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2011年9月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2011年9月1貞節牌坊貞節牌坊——從青春到墳墓的漫長苦守,一個女人終身幽禁的證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貞節牌坊貞節牌坊——從青春到墳墓的漫長苦守,一個女人終身幽禁2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標要求: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標要求:3一、背景:明清——封建社會晚期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后期,君主專制制度的空前加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表明了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的產生,在這樣的背景下,新思想得以孕育。明清之際儒學新發展的背景,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1)經濟方面:工商業發展,商品經濟非常繁榮,而且在江南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為儒學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一、背景:明清——封建社會晚期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4(2)政治方面:封建專制空前加強,封建社會制度走向衰落,這引起知識分子的強烈不滿,反專制要求日益強烈。(3)階級方面:江南一帶的市民工商業者已經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市民階層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需要自己的思想,發出自己的聲音。(4)文化方面:明清大興文字獄,科舉八股取士,文化專制進一步加強,理學蛻變為封建專制的精神枷鎖,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歷史: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4(人教版必修三)5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1)、李贄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征青年時代生活困乏。中年做過小官,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腐敗。晚年毅然辭官,后被明政府入獄迫害致死,著作被列為禁書。“離經叛道”(2)、李贄的代表作《焚書》《藏書》等多種著作。《藏書》的命名則是由于李贄認為這部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緣故。1、李贄的離經叛道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1)、6閱讀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焚書·答耿中丞》問:《焚書·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贄的什么思想?
反映了李贄反對將孔子神圣化閱讀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7
材料二:李贄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堯舜同普通人一樣,每一個人都是圣人。種地、做生意,一切謀生活動,都是普通人的物質利益,這些就是道。 李贄還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秉賦之自然”。“謂圣人不欲富貴,未之有也”。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綱常禮教的道學先生,也不過是借理學這塊敲門磚來為自己謀取高官厚祿罷了。
問:上述兩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贄怎樣的思想觀點?閱讀材料
李贄主張人們應該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學先生的虛偽,反映了其反對宋明理學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和對綱常禮教的揭露、批判。 材料二:李贄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堯舜同普通人一樣81)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2)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高度評價改革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民起義給予肯定。3)批判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思想,強調人的正當私欲。(3)、李贄的進步思想主張(4)、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1)具有鮮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戰斗精神;2)有力沖擊了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3)推動人們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1)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3)92.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①生平:抗清、著書②進步思想:1)、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限制君權,保證民權。③代表作:《明夷待訪錄》④評價:抨擊封建君主專制,推動反專制斗爭。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2.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10探究一黃宗羲的思想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訪錄.原君》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明夷待訪錄.財計三》
(1610—1695)浙江余姚人梨洲先生代表作:《明夷待訪錄》(1)材料一中黃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除此之外,黃宗羲還有什么政治主張?(2)材料二中黃宗羲提出什么經濟思想?這種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當時的什么思潮?如何解釋該思潮?①反對君主專制,揭露專制帝王的罪惡。發揚“民本思想”,批判“君為臣綱”,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
②工商皆本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經世致用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面對危局努力尋求改革社會的方案,他們提倡以史為鑒,將學術研究和現實相結合的思想。探究一黃宗羲的思想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113.顧炎武——經世致用
①生平:棄科舉,探救國②進步思想:經世致用(實踐求真知,解決現實問題)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③代表作:《天下郡國利病書》④評價: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3.顧炎武——經世致用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12探究二顧炎武思想
