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技術與方法_第1頁
審計技術與方法_第2頁
審計技術與方法_第3頁
審計技術與方法_第4頁
審計技術與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審計技術和方法1第一單元審計技術方法概述2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了解審計方法的概念,審計方法的作用,審計方法的發展。 重點掌握審計方法的特征、審計方法的選用原則和應注意的問題。3審計技術方法的運用案例導入1-被審計單位名稱是常州市某某學校審計事項是維修項目 會計期間或者截止日期為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審計人員是 、 審計日期是2010.8.124審計過程記錄:查看被審計單位2009年部門預算。查看被審計單位2009年事業支出明細賬。被審計單位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維修費明細賬共有10筆維修支出分錄。根據審計人員的經驗判斷,選擇了3筆較有代表性的維修支出。檢查并復印了這

2、3筆維修支出的全部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向經手人了解維修的具體實施情況。5具體情況如下:1.2009年11月4#憑證支付學校辦公區、宿舍、食堂維修35000元,在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維修費-公用設施房屋維修費列支,經手人 ,審批人 。未附詳細施工結算清單。經核對,該學校2009年部門預算的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維修費只有8000元。6據向經手人了解,該維修項目時間從2008年初至2009年底,使用臨時個體零工對辦公區、宿舍、食堂等處進行維修。主要內容有照明設備,空調,門窗,下水設施,電路維修,食堂設備,宿舍和辦公場所的窗簾等等。在維修施工過程中,每次工作量由施工者報清單,并由學校經辦人

3、員驗收簽字,累積到一定數額后,才允許其開具正式發票經學校領導批準后結賬。由于清單是施工者手工書寫,比較臟亂,故未予留存。72.2009年12月32#憑證支付水電配件6016元,在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維修費-公用設施房屋維修費列支,未附詳細維修配件結算清單。3.2009年1月15#憑證支付水電配件2870元,在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維修費-公用設施房屋維修費列支,其中2750元未附詳細維修配件結算清單。8思考:審計人員在該學校的維修項目審計中使用了哪些審計技術方法?該學校的維修項目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處理?91.查看被審計單位2009年部門預算。查看被審計單位2009年事業支出-商品和服

4、務支出-維修費明細賬。查看3筆維修支出的全部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以上使用的是審閱法。2.查核被審計單位2009年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維修費明細賬和3筆維修支出的會計憑證使用的是核對法。103.選擇了3筆較有代表性的維修支出使用的是抽查法(判斷)。4.向經手人了解維修的具體實施情況使用的是查詢法。5.先查看被審計單位2009年事業支出明細賬,再查看3筆維修支出的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使用的是逆查法。11該學校的維修項目存在的問題是: 1.維修項目金額超過年度部門預算。2.經抽查的部分維修項目缺少必要的施工結算資料。購買水電配件也未附配件結算清單。3.從2008年初至2009年底的零星維修項目,

5、累積到一定數額后才結賬不規范。12處理處罰建議及法律法規依據:1.維修項目必須按部門預算實施。2.維修項目的結算報銷必須附有詳細的施工結算清單。3.對零星維修項目,應及時結賬。13什么是審計技術方法?14廣義的審計技術方法是指為了完成審計任務,達到審計目標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和手段。狹義的是指用以查明或證實審計項目真實性、合法性及正確性的各種專門方法。15審計方法的特征1.服務于審計目標2.貫穿審計全過程3.正確應用審計標準4.如實履行審計準則16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與綜合性的專職的經濟監督活動,具有制約與促進的作用。審計作用的發揮,有賴于審計方法的有效使用。17審計方法的作用1.實踐審計理論2.

