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油液污染控制規范(徐曉龍)_第1頁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油液污染控制規范(徐曉龍)_第2頁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油液污染控制規范(徐曉龍)_第3頁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油液污染控制規范(徐曉龍)_第4頁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油液污染控制規范(徐曉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油液污染控制標準汽車及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使用液壓油作為工作介質,而液壓系統運行故障的70%是由液壓油引起的。液壓系統的故障既不像機械傳動那樣顯而易見,又不如電氣傳動那樣易于檢測,液壓系統的故障診斷困難特性,甚至影響了液壓傳動系統的推廣和應用。因此,正確選擇、使用、管理液壓油,對于提高液壓設備的工作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延長系統及元件的壽命,保證機械設備的平安正常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液壓油的質量要求和正確選用工程機械類液壓系統中油液的流速不大而壓力較高,故稱為靜壓傳動,通常對液壓油的質量有如下要求:1、適宜的粘度及良好的粘溫性能,以確保在工作溫度發生變化的條件下能準確、靈敏地

2、傳遞動力,并能保證液壓元件的正常潤滑。2、具有良好的防銹性及抗氧化安定性,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不易氧化變質,使用壽命長。3、具有良好的抗泡沫性,使油品在受機械不斷攪拌的工作條件下,產生的泡沫易于消失,以使動力傳遞穩定,防止液壓油的加速氧化。4、良好的抗乳化性,能與混入油中的水迅速別離,以免形成乳化液導致液壓系統金屬材質的銹蝕和降低使用效果。5、良好的極壓抗磨性,以保證液壓油泵、液壓馬達、控制閥和油缸中的摩擦副在高壓、高速苛刻條件下得到正常的潤滑,減少磨損。除上述根本質量要求外,對于一些特殊性能要求的液壓油尚有其他的要求。如低溫液壓油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溫使用性能,抗燃液壓油要求具有良好的抗燃性能,抗銀

3、液壓油可用于有銀部件的液壓系統。液壓油的選用,應當是在全面了解液壓油性質并結合考慮經濟性的根底上,根據液壓系統的工作環境及其使用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見附表一,確定適宜的粘度。液壓油的品種選定后,粘度的選擇具有決定的意義,如粘度選擇適宜,就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靈敏度與可靠性,還可以減少溫升與降低磨損,從而延長系統和元件的使用壽命。附表一 按液壓系統工況選用液壓油礦油型參考表工 況壓力7MPa以下溫度50以下壓力714MPa溫度50以下壓力714MPa溫度5080以下壓力14MPa溫度80100室內固定液壓設備HL油HL油或HM油HM油HM油露天寒區和嚴寒區液壓設備HR油HV油或HS油HV油

4、或HS油HV油或HS油地下作業和水上作業的液壓設備HL油HM油HM油HM油二、液壓油的使用管理正確選擇液壓油僅是保證液壓設備正常工作的一個根底,在液壓設備工作過程中,液壓油的維護管理十分重要。1、液壓油的污染與防控1 液壓油的污染主要來自外界及工作過程兩個途徑,污染的原因及污染雜質的種類見“附表二 :附表二 液壓油污染的原因及雜質種類污染原因金屬磨粒鑄件砂塵粒銹蝕粒熔接金屬密封材料橡膠磨損粒切削研磨粉纖維物涂料片油的老化物水分其他液體空氣制造、安裝和清洗不當帶入的保管、運輸過程帶入的維修時混入的工作過程中裝置內磨損產生的2 液壓油中污染雜質對液壓油的影響如下:粘著或堵塞濾清器孔眼,使液壓泵運轉

5、困難,產生噪音;堵塞元件的節流孔、節流間隙,影響工作機構動作的準確性;加速液壓油的老化;加速液壓元件的腐蝕和磨損;造成氣蝕,尤其在吸油管吸不到油時。3因此,液壓油在使用中,加強油液的污染防控工作十分重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工程機械主要在戶外工作,環境惡劣,復雜多變,在液壓系統設計階段,即應首選采用閉式油箱,完全隔絕系統內部與外部的接觸,從根源上杜絕外部污染物對系統的侵害。如不能做到,亦應選擇高過濾精度的空氣濾清器,最大程度降低油箱的呼吸作用帶進系統內的外界污染物。消除泄露,加強密封及系統外部防護功能,保持液壓系統使用環境的清潔。所有液壓油濾清器和空氣濾清器處于高效工作狀態,做到定期更換或清洗,