材料一“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
(1613_1682)亭林先生代表作:《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1)材料反映顧炎武主張?(2)后人把他的思想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它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什么傳統美德?結合中國的歷史,列舉幾個能體現這種美德的人物或事跡①主張:正確區分“亡國”與“亡天下”,人人都有“保天下”的責任愛國主義探究二顧炎武思想材料一“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13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梁啟超等)維新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國家列舉中國近代反對君主專制的人物或者派別,他們各有什么主張?列舉主張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資產14材料:“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物質實體,“理”是客觀規律,即物質是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質本身的;又說:“氣者,理之依也”,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賴于物質的,由物質產生的,離開物質,精神就不存在。①古代樸素的唯物思想
②批判理學的“天命論”和“先知論”。材料:“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物質實154.王夫之——唯物思想①生平:抗清、著書②進步思想:繼承發展唯物思想,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事物是可以認識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③代表作:《船山遺書》④評價:啟示近代人們的思想方法,劃時代意義。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4.王夫之——唯物思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161、共同的生活背景: a、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b、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并得到緩慢發展; c、自然科學有了一定發展; d、有著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探究三:三個人共同的生活背景有哪些?共同的主張有哪些?不同主張有哪些?1、共同的生活背景:探究三:三個人共同的生活背景有哪些?共同172、共同的思想主張: 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 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強調經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2、共同的思想主張:183、不同的政治理念3、不同的政治理念19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
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他們繼承了晚明進20批判: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民主。②經濟上:提倡“經世致用”。③思想上:反對理學的唯心主義。繼承:①對于民本思想的繼承②探索精神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三、影響:批判繼承傳統儒學,促使我國傳
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批判: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三、影響:批判繼承傳統儒21課堂小結課堂小結22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漢武帝
魏晉隋唐宋明明清
古代儒家思想的發展過程:孔子創造興起孟子荀子總結改造蔚然大宗遭到打擊“黑黜百家,獨尊儒術”正統思想傳統文化主流新儒學體系理學心學形成批判繼承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挑戰吸收佛道精華新發展三教合歸儒三教并行春秋戰國秦朝23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24歷史: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4(人教版必修三)單元總結儒家思想的形成1、背景:
原因:代表:意義:2、儒家思想的形成
時間:創始人:內容:“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會大變革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表現)道:老子、莊子;儒:孔子、孟子、荀子;墨:墨子;法:韓非子
奠定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基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春秋時期孔子核心思想“仁”民本思想單元總結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奴隸制瓦解、封建26儒家思想的發展1、戰國時期
代表:思想:意義:2、西漢時期
條件:成為正統:孟子、荀子仁、民本、倫理觀體系更加完善,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武帝重視人才;董仲舒新儒學體系適應封建大一統的需要武帝肯定新儒學思想啟用文學儒者參政興辦太學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統,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儒家思想的發展孟子、荀子仁、民本、倫理觀體系更加完善,成為諸273、宋明時期
宋
代表:思想:
明
代表:思想:程顥程頤朱熹二程:主張“天理”或“理”是萬物本源,先有理后有物王陽明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源;提出“致良知”朱熹:心性論、理氣論“仁”與萬物俱生把理和倫理道德結合起來《四書章句集注》3、宋明時期程顥程頤朱熹二程:主張“天理”或“理”是281.中西方的主流(統治)思想
