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學院“十四五”校園建設規劃校園建設是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圍繞“十 四五”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目標任務,為了科學合理地實施基本 建設與基礎設施改造,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規劃。一、學校概況XX學院創建于1958年,前身為XX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 占地1010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分東、西兩個校區辦學。 擁有文、理、教、工、管、經、法、農等八大學科門類,是以 本科教育為主,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并重,為地方經濟和社 會發展服務的開放性、應用性、多科性的教學型本科院校。學校現有19個教學系、部,設39個本科專業。館藏圖書 106萬冊,
2、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9900萬元。全校現有教職工 949人,現具有正高職稱的教師69人,副高職稱教師206人, 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分別為51人、357人,省級學科帶頭 人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3人,xx省“121人才工程” 人選7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近14500人,成人教育學生 5000人,外國留學生12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 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級教學團隊3 個,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基礎課教學示范實驗室 1個,省級基礎課教學實驗室5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 優秀實習基地6個。擁有民族藥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xx省 重點實
3、驗室,9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14個中央與地 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十三五”期間,學校黨委以“一個中心、兩個突破”為 引領,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的強校之路,即:以育人為中心、在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上和在學科專業創特色上有所突破,把解決 規模擴大、空間拓寬、數量增長引發的教學、管理、服務等矛 盾問題作為重要抓手,加大資源整合力度,著力提高教育質量, 得到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的髙度認可。2020年以來, 學校先后被評為“xx省文明單位”、“xx省文明高校”、“全國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二、規劃目標辦學規模根據XX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學校 預計在校生總規模達到1.
4、6萬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生15500 人。擴大繼續教育規模,確保年均成人教育在籍生折合不低于 500人;發展非學歷教育,完善繼續教育運行機制。大力拓展 留學生教育。辦學條件校園占地面積逐步擴充至1200畝左右。加大對實驗室、 實習場所等教學科研用房的建設和改造力度,新增建筑面積6 萬平方米以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到1. 2億元以上。館藏圖 書達到130萬冊以上。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到2025年,學校在職教職工數量達到1100人左右,專任 教師所占比例不低于總數的65%,其中高級職稱約占45%,具 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約占80%,具有博士學位的約占20%, 學緣結構明顯優化。凝聚人才隊伍,注重培育
5、創新團隊及拔尖 創新人才,力爭每個重點建設學科有1名有影響的學科帶頭 人、6-9名學術骨干;每個專業有2名教授、4-5名副教授、 3-4個教學團隊。建立符合應用性學科專業發展需要的“雙師 型”隊伍。學科專業建設規劃以培育優勢特色學科、孕育應用學科與新興學科、扶持重 點發展新專業的支撐學科、構建“申碩”學科群為基本策略, 創建一批方向明確、隊伍穩定、基地完善、成果豐厚、特色鮮 明的重點建設學科和學科培育點。集中建設15個符合新增碩 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要求、對一級學科有支撐作用的的二 級學科;立項建設10個重點建設學科和學科培育點,培育工 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農學等學科門類的應用學科、新
