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造物設計的哲學考慮從中西哲學思維差異看兩者造物哲學造物設計的哲學考慮從中西哲學思維差異看兩者造物哲學中國的造物設計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其工藝之巧妙,功能之齊備,鬼斧神工之技藝,被歷代人所稱贊,而為何到了近現代,卻停滯不前,甚至遠遠落后于當年對中國之技藝非常仰慕的歐洲國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科技的開展為西方設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矗哲學指導科學,科學反過來影響哲學,哲學與科學這兩個聯絡嚴密的學科共同造就了西方現代設計的宏大成就。在這種境況下,探究中西方造物哲學的差異無疑可以為中國設計的將來開展提供些許思路。1.哲學思維的差異中國素有文明古國之稱,古代的四大創造標榜著中國科技的偉
2、大成就。而到了近代,科學似乎偏向了西方,各種創造創造層出不窮,此時的中國卻默默無聞,以致于不得不向西方學習近代科學。那么,為何最早的科學技術萌芽在中國,但其近代開展卻在西方呢,這一問題引起眾多學者的討論,也就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李約瑟于1964年在?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一文中提出為甚么近代科學只在歐洲,而沒有在中國文明中產生?為甚么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五世紀期間,在應用人類的自然知識于人類的實際需要方面,中國文明遠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中國的設計遇到了與科技同樣的難題。中國古代的造物技術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很多優秀的設計思想放之如今仍可稱之為先進的設計理念。但到了近代,西方現代設計觀念的
3、進入,使得中國設計曾一度無所適從,直到如今還未完全跟上世界現代設計的程度。中國設計與科技遭遇如此相似,與統領它們開展的哲學思維不無關系。我們將借用討論科技問題的方式來研究中國設計所遇到的問題。從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開展軌跡,來研究兩者不同的科技道路,進而討論中西不同的造物哲學。1.1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在人類思維開展史上,哲學思想是深層和內核的部分。科學技術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手段必然深深浸透著其哲學觀念、思維方式的影響。中國古代哲學主要有儒、道、墨三家。道家主張自然,墨家主張人為,儒家主張中道。在后來的哲學開展中,墨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儒、道互補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主流。道家倡導對自然的認識和探究,
4、這對古代科技開展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卻主張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要依靠直覺、頓悟的方式來實現。老子認為,要想求得道的知識就需要致虛極,守靜篤,主張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可見,老子提倡人們用心來領悟外部世界,而非通過對物質世界的客觀考察來認證。儒家同樣強調直覺,孟子認為人們認識事物應著意于心,盡心、知性之后,就可以知天,就可以認識整個物質世界。就是在儒、道哲學的影響下,中國古代科技長期處在重直覺頓悟輕實證分析的狀態之中。由此可見,中國哲學強調從心出發,重直覺頓悟、輕分析實證,主張從直覺出發,側重于在對事物的直觀審察與內心體驗中領悟世界的意義,用直覺來感悟人生,用心來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
5、非理性思維方法,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科學的開展,使得中國科技長期處在初級的經歷應用之中,沒能上升到理論層面。以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哲學思維在早期也具有混沌、模糊的特點。然而從巴門尼德開場,西方哲學突然轉向形式化的抽象思維,哲學開場了思維形式的邏輯化,直至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第一個完好的形式邏輯體系,此后,歐幾里德又建立了一個公理化的幾何學體系,西方理論思維方式走了另一條開展道路。后來培根的實驗科學的創立,這種重視觀察和實驗的哲學思維傳統,構成了西方理論思想的主流。到了近代,理性主義和經歷主義哲學家更是把觀念的清楚明確當作真知識的標準。而后在哲學上又開展出實證主義,新實在論、邏輯實證主義、分析哲學等流派,
6、西方哲學思維就呈現出重實證分析、演繹歸納的理性主義特征,至今仍予以科技開展以宏大影響。柏格森在其?心力?中寫到,現代歐洲科學是從物出發的,正是從物出發的科學,歐洲人才養成追求準確、嚴密和苦求證明的科學理性主義傳統;中國思想是從心出發的,從各人自己的心出發,就只需追求知覺確實實,而不是概念的準確。中西不同的哲學思維方法,大大影響了科技的開展。中國的科學呈現出重實用輕理論的工具主義精神,科技多來源于經歷總結,并沒有準確的理論表述,不具有普遍性,人們的認識只能停留在不準確的直觀類比程度上,造成中國古代很多精湛技藝的流失。西方哲學以邏輯、理性的準確分析為特征,很早就被運用于科技思想的理論研究,從哲學的
7、角度對科學技術進展總結,并提升到理論層面,從而推進了實證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開展,為西方科技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矗1.2整體性思維與詳細性思維整體性思維著重于從全局出發,強調系統的協調性;詳細性思維那么是從個體出發,強調對事物細節和個體特征的研究。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都是科學開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是哪種思維占主導地位。中國哲學強調整體觀,其主導思路是主客觀相交融,因此中國傳統科技對自然現象的探究與研究,往往以天與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統一為出發點。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這一點的忠實反映。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并不推崇人們去研究詳細的問題,而主張從全局把握,形成系統化的整體性思維,這一思想對現代設計這個綜合性學科是
