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與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環境維護部環境規范研討所二0一二年一月.主要內容一、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三、報批稿.一、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2006年6月國家環境維護總局發布了環發200697號,明確提出了環境科技創新、環保規范體系建立和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三大工程建立。其中,為全面落實科學開展觀,實現環境維護任務歷史性轉變,健全環境管理體系,以處理環境管理制度實施缺乏技術支撐問題、提高環境管理有效性為目的,建立起以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導那么和環境工程技術規范,以及相應的環境技術評價制度和示范推行機制為中心內容的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
2、系,為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污染物總量削減、節能減排和環境維護目的的實現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一、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到2021年,經過實施環境科技創新、環保規范體系建立和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三大工程,在知識創新的關鍵研討領域獲得艱苦突破,環保技術法規、規范根本滿足環境管理需求,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初步建立,使科技支撐和引領環保事業開展的才干有較大提高。到2020年,建立層次明晰、分工明確、運轉高效、支撐有力的國家環境科技支撐體系。.一、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2007年9月環境維護部正式發布 提出到“十一五末期,將初步建立與我國環境管理體系相順應的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框架,使環境技術管理成為國家環境管
3、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技術、經濟政策提供根據,為環境管理和污染物排放規范制修訂和實施提供技術根底,引導環境技術提高,逐漸處理制約我國環境管理制度有效實施的技術瓶頸。.一、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何為環境技術? 環境技術或稱“環境污染防治技術,包括清潔消費技術、污染控制技術和綜合利用技術何為環境技術管理? 環境技術管理是指國家為保證環境維護目的,以指點社會消費采用先進成熟技術,高效利用資源和能源,有效控制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防治環境污染和維護生態環境,引導環境技術開展為目的,而進展的環境技術監視與管理活動的總稱,是環境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環境技術管理
4、體系內部關系及其相互作用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導那么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環境技術評價制度環境技術示范與推行機制促進節能減排,產業構造調整為環境規范制修訂與實施技術支持為實施三同時制度和環保設備建成后的運營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國家環境技術開展報告書為環境管理制度實施提供技術支持環境技術管理體系新技術研發促進創新技術成果轉化與運用對環境科技創新進展方向性引導,引領環保產業安康開展.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環境技術示范與推行1992-1999年,國家環保局開展了環境維護最正確適用技術的評選任務;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修訂發布,將最正確適用技術修訂為重點環境維護適用技術;1992-20
5、07年,全國評審出1349項國家重點環境維護適用技術;2002年啟動國家重點環境維護適用技術示范工程,至2007年合計有209項工程列為國家重點環境維護適用技術示范工程。.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2006年國家環保總局開展“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和“國家鼓勵開展的環境維護技術申報評審任務所列新技術新工藝在技術方法上具有創新性,技術目的具有先進性,已根本到達實踐工程運用程度。所列技術是曾經工程實際證明的成熟技術。 規定:中央和地方環境維護專項資金安排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行運用工程該當符合名錄的要求2021年環保部合計發布46項先進示范技術和102項鼓勵技術。2021年發布重金屬污染防
6、治技術領域22項先進示范技術和10項鼓勵技術。 .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資金支持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國家重點新產品火炬方案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開展專項資金中央環保專項資金.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 2006-2021年中央環保專項資金資助情況年度2006年2007年2008年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項目數量263732支持金額(萬元)984088005900三年合計支持資金2.5億元.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環境技術評價制度環境技術評價是指按照規定的方法、程序,對環境技術的程度、可靠性、環境和經濟效益以及風險等所進展的評價、驗證、論證、評審等活動。我國環境技術評
7、價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1991年國家環保局成立了最正確適用技術評審委員會和環境維護最正確適用技術推行辦公室籌。.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對某一專項環境維護技術工藝、產品或設備的評價采用以專家評審為主的專家評價體系對技術性能進展評價,其中心為專家評價意見專家評價方式是我國環境技術評價任務中運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一類評價方式國家環境維護科技成果鑒定、國家重點環保適用技術評價-均采用專家評價方式.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產品合格認證體系曾經或正在建立環境標志、環保產品、有機食品三類與環境相關產品的認證制度環境標志認證:43類509個企業產品環保產品認定:近90類1199項產品.
