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上第五單元課外文言文閱讀一、吾昔少年時,所居書室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眾鳥巢其上。武陽君惡殺生,兒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鳥雀。數年間,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窺也。又有桐花鳳四五百,翔集其間,此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馴擾,殊不畏人,閭里間見之,以為異事。此無他不忮之誠信于異類也。注釋)武陽君:蘇軾的母親。鷇(ku):初生的小鳥。馴擾:馴服順從。閭里間:這里指鄉里人。忮(zh):嫉妒,歧視。(蘇軾記先夫人不殘鳥雀)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眾鳥巢其上()翔集其間()2下面句中“而”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濯清漣而不妖B.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C.其鷇可俯而窺也D.至為珍異難見,而能
2、馴擾3用“/”給下面的句子標注兩處停頓。此無他不忮之誠信于異類也。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武陽君惡殺生,兒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鳥雀。5請說說你從文中得到的啟示。1.(1)筑巢或做窩;(2)棲息;2C3.(2分)此無他不忮之誠信于異類也。4武陽君對殺生的行為很痛恨,囑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鳥雀。5.信任,能營造美好的環境。二、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蠟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鄉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盡迨水仙開時索一
3、錢不得矣。欲購無資,家人曰:請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奪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于不反金陵,仍在他鄉卒歲乎?”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購之。(水仙節選自李漁閑情偶寄)注釋秣陵:指南京。質: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飾。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家于水仙之鄉也()聽予質簪珥購之()2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水陸草木之花”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花之隱逸者也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是奪予一季之命也D.寧短一歲之壽3用“/”給下面的句子標注三處停頓。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盡迨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4用現代
4、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不看水仙,是何異于不反金陵,仍在他鄉卒歲乎?5文中也有襯托的內容,試作說明。1.(1)安家;(2)聽任;2B3.(3分)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盡迨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4看不到水仙花,豈不是不如不回南京,就呆在他鄉過年算了?5.(3分)家人的勸說和讓作者購花來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三桃花源記文言文課外短文復習明日過桃源縣,之綠蘿山下,諸峰累累,極為瘦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嚙,皆若靈壁。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明日過桃源縣()桃可千余樹()溯源而上()2
5、翻譯句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3文中畫線句子與桃花源記中的哪些句子描寫相似?4從選文中的描寫來看,桃花源外面的地形有什么樣的特點?1第二天;大約;逆流而上;2把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眾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3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4險要,復雜。四、穴中人語“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
6、于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之屬()子果來()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迫暮()2解釋句中“之”的含義。居民之大聚落也()與眾共之()楊謝而從之()3在括號中填出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4楊氏答應了要定居穴中嗎?由哪句話可以看出來?5本文與桃花源記在內容方面有哪些異同點?請略作分析。2A值歲荒,人相食(遇到)B燮開倉賑濟,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離開)D至有忘其為長吏者(他,指鄭板橋)1.類;果真;帶;靠近;2.它們(
7、衣服之屬);他們(穴中人);穴中人,楊氏。3.略。4答應了。“楊謝而從之”。5相同點:本文的穴中人與桃花源中的人一樣,都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不同點:桃花源記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本文中的楊氏是經老人引導才進入山之大穴。五、鄭板橋開倉濟民“”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世稱揚州一怪。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其感恩戴德如此。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理解有