6、 興學科和交叉學科。整合人才隊伍,形成方向穩定、結構合理、 整體實力雄厚、能支撐學科長遠發展的學科梯隊。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學科建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考核評估體系。穩定專業規模,2025年專業數量達到50個。優化專業 結構,建設教師教育類、基礎理學類、藝術類、信息類、經濟 與管理類、農林食品科學類、材料科學類和醫藥類專業集群, 初步形成以文學、理學類專業為重要基礎,以工、管和教育類 專業為主、其他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注重建設質量,重 視基礎專業,提升傳統專業,做強優勢專業,扶植新興專業, 突出應用技能,重點建設已有的13個校級特色專業、7個省 級特色專業和1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在第二輪“教學
7、改革 與教學質量工程”中力爭8-10個專業取得省級立項,2個以 上專業成為新一輪國家級特色專業。三、現有辦學條件用地現狀及功能布局校區目前總用地1010畝,用地多為丘陵,地形復雜,落 差較大。我校原來是專科層次,規模較小,且分東、西兩個校區。 西校區有音樂系、體育系、美術系、藝術設計系、物理與信息 工程系、化學與化學工程、生命科學等教學系部,教學、生活 設施基本配套。東校區是新校區,有政法系、經濟學系、教育 系、人文教育系、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數學與 應用數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工商管理系、預科部等教 學系部,教學、生活設施初具規模,但不配套。按2025年本科生15500人規模
8、及我校專業學科的布局要 求,校園用地不能滿足學校發展需要,由于西校區發展空間受 限,今后學校將主要往東校區發展。校舍建設現狀截至2020年底,學校共有各種建筑104棟,建筑面積 393039 m2,其中教學業務用房21棟,145158 m2,行政辦公 用房5棟,24440 m2,學生公寓27棟,120399 m2,教工住宅 32棟,81411 m2,生活福利及其他輔助用房19棟,21630 m20因東西校區建筑分布不均衡,教學及附屬用房、校系行政 用房、學生公寓等仍有一定缺口,特別是實訓用房十分緊張, 且與國家校舍規劃建筑面積指標存在差距,“十四五”期間還將 保持一定的基本建設投入,以滿足教學
9、、科研和師生生活需要。基礎設施建設現狀供排水現狀:西校區主供水現為城市自來水,原來供水 為自備水源,因學生數增加,水源不足,故釆取自來水主供、 自備水補充的雙路供水體系。西校區地下管網與市政管網已連 通,但由于受當時學校規模所限,原學生宿舍改造成學生公寓 后學生用水量增加及教職工住房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原主供水 管已顯得過小,數量也不能滿足要求,水壓、水流量嚴重不夠。 東校區校園建設正在進行,供水管網的鋪設尚未完善,還有大 量的工程需要完成。東校區已建設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待正式運行后,污水排 放可望達標,西校區生活污水還是直排。 球場等體育場館(設施),為師生體育鍛煉提供了場地保障。完成了東區勵
10、志廣場、東區銘志廣場、西區書山廣場、 西區主干路、西區人行道路等綠化景觀及相關附屬工程,改善 了校園環境。完成東區110畝征地工作、并啟動164畝征地前期工作。 至2020年,已基本完成東區110畝征地工作,164畝征地工作 也已正式啟動。2.存在問題原始校園總體規劃圖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未能適應辦學規模的急劇變化,校園規劃雖 經多次調整還不夠完善,校園平面設計需進一步優化。單項工程的建設進度不夠平衡主要表現在:早期教室的建設偏多,實驗室及實習場所的 建設相對不足,把部分教室改造成其他功能的用房,造成建設 成本增加;其次,由于我校由兩個校區組成,兩地辦學帶來辦 學成本增加,尤其是校園建設成本增
11、加,目前九項基本辦學用 房雖部分達到甚至超過規定指標,卻不夠使用。運動場館的建設滯后主要表現在:體育場館建設滯后,各種體育設施場地嚴重 不足,西區體育系運動場館大多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標 準偏低,難以適應學校發展需要。個別建筑的結構功能有待調整優化主要表現在:個別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 陷,如設計時考慮不周、施工監理不到位等。五、“十四五”期間基本建設任務建設目標校園用地規劃按照15500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規劃,及三項用地標準54 m2/生計算,我校需要用地837000 m2,即1255畝,學校現有 用地673670 m2,即實有用地1010畝,尚缺用地163330 m2,即 2
12、45畝。學校已與xx市政府、鶴城區政府領導以及相關部門 聯系協商。作為遠景規劃,鶴城區將預留學校用地約500畝, 或在我校東校區北面省道對面預留學校用地約260畝可供選 擇,在學校財力允許的情況下,由學校逐年征用。學校計劃到 “十三五”完成245畝征地指標,按現有市場價約18萬元/ 畝估算,需征地靜態總投資約4410萬元。在“十四五”期間 安排1200萬元征地啟動經費,完成征地前期工作。十一項校舍建筑面積規劃根據普通髙等學校建筑規劃面積指標要求,“十四五” 我校十一項校舍規劃建筑面積指標缺口約64000平方米,其中 用自然規模計算合計缺口約38500平方米,用折算規模計算合 計缺口約25500
