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地質實習報告_第1頁
周口店地質實習報告_第2頁
周口店地質實習報告_第3頁
周口店地質實習報告_第4頁
周口店地質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周口店實習報告一、實習目的與任務此次周口店地質實習是在學習地質地貌學、土壤學之后所進行的一次綜合性的野外地質調查基本訓練,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目的在于:使其在系統掌握常規的野外地質調查和研究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對地質學與土壤學聯系的認識,為學好土壤學打基礎。此外,此次實習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奮斗進取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為以后的教學及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二、實習要求1、認識實習中所見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類巖石2、建立實習中建立觀察過的地層順序3、學會認識分析地層構造的一般方法4、觀察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并與課程的理論知識聯系起來5、初步掌握羅盤、地形圖的使用方法,學習

2、作野外記錄6、認識山地、丘陵、河谷、巖溶的地貌形態7、了解各種巖石類型、地貌與土壤形成的關系8、編寫簡要的實習報告,分析和總結野外觀察的地質現象三、實習工具工具包、放大鏡、地質羅盤、地質錘、小刀、鉛筆、30m測尺、稀鹽酸、地質圖四、實習區交通位置及自然經濟地理概況周口店實習區位于北京市西南約50km,行政區劃屬于北京市房山區管轄。京原鐵路斜貫實習區域;京廣鐵路的琉璃河站則有工礦支線與周口店相連。公路交通主要有蓮花池張坊、天橋房山等干線與北京市相通;周口店到各實習場所均有鄉村級公路通行,故交通十分便利。區內有一條季節性河流周口河,位于西側;在東側有牛口峪水庫。該區位于太行山山脈北段與華北平原的鄰

3、接處,屬北京西山的一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除東南側一小部分為平原丘陵外,大部為中高山區。本區屬大陸性氣候,溫度變化較大,雨季主要在78月份,年降雨量約650700mm。冬季寒冷,從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常有大雪封山。周口店及其鄰區的工礦業以石油化工為主,其次是煤礦,另外,水泥、石灰、大理石、花崗巖、耐火材料等也很聞名。區內農作物平原區以小麥、玉米為主;丘陵山區以雜糧為主;山口河灘多種植蘋果、梨、杏、李、酸棗、核桃、柿樹,除了供給本區外,還供應北京市區。周口店地區及其附近旅游業也較為發達,除了著名的世界級文化遺產“北京猿人洞”外,還有石花洞、云水洞、十渡以及野三坡等。五、實習內容(一)巖石篇巖

4、漿巖巖漿巖包括侵入巖和火山巖,在實習區內只有侵入巖。房山巖體是周口店地區出露面積最大的侵入巖體,在牛口峪水庫有“燈泡巖體”在一條龍東山口有“龍眼花崗巖”本次實習區內的侵入巖,主要觀察了石英閃長巖(6o)5石英閃長巖石英閃長巖(0)主要在實習區北西方向,面積大概0.78km2。5在實習區內主要出露于155.1高地采石場和官地村北西方向。1.1細粒石英二長閃長巖主要分布于巖體的邊緣,在圖區西北155.1高地至東山口,官地村西北部出露,出露面積約0.36km2。內容舉例說明名稱細粒石英二長閃長巖顏色多數為暗灰色結構等粒顯晶構造塊狀礦物成份斜長石:灰白色,含量55%,平面上呈條帶狀,自形程度較好角閃石

5、:黑色,呈長柱狀,截面為菱形,含量約15%黑云母:多為鱗片狀,其具極完全解理,含量10%左右。石英:多呈他型,油脂光澤,約占10%鉀長石淺肉紅色,寬板狀,其解理發育,含量約5%,另外還有副礦物榍石,含量約1%。光澤變異光澤硬度大于2.5小于6另外根據觀察,石中黑點為捕虜體,它和巖石的接觸關系為侵入接觸。其判斷理由:(1)巖體邊部有邊緣帶和冷凝邊發育定向組構(2)圍巖中有從巖體伸出的巖脈。其為:線型的裂隙式。1.2中粗粒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巖主要分布在地形圖的北部,東山口-官地村一帶,出露面積大概1.2km2,占房山巖體出露面積的96%以上。內容舉例說明名稱中粗粒花岡閃長巖顏色灰白色結構塊狀礦物成

