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區適中鎮2017年山洪災害_第1頁
新羅區適中鎮2017年山洪災害_第2頁
新羅區適中鎮2017年山洪災害_第3頁
新羅區適中鎮2017年山洪災害_第4頁
新羅區適中鎮2017年山洪災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29 -新羅區 適中鎮2017年 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適中鎮人民政府2017年4月 一、 基本情況 (1)自然情況:適中鎮主要河流為柳溪河,河長12公里。適中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春季雨天多而潮濕;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暴雨集中;秋季臺風入侵帶來的局部暴雨歷時短,強度大;冬季受寒流影響,出現陰寒天氣,一般有霜和霜凍,但雨量少。多年平均氣溫18.1,最高極端氣溫38.1,最高低極端氣溫5.6,多年均日照時數1857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280天,24米/秒,多年平均干旱指數0.66。多年平均降雨量1886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豐水年的降水約枯水年的2.1倍,同時降水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

2、其中4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特別是56月份,約占全年的36%。10月份翌年2月份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暴雨特征:適中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際間各月雨量差異很大。造成洪水的暴雨有三個類型:1、鋒面雨(梅雨),多集中在4、5、6三個月,暴雨面廣、量大,洪汛最為頻繁。2、臺風雨,2005年8.14洪災就是臺風雨造成的。3、雷熱雨,適中鎮是一個雷暴多發區,雷暴期間,常帶來強對流天氣,形成局部暴雨,造成局部性洪澇災害。洪水特征:適中鎮河流屬山區性河流,受地形、氣候的影響較大。河道坡降大,流速快,匯流時間短,易漲易退。水土流失情況:適中鎮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有水土流失、水質污染、森林植

3、被破壞等。(2)經濟社會情況:本鄉鎮設22個行政村(居委會)、村民小組 167 個,戶籍人口36322人,耕地面積2.91 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8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3.5萬畝,其中糧食播種1.9萬畝,種植結構上“調糧擴經”見成效。 (3)歷史山洪災害損失及成因:本鄉鎮水災頻繁。洪水所至,漂房毀田,致使人民生命財產蒙受巨大損失。現就建國以來主要洪水分述如下:建國以來發生較大洪水 2起,發生于2006年和2013年,(詳見附表1)。本鄉鎮境內河流屬是山區性河流,降水、洪水都受地形影響。由于河道坡降大,洪水流速也大,匯流歷時相對較短,易漲易退,峰高流急是洪水的主要特點,因而也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

4、,歸納起來,造成洪水災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氣候因素:本鄉鎮地處季風氣候區,每年3-6月,這里盛行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北方南下的冷氣團與來自東南海洋的暖濕氣流,在高空低槽東移的配合下,常在本地區形成靜止鋒,形成歷時長、范圍廣的鋒面降水,在中后期地面飽和的情況下,引發洪水成災;夏秋季節,隨著太平洋副高北抬控制本地,在南太平洋西部形成的臺風,常沿副高邊緣西進北移,如果在韓江口的汕頭一帶登陸,這種臺風在山區高山的阻擋下,易帶來高強度的大暴雨,從而引發洪災。地形因素:境內地勢 四面環山,兩邊高中間低,形成典型的中低山丘陵地貌。主要河流上游河道坡降大,匯流快,易形成暴漲暴落的洪水。社會因素:長期以來,

5、由于各方原因,使得上游大量的植被遭受破壞,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同時礦山棄渣、公路堆土也使河床抬高,占河建筑河道縮窄,影響行洪,加劇了洪澇災害。(4)山洪災害防御現狀: 防災非工程措施:建立了防汛預案系統,鄉鎮設立了降雨量自動量測裝置能實時采集流域內降水,水位和流量等信息為防災提供決策依據。山塘和小(二)型以上水庫都編制了水庫防汛搶險預案,落實了防汛責任人。建立地質災害檔案材料,確定了鄉鎮各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點,并安排人員監測,編制了防御地質災害預案。同時還編制完成了村級防洪預案。加強宣傳:利用1996年“8.8”特大洪災和2013年“9.23”特大洪災的教訓加強宣傳,提高公眾防災意識