13、平方米(見表51)0由于我校分東西兩個校區辦學,校舍需求和校舍實際擁有 量尚存在差距,如東校區目前有10個系、部,8000余名學生, 僅有兩棟教學樓,雖基本滿足上課之需,實訓場地卻嚴重不足。 西校區部分建筑修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質量較差,功能不 全,如校辦公樓修建于1983年,面積較小,已無法容納機關辦 公,導致近10個職能處、室分散在迎賓樓、科教樓等處辦公。 根據學校發展實際,結合學校財力,我校“十四五”期間計劃 增加或改建各種建筑8棟,面積合計約62000平方米,其中包 括拆除原西區辦公樓、老醫務樓、老幼兒園等破舊建筑,重建 (原地或異地,選址待定)一棟新的綜合辦公樓(見表5-2)o 其
14、他屬于可以用社會化解決的問題,一律通過社會化方式 妥善解決。體育設施用地等建設規劃根據規劃指標規定,按15500學生規模及10 n)2/生 標準,我校合計規劃體育設施用地應為155000 m2,現已建好 體育場地91369 m2,尚缺體育設施用地:63631 m2。一是在東區新征學校用地上規劃修建一個400米標準跑 道田徑場約30000 m2,規劃投資300萬元;二是根據東校區總 學生人數規劃各種體育訓練場地,三是在西區現有校園內進行 適當調整,辦求達到所需場地規劃標準;四是根據學校的財力, 每年安排100萬元經費投入,五年共計500萬元,逐步落實場 地的建設,從而使規劃很好地得以實現。教職工
15、住宅用地用房規劃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要求和全國住房改革的不斷深入, 職工住房原則上通過社會化解決,本次不詳細規劃。從關心教 職工生活、體現人文關懷出發,學校計劃與開發商合作,采取 由學校牽頭組織、定向購建、教職工自愿購買的社會化方式逐 步解決。圍墻及道路建設修建東區圍墻,總長度約4000米,預計投資約160萬元; 東校區道路改造為改性瀝青路面,對破損的人行道板進行修復, 預計投資約300萬元。生態校園園林綠化和景觀建設校園綠化面積標準為6亦/生,總需建設面積為93000 m2, 現有綠化面積82750 m2,尚缺10250 m2e“十四五”期間學校將通過合理規劃設計,建設以下具有 我校特色和文
16、化內涵的生態系統:西校區圖書館周邊綠化景觀 建設;西校區中心花園綠化改造;東校區生物園建設;東校區 人工湖建設及兩個校區人文景點和健身休閑設施建設等(該項 目預計投入約1800萬元,已列入xx學院2021-2025年兩型 校園建設規劃,見附一)。水電基礎設施改造預計投入300萬元,對東西校區供水供電管網進行改造該 項目已列入xx學院2021-2025年兩型校園建設規劃,見附 一)O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預計投入400萬元,主要包括在西校區建設生態污水處理 工程,通過對水污染的防治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力求實現學 校生活污水達標排放(該項目已列入xx學院2021-2025年 兩型校園建設規劃,見附一)。
17、數字化校園建設適應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快校園網絡工程 建設,形成由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教學管理、圖書情報等 組成的校園網應用系統,實現校園數字化(該項目已列入XX 學院2021-2025年兩型校園建設規劃,見附一)。(10)校園軟環境建設做好校園標志性建筑的命名、樓宇命名、人文景觀命名、 道路命名;做好東、西兩校區校園廣播網建設,充分體現XX 學院科學的人文精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的學術氛圍 和髙雅的藝術情趣。根據校園不同功能區域的特點營造相應的 文化氛圍,辦公區要體現勤勉、務實、整潔和服務的氛圍;教 學區要體現勤奮、鉆研、雅靜、整潔和有序的氛圍;生活服務 區要體現安靜、衛
18、生、舒適和滿意的氛圍;學生宿舍區要體現 育人、整潔、服務和文明的氛圍等。使優美的校園環境與優良 的校風相結合,學校的活力與文明魅力剛柔相濟,展現出XX 學院的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該項目已列入XX學院 2021-2025年兩型校園建設規劃,見附一)。建設項目投資估算見表5-3分年度投資計劃見表5-4六、學校財務狀況分析1、“十三五”期間財務收支情況分析(見表6-1、6-2)2020年,我校年事業總收入由2005年的10392萬元,增 加到16000萬元。“十三五”期間環比年平均增長1122萬元, 年平均增長率為11%。同時,我校事業總支出由2005年的8182 萬元,增加到14000萬元,環比年
19、均增長1164萬元,年平均 增長率為14%。“十三五”期間事業收支總節余為10229萬元, 其中,用于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為9079萬元。“十三五”期間,學校用于基本建設投資總額27965萬 元,其中來源于事業收支節余的部分為9079萬元,占基本建 設總投資的32%;來源于財政撥款的部分為1000萬元,占基 本建設總投資的4%;來源于銀行貸款的部分為17886萬元, 占基本建設總投資的64%0在“十三五”期間,我校收入穩步增長,為圓滿地完成各 項基本建設任務提供了一定的資金保證,也“十四五”期間各 項事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十四五”期間財務收支情況預測分析(見表6-3)根據“十三五”財務收支
