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舞蹈藝術概論第二章舞蹈的藝術特性第一節舞蹈形象是直觀的動態性的形象舞蹈的藝術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種直觀的、動態性的形象。它具有:1、直覺性:舞蹈形象是一種直觀的藝術形象,它主要是通過人們的視覺器官(眼睛)來進行審美感知的。2、 動作性:舞蹈形象是一種不停流動狀態的直覺形象。舞蹈動作分為:表情性(表現性)動作、說明性(再現性)動作、裝飾性聯結性動作。3、 節奏性:舞蹈的動態形象是一種具有節奏性的動態形象。分為:內在節奏和外在節奏4、 造型性:舞蹈是一種動態的造型藝術。包括:人體動作的姿態和舞蹈的構圖第二節舞蹈藝術的內在本質是抒情性抒情性一一舞蹈最重要的內部藝術特征,是舞蹈的內在本質屬性、是舞蹈藝術的一個主要審美特征,這是舞蹈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所決定的。在生活中,我們把表現人的各種情感和情緒的動作稱為表情性動作。分為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舞蹈是一種抒情性的藝術,舞蹈擅長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說不能用舞蹈的藝術手段表現比較復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之間性格的矛盾沖突。我們認為“在抒情中敘事”和“在敘述中抒情”是情節性舞蹈和舞劇結構比較理想的藝術表現方法。舞蹈中的情感是體現著一定思想內涵的情感,而舞蹈中所蘊含的思想則是充滿了感情的思想。第三節舞蹈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綜合性:舞蹈是與音樂、美術、詩歌等藝術手段和藝術類型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它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集時間性、空間性為一體。小結從舞蹈的外化形態方面來看,舞蹈的藝術特性是舞蹈形象的直觀動態性;從舞蹈的內在本質屬性方面來看,舞蹈的藝術特性是它的抒情性;而從舞蹈藝術展現方式來看,舞蹈的藝術特性則是它的藝術綜合性。舞蹈的藝術特性就是:以人的身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并綜合了音樂、美術、詩歌(文
學)、戲劇等藝術形式,以具有節奏性和造型性的學)、戲劇等藝術形式,以具有節奏性和造型性的直觀的動態的舞蹈形象,表現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第三章舞蹈的社會功能第一節舞蹈的功能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在社會生活中所應起到的作用和影響, 是舞蹈的功能。除了一般藝術功能之外,還有其獨自的特殊功能,長期以來舞蹈因其對人類具有多種積極作用而得以存在和發展。一、 在研究舞蹈功能時,應認識到:1、舞蹈的功能是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2、舞蹈的功能是以審美為中介來發揮其作用的。 舞蹈美是一種集功利性、審美性為一體的一種形勢美。二、 在研究舞蹈功能時,應建立的觀點:1、 大舞蹈觀念(廣義):廣泛存在于人們中間的集娛樂、美育、鍛煉等作用為一體的舞蹈。2、 舞蹈具有精神解放的功能。正因如此,它賦予舞蹈一種新的生命力。3、 它可以派生出許多新的學科。舞蹈和其它藝術相結合,派生出其它的舞蹈藝術。例:水上芭蕾、冰上芭蕾,它們都是舞蹈與體育相結合的。第二節 舞蹈的古代社會的功能一、 以舞達歡:寄情于舞、以舞傳情。 娛樂:為了慶祝戰爭的勝利或某種節日。如: 《七盤二、 祭祀與祈禱:以舞來達到人與神的交流。如: 六舞”(周代)三、 交流、交誼和擇偶:部落聯歡結盟,起到相互交流作用,男女之間起到了傳情達意的功能,在原始社會中,兩性相愛,都是通過舞蹈這種形式來表達 。四、 健身、習武、象功:舒展脛骨、宣泄情感,對健美軀體和愉悅身心具有雙重作用。五、 教育(勞動教育、戰爭與狩獵教育、禮儀教育) :如”擬獸舞、”十三舞勺、成童舞象”。《六代舞》1、 周代的《六代舞》是西周雅樂的主要內容,關于他的演出儀式用途都有名文規定,不能隨便使用,周代將這些樂舞用于禮儀祭祀。可分為文舞、武舞兩大類,其中《云門》、《大章》、《大韶》、《大夏》屬于文舞;《大濩》、《大武》則屬于武舞。2、 春秋戰國時期舞蹈的功能百家爭鳴時期,儒家提出了樂教”他們認為樂教可以教育群眾,影響群眾,儒家發展了舞蹈的教育功能。3、 隋唐時期舞蹈的功能隋唐時期,”七部樂“九部樂在當時具有政治功能。4、 五四時期蔡元培,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美育(舞蹈、音樂、美術) 。舞蹈具有美育功能,舞者的快樂是從筋骨中發出來的,是用一種運動來實現感情沖刺的。七部樂:以國伎為首,統稱燕樂。隋代在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統一中國后, 按歷代統治者功成作樂”的常規,于開皇初年(約公元581—585年)集中整理了漢族傳統的、兄弟民族的、外國傳入的各種樂舞,制定了七部樂。此七部樂為: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禮畢)。如此,隋朝也就開創了歷史上在宮廷宴享典禮中使用成套樂舞的先例。 它不僅能顯示一個國家的統一與強大,還表現出某種氣度和魄力。九部樂:到了隋煬帝時期,又設置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等為九部樂,亦即提升雜技中的康國、疏勒入部,并以 西涼”一名代替國伎”第三節 舞蹈在現代社會的功能一、 自娛自樂、抒發情懷舞蹈是一種徹底和諧的藝術,既凈化了心靈,又鍛煉了身體。二、 交流情感、增進友誼舞蹈是為了表達人的情感而創造出來的, 舞蹈語言是一種通過人體律動來傳達人類信息的情感語言,不僅能超越國家、種族地域、語言、文字的制約,異性相吸的人體語言溝通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情感。具有強烈的傳感作用,富有濃厚的情感因素。三、 增強體質、延長青春舞蹈是一種經過組織、美化、節律化的人體運動,它不僅達到健身的目的,還能在自娛自樂的同時,進入藝術表現的境界,從而達到身心兩方面和諧發展,可以說,以舞健身、以舞健美,是人們的追求。四、欣賞愉悅、陶冶情操藝術對象可創造出懂得藝術并且可以欣賞美的大眾,舞蹈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作用,能夠提高藝術口味,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雀之靈》通過對孔雀靈性的描寫,表達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說是以心造舞。舞蹈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欣賞作用。五、 了解社會,認識世界文藝作品是生活的教科書通過舞劇《絲路花雨》通過生動的形象,了解盛唐時期絲綢之路上,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盛況,從中我們可以欣賞到獨特的敦煌舞蹈藝術,以及風土人情,穿著愛好等人文景觀。六、 宣傳教化、團結群眾從古至今,舞蹈都有著其獨特的宣傳教化作用,舞蹈能夠成為宣傳群眾的有力手段,好的舞蹈作品可以給予人們教育和鼓舞。