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信息導報_第1頁
農(nóng)業(yè)信息導報_第2頁
農(nóng)業(yè)信息導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臨澤縣農(nóng)業(yè)信息網(wǎng) 臨澤縣農(nóng)業(yè)局主辦 臨澤縣農(nóng)業(yè)局信息中心承辦 HYPERLINK .c/lzw .c/lzw :lzngxyp163 降低養(yǎng)豬本錢的技術措施一、堅持養(yǎng)雜交一代豬。雜交一代豬的生命力強,生長迅速,豢養(yǎng)效果好。要普遍推行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術。 二、堅持喂配合飼料。根據(jù)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營養(yǎng)需求,堅持用全價配合飼料,其營養(yǎng)全面而不浪費。 三、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傳統(tǒng)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不同階段彩精粗飼料結合進展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yǎng)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求,

2、豬生長慢,出欄率低。假設對斷奶后的小豬到出欄前的肥豬采用提高營養(yǎng)程度直線育肥法,可有效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添加經(jīng)濟效益。 四、廣泛利用輔助飼料。利用經(jīng)過處置的酒糟、雞糞、兔糞等對在混合飼料中一同喂豬,豬愛吃,又上膘,增重快,出欄早,可降低養(yǎng)豬本錢1%3%。 五、自繁自養(yǎng)。本人豢養(yǎng)優(yōu)良種公豬、種母豬,本人培育雜交仔豬,本人育商品豬,有利于防疫滅病,提高仔豬成活率,有利于降低本錢。 六、推行高密度養(yǎng)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yǎng)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yǎng)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yǎng)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豬吃飽就睡,增重快,減少豢養(yǎng)費用。 七、向科技要效益。推行一

3、條龍快速養(yǎng)豬法。實行“五改一加:一改養(yǎng)脂肪型豬為長白、約克夏、杜洛克等瘦肉型豬;二改喂單一飼料為經(jīng)過配方的全價飼料;三改喂“長壽豬為適時出欄,獎勤罰懶中喂添加劑生長素;四改熟喂為生料濕喂;五改有病找獸醫(yī)為無病早防疫,嚴厲控制豬瘟等傳染病,提高成活率、出欄率。 八、適時出欄和屠宰。育肥豬超越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堆積為主;缺乏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jīng)濟止也不合算。普通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宜。 來源:中國養(yǎng)殖網(wǎng)農(nóng)業(yè)信息導報主辦:臨澤縣農(nóng)業(yè)局 承辦:臨澤縣農(nóng)業(yè)局信息中心2021年7月29日 2021年第14期 總第42 期棉花六大微量元素缺素癥

4、的識與治 一、缺鋅癥。從第一真葉開場,幼葉即呈顯青銅色,葉脈間明顯失綠,變厚變脆易碎。葉緣向上卷曲。葉間縮短,植株矮小呈叢狀,生長受阻,結鈴推遲,蕾鈴易零落。病癥易發(fā)生在花鈴期的老葉上。誘發(fā)條件:磷肥施用量大,以及施用氮肥過多,會導致土壤有效鋅的缺乏。施肥方法:畝用硫酸鋅1公斤拌細干土1015公斤在耕地前底施或苗期追施(留意不要和尿素混合,且要留意防止運用硫酸鎂冒充的鋅肥);葉面噴施可用英國進口的70%“禾豐鋅(Kingfolzinc)3000倍液,或25%“威力鋅1000倍液,在苗期、現(xiàn)蕾期各噴一次。二、缺硼癥。在苗期、蕾期即有表現(xiàn),主要是葉片變厚增大、變脆,色暗綠無光澤,主莖生長點受損,腋