6、份斜長石:為灰白色板條狀,大小5X7mm左右,約占總體的40%;鉀長石:淺肉紅色短柱狀,橫截面為長方形,大小約5X6m,占總體的25%石英:暗灰色,不規則柱狀,具有油脂光澤,約占總體20%。基質中的斜長石、鉀長石、石英顆粒相對較小。黑云母:黑色片狀,具珍珠光澤,大小約2X2mm,約占總體3%角閃石:暗綠色長柱狀,細粒結構,約占總體5%另外還有副礦物榍石,含量約1%。光澤變異光澤硬度小于6硬度小于6綜述:在155.1高地采石場出露的石英閃長巖(6o5)中可見大量5大小、形狀不同的包體。其成分以基性暗色礦物為主且與圍巖物質組成類似,可能為冷凝過程中從圍巖中析離并提前結晶形成的。在石英閃長巖中有明顯

7、的定向排列。變質巖區域變質巖是在區域變質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套變質巖系。周口店地區區域變質巖系主要有板巖、千枚巖、變質砂巖、片巖、片麻巖、大理巖。1.1板巖板巖為低級變質巖,具有完好平行面理,巖石中普遍見有變余粉砂泥質結構及變余層理構造。分布狀況:含黃鐵礦壓力影板巖在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組地層中有鈣質板巖在黃院東山梁和一條龍的景兒峪組含孔雀石薄膜板巖在黃院東山梁徐莊組的頂部有出露炭質板巖出露于太平山、大礫巖山一帶的太原組千枚狀板巖主要分布于黃院東山梁及拴馬莊橋及一條龍駱駝山牛口峪水庫一帶的下馬嶺組及寒武系中1.2千枚巖巖性為灰綠色、厚度變化較大、顯微鱗片變晶結構、千枚狀構造。此套千枚巖中夾少量板巖,

8、地層遭受一定程度的變質作用。千枚巖層面上可見絲絹光澤,其間的磁鐵礦礦物顆粒呈不定向排列。實習區內主要分布于一條龍下馬嶺組(Qbx)中。巖性為灰黃色,顯微鱗片變晶結構,千枚狀構造。1.3變質砂巖灰色,微晶狀組織,是由砂巖經過輕度變質而形成的。顆粒大,看得十分清楚,是變質巖中顆粒較大的,摸起來感覺非常堅硬。分布狀況:變質石英砂巖一條龍駱駝山山頂廟房山西一帶的長龍山組(Qbc)下部中變質巖屑砂巖太平山南坡、北坡變質礫巖太平山南坡、北坡1.4片麻巖片麻巖是一種變質巖,而且變質程度深,具有片麻狀構造或條帶狀構造,有鱗片粒狀變晶,主要由長石、石英、云母等組成,其中長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長石多于石英。在

9、實習區內主要分布于官地村附近,代表巖石類型為黑云母斜長片麻巖。1.5大理巖由碳酸鹽巖經區域變質作用或接觸變質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組成,此外含有硅灰石、滑石、透閃石、透輝石、斜長石、石英、方鎂石等。具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有時為條帶狀)構造。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巖居多。分布于黃院東山梁景兒峪組中下部實例分析:姜石一一采于黃院溝口描述:土塊形狀。土黃色或淺灰色,肉眼見不到解理。不透明,土狀光澤。表面淺凹凸不平,并具裂隙。體質重,質堅硬,可砸碎,斷面呈顆粒狀,色較深,并可見結核狀類圓形跡痕或灰白色結晶層。具土腥氣。遇冷稀鹽酸強烈起泡,據判斷反應程度應為“+”。角巖一一采于磨盤山描述:灰綠一灰褐

10、色。塊狀構造,隱晶變晶結構。不與鹽酸反應,比較致密,堅硬,硬度大于6。色澤呈土狀光澤。砂質泥巖一一采于磨盤山描述:其由微小礦物組成,粒徑小于0.05mm,具有頁狀或薄片狀層理,用硬物擊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其斷口較沙質泥巖粗糙,用手搓的話,具有很強砂感。ITnl-Lj沉積巖沉積巖,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巖石的風化產物和一些火山噴發物,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巖作用形成的巖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巖石是沉積巖,但如果從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個巖石圈算,沉積巖只占5%。沉積巖主要包括有頁巖、砂巖石灰巖等。1.頁巖成分復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粘土沉積經壓力和

