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建筑的特征梁思成巴黎圣母院故宮同學們,你們一定瀏覽過不少名勝古跡,見過不少樓臺閣宇。那你們了解中外建筑的不同嗎?知道中國古代建筑的特智能嗎?了解這些建筑中包含著多少歷史文化價值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走進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學論文《中國建筑的特征》,共同領略中國建筑的永恒魅力吧。課堂導入學習目標1.閱讀文章,了解本文行文特點和結構寫法,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2.細讀文章,學習本文科普的語言特色,并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3.深讀文章,理解文章關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獨特論述,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作者介紹梁思成(1901—1972),梁啟超之子,建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1927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碩士,后在哈佛大學學習建筑史。1928年回國,創立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建筑學系。曾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主要著作有《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筑史》等。了解拓展梁思成和林徽因對于中國古代建筑研究的貢獻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0多處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全國乃至世界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像趙州大石橋、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筑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二人或單獨或合作發表了數部有關建筑的論文和調查報告,林徽因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必讀的重要工具書。活動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容易讀錯的字音,容易寫錯的字形。殷代(yīn)抱廈(shà)軸線(zhóu)墁地(màn)
帷幕(wéi)柁橔(tuódūn)額枋(fānɡ)戧獸(qiànɡ)穹宇(qiónɡ)檁條(lǐn)任務一:積累基礎知識活動2.閱讀中你覺得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還有哪些詞語需要重點關注?同桌交流,全面掌握文中出現的新詞。(1)這些地區的建筑和中國中心地區的建筑,或是同屬于一個體系,或是大同小異,如弟兄之同屬于一家的關系。(2)除掉穹窿頂得到特別處理之外,一般坡頂都是草草處理,生硬無趣,甚至用女兒墻把它隱藏起來。(3)這證明屋頂不但是幾千年來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并且是我們民族所最驕傲的成就。(4)建筑和語言文字一樣,一個民族總是創造出他們世世代代所喜愛,因而沿用的慣例,成了法式。任務二:了解的行文特點和結構寫法,理清文章結構層次活動1.閱讀全文,劃分結構層次,概括各部分大意,從而把握文章的基本結構,與同桌交流,修改自己的答案。第一部分(1~2段):從地域分布和歷史跨度方面說明中國建筑的影響。第二部分(3~13段):談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第三部分(14~17段):探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文法”)。第四部分(18~20段):從古為今用的立場出發,提倡熟悉中國建筑的“文法”和“詞匯”,在現代社會把我們民族優良的建筑傳統發揚光大。活動2.細讀第二部分,概括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并分析說明的順序。小組交流,修正自己的概括,糾正自己的看法。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一)單個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臺基、主體(房屋)和屋頂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二)一“所”房子由一個建筑群落組成,左右呈軸對稱,主要房屋朝南。(三)整體上介紹中國建筑的結構方法,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的框架結構。(四)斗拱的作用。(五)“舉折,舉架”的作用。(六)屋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七)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紅色,而且還大量用彩繪來裝飾木架部件。(八)中國建筑的裝飾部件,都有很強的裝飾形狀或圖案。(九)中國建筑在用材方面的特點。(一)單個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臺基、主體(房屋)和屋頂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屋頂主體臺基(二)一“所”房子由一個建筑群落組成,左右呈軸對稱,主要房屋朝南。(三)整體上介紹中國建筑的結構方法,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的框架結構。(四)斗拱的作用。不僅可以“減少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還有很高的裝飾性。(五)“舉折,舉架”的作用。隨著舉架形成斜坡或者彎曲面。(六)屋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它是“中國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與其他建筑體系的比較中,飛檐翹翼屋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七)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紅色,而且還大量用彩繪來裝飾木架部件。(八)中國建筑的裝飾部件,都有很強的裝飾形狀或圖案。(九)中國建筑在用材方面的特點。活動1.閱讀第三部分,仔細體會:中國建筑的“文法”是什么?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國建筑的‘文法’”?任務三:品味語言特色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中國建筑的“文法”即中國建筑特點具有的風格和手法。所謂“中國建筑的‘文法’”,是中國建筑幾千年來形成并沿用的慣例法式,從建筑框架,到整體構成,從臺基到屋頂,都有一定之規,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靈活性”,體現在具體的建筑上,既表現出中國建筑的一貫風格,也具有獨特的個性。活動2.文章中說的建筑的“詞匯”指的是什么?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詞匯”指的是建筑的材料。這是比喻的說法,使得說明生動,讓讀者易于接受。本文用“文法”來比喻建筑的“規矩”,用“詞匯”比喻建筑的材料,讓人們通過熟悉的文章組成來更好地理解建筑中的各種法式和材料的使用。活動3.