5、芽叢生,上部葉片萎縮。至蕾鈴期零落嚴重,“蕾而不花,開花也難成桃,但病癥卻最早出如今葉片上。潛在缺硼時,葉柄上能夠出現(xiàn)環(huán)節(jié)。病癥易發(fā)生于現(xiàn)蕾到開花的新生組織上。誘發(fā)條件:有機質少的土壤,砂性土、保肥保水性差的土壤,及長期繼續(xù)干旱和雨水過多的,易誘發(fā)缺硼。施肥方法:畝用美國進口的“持力硼(Granubor)200克作底施?;蛘哂?0.5%的進口“速樂硼(Solubor),或20.5%“威力硼1000倍液,在蕾期、初花期、花鈴期各噴一次。三、缺錳癥。幼葉首先在葉脈間出現(xiàn)濃綠與淡綠相間的條紋,葉片的中部比葉尖端更為明顯。葉尖初呈淡綠色,在白色條紋中同時出現(xiàn)一些小塊枯斑,以后銜接成條的干枯組織,并使葉

6、片縱裂。病癥易發(fā)生于現(xiàn)蕾初期到開花的植株上部及幼嫩葉片。誘發(fā)條件:PH 7、砂性大、有機質含量低的地塊有效錳含量低,雨水過多易淋失。施肥方法:用0.2%的硫酸錳、或800倍的高錳酸鉀、或600倍的“綠葉素等含錳(Mn)葉面肥,在苗期、初花期、花鈴期各噴一次。四、缺鉬癥。老葉失綠,植株矮小,葉緣卷曲、葉子變形,以致干枯而零落。有時導致缺氮病癥,蕾、花零落,植株早衰。病癥易發(fā)生于苗期到現(xiàn)蕾的植株新生組織。誘發(fā)條件:大量施用磷肥、含硫肥料,以及施用錳肥過量。施肥方法:用0.05%0.1%的鉬酸銨溶液噴施23次,也可用“E導素等含鉬(Mo)的葉面肥。五、缺銅癥。植株矮小,失綠,植株頂端有時呈簇狀,嚴重

7、時,頂端枯死。而且,棉花缺銅容易感染各種病害。病癥易發(fā)生于植株新生組織。誘發(fā)條件:有機質含量低、土壤堿性,銅的有效性降低;氮肥施用的過多,也會引起缺銅。施肥方法:畝用硫酸銅0.21公斤拌細干土1015公斤于耕前均勻撒施;葉面噴施,可用0.02%的硫酸銅、或600倍的“綠色革命等含銅(Cu)葉面肥,在苗期、開花前各噴施一次。六、缺鐵癥。表現(xiàn)為“缺綠癥或“失綠癥,開場時幼葉葉脈間失綠、葉脈仍堅持綠色,以后完全失綠,有時,一開場整個葉片就呈黃白色。莖稈短而細弱,多新葉失綠、老葉仍可堅持綠色。病癥易發(fā)生于新生葉片。誘發(fā)條件:土壤中磷、鋅、錳、銅含量過高,鉀含量過低,土壤粘性大、水飽和度高,運用硝態(tài)氮肥

8、,均會加重缺鐵。施肥方法:畝用硫酸亞鐵510公斤底施,葉面噴施可用600倍的“綠葉素等含鐵(Fe)葉面肥 來源:中國種植技術網(wǎng)臨澤縣農(nóng)業(yè)局信息中心 歡迎來信、來電提出您的意見建議,我們將為您免費發(fā)布信息 :5525016 電子信箱:lznyxxw163 /lzw 棗的農(nóng)業(yè)技術特點一、苗木繁育 棗樹的繁衍方法主要有分株、嫁接、扦插和組織培育等,以嫁接法最為常用。 1分株法 是利用棗根易發(fā)生不定芽的特性培育棗苗的方法。繁衍出的苗為根蘗苗。詳細方法:在棗樹萌芽前,在優(yōu)種栽培園行間(母株必需是根蘗繁衍或有性繁衍株,不能是嫁接樹)挖條溝或在樹冠外圍挖環(huán)形溝,溝寬3040cm,深

