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衛生標準操作程序_第1頁
食品公司衛生標準操作程序_第2頁
食品公司衛生標準操作程序_第3頁
食品公司衛生標準操作程序_第4頁
食品公司衛生標準操作程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受控狀態: 非受控本 食品有限公司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編制: 審核: 批準: 年 月 日公布 年 月 日實施 批 準 令為了更加切實有效加強企業的質量治理,全面實現產品質量目標,依照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要求和出口。加工企業注冊規范的要求,制訂了符合本企業的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現予批準頒布,從 年 月 日起實施。本企業的所屬部門和全體職工,必須切實遵守本程序中有關操作,為保證本企業的產品質量和信譽而共同努力??偨浝恚?年 月 日 1目錄1. 生產用水的安全衛生2. 食品接觸面的狀況和清潔(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3. 防止交叉污染4. 手的清潔、消毒設施和廁所、更衣室設施的維護

2、5. 防止食品、食品包裝材料和食品接觸面的外部污染6. 有毒化合物的正確標記、貯藏和使用7. 職員的健康8. 害蟲操縱9. 環境衛生操縱10. 檢驗檢測衛生操縱2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生產用水的安全衛生生產用水的衛生質量是阻礙食品衛生的關鍵因素。關于任何的食品加工,首要的一點確實是要保證水的安全衛生。食品加工企業一個完整的SSOP打算,首先要考慮與食品接觸或與食品接觸表面接觸用水來源及處理應符合有關規定,并要考慮非生產用水及污水處理的交叉污染問題。操縱和監測:1. 本公司內所有的生產、生活用水均來自自來水公司供給的自來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2. 公司送生產用水

3、到衛生部門進行水質全項檢驗,并有檢驗報告正本。監測頻率:每半年一次。3.公司化驗室用余氯數顯測定儀測定水管末端游離余氯,一年內對所有生產用水水龍頭進行抽樣。當檢測結果于低0.05PPM時,公司有自動加氯裝置對增壓水池水量進行加氯,保證余氯含量符合本行業衛生要求。監測頻率:生產期間每天一次。4. 公司化驗室對水質進行感官和微生物(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檢查,要求:細菌總數100CFU/ML(37和22培養),大腸菌群3MPN/L。監測頻率:生產期間每月至少一次。5. 在加工程序中使用的水是一次性的,無循環重復使用。6. 一切用水均應注意衛生,清洗時要防止污水濺污染成品或半成品。37. 生產用水水龍

4、頭按順序編號,有防虹吸措施,并有供水網絡圖。8. 為了維持生產過程的正常水壓,用于操作臺上的生產用水一律通過水池加壓,水池容量約為400噸。9. 水池必須定期進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程序為:水池排干水池全面清洗100PPM氯液噴灑全面清洗。監測頻率:每月一次。10.污水排放10.1污水處理:符合國家環保部門的規定,符合防疫的要求;處理池的地點遠離生產車間。10.2廢水排放設置10.2.1地面處理(坡度),一般為1-2坡度。10.2.2工作臺等工具有將廢水直接導入下水道。10.2.3廢水的流向由清潔區向非清潔區。10.2.4明溝加不銹篦子,于外界接口有水封防蟲裝置。11. 質管部、維修組每月對工廠

5、所有的供水管道進行檢查,檢查是否有滲漏,各供水管附近是否有污染源。糾正措施:1. 在自來水系統損壞的情況下,公司應停止生產,判定是何時損壞的,暫存這段時刻內生產的產品,進行安全評估,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只有當水質符合國家標準時,才可恢復生產。2. 當上述檢測內容出現偏差時,質管部應及時通知廠長停止生產并對已加工的產品隔離評估。并及時向自來水廠反映情況,以便及時做出處理。3. 公司配有監理員對增壓水池的自動加氯裝置進行監管,如自動加氯 4裝置有任何異常狀況,監理員應及時將情況報告質管部經理,并由質管部檢測現在水的余氯量,再確定能否接著生產。保證余氯含量符合本行業衛生要求。記錄:1.衛生部門水質報

6、告2.生產用水余氯檢測記錄3.生產用水微生物檢驗報告4.每日衛生檢查記錄5.每月衛生審核登記表6.糾偏記錄二、食品接觸面的狀況和清潔(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操縱和監測:1. 一切產品接觸面都要保證高度清潔(應沒有縫隙、洞、裂疊結點等不能充分清潔的地點)衛生監督員應對食品接觸面經常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可充分清潔。2. 生產用器具(如:桶)必須有專用的架子承放或放于操作臺上,不得直接接觸地面。 3. 接觸食品的工器具,如不慎被廢水污染,應由專職人員清洗潔凈,經消毒后方可使用。4. 不同車間或同一車間內不同區域的工器具有明顯標示不交叉使用。5. 檢驗室對車間內的設備、工器具、人手表面、包裝材料抽查檢

