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聊城市冠縣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1.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中出現的以下場景不能體現生命現象的是( )A.士兵汗流浹背 B.主播吸氧解說C.群眾熱淚盈眶 D.禮炮響徹云霄2.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我國,給我國人民的健康及經濟帶來嚴重影響。2月份是疫情防的關鍵時期,要想掌握我國疫情具體情況應采取的方法是()A.觀察法 B.抽樣調查 C.普查 D.實驗法3.下列各項所蘊含的生物學知識不正確的是()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該食物鏈可以表示為“蟬一螳螂一黃雀“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說明了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南橘北枳”說明了溫度對生物的影響4.能依次體現溫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順序是()①荒漠中仙人掌葉片退化為刺②草盡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鴨先知④蟑螂喜歡在夜間活動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5.《中國詩詞大會》帶動了全民學詩熱潮,許多詩詞中蘊含著生物學知識,下列詩句中所反映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描述正確的是()A.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適應環境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環境影響生物C.春風又綠江南岸-生物影響環境D.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生物適應環境6.我們美麗的校園是一個生態系統,構成這個生態系統的是()A.校園里所有的老師和同學B.校園里所有的花、草、樹木和動物C.校園里寬闊的運動場D.校園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7.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在某草原生態系統中,下列符合能量
流動過程的是(A.流動過程的是(A.草一食蟲鳥一兔一鷹B.草一食草昆蟲一青蛙一蛇C鷹一食蟲鳥一食草昆蟲一草D.草一食草昆蟲一鼠一青蛙.如表為小林同學探究“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的設計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處,下列改進建議正確的是()位置鼠婦數量光照土壤濕度紙盒左半側10只明亮干燥紙盒右半側10只黑暗潮濕A.紙盒左右兩側各放1只鼠婦B.紙盒左右兩側均應設置黑暗的條件C紙盒左右兩側均應放置干燥的土壤D.紙盒左右兩側均應放置潮濕的土壤.一個處于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中的四種生物構成了食物鏈,在某一時間內它們的相對數量關系如圖所示,在一段時間內,若乙的數量增加,則會引起( )相對數相對數anr卜甲乙丙丁A.丙、丁的數量增加,甲的數量下降B.甲、乙的數量增加,丙的數量下降C.甲、丙的數量增加,丁的數量下降D.甲、丙、丁的數量都增加.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層叫生物圈,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構成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上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下層C.絕大多數生物生活在陸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約10千米的范圍內D.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陽光、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穩定的營養供給等基本條件.2020年初非洲暴發了特大蝗災并向南亞蔓延,我國派出的“鴨子軍團”參與滅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列說法不恰當的是( )A.此處的食物鏈可以表示為蝗蟲一鴨子B.如果農民在農田中噴灑農藥DDT,那么鴨子體內積累的DDT比蝗蟲多C農田生態系統的成分較簡單,其自動調節能力較差D.非洲蝗災向南亞蔓延的事實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臺顯微鏡配有如圖所示的鏡頭,要使被觀察的物體放大125倍,應選擇的鏡頭組合為D.D.③⑤.如圖表示植物體的不同結構層次,其中屬于組織的是( )TOC\o"1-5"\h\z.下列細胞結構中,動物細胞不具有而洋蔥表皮細胞具有的結構是(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葉綠體⑤細胞核⑥液泡A.①⑥ B.①④ C.①④⑥ D.④⑥.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動、植物細胞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B.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比動物細胞多細胞壁、葉綠體、液泡這三個結構C.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同時還含有遺傳物質DNAD.涼拌黃瓜時盤子里的水分來自于細胞質.2019年延慶世界園藝博覽會上,“鮮花大道”兩旁盛開著粉、紅、黃、淡紫、藍等各種顏色的鮮花。決定花瓣顏色的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中的()3/34A.液泡BA.液泡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膜17.如圖為某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以下描述錯誤的是()A.該細胞為動物細胞B.該過程包含了細胞生長C.細胞核先分裂,再細胞中央部分向內凹陷D.若A細胞中含8條染色體,則C中的一個細胞中含4條染色體.如圖是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和操作不當易產生氣泡的步驟分別是( )①蓋片A.④②①③②用解削針
將表皮展平B①蓋片A.④②①③②用解削針
將表皮展平B.④①②③ 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圖是植物細胞的相關概念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a、b表示功能,①表示過程,形成形成A.甲表示細胞膜,b表示保護和支持功能B.細胞由①過程形成組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C.丙表示的細胞結構是細胞核D.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于漱口的液體、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染色用的液體分別是( )A.碘液生理鹽水自來水 B.碘液生理鹽水 涼開水C.碘液自來水生理鹽水 D.涼開水生理鹽水碘液.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B.由于細胞內遺傳物質的不同,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C.大樹具有的結構層次有細胞、組織和器官D.植物體逐漸長大主要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草履蟲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其中完成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結構是()A.表膜 B.口溝 C.胞肛 D.纖毛.到南極進行考察的科學工作者,為了保護環境,除了必須把塑料以及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南極外,還必須把人類的尿液、糞便等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產者C.沒有消費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設施.從植物的結構層次來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馬鈴薯的塊莖屬于機械組織B.龍眼肉以營養組織為主C.“藕斷絲連”的“絲”屬于輸導組織D.橘子皮以保護組織為主.生物體是有一定結構層次的,對如圖所示的描述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組成乙的細胞結構和甲是相同的B.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葉屬于同一結構層次--器官C.丙中葉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護作用的上皮組織D.丙和丁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相同的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8分)某校七年級二班的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到濕地公園研學旅行,利用學過的生物
