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險化學品知識盧軍慶二〇一一年四月目錄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第二章危險化學品知識第三章危險化學品包裝與儲運安全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學習要點1.了解燃燒的相關理論知識2.了解爆炸的相關理論知識3.掌握防火防爆技術4.掌握火災撲救措施1.燃燒1.1燃燒的定義
燃燒——物質與氧化劑之間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出熱和光的現象稱為燃燒。它具有發光、發熱、生成新物質三個特征。最常見最普遍的燃燒現象是可燃物在空氣或氧氣中的燃燒。
注:燃燒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但氧化還原反應不一定是燃燒。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1.2燃燒的必要條件(三要素)和充分條件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燃燒燃燒的充分條件1.可燃物和助燃物具有適當的濃度和比例;2.點火源的能量足夠;3.不受抑制的鏈式反應。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注意:著火的發生和持續,不僅僅是具備這三個條件,而是要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不符合比例要求也不能發生或持續。燃燒的必要條件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1.3閃燃、陰燃、爆燃、自燃的概念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由于閃燃是在瞬間發生的,新的易燃或可燃液體的蒸氣來不及補充,其與空氣的混合濃度還不足以構成持續燃燒的條件,故閃燃發生瞬間即熄滅)。閃燃陰燃爆燃自燃當火焰或熾熱物體接近可燃物體表面或可燃液體上方時,在很短的時間內重復出現火焰一閃即滅的現象,閃燃往往是持續燃燒的先兆。注:與有焰燃燒的區別是無火焰,它與無焰燃燒的區別是能熱分解出可燃氣。沒有火焰和可見光的燃燒。(如紙張、鋸末、纖維織物、纖維素板、膠乳橡膠以及某些多孔熱固性塑料等)燃燒波以亞音速傳播的爆炸與爆炸的區別是雖然短時間內使可燃物燃燒,但是產生的壓力可以及時散開,所以不會造成及時殺傷。發動機一旦發生爆燃其危害極大,它造成發動機氣缸壁、活塞、活塞環、氣門、連桿及連桿軸承等運動件發生變形損壞是指可燃物質在空氣中沒有外來火源的作用,靠自熱或外熱而發生燃燒的現象。根據熱源的不同,物質自燃分為自熱自燃和受熱自燃兩種黃磷在空氣中的自燃、煙煤因堆積過高而自燃、煙花爆竹藥粉受潮后的自爆、硝酸內漏與淀粉接觸的爆炸等。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1.4閃點、燃點、自燃點的定義閃點:在規定的條件下可燃物體表面或可燃液體上方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閃點是衡量物質火災危險性的重要參數。燃點:在規定的條件下,可燃物質產生自燃的最低溫度。燃點對可燃固體和閃點較高的液體具有重要意義,在控制燃燒時,需將可燃物的溫度降至其燃點以下。自燃點:在規定條件下,不用任何輔助引燃能源(明火)而達到引燃的最低溫度。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2.爆炸2.1爆炸的定義物質系統的一種極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學的能量釋放或轉化過程,是系統蘊藏的或瞬間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體積和極短的時間內,驟然釋放或轉化的現象。爆炸也可視為氣體或蒸氣在瞬間劇烈膨脹的現象。
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2.3爆炸的分類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常見的爆炸物理性爆炸化學性爆炸由物理變化、物理過程引起的爆炸稱為物理爆炸物質發生高速放熱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使壓力急劇上升爆炸前后物質的性質和化學成分均不改變爆炸前后物質的性質和化學成發生了根本變化壓力容器、氣瓶、鍋爐等超壓發生的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簡單分解爆炸復雜分解爆炸爆炸時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產生的,爆炸時并不一定伴隨著燃燒現象。爆炸時伴有燃燒反應,燃燒所需要的氧是由本身分解時供給,所有炸藥均屬此類。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與空氣或氧氣形成的混合物發生的爆炸都屬于此類爆炸。核爆炸物質的原子核在發生“裂變”或“聚變”的鏈鎖反應瞬間放出巨大能量而產生的爆炸(原子彈鈾235裂變、氫彈聚變)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爆炸與燃燒的關系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2.4爆炸極限可燃氣體與空氣(或氧氣)必須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著火源才會發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稱為氣體的爆炸極限,或爆炸濃度極限。
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2.5可燃性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的計算方法各種可燃性氣體和可燃性液體蒸氣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計算較為復雜,可用專門儀器直接測定或用經驗公式估算。爆炸極限的估算值與實驗值一般有些出入,其原因是在計算式中只考慮到了混合物的組成,而無法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但仍不失參考價值。準確掌握和控制燃氣的爆炸極限,對消防報警和安全使用燃氣有重要意義。由于燃氣爆炸極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很難用一個統一的計算公式對不同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進行準確計算。在純可燃性氣體多組分下可以用下列公式進行估算
