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緒 言重慶市地處我國西南部,東與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貴州黔北,西與四川省毗鄰,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側與陜西省分界。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面積8.2萬平方公里。根據西南地區四川、貴州、云南三省地層區劃標準和區劃方案,結合重慶市地層發育總的面貌及分布情況、地層層序及接觸關系、巖性組合及厚度變化、區域變質及剝蝕、古生物組合及發育情況等地層標志,地層區劃可劃分為三級地層區,其標準如下:級地層區(區):主要根據自前震旦紀以來地層發育的總體特征。
2、一般要求“系”以上地層單元在巖相上可以對比,“統”可以對比或分區對比。級地層區(分區):主要根據某個大的斷代地層發育的總體特征,一般要求“統”在巖相上可以對比,“組”基本可以對比或分區對比。級地層區(小區):是地層區劃的基本單位。主要根據某些時代地層發育的特征,一般要求“組”一級單元可以對比。在同一個級地層區內,地層層序、組(群)巖性特征、古生物群及含礦性等應基本一致。根據以上標準,重慶市地層區劃分了兩個級地層區,五個級地層分區及八個級地層小區(圖1),現將級地層分區的基本情況簡述如下:1、揚子區(臺區)1、大巴山分區(僅包括渝、陜、鄂接壤附近的一個巫溪小區):其特點是 1、為前震系至三疊系分
3、布;2、震旦系及下古生界較發育,缺失志留 系上統、頂統;3、上古生界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以碳酸鹽巖為主,圖1 重慶市地層區劃圖缺失下統,上統含煤;4、三疊系以碳酸鹽巖為主,上統夾碎屑巖。2、四川盆地分區(包括萬州和榮昌兩個小區):基特點是 1、侏羅系發育完整,白堊系亦有零星分布;2、二疊系(下統缺失),三疊系發育完整,主要分布于盆地邊緣山麓或背斜核部,上二疊統、三疊系均呈顯著的東西相變;3、大部分地區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4、古近系、新近系缺失;5、第四紀河流沉積相發育。3、八面山分區(僅包括渝、鄂接壤附近的一個巫山小區):其特點是 1、出露地層最老為下志留統;2、缺失上、頂志留統及下、中
4、泥盆統,上泥盆統為碎屑巖;缺失石炭系;二疊系以碳酸鹽巖為主;3、中生界三疊系下統以碳酸鹽巖為主,中三疊統為紫紅色碎屑巖及泥質灰巖,上三疊統為碎屑巖;4、無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新近系分布。4、黔北川南分區(包括酉陽、南川、秀山三個小區):其特點是 1、古生界發育良好,廣泛分布,缺失上、頂志留統;2、前震旦系為巨厚的淺變質碎屑巖及火山巖(板溪群)。下震旦統和上震旦統底部為冰川或冰水沉積;3、泥盆系、石炭系有零星出露,泥盆系下統缺失,石炭系上統、下統及部分中統缺失;4、古生代及三疊系存在相變,二疊系下統缺失;5、侏羅系、白堊系部分地區殘缺。2、巴顏喀拉秦嶺區(槽區)5、東秦嶺分區(僅包括渝、陜接
5、壤的城口小區):其特點是 1、最老地層前震旦系上統;最新地層為寒武系上統;2、震旦系下統為沉火山碎屑巖;上統以硅質巖、板巖為主,夾白云巖質灰巖;3、寒武系下統下部以炭質、硅質板巖為主;上部以灰巖為主夾硅質巖、板巖及石煤;中、上統為碳酸鹽巖偶夾炭質板巖及石煤;4、有少量基超基性巖漿巖分布。一、 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渝東北的城口小區和渝東南的酉陽小區、秀山小區。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1。(一)城口小區耀嶺河群(Pt3y)2975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根據巖性特征,分為三個巖性段:下段厚度大于970米,為綠灰黃綠色厚層狀變余條紋狀含粉砂層凝灰質板巖、暗青灰色變余含礫凝灰質雜砂巖、變余含凝灰
6、質巖屑砂巖,下部為條帶狀變余中至細粒長石石英砂巖。中段厚1055米,為綠灰色變余含礫凝灰質砂巖、變余條帶狀含凝灰質細砂巖,底部為暗紅色厚層狀變余含凝灰質火山角礫巖。上段厚950米,為綠灰至深灰色變余含礫凝灰質雜砂巖,變余含凝灰質粗屑雜砂巖,底部為厚層狀暗棕色變質火山角礫巖。(二)酉陽、秀山小區板溪群(Pt3b) 紅子溪組(Pt3h) 1314米出露于秀山縣的中溪和孝溪等地。下部為淺灰色、灰綠色凝灰質綠泥絹云母板巖、粉砂質絹云母板巖夾變余絹云母砂巖及凝灰質巖屑砂巖。中部為紫紅色夾灰綠色變余含凝灰質綠泥絹云母砂巖、凝灰質綠泥絹云母板巖及粉砂質綠泥絹云母板巖,夾凝灰巖及結晶灰巖小透鏡體。上部為淺紫、
