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級期末生物試卷_第1頁
北京市七年級期末生物試卷_第2頁
北京市七年級期末生物試卷_第3頁
北京市七年級期末生物試卷_第4頁
北京市七年級期末生物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北京市豐臺區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將楊樹帶葉的枝條放在盛有稀釋的紅墨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可以看到被染紅的部分是()人.髓8.樹皮C.木質部D.韌皮部2.將樹木主干的樹皮剝掉一圈,樹木在這之后死亡,其原因是()A.木質部得不到樹皮的保護8.葉制造的有機養料不能運輸到根C.根吸收的有機養料不能運輸到枝和葉D.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不能運輸到技和葉3.移栽植物后,往往要剪掉一些枝葉,這是為了()A.減少呼吸作用B.減少水分散失、加強蒸騰作用D.減弱光合作用4.下列關于輸血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AB血型的人能給相同血型的人輸血B.大量輸血時,如無同型血,可輸0型血C.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D.成分輸血(僅輸血漿絨血細胞)既提高了輸血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費5.下列各種物質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產物的是()A.有機物和氧 B.有機物和水C.二氧化碳和氧D.二氧化碳和水6.栽花最好用瓦盆,瓦盆比塑料盆利于植物生長的原因是()A.透水,利于植物根吸收水分B.透氣,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C.不透水,利于植物根吸收水分D.不透氣,利于植物根呼吸作用7.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無氧和零下低溫有利于水果的保鮮B.合成有機物在線粒體中進行,葡萄糖氧化分解在葉綠體中進行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化學能,呼吸作用過程中化學能全部轉變成熱能D.夏天連續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照明,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8.在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其中有的血管只能讓紅細胞單行通過,這種血管是()A.靜脈 B.動脈 C.毛細血管D.毛細淋巴管9.下列屬于血紅蛋白特性的是()A.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溶液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B.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C.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D.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10.心臟的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打開,這就保證了心臟內血液的流動方向只能是()A.心室好心房好動脈 B.心室好心房玲靜脈C.心房好心室好動脈 D.心房玲心室好靜脈11.人體中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是()A.組織液B.肺泡內C.肺泡外毛細血管D.組織細胞(除肺外)12.吸氣時,肺容積及肺內氣壓的變化依次是()A.增大、升高B.縮小、升高 C.增大、下降 D.縮小、下降13.下列實驗中選擇的試劑不正確的是()A.“唾液的消化作用”實驗中使用碘液檢驗淀粉B.“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實驗中用酒精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C.“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中加入氫氧化鈉以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D.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

.驗證葉是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應采用的實驗裝置是()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D.③和④.皮膚中既有散熱作用又有排泄作用的結構是()A.汗腺 B.毛發 C.指甲 D.皮脂腺.圖為人體泌尿系統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丁是儲存尿液的器官B.乙結構內的液體叫做原尿C.甲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于丙處被重吸收.人工腎是根據腎臟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種醫療儀器,它可以模擬腎的工作,過濾人的血液,進行血液透析.下圖為血液透析示意圖,血液透析是為腎

衰竭的人進行排泄活動的一種治療方式,透析相當于人體生理活動中的A.腎盂收集尿液 B.腎單位形成尿液C.腎小管重吸收作用 D.皮膚通過汗腺排汗.檢測某人的入球小動脈、腎小管、輸尿管中的液體,發現兩種成分甲和乙濃度如表,據表中數據判斷,甲、乙分別是()入球小動脈腎小管起始端輸尿管甲 % % %乙 % % 0A.尿素和蛋白質B.葡萄糖和蛋白質C.尿素和葡萄糖D.無機鹽和葡萄糖.若用圖表示表中各概念間的關系,下列選項與圖圖示不相符的是()圖標號①②③④選項甲腎單位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乙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肌肉組織丙激素生長激素性激素胰島素

丁細胞質液泡葉綠體線粒體20.丁某同學手部皮膚受傷后留下疤痕,當時至少已經傷及了皮膚的( )20.丁真皮B.皮下組織C.表皮生發層D.表皮角質層21.盲人閱讀盲文”是通過皮膚的觸摸來感受的.都參與盲人讀”懂文章含義21.的神經中樞是( )人.觸覺中樞和味覺中樞B.運動中樞和聽覺中樞5觸覺中樞和語言中樞D.運動中樞和嗅覺中樞22.2017年愛眼日的宣傳主題是:目”浴陽光,預防近視.如圖為某宣傳板中關于近視、遠視及矯正透鏡的部分示意圖,其中屬于近視眼示意圖以及可以佩戴的矯正眼鏡依次是()A.甲、丙B.甲、丁5乙、丙口.乙、丁.如圖人眼結構的有關標注,正確的是( )A.1為瞳孔B.2為鞏膜C.3為角膜D.4為視網膜.如圖為耳的結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6]與人感受頭部位置變化有關B.巨大的爆炸聲,可能會對[2]造成損傷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過[10]引發中耳炎D.人的聽覺感受器和形成聽覺的部位都是[9].下列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A.反射都是通過反射弧完成B.“談虎色變”是后天形成的非條件反射C.神經系統由大腦、脊髓和他們發出的神經組成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人類特有的反射.