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教學設計一、教學理念本課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傳世文獻與出土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吸收學術界成果,揭示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闡釋中央集權體制下中國古代的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本課在落實課標要求的核心素質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具體歷史知識,對中華優秀傳統制度文化的內涵有更深入的認識,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歷史觀,從時空角度把握中國古代官員選拔與管理主要制度的具體內容和精神實質,增強學生對中華制度文化的自信。二、教科書教學內容分析(一)課標要求課程標準要求:1.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下古代中國的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二)教材內容本課包括三個子目。第一子目是“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第二子目是“隋唐至兩宋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第三子目是“元明清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在官員選拔上,以歷史發展順序為脈絡,講述從世官制、薦舉制與軍功制,到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演變過程;在官員管理上,也以歷史發展順序為脈絡,講述了從秦漢至明清的官員考核與監察內容。各子目在敘述順序上,官員選拔內容在前,官員管理內容在后。三、學情分析高二的學生經過了初中三年和高一一年的學習,具備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在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上)》中對中國古代不同朝代的選官制度已經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并沒有站在社會治理的角度認識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四、教學目標1.學生梳理概括中國古代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演變的相關史實,把握不同時期選官制度和官員管理制度之間的關聯,形成時空觀念。2.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分析中國古代不同時期選官制度演變的背景及原因,立足于社會治理的角度分析選官制度的變化,從而把握歷史大概念,學會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3.學生通過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與管理主要制度的具體內容和精神實質,增強對中華制度文化的自信。五、教學重難點重點:各主要歷史時期官員選拔與管理的核心內容。難點: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演變的原因。六、教學設計思路本課設計運用大概念教學,基于“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本課的設計圍繞中國歷代選官制度是如何適應和推動社會治理這一核心問題展開。七、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封面:教師分析:該幅畫反映的是科舉制度,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選官制度。選取該畫作作為“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這冊書的封面,從側面反映了選官制度在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現在我們一起看看第二單元的單元導言,找出選官制度與國家制度、社會治理的關系。學生閱讀第二單元的單元導言,明確“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設計意圖]:通過課本封面切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單元導言,學生更好把握“選官制度”與“國家制度”“社會治理”的關系,緊扣大概念教學。【新課講授】一、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一)選官制度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帶領學生分析世官制的選官標準、結果以及特點。[設計意圖]: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西周時期世官制的特點,明確其與分封制、宗法制相適應,提高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該設計緊了扣大概念教學。2.春秋戰國:薦舉功勞制展示材料: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西漢)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秦孝公)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設問:春秋戰國時期選官標準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引導學生:從材料中“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得出這一時期選官不完全堅持以血緣和出身為標準,憑借著才能和軍功,可以獲得官職、爵位。師生共同分析薦舉功勞制的背景、標準、方式、結果以及特點。[設計意圖]:從時代背景出發分析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選官制度的變化以及該變化帶來的結果,有利于學生把握選官制度適應政治制度的變化而變化。3.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教師解讀“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含義。探究為什么秦朝采用“吏師”“法教”的選官、用官體制?引導學生:秦朝推崇法家思想。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正是與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相適應。同時,這種做法在當時也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統一。[設計意圖]:站在封建王朝初建的社會治理角度分析秦朝的選官制度,緊扣本課的大概念教學。4.漢朝:察舉制師生共同分析察舉制的分類、過程。展示材料: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兩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奏可。——(東漢)班固:《漢書》卷6《武帝紀》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朝察舉制以哪家思想作為指導思想?這樣選出的官員對封建王朝的治理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察舉制也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察舉制選出德行與才能相結合的官員更有利于維護大一統國家體制。由此分析察舉制的影響。[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站在社會治理的角度分析察舉制,緊扣大概念教學,同時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5.