7、灰綠及灰色板巖、變余沉凝灰巖及凝灰質巖屑長石砂巖。 茅坡組(Pt3m) 363.5422米下部為灰綠、灰色中厚厚層變余細粒石英雜砂巖、變余細粒巖屑石英砂巖、變余細粒巖屑長石雜砂巖,夾紫紅色含粉砂質粘板巖。表1上部為灰綠色中至厚層淺變質的細粒長石石英巖屑砂巖、長石巖屑砂巖、含礫長石巖屑雜砂巖,夾少量粘板巖。與下伏紅子溪組整合接觸。二、震旦系分布于渝東南酉陽小區、秀山小區和渝東北巫溪小區、城口小區中,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2。(一)酉陽、秀山小區1、下統(Z1)(1) 千子門組(Z1q)410米出露于酉陽縣的楠木、秀山縣的中溪等地。為灰、綠灰色冰磧礫巖,礫石0.1 10cm,棱角狀半渾圓狀,表面多具細
8、條痕及磨面、壓坑,雜亂排列,膠結物為泥砂質。與下伏茅坡組角度不整合接觸。(2) 大塘坡組(Z1d)27170米出露于酉陽縣楠木、秀山縣中溪等地。以淺灰、灰綠、黑色粉砂質頁巖為主,夾白云巖透鏡體及菱錳礦透鏡體。與下伏千子門組整合接觸。(3) 南沱組(Z1n)88120米出露于酉陽縣楠木、秀山縣中溪等地。上部為灰綠色含礫粉砂巖及石英砂巖,含冰磧礫巖;下部灰綠色含礫石英砂巖,冰磧礫石大小不等,排列無序。與下伏大塘坡組整合接觸。2、上統(Z2)(1)陡山沱組(Z2ds)6360米主要分布于秀山縣,以粉砂質頁巖、炭質頁巖為主,夾白云巖。與下伏南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表2(2)燈影組(Z2d)14470米該
9、組分布于秀山和彭水。秀山縣一帶上部為灰、灰白色中厚層白云巖;中部為淺灰色中厚層至塊狀含燧石條帶白云巖;下部為淺灰、灰色中厚層含藻白云巖。彭水縣一帶為灰色白云巖為主夾硅質條帶及硅質層。與下伏陡山沱組整合接觸。(二)巫溪小區1、下統(Z1) 明月組(Z1my)758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南的城口地區,根據巖性特征分為兩個巖性段:下段厚大于158米,為灰綠色中厚層狀含凝灰質粉砂巖,灰綠色厚層至塊狀細粒長石石英砂巖與薄層粉砂巖;上段厚600米,為灰綠、紫紅色等中厚層至塊狀含礫凝灰質細至粉砂巖互層。2、上統(Z2)(1) 觀音崖組(Z2g)0104.7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南的城
10、口、巫溪地區,巖性為紫紅色薄層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晶灰巖。與下伏明月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陡山沱組(Z2ds)53350米上部為黑色深灰色含錳、磷、鐵質、粉砂質頁巖夾灰灰褐色含錳白云巖及薄層硅質巖,巖層內褐鐵礦化明顯;下部為灰深灰色含炭質、粉砂質頁巖夾粉砂巖及薄層白云巖條帶。與下伏觀音崖組整合接觸或與明月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 燈影組(Z2d)335米該組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上段厚45米,為淺灰色薄中厚層泥質、灰質白云巖;中段厚110米,為淺灰色白云巖、粉砂質頁巖夾薄層泥質白云巖;下段厚180米,為淺灰、灰色薄中層狀灰質、泥質白云巖,下部夾硅質巖。與下伏陡山沱組整合接觸。(三)城口小區1
11、、下統(Z1)(1) 代安河組(Z1d)778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主要巖性為灰至綠灰色薄至中厚層狀凝灰質綠泥絹云母板巖、灰黑色炭質粉砂質板巖、青灰色角礫變質砂巖。底部為2050米的變質礫巖層。與下伏耀嶺河群角度不整合接觸。(2) 木座組(Z1m)2201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下段厚750米,為深灰至灰綠色厚層至塊狀變質含礫凝灰質巖屑雜砂巖、變余含凝灰質砂礫巖;中段厚625米,主要巖性為深灰至灰綠色厚層狀含凝灰質變余砂礫巖,厚層狀含錳炭質板巖;上段厚826米,主要巖性為灰至深灰綠色厚層狀片理化含礫變質砂巖、含粉砂質絹云板巖,巖石構造面理發育。與下伏代安河組整合接
12、觸。2、上統(Z2)(1) 蜈蚣口組(Z2w)9.7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為深灰至灰黑色薄層狀含粉砂質板巖、硅質板巖、白云質板巖、云灰巖。與下伏木座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 水晶組(Z2s)85.7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上部為微晶白云質灰巖,下部為炭質板巖、炭質粉砂質粘板巖、粉砂質粘板巖與粉砂質硅質板巖,間夾白云質灰巖薄層及透鏡體。與下伏蜈蚣口組整合接觸。三、 寒武系主要出露分布于渝東南南川小區、酉陽小區、秀山小區和渝東北巫溪小區、城口小區。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3。(一)南川、酉陽、秀山小區1、下統(1)(1) 牛蹄塘組(1l)15200米分布秀山、酉陽、彭水等地