6、貫徹審計制度3.樹立審計權威4.提高審計效益18審計方法的發展(一)審計模式的發展 審計模式是為實現一定的審計目標所采取的審計導向性的目標,范圍,策略和方法等要素的總和。 審計模式本身就是審計方法的體現,審計模式某種程度上決定具體審計方法的運用。 19 審計導向模式經歷了賬項導向、系統導向和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階段 審計導向模式的進展是成本效益不斷追求的過程,是不斷尋求降低審計風險的過程。 審計導向模式的發展與內部控制的發展相適應。20(二)審計技術的發展現代審計技術方法突破傳統的詳細審計、任意審計,發展到判斷審計,直至廣泛運用統計抽查。審計技術方法的發展,還經歷了聽審報告、會計檢查和綜合檢查。2

7、1傳統的財務審計擴大為財務、經營、管理三者并重的審計,出現了績效審計,促使審計技術方法的創新。22(三)審計手段的發展從手工審計向計算機審計發展。23審計方法的選用(一)審計方法的選用原則1.依據審計目標2.依據審計對象3.依據和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4.依據審計證據的類型5.依據審計人員的素質6.依據審計方式7.依據審計結論的保證程度8.依據審計成本241.依據審計目標進行財務審計時,主要運用查賬的方法。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時,既要運用財務審計的一般方法,又要運用多種分析方法及現代管理方法。252.依據審計對象對于初審單位、新辦單位、財務管理較為混亂及有舉報的單位采取詳細審計較好。263.依據和被

8、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有的被審計單位往來比較復雜,有的收入較多,需要重點詳細審計。有的單位非獨立性附屬機構存在問題,需要延伸審計。274.依據審計證據的類型如實物證據的獲得可以運用盤存法或觀察法;書面證據通過審閱法與復核法。外來證據要用函證法或詢問法。285.依據審計人員的素質素質較高的審計人員可以采取判斷抽查法,有賴于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敏銳的專業判斷能力。296.依據審計方式進行全面審計時,一般可以采用逆查法和抽查法;進行專題(案)審計時,一般可以采用詳查法和調查法。307.依據審計結論的保證程度審計結論的保證程度決定審計方法的選用。保證程度越高,統計抽查法選用的樣本越多,若要百分之百可靠,則必

9、須進行詳查。318.依據審計成本審計人員既要考慮成本的限度,又要考慮因降低成本對審計結論的產生的影響。采用函證法的審計成本較低,但要考慮項目的重要程度,被函證對象的誠信,對審計結論產生多大的影響。32(二)審計方法的選用應注意的問題1.相互聯系看問題。2.透過現象看本質。3.要緊密聯系群眾。331.相互聯系看問題某個審計項目與其他審計項目的聯系,如審查支出時同時了解內部控制的情況;將順查與逆查、詳查與抽查、查賬與調查、分析推理與核實等方法結合。342.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財務決算審計中,若從損益表看,反映的利潤很可觀。但就此就得出該單位經營情況很好、贏利水平高的結論則為期過早。只有核實利潤額的真實

10、性。檢查收入的真實性和成本的正確性,就需要運用分析法、審閱法與核對法,必要時還要運用函證法、盤存法。353.要緊密聯系群眾審計人員若能依靠群眾,則在審計方法的選用上少走彎路。如采用詢問法,可以了解被審計單位不為人知的信息,獲得審計線索。36第二單元審計模式37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了解審計導向模式的內涵。 重點掌握審計導向模式經歷的賬項導向、系統導向和風險導向三個階段的審計模式。 理解審計導向模式的進展是成本效益不斷追求的過程,是不斷尋求降低審計風險的過程。是與內部控制的發展相適應。 38審計模式是審計理論與實踐中為實現一定的審計目標所采取的審計導向性的目標,范圍,策略和方法等要

11、素的總和。審計技術與方法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賬項導向審計,系統導向審計和風險導向審計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的關系。 39第一節賬項導向審計模式一、賬項導向審計的形成賬項導向審計(賬項基礎審計)是基于查錯防弊的審計目標對所有會計事項都加以審查的傳統審計。其時間大致從古代到20世紀四十年代。審計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財產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分離及由此形成的受托經濟責任。40此時,審計的目標是查錯防弊,賬項基礎審計因此產生。范圍是圍繞著會計帳簿、財務報表的編制過程來進行審計的,通過對帳表上的數字進行詳細核實來判斷是否存在舞弊行為或技術性錯誤。重點是以交易為基礎的詳細審計,圍繞著交易的過程來進行的。這是符合查錯防弊

