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題學校傳染病防控426復習_第1頁
醫學專題學校傳染病防控426復習_第2頁
醫學專題學校傳染病防控426復習_第3頁
醫學專題學校傳染病防控426復習_第4頁
醫學專題學校傳染病防控426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綿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監測指導所12021/7/20 星期二主要內容一、背 景二、傳染病防治基本知識三、學校常見傳染病四、如何預防控制傳染病22021/7/20 星期二背景 全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況2007年事件數:1888起,占全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數的73.5%,病例數:78246人,占全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病例數的88.0%死亡數:17人,占全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死亡數的3.4%以鄉鎮中、小學為主鄉鎮中小學報告1235起(65%)縣級以下1504起,占80%32021/7/20 星期二20052007年全國級以上傳染病事件報告起數前10位病種比較2005

2、20062007病種病種病種1流行性腮腺炎(350)水痘(847)水痘(836)2流行性感冒(249)流行性腮腺炎(570)流行性腮腺炎(361)3麻疹(180)流行性感冒(354)風疹(270)4霍亂(108)乙腦(210)霍亂(101)5水痘(94)風疹(136)流行性感冒(94)6細菌性痢疾(81)霍亂(98)急性出血性結膜炎(76)7其它感染性腹瀉病(48)細菌性痢疾(84)其它感染性腹瀉病(63)8人感染豬鏈球菌病(40)麻疹(75)麻疹(53)9甲肝(35)其它感染性腹瀉病(67)甲肝(52)10狂犬病(34)合計:1219甲肝(45)合計:2486細菌性痢疾(32)合計:1938

3、42021/7/20 星期二2006-2008年全國學校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國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起數的85.64%.呼吸道傳染病占91.09%.事件起數排在前3位的病種分別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在所有報告的事件中,鄉小學占52.67% 52021/7/20 星期二綿陽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況20042009年綿陽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場所分布(102)事件發生場所事件數(起)構成比罹患例數(例)波及人數(人)罹患率家庭1015.45511448.25交通運輸設備23.082336.06農村村莊1624.6202164412.29其它場所11.5411100學校3452.312

4、44303084.11飲食服務單位23.085822825.44總計651001562323284.83262021/7/20 星期二背景二 綿陽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況2004-2009年綿陽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類構成事件原因事件數構成比(%)罹患例數波及人數罹患率(%)甲型H1NI流感514.709138352.37細菌性痢疾411.8017870552.52流行性乙型腦炎17.691234.35流行性腮腺炎617.6016954323.11流行性感冒411.8034450216.85其它感染性腹瀉12.943510123.46水痘1338.2042479305.35合計341001

5、242303084.1072021/7/20 星期二背景二 綿陽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況2004-2009年綿陽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群分布學校類型事件數構成比(%)罹患例數死亡數波及人數罹患率(%)病死率(%)普通高校12.9410812.500市小學12.9433014252.320市中學38.8277019623.920縣小學38.82182042734.260縣中學25.88213061563.460鄉小學1544.105561104345.330.18鄉中學514.70105052522.000幼托機構411.807707989.650合計3410012441303084.10.

6、0882021/7/20 星期二7/22/20229學校易發生傳染病流行的原因 1、學校的特點 相對封閉 人群聚集 容易相互傳播 接觸面廣 (特別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 2、學生的特點 個體的免疫力較低 自我保護意識差 (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腦等,易感人群都是兒童與青少年 )容易受傳染92021/7/20 星期二3、其他原因 一是與學生寒暑假活動有密切關系,寒暑假學生返校可能將外地的傳染源帶到本地和學校,在學校中造成傳播和引起社會上更廣泛的傳播。 二是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差,投入嚴重不足。學校衛生狀況差、設施簡陋、管理不嚴是學校發生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因素。102021/7

7、/20 星期二學校傳染病綜合防治模式學生:生理特點、衛生習慣家庭:家長衛生防病意識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長效機制衛生:技術指導與支持112021/7/20 星期二二、傳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一)什么是傳染病(二)傳染病的特點(三)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條件(四)傳染病流行過程(五)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六)傳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則122021/7/20 星期二(一)什么是傳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指能夠在人群中或人和動物之間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動物 禽流感、狂犬病132021/7/20 星期二(二)傳染病的特點 1、由病原體(細菌、病毒、立克次體、