戴愛蓮(1916—2006)國籍:中國出生地: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職業:舞蹈家畢業院校:英國蘭伯特芭蕾學校主要成就:著名舞蹈藝術家、舞蹈教育家主要作品:《波斯廣場的賣花女》、《楊貴妃》、《傘舞》、《警醒》、《進行曲》、《哭泣的垂柳》、《賣》、《游擊隊的故事》、《思鄉曲》、《空襲》、《東江》等我國解放后,戴愛蓮出任第一任國家舞蹈團團長;第一任全國舞協主席;第一任北京舞蹈學校校長;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團團長第四節舞蹈的社會作用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舞蹈功能的充分實現需以審美為中介舞蹈的功能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著、發展著,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舞蹈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創造的, 一個時代的舞蹈是一個時代人民根據他們的生活需要和審美需要創造出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舞蹈的某些功能削弱了或者是逐漸地消失了,但是舞蹈卻有出現了某些新的功能和作用,或者說舞蹈面對的現代化的浪潮,對其功能正在進行著某些轉化和整合。舞蹈的社會功能是從數千年的舞蹈實踐中總結歸納出的客觀存在,但是,這些功能在實踐中取得何等的效果,則和舞蹈活動的美感程度有很大關系,只有群眾為這些活動的美感所吸引,他們才可能被感染,甚至積極投入,然后,才可能在他們中產生作用和影響。第四章舞蹈的種類第一節 舞蹈內容的發展導致不同舞蹈品種的產生一、 舞蹈紋彩陶盆” 銅貯貝器蓋紋飾 單一情緒的抒情性舞蹈二、 《葛天氏之樂》:《呂氏春秋古樂篇》所載, 情緒較為豐富的舞蹈三、 周代的樂舞《大武》(周代歌頌武王伐封軍事行動的樂舞) 敘事性舞蹈四、 漢代角抵戲《東海黃公》 敘事性、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六、清初《鐘馗嫁妹》戲曲舞蹈(歌、舞、戲)我國民族的歌舞劇 一一戲曲藝術銅貯貝器蓋紋飾約在兩千年以前的西漢時代的銅貯貝器蓋紋飾(在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所刻的滇族羽舞圖形,共二十三人,除一人帶腰刀外,其他二十二人中,八人右手持羽,十四人左手持羽,均頭戴羽帽面飾鳥啄,上身袒裸,腰系羽毛帶狀裙,后垂羽尾,赤足,通身裝扮為鳥的形狀,舞蹈動作姿態完全一致。銅貯貝器蓋紋飾的裝扮以及模擬鳥獸的動作和造型,是古代人們狩獵生活的反映。這些舞蹈可能就是群眾集體跳的表現勞動獲得勝利和豐收后的歡樂喜悅情緒的一種抒情性的舞蹈。第二節舞蹈的分類原則及方法原則、方法:劃分舞蹈種類的原則和方法,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來擇定的。既然我們是為了更深入地了劃分舞蹈種類的原則和方法,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來擇定的。既然我們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把握它的藝術發展規律,以使舞蹈創作更加健康地發展和成長, 在社會生活中起更大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所以,我們采用從各種舞蹈客觀存在的本質區別和它們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等特點,來進行舞蹈類別的劃分。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來劃分,舞蹈可分為 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第三節生活舞蹈生活舞蹈是與人們生活最緊密的舞蹈,功利性和目的性比較強,參與的范圍廣。⑴習俗舞蹈(儀式):是為了婚喪嫁娶、豐收等一些喜慶活動所舉行的一種群眾性舞蹈,參與性也非常強。如:湖南《伴嫁舞》、土家族《跳喪舞》⑵宗教、祭祀舞蹈(包括巫舞):宗教舞蹈是為了表現一些宗教觀念、思想所進行的宗教活動的舞蹈形式,是對神靈的一種形象化再現。如 巫舞”薩滿舞”;祭祀舞蹈:是為了祭祀祖先、神靈的禮儀式舞蹈活動。如: 《六舞》《儺舞》⑶社交舞蹈:是為了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一種最為廣泛流傳的一種群眾性舞蹈。如: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⑷自娛舞蹈:具有自娛自樂的目的,是最單純的一種舞蹈形式。女口:”秧歌、”迪斯科、’‘霹靂舞⑸體育舞蹈:是舞蹈與體育相結合的舞蹈形式, 主要是有健身的體育作用。女口:健身舞、標準舞、劍舞⑹教育舞蹈:主要是為了提高大眾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所開設的一門舞蹈課程。達到了舞蹈普及教育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全人類的文化素質為宗旨的。我國周代的《六代舞》就是著名的祭祀舞蹈。《云門》用以祭祀天神《大章》用以祭祀地神《大韶》用以祭祀四方神(日月、星、海)《大夏》用以祭祀山川《大濩》用以祭祀先妣(女性祖先)《大武》用以祭祀先祖。 (周代著名的歌頌周武王伐紂的軍事行動的樂舞)第四節藝術舞蹈藝術舞蹈:是指由專業和業余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產生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臺或廣場表演給廣大群眾觀賞的舞蹈作品。第一類根據舞蹈不同的風格特點來劃分,可分為: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當代舞。一、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并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 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一般來說,古典舞都具有嚴謹的程式、規范性的動作和比較高超的技巧。中國古典舞 印度古典舞 歐洲古典舞(芭蕾舞)二、 民間舞:(是一切舞蹈的來源):是由勞動人民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并在廣大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 民間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著最密切的聯系,它直接反映著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斗爭,表現著他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風格特色的民間舞蹈。 在歐洲芭蕾舞劇中的民間舞蹈,一般稱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幅員遼闊,因此民間舞蹈特別豐富多彩。其主要藝術特點是:(1)載歌載舞,自由活潑(2)巧用道具,技藝結合。情節生動,形象鮮明。自娛娛人,意旨統一。情之所至,即興發揮。三、 現代舞: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 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 主要擺脫古典芭蕾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 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 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生活。