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展示材料:迨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獻帝逃亡,中央、地方失卻聯系,一切制度全歸紊亂,鄉居里選的制度自亦無從推行。于是朝廷用人沒有了標準,尤其是武人在行伍中濫用人員,不依制度。——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P57根據材料,引導學生理解東漢末年察舉制存在的問題。展示材料:魏氏承顛覆之運,起喪亂之后,人士流移,考詳無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時選用之本耳。其始造也,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論余風。——《晉書·衛瓘傳》根據材料,引導學生理解九品中正制正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師生共同分析九品中正制實施的過程以及實施初期的積極作用。展示材料:今臺閣選舉,涂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涂之昆弟也。——《晉書·段灼傳》探究: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引導學生:九品中正制實施后期,中正選人只看家世,而不看道德才能,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設計意圖]:通過材料分析察舉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二)官員管理1.考核制度:上計制展示圖片:《集薄》記錄了東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員設置、戶口墾田、錢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統計數據。師生共同分析上計制的主要內容。2.監察制度根據課本梳理該時期監察方面的措施。[設計意圖]:知道該時期的官員管理制度。二、隋唐至兩宋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一)官員選拔:科舉制1.背景展示材料:至南北朝,有識者對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評。君主為了改變門閥勢盛,威權下移的局面,開始啟用寒庶,典掌機要。——《閻步克自選集》根據材料分析科舉制產生的背景。引導學生:南北朝以來,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希望打破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積極要求參政。2.形成:隋唐師生共同梳理隋唐科舉制的形成過程。3.完善:兩宋師生共同梳理兩宋時期科舉制完善的表現。4.評價探究:為什么說科舉制是一種更完善的選官制度?通過對比九品中正制與科舉制的選拔方式、決定權歸屬、對象范圍、選拔標準,分析科舉制是一種更完善的選官制度。并且總結歸納科舉制的積極影響。[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分析科舉制度的進步之處,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二)官員管理1.考核制度展示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跡,皆屬考功。——(唐)魏徵等《隋書·劉炫傳》師生共同分析考核官員的部門以及考核標準。2.監察制度師生共同梳理該時期的監察制度。教師總結:隋唐至兩宋官員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設計意圖]:知道該時期的官員管理制度,認識官員管理制度的演變與中央集權體制相關。三、元明清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一)官員選拔:元朝恢復科舉制,明清時期科舉制仍是選官的主要途徑。根據課文以及之前學過的內容,分析明清科舉制的新表現。教師總結:明清時期,科舉制不僅拒絕考試內容上的根本變化,而且形式愈益僵化教條,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其衰亡是歷史的必然。[設計意圖]:認識科舉制的衰落。(二)官員管理1.考核制度展示材料:考滿……其目有三:曰稱職,曰平常,曰不稱職,……考察,通天下內外官計之,其目有八:曰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罷,曰不謹。考滿之法,三年給由,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清)張廷玉等編《明史·選舉三》根據材料分析明朝的考核制度。2.監察制度師生共同梳理元明清時期的監察制度。教師總結:明清官員管理制度日趨嚴格。[設計意圖]:知道該時期的官員管理制度,認識該時期官員管理制度日趨嚴格與君主專制加強相關。【提升鞏固】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官員選拔制度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反映了統治階級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統治需求,總體上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要求。——《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教師教學用書》第75頁請運用本課學習的內容,對上述觀點進行說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作答。[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是基于不同統治需要、時代特征而不斷調整的。【課堂總結】教師總結:在學習中,我們發現官員選拔制度和官員管理制度在調整發展過程中,分別又呈現出公平化、規范化的趨勢。從整體上看,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的調整通過將官員選拔權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后人類視角下《克拉拉與太陽》中的科技倫理觀研究
- Ti-SnO2-SbOx基復合電極對鉀浮選劑的電催化降解行為與機制
- 從所知到所見
-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初級漢語綜合課《我買了一件毛衣》教學設計
- 2025至2030年中國穩定土廠拌設備控制系統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砼強制式攪拌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礦工鋼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石榴石木砂紙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直線型油漆涂裝設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中檔汽車銷售合同標準文本
- 拒絕間歇性努力不做45度青年-“拒絕躺平”主題班會-2024-2025學年初中主題班會課件
- 紅色體育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體育學院
- Excel財務會計應用(沈國興第3版) 第1-36次課 認識EXCEL-期末考試
- 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化學試卷+答案】龍巖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二教學質量檢查
- 第9版內科冠心病
- 公交行車安全指導書
- 《小兒急性白血病》課件
- 移動裝維人員培訓
- 小紅書運營轉正述職報告
- 《電子商務基礎》課件-1.電子商務認知與發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