下列不利于青少年身體健康生長發育的是()A.要保證睡眠,不過度用腦B.不躺著看書,不邊走路邊看書C.不吸煙、不飲酒,積極鍛煉身體D.因不喜歡學校的營養配餐,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下列關于內分泌腺的說法正確的是()A.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過導管進入周圍的毛細血管胃腺、腸腺都把分泌物排到體內,所以都屬于內分泌腺C.淚腺、汗腺都把分泌物排到體表,所以都屬于內分泌腺D.各種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都參與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28.對下列疾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缺乏維生素B會導致夜盲癥B.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糖尿病C.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侏儒癥D.成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隨著手機的廣泛普及,出現了許多“低頭族”.長期用耳機聽音樂可能會使聽力下降,長期玩手機可能會使視力下降.聽覺和視覺的感受器分別位于()A.鼓膜、瞳孔 B.外耳道、虹膜C.耳蝸、視網膜D.咽鼓管、脈絡膜.圖為反射弧的概念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圖表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則c代表神經中樞B.若圖表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則b代表傳入神經纖維C.若圖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則e代表唾液腺D.若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a代表膝蓋下方的韌帶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內填寫字母或數字)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內填寫字母或數字).圖為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請回答:1和3之間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是.[B]處與[C]處比較,血液中尿素含量低的是[],氧含量高的是[].(3)當人體進食大量高淀粉食物一段時間后,與進食前相比,血管[A]處的血液中[]的含量上升.(4)當人吸煙7秒后,就可在頭部血管的血液中檢測到尼古丁.其作用于神經系統后可帶來一定興奮作用,其循環途徑是:進入血管[]回流至心臟的[],而后通過[](血管)再進一步分支,到達頭部.請你根據圖表32.如圖為腎臟及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表為某人的尿液化驗單,請你根據圖表回答相關問題.檢測項目結果提示參考范圍尿糖陰性陰性蛋白質++T陰性膽尿元<酸堿度?比重?紅細胞+T陰性白細胞陰性陰性注:+表示異常,數量越多越嚴重;陰性表示正常.(1)[8]和[9]合稱.(2)當原尿流過圖口所示結構,全部的被重吸收回到周圍毛細血管里的血液中.(3)該患者的尿液成分中超過標準范圍的兩個項目是.在排除了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病變之后,據化驗結果可初步判斷患者體內圖[3]的功能出現問題.33.如圖是有關種子呼吸的三個實驗,請回答:煮熟稗子乙)Jft.33.如圖是有關種子呼吸的三個實驗,請回答:煮熟稗子乙)Jft.--甲奧的種子(1)圖(一)所示的實驗,往瓶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會,這說明種子萌發時,有機物的分解過程中釋放了.(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己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蠟燭在兩瓶中的燃燒情況.甲瓶中蠟燭熄滅,因為種子萌發時消耗了瓶內的.裝有煮熟種子的乙瓶的作用(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甲瓶中溫度明顯 (高/低)于乙瓶,說明萌發的種子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產生了.與實驗前相比,實驗完成對,甲瓶種子中有機物的含量會.乙瓶種子中有機物的含量會.34.疲勞駕駛、酒后開車是交通的巨大隱患.殘障人士的交通出行亦應受到更多的關注.請回答下列安全文明出行與人體生理狀況相關的問題.,L厘米處M6Q-50■皿丁30-20.10-ABC飲酒配(1)在盲人通過伴有聲音提示交通燈的路口時,“滴滴”聲能引起耳內的振動,然后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的,產生神經沖動并傳至的中樞形成聽覺,使盲人感知到交通信號.(2)下面的實驗結論可以說明飲酒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實驗過程:測試者松開直尺后,被試者盡快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直尺,讀出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如圖1所示.被試者分別在:A.不飲酒、B.飲300毫升啤酒、C.飲1000毫升啤酒的三種狀態下,分別各測試三次,測試數據如表所示.單位:厘米(cm)ABC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請分析回答:①被試者看到了直尺下落,就盡快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直尺,完成這類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是,感受器為.②對每組三次實驗結果計算出,并將其轉換成柱狀圖(如圖2),填入指定位置.③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人的反應速度越,這是因為飲酒后人的的反應機能下降,從而使動作失去協調和準確性.35.本學期,很多學生參加了綜合素質評價“體育與健康”測試,請回答相關的問題.(1)身高、體重測試的結果顯示有些同學過于消瘦、有些同學體重超標,如果你是營養師,請針對不達標的同學,提出一條有關飲食習慣方面的合理化建議:.(2)劇烈活動后,需要補充水分,最好飲用水,以補充因出汗過多而流失的.(3)某同學參加長跑測試后,出現面色蒼白、頭暈、心慌等癥狀.經血常規檢查發現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過低,由此判斷他可能患有,平時需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豐富的食物.(4)某同學測試前,吃了塊巧克力,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在消化道的(部位)被分解為.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分析,購買袋裝食品重點關注包裝袋上等信息.(答出一點即可)2016-2017學年北京市豐臺區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將楊樹帶葉的枝條放在盛有稀釋的紅墨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可以看到被染紅的部分是()A.髓B.樹皮C.