9、4050cm,剪斷溝兩壁的一切細根,然后用濕土覆蓋斷根。5月份,剪口及其附近萌生根蘗,相繼出土長成芽苗。苗高2030cm時,每叢留一株強壯苗,其他間除,同時每株母樹施有機肥50lookg,并在溝內(nèi)填一次土。適時灌水,堅持溝內(nèi)土壤潮濕。當年秋末,多數(shù)幼苗可長成1m以上的成苗。由于分株法繁衍系數(shù)較低,目前逐漸被嫁接育苗替代。 由分株法衍生而來的歸圃育苗即根蘗歸圃育苗法,在20世紀90年代運用廣泛,目前部分產(chǎn)區(qū)仍有運用。將優(yōu)良種類棗樹根部自然萌生的幼小根蘗,集中移入苗圃人工培育成苗。其缺乏之處也是繁育系數(shù)低,成苗的純度和種性受母樹影響大,因此,只能限于種類純度高,且有大規(guī)模栽培的棗區(qū)采用。北方棗樹根

10、蘗多在9月中下旬種植小麥前起挖。非棗糧間作區(qū)宜在10月下旬根蘗落葉后到土壤結凍前或翌春棗樹發(fā)芽前起苗。為了保證根蘗的優(yōu)良種性和純度,根蘗必需在純度很高的沒有檢疫病蟲害(如棗瘋病)的良種棗園內(nèi)采挖。園內(nèi)如種類較雜,應嚴厲區(qū)分根蘗的形狀特征,防止種類混雜。采挖時選莖干成熟度高,株高20cm以上發(fā)育良好的根蘗,挖好側根,并盡能夠帶一段15cm左右長的母根。根蘗苗挖出后地上部留5cm剪去苗梢,然后蘸上含1 000mgl的吲哚乙酸或萘乙酸的泥漿。根蘗運輸前要用塑料袋包裝,并在袋中填放濕鋸末保濕運輸。北方普通隨起苗隨栽植,以落葉后秋栽為宜,也可先假植等到翌春34月栽植。南方冬季暖和潮濕,土地不結凍,從落葉

11、到翌春發(fā)芽期都可栽植。普通按行距3045cm,株距15cm栽植根蘗,6667 m2育苗量9 80014 000株。栽植深度要堅持挖前苗木生長深度,栽后踏緊苗行兩側松土。根蘗栽好后灌足透水,使土壤與苗根密接。水滲干后,培土覆蓋苗茬,然后覆蓋地膜。春季根蘗發(fā)芽后,在苗茬部位劃破地膜,放出幼苗,每株選留1個壯芽培育成苗,其他芽全部抹去。 2嫁接法 是目前棗樹規(guī)?;缱钪饕姆毖芊椒?。砧木有酸棗、銅錢樹paliurus hemsleyanus rehd和本砧,其中以酸棗最為常用。 酸棗苗的培育通常用實生繁衍的方法。種仁在播種前用溫水(5560)浸種45h,溝播或穴播,每666.7m2播種量為1.52

12、.0kg,播種深度12cm,播后覆蓋地膜。 棗樹嫁接普通從棗樹萌芽前23周開場,不斷延續(xù)到5月中旬。苗圃地常采用的嫁接方法是改良劈接法,與劈接法不同的是剪砧時剪面與苗莖呈一定角度,為一斜面,切砧時,剪鋒從斜面高的一側斜切一刀,這樣有利于砧穗愈合和提高嫁接效率。 3扦插法 棗樹的硬枝扦插生根較難,目前主要用嫩枝扦插。全光照噴霧扦插育苗、溫室(塑料大棚)及小拱棚扦插育苗均可?;|為粗石子(爐灰渣)和純真河沙各1份,0.1福爾馬林消毒,未木質化的嫩枝作插穗,插穗用800倍多菌靈溶液浸泡5min,再用500mgl的iba速蘸510s,插后每周消毒1次,成活率可以到達90以上。4組織培育法 目前,曾經(jīng)運