其創始人,公認為是美國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她向往原始的純樸和自然的純真。它經歷了五個時期自由舞、早期現代舞、古典現代舞、后現代舞、后后現代舞伊莎多拉鄧肯IsadoraDuncan,1878-1927),是美國著名舞蹈家,現代舞的創始人,是世界上第位披頭赤腳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家。鄧肯被譽為“現代舞之母”,不是說她為最早跳現代舞的舞蹈家,而是由于她被視為現代舞的精神領袖。她主張掙脫古典芭蕾從身體到內心的束縛;她以對人的身體的解放來達成對人的心靈的解放;通過心靈的解放達到人的精神的解放;因此她以身體的自由來追求藝術的自由,以藝術表現的自由獲得人性的自由四、當代舞:當代舞,亦稱創新舞,是當代舞蹈家為了表現當代社會生活,塑造當代人物形象,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根據現實生活進行舞蹈創作,借鑒和吸取各舞蹈流派的各種舞蹈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并蓄為我所用,從而創造出不同于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第二類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體裁和樣式的特點來劃分,可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舞蹈詩、歌舞劇、舞劇等九類。一、 獨舞:又叫單人舞,是由一個人表演的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提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結構完整的獨立的舞蹈作品;另一類為舞劇和大型舞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獨舞演員要求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扎實的基本功,有較高的表演技巧和較強的刻畫人物的能力。通常由具有較高藝術表現力的演員擔任。二、 雙人舞:由兩個人(通常為一男一女)表演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表現人物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現人物的關系。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結構完整的獨立的舞蹈作品;另一類為大型舞劇和舞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 三人舞:由三個人合作表演完成的一個主題的舞蹈。一般亦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結構完整的獨立的舞蹈作品;另一類為大型舞劇和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四、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稱為群舞。五、 組舞:由若干段舞蹈組成的比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個舞蹈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又都統一在共同的主題和完整的藝術構思之中。六、 歌舞:是一種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從古代樂舞到今天的各民族的民間舞蹈中,歌舞一直是占有重要位置的藝術樣式。載歌載舞既長于抒情,又善于敘事,能表現人們復雜、細膩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七、 歌舞劇:是一種以歌舞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展現 戲劇性內容的綜合性表演形式。我國古代的歌舞劇,一般通稱為戲曲。其歷史悠久,劇種、曲目眾多,是我國廣大地區最為流傳、最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戲劇形式之一。我國近現代的歌舞劇, 有的吸收了戲曲的藝術表現手法來表現新的生活、 新的人物;有的則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表現戲劇的內容。八、 舞蹈詩:以舞蹈為主要藝術手段,綜合音樂、舞臺美術(服裝、布景、燈光、道具等)藝術手段,通過對人物內在精神世界具有詩凝練的抒發, 或對一定生活實踐具有詩的概括展現,創造出濃郁的詩情、詩意的具有深刻詩的內涵的舞蹈題材。九、 舞劇:是以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并綜合了音樂、舞臺美術等,表現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第三類根據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點來劃分,可分為:抒情性舞蹈、敘事性舞蹈和戲劇性舞蹈抒情性舞蹈:又稱情緒舞。在特定的環境中,以鮮明、 生動的舞蹈語言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達舞蹈家對生活的感受和評價。敘事性舞蹈:又稱情節舞。通過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動所構成的情節事件來塑造人物, 表現作品的主題思想。戲劇性舞蹈:又稱舞劇。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表現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舞蹈種類小、侖吉生活舞蹈: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藝術舞蹈:據風格特點分: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當代舞。根據表現形式分:獨舞^雙人舞?群舞?組舞?歌舞?舞蹈史?歌舞劇?舞劇。據反映生活和塑造舞蹈形象方法分:抒情性舞蹈?敘事性舞蹈?戲劇性舞蹈。第五章舞蹈的起源第一節 舞蹈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熱愛舞蹈藝術,或是想獻身于舞蹈事業,爭取成為一個出色的舞蹈家, 那么一定要弄清楚:舞蹈是從哪里來的?在人類社會中人為什么要創造舞蹈這種藝術?人們又得怎樣創造了舞蹈?研究藝術一一舞蹈起源的方法,擬列舉下列三個方面:1、從發掘出的史前遠古時期的人類藝術遺存一一洞穴壁畫、巖畫、雕刻(雕塑和浮雕)等上面的舞蹈形象,進行分析研究。2、 從文獻古籍中一些有關舞蹈的神話傳說的記載或對舞蹈進行描述的文字材料,進行分析研究。3、人現代殘存的原始民族、部落的舞蹈和原始舞蹈在 民族民間舞蹈中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第二節人怎樣創造了舞蹈,舞蹈的起源學說一、 模仿倫文藝起源于人對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呂氏春秋古樂篇》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 ”這是說樂舞藝術是人對客觀自然的模仿一一音樂是對山林、溪谷聲音的模仿,舞蹈是用有節奏的動作對各種野獸動作和習性的模仿。二、 游戲論德國詩人、文藝理論家認為藝術的根本起因是 游戲的沖動”,游戲是自由人性的表現,游戲也是人類最終脫離動物界的標志。三、 巫術論是現代西方最占優勢的一種藝術起源的理論,德國民族學家威茲格蘭德認為一切跳舞原來都是宗教的”。