7、驗,設備和工器具食品接觸面細菌總數低于100個/CM2為宜,對衛生要求嚴格的工序,應低于10個/CM2(具體見本公司的化驗室有關內容)。并將 5結果記錄。監測頻率:生產期間每月至少一次。6.每天午餐期間(或換班)和每天收工后,應清除地面、設備和食品接觸面附著物,如有必要應拆開設備作全面的清潔,所有表面都應清洗消毒,工具器(如塑料桶等)統一在工器具消毒池進行清洗消毒后風干。清洗消毒程序為:清水(洗潔精)清水100PPM氯液浸泡1015分鐘流淌清水清洗。7. 生產期間,操作臺要保持潔凈,每天收工后,操作臺要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程序為:清水(洗潔精)清水100PPM氯液噴灑并停留1015分鐘清水沖洗。

8、8. 用于食品接觸面的氯液通常濃度為不低于100PPM,假如監測顯示濃度超出范圍則必須進行糾正和記錄。9. 加工工人進入生產崗位時應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工作帽、和防水靴。(具體見職員衛生制度)9.1 加工職員和治理人員都應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工作帽和防水靴。9.2 粗加工區內的職員應穿戴淺藍色的工作服。9.3 維修人員應穿戴深藍色的工作服。9.4職員的工作服和工作帽等由公司的洗衣房統一清洗消毒和發放。精加工區和粗加工區、維修人員的衣帽應分開清洗消毒,以防交叉污染。存放工作服的房間設有紫外線設備,且潔凈、干燥和清潔。9.5衣帽消毒程序為:衣帽預清洗加洗衣粉在洗衣機中漂洗二次并脫水在20-50PPM的

9、氯液中浸泡約10分鐘在流淌水漂洗,直至無“氯”味晾干或用烘干 6機烘干衣帽折疊整齊。糾正措施:1. 應維修或替換不能充分清洗的食品接觸面。2. 調整氯液的濃度,對不潔凈的食品接觸面進行清洗消毒。3. 對可能成為食品的潛在污染源的工作服、工作帽,應及時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4. 調整洗衣操作程序。記錄:每日衛生檢查記錄消毒液配制使用日報表3. 工器具、職員手部、圍裙、包裝材料、車間清洗消毒效果驗證記錄4. 糾偏記錄三、防止交叉污染操縱和監測:1.對衛生監督員進行差不多衛生知識培訓。監測頻率:雇用新的衛生監督員時。2. 職員的操作不能導致交叉污染。(包起頭發、手的清潔、個人物品的存放、吃喝、靴子消毒

10、)2.1 職員進入更衣室之前,必須先在換鞋間換上潔凈的便鞋,進入更衣室后再換上工作靴子;職員進入洗手間時,先在更衣室換上便鞋,再到換鞋間換上自己的鞋子,才能進入洗手間。 72.2職員上崗應戴上發網、帽子、口罩或其它有效的毛發束縛物,不得佩戴戒指、項鏈等飾物,因其可能掉進食品、設備、包裝桶中而造成潛在性危害。2.3 開工前,每次離開工作后和每次弄臟后,職員都應進行洗手消毒。2.4個人衣服和個人物品不能帶入生產車間。2.5職員不得在生產車間內吃零食、嚼口香糖、喝飲料和吸煙。2.6 在進入加工車間之前,職員應在濃度不低于200PPM氯液的過腳池中對靴子進行消毒。2.7落地的成品或半成品不能裝桶,應報

11、告治理員,由其進行嚴格消毒確保符合衛生要求后才能裝桶。任何人發覺不良衛生情況時,都應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以便及時處理。2.8衛生監督員負責對上述情況進行監督。3. 生產過程中由衛生監督員用試紙檢查并更換過腳池里的氯液。監測頻率:開工前,生產過程中每4小時1次。4. 不同車間的生產職員不得進入另一車間。如確需調動,需由治理人員指派,按規定更衣、洗手消毒。5. 衛生監督員檢查工廠地面,應保證衛生狀況良好,防止污染食品。6. 由衛生員負責在生產過程中把下腳料從生產車間內清理潔凈。7. 地面平滑傾斜便于排水,衛生監督員檢查加工車間地面,確保排水完全。8. 工廠建筑保修良好,粗加工區、精加工區分開,并有獨