11、溫度形成的巖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根據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為:鈣質頁巖、鐵質頁巖、硅質頁巖、炭質頁巖、黑色頁巖、油母頁巖等主要分布于:164高地,大東坡2砂巖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絕大部分砂巖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主要分布于:一條龍山礫巖山3.石灰巖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巖。有時含有白云石、粘土礦物和碎屑礦物,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硬度一般不大,與稀鹽酸反應劇烈。主要是在淺海的環境下形成的。石灰巖按成因可劃分為粒屑石灰巖(流水搬運、沉積形

12、成)生物骨架石灰巖和化學、生物化學石灰巖。按結構構造可細分為竹葉狀灰巖、鮞粒狀灰巖、貂皮灰巖、團塊狀灰巖等。主要分布于:牛口峪水庫一帶,“164”高地實例分析:復成份礫巖一一攝于礫巖山描述:顏色,黑,青色,灰白,黃混合。呈塊狀。與鹽酸反應不起氣泡。其中黑色為燧石,青灰色:顆粒粗,硅質灰巖白色;白云巖(不與稀鹽酸反應)黃色:其中鑲嵌著白,為石英巖。硬度大于5.5.光澤:變異光澤有圓形,次圓形,長方形,及不規則形。顆粒粒徑:2cm大概為70%l-2cm大概為20%1cm為10%。據此可將其命名為:雜色粗粒復成份礫巖構造位于華北板塊中部,位于近北北東向太行山隆起北端,與近東西向的燕山山脈接壤處,這兩

13、個方向控制了區內多期構造。區域褶皺構造1.穹狀隆起外緣向性帶穹狀隆起外緣向性帶環其南、西、北邊緣分布,展布于北側者稱鳳凰山向形、周口店附近為太平山向形、向西突出的部分稱南窯向形、這三個次級向形均呈近東西向分布,它們交匯的上寺嶺一連三頂一帶的低應變三角區,是一個下伏北嶺向斜的舒緩向形。比如太平山向斜,位于穹狀隆起南緣周口店一帶,核部為石炭系二疊紀地層,翼部為下古生界至元古宇組成。總體上表現為向東揚起;北翼產狀陡傾,甚至直立。2.西部平緩褶皺區黃院迎風峪區段巖層產狀普遍較為平緩,其中發育有迎風峪向形、黃院164背形及其相同的若干規模較小的褶皺構造。被卷入的地層系統是在該區段廣布的霧迷山組馬家溝組褶

14、疊層。其總體特征表現出:(1)雖然褶皺跡在區域上呈東西向展布、但各褶皺自北向南仍略有差異:南側迎風坡向形軸跡呈北東東向、南東測黃院164背形的軸跡則呈北東向。(2)各褶皺在不同地段形態差異明顯,在迎風坡一帶多為開闊平緩的背形或向形;向西呈舒緩波狀起伏,大范圍的地層產狀呈近水平狀態;向東變形漸為強烈、軸面陡傾、形態各異,多形成開闊圓滑的背形和相間的緊閉向形,總體組合特征類似于隔槽式褶皺。(3)疊加褶皺發育是該類褶皺的另一重要特征,黃院164背形即為典型事例。太平山向斜太平山向斜是組成周口店復式向斜的主要構造單位,軸向近東西向。向斜核部由二疊紀地層組成,南北兩翼依次是石炭紀、奧陶紀地層。北翼地層產

15、狀總體傾向南,傾角一般均在40以上,個別達700;南翼總體傾向北,傾角一般在30左右。是一軸面北傾的斜歪褶皺。向斜南北兩翼在牛口峪一帶漸趨匯合,核部二疊系下統上段地層沿軸向斷續出露,時寬時窄,反映了該向斜樞紐波狀起伏,總體揚起的特點。164背斜164背斜東段位于太平山南坡的164高地,軸跡呈近東西向,核部為下奧陶灰巖,南北兩翼分別是中石炭統本溪組及上石炭統太原組。背斜北翼稍陡,傾角是30。左右;南翼稍緩,傾角是15。35o軸面南傾。背斜核部下奧陶統石灰巖在平面上西寬東窄。2背斜中間為早奧陶系Qm,兩翼為Cb中石炭系(C)123區域斷裂構造剝離斷層此類斷層是印支或更早期的主要構造形跡之一。發育在