我國自古以來巫和舞的關系就十分密切,我國古代的巫”人,以舞蹈手段來降神、祈雨、為人們去災、逐疫。四、 表情論藝術起源于表現人的情感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五、 性愛論達爾文認為音樂舞蹈起源于性的沖動,起源于戀愛 ”六、 勞動論這是我國許多舞蹈史論工作者贊同的理論。勞動創造了人自身,是勞動使人脫離了動物界,也是由于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創造了藝術賴以產生的物質基礎,創造了舞蹈藝術的物質載體一一人的靈活自如的、健美的、有著豐富表情功能的身體。從原始舞蹈的現代遺存中許多反映狩獵和種植生活內容的舞蹈中都可以使人們看到舞蹈起源和勞動的密切關系勞動綜合論把勞動看成是藝術最主要的起源, 但也不排斥藝術起源的其他因素, 因此認為舞蹈起源是勞動生產、性愛、健身和戰斗于人類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實踐和其他多種生活實踐,是勞動生產、性愛、健身和戰斗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在現,以及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禮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內在沖動的審美需要。第六章舞蹈的發展第一節舞蹈發展的歷史規律舞蹈藝術發展的客觀的歷史規律,是不一人的主觀意志所能轉移的。舞蹈藝術的歷史發展有其客觀的外因和其本身的內因,因此,影響舞蹈發展的有 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以外的,影響和促進舞蹈的發展有緊密關系的那些因素;內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內部推動舞蹈發展的因素。第二節舞蹈發展的外部因素一、 經濟對舞蹈發展的影響二、 政治對舞蹈發展的影響三、 社會意識和社會思潮對舞蹈發展的影響第三節 舞蹈發展的內部因素在影響舞蹈發展的內部因素中,主要是不同時代的舞蹈之間的影響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舞蹈之間的互相影響。一、 不同時代的舞蹈之間的影響。即舞蹈內部的縱向影響,主要是一個民族舞蹈藝術本身的繼承與創新的問題。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繼承的目的,有繼承有創新才有發展。二、 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舞蹈的相互影響。即舞蹈內部的橫向影響,主要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舞蹈發展中的借鑒和創造的問題。一個民族對外民族舞蹈的學習和借鑒同樣是對人類舞蹈文化遺產的繼承,這種大范圍的對舞蹈歷史遺產的繼承, 為人類舞蹈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就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基礎和條件。第七章舞蹈作品與社會生活一、基本觀點:社會生活是舞蹈創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社會生活在舞蹈編導頭腦中的反映。生活 直接生活,親身經歷的生活,像人與人之間關系、社會經歷等。 間接生活:不是創作者親身經歷的,而是通過某種媒介聽到看到的。所以說,從舞蹈創作來講, 間接生活更為重要。顯性生活:能看得到的表面上的生活,像物質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交婚戀、學習等。隱性生活:人的精神生活,不是人們日常看到的,是頭腦中的想像。 隱性生活對于舞蹈創作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靈感與舞蹈創作的關系:靈感是一種在深厚的生活素材積淀上的藝術靈性的閃光, 它是一種積累。例:小溪.江河?大海(女子古典群舞)。第二節 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創造性勞動的結晶任何舞蹈作品的創作都必須經過: 社會生活一一舞蹈家的創作活動一一舞蹈作品舞蹈家將社會生活藝術畫為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其創造性的勞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 審美情感的滲入。創作者審美情感的入,使創造性舞蹈思維躍動,傾注全部心智和情感創作舞蹈作品。二、 典型化的提煉創造。舞蹈作品無論什么題材,什么樣式,他們中的舞蹈藝術形象都必須經過不同程度的取舍、提煉、概括以及虛構、夸張及至變形等手法的創造過程,這也就是典型化的過程。三、 運用專業技巧創造美的形式。 從舞蹈意向到舞蹈作品中形象的轉換,需要舞蹈家的一種實際創造的本領,即在長期專業學習和藝術實踐中行形成的表現內容的技巧。因此,從社會生活到舞蹈作品,絕非直白、簡單的照搬和復印,而是滲透著舞蹈家的審美情感,經過典型化的藝術提煉,再運用訓練有素的專業技巧加以藝術表現的結果,這一系列殫精竭慮的藝術化處理,都是舞蹈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第三節 舞蹈藝術反映和表現生活的美學原則舞蹈是一門存在于一定的時空之中,通過人體動態加以展示,使欣賞者以視覺為主、聽覺必須參與才得以感知的表現性藝術。舞蹈藝術反映社會生活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大致有以下幾種:一、 感物而動,直抒胸臆:指情緒舞、抒情舞。例《紅綢舞》表現了當時人們獲得解放,取得自由的興奮之情。《踏歌》是一種連臂踏節、載歌載舞的群舞形式。二、緣物寄情,托物言志:例《荷花舞》反映人們出淤泥不染的高尚情操。這種表現方法拓寬了舞蹈創作題材,豐富了舞蹈表現社會生活的能力。三、設事表情、構景抒懷:指情節舞,造一個環節。例《中國媽媽》在敘事中抒情,從抒情中敘事。四、宣敘并重,情景交融:通過舞劇的形式,達到情感的渲染,敘事抒情相結合。例:舞劇《絲路花雨》第八章舞蹈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容和形式.事物的內容是構成這一事物內在要素的總和;形式則是該事物內在要素的外化,是內在要素的組合方式和表現形態。舞蹈作品的內容是由題材、主題、人物、情節和環境五個要素組成的。舞蹈作品的形式則有“內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之分。舞蹈作品的內在形式是舞蹈作品精神內容的形象顯現,即作品的結構方式、事件的展現方式;舞蹈作品的外在形式,則是指使內容成為具體可感的物質形式,即舞蹈的表現手段一一舞蹈語言。第一節題材和主題一、題材: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寫的生活現象。是舞蹈編導對其掌握的社會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加工后作為作品內容的材料。題材與素材的區分:素材多是社會生活中的原始材料,它有豐富性和生動性。但是豐富性中含有龐雜性、生動性中缺乏系統性,所以它只是舞蹈作品題材的來源和基礎。素材范圍大于題材。題材的選擇的規律及特點:1、舞蹈題材的選擇應有強烈的動作性。2、舞蹈題材的選擇應富有激動而飽滿的感情。因此,在選取舞蹈題材時,不僅要注意到事物的外部運動形式(情節事件發展)是否有可舞的因素,特別重要的還要注意到事物的內在因素(人物情感的發展)是否適合舞蹈表現。二、主題:又叫主題思想,是舞蹈作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對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意蘊和中心思想。它是舞蹈作品的靈魂。舞蹈作品的主題一經形成,它在整個創作中便居于主導地位,并貫穿于作品的始終;