6、。存在問題:地質災害點依靠人工監測,方法落后,災害的預報不能做到及時準確。防災工程措施現狀及存在問題:轄區內現有山塘水庫及防洪堤情況:我鎮現有小(一)型水庫5座,小(二)型水庫3座,山塘5座,總庫容為1482.01萬m3;目前我鎮防洪堤有四處,洋東、保豐各一處,長度約為250米,防洪等級為5年一遇,2014年完成的集鎮防洪堤等級為10年一遇,兩側總長度約為5540米,其余我鎮都沒有防洪堤,(詳見附表2)。在防御山洪災害的過程中我鎮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是: = 1 * GB3 加強水庫除險加固,確保水庫工程的安全。 = 2 * GB3 加強水土保持治理,對經濟林主要采取坡改梯和植草等措施,有效地防

7、止了水土流失。 = 3 * GB3 疏竣河道,拆除占河違章建筑,修建防洪堤有效地控制了山洪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 4 * GB3 動員在易產生滑坡,泥石流等山邊地帶的群眾搬遷到安全地帶,有效地減少地質災害產生的威脅。由于資金短缺,一些工程措施無法實施,或實施不徹底,無法清除山洪災害給群眾帶來的威脅。 二、危險區、安全區的劃分(1)劃分原則危險區是指受山洪災害威脅的區域,一旦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將直接造成區內人員傷亡以及房屋、設施的破壞。危險區一般處于河谷、溝口、河灘、陡坡下、低洼處和不穩定的山體下;安全區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脅,地質結構比較穩定,可安全居住和從事生產活動的區域。安全

8、區是危險區人員的避災場所。安全區一般應選在地勢較高,平坦或坡度平緩的地方,避開河道、溝口、陡坡、低洼地帶。(2)“兩區”的基本情況危險區劃分:根據各村級防洪預案分析,在強降雨誘發下,危險區主要分布洋東、保豐、仁和、中溪、上嶼、下嶼、象山、顏祠等行政村。從地勢方面看,主要分布在小支流河邊和山邊地帶。據調查,全鎮已調查的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險區點43處,其中有3處屬地質災害危險區點,35處屬低洼地帶危險區,5處屬危房。(見附表3)安全區的劃分:一般遠離河邊和山邊的河谷平原、低丘陵地帶為安全區,多見于本鄉鎮的中心等行政村。三、組織指揮體系(1)組織指揮機構的構成:成立防汛指揮機構,領導和組織山洪

9、災害防御工作,鎮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防汛指揮機構下設監測、信息、轉移、調度、保障等5個工作小組和23個應急搶險隊(每隊不少于10人)。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為負責人的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組。同時,各村成立以民兵為主體的12個應急搶險隊(每隊不少于10人)。每個村落實一名預警監測員。(2)職責和分工:鎮防汛指揮機構在新羅區防汛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山洪災害防御工作,具體組織鎮和村的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并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等。村級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組負責本行政村內降雨監測、預警、人員轉移和搶險等工作。(3)明確工作職責監測組:負責監測轄區雨量站、氣象站

10、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險區及溪溝水位,泥石流溝、滑坡點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組:負責對縣級防指、氣象、水文等部門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預報、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險情等信息,及時為領導指揮決策提供依據。轉移組:負責按照指揮部的命令及預警通知,做好受威脅群眾按預定的路線和地點轉移的組織工作,負責轉移任務的責任人要一個不漏地動員到戶到人,同時確保轉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員安全。調度組:負責水利工程搶險的調度運用,搶險人員的調配,調度并管理搶險救災物質、車輛等,負責善后補償與處理等。保障組:負責臨時轉移群眾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的組織工作。應急搶險隊:在緊急情況下聽從命令進行有序的搶險救

11、援工作。信號發送員:在獲得險情監測信息或接到緊急避災轉移命令后,立即按預定信號發布報警信號。(4)明確各項工作的責任人及聯系方式。(附表6、附表7)。防汛指揮機構:(詳見附表4)指揮長:王盛成 員:饒雄文、張 春、邱文威、邱榕強、江 勇、 洪志銘、廖志宏、黃競苗、詹祥妹、賴柯盛、 饒錦宜監測組人員:吳鎮、羅健檳、謝興、許建華、林東方信息組人員:邱洋威、謝惠龍轉移組人員:黃新星、謝長龍調度組人員:林玉鋒、陳躍波、謝臻保障組人員:謝智勇、謝志鳳、廖榮杉、謝勝欽應急搶險隊:(見附表5)隊長:各村主任成員:各村兩委及小組長防汛責任人名單:(見附表6)村級預警監測員:(見附表7)四、監測預警(1) 山洪