12、的審計目標。41賬項導向審計的發展過程:(1)數據稽核(德國的形式審計)(2)賬簿審計(英國式審計)(3)詳細審計(完全或全部審計)(4)資產負債表審計(美國式審計) 保護債權人的利益。(5)財務報表審計(對社會的公證) 保護投資者的利益。42二、賬項導向審計的特征 1.以會計事項為主線 2.審計目標是糾弊查錯 3.采用查賬的方法 4.審計程序沒有區分階段、步驟43賬項導向審計的審計方法:(1)書面資料審計方法。就其查賬技術來說,包括審閱法、核對法、計算法、查詢、復算、分析。按審查書面資料的順序又分為順查法和逆查法。按審查書面資料的范圍又分為詳查法和抽查法。(2)財產物資審計方法。包括盤點法、

13、調節法、觀察法、查詢法。44三、賬項導向審計的局限性賬項導向審計適用于評價簡單的受托經濟責任,但這種審計模式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局限性。1.因為是詳細審計,費時費力,審計成本高。發現的是技術性錯誤,審計風險高。2.因為不是統計抽樣,抽查時容易遺漏重大有問題的項目,審計結論的準確度不高。3.不易發現因會計工作中的程序性錯誤。審計圍繞著交易來進行的,對會計系統中的缺陷和不合理現象也很難發現。45第二節 系統導向審計一、系統導向審計的形成系統導向審計(制度基礎審計)是為了證實財務報表的公允性,以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為導向的審計模式。審計目標主要是為了證實財務報表的公允性。46審計的層次對象:第一層次對象

14、是內部控制制度。第二層次對象是內部控制制度所產生的會計結果的財務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系統導向審計模式正是著眼于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評價,即對第一層次對象的重視。47審計重點是對內部控制各個控制環節(?)的審查。審計目的是發現內部控制的薄弱之處,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后針對這些環節擴大檢查范圍;對內部控制有效之處,則可以縮小檢查范圍或簡化審計程序。48系統導向審計模式的優勢:在這種審計模式下,建立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認識基礎上的重點審查。統計抽樣逐漸取代單純判斷和任意抽樣。著眼于對內部控制的了解與分析,可以發現與某些與內部控制相關的會計信息的系統錯誤,從而提高了審計的效率。49二、內部

15、控制的歷史演進國外內部控制的發展 1.內部牽制階段?,F代內部控制與內部控制制度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企業,以內部牽制為主要形式。古代的內部牽制,以查錯防弊為目的,以職務分離和帳目核對為手段,以錢、賬、物等為主要控制對象。50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以職務分離和帳目核對為主要內容的內部牽制逐漸發展成為由組織結構、職務分離、業務程序、處理手續等構成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而形成包括內部審計在內的控制系統。注冊會計師為了降低審計風險,將內部控制的研究和評價成為一項法定的審計步驟,甚至將委托人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作為能否接受審計委托的重要前提條件。51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1958年,美國會計師協

16、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將內部控制劃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3.內部控制結構階段。1988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在審計程序公告第29號將內部控制劃分為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524.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90年代以后,對內部控制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美國審計委員會認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把內部控制要素劃分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5.安然事件以后。2004年,COSO的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發布,風險管理框架包括了八大要素,即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更加關注企業風險管理。53美國國會出臺了200