知識對該公園的生物與環境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圖一表示濕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表示某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甲A有毒物質相對含量甲A有毒物質相對含量乙丙丁生物種類圖二(1)圖一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和。(2)圖一的食物網中有條食物鏈,雜食性鳥與昆蟲的關系是。(3)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4)圖二中的生物要構成一條食物鏈,則乙對應的是圖一中的。(5)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鼠和昆蟲大量增多時,該生態系統會遭到破壞,出現鼠害、蝗災等現象,這說明生態系統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為保護美麗地球家園,作為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6分)如圖為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物細胞模式,請分析回答:(1)圖中屬于動物細胞的是圖,甲、乙兩種細胞都具有的基本結構是[]、[ ]和[]。(2)若將細胞乙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結構是圖中的。(填結構名稱)(3)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兩種細胞在形態結構上有較大的差別,你認為它們的差別(7分)根據觀察“草履蟲”實驗回答問題:(1)在觀察草履蟲時,應從培養液的吸一滴培養液,原因是
(高或低)倍(2)在載玻片的培養液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在(高或低)倍鏡下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在此放幾絲棉花纖維的目的是(3(3)根據觀察,草履蟲在培養液中通過的擺動進行運動(4)另取一載玻片甲,如圖所示:步驟一,在甲的a、b兩端分別滴兩滴相同的草履蟲培養液,并用解剖針連通:步驟二,在b端液滴處放置幾粒食鹽,并用放大鏡觀察。步驟一食鹽步驟二步驟一食鹽步驟二觀察到的現象是草履蟲紛紛游向a端,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草履蟲不僅能運動還(5)草履蟲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通過(方式)產生兩個新的草履蟲。29.29.(10分)如圖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回答:(1)人體生長發育的起點是圖A所示結構,這個結構是 。(2)A-B過程稱為,在此過程中,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 數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從而確保了親子代細胞內所含的染色體數目。(3)B-C的過程稱為,所形成的C圖所示的四種結構在結構層次上稱為。能夠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的是[]。(4)皮膚與圖中的(填字母)屬于同一結構層次。(5)圖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 (填字母)。30.(11分)為研究生物細胞的結構特點,蘭蘭用顯微鏡觀察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是蘭蘭使用顯微鏡及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請分析回答:
5x10x甲細胭膜5x10x甲細胭膜(1)用來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和(填名稱)。觀察時,蘭蘭在裝片上寫了一個字母“d”,觀察到的是。(2)制作洋蔥表皮裝片時,為使觀察效果更好、可用對標本進行染色處理。(3)把制作好的臨時標本放上載物臺后,要用標本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央。甲圖中,選擇標有(填“10X”或“40X”)的物鏡,可觀察到更大的物像。(4)若乙圖細胞是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蘭蘭繪圖時出現了失誤,多畫了葉綠體,少畫了。(5)乙圖中,辛辣物質存在[]中(填序號和名稱)。(6)細胞結構中,細胞膜能,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7)觀察過程中,發現視野中有一個污點,轉動目鏡和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都沒有移動,說明污點在 上。(8)此實驗中,為保持細胞形態,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31.(8分)小明同學對研究鼠婦的生活環境很感興趣,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鼠婦生活的場所都比較潮濕,在干燥的地方基本找不到鼠婦,難道是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嗎?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探究的問題是:。(2)針對此問題,假設是:。(3)你要準備的材料用具如下:不透光的紙、一個大小恰當的紙盒、適量的潮濕的土、適量的干燥的土、正常鼠婦30只。(4)實驗步驟如下:A.將紙盒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分別標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的土壤為干燥的,乙部分的土壤應為。B.把30只鼠婦放在紙盒的中央,然后用不透光紙將整個紙盒蓋住C.將該裝置置于 且適宜鼠婦生活的環境中。D.過1小時后清點甲、乙兩處鼠婦個數,并記錄。E.重復此實驗5次。(5)實驗結束后數據如表所示:次數12345甲0只 1只2只0只2只乙30只 29只2830只28只(6)在本實驗中,影響鼠婦的非生物因素是。(7)表中共有5組數據,對此5組數據我們應取其(8)實驗步驟E中“重復此實驗5次”,原因是:。(9)實驗后應該怎么處理鼠婦?。2021-2022學年山東省聊城市冠縣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1.(2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中出現的以下場景不能體現生命現象的是()A.士兵汗流浹背 B.主播吸氧解說C.群眾熱淚盈眶 D.禮炮響徹云霄【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解:A、士兵汗流浹背,是人體排出身體內廢物的過程,屬于新陳代謝,體現了生命現象,不符合題意;B、主播吸氧解說,吸收氧氣,完成呼吸作用,釋放能量,體現了生命現象,不符合題意;C、群眾熱淚盈眶,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體現了生命現象,不符合題意;D、禮炮響徹云霄,沒有體現生命現象,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2分)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我國,給我國人民的健康及經濟帶來嚴重影響。2月份是疫情防的關鍵時期,要想掌握我國疫情具體情況應采取的方法是()A.