12、立的更衣室和洗手消毒間。 89. 加工用鹽領用、存放符合衛生要求。10. 包裝材料存放、領用合理,標記清晰。11. 生產過程流暢,產品不積壓。12. 冷庫通道暢通,物資堆放合理,沒有寄存有礙食品衛生安全的物品。13. 電梯只供物資裝載之用,任何職員不得進入電梯里面,(發生故障時,要由專職維修工進行維修)。糾正措施:1. 新的衛生監督員應同意差不多的衛生指導。2. 職員在束縛毛發、佩戴首飾、清洗手、存放個人物品、在加工車間吃喝、開工前消毒靴子等方面如存在問題,應及時加以糾正。3. 氯液應及時更換。4. 清除雜物。5. 排水不暢的地面會堵塞排水系統,對排水問題應加以解決。6. 假如某區域所使用的消

13、毒設備不適當,應將其清洗消毒后更換為正確合適的設備。7. 衛生監督員對可能造成食品污染的情況加以糾正,包括評估產品質量。記錄:1. 職員培訓情況登記表2.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3. 每月衛生審核登記表 94. 糾偏記錄四、手的清潔、消毒設施和廁所、更衣室設施的維護操縱和監測:1. 廁所與加工廠區域分開,男女分開,通風良好廁所蹲位數與生產人員相適應,設施齊全,方便清潔。廁所衛生,有專人負責清潔,并在每天下班后進行清洗和消毒。監測:每天開工前,由衛生監督員檢查廁所的設施和洗手設施。2. 洗手和消毒設施應安裝在加工車間的入口處、各車間內和廁所內,洗手設施包括:非手動開關的流淌水,手用液狀的洗潔液、不低于

14、50PPM的氯液、一次性不脫毛的紙巾;有明顯的標示提醒職員應完全洗手的警示牌。手的清洗和消毒應在開工前、每次離開工作臺后重新工作前和每次弄臟時,連續作業期間每2小時洗手消毒1次(具體見職員衛生制度),衛生監督員應負責檢查洗手設施和氯液濃度。監測頻率:每天開工前,生產過程中每4小時檢查并更換1次。3. 更衣室應潔凈衛生,并安裝紫外線燈,維護良好。監測頻率:每天開工前。糾正措施:1. 清潔工應對廁所設施進行清潔,糾正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情況,必要時進行修補。2. 衛生監督員負責更換和調配消毒劑。記錄1.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102. 每月衛生審核登記表3. 消毒液配制使用日報表4. 工器具、職員手部、

15、圍裙、包裝材料、車間清洗消毒效果驗證記錄5. 糾偏記錄五、防止食品、食品包裝材料和食品接觸面的外部污染防止食品、食品包裝材料和食品所有接觸表面被微生物、化學品及物理的污染物玷污,例如:清潔劑、消毒劑、殺蟲劑、冷凝物等。操縱和監測:1. 加工和包裝區域所使用的清潔劑、消毒液、殺蟲劑等,必須經批準才能在工廠內使用。監測頻率:在接收清潔劑、消毒液時。2. 裝運車要保持清潔潔凈,使用后也必須進行清潔消毒。清潔消毒程序同操作臺的清潔消毒。3. 車間質檢室(要緊是感官、口徑的檢查)安裝有紫外燈管,開工前紫外線照耀至少半小時以上。4. 通風良好,防止冷凝物或水滴滴落到產品、食品接觸面和包裝材料上。5. 冷庫

16、(保鮮庫)衛生操縱打算:5.1冷庫必須每月至少一次進行清掃除霜治理。5.2產品堆放應有足夠的通氣間隙。5.3冷庫內不得堆放化學物。5.4 非倉管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冷庫。 11糾正措施:1.除去不衛生表面的冷凝物。2.用遮蓋防止冷凝物落到食品、包裝材料及食品接觸面上。3.清除地面積水、污物、清洗化合物殘留。4.評估被污染的食品。5. 培訓職員如何正確使用化合物。記錄:1.化合物使用記錄2.每月衛生審核登記表3.每日衛生檢查記錄4. 工器具、職員手部、圍裙、包裝材料、車間清洗消毒效果驗證記錄5.糾偏記錄六、有毒化合物的正確標記、貯藏和使用操縱和監測:1. 工廠內使用的所有有毒有害化合物都必須具有

17、主管部門批準生產、銷售、使用的證明、標明制造商,在貯存有毒化合物時,保管員應驗證其文件資料。監測頻率:當接收有毒有害化合物時。2. 原裝容器的標簽應標明:容器中試劑或溶液名稱,生產廠名、以及批準文號、使用講明,工作容器的標簽應標明:容器中試劑或溶液名稱,使用講明;并貯存于加工和包裝區外干燥密閉的上鎖房間內,與包裝材料分開,由專人保管。 123. 盛裝散裝清潔劑、消毒劑等的工作容器一定要潔凈、衛生。曾用于存放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器具不能貯存、運輸或分裝食品或食品輔料,也不能貯存可能接觸食品接觸面的清潔劑、消毒劑等物。同樣,曾用于貯存清潔劑、消毒劑等的工作容器也一定作為食品容器用于包裝食品成品。糾正措