木質部D.韌皮部【考點】X7:探究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分析】導管位于木質部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于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據此解答.【解答】解:莖中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導管和篩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質.將帶葉的楊樹枝條放在稀釋的紅墨水中,1小時后取出,把浮色洗凈,縱切枝條,用放大鏡觀察到被染成紅色的結構是木質部中的導管,正是因為導管是自下而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故選:C.2.將樹木主干的樹皮剝掉一圈,樹木在這之后死亡,其原因是()A.木質部得不到樹皮的保護B.葉制造的有機養料不能運輸到根C.根吸收的有機養料不能運輸到枝和葉D.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不能運輸到技和葉【考點】89:篩管的位置和對有機物的運輸.【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篩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時可以從篩管的位置和對有機物的運輸方面來切入.【解答】解: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剝掉樹木主干的一圈樹皮,樹皮被剝,有機物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根;根得不到有機物,根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獲得能量,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樹木死亡.故選:B.3.移栽植物后,往往要剪掉一些枝葉,這是為了()A.減少呼吸作用B.減少水分散失C.加強蒸騰作用D.減弱光合作用【考點】8C:蒸騰作用的意義.【分析】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綠色植物的葉片,減少葉片能降低蒸騰作用,據此答題.【解答】解: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可見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會有一定的破壞,吸水的能力會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時,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葉,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現萎蔫現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B的敘述是正確的.故選:B4.下列關于輸血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AB血型的人能給相同血型的人輸血B.大量輸血時,如無同型血,可輸O型血C.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D.成分輸血(僅輸血漿絨血細胞)既提高了輸血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費【考點】CB:輸血與血型.【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人體內的血量以及失血和輸血的知識,在輸血時,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據此作答.【解答】解:A、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例如:正常情況下A型人輸A型血,B型血的人輸B型血.但在緊急情況下,如果實在沒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給同血型的人輸血.不符合題意.B、O型血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稱為萬能輸血者.但是,異型者之間如果輸入的O型血量較大,同樣可以發生嚴重的輸血反應,由此可見,“萬能輸血者”并非萬能,它同樣潛伏著嚴重的危險性.符合題意.C、成年人血量約為體重的7~8%,正常的血量,是人體正常代謝活動的基礎,失血超過30%,即超過1200~1500毫升,由于血量不足于維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壓,會危及生命;失血不超過血量的10%,即400毫升,人體將儲備血液動員出來參加循環,其喪失的成分,也會短時間內得到補充恢復正常.我國實行義務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不符合題意.D、輸血不一定非輸全血,臨床上要根據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用不同的血細胞成分或血漿成分輸入病人體內.不符合題意.故選:B5.下列各種物質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產物的是()A.有機物和氧 B.有機物和水C.二氧化碳和氧D.二氧化碳和水【考點】9C: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分析】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氧氣+有機物一二氧化碳+水,據此答題.【解答】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如表:區別 聯系場所原料條件產物能量光合作用葉綠體二氧化光有機物、儲存能相互對立碳、水氧氣量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有機物、有無光二氧化釋放能細胞氧氣皆可碳、水量由表格可知:二氧化碳和水既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產物.故選:D6.栽花最好用瓦盆,瓦盆比塑料盆利于植物生長的原因是()A.透水,利于植物根吸收水分B.透氣,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C.不透水,利于植物根吸收水分D.不透氣,利于植物根呼吸作用【考點】9D:植物的呼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瓦盆壁上有小孔可以透氣,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據此解答.【解答】解:瓦盆的壁上有許多微小的空隙可以透氣透水,而瓷盆的壁上空隙很少透氣性較差,花的根系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空氣中的氧氣可以較多的透過瓦盆的壁(通過瓷盆的壁的氧氣較少)進入盆內的土壤,有利于花卉根系細胞的呼吸作用,促進花的生長.故選:B7.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無氧和零下低溫有利于水果的保鮮B.合成有機物在線粒體中進行,葡萄糖氧化分解在葉綠體中進行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化學能,呼吸作用過程中化學能全部轉變成熱能D.