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種進出庫與催青技術探討_第1頁
蠶種進出庫與催青技術探討_第2頁
蠶種進出庫與催青技術探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蠶種進出庫與催青技術討論摘要介紹了蠶種進出庫技術管理和催青技術管理,以期為蠶種的飼養提供參考。關鍵詞蠶種;進出庫;催青技術蠶種進出庫與催青關系到蠶種孵化率的上下,蠶體的整齊度、強健度,是蠶繭優質高產的根底工作1。因此,只有重視蠶種進出庫與催青的技術管理,才能保障蠶桑消費順利進展。現將蠶種進出庫與催青技術總結如下。1蠶種的進出庫技術管理蠶種的進庫和出庫是冷庫工作一系列環節中的首和尾,也是抓好蠶種質量管理的重要關口2。進庫蠶種的質量是冷庫工作的根底,出庫蠶種的質量是對冷庫工作的檢驗。因此,嚴把進出兩大關,加強進出庫管理工作,對保證和進步蠶種質量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1嚴把入庫關,保證入庫蠶種質量一

2、是仔細核對,淘汰不良蠶種。不管是越年種入庫和浸酸種入庫,在接收過程中都要仔細核對場名、品種、批次和數量。詳細記錄各批蠶種入庫情況,建立檔案3。在越年種入庫時要注意檢查有無漏盒、空盒,受潮,對每批蠶種都進展胚胎解剖,卵質調查,掌握各批蠶種入庫時的質量情況。浸酸種入庫時那么還要注意各批蠶種的卵面情況,淘汰不良卵多的連紙。二是保證丙1胚胎的適時再入庫冷藏。對越年種感溫的蠶種,盡量做到感溫均勻,每批屢次抽樣解剖,確切掌握胚胎發育過程,確保丙1再入庫冷藏。浸酸后再冷藏蠶種必須在解剖后確定的時刻及時進入外庫(1013)放置4h以上再入內庫冷藏抑制,防止溫度激變,防止發生白死卵。1.2嚴把出庫關,保證出庫蠶

3、種質量一是及時準確出庫浸酸毛種,進步蠶種質量。在出庫前,按照微粒子檢驗結果,嚴格淘汰超標蠶種。出庫時根據經營單位方案安排每天浸酸蠶種,并根據次序,分批量準時出庫。二是仔細核對,調節胚胎發育。通過在內庫、外庫、低溫室分別核對場名、品種、批次和數量,保證出庫蠶種和配發方案相一致。出庫蠶種須在外庫放置1d以上,調節胚胎發育。以丙2胚胎到達日為出庫日。2蠶種催青技術管理2.1科學確定蠶種出庫適期蠶種出庫催青適期確定的根據是桑樹的發育情況、當地的氣象情況和當地過去的出庫歷史資料,另外還應避開農田用藥頂峰期以及農忙。一般以晚生桑開放34葉、早生桑開放46葉為出庫催青適期。過早催青收蟻后桑葉發育跟不上,采不

4、到適熟葉,過早采葉會影響桑葉產量;過遲催青,由于桑葉偏老,小蠶葉難采,同時蠶期推延,5齡期及簇中往往會受高濕襲擊,蠅蛆蠶多。實際消費中,還應合理調整,以科學確定出庫適期。2.2重視蠶種出庫一是出庫時期的預報。春季蠶種應提早2d、夏季應提早3d預報,以便蠶種配發部門有足夠的時間安排出庫。詳細為春季越年蠶種出庫,當天出庫當天下午就可領蠶種。夏秋季,即浸酸冷藏種出庫,當天出庫,次日下午可以領種。二是出庫蠶種胚胎應為丙1、丙1+。加強蠶種運輸管理,保證蠶種平安。遠種應派技術人員負責,運輸工具要提早沖洗清毒,運輸途中溫度、濕度應符合蠶種生理需要,一般溫度控制在1624,濕度在75%80%,途中要帶好黑布

5、、干濕計,以做好補濕和保溫工作等,減少顛簸,防止接觸異味,底層蠶種防止接觸車輛發動機等高溫區。2.3做好催青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催青前應組成指導小組,統一思想,進步認識,選拔責任心強、技術好、有經歷的同志參加,進展崗前培訓,使每一位同志都能純熟掌握各個技術環節,嚴格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催青工作標準化4。其次,應對催青室、催青架及相關的用具進展嚴格的消毒,認真檢修加濕、除濕、補濕、換氣、電器自控等設施,保證催青工作正常進展。2.4合理催青目前普通采用的標準是簡化催青法,其手續方便,能進步催青等設備利用率,同樣能到達孵化齊一的效果。蠶種進入催青室要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及時對各批次蠶種解剖,掌握胚胎發育情況

6、,對每個品種、批次進展發育排隊,確定各批蠶種催青中所放位置,調節好溫濕度,促進蠶種發育齊一,進步一日孵化率。蠶種進入共育室后,可以在25干濕差1.5的溫濕度中保護1d,到收蟻的前1d晚上逐步調節到26,干濕差1.5。大批胚胎戊3、戊3+時適時加溫,戊3胚子是重要階段,須及時進展高溫保護和增加感光時間。蠶種發育溫度控制在25.5,干濕差3進展保護,穩定蠶種化性,增強蠶的體質,進步蠶繭產量和繭質,并根據解剖情況,對發育不齊的胚胎進展溫度調控0.5左右,以利于抑制發育快的,促進發育慢的,進步蠶種孵化率,為以后的收蟻和各項技術處理帶來方便。另外,在催青過程中,要定時換氣,始終保持室內空氣清潔、新穎。2

7、.5催青后期控制苗蟻發生的技術處理從小蠶飼養的角度考慮,一日孵化率高有利于減少小蠶分批,進步張種實際飼養頭數。但隨著一日孵化率的上升,蠶種攤卵前出現苗蟻的幾率也隨之上升,又帶來收蟻操作的不便,引起局部蟻體受傷。由于催青溫度有其規定的上限,因此在技術處理上很難采取進步催青溫度促進慢批次蠶種的發育進度來縮小室內各批次間的發育開差,所以在控制苗蟻的技術處理上通常以抑制發育較快批次蠶種的孵化來到達同一室內各批次蠶種孵化頂峰相對集中,從而減少苗蟻發生幾率。詳細措施如下:遮光要好。轉青階段的蠶種應處于完全黑暗狀態,無特殊情況人員不再進室,以減少曝光;快慢批分室。雖然眾多批次的蠶種在見點時間、轉青經過時間上有很大的差異,但通常情況下總是快批轉青卵轉青早,而慢批轉青卵轉青遲。因此盡可能將快慢批分室而置,以便于升溫降溫等技術處理。途中保護。遮光保護,縮短運輸和分種到戶時間也是控制苗蟻的主要措施。3參考文獻1張濤,馮紀元,郭子明,等.異常蠶種入庫后的處理與預防j.現代農業科技,2022(11):78-79.2劉仁華,馮江,黃小云,等.催青過程中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