13、用于消費的僅有莖尖(莖段)組織培育,勝利的種類有鳴山大棗、蘋果棗等。經(jīng)過消毒后的外植體在無菌條件下,剪去藥液接觸后的傷口,截成1cm長的單芽莖段,插入經(jīng)過高壓滅菌的改良ms培育基中,附加iaa0.5+naa0.2或iaa0.2+naao5進展生根培育。 普通接種后1520天,莖段上產(chǎn)生米粒狀白色愈傷組織,繼而發(fā)根。生根率1040。接種1個月后試管苗高度達5cm左右。當試管苗長到5cm以上時,可剪成1cm長的單芽莖段作繼代培育。 繼代培育的莖段,接種1015天后,產(chǎn)生愈傷組織,繼而生根,與此同時,葉腋內(nèi)側芽萌動,莖葉開場生長,經(jīng)60天可發(fā)葉1115片。 (未完,待下期) 來源:中國種植技術網(wǎng)煉苗

14、后用蛭石無土栽培20天,方法是先洗凈試管苗根部瓊脂,然后移栽到育苗盤或育苗缽中,育苗缽或盤中的蛭石要用0.1高錳酸鉀消毒,以防止栽后爛根。把移栽苗放在溫室里,用塑料膜覆蓋保濕1周,逐漸放風揭膜,溫度堅持在2530,濕度為8090,之后逐漸降低到溫室常規(guī)濕度。 經(jīng)過無土栽培后,組培苗還要再移人基質為砂土和腐殖質配成的營養(yǎng)土中,仍以營養(yǎng)缽在維護地條件下養(yǎng)護。移栽后前5天留意保溫,普通在2032,濕度80左右,以后逐漸通氣揭膜。期間留意噴水、除草和葉面噴肥。1個月左右,苗高大約1012cm,移入有遮陽安裝的露地,l周后,撤掉遮陽網(wǎng),使苗充分順應露地環(huán)境。然后出缽帶土移人大田苗圃。栽后立刻灌水,并進入

15、常規(guī)苗圃管理,第二年可達出圃要求。 二、栽培技術 (一)建園 1園地選擇 棗的順應性強,對環(huán)境要求不甚嚴厲。日照充足,風害少,土層深,排水良好的地域均可建園。 2園地規(guī)劃 在栽植棗樹前,應平整土地,做好水土堅持工程,挖高墊低,建筑排灌系統(tǒng),并搞好防護林建立,做好區(qū)劃和改土任務。 3種類選擇 種類應做到因地制宜。普通近郊或工礦區(qū)棗園,以不同成熟期的鮮食或加工種類為主;山區(qū)坡地以制干種類為主;平原沙灘、鹽堿地棗園以抗性強的制干或兼用種類為主。 4栽植方式和密度 棗樹的栽培方式平地多采用長方形栽植,山地可采用等高栽植。密度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和種類而定。稀植園地,生長勢弱的種類行距67m,株距34m;生長強

16、勢的種類行距78m,株距45m。密植園地生長勢弱的種類行距35m,株距23m;生長強勢的種類行距46m,株距34m。棗糧間作普通行距1520m,株距34m。 (二)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棗樹多生長在山地、丘陵、沙灘、鹽堿地上,因此,要重點做好水土堅持和土壤改良任務。山地、丘陵地結合整修梯田、魚鱗坑、炮震擴穴等,改善棗樹根系環(huán)境;鹽堿地、沙灘地、紅壤林地要做好治鹽、治沙和紅壤的改良;提倡棗園生草或地面覆蓋。 2施肥 棗樹生長期短,從萌芽到落葉其生命活動極為活潑。在不同物候期內(nèi),有各自的營營養(yǎng)配中心。在棗的年生長期中,特別是生長的前期,萌芽、花芽分化、枝條生長、開花坐果等物候期重疊,各器官對營養(yǎng)

