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喚醒》讀后感_第1頁
《教育就是喚醒》讀后感_第2頁
《教育就是喚醒》讀后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就是喚醒》讀后感江橋鎮中心小學周曉輝這學期,我有幸靜下心來研讀了彭興順老師的《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讀后使我的感受很大。正像書中開篇的德國教育者第斯多惠所說:“課堂教學的技巧不意味著傳授教學技能,而意味著激發、喚醒和鼓勵。”是的,素質教育便是喚醒,“喚醒”一詞用的非常貼切,因為素質教育便是喚醒人類心中最美麗的事物,讓人性散發璀璨的光芒;喚醒人類自主創造意識,讓蘊含于大腦中的強大創造力得到發展;喚醒人類對生活價值的深刻體驗,讓人類從創造生活價值中獲得最快樂的人生;也喚醒我們對教育工作的思考,使我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我。司馬光曰:“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亙古至今,師以德為本,育師先育德。所以一個優秀的老師,即是一個優秀的傳道、授業、解惑者。因此老師要首先調節好自身的心理,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給學生提供好榜樣,用品德占據了孩子的內心。而老師的職業道德也要在愛中表現。所以老師對學生的是一份特殊的情意,是一份無私的愛心。老師要擁有無私的愛心,就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個體素質,端正教育思路,更新學生知識結構,以崇高的人品、深厚的學問、博大無私的愛心去影響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好榜樣。首先,喚醒老師。所謂喚醒教師,就是喚起老師的愛心和責任,并認真落實職業道德準則;喚起教師對職業的審美興趣,進一步提升職業境界;喚起教師的雄心壯志,探索專業提升之路;喚起教師的育人責任,不放棄,不拋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在教學工作中,不但要關懷愛護全體學生,還要充分相互尊重他們的個性,要和平正義的對待每一位學員;不僅要不斷激勵每一位孩子,還要帶給孩子信心,要努力看到他們前進的軌跡,肯定他們奮斗的成績讓我們對孩子多有些寬容,少一些打罵;多一點關心,少一點點冷漠;多一點贊賞,少一點點傷害,因為你的包容、關心、贊賞才可以澆灑出一片生機的蔥綠,使每一顆金子都熠熠生輝。教師不但應該有高尚的職業素養,而且需要有深刻的教育學問,實踐已經證明,教師"授業解惑"的作用決定了教師不僅應該具備淵博的知識、博大精深的科學知識,還必須努力學習,掌握相應的教育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教會學生學會動腦思考,教會學生收獲知識的方法。其次,喚醒家長。因為家長是孩子一生的老師,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所以,要喚醒父母的榜樣意識,把握良好習慣養成的德育根本,注重兒童的終生發展;喚醒了父母的發現智慧,并開發寶寶的優勢潛力,幫助寶寶變成最好的自己。第三,喚醒學生。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起兒童,就是喚起兒童的負責和良心,讓人性更加健康完美;就是喚起兒童們內心的美好情感,讓兒童們如同一個春天里的嫩莖,在和風細雨中健康成長,不被邪惡所迷惑;提醒小朋友們追逐人生理想,造就自己美好的一生。正如文化是表現為一種人怎樣看待別人、對待自我、怎樣看待自己所在的社會自然環境,在一個文明厚重深邃的社會里,人學會重視自我——他不茍且,也因為不茍且,所以有了品味。而品質、德行、才智都是人文積淀的總和,而這一切也就是我們的追求。做教師,不僅是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為了一份還算樂觀的薪酬。更重要的是,為了祖國的發展,為了教育的延續,為了知識的傳遞。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流芳千古,聲名顯赫,更不是為了讓家長和學生感謝。我們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學生成就自己,同時回饋社會,報效祖國。老師的事業是很孤獨的,但更多的時間,我們都是在燈下看著潔白的四壁,默默地守望孤獨,撲去心中的灰塵去守望教育事業,構筑教育的夢想;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候長大,揮去眼前阻礙著我們前行的細沙,尋找生命教育的真理。閱讀了這本書后細細反思,如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