8、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是根據一定階段的經濟技術開展程度和環境維護目的,針對污染嚴重行業提出的全過程控制污染的技術原那么和技術道路,是行業污染防治的根本指點文件。 技術政策的作用主要是為行業污染控制提出技術道路,引導環境工程技術開展,指點環保部門、工程設計單位和用戶選擇技術方案,最大限制地發揚環境投資效益,規范環保技術市場。.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導那么 是為實現節能減排和環境維護目的,按行業或重點污染源對污染防治全過程所應采用的經濟可行的清潔消費技術、達標排放污染控制技術等所作的技術規定。 其作用是對全過程污染控制給予技術指點,是企業
9、選擇清潔消費技術、污染物達標排放技術道路和工藝方法的主要根據,也是環保管理、技術部門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可行性研討、環境監視執法的技術根據。.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導那么體系按行業或污染源制定,根據控制對象分為工業、城鎮生活、鄉村、綜合類4類。 其中:工業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城鎮生活指與城鎮生活相關的行業,如交通運輸、公共設備、效力業等;鄉村包括鄉村生活、種植業、畜牧業、水產養殖等;綜合類指區域污染防治、循環經濟等。.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截止2021年8月底,合計發布污染防治技術政策22項,其中與污水和污泥處置處置相關的9項。鋼鐵
10、、煤炭、皂素、有色金屬冶煉銅鋁鉛鋅、焦炭、紡織染整修訂、淀粉、造紙、氮肥、染料、純堿、硫酸、城市污水處置、煤化工、建材玻璃、陶瓷、制藥、農藥、石油天然氣等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尚在制定過程中 。.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序號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名稱文號1電解錳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環發2010150號2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環發2010151號3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環發201020號4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建城200923號5制革、毛皮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環發200638號6湖庫富營養化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459號7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
11、發2001118號8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城2000124號9草漿造紙工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1999273號.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截止2021年8月底,已發布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指南6項,已公開征求意見4項。釀造啤酒、氮肥、味精、煤化工、皮革工業等最正確可行技術指南都在制定過程中。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案例匯編示范 目前,根據環保部重點任務安排,已下達重金屬、氨氮、工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污染防治最正確可行技術案例匯編。 .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序號名稱編號1燃煤電廠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001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
12、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0023鋼鐵行業采選礦工藝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0034鋼鐵行業焦化工藝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0045鋼鐵行業煉鋼工藝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0056鋼鐵行業軋鋼工藝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0067銅冶煉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已征求意見8鉛冶煉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已征求意見9造紙行業非木材制漿工藝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已征求意見10電鍍工業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已征求意見.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何為環境工程技術規范?是環境技術指點文件之一,是環
13、境技術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工程技術規范是國家環境維護行政主管部門為規范各類環境工程的設計、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驗收、運轉維護等過程而制定的國家環境維護規范。是為規范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設計、建立和運轉全過程而公布實施的規范性規范化文件。目的在于經過對環境工程的管理與要求來實現環境污染的預防和控制,為保證環境工程建立質量提供技術支持。.一、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定位與編制原那么.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作用為企業在環境工程設計、建立、運轉管理方面提供技術根據和技術指點,促進我國環境工程建立質量的整體提高,提高工程減排效率。有助于推行成熟先進的污染防治技術,促進污染防治