8、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霉菌和寄生蟲)進入人體繁殖或產生毒素所致。 2、有傳染性。 3、流行性、地方性、季節性。 4、免疫性。142021/7/20 星期二病原體(pathogen)細菌 破傷風病毒 脊髓灰質炎立克次體 恙蟲熱支原體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體 沙眼螺旋體 梅毒霉菌和寄生蟲 腳氣 血吸蟲病152021/7/20 星期二(三)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條件 1、傳染源:病人、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和昆蟲。 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傳染給其他易感者所經過的途徑。例如:空氣飛沫、血液。 3、易感人群:即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例如:未接種過麻疹疫苗、也未感染過麻疹的兒童。162

9、021/7/20 星期二1、傳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定義 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分類 病人(注意其潛伏期和傳染期) 霍亂 病原攜帶者 乙肝 受感染的動物 鼠疫 172021/7/20 星期二2、傳播途徑(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前,在外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部過程。182021/7/20 星期二傳播途徑分類 直接或間接 水痘、結膜炎(紅眼病)空氣或飛沫 水痘、流感、肺結核經水傳播 霍亂、血吸蟲食物傳播 痢疾、傷寒 接觸傳播 淋病、疥瘡、艾滋病血液或體液 乙肝、艾滋病 昆蟲或動物 乙腦、瘧疾、

10、狂犬土壤傳播 炭疽、破傷風 醫源性傳播 丙肝、艾滋病 圍產期傳播 風疹、梅毒、艾滋病 多途徑傳播 艾滋病、手足口病192021/7/20 星期二3、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定義 人群作為一個整體對傳染病的易感程度。特征 易感性的高低取決于該人群中易感個體所占的比例 202021/7/20 星期二傳染源病原體生長繁殖排出易感者傳播途徑攜帶者患者獲得免疫者死亡(四)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病人動物212021/7/20 星期二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 病人攜帶者受感染動物傳染源傳播途徑接觸血液水食物醫源性垂直媒介土壤易感人群社會因素經濟政治文化宗教風俗自然因素氣候地理222021/

11、7/20 星期二(五)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冬春季寒冷干燥、門窗緊閉地理因素:媒介昆蟲和宿主動物的特異性棲息習性232021/7/20 星期二2、社會因素 抗生素和殺蟲劑的濫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戰爭、動亂、難民潮和饑荒 全球旅游業的急劇發展 環境污染和破壞造成生態惡化 242021/7/20 星期二(六)傳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則1、管理和控制傳染源:根本措施2、切斷傳播途徑:關鍵措施3、保護易感人群:重要措施252021/7/20 星期二1、管理和控制傳染源1、對病人隔離、治療、管理2、清潔環境或消毒,清除或殺滅病原微生物262021/7/20 星期二2、切斷傳播途徑1、滅蚊、改水、

12、規范采血輸血2、通風換氣、搞好環境衛生3、戴口罩、不去公共場所4、衛生與行為習慣:洗手、安全套272021/7/20 星期二3、保護易感人群 1、主動免疫:疫苗接種 2、被動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抗狂犬血清、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3、體育鍛煉282021/7/20 星期二法定管理傳染病(39種)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26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l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

13、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丙類傳染病11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292021/7/20 星期二三、學校常見傳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結核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302021/7/20 星期二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

14、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手足口病312021/7/20 星期二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傳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攜帶病毒者。 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或飛沫傳播。患者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后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 易感人群為1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潛伏期為1225日,通常為18日。感染后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發病,但以冬春季為主。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322021/7/20 星期二主要臨床表現 前驅癥狀可出現發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發病12日后出現顴骨

15、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 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332021/7/20 星期二342021/7/20 星期二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flu)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高。 傳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短,通常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我國北方地區的流行一般均發生在冬春季節,南方四季都有病例發生,發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臨床表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還可出現

16、腸胃不適。352021/7/20 星期二流感癥狀有輕有重,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四種類型: (1)單純型:高熱,寒戰,頭痛,鼻塞,流涕,咽痛等。 (2)胃腸型: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 (3)中毒型:高熱不退,譫妄,抽搐,甚至神志昏迷。 (4)肺炎型:高熱,咳嗽,咯血,氣急,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362021/7/20 星期二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較癥狀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發燒 偶爾會發生 一定會發高燒3-4天 頭痛 偶爾會發生 頭痛欲裂 身體酸痛 是 嚴重的身體酸痛 身體虛弱 是 虛弱到需要臥床休息 精神疲倦 不一定 頭幾天會這樣 鼻塞 是 是 流鼻涕 是 是 喉嚨痛 是

