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層物理-第二階段在線作業-參考資料(ZSY)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油層物理-第二階段在線作業-參考資料請認真閱讀一下說明然后下載:請仔細核對是不是您需要的題目再下載!!!!本文檔的說明:下載完本文檔后,請用WORD或WPS打開,然后按CTRL+F在題庫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題的答案,預祝您取得好成績金!由金鋤頭賬號:qq號1072066377電大奧鵬助學團隊獨家整理!僅在金鋤頭網上傳!單選題(共39道題)展開收起1.(2.5分)產生相態轉化的內因是——A、油藏烴類的化學組成B、壓力和溫度的變化C、人為地開采D、地質運動參照答案是:A2.(2.5分)下列關于純組分和雙組分P-T相圖描述不正確的是——A、對于單組分體系,其氣、液兩相能夠共存的區域是一條線,即飽和蒸汽壓線B、對任何單組分來說,飽和蒸汽壓線實際就是該組分的泡點線和露點線的共同軌跡線C、兩組分體系相圖泡點線和露點線不重合,兩線所包圍區域即為兩相區D、兩組分體系相圖中臨界點所對應的溫度和壓力是氣、液兩相能夠共存的最高溫度點和最高壓力點參照答案是:D3.(2.5分)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泡點壓力是溫度一定時、壓力降低過程中開始從液相中分離出第一批氣泡時的壓力B、露點壓力是溫度一定時、壓力升高過程中開始從氣相中凝結出第一批液滴時的壓力C、臨界點處液相和氣相的所有內涵性質(指與數量無關的性質)諸如密度、粘度等都相同D、對于兩組分體系,當溫度高于臨界凝析溫度時,如果壓力足夠大,體系可以液化參照答案是:D4.(2.5分)下列關于典型油氣藏氣油比、地面油密度等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低收縮率原油液相體積分數較高,原油中含重烴數量較多,地面氣油比較小,通常小于90m3/m3,原油相對密度較高,通常大于0.876B、高收縮率原油產出的液體數量較低收縮率原油明顯減少,原油中含輕烴分子數量相對較多,地面氣油比相對較高,一般為90--1500m3/m3,地面原油相對密度一般小于0.78C、凝析氣藏又稱反凝析氣藏,溫度介于臨界溫度和臨界凝析溫度之間,在地面分離器條件下有液態烴析出,稱為凝析油,相對密度小到0.74,色淺且透明,凝析氣藏氣油比可達12600m3/m3D、濕氣氣藏地層條件下流體始終呈氣態,而在地面分離器條件下有一些液態烴析出,其相對密度小于0.78,地面氣油比一般小于18000m3/m3;干氣氣藏和士氣氣藏類似,在地面分離器條件下頁有液態烴析出參照答案是:D5.(2.5分)下列關于油氣分離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一次脫氣即接觸分離,即在油氣分離過程中分離出的氣體與油始終保持接觸,體系的組成不變B、多級脫氣即差異分離,即在脫氣過程中將每一級脫出的氣體排走后,液相再進入下一級,亦即脫氣是在系統組成變化的條件下進行的C、通常一次脫氣比多級脫氣分離出的氣量多,而油量少,即測出的氣油比高D、脫氣方式不同,從油中分離出的天然氣量不同,一般以多級脫氣測定的溶解氣油比為準參照答案是:D6.(2.5分)下列不屬于影響原油高壓物性的因素有——A、壓力B、溫度C、原油組成D、孔隙度和滲透率參照答案是:D7.(2.5分)地下原油采到地面時,原油體積收縮,體積收縮程度大者為高收縮率原油,體積收縮程度小者為低收縮率原油,下列關于兩者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低收縮原油相圖中兩相區內的等液量線較密集的靠近露點線一側B、低收縮原油的氣油比高,原油相對密度低C、低收縮原油地層條件下烴類以單相液態存在,為油藏D、高收縮原油由于輕質組分含量較高,相圖兩相區內等液量線比較稀疏參照答案是:B8.(2.5分)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原始溶解氣油比的開始脫氣條件是地層原始溫度和壓力下B、飽和壓力是原油中溶解氣達到飽和、不再隨壓力增加而增加時的壓力C、原油體積系數是原油在地面脫氣后的體積與其在地下的體積之比D、地下油氣兩相體積系數是指,當油層壓力低于飽和壓力時,地層中原油和析出氣體的總體積與它在地面脫氣后原油體積之比參照答案是:C9.