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xué)課件:故都的秋_第1頁
高中語文教學(xué)課件:故都的秋_第2頁
高中語文教學(xué)課件:故都的秋_第3頁
高中語文教學(xué)課件:故都的秋_第4頁
高中語文教學(xué)課件:故都的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成語積累5.蹉跎歲月:虛度光陰與歲月。 崢嶸歲月:不平凡的歲月。 6.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 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 7、學(xué)富五車:形容人讀書多,學(xué)問大。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tài)度鎮(zhèn)定。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9、望其項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趕不上。 郁達夫故都的秋作者及寫作背景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本小說集),春風(fēng)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

2、,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fēng)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diào),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7月,那時由于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著閑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1、給下列紅色字注音:點綴 ( ) 輟學(xué)( )混沌( ) 餛飩( )蕭條( ) 笙簫( )落蕊( ) 一椽( )槐樹( ) 平仄( ) 著單衣( )zhuchudntnxioxioruchunhuizzhu檢查預(yù)習(xí)解題從標題看,文章的落腳點是什么?秋什么地方的秋?故都 思考:“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為什么不稱“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稱為

3、“故都”,更有一種文化底蘊和歷史滄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 從文章中找出直接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達夫?qū)Ρ逼降那锾鞈阎鯓拥那楦校?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戀、眷戀向往熱愛眷念 下面請大家朗讀第一、二自然段,請大家思考,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可是啊,北國的秋,特別地

4、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文眼思考題:1到2段寫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北國秋和南國秋的比較。思考: 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shù)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么? 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溫、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向往和眷戀之情。思考題:真正寫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到段 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請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力分別給以概括,。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棗勝果秋晨院落秋槐落蕊18秋蟬殘鳴19秋雨話涼20秋棗勝果思考:從聲音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有味? (分組討論)秋雨話涼“還

5、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北國秋雨“奇”在何處? A來也匆匆,去也匆匆B聲音“息列索落”(靜;快,利索,不拖泥帶水,清爽) a比較春雨“淅淅漓漓”“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太柔) b比較夏雨“淅瀝嘩啦”“噼里啪啦”(太猛)想象畫面:天空灰蒙蒙的,空氣濕漉漉的,雨聲息列索落,秋雨來去匆匆,在都市的斜橋影里,一二都市閑人,著青布單衣,咬長長煙管,抱著手聳著肩,有一搭沒一搭地感嘆天氣 。這樣的畫面?zhèn)鬟_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悠閑、無聊、悲涼、寂寞如果說剛才這幅畫側(cè)重從味道寫景的話,那么另外哪一幅側(cè)重從顏色寫景? 勾劃出描繪秋色的詞,它們傳達出作者怎么的情緒?

6、秋晨院落:【秋色】 青天(藍綠)藍朵(藍色)秋草(枯黃) 落蕊(灰白)樹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藍綠)棗樹(淡綠微黃) 冷色(冷暖色調(diào)主要是從人的感官來說的,冷色調(diào)就是看上去覺得冰涼的顏色,給人以冷清、蕭瑟、落寞之感。) 冷色調(diào)秋色清 思考: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里,明艷之色有,熱鬧地方也有,作者為何避而不寫?悲涼 主要的是與作者當(dāng)時的心境有關(guān),由于作者當(dāng)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我們來看看當(dāng)時的寫作背景。寫作背景: 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

7、思想苦悶,創(chuàng)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xiàn)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jīng)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yōu)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diào),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xiàn)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殘鳴衰 弱殘 聲思考:剛才我們分別從味、色、聲三方面簡單分析完秋雨、秋花、秋蟬三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描述秋槐、秋果時,又是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課下討論)色(冷色調(diào) ) 聲清冷孤獨凄冷青天(碧綠)藍朵(藍色)秋草(黃色)落蕊(灰白)樹影(暗灰)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藍綠)棗樹(淡綠微黃)鴿聲(飛聲) 蟬聲 風(fēng)雨聲 人聲(反襯)靜景情以景顯情贊美眷戀味“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本文多處使用了排比,它們具有什么樣的作用? 文中有許多并列的句子或者短語,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濃,朗讀起來又具有音韻之美,顯示出很強的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