18、施:1. 資料不全或不適的有毒化合物應先擱置一邊,直到獲得所需資料。無資料的有毒化合物應退還供貨商。2. 貯存不恰當的化合物應移至合適的地點,有泄漏的容器應重新密封,或更換。貯存間在第二天工作前要清潔。3. 不恰當使用化合物的職員應同意再培訓,可能受到污染的食物應銷毀、丟棄,更正分裝容器的不恰當標記。記錄:1. 化合物使用記錄2. 化合物資料證明單3.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4. 職員培訓情況登記表5. 消毒液領用登記表6. 糾偏記錄七、職員的健康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人員(包括檢驗人員)是直接接觸食品的人,其軀體健康及衛生狀況直接阻礙產品衛生質量。依照食品衛生治理法規定,凡從事食品生產的人員必須通過體

19、檢合格獲得健康證方能上崗。并每年進 13行一次體檢。操縱和監測:1. 凡在我公司參加工作的職員,一律應有衛生部門簽發的健康證。招收新的職員,要通過健康檢查,獲得健康證后方能上崗。生產工人每年必須進行許多于一次的健康檢查,有健康證的工人才能從事食品的加工。2. 關于可能導致食品污染的健康狀況,職員應及時匯報給衛生監督員,衛生監督員將可疑的健康問題匯報給質管部經理,并由質管部經理決定是否存在可能污染食品的情況。監測頻率:每天開工前。3. 衛生監督員應檢查職員身上那些可能污染食品的受感染的傷口。監測頻率:每天開工前。糾正措施:1.對違反食品衛生法要求的職員勸其回家治療休養,直到有衛生部門證明,證明能

20、夠從事食品生產操作后才能接著上崗;或重新分給不接觸食品的工作。2.將傷口纏上不滲透的繃帶,或重新分配工作,或回家休養。記錄:1.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2. 職員健康檢查登記表3. 糾偏記錄八、害蟲操縱昆蟲、鳥鼠等東西帶一定種類的病原菌,蟲害的防治對食品加工廠 14至關重要。操縱和監測:1.防治措施1.1清除滋生地:工廠地面和車間區域不應有垃圾、廢料和其它可吸引害蟲的情況。1.2預防進入車間1.2.1車間窗門一律用鋁合金玻璃制作,并配不銹網的窗紗,直接對外的入口安裝有黃色塑料簾;進出口設置有光電滅蠅滅蚊燈,以作滅蠅滅蚊的補助作用。1.2.2溝內出入口都設有不銹網以防鼠進入車間內。2.捕鼠滅蟲打算為加

21、強防治鼠害蟲害,確保工廠環境衛生,特制訂如下捕鼠滅蟲打算:2.1殺蟲劑、消毒劑和捕鼠籠等的治理2.1.1殺蟲劑、消毒劑等化學藥品設置有專用并上鎖的房間,單獨保存,這些物品必須貼有醒目的有毒標記。2.1.2捕鼠籠存放于專用并上鎖的房間。2.1.3使用殺蟲劑等危險藥品須經質管部經理核準,并在專人的嚴格督下使用,嚴防污染食品,而且作好記錄。2.2 車間防蟲鼠設施2.2.1車間窗門一律用鋁合金玻璃制作,并配不銹網的窗紗,進出口設置有光電滅蠅滅蚊燈,以作滅蠅滅蚊的補助作用。2.2.2 溝內出入口都設有不銹網以防鼠進入車間內。 152.3鼠害操縱2.3.1 公司采納捕鼠籠捕鼠的方法,不得使用任何藥物進行捕

22、鼠,捕鼠地點要緊設置在垃圾堆、車間外圍以及食堂、機房等有關角落。2.3.2 每天晚上由專人負責在各捕鼠點(見:捕鼠圖)安放捕鼠籠。2.3.3 捕鼠餌料要緊是花生、豬油渣、稻谷等。2.3.4 每天早晨(班前)由專人負責收集鼠籠,并如實記錄捕鼠點及捕鼠數量等內容。2.3.5 老鼠的處死方式采納水淹死后交環保部門處理。2.3.6 捕鼠籠和捕鼠地點要保持清潔,必要時要清洗消毒。2.3.7發覺不良現象,及時向質管部經理報告,以便妥善處理。2.4蟲害操縱 2.4.1用于噴灑公司綠化地的殺蟲劑為專用、低毒殺蟲劑,是安全衛生的。2.4.2 噴灑地點為公司的周圍環境、車間外圍、垃圾堆、食堂下水道和辦公樓洗手間。2.4.3 噴灑殺蟲劑過程中,既要有效殺滅害蟲,又不污染和阻礙生產。2.4.4 噴灑頻率為每月至少一次(或視具體情況而定),噴灑時刻一般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