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供油系統噴油器檢測項目八潤滑系統檢修課件_第1頁
汽油供油系統噴油器檢測項目八潤滑系統檢修課件_第2頁
汽油供油系統噴油器檢測項目八潤滑系統檢修課件_第3頁
汽油供油系統噴油器檢測項目八潤滑系統檢修課件_第4頁
汽油供油系統噴油器檢測項目八潤滑系統檢修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汽油供油系統-噴油器檢測項目八潤滑系統檢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1.1潤滑系統功用潤滑作用清洗作用密封作用防銹蝕作用液壓作用減震緩沖作用潤滑方式1)壓力潤滑:利用機油泵,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潤滑油源源不斷地送往摩擦表面2)飛濺潤滑:利用發動機工作時運動零件飛濺起來的油滴或油霧來潤滑摩擦表面的潤滑方式稱為飛濺潤滑3)定期潤滑:發動機輔助系統中有些零件則只需定期加注潤滑脂(黃油)進行潤滑一、潤滑系統認知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潤滑表面放大圖一、潤滑系統認知旋轉零件表面油膜滑動零件表面油膜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1.2潤滑系統的組成

潤滑系一般由機油泵,油底殼,機油濾清器,機油散熱器,各種閥,傳感器和機油壓力表、溫度表等組成。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1.3潤滑系統油路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1.4潤滑劑分為潤滑油和潤滑脂機油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高則粘度小,溫度低則粘度大(1)黏度級別根據黏度分類,發動機潤滑油可以分為單級油和多級油兩種美國工程師學會(SAE)

單級:0W、5W、10W、15W、20W、25W、20、30、40、50

多級:5W/50、10W/30、15W/40

0w耐外部低溫-35°C5w耐外部低溫-30°C

10w耐外部低溫-25°C

15w耐外部低溫-20°C

20w耐外部低溫-15°C

30耐外部高溫30°C

40耐外部高溫40°C

50耐外部高溫50°C

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質量級別美國石油學會(API)標準①汽油發動機潤滑油。分為SC~SL等級別,第二個英文字母表示質量級②柴油發動機潤滑油。分為CD~CH等級別,第二個字母表示質量級別

油品在防止氧化、抵抗磨損、控制排放、節約燃料等方面的綜合性能

SC1967年前之引擎SD1971年前之引擎SE1979年前之引擎SG1989年以后車型SH1996年前之引擎SJ1適合所有目前使用中的車用引擎。SL適合所有正在使用中的汽車引擎SM節油1.5%,達“歐Ⅳ”排放標準SN目前品質最高等級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

潤滑系的主要部件有機油泵、機油濾清器,各種閥,機油散熱器以及檢視設備2.1機油泵功用:提高機油壓力,保證機油在潤滑系統內不斷循環,目前發動機潤滑系中廣泛采用的是外嚙合齒輪式機油泵和內嚙合轉子式機油泵兩種。二、潤滑系統主要部件(1)齒輪式機油泵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

轉子式機油泵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重量輕,吸油真空度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勻性好,成本低,在中、小型發動機上應用廣泛。(2)轉子式機油泵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2安全閥在潤滑系中都設有幾個限壓閥和旁通閥,以確保潤滑系正常工作。(1)限壓閥:限壓閥用以限制潤滑系中機油的最高壓力(2)旁通閥:旁通閥用以保證潤滑系內油路暢通,當機油濾清器堵塞時,機油通過并聯在其上的旁通閥直接進入潤滑系的主油道,防止主油道斷油。

(1)全流式機油濾清器粗濾器用于濾去機油中粒度較大(0.05~0.1)的雜質紙質式和鋸末式2.3機油濾清器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a)濾清器b)紙濾芯總成1-安全閥;2-紙濾芯;3-密封圈;4-來自機油泵的機油;5-過濾后的機油;6-防漏閥

全流式濾清器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分流式機油細濾器機油細濾器用以清除細小(0.001)的雜質,機油的流動阻力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與主油道并聯,只有少量的機油通過它濾清后又回到油底殼。細濾器有過濾式和離心式兩種,過濾式機油細濾器存在著濾清能力與通過能力的矛盾。為此多數發動機采用離心式細濾器。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3)機油集濾器

使循環流動的機油在送往運動零件表面之前得到凈化處理。保證摩擦表面的良好潤滑,延長其使用壽命。一般潤滑系中裝有幾個不同濾清能力的濾清器,集濾器、粗濾器和細濾器1)集濾器集濾器是具有金屬網的濾清器,安裝于機油泵進油管上,其作用是防止較大的機械雜質進入機油泵。(1)浮式集濾器(2)固定式集濾器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4機油散熱器和冷卻器

功用:用是降低機油溫度,保持潤滑油一定的粘度。(1)機油散熱器機油散熱器由散熱管、限壓閥、開關、進出管等組成。其結構與冷卻水散熱器相似。(2)機油冷卻器將機油冷卻器置于冷卻水路中,利用冷卻水的溫度來控制潤滑油的溫度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曲軸箱通風