20、情況分析,考慮到招生生源變化、 財政撥款將有所增加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十四五”期間,我 校預計事業收入在2020年的16000萬元的基礎上將增加至 2025年的18000萬元,環比年均增長400萬元,年均增長率 為2.5 %o “十四五”期間,在充分考慮到進一步加大學科建 設、師資隊伍建設、改善民生及教學科研等方面投入力度的情 況下,預計事業支出在2020年140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至 2025年的15500萬元,環比年均增長300萬元,年均增長率 2%,將實現事業收支總節余9900萬元。3、“十四五”期間基本建設規劃所需資金籌措方案及資金 缺口 (見表6-4)“十四五”期間,我校預計基本建設
21、投資總額為13120 萬元,事業收支結余的9900萬元全部用于基本建設投資后, 基本建設投資尚存資金缺口 3220萬元。加上“兩型校園”建設投資4800萬元,資金缺口共計8020萬元,該資金缺口擬通 過銀行貸款和積極爭取財政撥款解決。七、發展存在的問題1、學科建設上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總的來說,我校學科分布較為齊全,涉及八大學科門類, 但學科布點不均勻,重點不突出,學科體系不完善學術團隊尚 未形成。由于存在學科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和 研究基地偏少,省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團隊凝聚力不強,缺乏省 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科研總體水偏 低、科技總量小、產學研工作薄弱等方面的的
22、問題,導致目前 我校在學科建設方面存在的困難主要有:第一、學科建設投入 資金不足,給學科建設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第二、由于 我校學科管理機制嘗未健全和完善,教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 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多,而投入到學科建設的精力相對較少,因 此如何引導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科建設中來存在一定 的困難;第三,資金不足、學校地理位置相對偏遠以及學科建 設相對滯后等方面原因,使我校在學科帶頭人培養、引進方面, 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培養、引進和留住在省內外有一定知 名度的學科帶頭人更難;第四,由于我校重點學科建設與發展 在省內相對落后,因此我校學科建設在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 接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因而
23、也就難以發揮大學專業學科建設引 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2、師資隊伍建設上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我校教授、博士數量占教職工總數的比例相對較低;副高 職稱以上專業教師所占專任教師數比例在xx省同類學校居末 位。由于存在教師能力結構不平衡,尤其缺乏雙師型教師,學 歷與職稱結構不合理,某些專業教師在系部分配比例欠合理。 導致在人才引進上存在以下問題和困難:一是髙學歷、髙層次、 緊缺人才引進數量上不夠;二是在省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學科帶 頭人引進困難;三是教學、科研髙層次人才流動比較大,創造 “引得進、留得住”的人才穩定環境有困難。3、基本建設規劃存在的困難與問題為全面提升和優化硬件條件和校園環境,全力打造和
24、諧校 園,為學校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層次 社會服務,同時,滿足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對硬件的要求,我校 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加大基本建設投入,增加投資 13120萬元(不含“兩型校園”建設4800萬元),其中3220 萬元仍需貸款解決。根據“十三五”期間基本建設總投資中來 源于銀行貸款的部分占了 64%,學校貸款風險指數雖有所降 低,由2008年的1.3降至2009年的0.65,但相對于基本建 設總投入而言,所占比例較大,加上“十四五”期間要歸還“十 三五”開行長期貸款(2021-2025年)3500萬元,學校負債經 營存在較大風險。因此,“十四五”期間基本建設規劃中最大
25、的問題和困難是資金缺口問題。4、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對高校基本建設可能存在的不利 影響目前,我國推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刺激經濟 較快走出低谷,另一方面,可能產生通貨膨脹。而給整個國民 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恢復, 現行貨幣政策的逐漸退出將是必然趨勢。所以,“十四五”期 間,有可能出現的銀根緊縮政策將導致我校在按期歸還目前現 有貸款并續貸,尤其是新增貸款方面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八、“十四五”基本建設規劃的預期效益分析“十四五”基本建設規劃完成后,學校的辦學實力和辦學 效益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可容納學生人數將從現在的14000 人左右提髙到15500人,師生的生活
