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_第1頁
教學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_第2頁
教學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_第3頁
教學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_第4頁
教學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災害護理教育概述

。災害護理教育概述

。1印度尼西亞火山爆發印度尼西亞火山爆發2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3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4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5四川汶川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6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7

美國9.11事件美國9.11事件8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在輸液室內忙碌。由于每天白天接診的病人都有200至300人,所有的病房每天都要進行多次消毒。

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在輸液室內忙碌。由于每天白天接診的9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長駱寧在護理在野戰醫院帳篷內出生的嬰兒。

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長駱寧在護理在野戰醫院帳篷內出生的1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何提高人們應對各種特大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的能力,是檢驗一個國家和政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是具有13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是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如何有效應對災害事件,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11人為災害:騷亂爆炸核化生事故

…Disaster

災害自然災害:洪水地震泥石流

…人為災害:Disaster自然災害:12災害醫學

是研究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所造成的災難性損害條件下實施緊急醫學救援、疾病防治和衛生保健的一門科學。災害醫學是研究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13

主要研究我國災害醫學與災害醫學教育現狀;災害現場救援的組織管理;災害現場救援所需的技能及各種常見病救護;災害導致的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災后常見的營養問題及營養護理等。主要研究14

二、災害護理的形成與發展

一、災害護理概述

三、開展災害護理教育的形式

內容提要二、災害護理的形成與發展15一、概述1、災害護理的定義所謂災害護理,即系統、靈活地應用有關災害護理獨特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與其他領域開展合作,為減輕災害對人類的生命健康所構成的危害所開展的活動。一、概述1、災害護理的定義16

災害護理需要靈活運用與災難相關的特殊技能和知識體系,在更廣范圍內推廣這種護理,可以有效地使災難引起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脅最小化。災難護理應該包括該范圍內所有的護理活動,即從災難的預防、災難發生初期,中期及以后的長期護理活動。災害護理需要靈活運用與災難相關的特殊技能和知識體系,172、護理在減災救災中的作用

調高整個急救應答系統的彈性功能,可以加快預檢分診的速度,同時還可以緩解受災人員的壓力。此外,災害發生之前的宣傳教育,預防工作,災后重建期的衛生管理,心理護理,對災民的自救能力訓練,組織災民之間的呼救等工作也需要護理人員來完成。2、護理在減災救災中的作用調高整個急救應答系統的彈性功能,18災前準備不充分現場應激能力不足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3、災害護理的現狀

災前準備不充分現場應激能力不足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319災前準備不充分任何災害的發生,都需要大批的醫護人員投入到搶救復蘇,救死扶傷,維護和恢復災區人群的公共衛生事務中去,然而,不了解災害的發生發展規律,不了解災害醫學基本知識,僅派醫務人員到災區,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減災效果。我國對護理人員進行災前防災,災時減災,災后重建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幾乎為空白,導致大多數護理人員沒有做好災害護理的技術與心理準備。災前準備不充分20現場應激能力不足

災害發生時,由于工作環境的突然改變,整個醫護救援又表現出任務重,解除病種多,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工作量大,空間小,污染機會多等特點。

現場應激能力不足21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

強烈的驚嚇和悲痛刺激會使受災人群處于非正常的心理狀態;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在災難發生時由于緊張忙碌的救災工作,使他們忽略自身對災害的應急反應,而當現場救災結束,從事救護工作的救援隊成員,自愿者,甚至指導救援工作的專家也都有可能發生創傷后的應激障礙。

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強烈的驚嚇和悲痛刺激會使受災人群224、災害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原因:一方面與護理人員自身素質有關;另一方面國內護理界尚未成立災害護理的相關職能部門,也無院校和部門開設災害護理學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課程。也未開發國內國際災害護理的協作網絡,使護士在獲取有關災害護理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道不暢。4、災害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原因:23國外災害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國內災害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國內外進展二、災害護理學的形成、發展國外災害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國內外進展二、災害護理學的形成、發241國外發展現狀雖然災害醫學發展的很快,可是護理在災后救助中的作用卻一直得不到重視,因此災難護理學發展滯后。直到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部分大學認識到災難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并于課程設置中加入災難護理學,以兵庫縣立大學的山本教授為學科帶頭人,致力于災難護理的基礎教育到繼續教育教學大綱的系統性開發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國外發展現狀雖然災害醫學發展的很快,可是護理25

