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_第1頁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_第2頁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_第3頁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_第4頁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昆蟲有哪些? 哪些昆蟲是有益的? 哪些昆蟲是有害的?討論生命世界真奇妙毛毛蟲遇到蝴蝶,毛毛蟲羨慕蝴蝶漂亮,蝴蝶如何安慰毛毛蟲? 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1.家蠶生殖發育和發育養蠶家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我國曾以“繅絲養蠶”著稱于世.繅絲絲綢之路上的駝隊 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整個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道路。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已經飼養家蠶。大量的中國絲織品經此路西運傳到歐洲,故而得名。悠悠文明史,漫漫絲綢路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我們來看看家蠶的一生是怎樣的吧!觀察:家蠶生殖發育

2、過程1、蠶吐絲作繭2、蠶的1、2、5齡幼蟲觀察:家蠶生殖發育過程3、雌雄蠶蛾交尾4、正在羽化的蠶蛾觀察:家蠶生殖發育過程5、正在產卵的蠶蛾6、蠶 蛹家蠶生殖發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形態圖51. 按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進行排序,并填寫在橫線上 21643一起來看一下家蠶是如何生殖和發育的吧!家蠶的生殖和發育形態特點生活習性 幼蟲期身體柔軟有體節,胸腹部有八對足桑葉為食,有蛻皮,化蛹前吐絲結繭成蟲期有三對足兩對翅,體被白色鱗毛不食,幾乎不能飛,交配后雄蛾死亡蛹體表光滑,橢圓柱狀不食不動,破繭而出,羽化成蛾卵幼蟲蛹成蟲 像家蠶一樣,在由受精卵發育到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很大差異的

3、發育方式,叫完全變態發育。家蠶的一生要經過幾個發育時期?討 論想一想,還有哪些昆蟲的發育過程與家蠶相似呢?蜜蜂蒼蠅果蠅都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討 論 蝗蟲、蟋蟀、螻蛄、螳螂的發育過程與家蠶一樣嗎?蝗蟲的生殖和發育蝗蟲是一種有害的昆蟲,主要以植物(如多種農作物)的葉和莖為食。蝗蟲會集群遷飛,大面積危害農作物,造成蝗災。了解蝗蟲的生殖與發育的特點,有利于防治蝗災。說出蝗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受精卵幼蟲幼蟲成蟲雌雄蝗蟲交配受精卵幼蟲成蟲 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像蝗蟲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螳螂還有哪些

4、昆蟲的發肓過程與蝗蟲相似呢?蟋蟀螻蛄如何防治蝗蟲?外界環境條件對蝗蟲的產卵和孵化具有重要影響。可通過以下措施防治蝗蟲:1、植樹造林2、改變環境與氣候3、減少蝗蟲產卵和孵化的適宜場所相同點不同點家蠶蝗蟲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與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相似,為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有顯著不同,為完全變態發育蝗蟲與家蠶的生殖與發育有什么異同點?討 論有性生殖變態發育家蠶的生殖與發育完全變態發育卵 幼蟲 蛹 成蟲蝗蟲的生殖與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卵 幼蟲 成蟲1.蝗蟲與家蠶個體發育比較,蝗蟲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時期是( )A.受精卵 B.幼蟲 C.蛹 D.成蟲C2.夏天,令人生厭的蚊子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蚊子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哪些階段?( )A.受精卵幼蟲成蟲 B.受精卵幼蟲蛹成蟲C.受精卵蛹成蟲 D.受精卵蛹幼蟲成蟲B3.美麗的蝴蝶是由“毛毛蟲”變成的,“毛毛蟲”在蝴蝶一生中所處的時期應該是( )A.受精卵 B.幼蟲 C.蛹 D.成蟲B4.我國人民很早就學會了飼養家蠶來編制絲綢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將蠶繭用熱水浸泡后繅絲。請問:繅絲時,在繭內死亡的是家蠶的哪一個發育階段( )A.受精卵 B.幼蟲 C.蛹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