26、、學習條件將得到較大改 善,同時,校園軟環境(包括水電節能、校園數字化、人文景 觀、文化氛圍、文明創建等)也將得到較大改善,學校將建成 環境優美、資源節約的校園并實現可持續發展。表5-1卜一項校舍規劃建筑面積指標及現狀 單位:nf/生、代項目標準規劃面積已建面積缺口面積項指標總計24.23375565311628.2-63936.8自然脫計算合計21.01325655287188. 2-38466.81、教室2.523906049544. 0610484. 062、圖書館2.033146530296-11693、實驗室、實習場所 及附屬用房5.748897063318. 28-25651. 7
27、21、風雨操場0.3452702000-32705、會堂0. 3655802000-35806、學生宿舍6.5100750120399. 0319649. 037、學生食堂1.32025012663.83-7486.178、生活福利及附屬用房2.09323956967-25428二、折算脫計算合計3. 224991024440-254709、校行政用房0. 831286511350-151510、系行政用房1.211875513090-566511、教工食堂0. 2335650-3565&生活福利及附屬用房0.95147250-14725表5-2“十四五”期間規劃修建建筑單位:m2 項目規劃面
28、積青年教工周轉房及培訓中心8000西區大門改造1000東區逸夫樓15000音樂廳2000工程訓練中心10000綜合辦公樓10000東區12#學生公寓8000東區學術交流中心8000合計面積62000表5-3“十四五”期間規劃修建建筑單位:m元/ m萬元項目規劃面積規劃單價規劃投資青年教工周轉房及培訓中心800015001200西區大門改造10002000200東區逸夫樓1500018002700音樂廳20002000400工程訓練中心1000020002000綜合辦公樓1000020002000東區12#學生公寓80001200960東區學術交流中心800015001200東區運動場300體育
29、設施500圍墻及道路460征地啟動費1200合計6200013120表5-4分年度規劃投資安排W: m2萬元規劃 年度建筑項目體育基礎設 施彳0也規劃 面積規劃 單價規劃 投資度計 年合2021房嫡幃心8000150012002350西區大門改 造10002000200體育200東區 圍墻2002022東區逸夫樓15000180027003650音樂廳20002000400體育100東區 圍墻1002023工程訓練 中心10000200020004760綜合辦公樓1000020002000體育100蠶1602024東區12# 學生公寓800012009603460東區學術 交流中心800015
30、001200體育100彳0也12002025東區運 動場300700合計6900013120表 6-1 :“十三五”期間財務收支情況分析表單位:萬元年度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蚣合計10,47512,56014,29015,50916,00068, 834支出合計9,42310,16012,14712,87514, 00058, 605收支結余1,0522,4002,1432,6342, 00010, 229收支結余用于基建1,0521.2502,1432,6342,0009, 079用于基建后結余1,1501, 150表 62:“十三五”期間基建投資情況分
31、析表單位:萬元項目金額比例總投資金額27, 965其中:事業收支節余用于基建9, 07932%財政撥款1, 0004%銀行貸款17, 88664%表 6-3:“十四五”期間財務收支情況預測分析表單位:萬元項目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2025 年合計收入合計16, 00016, 50017, 00017, 50018, 00085, 000支出合計14, 50014, 80015, 00015, 30015, 50075, 100收支結余5007002, 0002, 2002, 5009, 900結余用于基建1, 5001 7002, 0002, 2002, 5009,
32、900表 64:“十四五”期間基本建設籌資分析表年度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2025 年合計1, 8003, 3004, 2603, 46030013, 120收支結余用于基建150017002000220025009900每年新增商業貸款300160022601260-22003220“十四五”規劃 商業銀行貸款累計300190()116054203220貸款利息(按目前貸款 年利率5.31%計算)16101221288171797附一:XX學院2021-2025年兩型校園建設規劃為深入貫徹國家和省政府關于加強兩型校園建設工作的 精神,進一步推進我校兩型校園建設工作,