12、災害雨、水情臨界值確定參照歷史山洪災害發生時的降雨情況,根據我區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質條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確定我區可能發生山洪災害的臨界雨量值新羅區山洪災害降雨量臨界值 預報等級降雨量臨界值(mm)級(重要)級(緊急)級(特級)50mm24小時降雨50mm12小時降雨50mm24小時降雨100mm(2)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轄區內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預警發布及程序:根據調查、監測、分析,按臨界雨量、山洪災害征兆等,及時發布警報。制定預警程序和啟用條件。(1)在一般情況下,山洪災害防御預警信號由防汛指揮機構發布,可參照區鎮村組戶的次序進行預警(見圖1)。(2)如遇緊急情況(滑坡、水

13、庫山塘潰壩等)村可直接報告新羅區防汛指揮部和適中鎮防汛指揮機構,并可直接發布預警信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預警工作(見圖2)。預警方式:根據我鎮實際情況設置預警信號(主要是手機短信)、報警信號(鑼及報警器等);按照發生山洪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確定不同級別預警信號所對應的預警方式。省級防汛指揮部市級防汛指揮部山洪災害預報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鄉鎮防御指揮機構村組 戶水庫、山塘潰決區級防汛指揮部圖1 一般情況預警程序示意圖暴雨洪水市級防汛指揮部省級防汛指揮部山洪災害預報泥石流滑坡水庫、山塘潰決區級防汛指揮部鄉鎮防御指揮機構 戶組村地質異常 監測員大體積山體滑坡 水利工程險情 水庫、山塘潰壩

14、圖2 緊急情況預警程序示意圖五、不同歷時、量級的暴雨、洪水防洪搶險救災措施根據可能發生的洪水及暴雨的量級,確定各種情況下有關部門、責任人等應該采取的相應措施。區域內有水庫的各村必須有水庫險情應急方案。處于礦區和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必須增加地質災害預防內容。要求范圍、量級要明確,可操作性強。(一)重要防御狀態1.在發生以下情況時進入重要防御狀態:預報轄區24小時內將出現暴雨或大暴雨。(24小時內雨量50毫米以上)。2.可能出現的災害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沿河住戶、低洼地群眾受澇情況基本不會嚴重,不會危及人身安全。各村要嚴密關注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山體狀態。 3.防御措施:1)在接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部署、通

15、知或獲得有關部門預報的洪水或暴雨情況后,指揮部即采用手機短信和電話通知有關部門、責任人和各村及時進入防御狀態,落實預警、防御等各項工作;2)可能受淹地段的農作物如即將收成,應立即組織群眾搶收;3)嚴密注視水情,加強防范,作好撤離的準備;4)對地質災害易發點加強監測,并及時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絡,做好相關防范工作和撤離準備;5)督促轄區內礦山、企業做好安全檢查和防范工作;6)對危險的路、橋等地方派出人員值勤,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生。(二)緊急防御狀態1.在發生以下情況時進入緊急防御狀態:從預報時間開始至12小時內轄區已降暴雨(12小時內已降50100毫米),且雨勢還在繼續2.可能出現的災害影響概述。1

16、)低洼地受山洪災害影響各行政村、自然村的具體情況:保豐76戶345人,仁和下壩等45戶236人,上嶼1戶3人,下嶼20戶118人,營坑11戶32人,顏中4戶8人,溫莊20戶88人要密切關注水情,必要時進行轉移。2)易滑坡和山體裂縫可能造成的影響情況:3)可能影響的危房或工棚情況中心東甲4戶11人,三坑2戶5人,竹華2戶9人,以上危房人員需轉移安全地帶。3.防御措施:除按重要防御狀態部署外,還應做到:1)下村包片鎮干部要到所掛鉤的村與村防洪搶險救災小組領導一起,組織人員對本村低洼居住區和易發生地質災害區的巡查,加強觀測,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組織群眾撤離;2)加強堤壩、水庫等工程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