觀察法 B.抽樣調查 C.普查 D.實驗法【分析】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其中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解答】解:A、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A錯誤。BC、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座談、問卷、測驗和查閱書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對象的材料。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要想掌握我國疫情具體情況應采取的方法是調查法,B錯誤,C正確。D、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D錯誤。故選:C。【點評】觀察、調查、資料分析是獲得事實和證據的多種途徑。3.(2分)下列各項所蘊含的生物學知識不正確的是()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該食物鏈可以表示為“蟬一螳螂一黃雀“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C”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說明了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南橘北枳”說明了溫度對生物的影響【分析(1)食物鏈反映的只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對食物鏈寫法的正確認識是解題的關鍵。食物鏈的起始點一定是生產者(綠色植物)。食物鏈通常寫成“甲一乙一丙一…”的形式。(2)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該食物鏈中蟬取食樹的汁液,而螳螂以蟬為食,黃雀又捕食螳螂,它們之間有吃與被吃的關系,中間用箭頭連接起來就是一條食物鏈,樹一蟬一螳螂一黃雀,食物鏈必須得有生產者,A不正確;B、細菌和真菌會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進入生態循環。所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B正確;C、“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悲”,雀吃糧食屬于捕食關系,兔吃草,沒有草,兔子會餓死,狐也會因食物缺乏而死亡,體現了生物對生物的影響,C正確;D、橘是熱帶水果適宜生長在高溫的南方,北方溫度低不適宜橘子的生長,故淮南的橘子移種到淮北,就結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實,主要是溫度不同造成的,D正確。故選:A。【點評】正確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4.(2分)能依次體現溫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順序是()11/34①荒漠中仙人掌葉片退化為刺②草盡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鴨先知④蟑螂喜歡在夜間活動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①仙人掌葉片退化為刺,降低葉的蒸騰作用,減少水的散失,莖肉質可以保存較多的水分,適應干旱的沙漠環境;②兔以草為食,狐以兔為食,所以“草盡狐兔愁”,主要體現了生物對生物的影響;③春江水暖鴨先知是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④白天和夜晚主要的差別是光照強度不同,因此,“蟑螂喜歡在夜間活動”,這種差別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故能依次體現溫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排列組合是③①④②。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5.(2分)《中國詩詞大會》帶動了全民學詩熱潮,許多詩詞中蘊含著生物學知識,下列詩句中所反映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描述正確的是()A.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適應環境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環境影響生物C春風又綠江南岸-生物影響環境D.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生物適應環境【分析】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解答】解: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思是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無機鹽就多;草還擠占豆苗的生存空間,遮擋陽光影響豆苗的光合作用,導致豆苗生長緩慢,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A錯誤;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明環境影響生物的生長開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開的晚。才有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自然現象,B正確;12/34C、春風又綠江南岸是溫度對生物的影響,屬于環境影響生物,C錯誤。D、“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指很長很長的堤壩,因為小小蟻蟲的啃噬,最后也會被摧毀的,體現的也是生物帶給環境得改變,D錯誤。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理解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6.(2分)我們美麗的校園是一個生態系統,構成這個生態系統的是()A.校園里所有的老師和同學B.校園里所有的花、草、樹木和動物C校園里寬闊的運動場D.校園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分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組成。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態系統,只有環境也不叫生態系統。【解答】解:A、校園里所有的老師和同學,沒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產者、分解者,不能構成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B、校園里所有的花、草、樹木和動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構成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C、校園里寬闊的運動場,沒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構成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D、校園生態系統包括校園內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園環境,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只要熟練掌握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仔細分析題意,即可正確答題。7.(2分)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在某草原生態系統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動過程的是()A.草一食蟲鳥一兔一鷹B.草一食草昆蟲一青蛙一蛇C鷹一食蟲鳥一食草昆蟲一草D.草一食草昆蟲一鼠一青蛙【分析(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一初級消費者一次級消13/34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2)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解答】解:A、兔是食草動物,吃草不吃食蟲鳥;B、該食物鏈正確表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C、鷹是動物屬于消費者,而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D、鼠是食草動物,吃草不吃食蟲鳥。