33、根據關于加強國 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的實施意見(住房 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建科20173245號)、關于推進高等 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節能節水工作的意 見(建科201890號)等國家相關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廳 關于編報“十四五”期間髙等學校建設規劃的通知的要求, 結合我校實際,編制我校2021-2025年兩型校園建設規劃。一、學校基本情況:學校占地1010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分東、西兩個 校區辦學。現有19個教學系、部,設39個本科專業。館藏紙 質圖書106萬冊,電子圖書238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 9600余萬元。全校現有教職工949人,其中教授63
34、人、副教 授201人,具有博、碩士學位的教師515人(含在讀);全日 制本、專科學生近14500人。2020年以來,學校先后被評為 “xx省文明單位”、“xx省文明髙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 作先進單位”。二、過去五年學校開展兩型校園建設的情況1、過去五年學校開展兩型型校園建設的主要工作(1)根據教育部關于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通知(教發 2006 3號)的要求,我校于2006年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為中心,以節水、節電、節材為重點,對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 進行部署,啟動了建設節約型校園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副院長 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領導 小組和專門的節能工作辦公室,在普及
35、節約宣傳教育、制度建 設、水電管網的改造升級、推廣節能產品的投用、加強對學生 用水用電的監管、用能用水的計量監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經過努力,有效地降低了學校的辦學成本,在學校每年投 入的設備、房屋和用電用水負荷10%以上增長的情況下,水電 能耗成本由原來2006年20%的增長降為2009年的零增長(水 電費回收后),每年節約水電成本近百萬元。重視校園建設規劃在兩型校園建設中的地位,組織 專家對學校校園建設規劃進行了論證,學校校園建設規劃基本 上達到節約資源的要求。基礎建設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節能標 準進行設計施工;強調建筑物的節能功能。與xx市政府共同投資630萬元,對東校區實施了二 期生
36、態污水處理工程,徹底治理了東區污水排放問題,經處理 過的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同時解決了部分綠化用水問 題。修建了勵志、銘志、書山、書香等四個綠化廣場, 校園綠化覆蓋率已超過45%。加大對學生食堂的治理,東、西校區學生食堂均榮 獲“xx省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A級食堂”和“xx省高校標 準化食堂”榮譽稱號。2、過去五年學校資源與能源消耗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電能和水資源的消耗上,辦公、教學區空調耗電 較大,學校現有分體空調約530臺,每小時耗電約1000度, 圖書館中央空調每小時耗電800度;辦公、教學用計算機約 3000余臺,每小時耗電1000余度,使用時間長,每天耗電量 大;教學設施、設
37、備逐年增長,電能和水資源的消耗呈明顯上 增趨勢。具體情況詳見附表一中的XX學院能源資源消耗統 計匯總表。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受學校財力的制約,水電基 礎設施不能適應學校的發展規模,建設和改造資金投入不足, 節能技改項目開展有困難。二是計量統計、能效分析工作不能 完全到位,用水、用電計量工作尚未達到節能管理的要求,監 管和督察力度不夠。三是節約規章制度建設還不完善,節約能 源的宣傳、教育工作未達到應有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學校整 體的節約主動性差,浪費現象還比較嚴重。四是對校園環境文 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研究還不深入,與兩型校園建設工作 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三、今后五年我校兩型校園建設的工作原則
38、與目標1、指導思想: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以增強全校師生員工節約與環保意識為先導,以 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為重點,以強化管理為 手段,加強宣傳,明確責任,強化監管,厲行節約,加快構建 兩型校園建設的工作、學習方式和消費模式,構建較為完善的 建設兩型校園的政策支持體系、技術創新體系以及有效的激勵 和約束機制,推進兩型校園建設,促進我校教學、科研、基礎 設施建設、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2、工作原則:堅持合理使用和注重節約與環境保護相結 合;堅持節約和環境保護與降低學校辦學成本相結合;堅持分 級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堅持內部管理與技術改造相結