夏天連續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照明,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考點】9D:植物的呼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93: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實質;97: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9B: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的分解能量的釋放;9C: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分析】結合溫度,氧氣濃度對細胞呼吸的影響,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影響,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影響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因素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分析選項進行解答.【解答】解:A、由于在有氧條件下無氧呼吸受抑制,因此無氧條件下細胞呼吸較低氧條件下旺盛;零下低溫,雖然細胞呼吸速率很低,但溫度過低水果容易被凍壞,因此無氧和零下低溫均不利于水果保鮮,A錯誤;B、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合成有機物在葉綠體中進行,葡萄糖氧化分解在線粒體中進行,B錯誤;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化學能,呼吸作用過程中化學能有一部分轉變成熱能散失,大部分用于生命活動;C錯誤;D、夏季連續陰天,光照強度減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減少,夏季的氣溫較高,細胞呼吸作用較強,細胞呼吸分解的有機物較多,不利于植物生長,所以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夜晚適當降低溫度,降低細胞呼吸強度從而增加凈光合作用強度,可提高作物產量,D正確.故選:D.8.在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其中有的血管只能讓紅細胞單行通過,這種血管是()A.靜脈B.動脈C.毛細血管D.毛細淋巴管【考點】X2:觀察蛙蹼或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現象.【分析】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其中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解答】解:由分析知道: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故選:C9.下列屬于血紅蛋白特性的是()A.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溶液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B.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C.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D.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考點】C3: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氧氣進入人體之后和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據此答題.【解答】解:血液中的紅細胞里面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具有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的特性,所以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故選:A10.心臟的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打開,這就保證了心臟內血液的流動方向只能是()A.心室一心房—動脈 B.心室一心房—靜脈C.心房一心室—動脈 D.心房一心室—靜脈【考點】C6: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分析】心臟內的瓣膜有:連接左心室和主動脈的動脈瓣、連接右心室和肺動脈的動脈瓣、連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房室瓣和連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房室瓣.它們均起單向閥門作用,使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解答】解:由于瓣膜的作用,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還要明確與心房相連的血管應是靜脈,與心室相連的血管是動脈.故選:C11.人體中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是()A.組織液B.肺泡內C.肺泡外毛細血管D.組織細胞(除肺外)【考點】CN: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分析】人體跟其他大多數生物一樣也在進行呼吸作用,而人體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在組織細胞內.組織細胞把體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少部分用來維持體溫.在分解有機物時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解答】解:生物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通過氣體擴散完成的,是指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即血液中的氧氣擴散到組織細胞中,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是由組織細胞氧化分解有機物產生的,氣體擴散的原理又是從濃度高的地方想濃度低的地方移動.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是:肺泡上血液二組織細胞,從肺泡經過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的是氧氣,所以氧氣濃度最高的是肺泡;從組織細胞經過血液進入肺泡的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是組織細胞處.所以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地方是組織細胞.故選:D12.吸氣時,肺容積及肺內氣壓的變化依次是()A.增大、升高 B.縮小、升高 C.增大、下降 D.縮小、下降【考點】CK: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分析】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解答】解:吸氣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導致肺內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程.呼氣過程和吸氣過程正好相反.故選:C.13.下列實驗中選擇的試劑不正確的是()A.