所以,符合能量流動過程的是草一食草昆蟲一青蛙一蛇。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食物鏈的概念和組成以及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8.(2分)如表為小林同學探究“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的設計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處,下列改進建議正確的是()位置鼠婦數量光照土壤濕度紙盒左半側10只明亮干燥紙盒右半側10只黑暗潮濕A.紙盒左右兩側各放1只鼠婦B.紙盒左右兩側均應設置黑暗的條件C紙盒左右兩側均應放置干燥的土壤D.紙盒左右兩側均應放置潮濕的土壤【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探究“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實驗中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濕度,除濕度不同外,其它條件如鼠婦的數量、光照強度等都相同,因此改進意見正確的是紙盒左右兩側均應放置黑暗的條件。故選:B。【點評】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9.(2分)一個處于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中的四種生物構成了食物鏈,在某一時間內它們的相對數量關系如圖所示,在一段時間內,若乙的數量增加,則會引起( )相對aa相對aaA.丙、丁的數量增加,甲的數量下降B.甲、乙的數量增加,丙的數量下降C.甲、丙的數量增加,丁的數量下降D.甲、丙、丁的數量都增加【分析】在一個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數量越少,圖中丙的相對數量最多營養級別最低,屬于生產者,甲次之屬于初級消費者,乙再次之,屬于次級消費者,丁屬于第三級消費者。【解答】解: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因此在食物鏈中營養級越低,相對數量越多;營養級越高,相對數量越少。圖中相對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丙、甲、乙、丁,因此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丙一甲一乙一丁。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段時間內,若乙的數量增加”,則丁因食物增加而增加,甲因捕食者乙增加而減少,丙因捕食者甲減少而增加,因此會引起丙、丁的數量增加,甲的數量下降,而不是引起甲、丁的數量增加,丙的數量下降,故選項A正確。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食物鏈的特點以及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10.(2分)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層叫生物圈,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構成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上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下層C.絕大多數生物生活在陸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約10千米的范圍內D.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陽光、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穩定的營養供給等基本條件【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圈的知識。可以從生物圈的概念、范圍特點方面來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A錯誤;B、生物圈包括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B錯誤;C、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在生物圈內。但是絕大多數生物的生活范圍比較集中,大多生活在陸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約100米的范圍內,C錯誤;D、生物圈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園,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陽光、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穩定的營養供給等,D正確。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生物圈的范圍、理解生物圈的概念。11.(2分)2020年初非洲暴發了特大蝗災并向南亞蔓延,我國派出的“鴨子軍團”參與滅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列說法不恰當的是()A.此處的食物鏈可以表示為蝗蟲一鴨子B.如果農民在農田中噴灑農藥DDT,那么鴨子體內積累的DDT比蝗蟲多C農田生態系統的成分較簡單,其自動調節能力較差D.非洲蝗災向南亞蔓延的事實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分析(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一初級消費者一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2)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解答即可。【解答】解:A、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此處的食物鏈可以表示為植物一蝗蟲一鴨子,A錯誤;B、在“草一蝗蟲一鴨子”食物鏈中,植物的級別最低,體內積累的DDT最少;蝗蟲是第二營養級,體內積累的DDT次之;鴨子的級別最高,體內積累的DDT含量最多,B正確;C、農田生態系統的成分較簡單,其自我調節能力較差,C正確;D、非洲蝗災向南亞蔓延的事實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D正確。故選:A。【點評】掌握食物鏈的書寫方法是解題的關鍵12.(2分)一臺顯微鏡配有如圖所示的鏡頭,要使被觀察的物體放大125倍,應選擇的鏡頭組合為(A.①⑤①②?⑤B.②④C①②D頭組合為(A.①⑤①②?⑤B.②④C①②D.③⑤【分析】觀圖可知:①②⑤是物鏡、③④是目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解答即可。【解答】解:③④一端無螺紋為目鏡,①②⑤有螺紋為物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已知一臺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大125倍,應選擇的鏡頭組合為目鏡5X和物鏡25X。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2分)如圖表示植物體的不同結構層次,其中屬于組織的是( )C.A.D.C.A.D.B.【分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解答】解:A、是植物體。A不符合題意;B、是細胞。B不符合題意;C、是花,屬于生殖器官。C不符合題意;D、屬于組織。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考查的重點,要熟練掌握。(2分)下列細胞結構中,動物細胞不具有而洋蔥表皮細胞具有的結構是( )17/34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葉綠體⑤細胞核⑥液泡A.①⑥ B.①④ C.①④⑥ D.④⑥【分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它們的異同點如下:相同點 不同點植物細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解答】解:植物細胞和動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不同點:是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但葉綠體只存在植物的綠色部分,洋蔥表皮細胞內無葉綠體,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所以動物細胞不具有而洋蔥表皮細胞具有的結構是細胞壁和液泡。