16、基底與蓋層間的基底剝離斷層出露于房山復式巖體東北緣東嶺子南觀和東南緣羊屎溝山頂廟兩個區段,蓋層中的剝離斷層限于中新元古界和下古生界褶疊層系統內部,多為沿層系界面分布的、次級低角度正斷層或剝離型韌性剪切帶,規模不等,多級組合,相互平行。上下盤常是高度變薄的褶疊層,地層缺失明顯。另外:河道橫斷面圖大壩橫斷面圖在CAD圖在報告后面附帶(二)經濟地質篇環境地質實習區內環境條件比較差,體現在立體污染,主要表現為地下水的污染、空氣粉塵的污染和感官的污染。導致這些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在沒有對該地區的地質構造背景調查清楚的基礎上就開展大型工程設施的建設,致使一些未預料的潛在問題在日后浮出水面。如牛口峪水庫的建立可

17、以說就是地質工程方面的一個敗筆,在其無法儲水的問題發生后本應采取措施或進行進一步的調查,但最后卻用于燕山石化的污水排放場,位于水庫四周的斷層無疑成為污水進入地下水的通道,進一步污染整個區域的地下水資源,這一問題直到現在人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正是由于實習區及其鄰近地區具備大量可開發、利用的地質資源,所以在人工開采和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形成大量工業廢水、廢渣、廢氣,而這些排出物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氣中,形成水資源的污染、空氣粉塵的污染。至此,實習區內上至表層大氣,下至地下水資源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污染,規模和范圍較大,給當地生活的居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不同程

18、度的損害。關于這些方面的解決措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內實施,但現存的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不能任其這樣發展下去而釀成不可挽回的災難,應該在徹底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設計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分期實施、改造,盡最大努力還周口店地區一片湛藍的天空。旅游地質北京西山風景得天獨厚,尤其是周口店地區及其鄰區,基本出露了華北地臺的全部代表性地層,是我國地質遺跡的重點保護地區。同時,周口店地區雖地處市郊,但與市區交通便利,具有自然和人文地理、地域優勢,因此在國內外地質學術交流中起到了“窗口”的作用,如周口店猿人遺址堪稱古人類學研究的寶庫,對研究人類進化、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周口店地區不僅是研究人類發展史

19、的主要基地,同時也發展為人文旅游勝地。該區域集中了房山境內幾處旅游景觀,包括十渡、上方山、云水洞和石花洞等,這些天然形成的巖溶地貌景觀已成為令人向往的風景名勝,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周口店地區上保存有許多未被開發的潛在的旅游資源。如房山巖體中普遍存在的風蝕地貌景觀。這些風蝕地貌景觀完全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造就的,經風蝕作用改造后的巖體呈現出各式各樣的形態,如蘑菇石、蛤蟆石、大象石等。災害地質周口店地區存在的主要地質災害是山體滑坡,由于新構造運動以來的幾次河谷強烈的下蝕作用,使得沿河兩岸的峭壁近于直立,同時該位置的基巖以板巖為主,其具有的板狀構造之間可能形成滯水層,

20、且層面間的絹云母礦物加強了滑脫作用。這些都為滑坡體的形成創造了天然的誘發條件。對于這些潛在的滑坡災害,是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的隱伏威脅,有關部門必須對此提高警惕并采取必要的監控和預防措施,盡可能該造、控制這些災害的發生,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在實習過程中,可見到實習基地前的鐵路兩側都建有防護墻等安全措施,但這些小規模的防御體系還不足以解決可能發生的破壞性地質事件,應在合理、有效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動態模擬、監測滑坡的發生過程,得出令人信服的、有效的解決措施。(三)問題篇巖石的命名(1)主要礦物名稱組合命名(2)如果由多種礦物成份組成,則以含量最多的礦物與巖石的基本名稱緊緊

21、相連,其它較次要的礦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3)顏色特殊結構礦物基本名稱如:輝綠巖、氣孔狀玄武巖2、滑坡原因主導:長期作用(巖土類型、性質、地質構造、巖體構造、風化作用、地下水活動)觸發:臨時作用(地震、洪水、暴雨、堆載、人工爆破)等3、植物為什么可在碎石上生長良好?碎石是由于巖石風化作用,使其質地變細,又由于巖石中本身還帶有一定營養物質元素,而且碎石還可以調節地溫和保水,滿足一些植物的需要,所以植物可以在碎石上生長良好。鐵尾礦廢渣的用處加入水泥中,增強水泥的強度,縮短安定期,使其耐磨性好。用于微晶玻璃的調制;發電;改良土壤,建筑材料(砌磚)等資源枯竭城市如何轉型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必須著

