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荷動態 CT 心肌灌注成像聯合冠狀動脈 CT 血管成像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效能_第1頁
負荷動態 CT 心肌灌注成像聯合冠狀動脈 CT 血管成像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效能_第2頁
負荷動態 CT 心肌灌注成像聯合冠狀動脈 CT 血管成像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效能_第3頁
負荷動態 CT 心肌灌注成像聯合冠狀動脈 CT 血管成像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效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負荷動態CT心肌灌注成像結合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效能〔〕:

【摘要】目的:觀察負荷動態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結合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CTA〕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效能。方法:選取79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行CT-MPI結合CCTA檢查,以冠狀動脈造影檢測結果為"金標準";,比擬CCTA檢查、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以及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斑塊長度、管腔狹窄比例。結果:79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證實42例陽性,37例陰性;CCTA檢查檢出27例真陽性,30例真陰性;CCTA結合CT-MPI檢查檢出39例真陽性,29例真陰性。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靈敏度為92.86%、準確度為86.08%,均高于CCTA單獨檢查的64.29%、72.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9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承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中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合并嚴重心力衰竭者;合并水電解質紊亂者;合并心律失常者;合并造影劑過敏史、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史、冠狀動脈搭橋史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病變者。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其中男46例,女33例;年齡52~67歲,平均〔59.433.64〕歲;病程1~5年,平均〔2.870.88〕年;體質量指數20~25kg/m2,平均〔22.531.14〕kg/m2;合并癥:糖尿病23例,血脂異常30例,高血壓26例。

1.2方法患者均采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Flash雙源CT檢查。CCTA檢查:視野260mmx260mm,準直器間隔128.0mmx0.6mm,電壓100kV,旋轉速度0.28s,層距0.50mm,層厚0.75mm,根據心率自主調節螺距,以比照劑示蹤法定位興趣部位,設定閾值:100HU,延遲:6s;將氣管隆突下10mm至心臟膈面作為掃描范圍。

CT-MPI檢查:計算鈣化積分、定位像,同時行小劑量測試〔造影劑15mL,注射速度5.0mL/s〕,升主動脈平臺期確定后,延遲4s掃描,注射三磷酸腺苷140mg/〔kg-min〕,3min后施行掃描,掃描圖像間隔2mm,層厚3mm,管電壓80kV,管電流300mAs/轉,準直設定128.0mmx0.6mm,機架旋轉時間0.28s,檢查期間親密觀察受檢者生命體征,如發生異常,立即停頓檢查;獲取不同時間點圖像10~15幅,輸入分析軟件,以"BodyPVCT";形式行Myocardial灌注分析,獲取三維心臟可旋轉圖像,之后以Patlakplot法、可視化定性分析法定量評估心肌灌注缺損。

冠狀動脈造影檢測:選用介入導管室數字減影儀〔西門子Agiostar〕檢查,患者平臥于檢測床,常規消毒、鋪巾,于右橈動脈搏動最強點進展穿刺、留置導管,造影導絲通過導管直至各冠狀動脈開口處,依次檢查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盤旋支,右冠狀動脈,觀察各血管的狹窄程度。

1.3觀察指標〔1〕以冠狀動脈造影檢測結果為"金標準";,比擬CCTA、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2〕比擬CCTA、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斑塊長度、管腔狹窄比例。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比擬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擬采用chi;2檢驗,以P

2.3CCTA、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比擬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靈敏度為92.86%、準確度為86.08%,分別高于CCTA單獨檢查的64.29%、72.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CCTA、CCTA結合CT-MPI檢查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斑塊長度、管腔狹窄比例比擬CCTA結合CT-MPI檢查斑塊長度長于CCTA檢查,管腔狹窄比例高于CCTA檢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心肌缺血是導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可引發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康。現階段臨床常以磁共振成像、核素等方法評價冠心病心肌灌注情況,其中核素是最經典方式,但其難以顯示動脈管腔構造,且空間分辨力差,對早期無明顯病癥者無法進展有效診斷,特別是心內膜下心肌梗死,漏診風險較高【4】。而磁共振成像在空間、時間分辨力方面有明顯優勢,可明晰呈現心肌缺血程度、范圍,但其假陽性率較高,難以定量分析血流量,易高估缺血程度,另外其技術難度大、價格高、采集數據時間長,故應用有一定局限性【5】。CCTA檢查可評定動脈狹窄狀況、位置,診斷早期冠心病的靈敏度較高,但僅能提供血管解剖信息,難以有效判斷心肌灌注狀況,另外對鈣化較重者,其評估效果明顯受限,易高估血管狹窄程度,因此單獨CCTA檢查存在一定局限性【6】。隨CT成像技術的開展,CT-MPI在臨床得到逐漸應用,其經持續動態掃描,可得到功能學成像數據,進而評價心肌血流灌注情況【7】。本研究結果顯示,與CCTA檢查比擬,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經CCTA結合CT-MPI檢查管腔狹窄比例較高,斑塊長度較長。究其原因為,CT-MPI以增強掃描形式能定量判斷心肌血流值,同時通過注入比照劑可定量評定組織灌注情況,有效反映血流動力學變化,而結合CCTA能同時獲取心臟功能、構造信息[8]。另外CT-MPI能經心肌灌注負荷計算實現對心肌缺血的動態觀察,并評價病變血管、血管遠端室壁運動[9];同時應用128排螺旋CT能顯著進步檢查覆蓋范圍,還可在低劑量掃描形式下進展空間、時間分辨檢查,以進步全心灌注檢查效率[1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CCTA結合CT-MPI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CCTA檢查。提示CT-MPI結合CCTA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優于單純CCTA檢查。

綜上所述,CT-MPI結合CCTA檢查可進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靈敏度和準確度,以及評估斑塊大小和動脈狹窄的效能優于單項CCTA檢查。

參考文獻

【1】莫緒凱,林銘霞,梁建業,等.CT冠狀動脈成像與心肌灌注評估冠心病的Meta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22,38〔6〕:1020-1024.

【2】DanadI,SzymonifkaJ,Schulman-MarcusJ,etal.Staticanddynamicassessmentofmyocardialperfusionbyputedtomography[J].EurHeartJCardiovascImaging,2022,17〔8〕:836-844.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介入心臟病學組,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2,46〔9〕:680-694.

【4】韓寶華,羅曉婷.腺苷負荷心肌核素顯像、心電圖與心臟超聲室壁運動對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價值比擬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22,34〔10〕:1495-1497.

【5】曾志斌,沈比先,高德宏,等.3T磁共振容積成像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前、術后心臟構造及心肌功能的評價[J].中國醫學工程,2022,26〔6〕:59-61.

【6】王素艷.負荷動態CT心肌灌注結合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22,25〔27〕:101-103.

【7】周鐵力,李京順.靜息狀態下CT冠狀動脈造影結合CT首過心肌灌注成像在阻塞性冠脈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2,17〔6〕:649-652.

[8]何宏兵.負荷動態CT心肌灌注成像結合動態心電圖QTc間期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應用[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22,47〔5〕:479-482.

/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