17、的爭奪猛烈。根據(jù)這一特點,棗樹應按不同物候期分期施肥,以保證樹體內(nèi)最活潑的器官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棗樹的施肥分以下幾個時期: (1)果實采收前施基肥 目的在于添加樹體的貯藏營養(yǎng),滿足第二年萌芽、花芽分化和開花坐果的需求。 (2)萌芽前追肥 普通在4月上旬進展,又叫催芽肥,常以氮肥為主。 (3)花期追肥 棗樹花量大,耗費營養(yǎng)多,花期追肥有利于坐果和果實的生長發(fā)育。以氮、磷肥為主,配合以硼肥等。 (4)幼果期追肥 又叫助果肥。多在7月中旬進展,是提高產(chǎn)量,增進質量的關鍵。常以磷、鉀肥為主,配合氮肥。 棗樹的施肥量目前沒有定論,普通每產(chǎn)100kg鮮棗約施人氮15kg,磷10kg,鉀氮肥、復合肥料及硝酸

18、稀土等也可以提高棗樹的座果率。 三、病蟲害防治 (一)主關鍵蟲及其防治 1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 別名桃蛀果蛾、食心蟲、鉆心蟲、桃小。屬鱗翅目蛀果蛾科害蟲。在國內(nèi)分布比較廣泛,華中、華北、華東、西北、東北等地均有發(fā)生,尤其以華北和西北棗區(qū)危害最重,是棗樹上最主要的害蟲之一。以幼蟲蛀食棗果,在果內(nèi)潛食,排糞于果實內(nèi)和棗核周圍,導致果實不堪食用,降低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維護和利用天敵,對桃小食心蟲控制造用較大的天敵主要有甲腹繭蜂chelonus sp和齒腿姬蜂兩種寄生蜂,球孢白僵菌和pascilomyces fumosorseus兩種寄生真菌;結

19、合冬季挖樹盤,翻動樹干周圍1m范圍內(nèi)的土壤,將冬繭翻到地表,以凍死越冬蟲繭;6月中下旬,在棗林間懸掛人工合成的桃小性誘劑誘芯,可誘殺雄成蟲,并具有干擾交配作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撿拾越冬代桃小食心蟲危害的棗果,集中銷毀,可消滅大量第一代幼蟲;在樹冠下56cm深處埋入一定數(shù)量的桃小食心蟲冬繭,并用覆蓋之,從5月上旬開場逐日檢查出土幼蟲數(shù),當出土幼蟲達5時,開場地面施藥;采用性誘芯誘集雄蛾的方法進展蟲情測報,在桃小食心蟲發(fā)生頂峰期,樹冠噴施25滅幼脲3號1 0001 500倍,或菊酯類農(nóng)藥2 0003 000倍,均可獲得較好防效。 2棗尺蠖chihuo zao yang 別名棗步曲、頂門吃、弓腰

20、蟲。屬鱗翅目尺蛾科害蟲。我國各大棗區(qū)均有分布,尤其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五大棗區(qū),每年蟲口密度都很大,是棗樹主要葉部害蟲之一。以幼蟲取食棗葉危害。將葉片食成缺刻,嚴重的可將棗葉、花蕾,甚至棗吊全部吃光,導致二次萌芽,大量減產(chǎn),甚至絕收,而且影響來年結果。 防治方法:結合冬季管理,深翻棗園或挖樹盤,消滅越冬蟲蛹;采用長效殺蟲藥帶防治棗尺蠖;驚蟄前,在樹干中下部光滑處綁5cm寬的塑料帶,下緣內(nèi)折,害蟲出蟄期(3月中下旬),在塑料帶下緣涂051cm寬的長效尺蠖靈軟膏,以毒殺上樹的雌蟲和初孵幼蟲;4月下旬至5月上旬,樹冠噴施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25滅幼脲3號1 5002 00