17、是 胸悶 不會很嚴重 會變得很嚴重 咳嗽 不會很嚴重 會變得很嚴重 372021/7/20 星期二一般預防 早期發現,迅速確診,加強監控力度。對病人做好隔離。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自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 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遵循呼吸道傳染病一般預防原則(詳見后):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心境開朗,開窗通風,減少聚會。382021/7/20 星期二疫苗預防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流感病毒菌株的變異很大。每年可能爆發和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故流感疫苗應每年接種一次。 日本法律規定,317歲每年均常規注射流感疫苗。 我國近幾年開始在全國推廣注射流感疫苗。392021/7/20

18、星期二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傳染源是水痘患者。空氣飛沫或散布在空氣中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接觸到水痘痘漿污染的物品而間接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主要是兒童。潛伏期為1024日,通常為1416日。病后可獲終身免疫。 水痘(Varicella )402021/7/20 星期二主要臨床表現 患者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 患病初期出現輕微發燒、疲倦和軟弱無力;斑疹出現后數小時即轉化為丘疹、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一般典型水皰皮疹約歷時16天。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癥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水痘(Varicella )412021/7/20 星期二422021/7/

19、20 星期二432021/7/20 星期二肺結核病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結核桿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十癆九死”,“癆”指的就是結核病,當時由于沒有特效的藥物,結核病的死亡率相當高。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 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播給他人,這種簡單的傳播途徑使許多人都容易被結核病患者傳染。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結核菌442021/7/20 星期二肺結核病特點1.感染人數多:全國多達5.5億人感染過結核桿菌,約占全國人口的45,高于全球平均水

20、平。2.患病人數多:全國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450萬,其中傳染性肺結核患者150萬。3.新發患者多:全國每年新發活動性肺結核患者145萬,其中傳染性肺結核患者65萬。4.死亡人數多:全國每年約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5.農村患者多:全國約有80的結核病人集中在農村,主要在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6.耐藥患者多:全國結核病耐藥率高達28。452021/7/20 星期二近年影響較大的幾起學校疫情近年來,全國各地在校學生結核病疫情呈上升趨勢2003年河南省某中學同時發生100多名肺結核2003年山東省某中學一女生宿舍,8人中發生肺結核病人5例,其中4例是在1個月內相繼發病2006年遼寧省某中學同時發生肺

21、結核64例2006年遼寧朝陽市第一高級中學相繼有66人患肺結核浙江省溫州市2006年高考后24名學生因患肺結核病而不能被錄取沈陽市2006年高考后有30名學生因患肺結核病而失去了被錄取的機會462021/7/20 星期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又稱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近30年來世界暴發流行的一種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它的病原體是新型腸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薩奇病毒A24型變種(Cox24v)引起的。傳染源是患者。通過接觸結膜炎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其他物品,包括與患者共用毛巾,均可能感染病原體。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為112日。主要臨床表現:單眼或雙眼出現白色或黃色的

22、分泌物,有畏光、易流淚、疼痛,眼皮紅腫癥狀。急性出血性結膜炎472021/7/20 星期二常見傳染病的潛伏期、隔離期和檢疫期 病名潛伏期患者隔離日期接觸者觀察期及處理常見最短最長麻疹8-12天6天接受被動免疫者28天無合并癥出疹后5天密切接觸21天,被免者28天流感1-3天數小時4天退熱后2天集體機構人員4天猩紅熱2-4天1天7天一般不少于4天醫學觀察7天百日咳5-10天3天24天發病后40天21天,密切接觸者可服抗菌素預防風疹10-12天5天25天一般不需要必要時5日內接種高效價球蛋白水痘14-16天10天24天出疹后7天21天流腮14-21天8天30天發病后10天21天流腦2-3天數小時7