13、。以灰黑色、黑色炭質頁巖為主,夾較多的黃色薄中厚層狀粉砂巖,下部夾0.3 1m厚的含磷層及2030cm厚的黑色硅質巖。與下伏燈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 明心寺組(1m)148213米分布于石柱南川以東地區。為深灰、灰綠色頁巖夾細粒石英砂巖、粉砂巖和含粉砂質泥灰巖、細晶灰巖。秀山一帶為灰色細砂巖、粉砂巖。與下伏牛蹄塘組整合接觸。(3) 金頂山組(1j)111283米分布于石柱南川以東地區。以灰、灰綠色中厚層狀砂巖為主,夾粉砂質頁巖及細粒石英雜砂巖。酉陽秀山一帶以砂巖、頁巖為主,夾少量灰巖;石柱一帶灰巖增多,上部為泥質灰巖、鮞狀灰巖及頁巖,下部為砂頁巖,間夾薄層灰巖、泥灰巖。與下伏明心寺組整合接
14、觸。(4) 清虛洞組(1q)150293米分布于石柱南川以東地區。為一套碳酸鹽巖地層,由中厚層狀白云巖、表3白云質灰巖及灰巖夾薄層泥質白云巖組成,具豹皮狀、條帶狀構造及假鮞狀結構。南川一帶為灰色中厚層狀灰巖夾白云巖。與下伏金頂山組整合接觸。2、中統(2)(1) 高臺組(2g)5470米分布于石柱長壽以南地區。上部為厚層豹皮狀白云質灰巖、灰巖;下部為頁巖、粉砂巖,有時夾薄層或扁豆狀灰巖。南川一帶上部為深灰色厚層狀塊狀灰巖。與下伏清虛洞組整合接觸。(2) 石冷水組(2s)188242米分布于石柱長壽以南地區。下部巖性為灰、深灰色中厚層狀細粒白云巖;上部為淺灰、深灰色薄層葉片狀白云巖、泥質白云巖和角
15、礫狀白云巖。酉陽細沙溪夾數層膏溶角礫巖及砂礫屑白云巖,下部常夾條帶狀砂泥質白云巖。與下伏高臺組整合接觸。(3) 平井組(2p)330 490米分布于石柱長壽以南地區?;疑?、深灰色薄中厚層狀白云質灰巖與鈣質白云巖互層,偶夾灰巖、白云巖、角礫狀白云巖,常具條帶狀和窩卷構造。酉陽、秀山一帶下部夾含燧石結核、角礫狀白云巖及風化后呈黃、桔紅、灰色的薄層石英砂巖、白云質砂巖及砂質白云巖。與下伏石冷水組整合接觸。3、上統(3)(1) 耿家店組(3g)296379米主要分布于酉、秀、黔、彭、南川一帶。為淺灰、灰色厚層塊狀白云巖,常具竹葉狀、角礫狀構造及假鮞狀結構。與下伏平井組整合接觸。(2) 毛田組(3m)1
16、18205米主要分布酉、秀、黔、彭、南川一帶,為灰、深灰色中厚層狀灰巖、鈣質白云巖、白云巖;上部常見數層竹葉狀灰巖及燧石薄層或團塊,下部常具鮞狀結構。與下伏耿家店組整合接觸。(二)巫溪小區1、下統(1)(1) 水井沱組(1s)957.6米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下段厚70227米,為灰黑色薄層粉砂巖、粉砂質頁巖,上部灰至深灰色中厚層狀白云質灰巖、炭質灰巖、夾硅質巖;上段679米,為灰黑色薄層狀炭質、鈣質粉砂巖,灰色薄層至中厚層狀細砂巖、含鈣泥質粉砂巖。與下伏燈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 石牌組(1sp)357.3米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下部為淺灰至灰色中薄層狀微晶灰巖與鮞灰巖互層;中、上部為淺灰
17、綠色、紫紅色粉砂質頁巖、泥質粉砂巖夾薄層中厚層狀微晶灰巖、鮞灰巖及砂屑灰巖。與下伏水井沱組整合接觸。(3) 天河板組(1t)36.4米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為灰白色薄層狀微晶灰巖與黃綠色薄層狀含粉砂質泥灰巖互層,具條帶狀構造。與下伏石牌組整合接觸。(4) 石龍洞組(1sl)168.1米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下部為灰黃綠、灰黑色薄至中厚層狀微晶灰巖與黃褐色紋層狀粉砂質泥灰巖互層,具豹皮狀白云質花斑;中、上部為灰白、灰黃色薄層狀泥質白云巖、灰色中厚層狀白云質灰巖夾中厚層狀泥灰巖、鮞灰巖。與下伏天河板組整合接觸。2、中統(2)覃家廟組(2q)200534米分布于城巴深大斷裂以南的城口巫溪地區。下段為
18、灰至淺灰色薄層狀白云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鈣質粉砂巖夾數層磚紅色鹽溶角礫巖;上段為紫紅色、灰色等薄層鈣質粉砂質頁巖、粉砂巖夾中厚層狀砂屑灰巖,水平紋層理發育。與下伏石龍洞組整合接觸。3、上統(3)三游洞組(2s)88280米分布于城巴深大斷裂以南的城口巫溪一帶。下部為灰色薄中厚層狀砂屑云灰巖,間夾灰巖、白云巖、藻團粒云灰巖,條帶狀構造發育;上部為灰色薄中厚狀含砂屑白云巖、白云巖,具縫合線、壓模構造、條帶構造、波狀及帳蓬構造。與下伏覃家廟組整合接觸。(三)城口小區1、下統(1)(1) 巴山組(1b)150.3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下段厚64.3米,為深灰黑色薄層狀炭硅質板巖、厚層