22、眼于如何真正擺脫資源萎縮和環境污染兩方面的壓力。循環經濟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構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資源化”的循環發展方式,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因而能夠消除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的尖銳矛盾,為解決資源型城市轉型問題提供了現實出路。具體來說,資源枯竭性城市可以抓住以下幾個著力點,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轉型。是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構建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資源枯竭型城市應依據自身特色,按照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積極全面構建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循環型服務業和循環型社會幾大體系。可以通過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建設、骨干企業的培育以及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設等來構筑循

23、環經濟產業體系。在農業方面,應以當地優勢農業資源為依托,培植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觀光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等綠色生態型經濟。在工業方面,應推進工業結構戰略調整,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加快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圍繞重點產業,合理延伸產業鏈,構建產業鏈網,提升產業水平,優化產業結構等。在服務業方面,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發展物流、金融、信息等占用資源少、污染少、附加值大、吸收就業多的行業;著力培育旅游、文化傳媒業等成長型服務業,以生態旅游業為突破口,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二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發展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資源枯竭型城市謀

24、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核心動力是推行體制、產業和科技的創新,積極進行創新能力建設,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有關部門應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實行產學研的聯合,支持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的開發;通過專業信息平臺,以多種形式向社會發布有關廢棄資源利用等相關信息,最大限度推進產業關聯和資源充分利用。同時,要發揮企業在城市轉型中的主體作用,加快企業自我發展,著力攻克重點產業領域和優勢行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配套技術,加快掌握一批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轉型進程。三是加強循環經濟理論的教育,大力推廣循環經濟模式。資源枯竭型城市應建立輿論引導機制,增強發展循環經濟意識,借

25、鑒國外先進經驗,注重生態環境理念的確立和教育。應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宣傳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普及循環經濟知識,倡導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逐步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樹立起循環經濟理念,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對市民的資源和環境教育,強化公眾的生態知識和資源意識、環境意識,使發展循環經濟成為自覺行動;樹立正確的生產觀、消費觀和發展觀,堅定不移地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小林區所起的生態作用小林區一般是由人工建造,它能改善區域自然條件,凈化美化環境,減少噪音對路邊車輛的危害,能起到一定防風沙作用,保持水土,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堆放煤加工對環境的影響(1)

26、煤堆放時,如果管理不當,起風時,會揚起塵土,污染空氣,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再者,下雨時,煤浸入水中,流入地表它處,滲入地下,污染水質。(2)加工時,會產生噪聲,影響生活的起居。黃土類型Q時期牛成黃土,較粘,耕性差,海拔800m1Q時期淋失黃土(發黃)古土壤層減少,粘粒含量相對減少,比2較粘Q時期馬蘭黃土(大紅)顏色發暗,垂直節理發育,濕陷性很強3Q時期此生黃土(含有人文活動)自動濕陷性為主,7000年以前,4黃土覆蓋于冰川周圍,其氣候干旱。巖石母質土壤三者之間的關系巖石風化作用成為成土母質,再經過風化作用及生物的參與形成土壤。其土壤形成過程的實質:土壤形成過程的實質是植物營養物質的地質大循環(

27、又稱植物營養物質地質淋溶過程)與植物營養物質的生物小循環(又稱生物積累過程)之間的矛盾統一過程。前者是地表巖石因風化作用而釋出的各種植物營養物質隨水流進入海洋,由此形成的沉積巖一旦因海底上升再度成為陸地時,又經受風化,重新釋放所含營養物質的過程。后者是巖石風化中釋放出的植物營養物質一部分被植物所吸收,植物死亡后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又重新釋放供下一代植物吸收利用的過程。地質大循環為土壤的形成準備了條件,而生物小循環則使土壤的形成成為現實。沒有地質大循環就不可能有生物小循環;沒有生物小循環則成土母質不可能具有肥力特征而形成土壤。10、溶洞的形成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層是先決條件,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0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碳酸氫成鈣Ca(HC03)2,后者可溶于水,當這種水在地下深處有一定壓力時,溶解更甚。灰巖中的鈣被水溶解帶走,經過幾十萬、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沉積鈣化,石灰巖地表就會形成溶溝、溶槽,地下就會形成空洞。當這種含鈣的水,在流動中失去壓力,或成份發生變化,鈣有一部分會以石灰巖的堆積物形態沉淀下來,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壞,便形成了石鐘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11、壩基如何防滲加固(1)對壩體內重力墻后的干砌毛石進行固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