23、天發病后7天7天。密切接觸者可藥物預防甲肝30天15天45天不少于40天密切接觸者42天乙肝60-90天45天160天急性期至HBsAg轉陰,恢復期仍未轉陰者按HBsAg攜帶者處理急肝密切接觸者45天。此期間,園、所不辦理入、轉托。如系職工,應暫停其工作脊灰5-14天3天40天發病日起40天20天,可同時服疫苗預防乙腦10-14天4天21天發病后至體溫正常不檢疫霍亂1-3天數小時7天癥狀消失后15天5天,并連續3次糞檢陰性菌痢1-3天數小時7天癥狀消失后7天,如持續帶菌者應繼續隔離7天。482021/7/20 星期二四、學校如何預防控制傳染病1、建立完善的傳染病管理機制2、加強健康教育,培養師

24、生良好的衛生習慣3、保持個人衛生,積極預防傳染病4、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492021/7/20 星期二(一)建立完善的傳染病管理機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置條例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502021/7/20 星期二1、完善組織 由學校主要領導負總責,校醫院、保健科、衛生保健老師及班主任等共同參與。 嚴格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規定,普通高等學校設校醫院或衛生科;城區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要在政府核定的編制內設衛生室,按照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學生人數不足600人的學校,至少配備1名兼職

25、保健教師。寄宿制學校必須建立衛生室,并配有專職衛生技術人員24小時值班。 另外還應保證最低要求的硬件和經費的投入,如房間、電話、體溫計、消毒、注射、常備藥品等,有條件的應配備電腦并能上網。512021/7/20 星期二2、明確職責政府職責:明確各有關部門在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具體職責,保證防病資金投入,合理編制人員;衛生部門職責:了解學校傳染病疫情動態。要加強對學生保健機構的業務領導和行業管理,定期開展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執法檢查和業務指導;對醫務人員要進行資格審查;教育行政部門職責:加強領導、制定預案、保證經費、建立機構、落實管理制度。保證校醫具有相應的衛生技術資質,并經常參加業務培訓,加

26、強對學校食堂和飲用水的管理,開展校內健康教育。522021/7/20 星期二教育部門內部各成員之間的職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負責人員編制、人員培訓、經費投入、健康教育課時和內容的確定及相關制度的建立等,并督促學校執行;學校應有一名副校長負責學校傳染病防治的人員、經費及各項措施的落實與協調,并負責有關硬件設施的建設;532021/7/20 星期二校醫或衛生保健教師負責制定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協助學校領導并與班主任密切配合,認真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具體包括宣傳教育、健康教育課、收集和保存健康信息、負責與衛生部門溝通; 班主任老師應積極配合校醫做好健康教育與傳染病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督促學生養成良好

27、的個人衛生習慣,協助開展健康調查和計劃免疫,認真做好晨檢,登記和報告缺課學生等;所有教師都有義務發現和報告學生的異常情況。542021/7/20 星期二3、制度保證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關的制度,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檢制度、定期體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制度、新生入學體檢制度、新生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教師及服務人員體檢制度、環境保潔制度、重要場所定期消毒制度、個人衛生清潔制度、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體育活動衛生制度、學校衛生設施檢查驗收制度、食品衛生檢查及相關人員責任制制度、學生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等。552021/7/20 星期二(二)加強健康教育、培養良好衛生習慣 學校要把健康教育納入教

28、學計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周安排0.5課時,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學期要安排48節健康教育課。 還應根據傳染病流行季節的特點,每年至少集中開展兩次以預防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為重點的衛生宣傳教育。 中小學校還應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告家長書等形式,宣傳傳染病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要充分利用板報、校報、校園網、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562021/7/20 星期二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應包括: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以增強體質;2、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以及外出歸來

29、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決不隨地吐痰、決不隨地大小便等;3、生活要有規律,要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572021/7/20 星期二(三)保持個人衛生,積極預防傳染病“五要”要定時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換衣、勤洗澡,要勤理發,要勤剪指甲。“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煙、不喝酒,不用公用毛巾,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兩堅持”堅持自帶飲水杯、手紙、手帕等個人衛生用品;堅持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582021/7/20 星期二7/22/202259是否有多例病假或發熱、咳嗽、皮疹、嘔吐等類似癥狀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與個人衛生行為指導嚴把病從口入關,搞好