(1)中方:古代長期是儒家思想的統治;近代向西方學習,各種思想交鋒,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現代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2)西方:古希臘蘊涵西方人文主義的萌芽;中世紀為封建神學(天主教)所統治;近現代人文精神得到弘揚與發展。1.中西方的主流(統治)思想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1)古代中國。儒學的創立:春秋:孔子——仁、禮。體系的完整:戰國:孟子——仁政、“民貴君輕”;荀子——仁義、民水君舟。遭受重創: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奠定正統地位:西漢:董仲舒——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儒學的發揚:唐朝:唐太宗——以儒為師,科舉考經;傳播到新羅、日本。儒學的復興:兩宋:程朱理學、陸九淵的心學;日本、朝鮮形成“朱子學”學派。儒學的多樣:明清:專制工具(八股取士);活躍思想(四大思想家);傳播西方。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2)近代中國。晚清政府:頑固派借儒家教義壓制進步,反對改革。太平天國:洪秀全借儒家的大同思想宣揚革命。戊戌變法:康有為借儒學改革,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北洋軍閥:袁世凱借儒學復辟,尊孔復古(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反對舊道德——矛頭指向儒家傳統道德(封建思想)。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3)現代中國。“文化大革命”:借儒家進行階級斗爭(儒法斗爭、批林批孔)。新時期:正確認識儒家思想與文化(拋棄封建糟粕,發揚優良傳統)。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1.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思想家是()
A.黃宗羲
B.李贄
C.王夫之
D.顧炎武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材知識的識記。李贄認為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理。故選B項。
答案:B1.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思想家是() A.黃宗羲33
2.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黃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來決定的
C.反對君主專制,實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憲制
解析:結合材料分析,黃宗羲認為封建社會實行的是專制,主張實行法治以取代人治,即君主專制。
答案:C 2.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有治343.我們都熟知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源自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黃宗羲
B.王夫之
C.顧炎武
D.李贄
解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源自顧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答案:C3.我們都熟知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源自下列哪位思想家354.下列關于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及其作品,配對不正確的是(
)A.李贄——《焚書》《藏書》B.黃宗羲——《明夷待訪錄》C.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D.王夫之——《日知錄》解析:《日知錄》是顧炎武的著作。故D項不正確。答案:D4.下列關于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及其作品,配對不正確的是( )36
5.“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的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活躍,他們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這里“新的歷史條件”是指()①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②新的生產因素和生產關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舊、陳腐不化④王朝統治的專制腐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注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新”。所謂“新”,即明清時期出現的前所未有的現象,依據這個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選出正確答案。
答案:A 5.“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的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近。”37問題: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包含哪些內容?有什么進步意義?
【引思】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是經濟、政治、思想等因素共同促成的;它包括抨擊君主專制、主張社會變革等內容,對這些思想的進步意義的分析,可從其矛頭指向和帶來的啟蒙作用等方面來認識。問題: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包含哪些內容?有什38【問題詳解】1.原因
(1)經濟因素:一方面是因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是“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2)階級基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者階層隊伍擴大,他們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學日益僵化,“三綱五常”扼殺了人的個性,摧殘了人們的思想,啟蒙思想家要求掙脫思想束縛,實現個性的自由發展。(4)政治因素:統治者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專制統治走向腐化。【問題詳解】 (1)經濟因素:一方面是因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39
2.內容:反對絕對權威;倡導個性發展;提倡男女平等;主張社會變革,關乎國計民生;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揭露帝王專制的罪惡;關注整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人民的安居樂業;提倡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3.進步意義: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經世致用思想、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而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也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這種批判意識給君主專制統治帶來強烈的沖擊,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在其后數百年間仍具有思想啟蒙作用,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 2.內容:反對絕對權威;倡導個性發展;提倡男女平等; 3.401.下列關于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經世致用的主張
D.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解析: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作為封建士大夫的他們反對的是君主專制,還沒有也不可能深入地批判封建制度。
答案:B1.下列關于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的表述,不正412.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提出的進步思想的實質是()