17、處理和報告。組織落實水庫調度命令;3)根據山地災害防治預案和上級指令,組織地質災害易發點群眾撤離;4)礦山企業根據安全檢查情況,采取人員轉移、停產等措施,確保安全;5)組織機關干部、民兵在重點地段站崗放哨,密切監視水情發展,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對被洪水淹沒的路、橋、樹立警示標志,嚴禁行人過往,確保安全;6)搶險救災組隊伍就位,準備好搶險救災物資,隨時待命出發。(三)特急防御狀態1.在發生以下情況時進入特急防御狀態:從預報時間開始至24小時內轄區已降大暴雨(100.1200.0毫米)。2.可能出現的災害影響,除緊急狀態下可能出現的影響外,尚有以下人員需轉移:1)低洼地: 洋東上賴20戶86人,

18、中溪42戶211人,莒舟4戶16人,豐田2戶6人,顏祠2戶6人,象山1戶2人,中心23戶119人以上低洼地帶人員需轉移到安全地帶。2)地質災害易發地:保豐村許坑5戶15人、洋東村1戶5人、莒舟村4戶21人需轉移到安全地帶。3)可能影響的危房或工棚情況: 目前無具體情況。3.防御措施:除按緊急防御狀態部署外,還應做到:1)根據新羅區防汛指揮部門指令發布緊急動員通告,動用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抗洪搶險救災;2)組織洪泛區群眾按制定好的轉移撤退方案就高就近轉移至安全地點,并做好有關安置工作。3)立即對堤壩、護岸薄弱處進行加固培厚,并嚴密監視觀察。組織落實水庫調度命令;4)礦山全部停產,人員撤離至安

19、全地帶;5)組織和指導群眾進行抗洪自救活動。六、轉移安置(1)轉移遵循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弱病殘人員后一般人員的原則,應以集體、有組織轉移為主。(2)轉移地點、路線的確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則。汛前擬定好轉移路線、安置地點,汛期必須經常檢查轉移路線、安置地點是否出現異常,如有異常應及時修補或改變線路。轉移路線要避開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帶。不要順著溪河溝谷上下游、泥石流溝上下游、滑坡的滑動方向轉移,應向溪河溝谷兩側山坡或滑動體的兩側方向轉移。填寫群眾轉移安置計劃表,繪制人員轉移安置圖。(原防洪預案中的轉移示意圖)七、搶險救災(1)建立搶險救災工作機制,確定搶險救災方案。主要包括人員組織、物資調撥、

20、車輛調配和救護等;搶險救災的準備包括救助裝備準備、資金準備、物資準備等。(2)一旦發生險情,在及時向新羅區防汛指揮部門報告的同時,應急搶險隊投入搶險救災,確保災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盡量減少財產損失。緊急情況下可以強制征用和調配車輛、設備、物資等。對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體、建筑物等要安排專人監測、防御。發生災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有人畜傷亡,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清理、掩埋人畜尸體。 對緊急轉移的人員作好臨時安置,發放糧食、衣物,對災區作好衛生防疫工作。迅速組織力量搶修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八、保障措施(1)汛前檢查汛前,對所轄區域進行全面普查,發現問題登記造冊,及時處理,

21、同時對可能引發山洪災害的工程、區域等安排專人負責防守。(2)宣傳教育及演練對本預案內的主要內容,要利用會議、廣播、電視、墻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向轄區內群眾進行宣傳。組織居民熟悉轉移路線及安置方案。組織區域內人員開展實戰演練。 附圖 1.人員轉移安置圖,標明轉移路線、安置地點等信息 2.搶險救災救災流程圖 附表 1.歷年山洪災害損失情況表 2.轄區內現有山塘水庫、防洪堤基本情況表 3.山洪災害防御重點情況表 4.防御小組名單及聯系電話 5.搶險隊伍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 6.防汛責任人名單及聯系電話 7.村級預警員名單及聯系電話 8.防汛物資儲備情況統計表 9.監測站點分布表附表1 歷史山洪災害損失

