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介紹報告課件_第1頁
新能源介紹報告課件_第2頁
新能源介紹報告課件_第3頁
新能源介紹報告課件_第4頁
新能源介紹報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能源初三(3)劉思喆主題詞:新能源新能源投資“最紅”。2007年清潔能源領域的大部分投資仍然集中在歐洲和美國。但中國、印度和巴西也加大了新能源投資,投資額為260億美元,占全球新能源投資的22%,是2004年18億美元的14倍。 風能、太陽能“最熱”。從投資額來看,去年風能產業吸引的投資額最大,為502億美元,占清潔能源領域投資額的1/3。截至今年3月份,全球已安裝的風能發電能力超過100千兆瓦。從投資增速來看,去年太陽能產業的投資增速最快,增幅達254%,為286億美元。而生物燃料產業的投資額,因當前糧價高漲,生物能源遭受質疑等因素的影響,下降了將近1/3,為21億美元。產業基金投資新能源

2、“最勤” 。在新能源的投資隊伍中,產業基金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最為熱衷。核電新能源產業基金、新能源發展產業投資基金等已獲批或正在積極申報審批。1.行業背景1900-2008年間全球的溫度變化資料來源: NOAA 交銀國際資源問題:經濟增長對能源需求不斷擴大,而傳統能源的供給有限,傳統能源價格的不斷走高,拖累經濟增長,帶來滯漲隱憂。環境問題:溫室氣體排放給環境造成很大壓力,全球變暖趨勢正在摧毀地球人的“綠色家園”夢想;為使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不超過工業化之前2,要在2050 年前實現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 年減少50 以上。世界及中國傳統能源的儲量傳統能源世界儲采比中國占比(&)儲采比石油125

3、8.0BB4215.5BB1.2%11.1煤炭8260001MNT122114500MT13.9%41天然氣185.02TNM360.42.46TNM31.3%32.3資料來源: BP 交銀國際新能源分類新能源廣義上來說,有別于傳統依靠礦物質原料燃燒的能源都稱之為新能源。 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潮汐能資源豐富、利用方便、潔凈無污染太陽能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研制太陽電池!Wave Tide政府相繼出臺了針對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及遠景規劃,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的方式,加快本國新能源產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各主要經濟體計劃在2020 年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至15-20%左右

4、。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新能源規劃和減排目標經濟體新能源規劃和碳減排目標歐盟未來10年至少投資500億歐元用于清潔能源的研發;2020年實現清潔能源占能源結構20%;2020年將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 年基礎上減少20%,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減排80%。美國未來10年向清潔能源領域投資1500億美元;2015年以前投放100萬輛混合動力車;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在2012年達到10%,在2025年達到25%;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日本2020年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20%,其中除了太陽能發電和生物燃料外,還包括熱泵裝置;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量提高到現在的20倍

5、;到2020年將排放量較2005年水平降低15%。中國至2020年新能源總投資預計達4.5萬億元人民幣,拉動全社會總投資9萬億元;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比例提高到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資料來源: 交銀國際2.公共政策價格政策 上網電價輸配電價銷售電價燃煤發電標桿電價煤電聯動機制水電、核電一事一批在保證還本付息合理的投資者回報基礎測算報批輸配電價、銷售電價:政府監管風電、煤層氣、生物質發電:政府指導價格、特許權招標定價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財稅政策 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增值稅及附加(教育費、城建費)、企業所得稅其中:增值稅率17%所得稅率:25%環保政策 新建

6、燃煤機組必須同步建設脫硫設施現有燃煤機組必須脫硫改造降低小火電機組上網電價實行節能調度鼓勵上大壓小、熱電聯產強制性環保政策2010年前關停小火電5000萬千瓦以上市場準入政策電力市場正在發育之中,發電環節已基本實現主體多元化,初步形成競爭格局國有控投占90% 聯合國預測在1995年,世界能源消費總量中,常規能源占 82.2%,新能源占17.8%, 2020年,要求新能源的比重要提高到18-20%,2050年爭取達到50%。歐盟1998年,在公布能源戰略白皮書中稱,2050年,歐盟成員國,在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上要達到50%。可見,實現新能源的轉換,是人類社會和科技進步的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奮斗過程,