(2.5分)石油與天然氣儲層主要為——A、沉積巖儲層B、碎屑巖儲層C、砂巖儲層D、火成巖儲層參照答案是:A10.(2.5分)下列關于巖石孔隙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巖石的絕對孔隙度是指巖石的總孔隙體積與巖石外表體積之比B、巖石的有效孔隙度是指巖石中有效孔隙的體積與巖石外表體積之比C、巖石的流動孔隙度是指在含油巖石中可流動的孔隙體積與巖石外表體積之比D、絕對孔隙度>流動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參照答案是:D11.(2.5分)下列關于巖石滲透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巖石的絕對滲透率僅取決于多孔介質的孔隙結構,與流體或孔隙介質的外部幾何尺寸無關B、粘度為1mPa.s的流體,在壓差1atm作用下,通過截面積1C㎡、長度1cm的多孔介質,其流量為1cm3/s時,則該多孔介質的滲透率就是1達西C、1D=1000mD≈10-8cm2=1μm2D、在測定和計算巖石絕對滲透率時,流體是否與巖石發生物理、化學作用對結果沒影響參照答案是:D12.(2.5分)下列關于巖石孔隙類型按照其大小分類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超毛細管孔隙指孔隙直徑大于0.5mm或裂縫寬度大于0.25mm的孔隙B、毛細管孔隙指孔隙直徑介于0.5—0.0002mm之間,或裂縫寬度介于0.25—0.0001mm之間的孔隙C、微毛細管孔隙指孔隙直徑小于0.0002mm,或裂縫寬度小于0.0001mm的孔隙D、對于微毛細管孔隙,地層條件下的壓力梯度足以使液體在孔隙中流動,屬有效孔隙參照答案是:D13.(2.5分)下列關于飽和度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在地層原始狀態下含油體積與巖石孔隙體積之比即為原始含油飽和度B、原始含油飽和度主要受儲層巖石的孔隙結構和表面性質的影響,通常,巖石顆粒越粗,含油飽和度越低C、當儲層巖石孔隙中同時存在多種流體時,巖石孔隙被多種流體所飽和,某種流體所占的體積百分數稱為該種流體的飽和度D、經過某一采油方法或驅替作用后,仍不能采出而殘留于油層孔隙中的原油稱為殘余油,其體積在巖石孔隙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數稱為殘余油飽和度參照答案是:B14.(2.5分)下列關于地層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原始含油飽和度是油藏投入開發前儲層巖石孔隙空間中原始含水體積與巖石孔隙體積的比值B、束縛水不可流動,一般存在于砂粒表面、砂粒接觸處角隅或微毛管孔道中C、油藏原始含水飽和度又稱作束縛水飽和度,前者是從成因角度來說,后者是從其存在狀態來說D、粗粒砂巖、粒狀孔洞灰巖及所有大孔隙巖石的束縛水飽和度較高參照答案是:D15.(2.5分)下列關于孔隙度的影響因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巖石顆粒分選程度差時,孔隙度變小B、孔隙度與粒徑有關,隨著粒徑的增加而增加C、通常隨著儲層埋深的增加,壓實作用增強,從而導致孔隙度降低D、受構造力作用儲層巖石產生微裂縫,使巖石的孔隙度增加參照答案是:B16.(2.5分)下列關于粒度組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砂巖的粒度組成是指不同粒徑范圍(粒級)的顆粒占全部顆粒的百分數(含量),通常用質量百分數表示,可用篩析法和沉降法來測定B、粒度組成分布曲線表示了各種粒徑的顆粒所占的百分數,曲線尖峰越高,巖石粒度組成越均勻,曲線尖峰越靠右,巖石中粗顆粒越多C、粒度組成累計分布曲線上,上升段越緩,巖石顆粒越均勻D、定量計算粒度組成的均勻程度的粒度參數有粒徑中值、平均粒徑、分選系數、偏度和峰度參照答案是:C17.(2.5分)下列關于砂巖膠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膠結物在巖石中的分布狀況以及它們與碎屑顆粒的接觸關系稱為膠結類型B、膠結方式可分為基底式膠結、孔隙式膠結和接觸式膠結C、膠結類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油層物性參數的優劣,通常,接觸式膠結好于孔隙式膠結好于基底式膠結D、儲層中巖石顆粒的膠結類型往往是某種單一的膠結方式參照答案是:D18.