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我遙望》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曾卓的簡歷,體悟詩人的情感。能力目標:訓練學生吟誦、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詩歌的思想情感,學會詩歌鑒賞方法。情感目標:要珍惜年華、珍愛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業,充實人生?!窘虒W重點】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內涵,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教學難點】對詩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展開想象,對詩歌進行補白?!窘虒W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語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優秀的詩人很多。同學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殊不知中國的現當代詩歌也是璀璨奪目。下面先為大家朗誦一首我自己比較喜愛的一位當代詩人的詩。(多媒體出示《懸崖邊上的樹》的末段。)這位詩人便是曾卓,我們今天要一起來賞析他晚年寫的一首詩:《我遙望……》。二、聽讀課文,把握意象,體會情感1.請大家輕輕地自由吟誦這首詩。2.請大家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誦這首詩。(老師在朗讀節奏、快慢等方面稍加指導。)3.聽多媒體配樂朗誦。(同時要想象詩的畫面之美。)明確:詩者,情動于衷而形于言。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為了抒發內心的某種情感,詩人就從周圍的人、事、景、物中選擇對象。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便是意象。解讀詩歌應從捕捉、品味意象開始,來還原、豐富這份情感。4.請同學們再次自由吟誦這首詩,把握意象,體會情感。并在頭腦中勾畫出詩歌所展示的畫面,借助勾勒出的畫面品讀詩歌所傳達的情感。學生思考回答,師生互相交流。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適時抓住詩歌中的幾個意象引導學生賞析。如:怎么理解詩中兩個重要的意象——“港口”“故鄉”?為什么詩人在“港口”前面使用了“異國”的字眼?為什么“故鄉”會“迷失在煙霧中”呢?第一節中的“偶爾抬頭”和第二節中的“有時回頭”,字面上只有細微的差別,但包含的內在情感一樣嗎?5.教師小結:PPT:把握意象,領悟和品析詩歌情感。意象:飽含著詩人情感意蘊的形象,“意”指詩人的情感意蘊,“象”指物象和事象。明確:把握詩歌塑造的意象,就能把握詩人所抒發的感情;理解詩歌所營造的意境,體味詩中的相關哲理,就能對詩歌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詩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鑒賞。三、聯想想象,填充空白1.問題:大家看課文,詩人寫這首詩時大概多大啦?明確:作此詩時,詩人已是將近六旬的老人了,回首往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一齊涌上心頭。詩人以“回憶”的視角掃描頗不平坦的一生,應該有許多畫面可以描寫,但他卻不著一字。從第一節到第二節幾十年的跨度,詩人只用“抬頭”與“回頭”、“港口”與“故鄉”的對比來表現,而一生的歷史、人生的意義等,卻全部留給讀者去補充想象。這便是我們所講的“空白藝術”。2.拓展延伸PPT:“空白藝術”在許多藝術領域中都有運用。國畫中有“計白當黑”之法,如齊白石有一幅蝦戲畫(多媒體顯示):一張白紙的中央,寥寥幾只蝦,周圍無他物,然而蝦以實出,水以虛生,使人覺得滿紙溢水,煙波無限,給人留下不盡的想象。我國古典詩詞中也有這種現象,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多媒體顯示),實寫作者和童子的對話。而詩人“問”的內容省去,隱者是什么樣子也沒有介紹,但我們可以通過想象來補充。使用省略。留下空白是詩的基本特點。將空白留給讀者,讓讀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間,這就是空白藝術,它在文學作品中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空白是一種美,它給鑒賞留下了再創造的可能。在詩歌鑒賞中,鑒賞者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對詩歌的空白進行補充,體味詩人寫詩時的心境、情感,發掘詩歌的意境。3.詩人用短短的八行詩將年輕到年老的幾十年歲月組接在一起,中間用了“經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來上下貫通,那么這幾十年是如何過來的?經歷了怎樣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詩人又如何來抗御這些“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呢?詩中沒有交代,一筆帶過。4.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模仿詩歌的筆調,寫兩三行文字,填補作者在詩中省略后所造成的空白,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給出例子(多媒體):我猜想——他曾經有詩歌一樣純美的童年理想,想用心靈釀造詩歌的蜜漿;他曾經……他曾經……他曾經……(用5~6分鐘寫,請幾位學生朗讀自己寫的句子,同學之間互相點評。)5.教師小結:補白的過程就是一個多角度理解詩歌的過程。是一個想象的過程,沒有補白就不能稱為讀詩。四、知人論世,走近曾卓1.