7、但又必須從現在立即行動去實施的一項全球共同性的任務。3.前景分析PV可再生核能歐洲聯合研究中心對未來能源發展預測據統計: 目前,除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在28%47%)外,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能以及生物質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僅為1%。 從資源總量看,可再生能源可供發電的可開發資源量(不包括生物質能)有近20億千瓦之多,是200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4.41億千瓦)的4.5倍。特別是風能資源,數量上占上述總量的50%多,是水能資源量的2.26倍,而其開發利用率卻不足0.08%。 新能源與可再能源及其開發利用的現狀及問題 大陸雖然具有豐富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資源,但開發利用起步較晚,上

8、個世紀70年代末才作為農村能源建設的一部分逐步發展起來。近年來,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消費,約占能源消費總量(包括全部水能和生物質能)的22%,成為能源供應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本特點:有關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其中以風力發電最快,水能開發世界第一;有關新能源的研究、開發利用的范圍逐步擴大,如氫能和燃料電池的研發正在興起;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如風電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和熱水器產業。 技術瓶頸 有關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存在著技術滯后現象,自主研發的技術尤其是高端技術很少,許多項目和企業都是靠從國外引進技術或者合作生產。 成本障礙 與常規能源相比,新能

9、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和利用的成本大大高于常規能源,無法與常規能源形成競爭,從而使其市場化和商業化的途徑受阻。 制度困擾 盡管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研發和利用方面,存在諸多的激勵性政策,但依然存在許多制度上的障礙。這些障礙主要來自于:整個能源制度體系的不銜接配套,來自于沒有長期穩定的制度支撐與保障。 4.技術路線:(1)太陽能產業鏈上游硅原料提純或有新突破。產業鏈中游電池制造方面,大多數中國光伏企業的工藝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薄膜電池市場前景看好。 產業鏈下游光伏發電在我國仍處于初始階段,所占比例較低。光伏產業基本產業鏈設備生產商電池生產商組件生產商原料供應商發電應用研發中心質量檢測晶體硅太陽能

10、光伏產業鏈太陽能級多晶硅料單晶硅棒多晶硅錠多晶電池組件多晶硅太陽電池片多晶硅片單晶電池組件單晶硅太陽電池片單晶硅片太陽能發電站(系統)各個環節都有技術提升的要求,也取得了一些進展。D2010QPD2009S2009S2010Q*2010Q*2009P*2009P*2010QE供給激增帶來產能過剩,但也使光伏組件價格劇降,光伏發電的經濟性增強,內生的經濟性需求激增;資源、環境壓力使新能源長期受益,而金融危機更突顯新能源價值,為此各國政府對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碼,政策引致需求激增;雙動力拉動,2010年光伏產業的需求出現大爆發,產能過剩問題將得到實質性緩解。PE大爆發緩解光伏發電 “多晶硅瓶頸

11、”被突破全球多晶硅產能和產量迅速擴張 時間2006A2007A2008A2009E2010E全球產能(萬噸)4.05.19.216.124.4全球產能增速(%)11.6%25.9%81.3%74.9%51.3%產能利用率(%)80%80%67%67%75%全球產量預計(萬噸)3.24.16.110.718.3產量增速(%)11.6%25.9%51.1%74.9%70.1%國內廠商產能(噸)3751412.5115674060070350國內產能利用率80.0%80.0%35.4%52.7%60.1%國內的產量預計(噸)300113041002140042300產量增速(%)100.0%276.

12、7%262.8%422.0%97.7%資料來源: 公司資料 交銀國際09年全球多晶硅的產能將達到可望16.1萬噸,10年將達到24.4萬噸,增速分別同比增長74.9%和51.3%;全球多晶硅的產量在2009年預計為10.7萬噸,至2010年達到18.3萬噸,增速分別達到了74.9%和70.1%。冶金物理法制備多晶硅的成本和能耗資料來源: 佳科太陽能 交銀國際傳統工藝制備多晶硅的平均成本集中在40-60美元/公斤的范圍內,而冶金物理法的成本約為傳統工藝的1/3-1/4,其巨大的成本優勢,值得密切關注;如能如期量產,預計將對整個行業形成較大的沖擊。冶金物理法制備的多晶硅因純度較低、存在衰退性強的特