“唾液的消化作用”實驗中使用碘液檢驗淀粉B.“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實驗中用酒精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C.“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中加入氫氧化鈉以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D.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考點】W6: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1D:制作臨時裝片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W7: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和產物;XG: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的步驟包括:擦、滴、刮、涂、蓋、染,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應先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2)利用氫氧化鈉來吸收二氧化碳.(3)淀粉具有遇碘變藍的特性.(4)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可經酒精脫色處理.【解答】解:A、檢驗淀粉是否存在所用的試劑是碘液,A正確.B、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中用酒精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B正確.C、氫氧化鈉會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氫鈉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C錯誤.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的步驟應是先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目的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D正確.故選:C14.驗證葉是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應采用的實驗裝置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④D.③和④【考點】X3: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分析】本題考查植物體的蒸騰作用,可以結合蒸騰作用的概念和有關實驗進行答題.知道對照實驗的變量只有一個.【解答】解: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大氣中的過程.而我們要驗證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所以探究實驗我們設計對照時應有唯一變量--有無葉.同時我們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圖中①、③兩盆用塑料袋將植物連同盆土一同罩住,這樣塑料袋內壁的水蒸氣有可能來自土壤中,而不是全部來自于葉.只有②和④可以進行比較最好.故選:C.15.皮膚中既有散熱作用又有排泄作用的結構是()A.汗腺B.毛發C.指甲D.皮脂腺【考點】EN:人體皮膚的結構和主要功能.【分析】皮膚的主要功能有保護、分泌、排泄、調節體溫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汗腺和血管能夠調節體溫,當氣溫高時,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經體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體內的熱量;當氣溫低時,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流經體表的血液減少,就能減少體內熱量的散失,保持體內的熱量.汗腺能分泌汗液,是形成汗液的器官,人體內多余的二氧化碳、水分、無機鹽、尿素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無機鹽和尿素,所以排汗是排泄的途徑之一.所以皮膚中有排泄作用又有調節體溫的結構是汗腺.【解答】解:A、汗腺和血管能夠調節體溫,當氣溫高時,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經體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體內的熱量;當氣溫低時,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流經體表的血液減少,就能減少體內熱量的散失,保持體內的熱量.汗腺能分泌汗液,是形成汗液的器官,人體內多余的二氧化碳、水分、無機鹽、尿素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無機鹽和尿素,所以排汗是排泄的途徑之一.所以皮膚中有排泄作用又有調節體溫的結構是汗腺.A正確.8、毛發是皮膚附屬物,具有保護作用,B錯誤.C、指甲是皮膚附屬物,具有保護作用,C錯誤.D、皮膚的主要功能有保護、分泌、排泄、調節體溫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脂腺滋潤皮膚和毛發的作用,無散熱排泄作用,D錯誤.故選:A16.圖為人體泌尿系統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丁是儲存尿液的器官B.乙結構內的液體叫做原尿C.甲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于丙處被重吸收【考點】D2: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分析】圖示表示泌尿系統,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不同的器官功能不同,圖中甲是腎臟,乙是輸尿管,丙是膀胱,結合尿的形成分析作答.【解答】解:人、丁為輸尿管,將尿液排除體外,A錯誤;B、乙是輸尿管,輸送尿液,由輸尿管把尿液輸送到膀胱,暫時儲存,最后排除體外,B錯誤;C、甲為腎臟,腎臟是泌尿系統中最主要的器官,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血液在流經腎單位時,經過腎小球的過濾與腎小管的重吸收等過程,將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質形成尿排出體外,C正確;D、丙是膀胱,暫時儲存尿液,不會被吸收,D錯誤.故選:C.17.人工腎是根據腎臟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種醫療儀器,它可以模擬腎的工作,過濾人的血液,進行血液透析.下圖為血液透析示意圖,血液透析是為腎衰竭的人進行排泄活動的一種治療方式,透析相當于人體生理活動中的()A.腎盂收集尿液 B.腎單位形成尿液C.腎小管重吸收作用 D.皮膚通過汗腺排汗【考點】D4:尿液的形成.【分析】(1)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2)A半透膜、B導出管、C導入管.【解答】解:腎衰竭的人腎臟的功能受損,腎臟不能產生尿液,血液中代謝產生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不能排出,使人體生命受到嚴重的危害.