故選:A。【點評】掌握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特點是解題的關鍵。(2分)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動、植物細胞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B.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比動物細胞多細胞壁、葉綠體、液泡這三個結構C.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同時還含有遺傳物質DNAD.涼拌黃瓜時盤子里的水分來自于細胞質【分析】植物細胞的結構如下:細胞壁細胞膜葉掾體細胞核細胞質;植物細胞結構圖據此解答。【解答】解:A、線粒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細胞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因此,線粒體被稱為能量轉換器和細胞內能量供應的“動力工廠”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含有葉綠素等色素的質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因此動、植物細胞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A錯誤;B、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細胞都有線粒體。有的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如葉片;但有的植物細胞沒有葉綠體,如洋蔥表皮細胞,B錯誤;C、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同時還含有遺傳物質DNA.C正確;D、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液泡涼拌黃瓜時盤子里的水分來自于液泡,D錯誤。故選:C。【點評】掌握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題的關鍵。(2分)2019年延慶世界園藝博覽會上,“鮮花大道”兩旁盛開著粉、紅、黃、淡紫、藍等各種顏色的鮮花。決定花瓣顏色的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中的()A.液泡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膜【分析】不論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中一般都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除此之外植物細胞一般還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等結構,而每種結構都有相應的功能。【解答】解:A、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A不符合題意;B、細胞質不斷地流動,它的流動,加快了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B不符合題意;C、細胞核是細胞遺傳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遺傳物質能經復制后傳給子代,同時遺傳物質還必須將其控制的生物性狀特征表現出來,這些遺傳物質絕大部分都存在于細胞核中。所以,決定花瓣顏色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中的細胞核里,C符合題意;D、細胞膜是緊貼在細胞壁內表面的一層極薄的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掌握細胞的結構功能是解題的關鍵。(2分)如圖為某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A B €A.該細胞為動物細胞B.該過程包含了細胞生長C.細胞核先分裂,再細胞中央部分向內凹陷D.若A細胞中含8條染色體,則C中的一個細胞中含4條染色體【分析】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植物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相同的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完全相等的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新細胞壁。據此解答。【解答】解:AB、圖示是動物細胞的分裂過程,同時伴隨著細胞生長,AB正確;C、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C正確;D、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是明顯。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倍,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也就是說,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因此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所以A細胞中含8條染色體,則C中的一個細胞中含8條染色體,D錯誤。故選:D。【點評】熟知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中各結構的變化順序是解題的關鍵。(2分)如圖是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和操作不當易產生氣泡的步驟分別是( )2用解利-1”.片路事電槌三工涌清出,才取刊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擦”,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開;“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
“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解答】解: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操作步驟,為了便于記憶我們可以把這每個步驟簡潔地用一個字代表:擦一滴一撕一展一蓋一染,操作順序正確的是:擦拭玻片、③滴清水、④取材、②用解剖針將表皮展平、①蓋片、染色。故選:C。【點評】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實驗步驟掌握。19.(2分)圖是植物細胞的相關概念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a、b表示功能,①表示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19-w基本蓊構 ?■■Ii—A.甲表示細胞膜,b表示保護和支持功能B.細胞由①過程形成組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C.丙表示的細胞結構是細胞核D.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分析(1)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不同的結構功能不同;(2)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3)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系統一動物體,解答即可。【解答】解:A、甲表示細胞膜,b表示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A錯誤;B、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所以細胞由①過程形成組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B正確;C、丙表示的細胞結構是細胞核,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控制中心,C正確;D、因為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或植物體,系統構成動物體。