19、狀硅質巖板;上段厚86米,灰黑色含炭質泥灰巖,中、下部為黑色含炭硅質板巖。與下伏水晶組整合接觸。(2) 魯家坪組(1lj)5401434.5米下段為灰黑色含炭粉砂質板巖,夾炭質泥灰巖;上段灰黑色鈣質粉砂質板巖,條帶狀砂質板巖、粉砂巖。與下伏巴山組整合接觸。(3) 箭竹壩組(1j)158.1543米分布于城(口)巴(山)深大斷裂以北以薄層灰巖、泥質灰巖為主夾石煤,下部時夾硅質巖、炭質硅質板巖。與下伏魯家坪組整合接觸。2、中統(2)(1) 毛壩關組(2m)540667.9米分布于城巴深大斷裂以北。分三個巖性段,下段(2m1)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層狀含有機質鈣質板巖夾層紋狀灰巖;中段(2m2)灰至深
20、灰色薄層狀含粉砂質泥質云灰巖,層紋狀粉砂質鈣質板巖;上段(2m3)灰至深灰色塊狀含粉砂質泥灰巖,薄板狀粉砂質灰巖。與下伏箭竹壩組整合接觸。(2) 八掛廟組(2b)517.9米分布于城巴深大斷裂以北。分三個段:下段(2b1)深灰色厚層塊狀含砂質云灰巖、白云巖;中段(2b2)深灰色厚層塊狀含砂質灰云巖,間夾滯留礫巖層;上段(2b3)灰至深灰色中厚層狀灰巖、云灰巖、白云巖,間夾深灰色含粉砂云灰巖,塌積角礫巖層。與下伏毛壩關組整合接觸。3、上統(3) 八仙組(2bx)950.1米分布于城巴深大斷裂以北的城口與陜西交界部位。可分為三個巖性段。下段(2bx1)深灰色塊狀灰巖、夾礫屑灰巖及含云灰巖;中段(2
21、bx2)深灰色厚層狀礫屑灰巖,間夾灰深灰色砂質細微晶灰巖;上段(2bx3)灰深灰色白云質綠泥石絹云母板巖,間夾泥質灰巖及礫屑灰巖。與下伏八掛廟組整合接觸。四、奧陶系分布于渝東南南川、酉陽、秀山小區渝東北巫溪小區,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4。(一)南川、酉陽、秀山小區1、下統(O1)(1) 桐梓組(O1t)168220米分布于南川一帶??煞譃閮蓚€巖性段:下段(O1t1)為灰色中厚層狀灰巖、白云巖,下部夾頁巖,底部為生物碎屑灰巖;上段(O1t2)為灰色中厚層狀灰巖夾頁巖,偶夾粉砂巖。與下伏毛田組整合接觸。(2) 分鄉組(O1f)867米為灰色厚層至塊狀含燧石團塊生物屑灰巖、灰巖及白云質灰巖,夾綠色水云母
22、頁巖。與下伏桐梓組整合接觸。(3) 紅花園組(O1h)6074米為灰色塊狀中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少量白云巖,灰巖具鮞狀結構,含燧石結核。與下伏分鄉組整合接觸。(4) 湄潭組(O1m)218266米主要分布于南川一帶??煞秩齻€巖性段,下段(O1m1)灰綠、黃綠色頁巖夾薄層中厚層狀、結核狀灰巖、粉砂巖;中段(O1m2)灰色中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巖,具瘤狀構造;上段(O1m3)黃綠色、黃褐色頁巖、粉砂質頁巖夾粉砂巖。與下伏紅花園組整合接觸。2、中統(O2)(1)十字鋪組(O2s)742米主要為一套灰色中至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巖組成,黔江夾含硅質灰巖及綠表4泥石灰巖;酉陽、秀山一帶為紫紅色、灰綠色中厚層
23、瘤狀含粉砂質泥質生物碎屑灰巖。與下伏湄潭組整合接觸。 (3)寶塔組(O2b)13.460米灰色、灰綠、紫紅色中厚層狀龜裂紋灰巖、瘤狀灰巖,底部和上部夾生物碎屑灰巖。與下伏十字輔組整合接觸。3、上統(O3)臨湘組(O3l)1.813.7米淺灰至黃綠灰色中厚層瘤狀泥質灰巖,局部夾少量頁巖。與下伏寶塔組整合接觸。(三)巫溪小區1、下統(O1)(1) 南津關組(O1n)9.423.6米中、上部為灰色厚層狀白云質灰巖、鈣質白云巖;下部為灰色中厚層狀條帶狀生物屑灰巖,夾黃綠色含鈣質水云母頁巖,頁巖中夾較多灰巖透鏡體。與下伏三游洞組整合接觸。(2) 分鄉組(O1f)10.6 36.1米為灰色厚層至塊狀含燧石
24、團塊生物屑灰巖、灰巖及白云質灰巖,夾13層綠色水云母頁巖、粉砂巖及含礫石英砂巖。與下伏南津關組整合接觸。(3) 紅花園組(O1h)9.142.6米為灰色薄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及黃灰色頁巖不等厚互層,灰巖具鮞狀結構。與下伏分鄉組整合接觸。(4) 大灣組(O1d)40.670.5米下部為黃綠色頁巖、粉砂質頁巖夾生物灰巖透鏡體及薄層;上部為生物灰巖夾泥質灰巖、鈣質灰巖條帶。與下伏紅花園組整合接觸。2、中統(O2)(2) 牯牛潭組(O2g)1022米主要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下部灰色至暗灰色中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巖;中上部黃灰色薄中厚層狀泥砂質瘤狀灰巖,具攪動構造。與下伏大灣組整合接觸。(2)寶塔組(O
