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的本質的邏輯建構_第1頁
對美的本質的邏輯建構_第2頁
對美的本質的邏輯建構_第3頁
對美的本質的邏輯建構_第4頁
對美的本質的邏輯建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美 學 1第二章 美 論 第四節 對美的本質的邏輯建構 2 1、美為人而存在 2、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3、美是自由的形象 這三個子命題的核心在于:它們指出了美是人的本質力量自由地對象化并以形象的方式呈現的結果。3五、美的本質的集合化界定 (四)、美是多層累的突創 41、美來自于創造 人類的實踐活動實現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根本的是其創造能力的對象化。一個人的創造感就在于其對客觀現實所具有的新鮮感。 5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王羲之 這意味著:人的本性喜“新”,對“舊”往往熟視無睹; 人具有善于發現“新”、創造“新”的能力。 62、美的創造的積累性和突創性 7美的創造與日常生活中人類的一般性創造

2、有所不同,它涉及到人類精神世界中獨特的高峰體驗。從人類精神的發生和發展史來看,美的創造還承載著人類文化成果和人類心理的各種功能和各種因素,因此,每一次成功的審美創造,都是一次神奇的人生體驗。 8南京中山陵9南京中山陵10南京中山陵11 突創(emergent)是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說法,他認為:人的生命象意識一樣是突創的。我們所謂的美來自于多層累的突創(Cumulative emergence),主要有兩層基本內涵: (1)從美的形成來說,它是空間上的積累與時間上的延綿,相互交錯所造成的時空復合結構; (2)從美的產生和出現來說,它具有由量變到質變的突然變化,不需要人的分析推理而突然呈現

3、。123、美的創造所依賴的基本層面 (1)自然物質層:指審美對象各種物質屬性的復合,這是形成和創造美的基礎 13黑格爾 早期的荷蘭畫家對顏色的物理學就已經進行過極深入的研究。正如思考和領會的心靈用觀念來再現(反映)世界,現階段藝術的主要任務也在于用顏色和光影這些感性因素來對客觀世界的外在方面作主觀的再現不管對象本身如何。 14(2)知覺表象層 是審美對象客觀自然物質屬性的感覺形象向人化了的感覺形象的中介。 15 鄭板橋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16(3)社會歷史層 社會歷史層也是制約和影響美的形成和創造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17施耐庵水滸傳俞萬春蕩寇志 18(4)心理意識層 美的形成和創造都

4、離不開意識和無意識,這是美的創造的主觀方面的構成因素 。不同的心理意識結構面對同樣的對象,會創造出不同的美;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面對相同或相似的對象,也會創造出不同的美。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靜夜思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20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愈狂。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21 美的創造是以上因素以及其它未羅列的 因素長期積淀、綜合作用的瞬間爆發。在美產生的瞬間,人的本質力量與對象的物質屬性達到了物我相忘的自由境界,這也就是審美的境界。 2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