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第一章環境毒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環境污染物,環境污染物主要是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性污染物。環境毒理學的主要任務:1)研究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可能危害及其劑量—反應關系,進行毒性和安全性評價。2)闡明環境污染物毒作用機理及影響其毒作用的各種因素,探索環境污染物對生物體健康損害的早期檢測指標。3)——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4)為制定環境標準、環境衛生標準,為預防、治療環境污染物中毒提供科學依據。環境毒理學的主要內容:研究環境污染物及其在環境中的轉化產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一般規律,包括毒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轉運過程以及代謝轉化等生物轉化過程,劑量與作用的關系,毒物化學結構與毒性大小以及影響毒作用的各種相關因素。環境毒理學的研究方法:以動物實驗為主,包括體外試驗和整體內實驗,結合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體外試驗分為器官、細胞、亞細胞、分子四種水平;整體實驗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毒性實驗。1、環境毒理學的研究任務和內容是什么?答:主要任務任務是研究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的損害作用及其機理,探索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損害的早期檢測指標和生物標志物,從而為制定環境環境衛生標準和有效防治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論依據;此外,根據環境污染對其他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個體、種群及生態系統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環境中對整個生物社會的危害,研究其損害作用及其機理、早期損害指標及防治理論和措施。環境毒理學的最終任務是保護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的生存和持續健康的發展。2、環境毒理學的研究方法?答:體外實驗: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組織培養,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謝的研究);2)細胞水平(應用的細胞包括已建株的細胞系(株)和原代細胞(可用不同的器官進行制備)、可用于外來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種過篩試驗,也可用來研究化合物的代謝和中毒機理的探討);3)亞細胞水平(研究中毒機理、毒物引起損傷的亞細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謝);。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對生物體內酶的影響)體外試驗的優點:簡快速、經濟、條件易于控制。缺點:缺乏神經—體液調節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體狀況下的生物效應。體內試驗:1)急性毒性試驗(指一次染毒或24h內重復染毒的毒性實驗研究);2)亞性毒性試驗(稱為亞慢性毒性毒性試驗—一般認為1~3各月為宜,但具體試驗期限隨實驗要求而異);3)慢性毒性試驗(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終生染毒的毒性試驗)【名詞解釋】1.環境毒理學是研究環境污染物,特別是化學污染物對人體和人群,以及相關生物的損害作用及其機理的科學。2.生態毒理學是研究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特別是環境污染物對非人類生物個體和群體以及生態系統的損害作用及其規律的科學。【問答題】2.環境毒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幾種?P3-53.環境毒理學的研究趨勢是什么?P5第二章脂溶性污染物,以被動擴散吸收;水溶性污染物,以特殊轉運吸收。1.敘述毒物通過生物膜的方式方式及其機理?答:一、被動轉運:膜兩側的毒物從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化學物并不與膜起反應,不消耗能量。1.簡單擴散:生物膜兩側的化學物分子從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擴散。