除了在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開設災難護理學外,日本急救醫學會護理分會還為培養急救護理專家開設了總計810學時的急救教育課程,為日本培養了大批的急救護理專家。此外,美國的一些護理學院為提高護士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素質,開展了災害護理的項目和課程。除了在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開設災難護理學外,日本262國內的發展現狀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災難護理學起步較晚,目前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也未跟上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目前國內護理界尚未成立災害護理相關職能部門,也無院校正式開設災害護理學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課程。2國內的發展現狀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災難護27有學者對20所開設本科護理專業的高等護理院校進行了災難護理學課程設置的調研,結果顯示,只有個別部隊院校的護理學院開設了災難護理學相關課程。由此可見:我國在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尚未將災難護理學納入課程設置。有學者對20所開設本科護理專業的高等護理院校進行28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一,在組織管理上,應成立全國性的專業性組織中華災害護理學會,以對災害救援護理進行系統地研究、協調、管理和指導。第二,在護理教學上,應強化災害醫學與災害護理學的系統教育。

第三,在救援隊伍人員配置上,應加大護理人員比例。

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一,在組織管理上,應成立全國性的專29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四,在救援任務上,應將心理支持納入災害護理工作。

第五,應加強與國際間的災害護理學的交流。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四,在救援任務上,應將心理支持納入30三、發展災害護理教育的形式三、發展災害護理教育的形式31災害護理學災害急救護理

災害傳染病學

災害心理學

災害管理學災害流行病學

災害人文學災災害急救護理災害傳染病32開展災害教育的形式ADBCE確立災害護理教育內容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訓增加災害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比例進行定期模擬演練

開展災害護理繼續教育

開展災害ADBCE確立災害護理教育內容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331

、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訓

首先需要培養一批能夠理解災害護理的重要性、特殊性、必要性,掌握基本災害護理知識及技能的人員,使他們成為開展災害護理教育的星星之火。其次,可以先讓相對有災害護理教學能力的教師進行一定范圍的嘗試,培養學生興趣并且積累教學經驗。再次,作為長期計劃,也要培養更多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邁好災害護理教育的第一步,逐漸發展并完善我國的災害護理教育。最后,要注意吸引一批熱愛災害醫學事業、有基層工作經驗、在臨床學科中有一定建樹的專家,經過必要的災害醫學知識培訓后充實到師資隊伍中來。1

、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訓首先需要培養一342、增加災害教育在護理專科教育中的比例

目前在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涉及災害護理的內容,所占比例較少,遠遠不能滿足災害護理時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因此加大災害護理在護理教育學的比例,或在護理專科教育中增設災害教育學課程,都是解決目前災害護理教育欠缺的主要手段。2、增加災害教育在護理專科教育中的比例

353、普及災害護理繼續教育

我國人口眾多,每一次災害的襲擊都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需要大批的醫護人員參與醫療救援,因此在我國現有的災害管理基礎上,針對災害引起的常見醫療,護理問題,首先應對社區護士,臨床急診科護士,手術室護士,傳染科護士進行系統的災害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同時將災害護理學納入社會繼續教育的體系當中,依托先進的科技教學手段,發展遠程災害護理教育,使災害護理教育逐漸得到普及。3、普及災害護理繼續教育我國人口眾多,每一次災害的襲擊都會364、定期進行模擬演練主要是模擬常規的災害實踐,比如地震,火災,化學毒氣泄漏等突發情況,使廣大護理人員明確自己在災害護理中的工作內容,熟悉災害發生時多部門之間的協作程序,從而使護士牢牢記住,護士不僅要圓滿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協助他人去進行工作,已達到災害處理的最佳結果4、定期進行模擬演練主要是模擬常規的災害實踐,比如地震,火災37(1)災前準備一健康教育為主(2)災情發生以救災技能為主(3)災后重建以健康管理為主5、依據災害活動周期確立災害護理教育的內容(1)災前準備一健康教育為主(2)災情發生以救災技能為主(3381交通事故,水災,風災,地震,踩踏事件,礦難,泥石流等突發傷害的原因、傷情特點,從而引起對災前防災的重視;2災害急救室常備的藥物和物品,特別對社區護士而言,還應熟悉所在社區的地形和布局,在災害發生時能順利開展自救和互救,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強災害應對準備能力。(1)災前準備一健康教育為主(1)災前準備一健康教育為主39(2)災情發生以救災技能為主1、尋找傷員,使傷員脫離險境;2、配合醫生迅速對傷情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分類,即預檢分診,填寫傷情識別卡,并進行有效佩戴;3、對危重患者實施現場救護,并盡最大努力防止感染和致殘。4、聯系救災指揮中心,及時、安全的對傷員進行轉運。5、做好救護記錄并保存。(2)災情發生以救災技能為主1、尋找傷員,使傷員脫離險境;40(3)災后重建以健康管理為主災后災區的衛生管理,特別是社區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防疫部門,做好食品,飲水衛生管理,傳染性疾病的管理,以及對有感染可能性的居民進行預防接種。災后心理干預(3)災后重建以健康管理為主災后災區的衛生管理,特別是社區護41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42災害護理教育概述