A.徹底否定儒學
B.對孔孟個人和儒學的否定
C.擺脫理學僵化模式的束縛
D.把儒學改造成為資產階級思想體系
解析: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對儒學的批判,是對傳統儒學的挖掘和發揮,其目的是重新建立適應現實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儒學。但是他們不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C2.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提出的進步思想的42教材P17思考題。
【參考答案】明清之際,程朱理學使得儒學日益僵化,人們只能按照程朱理學對儒家的解釋做學問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見都會遭到社會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譴責。于是,讀書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學的解釋學習儒家經典,以謀取官職。讀書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社會風氣虛偽,官場環境污濁。教材P17思考題。 【參考答案】明清之際,程朱理學使得儒431.在明朝后期,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被保守派視為“非圣無法”的異端分子的是()A.李贄C.顧炎武B.黃宗羲D.王夫之
解析:明朝后期,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被保守派視為“非圣無法”的異端分子是李贄。
答案:A1.在明朝后期,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44《2.明夷待訪錄》中載:“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體現出()
A.農民反封建的強烈愿望
B.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
C.知識分子參與政權的愿望
D.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要求
解析:此材料為黃宗羲的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觀點,故A、C兩項不選;黃宗羲并非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故D項錯誤。思想觀點屬于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由相應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因此B項正確。
答案:B《2.明夷待訪錄》中載:“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體45
3.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列舉了歷史上大量的“稱臣下為父母”“人臣稱人君”“人臣稱萬歲”的例子。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經世致用思想
C.宣傳“三綱五常”等級秩序
D.否定封建禮教傳統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材料中顧炎武舉出的事實表明他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答案:A 3.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列舉了歷史上大量的“稱臣() 464.王夫之認為“天下唯器而已矣”“據器而道出”“無器而道毀”“無其器則無其道”。他所說的“器”指的是()
A.客觀存在的事物
B.人們的感知器官
C.科學實驗的儀器
D.萬物發展的規律
解析:王夫之是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說的“器”是指客觀存在的事物,“道”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意識。
答案:A4.王夫之認為“天下唯器而已矣”“據器而道出”475.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與發展
B.封建專制統治強化并出現嚴重危機
C.宋明理學占主導地位
D.人民起義的推動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現象的理解。B項是A項的結果;D項是B項的結果;B、D兩項是表面因素,不是根本原因。C項宋明理學是對人們思想的壓制,目的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是造成B
項的原因,同時阻礙了明清時期經濟發展。故選A項。
答案:A5.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48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年廣東惠陽高級中學期末考試)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贊揚寡婦再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贊頌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起義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
B.反對以“三綱五常”為核心內容的封建禮教
C.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對道學家的虛偽
解析:由材料中李贄認同“自由戀愛”“寡婦再嫁”、肯定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等信息可知,李贄反對封建禮教,故選B項。
答案:B 一、單項選擇題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反對封建社會492.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③當時
①提倡男女平等男尊女卑思想依然嚴重
A.①②③
C.②③④②實際上是否定“三綱五常” ④有利于思想解放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明清之際活躍的思想家們的思想,要求對他們各自思想的特點準確把握。其中李贄具有“離經叛道”的性格,①②③④四項符合材料體現的意思。
答案:D2.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對此理解正確的是(503.明清之際黃宗羲等思想家認為當時社會弊病叢生的根源在于()
A.程朱理學已經不合時宜
B.君主專制制度的弊端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土地高度集中,社會貧富不均
解析:明清之際,黃宗羲等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猛烈抨擊,他們認為當時社會弊病叢生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答案:B3.明清之際黃宗羲等思想家認為當時社會弊病叢生的根源在于()514.(2011屆廣東深圳高中第三次測試)“君子之為學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這一言論體現的觀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統
C.“心外無理”
D.經世致用
解析:本題考查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注意材料中的“君子之為學”是為“救世”,因此這一言論體現的觀念是經世致用。答案為D項。
答案:D4.(2011屆廣東深圳高中第三次測試)“君子之為學也,以525.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是()