14、技術的開展。 為相關環保法規、規范、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的制定提供根底性技術支撐。為環保部門進展污染物排放監管,規范環境工程建立市場,實現達標排放提供工程技術保證。 .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根本根據 國家環境維護總局公告2006年第41號HJ 526-2021 GB/T 1.1-2000 第1部分:規范的構造和編寫規那么GB/T 1.2-2002 第2部分:規范中規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確實定方法.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是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制定任務的指點性規范文件,規定了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分類、制定任務程序、編制原那么、章節構成和編寫技術要求等。下載地址:/hj
15、bhbz/bzwb/other/hjbhgc/202102/t20210225_186117.htm.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主要適用對象各級政府環境維護監視管理部門;環境工程工程建立單位;環境工程咨詢、設計、運營、設備制造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者。.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進展根據制定的環境工程技術規范體系表,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包括4大類,總計123項。其中包括通用類技術規范14項,工藝類技術規范34項,重點污染源類技術規范66 項, 運營類技術規范9項。截止2021年8月底曾經發布環境工程技術規范36項,目前正在制定中的環境工程技術規范50項。.二、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立
16、進展目前編制進度如何?已發布的36項環境工程技術規范中,通用類4項,工藝類11項,污染源類19項,運轉類2項。已發布的36項環境工程技術規范中,與廢水治理相關的18項,其中工藝類11項,污染源類7項。.序號標準名稱標準編號所屬分類1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5762010工藝類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57720103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57820104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57920105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58020106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5-20107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
17、范HJ 2006-20108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7-20109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8-201010膜生物反應器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9-201111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10-201112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4972009污染源類13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471200914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575201015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試行)HJ 564201016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2-201017制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3-201
18、018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4-2010.正在制定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序號項目下達名稱下達年度項目進展1污水厭氧生物處理工程技術規范水解酸化法2009征求意見稿2污水生物膜法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生物濾池法2008征求意見3污水好氧生物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生物流化床2008征求意見稿4污水厭氧生物處理工程技術規范厭氧生物濾池法2008征求意見5污水厭氧生物處理工程技術規范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法2008待報批6污水厭氧生物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生物流化床2008征求意見稿7造紙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6待報批8淀粉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9征求意見稿9制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6待