2.濾過:化學物通過細胞膜的親水性孔道的過程。二、特殊轉運:(被轉運的毒物必須與生物膜組成成分發生可逆性結合,并形成復合物)1.主動轉運:外來化合物通過生物膜由低濃度處轉運并需要消耗能量的過程。特點:特點:是需要通過蛋白載體作用,載體可逆濃度梯度,是化學物通過細胞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2.易化擴散:摸上蛋白質載體特異性地與某種化學毒物結合后,其分子內部發生構型變化而形成適合該物質透過的通道而進入細胞。易化擴散只能按順濃度梯度方向轉運,因為不需要消耗能量。3.吞噬作用和胞飲作用:一些固態顆粒物質與細胞膜上某種蛋白質具有特殊親和力,當其與細胞膜接觸后,可改變這部分膜的表面張力,引起外包或內凹,將異物包圍進入細胞,這種方式成為吞噬作用。2.影響簡單擴散的因素?答:1)生物膜兩側化學物的濃度梯度:膜兩側的濃度梯度越大,化學物質通過摸擴散的速度就越快。2)脂/水分配系數:一種物質在脂質中的溶解度與其水中的溶解度一比稱為脂/水分配系數。3)化學物質的解離度和體液的pH:物質在體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就越難通過簡單擴散的方式透過生物膜。3.環境污染物吸收有那幾條途徑?影響吸收的因素?答:一、經過消化道吸收影響因素:1消化道中的多種酶類和菌叢可是某些化學物轉化成新的物質而改變其毒性。2胃腸道內容物的種類和數量、排空時間及蠕動狀態都會影響消化道對環境化學物的吸收。3環境化學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響吸收的因素。二、經呼吸道吸收影響因素:1.分壓差和血/氣分配系數:氣體從高分壓(濃度)處向低分壓(濃度)處通透,肺泡氣和血液中該氣態物質的分壓差越大,吸收越快。隨著吸收量的增加,分壓差逐漸減小,吸收速度逐漸減慢。2.溶解度和相對分子質量:非脂容性的物質的吸收速度主要受相對分子質量大小的影響,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化學物吸收較慢;脂容性的物質的吸收速度與相對分子質量大小關系不大,而主要取決于其脂/水分配系數,系數大者,吸收速率較高。3.肺的通氣量和血流量的比值:通氣/血液比值越大,氣體相對交易吸收。4.顆粒大?。侯w粒物的吸收主要受顆粒大小的影響三、經皮膚吸收途徑:一是皮毛;二是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化學物透過角質層的速度與化學物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數及角質層的后蘇有關。~不同種屬的動物表表皮通過性不同,可能與角質層的厚度不同有關。~高溫促進皮膚血液和間質液流動,使化學物較易被皮膚吸收。~角質層損傷因子。~毒物經皮吸收的兩條途徑;~通過表皮脂質屏障是主要的吸收途徑,即毒物—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生發層和基膜—真皮。~通過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皮膚附屬器,繞過表皮屏障直接進入真皮。~毒物經皮膚吸收的兩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穿透相。毒物透過表皮進入真皮。~第二階段——吸收相。毒物由真皮進入乳頭層毛細血管。經消化道吸收經呼吸道吸收經皮膚吸收4.腎臟排泄毒物的機理包括哪幾種方式?答:包括腎小球濾過、腎小管的主動分泌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三種方式。5.一級速率過程:是指化學物在體內隨時間變化的速率與其濃度成正比的過程。6、生物半衰期:指化學物在體內減少一半所需要的時間。7.影響生物轉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物種差異—①代謝酶的種類不同,即某種代謝酶的有無②代謝酶的不同。2)飲食營養狀況3)年齡、性別等生理因素——激素4)代謝飽和狀態5)代謝酶的抑制和誘導8、簡述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答:一、I相反應1.氧化反應&微粒體氧化:脂肪族羥化,芳香族羥化,N—羥化,環氧化,N—氧化,P—氧化,S—氧化,氧化性脫烷基(N—脫氧化反應烷基,O—脫烷基,S—脫烷基),氧化性脫烷基氨,氧化性脫鹵。~非微粒體氧化:單胺和二胺氧化,醇、醛氧化。2.還原反應¥微粒體還原:硝基還原,偶氮還原,還原性脫鹵。¥非微粒體還原性:包括醇、醛、酮、有機二硫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的還原反應。3.水解反應酯酶,酰胺酶和糖苷酶水解酯、酰胺和硫酸酯化合物。二、II相反應結果反應毒物和其他代謝產物與內源性代謝產物結合而形成的結合II相反應結合反應物。類型:葡萄糖醛酸結合,硫酸結合,乙?;?,氨基酸結合,谷胱甘肽結合,甲基化。污染物生物轉化的結果:1.使大部分有機污染的毒性降低,形成更容易降解的分子結構;2.使部分有機污染物的毒性增強,形成更難降解的分子結構。吸收:環境化學物經各種途徑透過機體的生物膜而進入血液的過程稱為吸收。