21、0倍,均可獲得較好防效;維護天敵,利用益鳥、益蟲自然控制害蟲,降低蟲口密度,棗步曲的主要天敵有棗步曲寄蠅frontina iaeta meigen、蠶追寄蠅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和棗步曲腫跗姬蜂barylypa sp等。 3棗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 k6no et morhnoto 別名小白象、棗飛象、棗灰象、芽門虎。屬鞘翅目象甲科。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陜西、山西、甘肅、遼寧等省棗區(qū),是棗樹上出現(xiàn)最早的葉部害蟲之一。棗芽象甲以成蟲取食棗樹的嫩芽。嚴重時能將嫩芽全部吃光,長時間不能正常萌生,棗農(nóng)俗稱“迷芽,呵斥二次發(fā)芽,大量耗費樹

22、體營養(yǎng),導致棗樹開花結果推遲,產(chǎn)量低、質量差。幼葉展開后,成蟲繼而食害嫩葉,將葉片咬成半圓形或鋸齒形缺刻。 防治方法:成蟲出土前,結合長效殺蟲藥帶防治棗步曲,阻止或毒殺上樹成蟲;成蟲出土前在樹干周圍噴灑48樂斯本乳油300500倍液或5225農(nóng)地樂乳油400600倍液,噴濕填土表,噴藥后耙松表土,以毒殺羽化出土的成蟲;在成蟲發(fā)生盛期(4月中下旬),全樹噴施48樂斯本乳油1 2001 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對成蟲有良好防效。 4棗黏蟲ancylis sativa liu 別名卷葉蟲、卷葉蛾、包葉蟲、黏葉蟲等。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該蟲分布廣泛,主要分布于河南

23、、河北、山西、山東、陜西、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等省棗區(qū),是棗樹葉部重關鍵蟲之一。以幼蟲危害棗芽、葉、花,并蛀食棗果。 防治方法:結合棗樹冬季管理,刮除老翹樹皮,并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蛹,或秋季在主枝基部梆草繩,誘蟲在草繩上化蛹,集中燒之;在成蟲發(fā)生盛期,利用其趨化性和趨光性,用黑光燈、糖醋液誘殺,由于雄蟲對性誘敏感,可用性誘劑誘殺;在幼蟲發(fā)生盛期,樹冠噴施20殺滅菊酯3 0004 000倍,可獲得較好防效;維護和利用害蟲天敵,以蟲治蟲,棗黏蟲的天敵主要有松毛蟲赤眼蜂、卷葉蛾小姬蜂megasty sp和姬蜂、白僵菌等。 5棗癭蚊contarinia sp 別名棗芽蛆、卷葉蛆、棗蛆。屬雙翅

24、目癭蚊科。該蟲分布于全國各棗區(qū),以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五大棗區(qū)危害最為嚴重,是棗樹葉部主關鍵蟲之一。以幼蟲吸食棗樹嫩葉汁液危害。 防治方法:在棗芽萌動時和第一代老熟幼蟲脫葉前,地面噴灑藥劑,毒殺羽化出土的成蟲或脫葉幼蟲,有效藥劑為48樂斯本乳油300500倍液,然后耙松土表;在棗樹萌芽尚未展葉時進展第一次噴藥,10天后再噴1次,有效藥劑有48樂斯本乳油1 5002 000倍液、40雷丹乳油1 000倍液等。 6黃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 別名洋辣子、刺毛蟲。屬鱗翅目刺蛾科。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幾乎普及我國各個棗區(qū),國外分布于日本、朝鮮等。以幼蟲危害

25、葉片。初齡幼蟲多在葉反面食葉肉,留葉脈和上表皮,構成圓形透明的小斑,嚴重時,能將葉片吃成網(wǎng)狀或將葉片吃成缺刻、孔洞,甚至只留葉柄及三主脈,嚴重影響樹勢和棗的產(chǎn)量。 防治方法:結合冬季修剪和起苗,剪除樹枝或棗苗上的越冬蟲繭,以消滅越冬蟲源;在幼蟲發(fā)生期,可用菊酯類農(nóng)藥2 0003 000倍樹冠噴霧;維護利用天敵,黃刺蛾的天敵主要有上海青蜂、黑小蜂等。 7棗龜蠟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別名日本龜蠟蚧、介殼蟲、棗虱。屬同翅目蠟蚧科。該蟲分布廣泛,全國各棗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以假設蟲、雌成蟲吸食枝、葉、果中汁液危害。被害植株生長緩慢或停頓生長。同時,該蟲分泌大量糖質

