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_第1頁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_第2頁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_第3頁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4/4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譯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譯文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

2、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么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一群的鷗鷺。譯文二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劃呀,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譯文三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興盡之后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怎么渡,怎么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注釋常記:時常記起。“難忘”的意思。溪亭:臨水的亭臺。日暮:黃昏時候。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興盡:盡了興致。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

3、誤入:不小心進入。藕花:荷花。爭渡:怎渡,怎么才能劃出去。爭(zen),怎樣才能驚:驚動。起:飛起來。一灘:一群。鷗鷺:這里泛指水鳥。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楊萬里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一作: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放過一作:放出)譯文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圈子里以后,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將你阻攔。注釋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區。莫言:不要說。賺得:騙得。空喜歡:白白的喜歡。攔:阻攔,阻擋。鑒賞本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后的失落神態。“

4、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第一句當頭喝起,“莫言下嶺便無難”,這是一個富于包孕的詩句,它包含了下嶺前艱難攀登的整個上山過程,以及對所經歷困難的種種感受。正因為上山艱難,人們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輕松。開頭一句,正像是對這種普遍心理所發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誡,又像是提醒別人,耐人尋味。三四兩句承接“空喜歡”,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本來,上山過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嶺,下山過程中也會相應遇到多少道山嶺。山本無知,“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形容卻把山變成了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它仿佛給行人布置了一個迷魂陣,設置了層層疊疊的圈套。而行人的種種心情意外、驚詫、厭煩,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這一“攔”一“放”的重復中體現出來了。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注釋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代漢語中的“您”。歸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