B=100÷(y1÷b1+y2÷b2+…+yn÷bn)式中:B—可然性混合氣體的爆炸上(下)限(V%)
bi—可然性混合氣體各組分的爆炸上(下)限(V%)
yi—可燃性混合氣體各組分的容積百分數(%)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部分常見可燃氣體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
物質名稱爆炸極限/V%物質名稱爆炸極限/V%甲烷5.3~15環氧乙烷3.0~100.0乙烷3.0~16氯甲烷7.0~19.0丙烷2.1~9.5氯乙烷3.6~14.8丁烷1.5~8.5氫4.1~74.0戊烷1.7~9.8氨;氨氣15.7~27.4己烷1.2~6.9二硫化碳1.0~60.0乙烯2.7~36.0苯1.2~8.0丙烯1.0~15.0甲醇5.5~44.0乙炔2.1~80.0硫化氫4.0~46.0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1.火災爆炸危險物的控制2.點火源的控制3.限制火災爆炸的蔓延擴散火災爆炸的控制措施4.工藝參數的安全控制火災爆炸危險物的控制1.根據物質的危險特性進行控制2.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3.惰性氣體保護4.通風置換5.安全檢測及連鎖1.根據物質的危險特性進行控制首先在工藝上進行控制,以火災爆炸危險性小的物質代替危險性大的物質;其次根據物質的理化性質,采取不同的防火防爆措施。對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物質,遇空氣能自燃,遇水能燃燒、爆炸的物質,應分別采取隔絕空氣、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風、散熱、降溫等措施,防止發生燃燒或爆炸。兩種相互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的物質不能混存,更不準相互接觸;遇酸堿能分解、燃燒、爆炸的物質要嚴禁與酸堿接觸,對機械作用比較敏感的物質要輕拿輕放。對易燃、可燃氣體或蒸氣要根據它們對空氣的比重采用相應的排空方法和防火防爆措施。物質的帶電性能,直接關系到在生產、儲運過程中是否能產生靜電危險,對能產生靜電的物質要采取防靜電措施。2.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
密閉設備系統是防止可燃氣體、蒸氣、粉塵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最有力措施之一。對于有壓設備,更需要保持其密閉性,防止可燃氣體、蒸氣、粉塵溢出到空氣中。負壓操作可有效地防止系統中的爆炸性氣體、有毒氣體向系統外的逸散,但在負壓條件下,要防止系統的密閉性差,導致空氣吸入到系統內。特別是在打開閥門時,外界空氣通過縫隙進入負壓系統,達到氣體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而導致爆炸。例如:有燃燒爆炸危險的設備管道,少用法蘭連接,盡量使用焊接。輸送可燃氣體、液體的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3.惰性氣體保護
化工生產中常用的惰性氣體有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及煙道氣等沒有燃爆危險的氣體,使用最為廣泛的是氮氣。惰性氣體作為保護性氣體可以阻止形成燃燒爆炸系統,常在以下幾個方面使用:①壓碎、研磨、篩分、混合易燃固體物質及粉狀物料輸送時,用惰性氣體作覆蓋保護;②在可燃氣體或蒸氣的物料系統中,充入惰性氣體,使系統保持正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③利用惰性氣體進行正壓輸送易燃液體或高溫物料;④對能產生火花的電氣、儀表采用充氮正壓保護;⑤對易燃易爆系統進行動火檢修時,用惰性氣體吹掃,置換出系統中的可燃氣體和蒸氣;⑥有火災爆炸危險的設備、貯槽、管線等與惰性氣體管路相連,當發生危險時,可用惰性氣體覆蓋,進行保護和滅火。4.通風置換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內,盡管采取很多措施使設備密閉,但總會有部分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泄漏出來。
采用通風置換、除塵可以降低場所內可燃物的含量,是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一個重要措施。用于通風措施的空氣,如果空氣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險氣體,不應循環使用。排風設備和送風設備應獨立設置通風室,與易燃易爆氣體、粉塵隔絕,溫度超過80℃的空氣或其他氣體的排風設備,應用非燃燒材料制成。有燃燒爆炸危險的粉塵排風系統,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設備。當粉塵與水接觸能生成爆炸性氣體時,不應采用濕式除塵系統,通風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以免發生火災時,火勢順管道通過防火墻而擴散蔓延。5.安全檢測及連鎖
在化工生產中,出現危險狀態時,信號報警裝置可以警告操作人員并使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通常發出的報警信號有聲、光、顏色等形式,而報警裝置一般都和測量儀表相聯系,當有關測量參數超過控制指標時,該裝置就會發出相應的報警信號。保險裝置在信號裝置發出危險信號時,能自動采取措施消除不正常狀態或撲救危險狀況。
例如,氣體燃燒爐當燃料壓力降得太低時,便會熄火。此時可燃氣仍繼續流出,并擴散到整個爐內,重新點火時就有可能發生爆炸。為防止這種事故,可在輸氣管上安裝保險裝置。當爐火熄滅時,自動切斷氣源。又如當可燃物發生局部燃燒時,信號系統把測出的信號傳至保險裝置,撲滅已點燃的小火,避免造成災害。安全聯鎖。安全聯鎖是利用機械或電氣控制依次接通各儀器或設備,并使之彼此發生聯系,若不符合規定的程序,則儀器和設備便不能啟動、運轉或停車,以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限制火災爆炸的蔓延擴散1.阻火裝置(1)阻火器。(2)回火防止器。(3)單向閥。(4)安全液封。
2.阻火設施3.防爆泄壓裝置4.隔離點火源的控制
燃燒三要素之一是點火源,沒有點火源、燃燒不可能發生,點火源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1.明火6.靜電
2.摩擦與撞擊7.雷電
3.高溫表面8.機械和設備故障
4.易燃物自行發熱9.絕熱壓縮
5.電火花10.光線、射線工藝參數的安全控制
1.溫度控制(1)移走反應熱。(2)防止攪拌中斷。(3)正確選用傳熱介質。
2.投料控制(1)控制投料速度。(2)控制投料配比。(3)控制投料順序。(4)控制原料純度和副反應。