26、的排泄物,引起霉菌寄生,導致棗樹枝葉果布滿黑霉,嚴重影響光協(xié)作用,破壞葉內(nèi)新陳代謝的過程,從而影響枝條、果實的正常發(fā)育,引起早期落葉,幼果早落,樹勢衰弱,嚴重時可導致植株部分或整株枯死,是棗樹葉部主關鍵蟲之一。 防治方法:結合冬季修剪,人工刮除棗樹低處棗枝上的越冬雌成蟲或剪除蟲量較大的棗枝,并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蟲源,也可在樹體冬季結冰時,用木棍敲擊樹枝,將越冬雌成蟲連同冰塊一同擊落;根據(jù)蟲情測報,在蟲卵孵化盛期噴施15蓖麻油酸鹽堿8001 000倍,假設已構成蠟殼可噴施40速撲殺2 0003 000倍,防治效果好;維護和利用天效,棗龜蠟蚧的天敵主要有瓢蟲類和草蛉類捕食性天敵昆蟲及小蜂類和霉菌

27、類寄生性天敵,瓢蟲類主要有七星瓢蟲、紅點瓢蟲、多異瓢蟲、異色瓢蟲等,草蛉類主要有麗草蛉、葉色草蛉、大草蛉、中華草蛉等,小蜂類主要有長盾金小蜂、紅蠟蚧扁角小蜂、夏威夷軟蚧蚜小蜂、蠟蚧花翅跳小蜂、豹紋花翅芽小蜂、黃盾軟蚧蚜小蜂等,霉菌類主要有ento mophthora flaenii。 8棗癭螨epitrimerus zizyphagus keifer 別名棗壁虱、棗葉壁虱、棗銹壁虱。屬蜱螨目癭螨科。該蟲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尤其以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甘肅、寧夏、安徽、浙江等棗區(qū)危害最為嚴重,是棗樹葉部主關鍵蟲之一。以成蟲,假設蟲危害葉片、花蕾、花及果實。棗葉被害后,葉片基部和沿葉脈部位首先出

28、現(xiàn)輕度灰白色,嚴重時,葉緣枯焦早期零落,嚴重影響樹體的生長和棗果的發(fā)育。 防治方法:結合棗樹冬季管理,刮除老翹樹皮,并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蟲源;棗樹發(fā)芽前,噴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棗股中越冬螨有一定的控制造用;5月下旬,根據(jù)蟲情測報,當葉平均螨量在05頭以上時,噴施50硫懸浮劑300500倍液,可控制該蟲危害;蟲口密度大的棗樹可連噴23次,每隔1015天一次。 9綠盲蝽lygus pratensis l 別名牧草盲蝽。屬半翅目盲蝽象科。分布于黃河、長江流域棗區(qū)。以假設蟲危害棗樹幼芽、嫩葉及花蕾。以成蟲、假設蟲危害葉片、花蕾、花及果實。被害葉片先出現(xiàn)枯死小點,進而變成不規(guī)那么的小洞,俗稱“破葉瘋

29、。受害花蕾停頓發(fā)育而枯落,嚴重時幾乎無花開放。 防治方法:棗樹萌芽前在樹上噴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4月中下旬棗樹近萌芽時,樹上噴21的殺滅斃乳油3 0005 000倍液,1周后加噴1次;10月中旬左右,蟲口密度大時,噴藥殺滅成蟲,減少產(chǎn)卵量。 10山楂紅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別名山楂葉螨,紅蜘蛛。屬蜱螨目葉螨科。該蟲分布廣泛,是棗樹近年來危害程度最重的葉部主關鍵蟲之一。以成螨或假設螨危害葉片、花蕾、花及果實。葉片被害后出現(xiàn)淡黃色斑點,并有一層絲網(wǎng)粘滿塵土,葉片漸變焦枯。花蕾和花受害后,枯萎零落。棗果受害后,失綠發(fā)黃,萎縮零落,嚴重影響棗的產(chǎn)量。 防治方法