植物沒有系統這個結構,故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所以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D正確。故選:A。【點評】此題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解答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有基礎扎實才能靈活答題。20.(2分)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于漱口的液體、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染色用的液體分別是()A.碘液生理鹽水自來水B.碘液生理鹽水 涼開水C.碘液自來水生理鹽水D.涼開水生理鹽水碘液【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制作口腔上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只要熟練掌握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就能熟練作答。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簡記為:擦一滴一漱一刮一涂一蓋一染。【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放在實驗臺上備用;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原有形狀;用涼開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用消毒的牙簽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取得口腔上皮細胞,再在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用于漱口的液體、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染色用的液體分別是涼開水、生理鹽水、碘液。故選:D。【點評】有關實驗步驟的看圖填空題是生物考試中的重點題型,要注意熟悉實驗步驟正確,操作規范,這就要求平時在實驗課中要勤于動手,勤于動腦,在實驗中培養學習興趣并注意實驗的嚴謹。21.(2分)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B.由于細胞內遺傳物質的不同,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C.大樹具有的結構層次有細胞、組織和器官D.植物體逐漸長大主要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分析】1.細胞分裂是指一個細胞變為兩個的過程22/34
2.分裂的細胞在發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護、營養、輸導等功能,形態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即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我們把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群稱之為組織,【解答】解:A、細胞分裂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所以,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A正確;B、細胞分裂形成的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細胞分化只是細胞的形態、結構、功能發生改變,B錯誤;C、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大樹屬于植物,具有的結構層次有細胞、組織和器官,C正確;D、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所以生物體逐漸長大主要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D正確。故選:B。【點評】理解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分化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2.(2分)草履蟲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其中完成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結構是( )A.表膜 B.口溝 C.胞肛 D.纖毛【分析】草履蟲是單細胞的動物,通過一個細胞可以完成各項生命活動。【解答】解:草履蟲的結構及功能如下圖:把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收集起來,排到體外細胞核細胞質Y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打排纖毛口溝小核大核肛收集管/佃縮泡碳的排出都通過表草履蟲靠纖毛的擺
動在水中旋行前進把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收集起來,排到體外細胞核細胞質Y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打排纖毛口溝小核大核肛收集管/佃縮泡碳的排出都通過表草履蟲靠纖毛的擺
動在水中旋行前進氧的攝入,二氧化式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春
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食物泡本內食物泡隨著細胞質就懂』其中的含物逐漸被消化可見,草履蟲完成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結構是表膜。23/34故選:A。【點評】這部分內容是考試的重點,注意掌握,可結合草履蟲的圖形來幫助理解和掌握。23.(2分)到南極進行考察的科學工作者,為了保護環境,除了必須把塑料以及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南極外,還必須把人類的尿液、糞便等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產者C.沒有消費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設施【分析】在生態系統中大多數的細菌、真菌能把動物、植物的遺體、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歸還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這些腐生的細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促進了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解答】解:由于人體尿液、糞便須經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轉變成植物可利用的無機物,而南極地區生態系統中的各種成分都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為了保護環境,除了必須把塑料以及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外,還必須把人的尿液、糞便等帶離。故選:A。【點評】關鍵點:由于南極特殊的環境特點造成分解者很少。24.(2分)從植物的結構層次來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馬鈴薯的塊莖屬于機械組織B.龍眼肉以營養組織為主C.“藕斷絲連”的“絲”屬于輸導組織D.橘子皮以保護組織為主【分析】植物體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和輸導組織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名稱 分布 細胞特點 功能保護組織一般都分布在植物細胞排列緊密,沒有細胞間對內部各種組織起保護作用體的表面隙,而且在與空氣接觸的細胞壁上有著角質營養組織植物的果肉、葉肉、細胞壁薄,液泡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莖中央的髓等大多