22、情況表時間(年)災害類型受災人數(人)受災面積(畝)死亡人數(人)倒房(間)經濟損失(萬元)日最大降雨量(mm)時段降雨(mm)2006暴雨23508678010641682013暴雨100001400001538000331附表2 轄區內現有山塘水庫、防洪堤基本情況表鄉鎮水庫(或山塘)名稱總庫容(萬立米)包庫責任人及聯系電話姓名及職務聯系電話適中溪柄水庫990翁仁強(法人)05972971036適中楊坑水庫122.80賴文標(村主任中陵坑水庫113.19陳 斯(村書記中谷礁坑水庫103.60謝 舜(村主任中后山水庫

23、101.00林 云(村書記中上方山水庫18.9謝國元(村主任中后田水庫10.23陳江城(村書記中蘭田水庫10.26謝富珍(村書記中西山山塘0.5陳 斯(村書記中上賴山塘0.48謝紅鈴(村主任中洋角坑山塘0.53謝紅鈴(村主任中上親山塘0.52謝禮怡(村書記洪堤基本情況:堤長:5790米 ,保護人口 23000人 ,保證灌溉面積 5000畝 ,防洪標準 10年一遇 ,附表3 山洪災害防御重點

24、情況表行政村村民小組(個)人口地勢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舊危房轉移安全地點鄉鎮包村干部及聯系電話村包片負責人及聯系電話水庫或小山塘(人)(沿河/靠岸)(地點)(戶/人)(地點)(戶/人)(地點)(戶/人)地點名稱庫容(萬m3)中心167033沿河上親、肅威23119東甲411村部江麗文坑楊坑水庫122.80上親上親山塘0.52中溪214250沿河四節橋等42211村部林蓮山后山水庫101.00上方山上方山水庫18.9保豐123920沿河1、2、4組76345許坑515村部黃 奕1306223

25、2082謝志礁坑谷礁坑水庫103.60仁和315780沿河二組等1470村部林秀榮東143468沿河上賴20866組1/ 5村部謝欽頭陵坑水庫113.19洋東西山山塘0.5上賴上賴山塘0.48茶山洋角坑山塘0.53三坑4816沿河石門爐25學校黃新志表3 山洪災害防御重點情況表行政村村民小組(個)人口地勢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舊危房轉移安全地點鄉鎮包村干部及聯系電話村包片負責人及聯系電話水庫或小山塘(人)(沿河/靠

26、岸)(地點)(戶/人)(地點)(戶/人)(地點)(戶/人)地點名稱庫容(萬m3)莒舟5838沿河2組416三井4/21學校、春剛樓謝智代祠5890郭素威田61280沿河蘭田傅丕富田蘭田水庫10.26竹華1195靠岸竹華29村部謝可新坑101050沿河4、5組1132老村部謝國光嶼1170沿河上嶼13村部陳歡洪標1

27、3850666938豐田4950沿河豐田26村部陳莉江田后田水庫10.36溪柄2260沿河林世樺表3 山洪災害防御重點情況表行政村村民小組(個)人口地勢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舊危房轉移安全地點鄉鎮包村干部及聯系電話村包片負責人及聯系電話水庫或小山塘(人)(沿河/靠岸)(地點)(戶/人)(地點)(戶/人)(地點)(戶/人)地點名稱庫容(萬m3)下嶼61080沿河3、4、5、6組20118村部倪輝曉莊1338沿河瑞和樓等2088村部謝麗娟139

28、50836077謝文溪51438沿河章 國中3290沿河林田、如山頭48村部謝 利祠3324沿河顏祠26村部陳旭根山121433沿河象山12村部林宏明村1301沿河廖智曉葉3368沿河謝毅廣表4 防御小組名單及聯系電話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姓名職務聯系電話指揮長王盛鎮

29、員洪志銘人武部部員饒雄文人大主員廖志宏副鎮員張春副書員黃競苗副鎮員邱文威副書員詹祥妹副鎮員劉鮮萍紀檢書員賴柯盛科技副鎮員邱榕強組織委員饒錦宜副科級干員江勇宣統委測組人員洪志銘人武部部員吳鎮水利站站興水利站干部1

30、3605913280成員許建華水利站干健檳村管站負責員林東芳企管站干息組人員江勇宣統委員邱洋威黨政辦干惠龍黨政辦干移組人員洪志銘人武部部員黃新星武裝部干長龍執法隊干度組人員林玉鋒黨政辦主員陳躍波財政所所臻扶貧辦主障組人員邱榕強組織委員謝智勇民政辦主任138595