17、2年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案(簡稱薩班斯法案)。其中,第404條款“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評價”特別引人注目。法案要求 “擔任公司年報審計的會計公司應當對其進行測試和評價,并出具評價報告。”關鍵在于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強制性審計。54我國內部控制的發展建國以來,以內部牽制為主要形式。內部控制制度散落在企業規章制度中。我國對內部控制的引進源于上世紀末,當時,“內部控制”出現在公司法、證監會的有關文件的條文中。財政部1996年頒布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 。2001年財政部頒發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是我國第一個關于內部控制的規范性文件。由于歷史的限制,當時只能從會計的層面加以規范。55

18、由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今年6月正式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美國的COSO報告為基礎,結合我國國情,突破了2001年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局限,實現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理念,完成了從內部牽制、內部會計控制到內部控制框架的發展進程。基本規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行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 56內部控制的概念美國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即COSO報告認為 57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管理階層和其它人員執行,由管理人員階層所設計為達成營運的效果及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律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58內部控制的三個目標由人控制的管理活動只提供合理而不是絕對的保證是一個過程

19、,而不是終點涵蓋了整個企業,而不僅僅是某個職能部門或某項經濟業務是一種管理機制,而不僅僅是制度59內部控制的五種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交流監督60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指內部控制持續運作所處的特定環境和氛圍??刂骗h境的構成要素有:611)對誠實和道德價值觀念的溝通與落實主要指管理層的素質和身體力行。2)對勝任能力的重視管理者和員工是否具有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3)治理層的參與程度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的重視與參與,是內部控制比較健全,起點較高的重要保證。4)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主要指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和管理理念,還可包括企業文化。如邯鄲鋼廠的成本控制理念。625)組織結構是否嚴密必須實行股份

20、制或分權制,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學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否重視內部控制。增加內部控制環節是要增加控制成本的。6)授權和責任的分配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權限分配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各自職責是否明確。7)人力資源政策和實務建立科學的聘用、培訓、輪崗、晉升、淘汰等人事制度;樹立以人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63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指對可能發生及無法預測的危險的評價并采取的措施。風險評估必須面對國際、國內和企業內部的全部風險。如國際行業環境變化、國家政策導向變化、企業迅速擴張、企業管理骨干跳槽所造成的風險。64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指為切實保障管理者指令予以執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

21、與授權、業績評價、信息處理、實物控制、職責分離。65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指通過與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系統,互相提供有關的信息。交流所運用的形式通常有:政策手冊,內部報告,文件和語言交流,管理者行為 。66與財務報告目的相關的信息系統包括的方法和記錄為:1) 確認和記錄所有真實的交易。2) 及時詳盡地描述交易,并在財務報告中對其適當分類。3) 恰當計量交易的價值,便于在財務報表中記錄適當的貨幣價值。4) 確定交易發生的時間,以界定相應的會計期間。5) 在財務報表中恰當列報交易。67監督監督指評價一定時期內內部控制運作質量的過程。通過持續的監督活動(即動態的,適時的,不間斷的)與專門的評價活動相結合實現

22、對控制的監督。專門的評價活動。如企業內部的審計委員會、監事會或內部審計機構的評價活動。企業外部的監管機構可能就影響內部控制運行的問題與企業溝通。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進行獨立評價與溝通。68內部控制的五種要素的關系控制環境是基礎風險評估是依據控制活動是手段信息交流是載體監 督 是 保 證內部牽制是核心69內部控制的局限性執行人員責任性不強高層管理者違規操作執行人員串通舞弊成本效益考慮(效益滯后性)異?;顒映鲈O計范圍70內部控制發展的動因1.企業內部管理的壓力;2.外表審計開展的動力。71內部控制的作用1.保護企業財產的完整性;2.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3.確保經濟運作的合法性;4.強化資金運用

23、的效益性;5.配合外部審計的有效性。72三、系統導向審計的審計程序和方法1.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 了解每一控制要素的政策和程序的設計;這些政策和程序是否已得到執行。 采取小范圍的測試。2.調查和描述被審計單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 描述的方法有文字描述法、調查表法、流程圖法。 733.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確定符合性測試的可行性。 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確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確認是否值得對內部控制進行符合性測試。1-3是對內部控制的初步了解和評價 744.進行符合性測試(控制測試)。檢查被審單位內部控制度的執行情況。 符合性測試指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