19、審議10染料化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9征求意見稿11采油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9征求意見稿12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6待報批13鋼鐵行業廢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術規范2008待報批14制藥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發酵類)2009征求意見稿15味精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09已征求意見16軟飲料制造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10征求意見稿.17銅冶煉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11待開題18鉛冶煉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11待開題19氯堿工業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2011待開題20石油煉制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11待開題21氮肥工業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2011待開題22農村飲用水源
20、地環境保護工程技術規范2011待開題.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主要技術內容1 適用范圍2 規范性援用文件3 術語和定義4 污染物與污染負荷5 總體要求6 工藝設計7 主要工藝設備和資料8 檢測與過程控制9 輔助工程設計10 勞動平安與職業衛生11 工程施工與驗收12 運轉與維護.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1 適用范圍-界定內容范圍,規定適用對象本規范規定了焦化廢水處置設計、施工、驗收、運轉及管理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焦化工業消費廢水處置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運轉及檢控的全過程,可作為焦化工業建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維護設備設計與施工、建立工程開工環境維護驗收、日常運轉管理、清
21、潔消費及環境維護主管部門執法監視檢查的技術根據。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 規范性援用文件-列出援用的文件,作為本規范的一部分包括國家規范、行業規范、規范及相關法定文件3 術語和定義-界定術語的內涵,便于了解規范給出了包括焦化廢水、剩余氨水在內的11個術語及其定義,如:“3.1 焦化廢水 coke plant wastewater 指煤煉焦、煤氣凈化、化工產品回收和化工產 品精制過程中產生的廢水。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4 污染物與污染負荷-給出工程設計所需水量水質估算方法水量與水質的估算現有企業實測獲得新改擴企業參照附錄B1-7的數據,由式1獲得水量,由式2獲得水質允許外排水
22、量由式3獲得需深度處置水量由式4獲得.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表B3 酸洗法苯精制過程中幾種典型焦化廢水水質和水量目的參照表 序號排水點名稱CODcr(mg/L)揮發酚(mg/L)總氰化物(mg/L)全氨(mg/L)苯系物(mg/L)廢水量m3/(t粗苯)1原料油槽分離水50008000450650200500200280300035000.030.042兩苯塔和初餾塔分離水300045008001000100250200400600085000.040.53吹苯塔和各產品塔分離水150020000.520502003000.040.54刷槽車水2003001.52.00
23、.10.2103030600.010.025刷地坪水4506501.01.50.050.110302008000.030.04.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5 總體要求-規定工程的整體性要求,外圍邊境技術要求普通規定-焦化消費排水系統應實行清污分流和污污分流 -宜采用“物化處置+生化處置+深度凈化處置的三段式結合處置工藝。-半焦蘭炭廢水、富含多元酚的酚精制油水分別水、規模較小或種類較少的高濃度化工產品精制廢水,可采用熄滅的方法進展處置。-物化處置和生化處置的中心設備,應配置成不少于兩個獨立的系列。 同時給出了物化處置、生化處置和深度處置的技術要求和工藝選擇原那么.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建
24、立規模應與主體焦化工程的建立規模相一致,并應思索分期建立的需求和未來開展的能夠性。應思索到焦爐縮短結焦時間擴展產量和雨季煉焦煤含水量高等廢水量增大的不利要素 ;根據所處置的焦化廢水量來確定。.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表1 焦化消費規模與焦化廢水處置各階段公稱設計水量的對應關系參照表 焦化規模(萬t焦/a)607090100120130180200260300360400540600備 注高濃度廢水(m3/h)22354670105138200含部分化工產品精制廢水量蒸氨廢水(m3/h)2025354046507080100120140160210235生化前處理(m3/h)30354550
25、606590100130150180200270300生化處理(m3/h)50608090110120150180220260300360450540生化后處理(m3/h)256040906012075180110260150360220540扣除了回用水量污泥處理 (m3/h)0.54161.382122.5153.5255.540與所使用絮凝劑性質有關.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工程構成生化處置系統應包括生化前處置、生化處置、生化后處置,二次污染物控制,附屬配套設備,儀表檢控系統,分析化驗系統等。 生化前處置:搜集-儲存-調理-均化-除油生化處置:厭氧水解酸化-兼缺氧生物反硝化-好氧生物
26、氧化與硝化-二沉池以及潛水攪拌、曝氣系統、消泡系統、加藥系統、回流污泥系統、硝化液回流系統等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生化后處置:廢水混合、反響、沉淀設備,以及加藥、排泥和過濾系統二次污染物控制:廢油的搜集、處置、儲存及處置;污泥的脫水及處置;噪聲防治 附屬配套設備:鼓風空氣系統;配水與集水系統;藥劑投配系統;配電系統等儀表檢控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流量、溫度、壓力、液位檢測;pH、DO、氨氮、COD等水質和水量的在線檢測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場址選擇及平面布置廠內設置:應避開防爆區,位于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并宜遠離廠內生活區。廠外設置:應符合和等有關規定。 一切設備應集