同時,它對題材的擇定,結構的安排,動作的運用都起著決定作用。第二節人物和情節一、 人物:舞蹈作品中主要描寫和表現的對象。 舞蹈作品里的人,都是有著各自獨特的形狀、相貌、性格,并在特定時空中活動的人,舞蹈作品在表現人時,總是融入了舞蹈編導的情感因素,舞蹈作品中用以打動人心的人物,必然是投入了編導強烈的感情色彩的人物,而不是蒼白無力的人物二、情節:是指人物的生活和事件的演變發展過程,它是由一系列能夠顯示人物與人物、 人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具體事件過程組成的。多存在于敘事性舞蹈作品(情節舞)和戲劇性舞蹈作品(舞劇)。在舞劇中要求有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 情節有較大的跌宕起伏、動作性強、易于舞蹈表現。在抒情性舞蹈中可以淡化情節。第三節環境與氛圍環境與氛圍:是指人物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舞蹈作品中情節事件發生的具體的生活場景,為舞蹈作品提供了時間和空間的范圍。一般來說,舞蹈作品的環境是實的,多半用布景來顯示;氛圍是虛的,通常用燈光、音樂乃至人體動作和姿態變化來營造。第四節結構和布局作品的結構與布局應當做到既要符合塑造舞蹈形象, 顯示主題的需要,又要符合客觀生活的發展規律。一、 抒情性舞蹈結構形式:小型的抒情性舞蹈,大多采用兩段體[A(快) 一E(慢)]、三段體[A(快)一E(慢)一A(快)],具有節奏變化的結構方式。通過人物感情和動作結構以及構圖、氣氛等發展、變化、對比等手法來推動。二、 戲劇式結構形式(舞劇):引子、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三、 敘事性舞蹈結構(小舞蹈作品) :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如: 《洗衣歌》四、 心理式結構形式:作品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著力去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描繪人物心其特點有:理活動的心理結構形式。如:《鳳悲鳴》。理活動的心理結構形式。如:《鳳悲鳴》。1、 以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作為安排人物的行動,展開情節、事件的貫穿線。2、 突破傳統結構形式的“順序性”結構原則和表現方法。3、 舞劇創作中一氣呵成,常采用獨幕劇。4、 表現客觀同事,可以插入作者主觀思想。作品的結構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 結構要服從顯示主題、塑造舞蹈形象的需要。二、 結構要完整、和諧、統一。三、 結構要適應不同舞蹈體裁的要求。四、 結構要尊重民族的藝術欣賞習慣。第五節動作和語言舞蹈作品中的語言,就是能表現一定思想感情內容的舞蹈動作和舞蹈動作組合。舞蹈語言:藝術功能:抒情性舞蹈語言、敘事性舞蹈語言形態和舞蹈動態與生活反映關系:具象性、抽象性。舞蹈作品中舞蹈語言的一般規律:一、 舞蹈語言要形象化、性格化。二、 舞蹈語言要感情飽滿、凝練集中。三、 舞蹈語言應當新穎多樣。四、 舞蹈語言應有鮮明的節奏和豐富的韻律。第六節舞蹈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舞蹈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沒有內容,形式就無法尊在;沒有形式,內容也無從表現。兩張各互相依賴,互相制約,各一對方為存在條件。內容起主導作用:一、 創作一個作品時,總是先有了一定的內容,然后才有用來表現這些內容的藝術形式。二、 任何時代藝術新形式的產生,首先是由于表現新內容的需要;只有當新的生活題材、新的主題向舞蹈家提出新的要求時,一種新的舞蹈的形式才會產生。形式反作用于內容:一、從舞蹈創作本身看,作品形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內容表達得好壞和藝術感染力的強弱,以及社會作用的大小。二、從舞蹈發展的過程來看,同內容比較,形式的變化要緩慢得多,它一經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歷史繼承性。三、藝術形式還有相對的獨立的審美價值。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又反過來給予內容以積極的影響。總之,對于任何舞蹈作品來說,它的內容與形式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只有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才會有優秀的舞蹈作品產生。第九章舞蹈美的構成和形態第一節舞蹈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舞蹈美是舞蹈家從自己的審美意識、審美理想出發,在對社會生活和自然景物進行藝術表現時,以人體為工具在特定的時空內,在按規律、符合目的的運動過程中,創造出的一種具體可感的飽含詩情、富于樂感的動態藝術美。一、 舞蹈的內容美構成舞蹈作品內容美的要素是真與善,是真與善的統一。真實的表現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表現人們內在的精神世界,是構成舞蹈內容美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一部舞蹈作品美學價值高低的重要依據。著名舞蹈家吳曉邦認為:“我們舞蹈創作都是為了反映和表現我們的社會中生動的人物和內容……在舞蹈家的創作下人物必須栩栩如生。 通過作品要人們去認識什么是可敬的、 可愛的,什么是可笑的、可憐的和可憎的種種人物形象和思想。 ”二、 舞蹈作品的形式美重視舞蹈形式美的原因:1、 舞蹈藝術特性所決定;2、 觀眾審美要求。構成舞蹈形式美的三個方面:1、 物質材料:(人體)2、 造型手段:主要造型手段:動作、姿態造型、技巧輔助性手段:音樂、服裝、道具、燈光、布景3、基本規律:單純統一、對稱均衡、對比變化、新穎獨特、多樣統三、舞蹈美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結合內容美和形式美的關系:1、 美的內容同美的本質相聯系,是美的存在的基本方面,所以它處于主導地位。2、 美的形式是美德具體感性形象,構成舞蹈美的外在特征,它極大地影響美的內容的表達。凡是適合美的內容的形式就有助于內容的表達;反之,就會妨礙美的內容的傳達,削弱美的感染力。3、 美的形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因為舞蹈藝術是一門形式感很強的視覺藝術,所以形式美在舞蹈美的創造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第二節舞蹈作品的審美類別舞蹈美的形態:五類十二型一、 優美:1、 秀麗舒柔(陰柔之美)《愛蓮說》2、 歡暢熱烈(以舞達歡)《叭一口》二、 壯美:1、 雄渾剛健(雄壯的美)《較量》2、 偉岸崇高(莊嚴、圣潔、偉岸)《刑場上的婚禮》三、 悲劇美:1、 悲壯激憤《割不斷的琴弦》2、 悲痛惋哀《鳳悲鳴》四、 喜劇美:1、 滑稽《孔乙己》2、 諷刺《花朵》3、 幽默《胖嫂回娘家》4、 詼諧《兄弟》五、古拙技藝美:1、 古拙樸實《云南的響聲》《牛背搖籃》2、 技藝超絕《花鼓舞》第十章舞蹈思維和舞蹈形象創造第一節舞蹈形象和舞蹈思維舞蹈形象:是運用舞蹈家的人體為物質材料,以有節律的動作過程和姿態,創造出的一種能夠反映對象本質特征的、飽含詩情、富于樂感、能給人美的享受的飛舞流動的形象。