目的:1、減少曲軸箱內可燃混合氣

2、減少曲軸箱內的廢氣

3、減少曲軸箱內壓力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3.1機油泵的檢修

機油泵的損傷主要是磨損。零件磨損將造成泄漏,使泵油壓力降低,泵油量減少,因此要進行檢修。機油泵的磨損情況可通過檢測機油泵各處配合間隙獲得。(1)對于齒輪式機油泵應檢查以下部位的間隙1)用塞尺測量齒輪頂面與泵殼內壁之間間隙。測量相隔1800或1200的2-3個間隙,取平均值,其值一般應在0.05-0.20mm以內。2)用塞尺測量主、從動齒輪的嚙合間隙。轉動齒輪選擇相隔1200的三個位置進行,取其平均值,其標準值為0.05mm,最大磨損不得超過0.20mm。3)用直尺、塞尺或游標深度尺測量泵蓋與齒輪端面的間隙。其間隙一般為0.025-0.075mm,其極限值為0.15mm。端面間隙過大,會發生內漏,使潤滑油壓力降低。三、潤滑系統部件檢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對于轉子式機油泵應檢查下面各處間隙1)用塞尺測量內轉子齒頂與外轉子內廓面間的徑向間隙。其間隙值應小于0.15mm,極限值為0.25mm。2)用塞尺測量外轉子與泵體徑向間隙,其標準值一般為0.10-0.16mm,許用極限為0.30mm。圖8.19轉子式機油泵配合間隙的檢查3)用直尺與塞尺或游標深度尺測量泵體與轉子之間的軸向間隙,其標準值一般為0.03-0.09mm,許用極限為0.20mm。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3)機油泵除上述間隙應符合要求外,還應作如下檢查1)泵軸的檢查。用百分表檢查泵軸是否彎曲,如果指針擺差超過0.06mm,應進行校正或更換。2)泵軸與軸承的配合間隙檢查。可用千分尺和內徑千分尺分別測量軸頸、襯套的尺寸,兩者之差即為間隙,應符合標準。3)限壓閥的檢查。檢查限壓閥總成各零件有無損傷;限壓閥彈簧有無異常變形、彈力是否符合要求;油道、滑動表面有無損傷。(4)機油泵檢修完畢裝合后,應在機油泵試驗臺上進行試驗將機油泵裝在試驗臺上,檢驗在規定的機油泵轉速下,規定的潤滑油壓力下,供油量是否達到規定的供油量,且除泵體與泵軸之間外,其余各處皆無滲漏。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3機油濾清器的檢修機油濾清器應按原廠規定定期清洗、調整或更換,以保證潤滑油的清潔,減少發動機的磨損。(l)趁熱放出發動機機油。(2)用專用工具拆卸機油濾清器,如圖1-134所示。更換時,注意清洗濾清器安裝表面。(3)安裝新濾清器時,應在密封圈上涂上干凈的機油,如圖1-135所示。若不涂機油,安裝時密封圈與接合面發生干摩擦,密封圈易翹曲和損壞,造成密封不良而漏油。(4)用手輕輕擰進機油濾清器,直到感覺有阻力為止,再用專用工具重新擰緊機油濾清器3/4圈,如圖1-136所示。圖1-134拆卸機油濾清器圖1-135密封圈上涂機油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2

機油壓力的檢測

1.壓力開關檢查

2.機油壓力檢測1-藍色導線;2-發光二極管;3-棕色導線圖8-18機油壓力開關檢測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3.1潤滑系的維護(1)日常維護:添加(2).一級維護:更換機油的周期一般為5000km或三個月(3)二級維護:一般每行駛12000~15000km需進行二級維護。內容為清洗潤滑油道和油底殼;拆下細濾器殼體,清洗轉子罩內壁沉積物,并清洗轉子,保持機油噴口暢通四、潤滑系統故障維修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1)機油壓力過高發動機在正常工作溫度和轉速下,機油壓力表讀數高于規定值。此時可判定為發生機油壓力過高故障。產生此故障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

1)機油粘度過大。更換機油或重新選用機油。

2)機油限壓閥彈簧壓力調整過大。重新調整彈簧壓力。

3)機油限壓閥的潤滑油道堵塞。清洗潤滑油道。

4)曲軸主軸承、連桿軸承或凸輪軸軸承間隙過小。必要時光磨曲軸、凸輪軸或更換軸承。

5)機油壓力表或其傳感器工作不良。檢修或更換機油壓力表及其傳感器。3.2潤滑系常見故障分析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2)機油壓力過低發動機在正常工作溫度和轉速下,機油壓力表讀數低于規定值或油壓報警器報警。此時可判定為發生機油壓力過低故障。產生此故障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1)機油集濾器網堵塞。清洗機油集濾器。2)機油濾清器堵塞。清洗或更換機油濾清器。3)油底殼內機油油面過低。按規定補充機油。4)機油粘度降低。更換機油。5)機油限壓閥彈簧失效或調整不當。更換彈簧或重新調整。6)潤滑油油管接頭漏油或進入空氣。檢修機油管路,排出空氣。7)潤滑油道堵塞。清洗潤滑油道。8)機油泵性能不良。檢修或更換機油泵。9)曲軸主軸承、連桿軸承或凸輪軸軸承間隙過大。必要時光磨曲軸、凸輪軸或更換軸承。10)機油壓力表或其傳感器工作不良。檢修或更換機油壓力表及其傳感器。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3)機油消耗過多如果機油消耗量超過規定值,排氣冒藍煙,氣缸內積炭增多,則可判定有機油消耗過多故障。此故障主要是泄漏和燒機油造成的,具有原因及處理方法有:1)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的間隙過大或活塞環與環槽的側隙過大。檢修或更換活塞、活塞環和氣缸。2)氣門與氣門導管間隙過大或氣門密封圈失效。檢修或更換氣門,更換氣門導管或氣門密封圈。3)發動機各部件密封表面漏油。檢查發動機各部件的可能漏油表面。4)曲軸箱通風不良。檢修曲軸箱通風裝置。5)大修后扭曲環或錐面環裝反。重新安裝活塞環。項目八

潤滑系統檢修(4)機油過快變質

機油顏色變黑,粘度下降或上升;添加劑性能喪失,含有水分;機油乳化,呈乳濁狀并有泡沫。出現這些現象,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