屬于營養組織起支持作用機械組織分布于莖、葉柄、細胞壁厚壁起支持作用葉片、花柄等部分,輸導組織貫穿于根、莖、葉細胞呈長管形,細胞間以不運輸水、無機鹽、營養物質等處 同方式相互聯系。分生組織根尖的分生區、莖分生組織的細胞小,細胞壁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的形成層等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解答】解:A、馬鈴薯的塊莖屬于營養器官,A錯誤;B、龍眼肉的細胞壁薄,液泡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以營養組織為主,B正確;C、“藕斷絲連”中的“絲”屬于輸導組織,能運輸營養物質。C正確;D、橘子皮位于果實的外面,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D正確。故選:A。【點評】只要熟練掌握了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以及功能,結合題意,認真分析,一般能做出正確的答案。(2分)生物體是有一定結構層次的,對如圖所示的描述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組成乙的細胞結構和甲是相同的B.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葉屬于同一結構層次--器官C.丙中葉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護作用的上皮組織D.丙和丁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相同的【分析】觀圖可知:甲是植物細胞,乙是胃,丙是植物體,丁是人體。【解答】解:A、甲是植物細胞,乙是胃屬于器官,是由動物細胞構成的,因此組成乙的細胞結構和甲是不同的,A錯誤;B、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葉屬于同一結構層次--器官,B正確;C、丙中葉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護作用的保護組織,上皮組織屬于動物組織,C錯誤;D、丙是植物體,結構層次是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丁是人體,結構層次是:細胞
一組織一器官一系統一人體,D錯誤。故選:B。【點評】熟記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是解題的關鍵。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8分)某校七年級二班的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到濕地公園研學旅行,利用學過的生物知識對該公園的生物與環境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圖一表示濕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二表示某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L甲上—L甲上— 1有毒物質相對含量乙丙丁生物種類圖二(1)圖一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圖一的食物網中有二條食物鏈,雜食性鳥與昆蟲的關系是捕食與競爭。(3)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4)圖二中的生物要構成一條食物鏈,則乙對應的是圖一中的昆蟲。(5)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鼠和昆蟲大量增多時,該生態系統會遭到破壞,出現鼠害、蝗災等現象,這說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為保護美麗地球家園,作為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植樹造林、節約用電。【分析】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一初級消費者一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在食物鏈中的每一個環節稱為一個營養級,生產者為第一營養級,植食性動物為第二營養級,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為第三營養級…,直接以生產者為食的是初級消費者;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的是次級(二級)消費者;以此類推越往后消費者級越高。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4、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其調節功能的大小取決于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解答】解:(1)圖一中,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屬于生產者;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屬于消費者。因此完整生態系統的還需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4)圖中食物鏈有:綠色植物一吃草籽鳥一鷹,綠色植物一鼠一狐,綠色植物一鼠一鷹,綠色植物一雜食性鳥一鷹,綠色植物一昆蟲一雜食性鳥一鷹,共5條。圖一的食物網中,雜食性鳥捕食昆蟲,同時雜食性鳥與昆蟲又都以綠色植物為食,所以雜食性鳥與昆蟲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有毒物質沿食物鏈不斷積累,圖二中四種生物構成其中一條食物鏈為:丁一乙一甲一丙,則乙對應圖一中的生物是昆蟲。(3)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5)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鼠和昆蟲大量增多時,該生態系統會遭到破壞,出現鼠害、蝗災等現象,這說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囑托重如山,踐諾須躬行”。為保護美麗地球家園,作為中學生,我們該:多植樹造林;節約用電;綠色出行;節約紙張;節約用水;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故答案為:(1)分解者;非生物成分。(2)5;捕食和競爭。(3)太陽能。(4)昆蟲。(5)自動調節。(6)植樹造林、節約用電等。【點評】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及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等知識是解題的關鍵。27.(6分)如圖為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物細胞模式,請分析回答:(1)圖中屬于動物細胞的是圖甲,甲、乙兩種細胞都具有的基本結構是LA」_細胞膜、[B]細胞核和[C]細胞質。(2)若將細胞乙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結構是圖中的細胞膜。(填結構名稱)(3)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兩種細胞在形態結構上有較大的差別,你認為它們的差別27/34乙主要是由B決定的?(填字母)乙甲【分析】觀圖可知:A細胞膜、B細胞核、C細胞質、D細胞壁、E葉綠體、F液泡,解答即可。【解答】解:(1)甲圖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這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圖是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乙圖是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都有A細胞膜、C細胞質、B細胞核,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2)細胞膜是在細胞壁的內側緊貼著的一層極薄的膜,因此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到。(3)B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的遺傳信息庫,是細胞生命活動控制中心,因此細胞核決定了細胞的形狀和結構。故答案為:(1)甲;A細胞膜;B細胞核;C細胞質。(2)細胞膜。(3)B。【點評】掌握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7分)根據觀察“草履蟲”實驗回答問題:(1)在觀察草履蟲時,應從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培養液,原因是表層氧氣充足,草履蟲數量多。(2)在載玻片的培養液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在低(高或低)倍鏡下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在此放幾絲棉花纖維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蟲過快運動(3)根據觀察,草履蟲在培養液中通過纖毛的擺動進行運動(4)另取一載玻片甲,如圖所示:步驟一,在甲的a、b兩端分別滴兩滴相同的草履蟲培養液,并用解剖針連通:步驟二,在b端液滴處放置幾粒食鹽,并用放大鏡觀察。
