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_第1頁
論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_第2頁
論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_第3頁
論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_第4頁
論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 2015年01課程考試第 PAGE 8頁,共 NUMPAGES 8頁論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內容摘要:厘清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是一個社會主義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并且選擇 HYPERLINK /fazhan/ 發展道路的基本前提。從“思維之變”“認識之變”“路徑之變”三部分進行關系的梳理,并闡發從中獲得的啟示。 關鍵詞: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關系;啟示 引言 HYPERLINK /china/ 中國是“后馬克思時代”社會主義思想和理論的生產大國,這源于中國是目前社會主義實踐的最大陣地。在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看來,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為從

2、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能動飛躍,更重要的還表現為從理性認識到革命的實踐之飛躍。如果理論不能夠指向于實踐,則意義何在?基于“一球兩制”的基本現狀,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生存”無法擺脫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的理解,以往脫離了現實考量,僅基于意識形態對立的傲慢姿態顯然無法適應這種需要。于是,探尋“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這個命題就像“卡拉馬佐夫兄弟”里面的“過去的日子”一樣壓迫著中國的理論界,而這樣的尋找必然是要基于新的了解、新的思路與新的判斷。 一、理論爭議之不逮與謀求發展之為先:思維與操作 1.社會主義思想的嬗變:思維方式之變 自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以來,要求改革和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

3、主義思想就與之相伴隨。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分析,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即“兩個必然”)。我們可以很清晰的將 HYPERLINK /lishi/ 歷史上出現過的生產力水平與社會制度形態做出一一對應,比如說奴隸社會用金屬消滅了原始社會、封建社會用冶鐵摧毀了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用槍炮使封建社會殆滅,而這之間的過程伴隨著歷史的不斷前行,在新的生產力發揮巨大作用以后,人們恍然發現新的生產關系已不容置疑建立。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同時標識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這種“內蘊依存”的關系樹立了資本主義天然的敵人,也注定了社會主義思想與理論先天

4、的斗爭性。 馬克思理論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揚棄的“過程理論”,馬克思在 HYPERLINK /Politics/ 政治 HYPERLINK /Economic/ 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的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即“兩個絕不會)這表明社會主義主流理論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認識的逐步深刻。 隨著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社會主義遇到的挫折,許多學者提出社會主義的“失敗論”與“破產論”;反駁者則堅持馬恩的“必然論”是客觀 HYPERLINK / 規律的反映,資本主義的新

5、變化不過是技術層面的變化,社會主義遇到的困難是偶然現象。兩種論述形同芒刺,但是實際都來源一個前提:只有資本主義的失敗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成功。其實,戰后資、社兩方的新變化正好驗證了馬克思關于“兩個絕不會”的論述,這就是“一球兩制”的理論依據。 2.資本主義制度的解剖:實際操作之變 第一,資本主義的分解:資本主義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體系,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屬于生產力范疇,包括資金、設備、 HYPERLINK /gongxue/ 科學技術等,由于無階級性,可以并且必須學習繼承,因為“歷史不外乎是各個世代的一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第二層是生產關系范疇,經過

6、“鄧小平理論”的發展和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證明,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諸如 HYPERLINK /finance/ 金融制度、貿易制度與市場機制等中性的反映“生產規律”的生產關系3,亦可借鑒使用;另一個部分是決定社會性質的生產關系,例如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等,與社會主義制度所不容。第三層屬于上層建筑范疇,分為政治上層建筑與思想文化上層建筑,需要區別對待。 第二,社會主義的需要:由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共生依賴,所以“我們不妨設想,除了建立在龐大的資本主義文化所獲得的一切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還有什么別的社會主義”4鄧小平指出,“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

7、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5,在“四項基本原則”的保障下,社會主義發揮后發優勢,師夷長技,吸收資本主義的長處是為了堅持和發展自身。而判斷是否吸收的標準,“應該是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而不在于姓“資”還是姓“社”。 二、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關系的厘清:思路與進路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對“當代”這個時間概念作一個限定,否則將進行模糊的爭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至今基本經歷了從“盲目對抗”到“戰略合作”的階段,而“當代”的概念需要從“戰略合作”階段開始 HYPERLINK /pc/ 計算,亦可以從中