30、:結合棗樹冬季管理,刮除老翹樹皮,集中熄滅,消滅越冬蟲源;棗樹萌芽前噴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該蟲的發(fā)生有一定控制造用,或在該蟲危害頂峰期噴施牽牛星2 0003 000倍液、殺螨利果2 5003 000倍液、40硫懸浮劑300500倍液,均對螨有較好防治效果,蟲口密度大的棗林可連噴23次,每隔1015天一次。 11豹紋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 別名咖啡豹蠹蛾、豹蠹蛾、截干蟲等。屬鱗翅目豹蠹蛾科。國內(nèi)分布于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陜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是棗樹枝干主關鍵蟲之一。以幼蟲蛀食棗樹枝干危害,導致蛀孔至端部枝條枯死,有時也危害二次枝或幼樹主干,

31、導致幼樹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5月上旬結合棗樹林間管理,普查枯枝,凡棗頭干枯不萌生者,在枯枝下2030cm處剪枝,集中熄滅;在成蟲發(fā)生期,可在林間用黑光燈或火堆誘殺成蟲;在幼蟲孵化期,在其鉆入枝前,噴施20殺滅菊酯2 0003 000倍液。 (二)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棗瘋病mycoplasma-like organisms 別名棗火龍、掃帚病、叢枝病、公棗樹等。病原為植原體(phytoplasma),舊稱類菌質體(mlo)。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陜西、甘肅、遼寧、安徽、廣西、湖南、江蘇、浙江等各主要棗區(qū)。棗樹感病后病癥主要表現(xiàn)為葉片黃化,花器返祖,小枝叢生,果實畸形,根皮腐爛,最后

32、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種類苗木造林或用抗病種類為接穗;利用高抗種類(如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選出的抗瘋1號和2號)高接改造病樹;選用無病苗木,在無棗瘋病的棗園中采取接穗或分根繁衍,或者是采用組織培育脫毒,培育無病苗木;加強檢疫,控制病苗外運;提高棗樹管理程度,加強刺吸式口器害蟲,尤其是菱紋葉蟬的防治,減少傳病害蟲;藥物治療,最近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研制出了具有殺滅病原和補充營養(yǎng)雙重效果的祛瘋1號,采用樹干輸液,對病樹的治療和康復效果顯著;徹底刨除重病樹、病根蘗,及時去除病枝,減少病原。 2棗鐵皮病 別名鐵皮病、霧抄、霧掠、黑腐病、干腰縮果病、霧落頭、褐腐病等,是棗樹上目前最重要的果實病害之一。河北農(nóng)業(yè)大

33、學中國棗研討中心(1996)研討以為棗鐵皮病為細交鏈孢alternaria altanata(fr)keissles、消滅莖點霉phoma destuctiva plowr和殼梭孢屬中一種真菌fuaicoccum sp3種真菌單獨或復合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山西、安徽、甘肅、遼寧等棗區(qū)均有大面積發(fā)生。棗果感病后,初期在果肩部或腰部出現(xiàn)淡黃色斑點,進而呈淡黃色水漬狀斑塊,邊緣不清,后期病斑呈暗紅色,失去光澤。病果果肉由淡綠轉為土黃色,果實大量脫水,組織萎縮松軟,呈海綿狀壞死,進而果柄構成離層,果實提早零落。病果瘦縮、味苦、糖分下降。 防治方法:選育并利用抗病種類建園;加強棗樹管理,加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才干;搞好果園衛(wèi)生,早春刮樹皮、清掃落葉、落果等,集中深埋或燒毀;棗樹發(fā)芽前,樹體噴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