A.批判君主專制
B.反對經世致用
C.提倡重農抑商
D.主張學習西方
解析: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都批判君主專制,都主張經世致用;黃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三人都沒有提出要向西方學習。
答案:A5.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是() A.批53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冊《周易程氏傳》材料三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
——李贄《焚書》二、非選擇題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54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歟。”(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秉賦之自然”,“各從所好,各騁所長”。——李贄《藏書》請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張,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一主張?(2)材料二宣揚的核心主張是什么?作者提出這些主張的目的何在?(3)根據材料三,概括李贄的思想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原因。(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發展變化具有怎樣的特點?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李55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儒家思想在西漢、北宋和明代后期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的把握及其產生原因的理解認識。第(1)問至第(3)問的前半部分,關鍵是要抓住材料的相關信息,如材料一的“天子受命于天”“一統于天下”,材料二的“父慈、子孝、君仁、臣敬”“得其所則安”,材料三第一段信息原本就來自課本陳述。第(1)問、第(3)問的后半部分,主要根據材料出處的提示,聯系西漢、明代的時代特征回答;回答第(2)問后半部分,要以前半部分的回答為前提,結合材料中“圣人……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理解其觀點的實質。第(4)問,實際上是在此前三問回答的基礎上,找出材料的主線。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儒家思想在西漢、北宋和明代56
答案:(1)“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統”。 原因:適應國家統一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2)主張:“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宣揚封建綱常、封建道德規范)。目的: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強調人的正當私欲,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德。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4)特點: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趨時更新。 答案:(1)“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統”。(457背景:1、明朝末期內外交困,危機四伏中國宋代后逐漸形成的一種提倡研究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等實際問題,要求經書研究與當時社會的迫切問題聯系起來,并從中提出解決重大問題方案的治學方法。又稱經世致用之學。其特點是以史為鑒,學術研究和現實結合,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并用于社會改革。2、士大夫面對危機,尋求改革方案
3、提倡以史為鑒,提倡研究與結合現實,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何謂“經世致用”背景:1、明朝末期內外交困,危機四伏中國宋代58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2011年9月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2011年9月59貞節牌坊貞節牌坊——從青春到墳墓的漫長苦守,一個女人終身幽禁的證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貞節牌坊貞節牌坊——從青春到墳墓的漫長苦守,一個女人終身幽禁60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標要求: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標要求:61一、背景:明清——封建社會晚期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后期,君主專制制度的空前加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表明了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的產生,在這樣的背景下,新思想得以孕育。明清之際儒學新發展的背景,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1)經濟方面:工商業發展,商品經濟非常繁榮,而且在江南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為儒學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一、背景:明清——封建社會晚期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62(2)政治方面:封建專制空前加強,封建社會制度走向衰落,這引起知識分子的強烈不滿,反專制要求日益強烈。(3)階級方面:江南一帶的市民工商業者已經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市民階層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需要自己的思想,發出自己的聲音。(4)文化方面:明清大興文字獄,科舉八股取士,文化專制進一步加強,理學蛻變為封建專制的精神枷鎖,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歷史: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4(人教版必修三)63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1)、李贄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征青年時代生活困乏。中年做過小官,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腐敗。晚年毅然辭官,后被明政府入獄迫害致死,著作被列為禁書。“離經叛道”(2)、李贄的代表作《焚書》《藏書》等多種著作。《藏書》的命名則是由于李贄認為這部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緣故。1、李贄的離經叛道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1)、64閱讀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焚書·答耿中丞》問:《焚書·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贄的什么思想?