針對“這種‘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時也有極大的運用的靈活性,能有多樣性的表現”一句進行分析:這種“拘束性”和“靈活性”表現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出你的理解和分析,然后與同學進行交流。“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須嚴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慣例;“靈活性”是可以在慣例下出現不同的樣式。這種特點體現在具體的建筑上,既表現出中國建筑一貫的風格,又具有其獨特性。用了比喻的修辭,使得說明生動,讓讀者易于理解。活動4.閱讀18~19段,思考: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間的“可譯性”?寫出你的理解,與組內同學進行交流。這也是用“語言和文學”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現出來的形式卻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語言,表達同一個意思,語言形式卻不相同一樣。所謂的“可譯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實質上有“同一性質”,可以透過其紛繁多樣的表現形式解讀出來。活動5.歸納總結科學論文的語言特點。科學論文與一般的論述類文章和說明文不同,其語言特點十分鮮明,通過閱讀本文,你認為科學論文的語言有哪些特點?舉出文中的例子加以解說。首先是語言的精煉和準確;其次是語言的邏輯性強;第三是用事實說話;第四是使用專業語言;第五,也需要生動,易于理解。活動1:對比“百度”對中國古代建筑特征的介紹文字,分析并討論兩種介紹文字的風格特點,理解本文的獨特特色,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任務四:理解文章獨特論述,提高探究問題能力相對于西方古建筑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筑是獨立的機構體系,其最大的特點有四:接下頁一、以木結構體系為主。木結構體系的優點很多:如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相分離,抗震性能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時木結構也有很多缺點:易遭受火災,白蟻侵蝕,雨水腐蝕,相比磚石建筑維持時間不長;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緊缺;梁架體系較難實現復雜的建筑空間等。不過,中國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磚石建筑和金屬建筑,如《史記索隱》中稱:“石室金匱,皆為國家藏書之處。”如《水經注》中有多處記載,《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蓋太公所居也。”磚石結構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屬建筑以銅為主,著名的銅建筑實例有北京頤和園寶云閣、湖北武當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宮金殿。二、中國木結構體系歷來采用構架制的結構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橫梁、豎枋而構成“間”,一般建筑由奇數間構成,如三、五、七、九間。開間越多,等級越高,紫禁城太和殿為十一開間,是現存最高等級的木構古建筑。立面上劃分三個部分:臺基、屋身、屋頂。其中官式建筑屋頂體型碩大、出挑深遠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頂的形式按照等級分為:單坡、平頂、硬山、懸山、廡殿、歇山、卷棚、攢尖、重檐、盔頂等多種制式,又以重檐廡殿為最高等級。三、斗拱是中國木架建筑結構中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懸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四、特異的外部輪廓:多層臺基,色彩鮮艷的曲線坡面屋頂,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現廣闊空。兩千多年前漢墓磚畫上已經有院落建筑的表現,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復雜的圍合形式。——百度這個體系以木材結構為它的主要結構方法。這就是說,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成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兩根立柱和兩層以上的橫梁。每兩副梁架之間用枋、檁之類的橫木把它們互相牽搭起來,就成了“間”的主要構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兩柱之間也常用墻壁,但墻壁并不負重,只是像“帷幕”一樣,用以隔斷內外,或劃分內部空間而已。因此,門窗的位置和處理都極自由,由全部用墻壁至全部開門窗,乃至既沒有墻壁也沒有門窗(如涼亭),都不妨礙負重的問題;房頂或上層樓板的重量總是由柱承擔的。這種框架結構的原則直到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構架或鋼骨架的結構才被應用,而我們中國建筑在3000多年前就具備了這個優點,并且恰好為中國將來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與技術的問題上準備了極有利的條件。——梁思成《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百度用的是科學的語言,客觀,平實,沒有感情色彩。梁思成的文章語言要更為生動,易于理解;且在介紹的同時常有議論的語言進行評述,這就為讀者的理解減少了困難。活動2.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說明,取決于作者對于事物的認識和專業修養,也與寫作方式有關。閱讀此類文章時,要注意文中的概念。細讀本文,從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話揭示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主要概念是“文法”和“詞語”,“拘束性”“靈活性”,以及不同建筑之間的“可譯性”。所寫的文段必須能夠揭示這些詞語之間的邏輯。課堂小結梁思成的《中國建筑的特征》探討建筑設計問題,是一篇自然科學論文,屬于實用類文本。閱讀這種作品,既可得到科學知識的啟迪,又可得到科學美感的陶冶。在學習中,我們理清了作者的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房屋定金合同樣本
- 農業園區合作協議合同樣本
- 農村家園租房合同樣本
- 修理物品進口合同樣本
- 2025合同條款如何優化以爭取勞動者最大權益
- 上海小區停車合同標準文本
- 兒童畫室合同樣本
- 出售山羊養殖合同標準文本
- 健身店長勞務合同樣本
- 科研倫理委員會工作總結與規章制度建設計劃
- SYT 6968-2021 油氣輸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鉆穿越設計規范-PDF解密
- 人美版初中美術知識點匯總八年級全冊
- 工地圖文廣告清單及報價(2家)
- 如果國寶會說話中國歷史文物介紹
- 智慧審計大數據云平臺整體解決方案
- 2024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橋式起重機司機(中級)職業技能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DB3713-T 293-2023 城鎮低效用地認定技術規范
- 科倫員工手冊
- 戰場態勢認知理論與方法
- 學校食堂飲食保障供餐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