舞蹈形象是構成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蹈審美活動的主要對象。舞蹈思維:是創造舞蹈藝術形象的特定思維方法。舞蹈藝術思維過程是一個以人體動作作為感性材料的形象思維不斷活躍發展的動態過程它貫穿于舞蹈作品的始終,切近生活,感受人生是開啟舞蹈思維的原動力,而創造性的藝術想象和強烈的情感活動則是舞蹈思維最終形成生動舞蹈形象的要素。形象性是一切藝術的本質特征,沒有形象就沒有藝術。藝術形象應當具備形象的具體性、概括性和感染性三個特征。舞蹈形象的個性特征一、舞蹈思維是創造舞蹈藝術形象的特定思維方法舞蹈形象思維的發生、開啟和展開,貫穿于舞蹈家創作的全過程,從創作沖動的萌發到舞蹈形象形成于舞臺之上,舞蹈家在藝術構思和形象創造中都必須運用形象思維,這是一部舞蹈作品能夠形成的特定的思維方式,否則舞蹈作品是不可能產生的。二、舞蹈形象思維的前提條件舞蹈思維是藝術思維在舞蹈創作中的具體思維方式,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具體的舞蹈動作、舞蹈語言作為材料和手段來進行思維。舞蹈編導的動作形象記憶:1、 生活原型動作;2、 舞蹈編導頭腦中先在的舞蹈動作;3、 舞蹈編導啟動本次創作之后,采風提煉加工后的舞蹈動作。舞蹈創作與舞蹈思維密不可分豐富厚實的生活積累是開啟舞蹈思、創造舞蹈形象的前提生活基礎對任何一個舞蹈編導都是至關重要的。周恩來:“作品的產生,可以是偶然得之,但是這種偶然得之是建筑在長期的生活和修養基礎上的,這也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辯證統一。”舞蹈家必須投身于人民的生活,要依靠勤奮扎實的勞動和積累來從事舞蹈創作,而不要把希望寄托于脫離人民生活的所謂“靈感爆發三、展開舞蹈形象思維的要素1、 “舞蹈家的眼睛”觀察生活。2、 創造性的藝術想象。3、 強烈的情感活動第二節舞蹈形象的審美特征一、舞蹈創作的三個環節和一個核心環節:1、貼近生活、感受人生2、 融入舞蹈藝術構思3、 進行舞蹈藝術表現核心:用獨特的舞蹈藝術思維構建出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二、舞蹈創作的基礎一一貼近生活、感受人生。例:《雀之靈》(視頻)舞蹈形象創造的審美特征、舞蹈形象的創造,要具有直觀動態性。二、舞蹈形象要具有典型性,美的更美,丑的更丑。三、舞蹈形象要具有情感性。情感是舞蹈的核心,無情便無舞,欲舞先動情,舞由情生,情為舞魂。四、舞蹈形象要具有審美性。第一節境界說是中國傳統第十一章舞蹈作品的意境創造第一節境界說是中國傳統文藝美學的重要理論境界說是我國傳統文藝美學的重要理論,主張藝術作品要創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韻、味外之旨”,已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要求,并認為只要創造出具有一定的藝術境界的作品,才是具有高格的上品。第二節舞蹈藝術也應當研究意境創造意境指的是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詩詞、繪畫和書法是最講究意境創造的,而這三種藝術形式和舞蹈的藝術關系都十分密切。舞蹈作品也要講究意境的創造:在舞蹈作品中,以經過提煉美化人體動作為主要手段,結合其他藝術手法,創造出的一種情景交融,并能引發觀眾豐富的藝術聯想和想象的藝術境界。第三節舞蹈意境的結構層次舞蹈意境的創造主要是通過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寫,把觀眾引入一個想象的空間,進而獲得更為豐富的審美享受。不過,情景交融存在著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其結構層次表現為:景情形象鏡,現簡述如下:1、 景:即舞蹈作品的特定的時空,是舞蹈作品中引發人物動情的外部環境。2、 情:是舞蹈的原動力,亦是舞蹈作品人物行為的內在驅動力。3、 形:即額問題的外部形態。4、 象:就是行的精煉與升華,它能準確鮮明地刻畫人物的個性,是飽含人物內心激情的外部形態,是姿態造型和運動過程組合有序的動態形象。5、 鏡:在一部舞蹈作品里,舞蹈形象的優劣直接決定著舞蹈作品的成敗和審美價值的高低。一、 寫鏡,就是造事表情,構景抒懷,即前人所說的“由景入情,假象見意”。二、 造鏡,就是充分的發揮舞蹈動作的抒情功能,直接抒發舞蹈者的情感。即前人所說的“移情入景,貌題直書”。第四節舞蹈意境的審美特征和意境創造的途徑其審美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情景交融,如詩如畫。虛實相生,物我合一。內涵豐富,給人啟迪,引人思考。第十二章 舞蹈的形式結構第一節舞蹈形式的感知結構審美、感覺、器官1、視覺形象色彩、線條、形狀)2、聽覺形象聯想)3、動覺形象參與)第二節舞蹈形式的結構過程、內在形式化1、舞蹈的情節結構2、舞蹈的情感結構3、 舞蹈的心理結構4、 舞蹈的時空順序結構5、 舞蹈的時空交錯結構6、 舞蹈的交響樂章結構7、 舞蹈的情感色塊結構二、外在的形式化1、 直接表現法,通過人物本身的舞蹈活動把內心的情感直接表現出來。2、 間接表現法:是不以人物自身的舞蹈和行動,來表現他的情感和思想,而是通過另外人物的舞蹈和行動間接地把他的思想和情感襯托出來。3、 綜合表現法:舞蹈是一種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的綜合性藝術,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中,表現人物的情態,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也不可忽略其化藝術因素的輔助作用。概念小結1、 視覺形象:通過視覺器官所感知到的形象,包括色彩、線條和形狀三個部分。2、聽覺形象: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波(聲音),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生理和心理的情感體驗或特定生活的形象的聯想。3、 動覺形象:人在運動(動作)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動覺受納器(位于肌肉組織、肌腱、韌帶和關節中)所體會到的一種具體形象的情感體驗。4、 舞蹈的情節結構:以舞蹈作品的情節事件發展的過程,來安排人物的行動和舞蹈場面的結構方式。5、 舞蹈的情感結構:根據舞蹈作品中人物情感的發展邏輯和表現不同情感的要求來安排人物的行動和舞蹈場景的結構方式。6、 舞蹈的心理結構:根據舞蹈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來安排人物的行動、舞蹈場景,以及作為展開情節、事件的貫穿線的結構方式。7、舞蹈時空順序結構: 根據客觀事物發展的自然次序的先后進程,來安排人物的行動和舞蹈場景的結構方式。8、舞蹈時空交錯結構: 打破現實時空的自然順序,將不同時空的場景,按照一定的藝術構思的邏輯,進行交錯銜接組合來表現人物在不同時空環境中的行動的結構方式。9、舞蹈交響樂章結構:按照交響樂的樂章結構方式,以凝煉、概括、集中地表現人物行動和情感的結構方式。10、舞蹈情感色塊結構: 按照人物情感發展的不同階段,結合劇情和對人物的心理刻畫,以表達不同情感色彩的舞蹈場面來進行舞蹈結構的方式。11、舞蹈的直接表現法: 通過人物本身的舞蹈活動把內心的情感直接表現出來。12、 間接表現法:不以人物自身的舞蹈和行動,來表現他的情感和思想,而是通過另外人物的舞蹈和行動間接地把他的思想和情感襯托出來。13、 綜合表現法:舞蹈是一種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的綜合性藝術,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中,表現人物的情態,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也不可忽略其化藝術因素的輔助作用。第十三章舞蹈語言第一節 人體動作一、 人體動作的概念:其具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動作,指人體動作,即人的全身或身體的一部分的活動;廣義的動作,指人的一切行動,包括人的所作所為。二、 人體動作的分類根據人體動作的生理、心理、發生、目的、作用、性質等方面進行簡略的分類。根據人體的構成,動作可分為五大類,即:頭部動作、上肢動作、下肢動作、軀干動作和全身動作。根據人體動作的來源,可分為兩大類,即:先天性動作和后天性動作。根據心理、意識的影響,可分為兩大類,即:不隨意動作和隨意動作。從動作的目的性,可分為實用性動作、表情性動作和表意性動作三大類。從動作的性質,可分為具象性動作和抽象性動作兩大類。從審美的作用,可分為日常生活動作和藝術化動作兩類。第二節 舞蹈動作一、舞蹈動作1、 定義:舞蹈動作是經過提煉、加工、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舞蹈語言是由若干個舞蹈動作組成的。簡單來說,舞蹈動作是藝術化了的舞蹈動作。2、 舞蹈動作的產生:舞蹈動作的主要來源有四個方面:
是對人的各種自然形態的生活動作和情感動作進行藝術的概括和美化。自然形態的動作:規律性、目的性舞蹈動作。是對自然界中花、鳥、魚、蟲和各種景物的動態形象的提煉和加工。自然景物、動物動作提煉、加工(模擬象征) 舞蹈動作是對人體內在動作潛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發揮。人體內在動作 挖掘、發揮 具有高難技巧的舞蹈動作是根據人體動律的發展變化繁衍出人們所需求的舞蹈動作。人體動作規律 拉班(匈)“人體動律學”第三節舞蹈語言1、組成:舞蹈動作、舞蹈組合、舞蹈語匯2、 結構層次:舞蹈單詞(舞蹈動作:動機、節奏、造型、力度)舞蹈語句(舞名)構成條件:形象鮮明、連接順暢、個性特色舞蹈段落(舞段):一部舞蹈作品,即由若干個舞段所組成,舞蹈作品中的舞段,就類似文學作品中的章節。3、 舞蹈語言的審美規范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與高度統一。發揮舞蹈創作主體的獨創性。運用綜合性的藝術表現手段。第十四章舞蹈構圖一、 定義:舞蹈構圖是舞蹈語言在舞蹈舞臺上存在和呈現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時間、空間中的動態結構,一般指舞蹈者在舞臺空間的運動線(不斷變化、 流動的舞蹈路線或隊形)和畫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二、 線路1、 斜線(又名對角線):一般表現有力的推進,具有延續和縱深感。2、 豎線(縱線):縱直向前的豎線,有強勁的動勢,給人一種緊迫感、壓迫感。3、 橫線(平行線):一般表現緩和、穩定、平靜自如的情緒。5、4、 圓線(弧線):給人一種柔和、流暢、勻稱、連綿不斷的感覺。5、曲折線(迂回線):跳躍、活潑,給人一種游移跳蕩和不安定的感覺。三、 舞蹈畫面造型1、 方形: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2、 三角形:給人一種力量的感覺。3、 圓弧形:給人一種柔和、流暢的感覺4、 菱形和梯形:給人一種視野開闊的感覺。四、 遵循的原則:1、 服從、適應舞蹈作品的內容、要求。2、 要從表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發。3、 要襯托和表現出舞蹈作品它所規定的一個環境。4、 要符合藝術形式美的規律和法則。五、 豐富和加強舞蹈構圖能力的方法1、 向生活學習向美麗的大自然學習。2、 向各種造型藝術學習。3、 向世界和我國著名的經典、優秀的舞蹈、舞劇作品學習。4、 向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豐富多彩的構圖學習。第十五章舞蹈創作的審美規范第一節從生活到舞蹈創作(審美規范)一、 概念:進行審美活動(欣賞美和創造美)所應遵循的規則、標準和法式。二、 研究舞蹈創作審美規范的目的:就是使我們進行這種舞蹈審美創造活動時, 要依據舞蹈創作的藝術規律,掌握比較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以更好地發揮個人的獨特的創造精神,能夠順利地達到成功和勝利的彼岸。三、 舞蹈創作的基本原則:就是遵循舞蹈藝術形式的規范, 取得駕馭舞蹈藝術形式的能力, 以表現給舞蹈家的心靈以震撼、給舞蹈家命運以影響的熔鑄了舞蹈家情感和思想的生活內容。第二節 舞蹈創作的表現范圍一、可舞性”與不可舞性”:1、可舞性:1、可舞性:較強的事物。2、不可舞性:指動作作不強、難于用舞蹈表現的題材和生活內容。、解決不可舞性向可舞性的轉化:可舞性”與不可舞性”并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不可以改變的。我們主張 不可舞性”向可舞性”的轉化,就是說把本來認為難于用舞蹈表現的題材。 經過創造性的努力轉化為可以用舞蹈來表現的題材。其轉化的關鍵就是我們根據舞蹈的特點尋找其反映生活的視角, 運用我們的藝術創造想象力,對于生活題材進行適合舞蹈手段表現的改造和加工, 從而創造出嶄新的舞蹈形象來。這也就是我們要把視角從 表現生活中的舞蹈”轉移到用舞蹈來表現生活”上面來。第三節舞蹈創作的不同類型一、 抒情性舞蹈(情緒舞):這是基本上不具有情節,只是表現某種情緒,抒發人物一定情感的舞蹈作品。抒情性舞蹈:情緒型的抒情舞:直接以舞蹈來抒發舞者情感的舞蹈作品。 意境型的抒情舞:以舞蹈的情景交融創造出某種藝術境界來抒發和表現舞者的情感和精神風貌的舞蹈作品。技巧型的抒情舞:主要以舞蹈技巧動作表現出某種類型的概括情緒的舞蹈作品。二、 敘事性舞蹈(情節舞):一般以情節、事件的發展來反映生活內容,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三、 戲劇性的舞蹈(舞劇):這是舞蹈藝術有了較高程度的發展,綜合吸收了其他各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段,從而創造出的一種舞蹈體裁。戲劇性的舞蹈:戲劇性舞劇: 是按照戲劇的藝術特性來創作的舞劇,即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通過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來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交響性舞劇:是以交響樂的藝術特性來創作的舞劇。是在交響樂的基礎上,用交響樂的寫作原則(主題、副題、變奏、展開、和聲、對位、復調以及再現、對比等) ,按交響樂的結構和形式特點進行舞劇的構思和藝術表現。 戲劇性交響性相結合的舞劇:是綜合了戲劇性舞劇和交響性舞劇各自的優長, 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既充分發揮了舞蹈藝術表現手段的特長,又具有比較完整的戲劇情節和鮮明人物形象的舞劇作品。概念小結1、審美規范:進行審美活動(欣賞美和創造美)所應遵循的規則、標準和法式。2、可舞性題材:指生活中原有的舞蹈活動,或是容易舞起來的生活情景,或是動作較強的事物。3、 不可舞性題材:指動作作不強、難于用舞蹈表現的題材和生活內容。4、情緒型的抒情舞: 直接抒發、表現舞者情感和精神風貌的舞蹈作品,多以舞蹈動作節奏的對比變化來表達情緒的發展。5、 意境型的抒情舞:以舞蹈的情景交融創造出某種藝術境界來抒發和表現舞者的情感和精神風貌的舞蹈作品。一般不強調舞蹈動作節奏強烈對比變化,而多以連續不斷的舞蹈動作,結合舞蹈隊形畫面的發展變化,創造出一種深邃的意境。6、 戲劇性舞劇:是按照戲劇的藝術特性來創作的舞劇,即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通過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來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7、交響性舞劇:按照音樂交響樂的藝術特性來創作的舞劇。 