31、04598廖榮杉衛生院院員謝勝欽供銷社主志鳳勞動保障所干鎮行政村隊長(職務)聯系電話隊伍人數備注適中鎮中心賴文標1386021055815適中鎮中溪謝國元1395909111114適中鎮保豐謝 舜1360098610815適中鎮仁和林榮昌1360591122015適中鎮洋東謝紅鈴1386023593014適中鎮三坑鄭明新1359933885811適中鎮莒舟鄭英俊1895087055510適中鎮新祠林文修1380698893712適中鎮霞村羅益春1360591760810適中鎮顏祠江龍森1395946182710適中鎮

32、竹華李清富1515903880111適中鎮象山林友煌1334836505812適中鎮蘭田謝圣湖1395947877711適中鎮溪柄賴載興1395083550810適中鎮營坑謝瑞平1380699324611適中鎮坂溪蘇志強1385951001212適中鎮溫莊謝仕鵬1361690000611適中鎮上嶼林明水1385950893910適中鎮下嶼謝光明1350750956910適中鎮白葉林玉城1345977892810適中鎮顏中謝林強1395088777710適中鎮豐田陳輝堅1395909997710附表5 搶險隊伍人員名單鄉鎮及行政村職務姓名聯系電話備注適中鎮書 記林新長王

33、 武部長洪志利站長吳 利站人員謝 利站人員許建心村書記謝禮任賴文民小組長謝黎民小組長謝成民小組長賴增民小組長林炳溪村書記林 任謝國民小組長謝洪民小組長謝 民小組長謝小豐村書記謝志彬13

34、850606865主任謝 民小組長謝錦民小組長謝惠和村書記謝南任林榮民小組長林木民小組長林慶民小組長盧煥民小組長謝金表6 防汛責任人名單(填至所轄行政村各村民小組長)鄉鎮及行政村職務姓名聯系電話備注洋東村書記陳 任謝紅民小組長林 民小組長謝清民小組長謝全金139

35、59026539村民小組長謝大坑村書記謝志任鄭明民小組長張根民小組長謝笑民小組長張榮民小組長謝茂舟村書記鄭代任鄭英民小組長鄭炳民小組長鄭代民小組長鄒美民小組長鄭清祠村書記楊威任林文民小組長黃廣華13859519

36、902村民小組長黃東村村書記羅曉任羅益民小組長羅添民小組長闕福祠村書記江根任江龍鎮及行政村職務姓名聯系電話備注顏祠村村民小組長江永民小組長江英華村書記李新任李清民小組長李 民小組長邱桂山村書記林明任林友民小組長

37、林輝民小組長林延民小組長林德田村書記謝富任謝圣民小組長謝廣民小組長謝煥民小組長謝禎民小組長謝華柄村書記江樺任賴載民小組長賴銘坑村書記謝光任謝瑞民小組長謝廣民小組長謝倫民小組長謝銀仙13

38、850662069坂溪村書記石國任蘇志鎮及行政村職務姓名聯系電話備注坂溪村村民小組長莊妙民小組長謝東民小組長謝江莊村書記謝文任謝仕民小組長謝紅民小組長謝南嶼村書記陳洪任林明民小組長林振民小組長吳玉嶼村書記謝曉任謝光明1350750956

39、9村民小組長謝國民小組長謝同民小組長謝友民小組長謝香葉村書記林廣任林玉民小組長林杰民小組長林美中村書記林利任謝林民小組長林利田村書記陳江任陳輝民小組長陳雪民小組長陳輝民小組長陳仁鎮行政

40、村預警監測員聯系電話備注適中鎮中心謝超中鎮中溪謝小中鎮保豐謝小中鎮仁和林 中鎮洋東謝衛中鎮三坑謝茂中鎮莒舟鄭炳中鎮新祠黃琪中鎮霞村闕福中鎮顏祠江蓮中鎮竹華李 中鎮象山林富中鎮蘭田謝華中鎮溪柄賴素中鎮營坑謝銀中鎮坂溪謝江中鎮溫莊陳美中鎮上嶼林振中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