8、誤的一項是()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即發谷與民,活萬余人。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本文,探究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相關材料:“材料一:鄭板橋辭官后,一肩明月,兩袖清風”只帶一條黃狗和一盆蘭花回鄉隱居。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1B2、鄭燮立即發放谷子給災民,救活了一萬多人。3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六【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
9、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乙】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
10、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3有獄久不決()乃委手版歸()將棄官去()逵悟()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可愛者甚蕃()亭亭凈植()陶后鮮有聞()宜乎眾矣()蓬中結實()能事不已()2、翻譯句子。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3【甲】【乙】兩個文段,都是寫荷花,都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贊美與喜愛之情,但贊美與喜愛的原因有所不同,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甲】:【乙】:4作者借選文表達了自己的的人生志趣,聯系你的志趣與追求,依托自己最喜愛的一種花,以“出水芙蓉冰清玉潔”為上聯,寫出下句,使之
11、成為一組對偶句。上句:出水芙蓉冰清玉潔,下句:5標出句中的一處停頓。自荷錢出水之日。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1多;立;少;應當;結果實;停止。2對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有什么人呢?這荷花啊,沒有一時一刻,不適合人們耳朵眼睛的觀賞。“3甲文作者喜愛的是荷花的潔身自好,不慕富貴;乙文作者喜愛荷花的“可看”可聞”可吃”“可用”,有實用價值。4雪中紅梅堅貞不屈。5自荷錢出水之日;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七“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改焉。以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薦之,調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
12、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辨,不聽,乃委手版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逵悟,囚得免。1、解釋下列加點字。2、翻譯句子。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3、選文主要寫了周敦頤的哪兩件事?44、周敦頤具有什么樣的品格?5、標出句中的一處停頓。1案件;放下;離開;明白;2王逵是個殘酷兇悍的官僚,大家沒人敢和他爭。像這樣還能做官嗎,用殺人的方法來取悅上級,我不做。3斷案如神;公道愛民,不惜丟官。4正直無私,不媚權貴,才智過人。5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避英宗舊諱改焉。乃委手版歸。八“(原文)陸龜蒙才名播海內,居吳中,然
13、性浮薄。時有內宮,經長洲,于水濱見一花鴨,彈之而斃。守著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內官曰:某養此鴨,能人言;方欲上進,君何殺之?”乃將表示之。內官驚而且慚,酬之銀盞。臨行詢之,竟解何言語。陸曰:教來數載,能自呼其名爾!”【注釋】陸龜蒙:晚唐詩人;內官:宦官。1古漢語詞典中“修”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當的解釋是:()A修飾;B整治;C書寫;D學習。2對文中畫線句子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就做了這樣的表示。B于是拿表章給內官看。C就表示一下態度。D于是表示要上告。3“內官驚而且慚”,其中“驚”“慚”的原因是什么?你覺得內官是怎樣的人?4標出句中的一處停頓。
14、于水濱見一花鴨。能自呼其名爾!1C;2B。3“驚”“慚”的原因是打死的鴨子是能言之鴨,進貢之鴨,名人之鴨。內官是個懼上欺下的人。4、于水濱見一花鴨。能自呼其名爾!九木天封塔記“余友某君言其里人王叔明,有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形罔不肖。嘗刻木天封塔一:塔高約三寸許,周八分有奇,形六角七級,塔外刻唐磚宋石,色灰,如數百年前物。頂覆萜甕,作秀色。旁綴野花秋樹,樹虬而花若發幽香:鐵之侵蝕紋,石之剝脫紋,磚之腐壞紋,花之吐艷、木之落葉紋,疑真疑假。塔內軒敞,凡十四層,間以木板,各層具梯,可旋繞而上。戶內坐一頭陀,旁置一桌,左肘依桌,右手執扇,袒胸而多髯,如畏殘暑未消者,桌旁繪山水人物。塔頂有三
15、人,各倚一窗,一老者俯首攀欄;一幼年有驚駭狀,隱身塔中,半露其面;一則神情與二人不同,椎髻仰面,斜倚欄桿,右足向外,若嘯呼狀,左臂掛衣,衣勢斜,如清風吹來,衣飄忽而靡定。嘻嘻巧矣!5A以徑寸之木為宮室;間以木板;B可旋繞而上;袒胸而多髯;C徑寸之木;處處志之;D言其里人王叔明;其真無馬邪;1解釋加點字。以形罔不肖()周八分有奇()右手執扇()椎髻仰面()2下列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嘗刻木天封塔一:塔高約三寸許。如清風吹來,衣飄忽而靡定。4本文和核舟記一樣,都善于抓住一個“”寫王叔明的高超技藝。1無,沒有;零數;拿;梳著椎形發髻;2A3王叔明曾經雕刻了一座
16、木制的天封塔,塔的高度三寸左右。那情景就像是一陣輕風吹來,衣襟飄擺不定。4“巧”。十廬山草堂記白居易)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臺,臺南有方池。環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如蓋(,如龍蛇(。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萬狀,不可殫紀,故云甲廬山者。1請用“/”線為下邊的句