3.緊急情況下的停車處理(1)停電。(2)停水。(3)停汽。(4)停風。
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3防火防爆技術4.火災與爆炸性火災撲救措施4.1火災的概念:
火災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可導致以下后果:財產損失,人身傷亡,環境破壞。
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4.2火災補救措施4.2.1滅火基本原理:(1)冷卻滅火法(2)隔離滅火法(3)窒息滅火法(4)抑制滅火法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4.2.3幾種火災撲救措施(1)撲救壓縮或液化氣體(2)撲救易燃液體(3)撲救爆炸物品(4)撲救遇濕易燃物品第一章防火防爆知識第二章危險化學品知識學習要點1.了解危險化學品概念2.掌握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特性3.了解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試驗1.危險化學品概念2.危險化學品分類3.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4.危險化學品危險性分析第二章危險化學品知識1.危險化學品的概念
化學品是天然或人造的各類化學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
危險化學品顧名思義是危險的化學品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有害的化學品。指物質本身具有某種危險性,當受到摩擦、撞擊、震動、接觸熱源或火源、日光曝曬、遇水受潮或性能相抵觸物品等外界條件作用,會導致燃燒、爆炸、中毒、灼傷及污染環境事故發生的化學品。第二章危險化學品知識3.危險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特性
3.1化學品活性與危險性危險化學品活性一般都很強,活性越強危險性就越大。
3.2危險化學品燃燒性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均可能發生燃燒而導致火災事故。
3.3危險化學品的爆炸危險除了爆炸品之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3.4危險化學品毒害性除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等中的一些物質也會致人中毒。
3.5腐蝕性
3.6放射性第二章危險化學品知識4.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分析
4.1忌水性物質試驗
4.2易燃物質試驗4.3自燃物資試驗
4.4氧化性混合危險性物質試驗第二章危險化學品知識甲烷(CH4)
理化性質:甲烷俗稱沼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無色、無味、微毒,它是一種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的可燃性氣體。甲烷和空氣成適當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會發生爆炸,爆炸極限5%~15%。分子量16.04,蒸汽壓:53.32kPa/-168.8℃,閃點:-188℃,熔點-182.5℃,沸點:-161.5℃。密度相對密度(水=1)0.42(-164℃),相對密度(空氣=1)0.55,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4(易燃液體)。健康危害: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癥狀。液化石油氣(LPG)理化性質:液化石油氣(LiquefiedPetroleumGas,簡稱LPG)是以三個或四個碳原子的烴類(如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為主的混合物,常溫常壓下是無毒、無色、無味的氣體,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熱值高、儲運壓力低等特點。液化石油氣是一種易燃物質,空氣中含量達到一定濃度范圍(1.7%~10%)時,遇明火即爆炸。硫化氫(H2S)
理化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臭雞蛋)的氣體。蒸汽壓2026.5kPa/25.5℃,閃點:<-50℃,熔點:-85.5℃,沸點:-60.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溶解度:1:2.6(溶于水),密度:相對密度(空氣=1)1.19,危險標記4(易燃氣體,爆炸極限)。
危險特性:本品是強烈的神經毒物,對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濃硝酸、發煙硫酸或其它強氧化劑劇烈反應,發生爆炸。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起回燃。第二章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甲烷氫氣硫化氫一氧化碳二甲醚液化石油氣幾種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氫氣(H2)
理化性質:氫氣是無色并且密度比空氣小得多(約為1/14)(沸點:-252.77℃(20.38K)
密度:0.09kg/m3)的氣體。氫氣可燃,純凈的氫氣產生藍色火焰,和空氣混合極易發生爆炸,爆炸極限為4%~75%。健康危害:氫雖無毒,在生理上對人體是惰性的,但若空氣中氫含量增高,將引起缺氧性窒息。與所有低溫液體一樣,直接接觸液氫將引起凍傷。一氧化碳(CO)
理化性質:在通常狀況下,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無味、有毒的氣體,熔點-199℃,沸點-191.5℃,化學性質中性,具有氧化性和還原性,爆炸極限12.5%~74.2%。標準狀況下氣體密度為l.25g/L,和空氣密度(標準狀況下1.293g/L)相差很小,這也是容易發生煤氣中毒的因素之一。
健康危害:CO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迅速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它結合的能力是氧氣的200-300倍,從而使人缺氧窒息。二甲醚(C2H6O)
理化性質:無色可燃性氣體或壓縮液體,有乙醚氣味溶于水和乙醇。相對密度1.617(空氣=1),熔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