25、2b)13.460米灰色、灰綠灰、紫紅色中厚層狀龜裂紋泥質灰巖、瘤狀灰巖,底部和上部紫紅色薄層狀粉砂質頁巖夾生物碎屑灰巖。與下伏牯牛潭組整合接觸。五、 志留系出露分布于渝東南至渝東北的南川、酉陽、秀山小區、巫山小區、巫溪小區。下、中統較為發育,中統上部及上統、頂統在區內缺失,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5。(一)南川、酉陽、秀山小區1、下統(S1)(1) 龍馬溪組(SOl)163501米為原志留系底部及奧陶系頂部的含黑色頁巖、炭質頁巖合并而成的巖石地層單位,主要巖性為灰色、灰黑色水云母頁巖、粉砂質頁巖及水云母質粉砂巖組成,底部為炭質頁巖、炭硅質頁巖。富含筆石化石。與下伏臨湘組整合接觸。(2) 小河壩組、
26、石牛欄組小河壩組(S1x)344603米主要分布于南川一帶,為一套黃綠、灰綠色頁巖,細砂巖夾泥質石英砂巖, 表5下部夾20米厚灰巖。石牛欄組(S1s)60.8米下部為灰、暗灰色泥質灰巖、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鈣質頁巖;中部泥質灰巖、瘤狀灰巖、灰巖互層,夾鈣質頁巖;上部鈣質頁巖、砂質泥巖夾透鏡體狀生物碎屑灰巖。小河壩組與石牛欄組為同一時代沉積相變的產物,從西至東大至為石牛欄組小河壩組石牛欄組。與下伏龍馬溪組整合接觸。2、中統(S2)(1) 韓家店組(S2h)280773米按巖性可分為三段:下段(S2h1)以黃色、黃綠色頁巖為主,偶夾薄層狀、透鏡狀灰巖及粉砂巖;中段(S2h2)為黃綠、灰綠色及紫
27、紅色頁巖夾粉砂巖,偶夾灰巖透鏡體;上段(S2h3)為黃灰、灰綠、偶夾紫色的粉砂巖與頁巖互層,常夾薄層狀、透鏡狀灰巖。與下伏小河壩組或石牛欄組整合接觸。(2) 回星哨組(S2hx)75191米主要分布于酉陽、秀山一帶。由紫紅色、灰綠色粉砂質頁巖及泥質粉砂巖組成。與下伏韓家店組整合接觸。(二)巫山小區1、下統(S1)羅惹坪組(S1lr) 300520米下部為灰綠色粉砂質頁巖及泥質粉砂巖夾灰巖透鏡體;上部為灰灰綠色薄中厚層狀石英粉砂巖與粉砂質頁巖不等厚互層。2、中統(S2)紗帽組(S2s)218米上部以灰、灰綠色頁巖為主,夾粉砂質頁巖及粉砂巖;中部灰色薄層泥質粉砂巖與砂質頁巖不等厚互層,局部夾灰巖小
28、透鏡體;下部灰色薄至中厚層狀石英砂巖,夾磷塊巖扁豆體。與下伏羅惹坪組整合接觸。(三)巫溪小區1、下統(S1)(1) 龍馬溪組(SOl)163501米為原志留系底部及奧陶系頂部的含黑色頁巖、炭質頁巖合并而成的巖石地層單位,主要巖性為灰色、灰黑色水云母頁巖、粉砂質頁巖及水云母質粉砂巖組成,底部為炭質頁巖、炭硅質頁巖。富含筆石化石。與下伏寶塔組整合接觸。(2) 羅惹坪組(S1lr)110520米分布于城口巫溪一帶,巖性為灰、黃灰、灰綠色薄層夾中厚層狀泥質粉砂巖、粉砂質頁巖、石英雜砂巖及灰巖透鏡體。與下伏龍馬溪組整合接觸。2、中統(S2)紗帽組(S2s)87.7米巖性主要為灰綠、黃綠灰色間夾紫紅色細粒
29、石英砂巖、粉砂巖、粉砂質泥、頁巖互層。底部間夾透鏡狀、似層狀、脈狀生物碎屑灰巖。與下伏羅惹坪組整合接觸。六、泥盆系泥盆系在區內零星出露,分布于巫山、酉陽、秀山小區,下統及部分中統缺失,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6。(一)酉陽、秀山小區1、中統 (D2)小溪峪組(D2x)080米為灰黃、灰綠色粉砂巖、細砂巖,具管狀構造。與下伏志留系回星哨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上統(D3)水車坪組(D3s)5210米中、下部為灰白、深灰、黃灰色厚塊狀石英砂巖,上部為紫、灰綠色頁巖夾鮞狀赤鐵礦。與下伏小溪峪組整合接觸。表6 泥 盆 系 地 層 劃 分 對 比 表 四川省地層總結表(1978)四川省區域地層志(1982)四川
30、省地層多重劃分對比研究報告(1994)15萬酉陽幅等區調報告(1987)本 說 明 書巫山黔江分區巫山黔江分區川東分區酉陽秀山巫山小區酉陽、秀山小區D3水車坪組水車坪組寫經寺組水車坪組水 車 坪 組黃家蹬組云臺觀組D2小溪峪組小溪峪組(缺失)(缺失)(缺失)小溪峪組D1(缺失)(缺失)(缺失)(缺失)(缺失)(二)巫山小區僅出露上統水車坪組(D3s)5210米下部為灰白、深灰、黃灰色厚塊狀石英砂巖;中部為紫、灰綠色頁巖、粉砂巖夾鮞狀赤鐵礦;上部為薄中厚層狀灰巖、泥質灰巖。與下伏志留系紗帽組平行不整合接觸。七、石炭系在重慶市范圍內出露極為有限。上統、下統及中統的一部分均缺失。區內在秀山一帶僅見部
31、分中統威寧組出露。中統(C2)威寧組(C2w)082米下部為灰白色厚層狀灰巖夾砂質頁巖透鏡體及含灰綠、紫紅色泥質團塊;上部淺黃灰色中厚層狀含生物碎屑灰巖。與下伏小溪峪組平行不整合接觸。八、二疊系在揚子地層區中均出露分布,除下統缺失外,中統、上統地層發育齊全。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7。(一)萬州、榮昌小區1、中統 (P2)(1)梁山組(P2l)321米按巖性大致可分三部分:底部為灰綠色鮞狀綠泥石鐵礦透鏡體及粘土巖;中部為白灰深灰色含高嶺石水云母粘土巖(含黃鐵礦)或鋁土巖;上部為灰黑色炭質頁巖夾煤線,含黃鐵礦。與下伏志留系平行不整合接觸。(2)棲霞組(P2q)27300米深灰色、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