17、子準確斷句。(畫三處)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2分別解釋加點的字。溯()蹊()及()旦()3根據文意,將“張”“豎”“走”三個字準確還原到乙文的括號里。4請用原文說出白居易的“廬山草堂”具體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1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2逆流而上;小路;到,達到;早晨;3豎、張、走。4介峰寺間;面峰腋寺。5介于香爐峰、遺愛寺之間,那地方最美,又是廬山之最。十一唐太宗論止盜司馬光6“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
18、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之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耶!”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注釋】哂:微笑;野宿:在郊外露宿。1解釋下面加點詞。上與群臣論止盜()民之所以為盜者()或請重法以禁之()故不暇顧廉恥耳()輕徭薄賦()安用重法耶()2對“止盜”的問題,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和理由以是什么?3“上”的做法營造了什么樣的社會?(用文中原句回答)4“海內升平”使你聯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哪個句子?“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使你聯想到課文中哪個句子?5畫出句中的一處停頓。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1議論;成為;有人;所以;減輕;怎么。2群臣看法:重法以禁之;“上
19、”的看法: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之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耶。理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3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4“人不獨女有歸。”“謀閉而不興故外戶而不閉”。5畫出句中的一處停頓。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十二(二)南霽云威武不能屈唐韓愈“”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將
20、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編輯本段注釋7A具食與樂,延霽云入坐(請)B雖食,且不下咽(即使)C賊以刃脅降巡(投降)D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罷了)A.用訖再火令藥熔令初不知愛B.何陋之有左臂掛念珠倚之C.其真無馬也始知其畫為逼真D.軸在地而貓蹲其旁而豎其左膝A.令怪之B.板印書籍C.策之不以其道D.無案牘之勞形南霽云:魏州頓丘人,安祿山叛亂時,從軍討賊
21、,后成為防守睢陽的張巡的部將。賀蘭:賀蘭進明,賀蘭是復姓。當時任河南節度使,擁重兵駐臨淮。巡:任真源令,抗擊安祿山,城陷被殺。遠:許遠,睢陽太守,安祿山攻睢陽時,與張巡共同守城。浮圖:佛塔。愈:韓愈自稱。相語:告訴我。南八:即南霽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句中畫出三處停頓)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翻譯下列句子。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此矢所以志也。4本文通過三件事,刻畫了南霽云頑強勇敢、忠誠愛國的英雄形象。這三件事依次是:、箭射浮圖、。(分別用四字概括)1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
22、!2C;3南霽云知道賀蘭進明終究沒有為自己發兵的意思,就騎馬迅速離去。這支箭就是用來做標記的。4、拔刀斷指;寧死不屈。十三【甲】船頭坐三人【乙】一士人善畫閱讀答案【甲】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乙】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獻之縣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
23、貓蹲其旁。逮舉軸,貓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注】物色:觀察。逮:等到。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2下列加點字與“中峨冠而多髯者”一句中“冠”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旦而過之,軸必墜地。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4甲、乙兩文畫線句都贊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藝,但表現手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2分)5解釋加點詞的意思。8(1)佛印絕類彌勒()(2)東坡右手執卷端()(3)一士人善畫()(4)旦而過之()(1)選賢與能()(2)是故謀閉而不興()(3)昔者吾舅死于虎()(4)何為不去也()6畫軸原本“懸于壁”,為什么屢懸屢墜?請用自己的話回答。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師考試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大發現福建事業單位考試真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驗關鍵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師職業發展規劃試題及答案
- 滌綸纖維在智能紡織品與可穿戴設備的應用與前景考核試卷
- 2024年新興項目管理理念試題及答案
- 屋面落水口拆除施工方案
- 棉織造行業大數據分析與商業決策考核試卷
- 2024年農藝師考試知識掌握與實戰應用的協同發展試題及答案
- 窗簾面料的耐光色牢度測試考核試卷
- 2025年公務員禮儀手冊:職場成功的秘密
- 數字化時代企業成本管控
- 《有趣的房子》幼兒園班本課程課件
- 降低封閉病房危險物品帶入率品管圈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大單元教學設計
- 八項制度學習心得體會
- 法規解讀丨2024新版《突發事件應對法》及其應用案例
- 醫學倫理學人衛試題(附參考答案)
- 2024詩詞大會100題題庫(含答案)
- 2024年福建高考歷史真題(解析版)
- 項目六-解決溫標轉換問題認識程序和程序設計語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