(2.5分)下列關于巖石顆粒對比面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A、砂粒越細,其比面越大,骨架分散程度越高B、顆粒形狀對巖石比面的大小沒有影響C、顆粒表面親水比巖石表面親油時巖石比面要大D、單位體積巖石內巖石骨架的總表面積越大,其比面越小參照答案是:A19.(2.5分)有一理想砂巖模型,孔隙度=0.4,滲透率=0.8μm2,則估算該巖樣的平均孔隙半徑為——A、0.25*10-4cmB、4*10-4cmC、1.6*10-4cm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B20.(2.5分)有一理想砂巖模型,孔隙度=0.35,滲透率=0.85μm2,則估算該巖樣以巖石外表體積為基準的比面為——A、1588cm2/cm3B、4537cm2/cm3C、2443cm2/cm3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A21.(2.5分)已知一干巖樣重量為32.0038克,飽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稱得重量為22.2946克,飽和煤油的巖樣在空氣中的重量為33.8973克(注:煤油的密度為0.8045克/厘米3)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巖樣的孔隙體積為——A、4.4222cm2B、2.3536cm2C、12.0686cm2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B22.(2.5分)已知一干巖樣重量為32.0038克,飽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稱得重量為22.2946克,飽和煤油的巖樣在空氣中的重量為33.8973克(注:煤油的密度為0.8045克/厘米3)請回答下列問題:(2)該巖樣的孔隙度為——A、16.32%B、83.68%C、65.77%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A23.(2.5分)已知一干巖樣重量為32.0038克,飽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稱得重量為22.2946克,飽和煤油的巖樣在空氣中的重量為33.8973克(注:煤油的密度為0.8045克/厘米3)請回答下列問題:(3)巖樣的視密度(=骨架重量/巖石外表體積)為——A、2.219g/cm3B、2.35g/cm3C、1.546g/cm3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A24.(2.5分)有一巖樣含油水時重量為8.1169克,經抽提后得到0.3厘米3的水,該巖樣烘干后重量為7.2221,飽和煤油的巖樣在空氣中的重量為8.0535克,飽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稱得重量為5.7561克。(已知巖樣的視密度為2.65克/厘米3,油的密度0.8760克/厘米3,水的密度1.0051克/厘米3)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巖樣的孔隙度為——A、0.359B、0.567C、0.362D、0.385參照答案是:C25.(2.5分)有一巖樣含油水時重量為8.1169克,經抽提后得到0.3厘米3的水,該巖樣烘干后重量為7.2221,飽和煤油的巖樣在空氣中的重量為8.0535克,飽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稱得重量為5.7561克。(已知巖樣的視密度為2.65克/厘米3,油的密度0.8760克/厘米3,水的密度1.0051克/厘米3)請回答下列問題:(2)該巖樣的含油飽和度——A、0.675B、0.687C、0.696D、0.701參照答案是:B26.(2.5分)已知一巖樣總重量為6.5540克,經抽提烘干后重量為6.0370克,抽提得到0.3厘米3的水,由飽和煤油法測得孔隙度為0.25。