13、點,目前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全球電池組件的產量預測時間2004A2005A2006A2007A2008A2009E2010E多晶硅電池(MW)10821558202330366699744711088薄膜電池(MW)64981814001001.01263.02112總產量(MW)11461656220434367700871013200產量增速(%)67.79%44.50%33.09%55.90%124.10%13.12%51.55%資料來源:EPIA 交銀國際2008年底,全球硅片產能8.3GW,同比增長81%,我們預計電池組件的產量為7.7GW,預計2009年電池組件的產量為8.7GW,

14、僅增長了13.12%;預計2010年電池組件產量將大幅度恢復至51.55%。光伏組件的規模效應日漸凸顯 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低當多晶硅價格維持在300美元/公斤附近時,以日照為平均值1500小時計,度電成本為2.47元;當多晶硅價格下降至60美元/公斤附近時,度電成本僅為1.43元。前后不到一年,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降幅達到了42.1%!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相對于多晶硅價格和光照小時數的彈性分析 多晶硅價格(美元/公斤)300100806045301400小時2.651.671.601.531.481.421500小時2.471.561.491.431.381.331600小時2.321.471.401

15、.341.291.241700小時2.181.381.321.261.221.171800小時2.061.311.241.191.151.11資料來源: 交銀國際(2)風電設備制造業隨著市場經濟體系和風能市場的建立,我國風能產業逐步實現了“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國已掌握了兆瓦級以下定槳距風電機組的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完成了規模化生產。產業政策為了扶持風電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國家行動,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經濟激勵政策。這些行動主要有:乘風計劃、雙加工程、國債風電項目、風電特許權項目、產業化專項支持項目等。國家的主要政策有:把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

16、源納入國家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規劃; 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為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制定國家產業化政策支持風電發展;風力發電被列入國家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優先領域,制定關于風電上網的具體規定;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制定技術標準和規范等。趨勢風力發電成本將大幅降低技術裝備國產化比例提高關鍵零部件供應緊張海上風力發電悄然興起并將成為重要能源形式風力發電機組不斷向大型化發展(3)核能行業概況產業現狀產業政策趨勢與機會行業概況國際原子能機構公布,截至2002年底,全世界共有441臺核電機組在運行,2002年共生產電力2574萬億kWh,約占當年世界總發電量的l7。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

17、預測,到203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73748GW,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89;屆時全球核電發電量將達到35225551,1wh,比2007年增長3505ll285,占全球總發量的l2l4。我國已做出積極推進核電發展的重大決定,加快我國核電建設,提高核電在電力供給中的比重,這將有助于緩解電力增長與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的矛盾,核能利用的發展前景將越來越廣闊。產業現狀中國是繼美、英、法、前蘇聯、加拿大和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個能自主設計和建造核電站的國家,核電的發展狀況與我國核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2007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和裝機容量的比重分別達到192和l24,在擁有核電的國家中是最低的。2008

18、年我國核電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分別是885萬kW和684億kWh,僅僅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l1和總發電量的l99。與世界水平17相比,國內核電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產業現狀近年來,我國不斷調高核電發展的目標。根據最新目標,2020年核電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將達到8以上。照此計算,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至少可以達到7000萬kW,相當于未來l2年我國平均每年有56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投產。根據中國核電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13座核電站,擁有58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核電總裝機容量達4000萬kW,核電年發電量將超過2600億kWh,核電占中國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達4左右,發電量比重占全國發電量的6以上。技術升級對第二代核電機組的改進:改進機組安全、運行性能;發揮機組設計余量,提高額定功率;延長機組壽期。第三代核電機組發展目標:符合安全性指標;達到經濟性指標;采用非能動安全系統;單機容量進一步大型化;采用整體數字化控制系統;施工建設模塊化以縮短工期。技術升級近年來,世界各國提出了許多反應堆設計和核燃料循環方案的新概念。第四代核能系統開發的目標為:2030年前創新地開發出新一代核能系統,使其安全性、經濟性、可持續發展性、防核擴散、防恐怖襲擊等方面都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