24、部控制進行初評的基礎上,為證實該控制是否在實際工作中得以貫徹執行,貫徹執行的實際效果是否符合設立該控制的初衷而進行的測試活動。 控制測試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和檢查證據法。75 5.評價被審計單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賴程度,確定對實質性測試的影響。審計人員根據其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評審結果(即三種信賴程度)以及確定的控制風險水平,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76高信賴程度(低控制風險)可視情節,縮小實質性測試的范圍。中依賴程度(中控制風險)可視情節,擴大實質性測試的范圍。低依賴程度(高控制風險)國家審計應全面實施實質性測試。 民間審計應取消審計業務約定書、拒絕審計。776.制定并實

25、施實質性測試程序,結束審計的實施階段。實質性測試的概念指審計人員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及其生成的憑證、帳簿進行經濟鑒證和監督。實質性測試的方法審閱法、核對法和盤點法78四、系統導向審計的局限性在審計實踐中,系統導向審計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內部控制存在著固有的局限性執行人員責任性不強、判斷失誤。異常活動超出設計范圍。執行人員串通舞弊,高層管理者違規操作。成本效益的限制。79系統導向審計的局限性 2.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存在著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的驅動。80審計技術方法的運用案例導入2-被審計單位是常州市某某學校,審計事項是現金管理,審計的會計期間為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審計

26、人員是 、 ,審計日期是2010.8.1281審計過程記錄:經查看該單位2010年7月份的資產負債表,查看該單位2010年的現金日記帳?,F金余額為零。經向會計人員 了解,該單位的現金管理為按費用的實際發生額開具相應金額的現金支票,庫存沒有現金。經查核2009年11月份4號憑證支付招待費等費用105392.80元,其中30392.80元用現金支票支付,沖羅 借款50000元,劉 借款25000 元。 其中付江南春賓館餐費2筆計16400元,上海旅友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圖書7430元,常州市莊發建筑材料經營部裝潢材料1批35000元,常州市公園樂購生活購物有限公司日用品1批12300元均未通

27、過轉賬支付。82經查核2009年4月份12號憑證羅 借款50000元,現金支付。經查核2009年6月份37號憑證劉 借款25000 元,現金支付。常州市莊發建筑材料經營部裝潢材料1批35000元,參考維修項目審計工作底稿。 83思考:審計人員在該學校的現金管理審計中使用了哪些審計技術方法?該學校的現金管理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處理?84審計人員在該學校的現金管理審計中使用了下列審計技術方法:1.查看被審計單位2010年6月份的資產負債表,查看該單位2010年的現金日記帳使用的是審閱法、核對法。2.向會計人員了解現金管理的具體情況使用的是查詢法。85審計結論或者審計查出問題摘要及其依據:經審核,該單

28、位無現金庫存。大額款項的支付違反了國家現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將不同內容和不同類別的原始憑證匯總填制在一張記賬憑證上。86處理處罰建議及法律法規依據:根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超過結算起點以上的款項,應當進行轉賬結算。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不得將不同內容和不同類別的原始憑證匯總填制在一張記賬憑證上。87第三節 風險導向審計一、風險導向審計的形成1.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以對審計風險的評價做為一切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并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現代審計模式。 風險導向審計將審計的視野擴大到被審計單位所處的經營環境,風險評估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適應市場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和人們對審計期望的不斷提高。2.審計

29、目標仍然是會計報表的公允性并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88風險導向審計的形成原因 1.審計風險的急劇增加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直接原因。(1)由于企業經營風險增加,對企業實施審計的審計職業界自身的經營風險也同時增加。(2)西方的法律環境助長了審計風險的增加。(3)審計對象的日益復雜和擴大,與審計過程中廣泛采用抽樣審計形成一對難以解決的矛盾,使得審計結論的正確性難以保證。(4)審計地位和責任的提高必然伴隨著審計風險的增加。892.系統導向審計的內在缺陷及其解決需要風險導向審計。 如果內部控制失效,系統導向審計模式實際已經不能存在了。 而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將客戶置于一個行業、法律、企業經營管理、內部