步驟一 步驟二觀察到的現象是草履蟲紛紛游向a端,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草履蟲不僅能運動還能對外界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5)草履蟲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通過分裂(方式)產生兩個新的草履蟲。【分析(1)草履蟲全身由一個細胞組成,屬于單細胞動物,能完成各項生理活動。(2)草履蟲能通過運動趨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解答】解:(1)表層氧氣充足,草履蟲數量多,所以草履蟲在培養液中大多集中在表層。(2)在載玻片的培養液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鏡下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在此放幾絲棉花纖維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蟲過快運動。(3)草履蟲在培養液中通過纖毛的擺動進行運動。(4)另取一載玻片甲,如圖所示:步驟一,在甲的a、b兩端分別滴兩滴相同的草履蟲培養液,并用解剖針連通;步驟二,在b端液滴處放置幾粒食鹽,并用放大鏡觀察。觀察到的現象是:草履蟲由b端向a端運動,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5)草履蟲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通過分裂產生兩個新的草履蟲。故答案為:(1)表層;表層氧氣充足,草履蟲數量多(2)低;限制草履蟲運動(3)纖毛(4)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分裂【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草履蟲的結構特點以及生理功能。(10分)如圖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回答:(1)人體生長發育的起點是圖A所示結構,這個結構是受精卵。A-B過程稱為細胞分裂,在此過程中,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染色體數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從而確保了親子代細胞內所含的染色體數目」B-C的過程稱為細胞分化,所形成的C圖所示的四種結構在結構層次上稱為組織。能夠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的是[3]神經組織。(4)皮膚與圖中的D(填字母)屬于同一結構層次。(5)圖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填字母)。【分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A細胞一C組織一D器官一E系統一動物體。【解答】解:(1)如圖可知,細胞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是由一個A受精卵發育來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細胞B,使細胞數目增多,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首先染色體要完成復制加倍,復制后形成形態、數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使新形成的細胞內的染色體和原來細胞內的染色體保持不變。(3)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這一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人體等動物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其中[3]神經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4)皮膚屬于人體最大的器官。(5)分析A--E表示的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可知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系統一人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可見人體具有而植物沒有的是E系統。故答案為:(1)受精卵(2)細胞分裂;染色體;相同(3)細胞分化;組織;[3]神經組織DE【點評】只要熟練掌握了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即可正確解答本題。(11分)為研究生物細胞的結構特點,蘭蘭用顯微鏡觀察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是蘭蘭使用顯微鏡及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請分析回答:甲 乙(1)用來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填名稱)。觀察時,蘭蘭在裝片上寫了一個字母“d”,觀察到的是。(2)制作洋蔥表皮裝片時,為使觀察效果更好、可用碘液對標本進行染色處理。(3)把制作好的臨時標本放上載物臺后,要用標本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央。甲圖中,選擇標有40X(填“10X”或“40X”)的物鏡,可觀察到更大的物像。(4)若乙圖細胞是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蘭蘭繪圖時出現了失誤,多畫了葉綠體,少畫了細胞壁。(5)乙圖中,辛辣物質存在[⑤]液泡中(填序號和名稱)。(6)細胞結構中,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7)觀察過程中,發現視野中有一個污點,轉動目鏡和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都沒有移動,說明污點在物鏡上。(8)此實驗中,為保持細胞形態,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清水。【分析】1、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收鏡。2、圖中結構: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載物臺,④反光鏡,⑤液泡,⑥細胞核。31/343、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泰享懂你 康養友伴-2024年新康養需求洞察白皮書-華泰人壽
- 九年級體育與健康上冊《耐久跑》教學設計
- 2024中鐵國資公開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石化化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公開招聘6人(上海)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信息的獲取與分析教學設計 青島版
- 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3 古詩詞三首《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放射科工作人員崗位培訓記錄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五單元 定量研究化學反應 第三節 化學反應中的有關計算教學設計 (新版)魯教版
- 方鋼焊接培訓
- 初中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上冊萬馬奔騰一等獎教學設計
- 采購工作調研報告(3篇)
- 《遙感導論》全套課件
- 希爾國際商務第11版英文教材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
- 《學弈》優質課一等獎課件
- 2023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第1套)(含答案)
- 飛行器總體設計(二)
- 奧迪A7L汽車說明書
- 棲居之橋的現象學沉思-海德格爾的棲居之思(續)
- 鋼結構焊接施工方案最終版
- 圍絕經期婦女保健指導
- 談判藥品審核備案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