圖中血液透析是把人體的血液從動脈引出,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內借半透膜接觸和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營養物質向血液中移動,然后將透析過的血液再通過靜脈流回血管.通過透析達到了排出代謝廢物的目的.因此透析相當于人體生理活動中的腎單位形成尿液.故選:B18.檢測某人的入球小動脈、腎小管、輸尿管中的液體,發現兩種成分甲和乙濃度如表,據表中數據判斷,甲、乙分別是()入球小動脈腎小管起始端輸尿管甲% % %乙% % 0A.尿素和蛋白質B.葡萄糖和蛋白質C.尿素和葡萄糖D.無機鹽和葡萄糖【考點】D4:尿液的形成.【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3)血漿、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物質尿液原尿血漿(克/100(克/100(克/100毫升)毫升)毫升)葡萄糖無機鹽蛋白質尿素尿酸【解答】解:入球小動脈內是血液,腎小管起始端內是原尿,輸尿管內是尿液.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尿液中的尿素濃度是血漿、原尿中的很多倍,這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由此可判斷甲是尿素;腎小球不能過濾大分子蛋白質,因此血液中有大量的蛋白質,原尿中有微量的蛋白質、尿液中沒有蛋白質,由此可判斷乙是蛋白質.所以據表中數據判斷,甲、乙分別是尿素和蛋白質.故選:A19.若用圖表示表中各概念間的關系,下列選項與圖圖示不相符的是()圖標號① ② ③ ④選項甲 腎單位 腎小球 腎小囊 腎小管乙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肌肉組織丙激素生長激素性激素胰島素丁細胞質液泡葉綠體線粒體【考點】D3:腎臟的結構和功能;12:細胞中的物質;23: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及功能;E9: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分析】如圖可知①到④的邏輯關系是:①包含②、③、④,②、③、④的關系是并列.【解答】解:人、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是并列關系,A不符合題意;B、組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它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個細胞群,人體主要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B符合題意;C、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包括生長激素、性激素、胰島素等,C不符合題意.D、植物細胞的細胞質中有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等,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是并列關系,D符合題意.故選:B20.某同學手部皮膚受傷后留下疤痕,當時至少已經傷及了皮膚的()A.真皮 B.皮下組織C.表皮生發層 D.表皮角質層【考點】EN:人體皮膚的結構和主要功能.【分析】皮膚由表皮和真皮構成.表皮又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可以阻擋外界細菌侵入和防止體內水分的過分散失,而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解答】解:疤痕是人體的皮膚組織受到外界各種創傷之后,在傷口愈合之處的皮膚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充填、連接、支持、保護周圍正常組織而形成.也就是說,疤痕的形成是人體的一個正常的生理修復過程,創傷后若無疤痕修復,則傷口不能愈合.有時創傷僅僅傷及皮膚的表皮或和真皮淺層,如曬傷,淺表的擦傷、燒燙傷等,未影響皮膚的生發層,則不會留有疤痕,當然,這只不過是很小的創傷.皮膚表皮淺層受損后由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未影響皮膚的生發層,則不會留有疤痕.傷及皮膚的皮下組織后和嚴重的燒傷后,破壞了皮膚的生發層會留有疤痕.故選:C21.盲人“閱讀盲文”是通過皮膚的觸摸來感受的.都參與盲人“讀”懂文章含義的神經中樞是()A.觸覺中樞和味覺中樞B.運動中樞和聽覺中樞C.觸覺中樞和語言中樞D.運動中樞和嗅覺中樞【考點】E3:脊髓和腦的結構及其功能.【分析】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是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與產生聽覺有關).【解答】解:觸覺的形成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盲文是針對盲人設計的一種“文字”,盲人理解盲文需要語言中樞的參與;盲人“閱讀”盲文,是通過盲文刺激指尖上的感受器,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形成觸覺,再在語言中樞的參與下來理解盲文.故選:C22.2017年愛眼日的宣傳主題是:“目”浴陽光,預防近視.如圖為某宣傳板中關于近視、遠視及矯正透鏡的部分示意圖,其中屬于近視眼示意圖以及可以佩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考點】EI:近視、遠視形成的原因及矯正方法.【分析】(1)近視眼: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形成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近視眼的或像舞點 近迎眼斫正(2)遠視眼:如果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小,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鏡進行矯正.【解答】解:圖甲光線在視網膜前匯聚,表示成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視眼,近視眼用丁凹透鏡矯正;圖乙光線在視網膜后方匯聚,表示成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遠視眼,遠視眼用丙凸透鏡進行矯正.所以近視眼示意圖以及可以佩戴的矯正眼鏡分別是甲、丁.故選:B.23.如圖人眼結構的有關標注,正確的是()4yA.1為瞳孔B.2為鞏膜C.3為角膜D.4為視網膜【考點】EH: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內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鞏膜)、中膜(虹膜、睫狀體、脈絡膜)、內膜(視網膜)三部分.角膜是無色透明的,里面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鞏膜白色、堅韌,保護眼球;虹膜能夠調節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東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藍眼睛”就是它的顏色;睫狀體能夠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使人看遠近不同的物體,相當于照相機上的鏡頭;脈絡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營養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在物像的形成過程中,對光線起折射作用.

