早自攝影片;(3)1913年《難夫難妻》第一部故事片;(4)1931年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完成。二、電視藝術1、條件:(1)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2)電影是電視的先導,電視在各個方面沿襲的理論基本上來自電影。2、誕生:1929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電視。3、發展:(1)1936年秋,英國廣播公司正是從倫敦播送電視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