。災害護理教育概述

。43印度尼西亞火山爆發印度尼西亞火山爆發44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45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46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47四川汶川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48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49

美國9.11事件美國9.11事件50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在輸液室內忙碌。由于每天白天接診的病人都有200至300人,所有的病房每天都要進行多次消毒。

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在輸液室內忙碌。由于每天白天接診的51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長駱寧在護理在野戰醫院帳篷內出生的嬰兒。

沈陽軍區北川野戰醫院的護士長駱寧在護理在野戰醫院帳篷內出生的5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何提高人們應對各種特大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的能力,是檢驗一個國家和政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是具有13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是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如何有效應對災害事件,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第一章-災害護理概述課件53人為災害:騷亂爆炸核化生事故

…Disaster

災害自然災害:洪水地震泥石流

…人為災害:Disaster自然災害:54災害醫學

是研究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所造成的災難性損害條件下實施緊急醫學救援、疾病防治和衛生保健的一門科學。災害醫學是研究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55

主要研究我國災害醫學與災害醫學教育現狀;災害現場救援的組織管理;災害現場救援所需的技能及各種常見病救護;災害導致的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災后常見的營養問題及營養護理等。主要研究56

二、災害護理的形成與發展

一、災害護理概述

三、開展災害護理教育的形式

內容提要二、災害護理的形成與發展57一、概述1、災害護理的定義所謂災害護理,即系統、靈活地應用有關災害護理獨特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與其他領域開展合作,為減輕災害對人類的生命健康所構成的危害所開展的活動。一、概述1、災害護理的定義58

災害護理需要靈活運用與災難相關的特殊技能和知識體系,在更廣范圍內推廣這種護理,可以有效地使災難引起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脅最小化。災難護理應該包括該范圍內所有的護理活動,即從災難的預防、災難發生初期,中期及以后的長期護理活動。災害護理需要靈活運用與災難相關的特殊技能和知識體系,592、護理在減災救災中的作用

調高整個急救應答系統的彈性功能,可以加快預檢分診的速度,同時還可以緩解受災人員的壓力。此外,災害發生之前的宣傳教育,預防工作,災后重建期的衛生管理,心理護理,對災民的自救能力訓練,組織災民之間的呼救等工作也需要護理人員來完成。2、護理在減災救災中的作用調高整個急救應答系統的彈性功能,60災前準備不充分現場應激能力不足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3、災害護理的現狀

災前準備不充分現場應激能力不足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361災前準備不充分任何災害的發生,都需要大批的醫護人員投入到搶救復蘇,救死扶傷,維護和恢復災區人群的公共衛生事務中去,然而,不了解災害的發生發展規律,不了解災害醫學基本知識,僅派醫務人員到災區,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減災效果。我國對護理人員進行災前防災,災時減災,災后重建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幾乎為空白,導致大多數護理人員沒有做好災害護理的技術與心理準備。災前準備不充分62現場應激能力不足

災害發生時,由于工作環境的突然改變,整個醫護救援又表現出任務重,解除病種多,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工作量大,空間小,污染機會多等特點。