是在交響樂的基礎上,用交響樂的寫作原則,按交響樂的結構和形式特點進行舞劇的構思和藝術表現。它一般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而以概括和抽象的形式通過對人物思想感情的渲染、描繪來表現生活和展示內容。8、戲劇性交響性相結合的舞劇: 綜合了戲劇性舞劇和交響性舞劇各自的優長,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既充分發揮了舞蹈藝術表現手段的特長,又具有比較完整的戲劇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第十六章 舞蹈表演的審美規范第一節舞蹈表演一一舞蹈形象的展現是舞蹈藝術形象塑造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一、舞蹈表演的審美規范1、 定義:是舞蹈演員進行舞蹈審美創造一一塑造舞蹈人物形象,所要遵循的原則、規律、方法。2、 舞蹈作品的創作過程藝術構思一一(創編階段)藝術傳達一一(排練演出)區別與聯系聯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藝術構思是藝術傳達的必要前提,藝術傳達又是藝術構思的體現、深化、升華。區別:藝術構思是以編導為中心,藝術傳達是以演員為中心。
舞蹈藝術信息傳播過程和途徑:傳播接受創作過程舞蹈藝術信息傳播過程和途徑:傳播接受社會生活一-舞蹈編導一-舞蹈演員一一觀眾(對舞蹈的審美評價)反饋 信息流第二節舞蹈演員在舞蹈形象創造與展現中的價值和作用「、舞蹈演員 角色轉換1地位、作用:舞蹈演員在舞蹈作品的創作和傳達過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創作者,又是舞蹈形象賴以生存、顯現的物質材料。是讓觀眾獲得美感的審美對象,是舞蹈美在傳達過程中的中心環節。2、 舞蹈塑造舞蹈形象的過程:形象的積累和尋覓形象的體驗和感受形象的創造和表現3、 創造舞蹈形象過程中的兩次轉化感覺的轉化(內在體驗、感受)形體的轉化(由內在轉化為外在)兩種轉化的關鍵:要使演員的形體動作富有性格化。4、 從舞蹈形象到舞蹈演員的總結:拋棄自我,滿懷激情的擁抱角色的心靈;尋找感覺, 創造性格化的形體動作; 形神兼備、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第三節 中國舞蹈表演的審美要求?、中國舞蹈表演的特點和規律1、 以情帶舞、以舞傳情2、 動而合度、形變神真3、技藝結合、引人入勝4、風采獨具、舞韻長存概念小結1、 舞蹈表演:舞蹈演員在舞蹈藝術的時間和空間中,以自身的不斷流動的人體動作姿態和表情,按照舞蹈編導的藝術構思和具體編排進行二度創造,塑造藝術形象,完成舞蹈作品創作的全過程。舞蹈表演的物質材料是演員的身體,基本手段是由舞蹈動作組成的舞蹈語言。任務是通過舞蹈語言,綜合音樂、舞臺美術等手段,表現作品的主題內容,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描繪人物的性格,塑造鮮明生動的舞蹈形象。2、中國舞蹈表演的規律: 即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表演藝術的美學特征和規律,大致概括為:以情帶舞、以舞傳情;動而合度、形變神真;技藝結合、引人入勝;風采獨具、舞韻長存。第十七、十八章舞蹈交流與舞蹈傳播第一節舞蹈交流一、 概念:一個舞蹈作品創作出來還不是舞蹈作品的最后完成,只有觀眾接受,并在接受過程中經過理解、感受和藝術想象的再創造,使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活在觀眾的心中,這時,才能說是舞蹈創作的最后終結。舞蹈作品的演出和觀眾的觀賞,不是一個單向的信息傳遞和影響,而且一個舞蹈作者一一舞蹈作品一一舞蹈觀眾之間的雙向的信息交流和影響的關系。所以說,舞蹈交流是舞蹈家通過自己的舞蹈作品和廣大觀眾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情感思想的溝通,只有他們共同浸沉在審美創造的喜悅之中, 共同完成舞蹈形象的創造,實現了自我創造價值的充分肯定的時候,才實現了一次成功的舞蹈交流。二、 舞蹈交流的基礎和條件1、 舞蹈作品必須是信息的載體,包容著一定的信息量,而且是能夠通過舞蹈語言所塑造的舞蹈形象表達出來,使觀眾能夠感覺和體會到的。2、 舞蹈作品必須符合舞蹈藝術存在的客觀規律。3、 舞蹈作品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感召力和藝術的感染力,能給觀眾以審美的感受,能滿足觀眾一定的審美期待,才能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舞蹈作品中來,否則舞蹈交流則很難進行。二、舞蹈觀眾應具備的條件
1、 要求具備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知識水平,起碼要大致地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藝術的共性和特性、舞蹈的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等等。2、 對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舞蹈載體的創作審美規范等也應有所了解,對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贈與協議(附贍養義務)
- 2025年玻璃門保鮮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品牌規劃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圖像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大學體育(健身氣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市場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UM》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皖西學院《大學英語IV》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一中2025年高三質量監測(四)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創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重點基礎知識點
- 人教鄂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晝夜與四季單元教學教案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五四制)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泉州交發集團招聘考試真題
- 深度學習入門試題及答案概述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精美課件
- 骨科關節鏡手術器械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2024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智能飛行器應用技術》賽項樣題第2套
- 2025年北森人才測評試題及答案2023
- 10.1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
- 四年級希望杯歷年數學競賽試題與答案1-13屆+奧數分類專項練習集等
- 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