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吸收。1、消化道吸收是吸收環境化學物的主要途徑。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有吸收作用,主要在小腸。經胃腸道吸收的外源化合物主要通過下列轉運方式:(1)簡單擴散是外源化學物在胃腸道吸收的主要方式。(2)濾過小腸粘膜細胞膜上有直徑0.4nm左右的親水性孔道,分子量100左右,直徑小于親水性孔道的小分子,可隨同水分子一起濾過而被吸收。(3)主動轉運機體需要的某些營養物質如糖類、氨基酸、核酸、無機鹽可由腸道通過主動轉運逆濃度梯度被吸收,少數外源化學物,由于其化學結構或性質與體內所需的營養物質非常相似,也能通過主動轉運進入機體。(4)胞吞作用偶氮色素及某些微生物毒素可通過胞吞作用進入腸粘膜上皮細胞。影響吸收的因素:(1)消化道中的酶類和菌叢,可改變某些化學物毒性(2)胃腸道內容物的種類和數量、排空時間、蠕動狀態。胃腸道的內容物減少、胃排空時間和腸蠕動減緩均有助于增加外源化學物的吸收(3)環境化學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分散度大,易于吸收。2、呼吸道吸收:主要在肺。吸收最快的是氣體、小顆粒氣溶膠和脂/水分配系數高的物質。吸收特點:吸收的外來化合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分布全身,與胃腸道吸收不同。主要方式:簡單擴散氣態物質水溶性影響其吸收部位,易溶于水的氣體在上呼吸道吸收,水溶液性較差的氣體則可深入肺泡,并主要通過肺泡吸收氣態物質到達肺泡后,主要經簡單擴散透過呼吸膜而進入血液,影響吸收速度的主要因素是肺泡和血液中物質的濃度(分壓)差、溶解度、肺通氣量和血流量。顆粒物的吸收主要取決于大小:>10μm,沉積在上呼吸道→痰5~10μm,沉積在氣管和支氣管1~5μm,可到達呼吸道深處,部分到達肺泡<1μm,在肺泡內擴散而沉積顆粒物:上呼吸道炎癥、肺炎、肺肉芽腫、肺癌、肺塵埃沉著病、過敏性肺部疾患;可溶性有毒顆粒物:吸收入血引起中毒;影響因素:生理學的差異、暴露條件3、皮膚吸收皮膚對化學物的通透性較弱,存在脂質屏障。四氯化碳、有機磷農藥等可經皮膚吸收皮膚吸收的兩條途徑:(1)表皮(2)毛囊、汗腺、皮脂腺影響皮膚吸收的因素:(1)分子量大小、脂/水分配系數及角質層厚度(2)種屬不同:可能與角質層厚度不同有關。(3)高溫:易于吸收(4)角質層損失因子:角質層被損壞,可使環境化學物通透性增加。4其他途徑吸收:靜脈注射:外源化學物直接進入血液,分布到全身;腹腔注射:豐富的血流供應和相對廣大的表面積,外源化學物的吸收迅速;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較慢,可直接進入體循環同種化學物在體內不同器官分布不同,不同化學物分布也不同,這與組織的血流量、親和力及其他因素有關。分布:影響分布的另一主要因素是體內屏障:主要的屏障有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等,但是這些屏障都不能有效地阻止親脂性物質的轉運。什么樣的物質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穿透性較差,只有脂溶性、未解離、未與蛋白質結合的非解離狀態的化合物,才有可能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但是并非是對毒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完全屏障,僅表現為較身體其他多數部位的通透性小。胎盤屏障:胎盤是由母體血液循環和胚胎胎盤之間的幾層細胞構成。大部分外來化合物透過胎盤的機理是簡單擴散,而胚胎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則通過主動轉運而進入胚胎。貯存:進入血液的環境化學物大部分積聚在特定部位。
有的化學物對其積聚部位發生毒性作用——靶部位、靶器官(targetorgan);
有的化學物對其積聚部位不發生毒性作用——貯存庫(storagedepot)。幾種主要的貯存庫:1、血漿蛋白外來化合物進入血液之后往往與血漿蛋白,尤其是血漿白蛋白結合,使之不易透過膜進入靶器官,也影響化學物的排泄、轉化及再分布。這種結合大多為可逆的非共價結合。2、肝和腎肝和腎具有與許多外源化學物結合的能力。這些組織細胞中含有一些特殊的結合蛋白:配體蛋白(ligandin)、金屬硫蛋白3、脂肪脂溶性外來化合物如有機氯農藥、有機汞農藥、PCB等易于貯存于脂肪組織中,并不呈現生物學活性。只有在脂肪被動用、外來化合物重新成為游離狀態時,才出現生物學作用。外源化學物在脂肪中的貯存可降低其在靶器官中的濃度。對肥胖者的毒性要比消瘦者低。4、骨骼由于骨骼組織中某些成分與某些外源化學物有特殊親和力,這些物質在骨骼中的濃度很高。外源化學物在骨中的沉積和貯存是否有損害作用,取決于外源化學物的性質。Pb、Si、Ba可取代骨質中的Ca而蓄積在骨質中。有毒物質在體內貯存的生理意義:P151、保護作用;2、可能成為慢性中毒的來源。排泄:排泄是外來化合物及其代謝產物向機體外轉運的過程。主要途徑:腎——尿液,肝——膽汁;其他:汗液、乳汁、唾液、淚液及胃腸道分泌物、呼吸道。