反映了李贄反對將孔子神圣化閱讀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65
材料二:李贄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堯舜同普通人一樣,每一個人都是圣人。種地、做生意,一切謀生活動,都是普通人的物質利益,這些就是道。 李贄還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秉賦之自然”。“謂圣人不欲富貴,未之有也”。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綱常禮教的道學先生,也不過是借理學這塊敲門磚來為自己謀取高官厚祿罷了。
問:上述兩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贄怎樣的思想觀點?閱讀材料
李贄主張人們應該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學先生的虛偽,反映了其反對宋明理學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和對綱常禮教的揭露、批判。 材料二:李贄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堯舜同普通人一樣661)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2)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高度評價改革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民起義給予肯定。3)批判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思想,強調人的正當私欲。(3)、李贄的進步思想主張(4)、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1)具有鮮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戰斗精神;2)有力沖擊了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3)推動人們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1)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3)672.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①生平:抗清、著書②進步思想:1)、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限制君權,保證民權。③代表作:《明夷待訪錄》④評價:抨擊封建君主專制,推動反專制斗爭。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2.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68探究一黃宗羲的思想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訪錄.原君》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明夷待訪錄.財計三》
(1610—1695)浙江余姚人梨洲先生代表作:《明夷待訪錄》(1)材料一中黃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除此之外,黃宗羲還有什么政治主張?(2)材料二中黃宗羲提出什么經濟思想?這種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當時的什么思潮?如何解釋該思潮?①反對君主專制,揭露專制帝王的罪惡。發揚“民本思想”,批判“君為臣綱”,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
②工商皆本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經世致用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面對危局努力尋求改革社會的方案,他們提倡以史為鑒,將學術研究和現實相結合的思想。探究一黃宗羲的思想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693.顧炎武——經世致用
①生平:棄科舉,探救國②進步思想:經世致用(實踐求真知,解決現實問題)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③代表作:《天下郡國利病書》④評價: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3.顧炎武——經世致用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70探究二顧炎武思想
材料一“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
(1613_1682)亭林先生代表作:《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1)材料反映顧炎武主張?(2)后人把他的思想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它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什么傳統美德?結合中國的歷史,列舉幾個能體現這種美德的人物或事跡①主張:正確區分“亡國”與“亡天下”,人人都有“保天下”的責任愛國主義探究二顧炎武思想材料一“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71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梁啟超等)維新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國家列舉中國近代反對君主專制的人物或者派別,他們各有什么主張?列舉主張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資產72材料:“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物質實體,“理”是客觀規律,即物質是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質本身的;又說:“氣者,理之依也”,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賴于物質的,由物質產生的,離開物質,精神就不存在。①古代樸素的唯物思想
②批判理學的“天命論”和“先知論”。材料:“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物質實734.王夫之——唯物思想①生平:抗清、著書②進步思想:繼承發展唯物思想,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事物是可以認識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③代表作:《船山遺書》④評價:啟示近代人們的思想方法,劃時代意義。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4.王夫之——唯物思想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二741、共同的生活背景: a、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b、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并得到緩慢發展; c、自然科學有了一定發展; d、有著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探究三:三個人共同的生活背景有哪些?共同的主張有哪些?不同主張有哪些?1、共同的生活背景:探究三:三個人共同的生活背景有哪些?共同752、共同的思想主張: 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 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強調經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2、共同的思想主張:763、不同的政治理念3、不同的政治理念77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
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他們繼承了晚明進78批判: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民主。②經濟上:提倡“經世致用”。③思想上:反對理學的唯心主義。繼承:①對于民本思想的繼承②探索精神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三、影響:批判繼承傳統儒學,促使我國傳
