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同步訓練)(附答案)_第1頁
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同步訓練)(附答案)_第2頁
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同步訓練)(附答案)_第3頁
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同步訓練)(附答案)_第4頁
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同步訓練)(附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20課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同步訓練)一、選擇題1.下表說明,當時蘇聯( )時間1953年1954年1955年農業投資占國家總投資比重/%15.519.623.5A.農業基礎比較薄弱 B.改革重心轉向農業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重視發展農業經濟2.“他在政治上對過去的許多冤假錯案進行平反昭雪;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在一定程度上恢復集體領導體制原則;實行權力下放;在經濟上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改變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大規模開墾荒地”材料中的“他”是( )A.斯大林 B.赫魯曉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爾巴喬夫3.1953年,蘇聯取消此前集體農莊莊員、工人、職員歷年各種畜產品義務交售的積欠,將莊

2、員、工人、職員的個人副業義務交售額降低50%,降低集體農戶的農業稅額。這些措施()A.有利于加強對經濟的集中領導 B.沖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C.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D.用市場來調節經濟發展4.有學者提出:“從一定意義上說,赫魯曉夫是蘇聯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終還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边@主要是指赫魯曉夫()A.揭露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C.未從根本上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 D.進行工業體制改革5.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大力推行名為“新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改革恢復了部門領導的管理體制,同時擴大了企業自主權并提倡物質刺激。這些舉措()A.延續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 B.從

3、根本上沖擊了蘇聯模式C.受到了美國“新經濟”的影響 D.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短期增長6.1971年,蘇共二十四大后,蘇聯共產黨認為原有的體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經濟體制方面就不用“改革”一詞了,而改用“完善”一詞。這種做法()A.完善了“新經濟體制” B.導致蘇聯經濟陷入停滯的狀態C.順應了科技革命的潮流 D.改變了片面發展重工業的傳統7.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東歐國家和蘇聯普遍進行了改革,但最終卻出現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結局。出現這一結局的根本原因是這些國家都沒有()A.調節好陣營內部的矛盾 B.解決勞動者積極性問題C.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 D.處理好政府與群眾的矛盾8.下面是我國“八五”計劃期間

4、年度國民生產總值表,其中,19921995年的GNP增速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快的,也是同期世界各國中最快的。其主要原因是()“八五”計劃期間(19911995年)國民生產總值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GNP/億元21 78226 92435 33448 19860 794A.中國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B.經濟全球化的加速C.兩極格局最終瓦解 D.經濟體制改革深化9.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蘇聯的宇宙飛船質量居世界前列,汽車卻故障頻出且耗油驚人,許多蘇聯百姓家里的家用電器陳舊不堪,電視機爆炸事件經常發生,很多人經常開玩笑說蘇聯生產的電視機應當送給敵人。這體現出(

5、)A.指令性計劃減少 B.商品經濟發展C.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 D.公有制被打破10.由當代歷史學者編著的中國現代化歷程第三卷共有四編,每編由若干章節組成。下圖所示是該書其中一編的部分目錄,這些章節應屬于()第十八章南方吹來春天的風第一節改革走到十字路口第二節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第三節邁出改革新步伐第十九章市場經濟終于植根中國第一節配套的改革規劃第二節重大的改革措施第三節改革向深度和廣度發展A.第一編改道與轉型(19491956)B.第二編受挫與調整(19571978)C.第三編改革與發展(19781991)D.第四編輝煌歲月(19922000)11.一位旅行者敘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小時候,每走

6、過一個廣場,可以看到馬克思與列寧的銅像,后來銅像拆了,國歌換了,就連使用的錢也改了。原本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現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备鶕v史知識,這位旅行者的原國籍可能是()A民主德國B古巴 C朝鮮 D越南二、非選擇題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斯大林逝世后,蘇聯黨和國家面臨一系列問題,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以及由此引起的民主法制的破壞、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狀態,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很大的壓抑。赫魯曉夫上臺后對斯大林的政策作了一些調整,但卻遇到了一個現實問題,即如何看待斯大林及蘇聯模式。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改革就難以進行。摘編自申文杰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理論比較研究等材

7、料二:1950年,南斯拉夫頒布工人自治法,由國家所有制開始轉變為所謂的社會所有制。1963年,通過第三部憲法,決定所有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也實行自治原則,并允許共和國和自治省行使主權。19531963年,南斯拉夫經濟發展的速度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從1971年開始,又實行“國家集體元首制”和“議會代表團制”,提出要把企業改造成為勞動者的自由聯合體,實行聯合勞動,成立聯合勞動組織。但是,改革也導致本位主義與分散主義盛行,最終把這個國家拖向了瓦解的深淵。摘編自江春澤、汪麗敏南斯拉夫(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赫魯曉夫改革的歷史背景,說明赫魯曉夫在“現實問題”上所采取的重要行動及其積極作用。(2

8、)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改革與赫魯曉夫改革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并分析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的影響。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國19791997年工業總產值中各種經濟類型所占比重統計單位:%年份國有經濟(1993年之前為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城鄉個體經濟其他經濟1979年78.4721.531981年74.7624.620.040.581983年73.3625.740.120.781985年64.8632.081.851.211987年59.7334.623.642.021989年56.0635.694.803.441991年56.1633.004.836.011993年

9、46.9534.027.9811.051995年33.9736.5912.8616.581997年25.5238.1117.9218.45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等整理統計表中包含豐富的歷史信息。概括指出材料中反映的一條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提取信息準確,闡釋有據,邏輯嚴謹)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赫魯曉夫在回憶20世紀20年代的情況時的心態就很能說明問題:“政策一付諸實施,混亂局面開始平息,饑荒也逐漸減輕,城市生活重新出現了生氣,農產品開始重新上了市場的攤頭,物價也下跌了。然而,要我們自己去適應政策仍然感到十分困難,甚至很痛苦?!闭幾躁懩先忍K聯興亡史論材料二

10、蘇聯外交官亞歷山大于1930年返回莫斯科,他震驚于首都的經濟困境:大街上一片灰暗,餐館和咖啡館逐一消失,幾乎找不到還在營業的商店,罕見的陳列櫥窗里彌漫著蕭條的氣氛,除了紙箱和食品罐頭,櫥窗內什么也沒有。店員在張貼“無貨”的標簽,所帶的神情與其說是輕率,毋寧說是絕望。每個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其質量真是難以形容,我身上的巴黎西裝讓我不知所措、無地自容。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類、黃油、脂肪類食品。摘編自英奧蘭多費吉斯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的私人生活(1)根據材料一,描述赫魯曉夫的心態,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蘇聯模式在民生方面的特征。(3)綜合上述材料

11、,談談你對蘇聯經濟建設的認識。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 2.B 3.C 4.C 5.D 6.B7.C 8.D 9.C 10.D 11.A二、非選擇題12.答案:(1)歷史背景:蘇聯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未變,農業、輕工業發展比較落后。重要行動及其積極作用:在蘇共二十大上作了關于個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打破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2)相同點:實行集體領導制;改革企業管理體制。影響: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形式的有益探索;調動了地方、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發展;但也導致地方主義抬頭,民族問題尖銳,為后來國家的分裂埋下了隱患。13.答案:信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闡釋: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始,20世紀80年代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展開,從而使城鄉個體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出現并不斷得到發展。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定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推動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14.答案:(1)心態:肯定政策取得了成效,但還是難以接受。原因:新經濟政策確立與落后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符合當時的國情,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蘇維埃政權。但赫魯曉夫未能認識到新經濟政策實質是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反而認為其一定程度上背離了社會主義。(2)特征:缺乏消遣和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