腎臟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肝腸循環:由于腸液或細菌的酶催化,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腸道重吸收,重新返回肝臟,形成腸肝循環,使其從腸道排泄的速度顯著減慢,生物半減期延長,毒作用持續時間延長毒物吸收的途徑: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氣溶膠和顆粒狀物質以被動擴散方式通過細胞膜吸收,吸收情況與顆粒大小有關。顆粒直徑>5um的粒子在鼻和支氣管樹中沉積;顆粒直徑<5um的微粒,粒子愈小,到達支氣管樹的外周分支就愈深;直徑≤1um的微粒,附在肺泡內;極小的微粒(0.01—0.03um),由于布朗運動速度快,附在較大的支氣管內。毒物由血液進入腦組織或由母體血進入胎兒血時,需分別經過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血腦屏障穿透性較差,使非脂溶性物質難以進入腦組織。胎盤屏障作為母體和嬰兒血液循環的間隔,一旦母體血液中含有一定濃度的毒物時,胎盤屏障可以阻擋毒物,保護嬰兒。(屏障有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胎盤屏障防止毒物進入胎兒血。脂溶性、未解離、未與蛋白結合的非解離狀態的化合物更易于進入血腦屏障。貯存庫:當毒物對蓄積地點相對無害時,此時蓄積地點就稱為貯存庫。貯存庫對急性中毒有保護作用,減少了到達毒作用點(靶器官)的毒物量。貯存庫中的毒物與血漿中的游離毒物保持動態平衡。體內的貯存庫有四種:血漿蛋白、肝腎、脂肪組織、骨骼組織。P25生物轉化:外來化合物在體內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并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產物的過程稱為生物轉化,或稱為代謝轉化。所形成的衍生物即代謝物。生物轉化具有兩面性生物轉化有兩種類型:Ⅰ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和水解;Ⅱ相反應,包括毒物或其代謝產物與內源性代謝產物結合形成的結合物。(葡萄糖醛酸結合、硫酸結合、乙酰化、氨基酸結合、谷胱甘肽結合、甲基化)生物轉化的主要場所是肝臟,還有肺、胃、腸和皮膚等。谷胱甘肽的作用:還原性谷胱甘肽是體內重要的解毒物質。一些親水性化合物可與細胞成分反應,引起細胞死亡或誘發腫瘤,而谷胱甘肽可與這些親水性化合物起反應,從而防止對細胞的有害作用。MFOS催化的氧化反應MFOS(microsomalmixedfunctionoxidasesystem):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質網中;特異性低:可催化幾乎所有環境化學物的氧化反應;還原酶:肝、腎和肺的微粒體和胞液以及腸道中。生物轉化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生物轉化的多樣性(二)生物轉化的連續性(三)代謝轉化的兩重性(四)代謝飽和狀態代謝飽和狀態:當毒物的量達到一定濃度時,其代謝過程所需的基質可能被耗盡或者參與代謝的酶的催化作用不能滿足其需求,單位時間內的代謝產物的量不再隨之增加,正常的代謝途徑也可能發生改變,這種代謝途徑被飽和的現象稱為代謝飽和。(舉例:氯乙烯、溴苯)毒物代謝動力學:用數學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轉化和排泄等隨時間而發生的量變動態規律,即研究毒物代謝的量變的經時過程,目的在于了解毒物在體內消長的規律,從而對毒物安全性評價提出科學依據。室:將機體視為一個系統,按動力學的特點分為若干部分,每個部分稱為室。當毒物在體內的運轉速率高,體內分布迅速達到平衡時,可將其視為一室模型。而血流量少,穿透速度慢,不能立即與血液中的毒物達到平衡的器官認為是周邊室。周邊室可有一個或多個,故可將機體視為二室或多室模型。幾個主要參數(考概念):(1)表觀分布容積:是體內毒物量D與血漿中毒物濃度C之比,即:Vd=D/C(L,ml,或L/kg,ml/kg)式中:D—體內毒物總量;C—血漿中毒物濃度(2)半減期(T1/2):某種毒物在體內含量(濃度)減少一半所需要的時間。(3)消除速率常數(K):單位時間內毒物在體內的消除數量與體內數量的比例常數。(4)消除率(Cl,clearancerate):單位時間內毒物消除量與血漿中毒物濃度之比:兩室模型:大多數毒物在機體內的轉運屬于二室模型,但經過一段時間,體內毒物分布達到平衡、消除速率恒定時,可認為二室已合并成一室?!久~解釋】1.生物轉運:環境化學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類似的機理,均是反復通過生物膜的過程,統稱為生物轉運。2.生物轉化:環境化學物在組織細胞中發生的結構和性質的變化過程,成為生物轉化3.代謝飽和:當毒物達到一定水平時,其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基質可能被耗盡,或者參與代謝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滿足其需要,這樣單位時間內的代謝產物量就不再隨毒物濃度升高而增大,這種代謝途徑被飽和的現象成為代謝飽和。