32、屑灰巖,含遂石團塊,下部夾少量葉表7片狀灰巖或鈣質、有機質頁巖。與下伏梁山組整合接觸。(3)茅口組(P2m)80250米下部為深灰色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巖、有機質灰巖(具眼球狀構造),有機質頁巖;中部為灰淺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含燧石結核灰巖;上部為淺灰色厚層灰巖;頂部含燧石結核或薄層硅質巖。與下伏棲霞組整合接觸。2、上統(P3)(1)龍潭組(P3l)126143米以灰、深砂色粉砂質粘土巖為主,夾巖屑粉砂巖;底部為粘土質角礫巖,黃鐵礦、菱鐵礦、粘土礦常富集;中、上部夾灰巖、生物碎屑灰巖、燧石團塊及薄層硅質巖;含煤210層,煤系總厚320米。與下伏茅口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長興組(P3c)
33、6386米下部為灰、深灰色厚層灰巖、骨屑灰巖夾少量黑色鈣質頁巖;中、上部為灰、灰白色中厚層含燧石結核、條帶灰巖與白云質灰巖,頂部為灰色薄層灰巖、白云質灰巖與粘土巖不等厚互層夾硅質層及燧石條帶。與下伏龍潭組整合接觸。(二)巫溪、巫山小區1、中統 (P2)(1)梁山組(P2l)0.415米下部為灰褐色細粉砂質頁巖,灰白色鋁土質頁巖,含黃鐵礦顆粒及結核;上部為灰黑色含有機質生物屑灰巖、泥巖。局部夾煤線。與下伏紗帽組或羅惹坪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棲霞組(P2q)27136.2米下部為深灰色、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少量葉片狀灰巖或鈣質、有機質頁巖、粉砂質頁巖及粉砂巖;上部為灰灰黑色厚塊狀瀝青
34、質臭灰巖,含燧石結核及團塊。與下伏梁山組整合接觸。(3)茅口組(P2m)95.1161米下部為深灰色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巖、有機質灰巖(具眼球狀構造),其底常以一層黑色有機質頁巖與下伏棲霞組整合接觸;中部為灰淺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含燧石結核灰巖;上部為淺灰色厚層灰巖,頂部含燧石結核或薄層硅質巖。2、上統(P3)(1)吳家坪組(P3w)60.9143米底部為雜色粘土、鋁土質頁巖夾塊狀鋁土礦;下部為黑色炭質頁巖、鋁土質頁巖夾似層狀或透鏡狀黃鐵礦及煤層;上部為灰色中厚層狀灰巖、含燧石灰巖不等厚互層產出。與下伏茅口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大隆組(P3d)1542米以黑色頁巖為主,夾薄層灰巖、泥灰
35、巖、硅質巖,局部夾薄煤層及粉砂巖。與下伏吳家坪組整合接觸。(三)南川、酉陽、秀山小區1、中統(P2)(1)梁山組(P2l)321米下部為黃、綠灰、灰白色粘土質頁巖、粉砂質頁巖及粉砂巖、鋁土巖;中部為白灰深灰色含高嶺石水云母粘土巖(含黃鐵礦)或鋁土巖;上部為灰黑色炭質頁巖夾煤線,含黃鐵礦。與下伏志留系、泥盆系或石炭系平行不整合接觸。(2)棲霞組(P2q)93117米深灰色、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含遂石團塊,下部夾少量葉片狀灰巖或鈣質、有機質頁巖。與下伏梁山組整合接觸。(3)茅口組(P2m)80250米下部為深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有機質灰巖(具眼球狀構造),有機質頁巖;中部為灰淺
36、灰色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含燧石結核灰巖,夾少量白云巖;上部為淺灰色厚層灰巖;頂部含燧石結核或薄層硅質巖,夾較多燧石薄層或條帶及少量白云巖,風化面見白云質團塊。與下伏棲霞組整合接觸。2、上統(P3)(1)龍潭組、吳家坪組龍潭組(P3l)126143米底部為灰白色鋁土質粘土巖及煤層;下部為灰、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巖夾燧石條帶及團塊與泥綠石頁巖不等厚互層,含少量粉砂質;中、上部為灰巖、生物碎屑灰巖、燧石團塊及薄層硅質巖。與下伏茅口組平行不整合接觸。吳家坪組(P3w)48125米底部為雜色粘土、鋁土質頁巖夾塊狀鋁土礦;下部為黑色炭質頁巖、鋁土質頁巖夾似層狀或透鏡狀黃鐵礦及煤層;上部為灰色中厚層狀灰巖
37、、含燧石灰巖不等厚互層產出。與下伏茅口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長興組(P3c)63170米下部為灰、深灰色厚層灰巖、骨屑灰巖夾少量黑色鈣質頁巖;中、上部為灰、灰白色中厚層含燧石結核、條帶灰巖與白云質灰巖,頂部為灰色薄層灰巖、白云質灰巖與粘土巖不等厚互層夾硅質層及燧石條帶。與下伏龍潭組或吳家坪組整合接觸。 九、三疊系在揚子地層區中均有出露,發育齊全,其地層劃分對比見表8(一)南川、榮昌小區1、下統(T1)(1)飛仙關組(T1f)380480米按其巖性可分4段:一段為灰紫、紫紅、灰綠色砂泥質灰巖夾粉砂巖、泥頁巖,頂部為介屑、鮞?;規r;二段為灰紫、紫色泥頁巖夾少量泥質灰巖及生物碎屑灰巖;三段為紫紅、