27、中布置在同一個區域內構筑物、建筑物宜采用多層立體布置 應留有設備安裝、檢修的位置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高程設置及管渠銜接 構筑物間的水流銜接,應優先采用重力流 管道的沿程水力坡度宜控制在i=0.0030.010之間 渠道寬度設置應思索到水頭損失、渠道沖刷及施任務業需求 架空管道等設備的最低高度應滿足車輛平安通行的需求 獨立的處置單元間宜設置超越管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6 工藝設計-提出優選工藝,給出設計參數,規定技術要求普通規定 生化處置工藝應能脫除所含的油類、揮發酚、氰化物、硫氰化物和氨氮,脫除中間產物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且不產生二次污染和污染物轉移 半焦蘭炭廢水采用生化處
28、置時,宜附加化學除油等強化除油手段 深度凈化處置工藝流程的選擇應與全廠水量平衡相匹配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工藝流程的選擇 應根據廢水水質、水溫及水量,處置后廢水應到達的目的值、處置方式和去向,處置后所產廢物的處置方式,利用焦化消費安裝協同處置廢水和廢物的能夠性,廢水中有用污染物回收利用的能夠性及回收價值等綜合要素來確定 所選工藝應技術成熟,且能長期穩定達標運轉 應思索地域、地理、地質、氣候、水溫、地震等自然要素影響 應思索基建投資、運轉本錢、運用壽命、資源占用、能源耗費等要素,經過技術經濟比較來確定“物化處置+生化處置+深度凈化處置結合處置工藝,應根據不同的消費對象和廢水水質優先選用
29、圖1和圖2引薦的工藝流程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焦化廢水生物脫氮處置應包含有“前置反硝化/好氧氧化+好氧硝化根底脫氮工藝,并宜優先選用圖3圖5所引薦的工藝。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生化前處置 普通規定焦化廢水在進入生化處置前應進展預處置 設計流量應為進入廢水處置站的一切焦化廢水量 設置適宜的除油設備 均和池、調理池、除油池應設計成不少于二個獨立系列 生化前處置系統各系列間應設有交叉運轉的連通管 生化前處置段分別出的油應進展二次脫水處置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
30、術規范重力除油池-案例 應優先采用矩形平流式除油池 除油池水力停流時間不宜小于3h 矩形除油池應滿足以下要求:1池程度流速應不大于3mm/s;2池有效水深應不大于2m;3池長寬比應不小于3;4出水堰前浮油擋板淹沒深度應不小于0.5m 重力排油所需水壓頭應不小于1.2m集油斗斜壁與地面夾角應不小于50 矩形除油池進水應設整流堰或配水管 此外,還對隔油池、浮選池、均和池、調理池的設計提出相關要求。.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生化處置 普通規定 焦化廢水普通生化處置可采用單段好氧氧化生物脫酚、脫氰及降COD處置工藝 焦化廢水生物脫氮處置應包括兼缺氧/好氧F/O或稱A/O根底生物脫氮工藝單元 設計水
31、量由高濃度焦化廢水量、低濃度焦化廢水量和補加的含礦物質水量習慣稱稀釋水三部分組成生化反響設備的有效容積,應按水力停留時間確定 生化處置設備應設計成不少于兩個獨立系列 本部分內容還給出了污泥最小回流比、水力停留時間、污泥齡、脫氮率、系統需磷量、需堿量、需酚量、需氧量的計算公式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活性污泥法 好氧池有效水深宜采用4.0 m6.0 m 鼓風曝氣式好氧池池形宜為廊道式廊道寬度與有效水深度之比宜采用1:12:1 外表曝氣方式好氧池,宜采用矩形反響池 外表曝氣的好氧池,應多格布置,每系不少于3格 好氧池進水和回流污泥均應設置配水渠,配水渠應確保均質等量分配 兼缺氧池宜采用程度推
32、進式潛水攪拌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表3 活性污泥法生化反響池的主要設計參數表 好氧池類 別水力停留時間 (h)污泥齡(d)污泥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備 注兼(缺)氧生化池好氧生化池普通生COD生物脫氮28323646100100300300回流二沉池上清液50100300600回流好氧池泥水混合液.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生物膜法 生物接觸兼缺氧池和生物接觸厭氧池的有效水深普通為5 m7 m生物接觸池中的填料應布滿整個池平面,填料高度應不小于池有效水深的1/2 應采取有效的配水和集水措施,使整個填料承當的負荷均等 進水量為生
33、化處置原廢水量和回流硝化液量之和,硝化液應為二沉池的上清液.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表4 生物接觸組合填料池主要設計參數表 生化處理類型負荷類別HRT(h)硝化液回流比(%)備注生物接觸組合填料兼(缺)氧池兼(缺)氧反硝化2832300生物接觸組合軟填料厭氧池厭氧水解816可兼作均和池.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二次沉淀池獨立設置的二次沉淀池宜采用豎流式或輻流式圓形沉淀池 一體化生化處置設備可采用平流沉淀池 二沉池的數量應與好氧池的系列數相匹配 直徑8m的沉淀池按豎流式沉淀池設計直徑18m的沉淀池按輻流式沉淀池設計直徑在8m18m之間的沉淀池,中心筒按豎流式沉淀池設計,集水槽按輻流式沉淀
34、池設計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表5 二次沉淀池的設計參數表 二沉池類型沉淀時間(h)表面水力負荷m3/(m2h)污泥含水率(%)固體負荷kg/(m2d)生物膜法后1.52.01.52.09698150活性污泥法后2.04.01.01.599.599.6150.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生化后處置 普通規定 生化處置后水二沉池出水應根據其最終去向確定能否進展后處置,以及采取哪些方法進展后處置。生化后處置工藝宜包括絮凝沉淀和過濾 生化后處置設備可設置成單系列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絮凝沉淀 廢水和絮凝劑的混合過程應滿足以下條件:1 混合速度梯度G值應300s-1;2 混合時間宜為
35、30120s ;3 混合點至反響池間銜接納渠內流速宜為0.81.0m/s;4 銜接納渠內停留時間應30s。宜采用圓形豎流或輻流式沉淀池,主要設計參數如下:1 水力停留時間應不小于2h;2 外表負荷宜為1 m3/(m2h)1.5m3/(m2h);3 絮凝污泥產量可按占絮凝沉淀處置水量的1%6%選取;4 絮凝污泥含水率約為99.5%。.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過濾 焦化廢水后處置宜采用雙層濾料過濾器,上層濾料為無煙煤,下層為石英砂 過濾器的數量不宜小于2臺 反沖洗水宜采用過濾后水,反沖洗排水應送至絮凝沉淀系統 快速過濾器宜采用氣水反沖洗,其有關設計參數如下:1 過濾速度為 2.5 mm/s4.