4.靶器官化學物對其積聚的部位可直接發揮毒性作用,該部位稱為靶器官5.貯存庫有的部位化學物含量雖高,但未顯示中毒效應,這些部位稱為該化學物的貯存庫。【問答題】闡述毒物通過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及其機理。P7-10環境污染物吸收有哪些途徑?分析影響吸收的因素?P10-12腎臟排泄毒物的機理包括哪幾種方式?P16-17簡述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P25何謂腸肝循環?P17外源化學物分布的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轉化的復雜性?8、舉例說明毒物代謝酶被誘導和抑制的毒理學意義第三章1、概念:1)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較小劑量就能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算上的化學物質。2)毒性:是指一種物質能引起機體算害的性質和能力。3)中毒:是指機體受到某種化學物質的作用而產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的病變。4)危險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條件下化學物導致機體產生某種不良效應的概率,即是某種物質在具體物質在具體的接觸條件下對機體造成損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計。5)危險性:主要是根據化學物的毒物,化學物的劑量與對機體損害作用的相差關系以及人群中可能受算還的人數和受損害程度,用定量統計學方法進行估計并用與其率表示。6)劑量:即可指給予機體接觸的外援化學物的數量,又可指外來化學物被吸收進入機體的數量,還可指外援化學物質在關鍵組織器官和體液中的濃度或含量。7)效應:指一定劑量的外援化學物質與機體接觸后所引起的機體的生物學變化。8)反應:指機體與一定量的外援化學物接觸后,稱此案某種效應并達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生效應的個體在某一群體中占的比例。9)聯合毒作用: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物同時或短期內先后作用與機體所產生的綜合毒性作用。2、聯合作用的類型?答:①相加作用:多種環境化學物的聯合作用等于每一種化學物單獨作用的總和。②協同作用:指幾種化學物的聯合作用大于各化學物單獨作用之和。③增強作用:一種環境化學物本身對機體并無毒性,但能使與其同時進入機體的另一種環境化學物的毒性增強。④拮抗作用:指幾種化學物的聯合作用小于每種化學物單獨作用的總和。⑤獨立作用:指多種化學物各自對機體產生不同的效應,其作用的方式途徑和部位也不同,彼此之間互無影響。3、簡述影響毒作用的主要因素?答:包括化學物的結構與性質、機體狀況、染毒條件和環境因素等。(一)環境化學物的結構與性質1)化學結構:構效關系研究影響其獨奏用的性質影響毒作用的大小2)化學性質與毒作用性質:本換上的氨被不同基取代產生不同的毒性,3)毒性大小與結構:①同系物的碳原子數——碳氫化合物(烷、醇、酮等)~當碳原子數字在2~7之間時:則C數的增加毒性增加。超過一定限度(7~9個)后:隨C數的增加毒性下降。如:毒性戊烷<乙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降低~當碳原子數相同時:直鏈的>支鏈的:成環的>不成環的②鹵代:烷烴類的肝臟的毒性可因取代的鹵素原子的增加而使分子極化程度增加,易與酶系統結合而使毒性作用增強。③羥化:芳香族羥化,分子極性增強,毒性增強。如:苯引入羥基二成苯酚,后者具弱酸性,易與蛋白質中堿性基團結合,與蛋白有較強親和力,毒性增強,多羥基的芳香族化合物毒性更高。④烴基:非烴類化合物中引入羥基,使脂容性增高,易與透過生物膜,毒性增強,烴基結構可增加毒物分子空間位阻,使毒性增加或減少。⑤構型:同分異構體:一般對位>鄰位>間位,但也有例外:旋光異構體。4)物理性質與毒性①脂水分解系數數:即化合物在脂相和水相的溶解達到平衡時的平衡常數,稱為脂水分配系數。一般脂容性高的毒物,易于吸收且不易于排泄,大體內停留時間較長,毒性較大。②解離度:弱酸或弱堿化合物,電離度越低,非離子型比率越高,越易吸收,發揮毒效應;反之,離子型比率越高,雖易溶于水,但難以吸收,且易隨尿排出。③揮發度和蒸汽壓:易揮發蒸汽壓大的化學物質。易于污染空氣,并經吸收到進入機體。如:苯與苯乙烯,絕對毒性相同,但苯易揮發,實際危害更大。④分散度:粉塵、煙盒霧狀大氣污染物,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積越大,生物活性越強。⑤純度:雜質可能影響或增強,甚至改變元化合物的毒性作用,除草劑2,4,5_T如:致畸性主要由于含雜質四氯二本二口惡英。5)毒物侵入機體的途徑與毒性:毒物侵入機體的途徑不同,在體內的分布和吸收速度也不同,吸收量大的毒性大,產生的毒性反映強。(二)機體狀況:1.種屬和個體差異,2.性別與激素,3.年齡4.營養與健康,5.生物節律。(三)接觸條件:1.接觸途徑2.溶劑3.