(設巖樣的視密度為2.65克/厘米3,油的密度0.8750克/厘米3,水的密度1.0051克/厘米3)則該巖樣的含油飽和度為——A、0.474B、0.526C、0.432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C27.(2.5分)下列關于各因素對巖石滲透率影響說法錯誤是——A、粒度越細,分選越差,其滲透率越低B、壓實作用使孔隙通道變小,孔喉比增加且曲折度增加,因而滲透率大大降低C、膠結作用使孔隙通道變小,孔喉比增加,粗糙度增加,因而滲透率降低D、通常構造作用使斷裂和裂隙閉合,因而孔隙度和滲透率均減小參照答案是:D28.(2.5分)下列關于巖石滲透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多相流體共存和流動時,巖石對某一相流體的通過能力大小,稱為該相流體的相滲透率或有效滲透率,有效滲透率不僅與巖石本身的性質有關,還與各相流體的飽和度有關B、絕對滲透率是巖心中100%被一種流體所飽和時測定的滲透率,它只是巖石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通過其中的流體的性質而變化C、同一巖石的有效滲透率之和等于該巖石的絕對滲透率D、相對滲透率是多相流體共存時,每一相流體的有效滲透率與一個基準滲透率的比值,實際是將有效滲透率無因次化參照答案是:C29.(2.5分)測定巖石絕對滲透率的條件不包括下列——A、巖石中全部為單相液體所飽和,液體不可壓縮,巖心中流動是穩態單相流B、通過巖心的滲流為一維直線滲流C、液體性質穩定,不與巖石發生物理、化學作用D、所用巖心須為截面積為1cm2、長度為1cm參照答案是:D30.(2.5分)關于氣測滲透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氣測滲透率時,由于氣固間的分子力很小,并且相鄰層的氣體分子間有動量交換,所以管壁處分子速度不為零,形成了氣體滑脫效應B、同一巖石的氣測滲透率值大于液測滲透率從值C、同一巖石不同氣體測定的滲透率值是一樣的D、常規巖心分析中采用P=1大氣壓絕對壓力下的空氣滲透率,并以此作為儲層滲透性高低的標準參照答案是:C31.(2.5分)有一巖樣長10厘米,截面積為2厘米2,在1.5大氣壓的壓差下,通過粘度為2.5厘泊的油,氣流量為0.0080厘米3/秒,此巖樣為油100%飽和,則其絕對滲透率為——A、0.67DB、0.067DC、0.0067D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B32.(2.5分)有一巖樣長10厘米,截面積為2厘米2,在1.5大氣壓的壓差下,通過粘度為2.5厘泊的水,氣流量為0.0080厘米3/秒,此巖樣為油100%飽和,若巖樣100%的為粘度等于0.75厘泊的水所飽和,則在2.5大氣壓的壓差下其流量為——A、0.0044cm3/sB、0.044cm3/sC、0.44cm3/s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B33.(2.5分)有一巖樣長2.77厘米,直徑為3.55厘米,在20℃時用水100%飽和并通過它,水的粘度為1.0厘泊,巖樣兩端的壓差為251毫米汞柱,出口壓力為1個大氣壓,其流量為0.020厘米3/秒,則該巖樣的滲透率為——A、0.1697DB、0.01697DC、0.001697D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參照答案是:B34.(2.5分)實驗中某巖樣長2.77厘米,直徑為3.55厘米,用氣體通過它,氣體的粘度為0.0175厘泊,壓差為25毫米汞柱,出口壓力為1個大氣壓,其流量為0.12厘米3/秒,則其氣測滲透率為——A、0.00153DB、1.75DC、0.0175DD、0.00118D參照答案是:C35.(2.5分)油層縱向包括三個分層,其滲透率分別是40、100和800毫達西,厚度為1.22、1.83和3.05米,液體作平行滲濾,假如他們的長寬都相等,其平均滲透率為——A、115.94mDB、438mDC、40mDD、800mD參照答案是:B36.(2.5分)三個定截面的分層,其滲透率分別為50、200和500毫達西,相應的各分層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