36、7mm/s;2 氣反沖洗強度為12 L/(sm2)13 L/(sm2);3 水反沖洗強度為11 L/(sm2)12 L/(sm2);4 反沖洗周期為8 h12h;5 濾床膨脹率為40%50%;6 水反沖洗前最大水頭損失為2.5 m4.5m;7 一次氣水反沖洗耗時約40min;8 過濾后出水懸浮物濃度不超越5mg/L。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二次污染物控制措施 包括普通規定、廢油處置與處置、污泥重力濃縮脫水、污泥化學濃縮脫水、污泥機械脫水廢油分別設備的設計應符合以下規定:1油水分別池的水力停留時間應不小于8h;2重油油水分別池罐的有效容積應不小于一次排油量。3延續油水分別池的構造應符合輕
37、質油和重質油的分別原理。4重油油水分別池罐應設分層放水管。5油水分別池罐內應設蒸汽間接加熱的蛇形管。6油水分別池罐分別出的水應送回廢水除油系統。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生化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活性污泥、絮凝沉淀過程中產生的絮凝化學污泥,宜經過必要脫水處置后再進展處置污泥脫水順序:重力濃縮脫水-化學濃縮脫水-機械脫水各種污泥的含水率 污泥類型剩余污泥化學污泥濃縮污泥化學脫水污泥機械脫水污泥含水率(%)99.299.69999.597989696.57080.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污泥濃縮宜采用圓形污泥濃縮池,主要技術參數如下:1 污泥固體負荷為 20 kg/(m2d)40kg/(m
38、2d);2 污泥濃縮時間應不小于12h;3 中心筒內流速應不大于30mm/s;4 濃縮區有效深度為3m4m;5 緩沖層高度應不小于0.3m;6 維護高度為200mm400mm。7 當濃縮池利用靜水壓頭排泥時,所需靜水壓頭應根據排泥系統的阻力損失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900mm。8 濃縮池排泥管的最小管徑不應小于200mm。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污泥化學濃縮脫水 污泥化學濃縮脫水宜設置成兩個系列,交替運轉。單格污泥化學濃縮反響池的有效容積應和機械脫水設備的才干相配合。污泥混合反響可采用空氣或機械攪拌。 污泥化學濃縮脫水池應設置分層排分別液管。 .三、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污泥機械脫水 污泥脫水間的布置應滿足以下要求:1 脫水機械、輔機、各類管道安裝;2 壓濾水的搜集和保送;3 泥餅的運送、儲存和裝運;4 操作平安通道和平安間隔;5 設備的起吊、檢修。 保送泥餅的皮帶保送機應滿足以下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公共營養師實踐性知識試題及答案
- 物品存放協議書模板
- 2025年計算機二級考試緊急復習指南試題及答案
- 派遣員工培訓協議書
- 私下夫妻房產協議書
- 溶劑出售回收協議書
- 清廉家風活動協議書
- 門面裝修協議書范本
- 退伙協議書范本填寫
- 兄弟建房土地協議書
- 自然常數e的意義與計算
- 農村土地延包確權實施方案
- 糖尿病眼部護理課件
- (課件)文題5【鄉情】
- 如何培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
- 護工病房護理培訓:針對病房環境中的護理工作的專項培訓課件
- 健康生活從個人衛生做起
- 中小學科普講座《水與人類生活》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
- 消化內科病房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 【提高酒店服務質量的思考:以S酒店為例4700字(論文)】
- 法院保安服務投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