8、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但對之后中國科技的開展卻產生了宏大的阻礙。那些注重觀察整體性的學科,如醫學、農學在我國都高度興旺,而屬于解剖的、分析的或定量的實驗科學成就卻不如西方。如傳統的中醫把人看成一個有機整體,是由五運六氣化生出的生命現象,人的生理、病理要受到他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的影響,這在內科診治上尤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因缺乏解剖學、微生物學上的必要理論根底,幾千年來很難產生大的打破。中國古代的農學理論把天、地、人三者看成是彼此聯絡的有機整體,提出農業耕種要順天時,量地利,致人和,做到了這些就可以用力少而成功多。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科學的出發點是適應自然,而非改造自然,與西方科學從物出發的觀點是截然不
9、同的。西方哲學非常注重對詳細問題的研究,主張從細節入手。因此,哲學家們也樂于從事技術的研究和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柏拉圖培養了大量學界巨子,弟子成群,大多精通數學和自然科學,其中亞里士多德被稱為古代最博學的人。這種崇尚研究詳細問題的傳統,促進了西方技術的公理化,如歐幾里德幾何、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等這些公理化的科學知識使西方技術到達了最大范圍的傳播和傳承,使祖先的智慧能通過抽象而易于記憶的知識廣泛流傳。技術的公理化成為科學知識,技術的不斷總結使科學不斷向前開展,直到近代工業革命的爆發。這種從部分開場,研究詳細問題的思想大大促進了西方科學的開展,同時產生了一套重要的邏輯思維方法和系統,這些都為近代科學在
10、西方的產生奠定了基矗綜上所述,中國傳統的哲學思維總體上是一種有機整體的思維方式,具有直觀、感性、縱觀全局的特點;西方哲學思維那么傾向分析化的形式邏輯思維,具有詳細、準確和實證性特點。哲學思維的差異導致了中西科學技術的不同開展道路,也極大地影響了造物哲學。2.造物哲學的差異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哲學的思維特性必然影響到造物理念。不同的哲學理念必然產生不同的整體的思維特性,使得中國的造物觀念非常注重各元素之間的協調,熱衷于整體意境的營造。因此,人們更熱衷于從宏觀上去研究造物的理念,而不愿從事詳細的造物活動。考察中國古代的造物文化,我們不難發現,在古代的哲學思潮中,形而上的造物哲學總是指導著形而下
11、的造物活動。中國古代造物大多是圍繞著儒家倫理觀和道家的自然觀而開展的,無論是表達人們思想意識的裝飾藝術還是日常用品,都富有深入的思想內涵,這在商周青銅鼎等器物以及各種皇家園林建筑中隨處可見。感性的思維特性那么決定了中國傳統技藝始終停留在頓悟階段,未能上升至公理層面。莊子通過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等多個例子來闡釋技近乎道的技術哲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技藝理念千百年來一直在告誡著中國手工藝人,唯有通過自身的切身體悟與內心的靈感頓悟才能到達技藝的純熟境界,并通過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延續著祖祖輩輩的精湛手藝。整體感性的思維特性使中國的造物哲學注重觀念的傳達,而技藝不過是達至觀念的手段。西方注重詳細理論的傳統,使人們樂于從事詳細的技藝研究,并從理論操作經歷中提煉出公理化的理論知識,科技知識得到了最為廣泛的傳播。這種注重理論,并由理論提升出理論的傳統,為西方科技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底,使其技藝可以代代傳承并得到最大范圍的應用。現代設計正是建立在對科技的充分肯定與運用上,并良好地協調了藝術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問題,才有了現代設計蓬勃的開展。中西方不同的哲學觀念造就了不同的科技開展道路,產生了不同的造物哲學。西方理性詳細的思維特性造就了其以理性主義和功能主義著稱的現代設計的輝煌。中國整體感性的思維特性造就了中國道指導技的造物理念,物成為觀念的載體,而不只具備純粹的功能,形成與西方截然不同的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Python程序開發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大學《機車車輛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洛學院《生物醫藥知識產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紅河學院《信息技術與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贛南科技學院《高級英語寫作(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菏澤市曹縣2025年初三第二次五校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榮成市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勞動通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學院《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3月)數學試卷(含答案)
- 《酒店概論》考試復習參考題庫(含答案)
- 版式設計網格課件
- 消防安全檢查表(車間)
- 產品報價單(5篇)
- 大飛機C919:追夢五十載,“破繭化蝶”
- 品牌視覺形象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天津科技大學
- 高考語文復習-議論文結尾寫作之深化主旨 練習
- 漢語詞匯與文化課件
- 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Lesson8 課件
- DBJ∕T 13-196-2014 水泥凈漿材料配合比設計與試驗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