30、控制、資金、生產技術,甚至企業的經營哲學等環境中,從各個方面研究環境對審計的影響;內部控制系統僅僅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已。903.成本效益的原則的要求。風險導向審計從審計可接受的審計風險出發,通過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以確定檢查風險,并根據評價的結果安排審計計劃,確定審計的重點和審計的性質、范圍、時間、程序,最終滿足審計目標的要求,并使注冊會計師所承擔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以下。91風險導向審計的優勢從審計風險的確定入手,促使審計人員更加重視社會需要的研究,使有限的審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92 二、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模型的程序和方法(一)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 (AR)

31、 (IR) (CR) (DR)審計風險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93固有風險是會計核算工作本身發生重大錯誤的風險。控制風險是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未能發現或防止重大錯誤的風險。檢查風險是指審計人員通過設計的審計程序未能檢查出會計報表中存在重大錯誤的風險。94(二)審計風險模型用于審計計劃的途徑1.評價某項計劃是否合理例,在編制某項審計計劃時,審計人員評估的固有風險是80%,控制風險是50%,檢查風險確定為10% ,則計算的審計風險為4% (即80%* 50%* 10%)。 而審計人員預期可以接受的審計風險不超過5% 。則該項審計計劃是可以接受的。

32、952.為了使審計計劃更有效率 檢查風險DR =審計風險AR /(固有風險IR控制風險CR) 檢查風險和審計證據之間存在一種反向關系。檢查風險越低,即要求執行的審計程序越詳細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越多。96【課堂練習】某注冊會計師在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時,分別設計了以下四種情況,以幫助決定可接受的風險水平。97某某公司審計風險情況表風險類別情況一情況二情況三情況四可接受的審計風險4%4%2%2%固有風險100%80%100%80%控制風險100%50%100%50%98(1)上述四種情況下的檢查風險水平分別是什么?(2)那種情況需要審計人員獲取最多的證據?為什么?99解一: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公式變形

33、,檢查風險=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則情況一: 4% /(100%*100%*)= 4%100情況二: 4% /(80%*50%*x)= 10% 情況三: 2% /(100%*100%*x)= 2% 情況四: 2% /(80%*50%*x)= 5%101解二:從以上計算結果看,情況三的檢查風險最低,為2% 。我們知道,檢查風險和審計證據之間存在一種反向關系。檢查風險越低,即要求執行的審計程序越詳細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越多。因此,情況三需要審計人員獲取最多的證據。102(三)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方法1.審計計劃和設計階段(1)選定被審計單位,簽訂業務約定書。(2)獲得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事項的相關

34、資料。 (3)實施初步分析性程序,初步評估固有風險(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103 (4)了解內部控制,初步評估控制風險。 (5)確定重要性標準,初步評價可接受審計風險和重要審計領域。 (6)編制總體審計計劃和具體審計計劃。 1042.審計實施階段 (1)實施控制測試 根據在計劃階段對控制風險的初步評價,確定采用較低控制風險估計水平法還是主要證實法。 (2)實施實質性交易測試 實質性交易測試是以交易和業務循環為測試對象,測試交易活動是否經過恰當的審批,交易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是否正確。105(3)實施分析性程序 分析性程序是評價交易和賬戶余額整體合理性的一種方法。分析性程序在計劃階段和報告階段是必須的,在審計的實施階段可以根據情況,有選擇的使用。(4)實施關鍵項目余額的詳細測試。1063.審計報告階段(1)開展特殊項目的審計。如:期初余額、或有負債、期后事項、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持續經營、會計估計、會計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