6、尤其是重要設備或精細度高的設備,應配置多個濾清器,確保液壓油使用中的清潔度要求見附表三。附表三 各液壓元件對過濾精度的要求液壓元件過濾精度,m液壓元件過濾精度,m齒輪泵40100柱塞泵1015葉片泵25100電液伺服閥352、液壓油污染度等級標準 固體污染等級是液壓油至關重要的質量指標,它對液壓系統的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壽命有重大影響見附表四、附表五。附表四 油液常用污染度等級表表一:GJB420A-1999 等效AS4059-1999 等效 NAS1638ACFTD粉塵顆粒尺寸m等 級67891011122164328656421000576237790062300021743286417300

7、25351560039200548170033906780 表二:ISO4406標準每毫升中的顆粒數,1991基于ACFTD粉塵,1999基于MTD粉塵等級等 級011每毫升顆粒數0.0050.010.020.040.080.160.320.641.32.555101020等級1281920212223每毫升顆粒數204040808016016032032064064013001300250025005000500010000100002000020000400004000080000附表五 典型液壓元件清潔度等級ISO4406液壓元件類型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各類型液壓泵一般液壓閥伺服閥比例控制

8、閥液壓馬達液壓缸擺動液壓缸蓄能器濾油器殼體16/1316/1313/1014/1116/1316/1317/1416/1315/1218/1518/1514/1115/1218/1518/1519/1618/1516/1319/1619/1615/1216/1319/1619/1620/1719/1617/143、液壓油的凈化隨著液壓技術的開展,液壓系統的工作壓力、液壓油的工作溫度、液壓元件的精度都在不斷提高,而國內出廠的新液壓油污染度等級大多在20/17ISO4406,甚至更嚴重,從“附表五來看無法滿足大多數液壓元件的最低要求,液壓油使用前及使用中的凈化處理勢在必行。1 新液壓油在使用前,應

9、先進展凈化處理,清潔度等級要高于系統中元件的最高清潔度等級要求,再按正確換油步驟向系統中注入液壓油。2 新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初始運行50小時,要對全部液壓油進展凈化后再使用,以去除系統磨合期間產生的污染物。3 工程機械使用環境差異很大,使用中應定期取樣檢測液壓油污染度和品質,污染度超標即及時進展凈化處理。正常使用條件下,每兩個月取樣一次;工作頻繁,環境惡劣時,每月取樣一次。4、液壓油的更換檢測中發現液壓油品質惡化,已無法恢復使用標準即應及時進展更換,以防止對設備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產生影響。對于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換油步驟如下:1 首選更換液壓油箱中的液壓油,將油箱中的液壓油放掉,并拆卸總油管,

10、嚴格清洗油箱及濾油器。可先用顆粒等級不超過18/15的化學清洗劑清洗液壓油箱,待晾干后,取用顆粒等級不超過18/15的新液壓油沖洗,在放盡沖洗油后再參加新液壓油。2 啟動發動機,以低速運轉,使油泵開場動作,分別操作各機構,靠新液壓油將系統各回路的舊油逐一排出,排出的舊油不得流入液壓油箱,直至總回油管有新油流出后停頓油泵運轉。在各回路換油同時,應注意不斷向液壓油箱中補充新液壓油,防止油泵吸空。3 將總回油管與油箱連接,最后將各元件置于工作初始狀態,往油箱中補充新液壓油至規定位置。液壓油更換指標見“附表六 、“附表七。一 L-HL液壓油換油指標SH/T 0476-92項 目換油指標試驗方法外觀不透

11、明或渾濁目測運動粘度40變化率/%10GB/T 265色度變化比新油/號3GB/T 6540酸值/mg(KOH) g-1GB/T 264水分/%GB/T 260機械雜質/%GB/T 511銅片腐蝕100,3hGB/T 5096 = 1 * GB3 運動粘度變化率按下式計算:=v1-v2/v2100式中:v1使用中油的粘度實測值,mm2 /s; v2新油粘度實測值,mm2 /s。二 L-HM液壓油換油指標SH/T 0599-94項 目換油指標試驗方法運動粘度40變化率/%+15或-10GB/T 265色度變化比新油/號2GB/T 6540酸值降低/%或增加值/mg(KOH) g-135GB/T 264 = 2 * GB3 水分/%GB/T 260正戊烷不溶物/%GB/T 9826A = 3 * GB3 銅片腐蝕100,3h2a級GB/T 5096 =1 * GB3 運動粘度變化率按下式計算:=v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