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批判: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三、影響:批判繼承傳統儒79課堂小結課堂小結80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漢武帝
魏晉隋唐宋明明清
古代儒家思想的發展過程:孔子創造興起孟子荀子總結改造蔚然大宗遭到打擊“黑黜百家,獨尊儒術”正統思想傳統文化主流新儒學體系理學心學形成批判繼承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挑戰吸收佛道精華新發展三教合歸儒三教并行春秋戰國秦朝81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82歷史: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4(人教版必修三)單元總結儒家思想的形成1、背景:
原因:代表:意義:2、儒家思想的形成
時間:創始人:內容:“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會大變革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表現)道:老子、莊子;儒:孔子、孟子、荀子;墨:墨子;法:韓非子
奠定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基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春秋時期孔子核心思想“仁”民本思想單元總結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奴隸制瓦解、封建84儒家思想的發展1、戰國時期
代表:思想:意義:2、西漢時期
條件:成為正統:孟子、荀子仁、民本、倫理觀體系更加完善,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武帝重視人才;董仲舒新儒學體系適應封建大一統的需要武帝肯定新儒學思想啟用文學儒者參政興辦太學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統,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儒家思想的發展孟子、荀子仁、民本、倫理觀體系更加完善,成為諸853、宋明時期
宋
代表:思想:
明
代表:思想:程顥程頤朱熹二程:主張“天理”或“理”是萬物本源,先有理后有物王陽明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源;提出“致良知”朱熹:心性論、理氣論“仁”與萬物俱生把理和倫理道德結合起來《四書章句集注》3、宋明時期程顥程頤朱熹二程:主張“天理”或“理”是861.中西方的主流(統治)思想
(1)中方:古代長期是儒家思想的統治;近代向西方學習,各種思想交鋒,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現代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2)西方:古希臘蘊涵西方人文主義的萌芽;中世紀為封建神學(天主教)所統治;近現代人文精神得到弘揚與發展。1.中西方的主流(統治)思想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1)古代中國。儒學的創立:春秋:孔子——仁、禮。體系的完整:戰國:孟子——仁政、“民貴君輕”;荀子——仁義、民水君舟。遭受重創: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奠定正統地位:西漢:董仲舒——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儒學的發揚:唐朝:唐太宗——以儒為師,科舉考經;傳播到新羅、日本。儒學的復興:兩宋:程朱理學、陸九淵的心學;日本、朝鮮形成“朱子學”學派。儒學的多樣:明清:專制工具(八股取士);活躍思想(四大思想家);傳播西方。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2)近代中國。晚清政府:頑固派借儒家教義壓制進步,反對改革。太平天國:洪秀全借儒家的大同思想宣揚革命。戊戌變法:康有為借儒學改革,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北洋軍閥:袁世凱借儒學復辟,尊孔復古(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反對舊道德——矛頭指向儒家傳統道德(封建思想)。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3)現代中國。“文化大革命”:借儒家進行階級斗爭(儒法斗爭、批林批孔)。新時期:正確認識儒家思想與文化(拋棄封建糟粕,發揚優良傳統)。2.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與遭遇1.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思想家是()
A.黃宗羲
B.李贄
C.王夫之
D.顧炎武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材知識的識記。李贄認為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理。故選B項。
答案:B1.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思想家是() A.黃宗羲91
2.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黃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來決定的
C.反對君主專制,實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憲制
解析:結合材料分析,黃宗羲認為封建社會實行的是專制,主張實行法治以取代人治,即君主專制。
答案:C 2.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有治923.我們都熟知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源自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黃宗羲
B.王夫之
C.顧炎武
D.李贄
解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源自顧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答案:C3.我們都熟知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源自下列哪位思想家934.下列關于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及其作品,配對不正確的是(
)A.李贄——《焚書》《藏書》B.黃宗羲——《明夷待訪錄》C.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D.王夫之——《日知錄》解析:《日知錄》是顧炎武的著作。故D項不正確。答案:D4.下列關于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及其作品,配對不正確的是( )94
5.“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的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活躍,他們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這里“新的歷史條件”是指()①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②新的生產因素和生產關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舊、陳腐不化④王朝統治的專制腐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注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新”。所謂“新”,即明清時期出現的前所未有的現象,依據這個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選出正確答案。
答案:A 5.“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的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近。”95問題: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包含哪些內容?有什么進步意義?