門也.軍圃.中奧曲出

a*i?a門也.軍圃.中奧曲出

a*i?a??制串時?硒-i酬譙M|1:*WK的蚪他UL可收遇過心人與胡體性用我認*,――的帆眼內群證內忖峰屬出明.。揖與胡體性用我認*,――的帆眼內群證內忖峰屬杵.ma四卜utti*r山睡.M【解答】解:分析可知,如圖所示眼球的結構為:1是瞳孔、2是虹膜、3是鞏膜、4是眼皮.故選:A24.如圖為耳的結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6]與人感受頭部位置變化有關B.巨大的爆炸聲,可能會對[2]造成損傷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過[10]引發中耳炎D.人的聽覺感受器和形成聽覺的部位都是[9]【考點】EK: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分析】(1)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聽小骨;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和耳蝸.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將聲波傳至鼓膜;鼓膜,把聲波振動轉為機械振動;聽小骨,聽小骨把鼓膜的振動擴大并傳到內耳;咽鼓管,連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蝸,里面有聽覺感受器,接受震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聽神經,將耳蝸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前庭內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平衡覺)感受器;半規管內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平衡覺)感受器.(2)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3)圖中1是外耳道,2是鼓膜,3、4、5是聽小骨(三塊),6是半規管,7是前庭,8是聽神經,9是耳蝸,10是咽鼓管.【解答】解:人、[6]半規管內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感受器,因此[6]與人感受頭部位置變化有關,正確;B、巨大的爆炸聲,可能會對[2]鼓膜造成損傷,正確;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過[10]咽鼓管進入鼓室引發中耳炎,正確;D、人的聽覺感受器在[9]耳蝸內,形成聽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不正確.故選:D25.下列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A.反射都是通過反射弧完成B.“談虎色變”是后天形成的非條件反射C.神經系統由大腦、脊髓和他們發出的神經組成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人類特有的反射【考點】E5: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E1: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E6:非條件(簡單)反射和條件(復雜)反射.【分析】(1)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2)反射分為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先天性反射即非條件反射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為動物在種族進化過程中建立和鞏固起來,而又遺傳給后代.而條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動物在個體生活過程中所獲得的,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所有的條件反射都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解答】解:A、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完成,A正確;B、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談虎色變”是后天形成的條件反射,B錯誤;C、神經系統由腦、脊髓以及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C錯誤.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由具體刺激引起的條件反射,人與動物共有,不是人類特有的反射,D錯誤.故選:A.26.下列不利于青少年身體健康生長發育的是()A.要保證睡眠,不過度用腦B.不躺著看書,不邊走路邊看書C.不吸煙、不飲酒,積極鍛煉身體D.因不喜歡學校的營養配餐,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考點】Q3: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分析】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解答】解:A、要保證睡眠,不過度用腦,正確;B、不躺著看書,不邊走路邊看書,正確;C、不吸煙、不飲酒,積極鍛煉身體,正確;D、方便面屬于垃圾食品,應少吃,錯誤;故選:D27.下列關于內分泌腺的說法正確的是()A.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過導管進入周圍的毛細血管B.胃腺、腸腺都把分泌物排到體內,所以都屬于內分泌腺C.淚腺、汗腺都把分泌物排到體表,所以都屬于內分泌腺D.各種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都參與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考點】E9: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分析】人體內的腺體包括內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人體內的內分泌腺有多種,主要有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分析解【解答】解:A、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它們的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A錯誤;8、胃腺把分泌物排到胃腔,腸腺把分泌物排到腸腔,進行消化食物,而不是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所以都屬于外分泌腺,B錯誤;C、淚腺、汗腺有導管,分泌物可以通過導管排到體表,所以都屬于外分泌腺,C錯誤;D、各種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都參與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D正確.故選:D.28.對下列疾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缺乏維生素B會導致夜盲癥B.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糖尿病C.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侏儒癥D.成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考點】ED:胰島素的作用及其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時的癥狀;B1: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EA:生長激素的作用及其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時的癥狀;EB: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時的癥狀.【分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分泌異常會引起人體患病.【解答】解:A、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夜盲癥,錯誤;B、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糖尿病,正確;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侏儒癥,錯誤;D、成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錯誤故選:B29.隨著手機的廣泛普及,出現了許多“低頭族”.長期用耳機聽音樂可能會使聽力下降,長期玩手機可能會使視力下降.聽覺和視覺的感受器分別位于()A.鼓膜、瞳孔 B.外耳道、虹膜C.耳蝸、視網膜D.咽鼓管、脈絡膜【考點】EH: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EK: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分析】(1)耳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聽小骨組成,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和耳蝸.(2)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解答】解:當外界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導鼓膜時,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聽覺中樞),這樣就產生了聽覺;因此感受聲波刺激敏感的細胞位于內耳的耳蝸內.長期玩手機可能會損傷對光敏感的細胞,使視力下降,感光細胞位于視網膜內.故選:CA.若圖表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則c代表神經中樞B.若圖表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則b代表傳入神經纖維C.若圖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則e代表唾液腺D.若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a代表膝蓋下方的韌帶【考點】E5: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E6:非條件(簡單)反射和條件(復雜)反射.【分析】(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2)反射弧的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如圖:傳入神經感受器等人/t?V我用神經1:「、中樞f\ /jLp.\ 3.-效應器傳出神經①感受器:由傳入神經末梢組成,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②傳入神經:又叫感覺神經,把外圍的神經沖動傳到神經中樞里.③神經中樞:接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④傳出神經:又叫運動神經,把神經中樞產生的神經沖動傳給效應器.⑤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體組成,接受傳出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引起肌肉或腺體活動.反射弧中神經沖動傳導的路線:感受器一傳入神經―神經中樞一傳出神經一效應器.據此解答.【解答】解:A.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若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c代表脊髓,即神經中樞.A正確.B.若圖表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則b代表傳入神經.B不正確.C.視網膜中有感光細胞能夠感受光的刺激,若圖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則e為感受器,代表唾液腺.C正確.D.若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a為感受器,代表膝蓋下方的韌帶,D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內填寫字母或數字)31.圖為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請回答:1和3之間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是房室瓣.[B]處與[C]處比較,血液中尿素含量低的是[C],氧含量高的是[B].(3)當人體進食大量高淀粉食物一段時間后,與進食前相比,血管[A]處的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上升.(4)當人吸煙7秒后,就可在頭部血管的血液中檢測到尼古丁.其作用于神經系統后可帶來一定興奮作用,其循環途徑是:進入血管[E]回流至心臟的[],而后通過[D](血管)再進一步分支,到達頭部.