38、紫灰色灰巖為主,夾泥巖、頁巖;四段為紫灰、紫紅色頁巖為主夾少量泥質、介屑灰巖。與下伏長興組整合接觸。(3)嘉陵江組(T1j)300800米該組一般可分為4個巖性段:一、三段為灰色淺灰色薄中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少許白云質灰巖;二、四段為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為主,夾鹽溶角礫巖,是重慶地區重要的石膏層位。與下伏飛仙關組整合接觸。2、中統(T2)(1)雷口坡組(T2l)0400米為灰色薄厚層狀灰巖、白云巖夾鹽溶角礫巖及砂質泥巖,含石膏、巖鹽。底部“綠豆巖”較穩定,一般厚0.53.0米左右,巖性類型可分為水母粘土巖、長石巖和硅質巖三大類。與下伏嘉陵江組整合接觸。表83、上統(T3
39、)須家河組(T3xj)250650米是區內的主要含煤巖系,按其巖性可分為六個巖性段。一段為灰、深灰色砂質泥巖、頁巖或為灰、灰黃色薄中厚層狀中粒長石石英砂巖,下部夾炭質頁巖、薄煤層(線);二段為淺灰色、灰黃色厚層塊狀細中粒長石石英砂巖、巖屑長砂巖、巖屑石英砂巖;三段為灰色、深灰色泥巖、砂質泥巖、頁巖、薄中厚層長石石英砂巖,夾炭質頁巖和煤線(層);四段為淺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層細至中粒長石石英砂巖、長石砂巖、巖屑石英砂巖,夾粉砂巖、頁巖;五段為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細至中粒長石石英砂巖、泥巖、砂質泥巖夾薄層粉砂巖、炭質頁巖、煤線(層),含菱鐵礦結核;六段為灰白色、黃褐色厚層塊狀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巖、長石巖
40、屑砂巖、巖屑石英砂巖,夾砂質頁巖、粉砂巖薄層。與下伏雷口坡組平行不整合接觸。(二)萬州小區1、下統(T1)大冶組(T1d)380480米巖性以灰至青灰色灰巖、生物灰巖、鮞粒灰巖為主,頂部及下部夾紫紅、灰紫色鈣質頁巖。與下伏長興組整合接觸。(2)嘉陵江組(T1j)5331041米該組一般可分為4個巖性段:一、三段為灰色淺灰色薄中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少許白云質灰巖;二、四段為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為主,夾鹽溶角礫巖,是重慶地區重要的石膏層位。與下伏大冶組整合接觸。2、中統(T2)雷口坡組、巴東組雷口坡組(T2l)0400米主要分布于城口萬縣南川一線以西地區。為灰色薄厚層狀灰巖
41、、白云巖夾鹽溶角礫巖及砂質泥巖,含石膏、巖鹽。底部“綠豆巖”較穩定,一般厚0.53.0米左右,巖性類型可分為水母粘土巖、長石巖和硅質巖三大類。巴東組(T2b)370450米可分為4個巖性段:一為灰深灰色中厚層狀泥質灰巖、白云質灰巖,局部具角礫構造;二為紫紅色粘土巖、頁巖夾厚層狀石英砂巖,局部夾灰巖透鏡體;三為灰 、淺灰色薄中厚層狀泥質灰巖,夾鈣質及白云質灰巖;四為紫紅色粉砂質、泥質頁巖,夾鈣質頁巖及泥灰巖。與下伏嘉陵江組整合接觸。3、上統(T3)須家河組、二橋組須家河組(T3xj)250650米是區內的主要含煤巖系,按其巖性可分為六個巖性段。一段為灰、深灰色砂質泥巖、頁巖或為灰、灰黃色薄中厚層
42、狀中粒長石石英砂巖,下部夾炭質頁巖、薄煤層(線);二段為淺灰色、灰黃色厚層塊狀細中粒長石石英砂巖、巖屑長砂巖、巖屑石英砂巖;三段為灰色、深灰色泥巖、砂質泥巖、頁巖、薄中厚層長石石英砂巖,夾炭質頁巖和煤線(層);四段為淺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層細至中粒長石石英砂巖、長石砂巖、巖屑石英砂巖,夾粉砂巖、頁巖;五段為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細至中粒長石石英砂巖、泥巖、砂質泥巖夾薄層粉砂巖、炭質頁巖、煤線(層),含菱鐵礦結核;六段為灰白色、黃褐色厚層塊狀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巖、長石巖屑砂巖、巖屑石英砂巖,夾砂質頁巖、粉砂巖薄層。往南過渡為以砂巖為主的二橋組。二橋組(T3e)80450米分布于忠縣涪陵、武隆一帶,黃灰灰
43、白色中厚層狀細中粘長石、巖屑砂巖為主夾少量粉砂巖、泥巖及煤線。與下伏雷口坡組或巴東組假整合接觸。(三)酉陽、秀山小區1、下統(T1)(1)大冶組(T1d)380480米巖性以灰至青灰色灰巖、生物灰巖、鮞?;規r為主,頂部及下部夾紫紅、灰紫色鈣質頁巖。與下伏長興組整合接觸。(2)嘉陵江組(T1j)300800米該組一般可分為4個巖性段:一、三段為灰色淺灰色薄中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少許白云質灰巖;二、四段為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為主,夾鹽溶角礫巖。與下伏大冶組整合接觸。2、中統(T2)巴東組(T2b)3501145米按巖性可分為4段:一、三段為灰、深灰色泥質灰巖、白云質灰巖、灰