30、學校食品衛生確定學校有傳染病流行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主管領導1.盡早上報當地疾病控制中心2.盡早要求學生就診消除校園環境內污染物及蒼蠅、老鼠等傳播媒介加強個人防護:1.戴口罩2.打噴嚏或咳嗽掩口鼻3.避免用手擦眼或挖鼻孔4.痰必須吐在紙巾中或馬桶里其他應急措施:1.學校環境與物品的消毒2.疫情發生時,減少室內集體活動3.盡快向師生及家長通告相關情況4.避免患病學生與其他人密切接觸5.患病學生及時就診及留家觀察學生的健康狀況學生的個人衛生飲食飲水衛生教室內外的環境衛生1.勤用肥皂洗手2.不隨地吐痰3.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生活用品1.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2.不食生

31、或半生的肉類、水產品3.生吃水果要洗凈4.選購新鮮食品5.避免生熟食物交叉污染6.冷藏或封蓋剩余食物1.勤開窗通風2.勤清理垃圾3.保持地面、桌面清潔加強健康檢查加強教育與指導加強食品衛生加強環境衛生中小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關鍵措施 592021/7/20 星期二(四)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平時的措施傳染病流行時的措施602021/7/20 星期二平時的措施1、各級各類學校應建立應對傳染病疫情的組織機構: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全面負責學校傳染病疫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傳染病防治和疫情報告工作,并建立傳染病報告制度和登記本;學校要設立衛生室,并按衛生室器械配備目錄配備相應的器材

32、和應急藥品。2、學校的疫情報告人要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一旦在校內發現傳染病暴發流行或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時,要指導學生立即到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要立即向當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協助衛生專業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疫苗應急接種、疫區(點)消毒處理等控制工作。 612021/7/20 星期二傳染病報告的要求 報告時限 甲類和乙類(艾滋病、SARS、禽流感、肺炭疽)2小時 其他乙類、丙類24小時622021/7/20 星期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規定的報告要求: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天內有例或者連續天內有多個學生(例以上)患病,并有

33、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2、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4、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傳染病報告的要求632021/7/20 星期二平時的措施3、學校要建立晨檢、缺課原因調查制度,要及時掌握因病缺課學生的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疫情,應及時報告,并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及時對密切接觸者采

34、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凡患有急、慢性傳染病并在傳染期內的學生不得到校上課。 因病請假的學生,復課時要查驗醫院康復證明。4、要嚴格執行小學入學查驗接種證制度。小學每年應嚴格按國家規定的計劃免疫程序對入學新生的預防接種證進行查驗,對流動人口及外地兒童要進行重點查驗,發現漏種兒童,要立即通知家長和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補種,使學校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降低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可能。 642021/7/20 星期二平時的措施5、要結合學校的健康教育,針對教師及學生開展學校常見傳染病知識及預防措施的宣傳,提高師生的防病意識和能力。學校要保證教室符合衛生要求,班級人數合理,搞好環境衛生,保持教

35、室內清潔,堅持教室的濕式清掃,冬春季要增加教室及學生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頻次,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6、有校辦醫院和衛生室的學校要建立消毒及隔離制度,防止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7、要加強對校內食堂及學生飲用水源的管理,保證各種食品、飲用水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有自備水井的學校要加強對水源的管理,要按要求進行水質消毒及處理,保證供水安全。 652021/7/20 星期二學校傳染病病例發現與報告流程 學校老師和相關人員可以參照以下流程及時發現和報告傳染病病例:662021/7/20 星期二7/22/202267同一班級或年級內短期內出現多人請病假在同一宿舍、同一班級

36、或樓層內短期內出現相同癥狀的學生按所患疾病類型送相關醫院診治學校內就餐人員中,有2人或2人以上在進食后發生腹痛、腹瀉等癥狀立即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及學校衛生工作主管領導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根據情況進行初步判斷其他情況下,學生、授課老師或其他人懷疑有傳染病發生若學生情況緊急,立即送往最近的醫院救治立即向所屬區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到來前采取隔離等措施立即向所屬的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學校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建議流程圖 672021/7/20 星期二傳染病流行時的措施 傳染病一旦發生,學校要全力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疫情控制工作,重點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和早治療。682021/7/20 星期二傳染病流行時的措施1、早發現:中小學、幼兒園要更加強化晨檢制度。晨檢應在校醫的統一組織和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