8、國的改革開放實踐開始研究。選取這個節點的原因是它突破意識形態方面的禁錮,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互相開始打量和正視自己的對手。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危機中資本主義新的調整、社會主義陣地大門的敞開、新的科學技術手段的出現與應用都給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打下了新的注腳。因此關于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這樣具有攻擊色彩的論調將在“和平與發展”的全球語境下逐漸淡化,而“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背蔀樾碌年P系處理思路。 1.對立與統一:基于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共存之現狀 本質上的截然不同的社會形態決定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立。 具體在經濟

9、上表現為:生產資料私有制為主體和按資分配為主體與公有制為主體與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對立。資本主義二戰后對生產關系作出部分調整,通過“凱恩斯主義”來調控經濟,但未改變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本質;社會主義實行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早就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烙印,僅存其工具屬性。 政治上,資產階級專政與人民當家做主和不但發展的社會主義民主對立。資本主義國家戰后進一步發展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使其政治統治形式更加完善,但并未改變資產階級專政的本質;社會主義國家在政治上,以人民當家做主、人民民主專政為特征,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不斷擴大完善與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備的結合7。 意識形態上,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指導

10、的精神文明建設對立。在任何社會中,只能是統治階級的的思想占據正統地位,而意識形態是被經濟基礎所決定的,這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區別的肇始。 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統一關系,指的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這對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聯結、滲透和貫通的性質。具體表現為相互依存關系和借鑒合作關系。 2.辯證之否定:基于社會發展的根本趨勢 從橫向來說,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存是現狀,從縱向來說,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其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與生產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資本主義所采取的改良措施所帶來的所謂資本主義第二個“黃金時代”并未改變基本矛盾的性質,遑論消滅矛盾。唯物辯證法認為量變積累到一定

11、程度必然產生質變,而質變就是辯證的否定過程。新事物一方面克服舊事物,另一方面又保留和繼承舊事物中的積極東西,這種保留加克服的過程,被稱之為“揚棄”。在這個意義上,社會主義一方面擯棄資本主義的糟粕,一方面保留和改進其精華,使之成為可以為我所用的有利方面。因此,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趨勢來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一種辯證之否定的關系。三、認識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關系的啟示:結論與討論 1.堅持 HYPERLINK /china/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看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不能局限于某一個時代,亦不可拘泥于一事一物,用戰略的眼光站在人類 HYPERLINK /lishi/ 歷史 H

12、YPERLINK /fazhan/ 發展的高度來理解。當社會主義建設面臨嚴峻挑戰和困難時,需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通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社會主義必然會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快的發展速度,展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正確看待全球化的基本局勢 中國的發展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亦步亦趨,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與融入全球一體化并重的原則。全球化對于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一步實行改革、擴大開放,大膽吸收和借鑒資本主義發展中所取得的一切優秀成果,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另一方面,全球化也意味著挑戰,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自覺防御“和平演變”

13、的異化。 3.清楚認識目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發展現狀7 社會主義誕生以來,雖然經過不懈努力以后,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不過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一者資本主義出現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歷史,而社會主義的實踐不過幾十年;資本主義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 HYPERLINK /lixue/ 自然而然發生的,而社會主義國家未經過資本主義階段直接強行步入社會主義階段,存有“先天不足”。因此,社會主義的建設主體一方面在成績面前不可妄自尊大,另一方面在差距面前不可妄自菲薄。鄧小平在“南巡講話”時意味深長地說:“社會主義制度鞏固和發展的過程和那個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奮斗?!敝挥型ㄟ^不息的奮斗和清醒的認識,社會主義制度才會真正鞏固并得到發展。 HYPERLINK / 參考 HYPERLINK / 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1. 3朱洪強.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