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俗及節慶_第1頁
香港風俗及節慶_第2頁
香港風俗及節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香港(民俗風情與節日)香港(Hong Kong),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地處珠江口以 東,與廣東省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瀕臨南中國海,由香港、九龍和新界組成。 香港是僅次于紐約和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以廉 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于世。經濟自由度指 數排名常年世界第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 榮、生活水平最高及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金融中 心和航運樞紐,有“東方之珠”的美譽。1、民俗風情香港人口中,中國的移民占絕大多數。內地在香港的居民原籍情況是這樣: 以原籍在廣東珠三角地區一帶

2、者為最多,再次為潮汕人,其余為廣東省其他市、 縣及中國其他省份的人士。由于在港的華籍居民以祖籍廣東的占大多數,故港人 大部分操粵語,但與內地的表達方式稍有不同,其中夾雜不少港式俚語。由于歷 史的原因,多年來香港地區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大多數年輕受教育的一代都能用 英語對答,亦流行以英語混入粵語中使用。近年來,普通話在香港逐漸流行,使 用普通話的居民數量不斷上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后,根據中華 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立法 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以繼續使用英文。香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是以握手為禮。親朋好間相見時,也 有用擁抱禮

3、和貼面頰式的親吻禮的。他們向客人表達謝意時,往往用叩指禮(即 把手指彎曲,以幾個指尖在桌面上輕輕叩打,以表示感謝)。據說,叩指禮是從 叩頭禮中演化而來的,叩指頭即代表叩頭。港人早餐多到茶樓飲茶,吃粵式點心 或到餐室飲“西茶”(奶茶、檸檬茶、咖啡、面包。工作人員的午餐一般吃工作 餐、快餐或到酒家茶樓飲午茶。晚餐才是正餐,多為粵式傳統飲食方式。港人相 約飲茶時常互相斟茶。宴請之類,多在晚上9時開席,主人4時左右已在恭候客 人,并設麻將臺娛賓,不打麻將者一般7時左右到達為好。入席一般隨意,但客 人要待主人說“起筷”才開始進食。用膳時,手肘不可橫抬、枕桌;不可“飛象 過河”,即伸筷取遠處碟子中的菜;不

4、能“美人照鏡”,將碟子拿起來倒菜;喝 湯不要發出聲響,餐畢碗中不要留食。飲酒吃菜時,不宜手不離筷,祝酒尚禮到, 力邀則失禮。上魚時,魚頭要對著客人方向,吃時不要翻轉魚身(寓“翻船”之 意)。接受別人斟酒或倒茶時,總喜歡用幾個指頭在桌上輕叩以表謝意。香港人 對號碼、數字也很講究,“3”和“8”是他們最樂于追求的數字,認為這二字最 吉祥。“3”的廣東話諧音是“生”,寓生氣、生財、生龍活虎;“8”的廣東話 諧音是“發”,寓發財、發達。“6”與“祿”同音,也有“六六順”之意。 香港人過節時,常相互祝愿“恭喜發財”。香港位于東西兩大文明交融與傳播的樞紐位置,是東西方文化巧妙而又溫馨 結合起來的城市實體。

5、即使在繁華的鬧市,至今也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民風民 俗,如送禮時忌送鐘(送終)、書籍(輸)、毯子(壓財)。賭馬打麻將,忌人來借錢、 取錢。做生意,第一宗必望其成交,多減些價也在所不惜,最忌客人講價而不買。 此外,港人也頗迷信,除參神求簽外,風水掌相之類盛行,篤信神鬼輪回之說也 不乏其人,忌不吉利同音字也頗厲害。香港人忌諱別人打聽自己的家庭地址。因 為他們不歡迎別人去他家里作客,一般都樂于到茶樓或公共場所。報們忌諱詢問 個人的工資收入、年齡狀況等情況,認為個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過問。他們對“節 日快樂”之語很不愿意接受。因為“快樂”與“快落”諧音,是很不吉利的。他 們忌諱“4”字。因為“4”與“死

6、”諧音,故一般不說不吉利的“4”。送禮等也 避開“4”這個數,非說不可的情況下,常用“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在 香港,酒家的伙計最忌諱首名顧客用餐選“炒飯”,因為“炒”在香港話中是“解 雇”的意思。開爐聞“炒”聲,被認為不吉利。港人對菜名亦有很多忌諱,不吉 祥的名字都改個吉祥的叫法,如豬肝叫豬潤,因“肝”與“干枯”同音;絲瓜稱 勝瓜,因“絲”字與“輸”字諧音;“舌”叫“利”,因“舌”與“蝕”同音。 香港宗教信仰自由,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香港的華人,主要信 仰佛教、道教,“信神”最多。他們雖因襲傳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但沒有 教徒的意識與概念。人們普遍敬奉祖先神位、門神土地。

7、初一和十五必上香或點 “蠟燭燈”,逢喜事及傳統節日也要拜祭一番,平時到廟宇中去求神拜佛以求轉 運或求簽者也不少。2、節日節慶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是香港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廟宇中 供奉的其他神還有觀音、北帝、關帝等。許多商店中也設有關帝神位,以求保佑。 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其風俗與內地基本一樣。為了 方便市民過節、回鄉,政府還頒布了法定假期。此外,如燒衣(盂蘭節,農歷七 月十四)、七夕(乞巧節)、觀音誕、師傅誕、天后誕等,都要舉行傳統的敬神活 動,十分熱鬧,被列為旅游盛大節目。香港的公眾假日融合了東西文化的特色, 全年共17天,分別是:元旦日,農歷新年(3天

8、),清明節,復活節(三天), 五月一日勞動節,農歷四月初八佛誕,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一日特區成立 紀念日,中秋節翌日,十月一日國慶節,重陽節,圣誕節(兩天)。香港長期以 來把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列為假日,也深深影響了內地,中國內地于 2009年起把部分的中國特色節日列為國家統一的法定假日。除此之外,香港還有很多特色節日。例如: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節通 常在每年三、四月舉行,為期2周,放映數以百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其中很多 來自亞洲各地。每年電影節均會回顧著名導演的作品,并有專題回顧香港本地電 影。);香港國際龍舟節(每年六月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各處都舉行龍舟競賽, 但以國際龍舟邀請賽最為矚目。此活動由香港旅游協會和香港臨時市政局合辦, 通常在端午節后一至兩星期內舉行。這項國際大賽始于一九七六年,到了現在, 每年參賽的海外隊伍均逾30支,賽事地點為沙田城門河。);亞洲藝術節(亞洲 藝術節帶來了鄰近亞洲國家最優秀的文化節目,每2年一屆,為期約2至3星期。 各地人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