現場應激能力不足63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

強烈的驚嚇和悲痛刺激會使受災人群處于非正常的心理狀態;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在災難發生時由于緊張忙碌的救災工作,使他們忽略自身對災害的應急反應,而當現場救災結束,從事救護工作的救援隊成員,自愿者,甚至指導救援工作的專家也都有可能發生創傷后的應激障礙。

災后重建期心理輔助能力欠缺強烈的驚嚇和悲痛刺激會使受災人群644、災害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原因:一方面與護理人員自身素質有關;另一方面國內護理界尚未成立災害護理的相關職能部門,也無院校和部門開設災害護理學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課程。也未開發國內國際災害護理的協作網絡,使護士在獲取有關災害護理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道不暢。4、災害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原因:65國外災害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國內災害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國內外進展二、災害護理學的形成、發展國外災害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國內外進展二、災害護理學的形成、發661國外發展現狀雖然災害醫學發展的很快,可是護理在災后救助中的作用卻一直得不到重視,因此災難護理學發展滯后。直到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部分大學認識到災難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并于課程設置中加入災難護理學,以兵庫縣立大學的山本教授為學科帶頭人,致力于災難護理的基礎教育到繼續教育教學大綱的系統性開發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國外發展現狀雖然災害醫學發展的很快,可是護理67

除了在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開設災難護理學外,日本急救醫學會護理分會還為培養急救護理專家開設了總計810學時的急救教育課程,為日本培養了大批的急救護理專家。此外,美國的一些護理學院為提高護士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素質,開展了災害護理的項目和課程。除了在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開設災難護理學外,日本682國內的發展現狀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災難護理學起步較晚,目前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也未跟上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目前國內護理界尚未成立災害護理相關職能部門,也無院校正式開設災害護理學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課程。2國內的發展現狀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災難護69有學者對20所開設本科護理專業的高等護理院校進行了災難護理學課程設置的調研,結果顯示,只有個別部隊院校的護理學院開設了災難護理學相關課程。由此可見:我國在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尚未將災難護理學納入課程設置。有學者對20所開設本科護理專業的高等護理院校進行70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一,在組織管理上,應成立全國性的專業性組織中華災害護理學會,以對災害救援護理進行系統地研究、協調、管理和指導。第二,在護理教學上,應強化災害醫學與災害護理學的系統教育。

第三,在救援隊伍人員配置上,應加大護理人員比例。

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一,在組織管理上,應成立全國性的專71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四,在救援任務上,應將心理支持納入災害護理工作。

第五,應加強與國際間的災害護理學的交流。我國災害護理還需做的工作第四,在救援任務上,應將心理支持納入72三、發展災害護理教育的形式三、發展災害護理教育的形式73災害護理學災害急救護理

災害傳染病學

災害心理學

災害管理學災害流行病學

災害人文學災災害急救護理災害傳染病74開展災害教育的形式ADBCE確立災害護理教育內容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訓增加災害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比例進行定期模擬演練

開展災害護理繼續教育

開展災害ADBCE確立災害護理教育內容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751

、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訓

首先需要培養一批能夠理解災害護理的重要性、特殊性、必要性,掌握基本災害護理知識及技能的人員,使他們成為開展災害護理教育的星星之火。其次,可以先讓相對有災害護理教學能力的教師進行一定范圍的嘗試,培養學生興趣并且積累教學經驗。再次,作為長期計劃,也要培養更多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邁好災害護理教育的第一步,逐漸發展并完善我國的災害護理教育。最后,要注意吸引一批熱愛災害醫學事業、有基層工作經驗、在臨床學科中有一定建樹的專家,經過必要的災害醫學知識培訓后充實到師資隊伍中來。1

、加強災害護理教育師資培訓首先需要培養一762、增加災害教育在護理專科教育中的比例

目前在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涉及災害護理的內容,所占比例較少,遠遠不能滿足災害護理時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因此加大災害護理在護理教育學的比例,或在護理專科教育中增設災害教育學課程,都是解決目前災害護理教育欠缺的主要手段。2、增加災害教育在護理專科教育中的比例

773、普及災害護理繼續教育

我國人口眾多,每一次災害的襲擊都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需要大批的醫護人員參與醫療救援,因此在我國現有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