【引思】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是經濟、政治、思想等因素共同促成的;它包括抨擊君主專制、主張社會變革等內容,對這些思想的進步意義的分析,可從其矛頭指向和帶來的啟蒙作用等方面來認識。問題: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包含哪些內容?有什96【問題詳解】1.原因
(1)經濟因素:一方面是因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是“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2)階級基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者階層隊伍擴大,他們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學日益僵化,“三綱五常”扼殺了人的個性,摧殘了人們的思想,啟蒙思想家要求掙脫思想束縛,實現個性的自由發展。(4)政治因素:統治者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專制統治走向腐化。【問題詳解】 (1)經濟因素:一方面是因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97
2.內容:反對絕對權威;倡導個性發展;提倡男女平等;主張社會變革,關乎國計民生;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揭露帝王專制的罪惡;關注整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人民的安居樂業;提倡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3.進步意義: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經世致用思想、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而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也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這種批判意識給君主專制統治帶來強烈的沖擊,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在其后數百年間仍具有思想啟蒙作用,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 2.內容:反對絕對權威;倡導個性發展;提倡男女平等; 3.981.下列關于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經世致用的主張
D.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解析: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作為封建士大夫的他們反對的是君主專制,還沒有也不可能深入地批判封建制度。
答案:B1.下列關于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的表述,不正992.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提出的進步思想的實質是()
A.徹底否定儒學
B.對孔孟個人和儒學的否定
C.擺脫理學僵化模式的束縛
D.把儒學改造成為資產階級思想體系
解析: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對儒學的批判,是對傳統儒學的挖掘和發揮,其目的是重新建立適應現實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儒學。但是他們不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C2.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提出的進步思想的100教材P17思考題。
【參考答案】明清之際,程朱理學使得儒學日益僵化,人們只能按照程朱理學對儒家的解釋做學問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見都會遭到社會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譴責。于是,讀書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學的解釋學習儒家經典,以謀取官職。讀書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社會風氣虛偽,官場環境污濁。教材P17思考題。 【參考答案】明清之際,程朱理學使得儒1011.在明朝后期,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被保守派視為“非圣無法”的異端分子的是()A.李贄C.顧炎武B.黃宗羲D.王夫之
解析:明朝后期,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被保守派視為“非圣無法”的異端分子是李贄。
答案:A1.在明朝后期,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102《2.明夷待訪錄》中載:“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體現出()
A.農民反封建的強烈愿望
B.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
C.知識分子參與政權的愿望
D.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要求
解析:此材料為黃宗羲的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觀點,故A、C兩項不選;黃宗羲并非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故D項錯誤。思想觀點屬于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由相應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因此B項正確。
答案:B《2.明夷待訪錄》中載:“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體103
3.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列舉了歷史上大量的“稱臣下為父母”“人臣稱人君”“人臣稱萬歲”的例子。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經世致用思想
C.宣傳“三綱五常”等級秩序
D.否定封建禮教傳統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材料中顧炎武舉出的事實表明他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答案:A 3.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列舉了歷史上大量的“稱臣() 1044.王夫之認為“天下唯器而已矣”“據器而道出”“無器而道毀”“無其器則無其道”。他所說的“器”指的是()
A.客觀存在的事物
B.人們的感知器官
C.科學實驗的儀器
D.萬物發展的規律
解析:王夫之是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說的“器”是指客觀存在的事物,“道”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意識。
答案:A4.王夫之認為“天下唯器而已矣”“據器而道出”1055.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與發展
B.封建專制統治強化并出現嚴重危機
C.宋明理學占主導地位
D.人民起義的推動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現象的理解。B項是A項的結果;D項是B項的結果;B、D兩項是表面因素,不是根本原因。C項宋明理學是對人們思想的壓制,目的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是造成B
項的原因,同時阻礙了明清時期經濟發展。故選A項。
答案:A5.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106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年廣東惠陽高級中學期末考試)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贊揚寡婦再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贊頌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起義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活躍度的預算與投資合同
- 全職員工離職說明
- 數據庫技術COMPUTER87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集中性市場營銷策略課件
- 雙總線冗余供電方式盧凱霞時間年月課件
- 中醫特色護理課件
- 中醫關于水腫的課件
- 高空電力作業安全合同
- 養生保健品經銷合同范本
- 北京市東城區2024屆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含解析
- 環境毒理學考試整理重點
- GH-T 1388-2022 脫水大蒜標準規范
- (完整版)軟件工程導論(第六版)張海藩牟永敏課后習題答案
- 金屬材料成形工藝及控制課件:軋制理論與工藝 (2)-
- 《我與集體共成長》的主題班會
- 六年級趣味數學活動課堂課件
- imo中的問題定理與方法
- 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氨吹脫塔單元設計示例
- 中國移動-安全-L3
- GB/T 42314-2023電化學儲能電站危險源辨識技術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