毒物濃度與容積4.交叉接觸(一般對于同種毒物:呼吸道>腹腔注射>胃腸道>皮膚吸收)(四)環境因素:化學物的聯合作用,物理作用。氣溫、氣濕、氣壓。【名詞解釋】1.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嬌小計量就能引起生物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的化學物質。2.毒性:是指一種物質能引起機體損害的性質和能力。3.劑量:指給予機體或機體接觸的外源化學物的量,又可以指外來化學物吸收進入機體的量,還可以指外源化學物在關鍵組織器官和體液中的濃度或含量。4.效應和反應:效應是指一定劑量外源化學物與機體接觸后所引起的機體的生物學變化。反應是指機體與一定劑量的外源化學物接觸后,呈現某種效應并達到一定程度的比例。5.危險度和危害性:危險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條件下化學物導致機體產生某種不良效應的概率。危害性缺乏定量概念,未考慮機體可能接觸的劑量和損害程度,一般指化學物對機體產生危害的可能性。【問答題】1.毒理學中主要的毒性參數有哪些?2.試述影響毒作用的機體因素及其意義P593.什么是化合物的聯合作用?主要有那些類型?P494.如何判斷化合物的聯合作用類型?聯合作用系數法和等效應線圖法P505.外源化學物聯合作用研究的意義是什么?6.毒物的化學結構與毒作用有何關系?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何實際意義P57?7.簡述影響毒作用的主要因素。P578.試述化學毒物對機體損傷的主要機制。P52知識要點1、環境毒理學:是研究環境污染物,特別是化學污染物對生物機體,尤其是對環境毒理學人體的損害作用及其機理的科學。P12、外源化合物:指除了營養元素及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需的物質以外,外源化合物存在于環境中,可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引發機體發生生物學變化的物質。P13、環境毒理學研究方法:整體實驗、調查研究、體外實驗。4、環境毒理學的發展方向和研究趨勢:5、生物轉運:是指環境污染物經各種途徑和方式同生物機體接觸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過程的總稱。P66、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生物膜只要有液晶態的脂質雙分子層(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構成。其在物質轉運、能量代謝、細胞識別、信息傳遞等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P9P57、環境化學物通過生物膜的方式及其機理:(1)被動轉運:簡單擴散(驅動力為濃度梯度,受生物膜兩側化學物的濃度梯度、脂水分配系數、化合物質的解離度和體液的PH值影響)和濾過作用(環境化學物透過生物膜上的親水性孔道,驅動力為滲透壓)(2)特殊轉運:主動運輸、異化擴散、吞噬和胞飲。;P98、吸收途徑及其影響因素:主要吸收途徑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其次還可以同過靜脈注射染毒。消化道吸收:消化道中的多種酶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活躍度的預算與投資合同
- 全職員工離職說明
- 數據庫技術COMPUTER87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集中性市場營銷策略課件
- 雙總線冗余供電方式盧凱霞時間年月課件
- 中醫特色護理課件
- 中醫關于水腫的課件
- 高空電力作業安全合同
- 養生保健品經銷合同范本
- 北京市東城區2024屆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含解析
- 化工生產基礎知識習題庫
- 2024年醫療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項目合同
- 2025風電機組無人機巡檢技術方案
- 大學武術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2025年中移鐵通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00名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學院學術委員會專家聘用合同3篇
- 建筑業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 IATF16949基礎知識培訓教材
- 《基于機器視覺的激光焊縫跟蹤系統研究》
- 互聯網行業海外垂類AI專題(8):AI激發SAAS新一輪產品創新周期美股軟件板塊反轉確立
- UL1059標準中文版-2020接線端子UL標準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