39、合; 堅持社會發展、學校發展和個人發展和諧統一相結合;堅持節 約和環境保護與培育具有節約品行、良好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 在內的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相結合。3、工作目標:建立和完善適應學校發展要求的節能降耗 指標體系、監管體系、考核體系、節水節電目標責任制等長效 機制;突出重點,分階段實施校園節能改造項目,建立水、電 遠程監控平臺,通過技改與管理的方式實現學校人均水、電能 耗量在2020年的基礎上下降20%以上;到“十四五”末(2025 年),新建、改建、公共用水用電節能產品普及率達到80%, 用水、用電戶裝表計量率達到100%;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55% 以上,東、西兩校區完成生態污水處理工程;取消燃
40、煤鍋爐, 使用清潔能源;關注師生,構建和諧校園,形成有xx學院特 色的具有推廣價值的“兩型校園”建設的管理模式,爭創省級 兩型校園建設先進單位。四、20212025年我校兩型校園建設的主要內容我校兩型校園建設將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 點,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分步實施完成我校“四個一”兩 型校園建設工作內容。即完成一個規劃(xx學院2021-2025 年兩型校園建設規劃)、建設一個平臺(兩型校園數字化綜合 信息管理平臺)、制定一套制度(能源管理和環保管理制度)、 突出一個中心(節約育人、環境育人的中心)。建設改造項目 共十項,預計總投入資金5300萬元。主要內容有:1、兩型校園數字化
41、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建設,預計投入800 萬元。通過引進兩型校園數字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加強對全校 水電運行的監管,使教學、辦公用戶用水用電指標定額化,促 成水電運行管理制度健全化,提升水電管理水平。投入的經費 主要用于管理平臺軟件、主控設備、智能水電表、智能網關及 設備的安裝調試、配套水電管線改造等。2、水電基礎設施改造,預計投入600萬元。對東、西校區水電基礎設施改造進行科學規劃,通過水電 管網改造,徹底解決學校水電供應的可靠性、安全性,滿足學 校教學、科研的需求,同時,以求科學合理配置設備與線路, 節能降耗。投入的經費主要用于變壓器、壓配電屏、變頻加壓 設備購置及配套的供電線路、供水管網改造
42、等。3、大力推廣使用節能產品,預計投入300萬元。主要用于學校供電、供水設備的節能改造。如教室、辦公 室T8燈具更換為T5節能燈具,教室安裝智能控制開關,供水 場所使用節水器、感應水龍頭,安裝使用太陽能路燈等。4、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項目建設,預計投入500萬元。該項目建設主要包括對西校區實施生態污水處理工程以 及東、西兩校區校園雨水、污水存貯系統改造,中水回用于校 園園林綠化、車輛沖洗、建筑內部沖廁,通過水污染的防治, 強化生態保護,力求實現學校生活污水零排放的目標。5、對校園衛生間進行節水改造,預計投入300萬元。計劃分期分批逐步將現有沖水設備更換為智能沖水閥、感 應洗手開關等,提髙學校水資
43、源利用率,降低水耗。6、燃煤鍋爐改用清潔能源建設,預計投入200萬元。兩個校區共有四個食堂,目前均采用傳統燃煤鍋爐。根據 環境保護的要求,學校將停止使用燃煤鍋爐,改為使用清潔能 源。經費主要用于設備購置和安裝。7、生態校園園林綠化和景觀建設。預計投入1800萬元。通過合理規劃設計,建設具有我校特色和文化內涵的生態 系統,同時為學生實驗實訓提供教學場地。將西區圖書館前魚 塘水源進行凈化處理,周邊進行綠化并增設景觀,預計投入 400萬元;對西區中心花園進行綠化改造預計投入100萬元; 東區新征地110畝生態園建設預計投入300萬元;東區新征地 164畝修建人工湖,預計投入800萬元;東、西校區增建
44、人文 景點、健身休閑設施,預計投入200萬元。8、學生宿舍空氣能熱泵熱水系統項目建設。預計投入500 萬元。該工程項目主要實現熱泵熱水器安裝到每間學生宿舍,按 全校15500名學生規模,設備及安裝費用預計投入500萬元。 該系統具有高效節能、安全環保、舒適方便、長久耐用、控制 方便等特點。9、電子政務建設,預計投入100萬元。該項目主要用于校園一卡通、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檔案 系統等建設。項目建成后能滿足于學校內部的一卡多用,實現 校內辦公自動化,使消費和管理更加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節約資源。10、環境整治和資源可回收利用,預計投入200萬元。主要用于對校內污染源的治理,如規范校內停車場,
45、保持 校園車輛停放有序;用電子顯示屏替換校園橫幅,減少學校各 類橫幅的使用;在校區內安設分類式可回收垃圾箱,將可回收 與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購置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利 用及沼氣等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資源設備。五、我校兩型校園建設規劃的實施條件1、建立健全學校兩型校園建設組織機構。成立以院長為 組長,分管工作的副院級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 成員的兩型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兩型校 園建設對策和措施,定期督查兩型校園建設的落實情況,指導、 組織、協調全校節約資源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兩型校園建設辦 公室,辦公室主要負責組織開展兩型校園建設的具體工作,部 署、協調、監督、檢查和