44、巖夾頁巖,二、四段為紫紅色、黃綠色頁巖、泥巖、粉砂巖夾泥質灰巖、灰巖,底部為水云母粘土巖(綠豆巖)。與下伏嘉陵江組整合接觸。(四)巫溪、巫山小區1、下統(T1)(1)大冶組(T1d)380480米巖性以灰至青灰色灰巖、生物灰巖、鮞?;規r為主,頂部及下部夾紫紅、灰紫色鈣質頁巖。與下伏大隆組整合接觸。(2)嘉陵江組(T1j)300800米該組一般可分為4個巖性段:一、三段為灰色淺灰色薄中厚層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夾少許白云質灰巖;二、四段為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為主,夾鹽溶角礫巖,含石膏礦。與下伏大冶組整合接觸。2、中統(T2)巴東組(T2b)3501145米按巖性可分為4段:一、三
45、段為灰、深灰色泥質灰巖、白云質灰巖、灰巖夾頁巖,二、四段為紫紅色、黃綠色頁巖、泥巖、粉砂巖夾泥質灰巖、灰巖,底部為水云母粘土巖(綠豆巖)。與下伏嘉陵江組整合接觸。3、上統(T3)香溪組(TJx)218米分布于城口、巫溪、巫山、奉節地區,主要巖性為:下部為礫石層夾細粗粒巖屑石英雜砂巖,具大型斜層理構造;上部為細中粒巖屑長石砂巖,粉細砂巖夾泥質砂巖、頁巖,見煤線,內產植物及雙殼類化石。與下伏巴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十、侏羅系分布于榮昌、萬州小區和酉陽小區的北部,出露地層有珍珠沖組、自流井組、新田溝組和沙溪廟組。其劃分對比見表9。1、下統(J1)(1)珍珠沖組(J1z)180320米根據巖性可劃為二個巖性段,一段:灰、淺灰、灰黃色中厚層至厚層細至中粒石英砂巖,含鐵質石英砂巖夾砂質泥巖、粉砂巖?;驗榛揖G、淺灰、紫紅、紫灰色中至厚層狀細中粒石英砂巖與含鐵質細砂質水云母粘土巖不等厚互層,局部夾赤鐵礦、菱鐵礦(綦江式鐵礦)。二段:紫紅色、灰綠色、黃灰色等雜色泥巖、砂質泥巖夾少量淺灰色、黃灰色薄至中厚層狀細至中粒石英砂巖及石英粉砂巖、粉砂巖、頁巖。與下伏須家河組、二橋組或巴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2)自留井組(J1zl)300420米根據巖性特征,可分為東岳廟段、馬鞍山段、大安寨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視頻監控技術支持與服務合同模板
- 北京房產交易合同書
- 專升本文化課課件
- 普法宣講【模板四】新員工入職培訓
- 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健身運動的理論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文學史(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凱里學院《文化與翻譯(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重點小學2024-2025學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Web頁面設計核心Ajax》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市建鄴區重點名校2025屆初三第五次模擬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江南美術遺產融入美育的數智化路徑探索
- 西雅圖駕駛證考題及答案
- 綜合執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軟式內鏡消毒管理與質量標準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腳手架鋼板立網防護應用技術規程
- 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設計標準
- 無人機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 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專本科《法律文書》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永輝超市營運能力現狀、問題及優化建議探析》10000字【論文】
- 2024鐵路通信線路施工合同規范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