剛才同學們的想象固然都有道理,但對“空白藝術”的正確理解、對一首詩的鑒賞品味,還要了解作者的遭際,知道作者創作詩歌時的背景,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知人論世”。(引導學生聯系《懸崖邊上的樹》,了解曾卓的經歷。)2.問題:剛才哪些同學的補白比較切近作者的思想呢?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適時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再談對詩歌思想情感的理解,準確把握詩歌主旨。3.問題:這首詩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感染力,讓每個人在讀它時都會被深深打動?你從中又悟出了什么?4.教師小結:歲月易逝,人生如夢。我們既要勇敢地追求理想,又要珍重前行路上的每一段時光。只有走過,才能知道它的艱險,才能領略它的風景。同學們,請把你的每一步路走好,不管是樂還是苦,它們都將是你人生的寶貴財富。5.學生集體誦讀《我遙望……》。五、課堂總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在走進曾卓內心世界的同時也學習了鑒賞詩歌的方法。(多媒體顯示鑒賞方法之一:把握意象,領悟和品析詩歌情感;鑒賞方法之展開想象,填充和理解詩歌的空白;鑒賞方法之三:知人論世,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六、課后作業1.思考:《懸崖邊上的樹》這首詩的留白處是什么?2.模仿這首詩,以“我憧憬……,”為題寫一首小詩。七、教學反思孫紹振教授點評這堂課時說:“總共才簡單的八行詩,要上成一節45分鐘的課,課堂內容又要充實,難度很大?!边@也是我在剛看這首詩時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經過反復研讀思考,我找到了教學的切入點,即抓住這首詩“意象豐富…‘富含空白點”的特點,讓學生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教給他們鑒賞詩歌的方法。當然,這樣處理也是因為有合適的條件和時機:1這首詩簡短,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2這首詩是所在單元的第7首詩,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6首現當代詩的閱讀鑒賞。在這一前提下,我緊緊把握住這首詩的特點,讓學生先反復誦讀,親近文字,對詩中蘊涵的情感有初步體驗。在讓學生充分談自己的感受體驗后,引導他們對詩中幾個重要意象進行深入充分的理解。閱讀詩歌的過程其實是發現和建構詩歌意義的過程。詩歌的閱讀鑒賞,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和個人色彩。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并充分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于是我安排了第二個環節——補白,鼓勵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發揮想象力,填補詩歌空白,并且是模仿詩歌的筆調進行補白,增加了一次錘煉語言的機會。不過,這首詩是詩人在近60歲時于20世紀80年代寫下的,學生很難一下子就與詩歌、詩人產生共鳴,所以在學生充分的讀、品、想象的基礎上,再通過知人論世,讓他們真正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觸摸詩人情感,并讓學生充分得到思想情感上的體驗與提升。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必然會延伸到文本以外,因此如何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1章 有理數1.2 數軸、相反數和絕對值第2課時 相反數教學設計 (新版)滬科版
-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1a-1c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10喜鵲飛來報吉祥(教案)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華師大版
- 臉蛋表情美術課件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七章 運動和力 7.1 怎樣描述運動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滬版
- 腦積水觀察及護理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傳感器 1 傳感器教學設計1 教科版選修3-2
- 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九年級化學上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英語模擬試卷(三)
- 全媒體運營師試題庫(含答案)
- 成語故事對牛彈琴
- 2024年造價工程師-水運工程造價工程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湖南省邵陽市2024年六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肥胖微生物組與腸道菌群宏基因組學研究
- 爆花(2023年陜西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疫情統計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海上救援合同
- 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質量監測模擬測試
- 纏論-簡單就是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