【考點】C8:血液循環的途徑;D4:尿液的形成;T2: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分析】圖示中1右心房、2左心房、3右心室、4左心室、A是肝靜脈,B是腎動脈,C是腎靜脈,D是主動脈,E是肺靜脈,F是上下腔靜脈.【解答】解:(1)在2左心房和4左心室之間,1右心房和3右心室之間有房室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2)腎臟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后,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尿素等代謝廢物通過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因此血液流經腎臟后,尿素含量會降低,同

時血液攜帶的氧氣被組成腎臟的組織細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降低.所以B與C比較,尿素含量低的是C腎靜脈,氧含量高的是時血液攜帶的氧氣被組成腎臟的組織細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降低.所以B與C比較,尿素含量低的是C腎靜脈,氧含量高的是B腎動脈.(3)淀粉被分解為葡萄糖后由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吸收,隨肝門靜脈進入肝臟,所以進食高淀粉的食物一段時間后發現A肝靜脈中的葡萄糖含量會升高.(4)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即體循環是指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環;肺循環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吐、下腔靜熱A一只犯碳爆物質香髀切畫:香煙中尼古丁進入肺泡?主動肽——肺靜肽木心房肺部毛細二肺泡血管網二氧無業肺動膿右心室左房左心軍肺循環 體循環周圍的毛細血管-E肺靜脈-2左心房-4左心室-D主動脈一頭部故答案為:(1)房室瓣;(2)C;B;(3)葡萄糖;(4)E;2;D32.如圖為腎臟及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表為某人的尿液化驗單,請你根據圖表回答相關問題.

檢測項目結果提示參考范圍尿糖陰性陰性蛋白質++T陰性膽尿元<酸堿度?比重?紅細胞+T陰性白細胞陰性陰性注:+表示異常,數量越多越嚴重;陰性表示正常.(1)[8]和[9]合稱腎實質.(2)當原尿流過圖[]所示結構,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回到周圍毛細血管里的血液中.(3)該患者的尿液成分中超過標準范圍的兩個項目是蛋白質、紅細胞.在排除了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病變之后,據化驗結果可初步判斷患者體內圖[3]腎小球的過濾功能出現問題.【考點】D4:尿液的形成.【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3)圖中,1出球小動脈、2腎小管、3腎小球、4腎小囊、5入球小動脈、6腎動脈、7腎靜脈、8皮質、9髓質、10腎盂.【解答】解:(1)[8]皮質和[9]髓質合稱腎實質.(2)當原尿流經2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當原尿流過圖[2]所示結構,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回到周圍毛細血管里的血液中.(3)從某人的尿液化驗單表格中看出,該患者的尿液成分中超過標準范圍的兩個項目是蛋白質、紅細胞.正常情況下3腎小球不能過濾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若3腎小球病變,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過濾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進入了原尿.而腎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因此尿液中會出現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所以“在排除了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病變之后”,據化驗結果可初步判斷患者體內圖[3]腎小球的過濾功能出現問題.故答案為:(1)腎實質(2)葡萄糖(3)蛋白質、紅細胞;腎小球;過濾33.如圖是有關種子呼吸的三個實驗,請回答:㈠㈡目總站種子磬的種子㈠㈡目總站種子磬的種子(1)圖(一)所示的實驗,往瓶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這說明種子萌發時,有機物的分解過程中釋放了二氧化碳.(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己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蠟燭在兩瓶中的燃燒情況.甲瓶中蠟燭熄滅,因為種子萌發時消耗了瓶內的氧氣.裝有煮熟種子的乙瓶的作用是形成對照實驗.(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甲瓶中溫度明顯高(高/低)于乙瓶,說明萌發的種子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產生了熱量.與實驗前相比,實驗完成對,甲瓶種子中有機物的含量會減少.乙瓶種子中有機物的含量會不變.【考點】X5: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這一過程可用反應式表示如下:有機物+氧氣一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解:(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這樣甲乙兩瓶形成對照實驗.甲瓶中的蠟燭立即熄滅,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里面的氧氣比甲的多,因此甲瓶中蠟燭會燃燒通過這個實驗驗證了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消耗)氧氣.(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由于甲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因此甲瓶中溫度明顯高于乙瓶,裝有煮熟種子的乙瓶的作用是形成對照實驗.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