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次課程改革課件_第1頁
歷次課程改革課件_第2頁
歷次課程改革課件_第3頁
歷次課程改革課件_第4頁
歷次課程改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基礎課程改革簡要回顧課件準備:第三組曹明英,劉重秀,余海燕,程瑩,楊元強,李海洋,龍仲坤我國基礎課程改革簡要回顧課件準備:第三組我們將要了解:一、新中國成立后的八次課程改革的時間、相關文件、及其主要內容二、課程改革取得的突出進展我們將要了解:一、新中國成立后的八次課程改革(一)第一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491952) 1950年8月,教育部頒發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同年,教育部又頒布了中等學校暫行校歷。 1951年8月政務院頒布了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規定中小學學制,小學實行五年一貫制,中學修業年限為六年,取消初高兩階段分段制。 1952年2月教育部頒布了四、二舊制小學暫行教學計劃。一

2、、新中國成立后的八次課程改革(一)第一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52年3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核準,教育部公布了小學暫行規章(草案)和中學暫行規程:確定小學教學學制為5年,小學開設語文、算術、體育、圖畫、自然、歷史、地理和音樂課程,一至三年級不設常識課,可以在語文和其他各科教學中學習自然和社會等常識。四、五年級增設自然、歷史和地理。 這是1949年以來頒布的國內全面規范中小學課程的政府文件,詳盡地規定了學校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素質管理體制、教學原則等。 1952年3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核準,教育部公布了小學暫行規(二)第二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531957) 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教育工

3、作,提出抽調大量干部編寫教材,并成立語文和歷史兩個教學問題委員會,分別研究語文、歷史教學和教材的編寫方針和原則。 1953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實行中小學教學大綱(草案),9月22日頒發實行小學四二制教學計劃(草案)(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開始編寫新的中小學教材。1956年,新教材終于出爐并于秋季在12年制的中小學中使用。1957年又對這套教材內容進行了精簡。(二)第二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531957) 1955年教育部根據1953年9月頒發小學(四二制)教學計劃(草案)兩年來實行的結果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同年9月2日頒發同時發出關于執行的指示。 1、一、二年級的體育由

4、1課時增為2課時,同時加強了課外活動中的體育鍛煉。 2、增設手工勞動課,一至六年級每周2課時。 3、年授課周數由38周減為34周,周授課時數三年級以上各年級平均減少2課時,總授課時數、每周集體活動時間都減少很多。 4、音樂課改為唱歌課。 1955年教育部根據1953年9月頒發小學(四二制)教學(三)第三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581962)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縮短學制、大煉鋼鐵、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主要特征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展開了。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轉發了教育部黨組關于編寫普通中小學和師范學校教材的意見。教育部決定重新編寫中小學通用教

5、材。1960年下半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指示精神,全面編寫了十年制教材,基本都開設了俄語課,實行蘇聯式的5分制管理。(三)第三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581962)(四)第四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631965) 1963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對文化課、政治課和生產知識課,對教學、生產勞動和假期做了安排。確定以“雙基”為重點的課程模式。各學科根據編寫的教學計劃,制定了教學大綱,編寫新教材。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其基本特點有:片面強調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強調語文和算術;各科授課時間變動大。(四)第四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

6、9631965)(五)第五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771984)1978年1月教育部頒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中小學實行十年制,小學五年、中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其中小學階段開設政治、語文、數學、外語、自然常識、體育、音樂和美術等。新教材于1977年開始編寫,1978年秋開始使用。 1981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將自然常識易名為自然;增設勞動課,在四、五年級開設;政治課取代思想品德課;恢復地理課和歷史課。(五)第五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771984)1978年教育部在1981年頒發了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計劃規定,從高中二

7、年級開設選修課,并把勞動技術教育列入正式課程。計劃首次提出分科性選修,分為側重于文科、理科的兩類教學計劃,高二分流。 1984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對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的數學、自然常識、外語、勞動課程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教育部在1981年頒發了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計(六)第六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851989) 1986年10月國家教委公布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初稿)。11月,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首次審查并通過了中小學18個學科的教學大綱。 1988年9月頒布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

8、計劃(試行草案),規定小學開設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自然、社會、體育、音樂、美術、勞動科目,分科為主,綜合課為輔。 1989年7月國家教委發出關于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教材試驗工作的通知。12月經過努力全國共組織編寫八套半特點不同的教材。(六)第六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851989) 1(七)第七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901998) 國家教委1990年3月頒布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第一次單獨制定。 1991年9月形成了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修改稿) ,1992年8月正式發布。 1994年7月國家教委發出實行新工時制對課程方案的調整意見。同時印發

9、了中小學23個學科教學大綱的調整意見。1996年教育頒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七)第七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901998)歷次課程改革課件 二、課程建設取得突出的進展: 1、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 2、初步改變了只有“學科課”“、必修課”的模式,增加了“選修課”、“活動課”等; 3、推行了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教材的多樣化; 4、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教育實踐的改革。 二、課程建設取得突出的進展: 1、課程管理政策上改

10、變你能回答嗎?1、把音樂課改為唱歌課的是第()次改革。 A 一 B二 C三 D四2、首次提出分科性選修,分為側重于文科,理科的兩類教學計劃,高二分流的文件是()。A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 B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C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D 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學教學計劃(草案)你能回答嗎?1、把音樂課改為唱歌課的是第()次改革。答案與解讀1、第二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531957) 1955年教育部根據1953年9月頒發小學(四二制)教學計劃(草案)兩年來實行的結果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同年9月2日頒發同時發出關于執行的指示。 1、一、二年級的體育由1課時增為2課時,同時加強了課外活動中的體育鍛煉。 2、增設手工勞動課,一至六年級每周2課時。 3、年授課周數由38周減為34周,周授課時數三年級以上各年級平均減少2課時,總授課時數、每周集體活動時間都減少很多。 4、音樂課改為唱歌課。答案與解讀1、第二次基礎教育課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