46、考核兩型校園建設各項工作,對學校 用能進行審查與公示。各系部、機關處室分別設立兩型校園建 設工作小組。主要負責本單位方案、措施的制定和落實。2、建立和完善資源管理規章制度,確保資源節約工作深 入扎實地進行。在制度建設中,將修訂完善XX學院水電管 理暫行辦法作為制度建設的重點;將各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用 水用電定額化的研究作為整個制度建設過程中的核心;將實行 資源節約工作目標責任管理,把資源節約工作納入到各部門和 各教學單位工作的評價考核體系作為落實制度的重要方法;將 建立和有效運行能耗水耗公示制度、校園規劃建設項目審查制 度、能源統計審計制度作為資源節約工作的監督保障;將實行 資源節約獎勵制度,提
47、高全校師生員工的節約意識作為促進資 源節約的激勵機制。2020年制訂xx學院水電管理暫行辦法,并于2021 年修訂完善本制度。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各單位、部門主要領導為本部 門兩型校園建設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和第一責任人,將兩型校園 建設工作納入到各部門工作的評價考核體系中。2021年由兩型校園建設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對各 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用水用電定額化進行研究,制定XX學院 各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用水用電定額管理暫行辦法,通過試運 行后,2022年修訂并完善本辦法。建立激勵機制,實行節能獎勵制度。年度內有節余 的,結余指標中的40%留給部門,用于獎勵,60%留作學校 節能技改的輔助性資金和全校節能獎勵
48、基金。對超出指標的部 H,從該部門辦公經費中扣除,對違規使用水電的單位和個人 進行處罰。進一步落實節能在校園規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實 行建設項目審查制度。堅持“建設單位要按照相應的建筑節能 節水標準進行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新開工建 筑要進行節能節水評估和審查,未通過節能節水審查的項目一 律不予審批。項目建成后經建筑能效專項測評,達不到工程建 設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的建設項 目審查制度,確保新開工建筑和技術改造項目達到國家節能節 水強制性標準。建立能耗水耗公示制度。由兩型校園建設辦公室分 季度將學校的能耗水耗的統計及審計結果予以公示,接受全校 師生員工的監督
49、。健全切實可行的保證監督機制。將兩型校園建設工 作納入財務、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充 分發揮財務、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的作用,保證學校各項經 費的合理使用,使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3、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著重提髙師 生員工的節約和環保意識。(1)通過宣傳欄、報紙、廣播、網站、倡議書等多種宣 傳方式向師生員工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全校師生員工資源憂患 意識,倡導健康、文明、節儉、適度的生活理念,讓廣大師生 自覺養成節約一度電、一杯水、一張紙、一升油的良好習慣, 形成節約和環保的濃厚氛圍,建設與國情與學校與學生相適宜 的以節約型環保型消費為特點的校園文化。(2)將節約資
50、源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開設公共選修課和 專題講座,普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知識。(3)每年要求各系部定期舉行節能知識競答、經驗介紹 等形式多樣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樹立節約 意識,普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知識。4、加強對兩型校園建設的研究,注重科技節能,為兩型 校園建設提供技術保障。(1)設置兩型校園建設專家小組,為兩型校園建設進行 技術咨詢和指導,專家小組由我校物理與信息工程系、計算機 科學與技術系、網絡中心、生命科學系、化學化工系及XX市 規劃局、電力局、環保局中從事專門研究的學者和科研管理人 員組成。(2)學校為兩型校園建設中心配備專職的技術人員和研究 人員2名,從人員配備上為兩
51、型校園建設的研究提供技術保障。成立節能、節水、環境保護與我校兩型校園建設的科研課題小組,課題小組致力于開展節能、環保科學研究 和對節能運行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加強對社會開發的節能新技術和節能新產品進行適 用性和適應性研究,引進和推廣適合我校的節能新技術和節能 新產品。5、資金條件從資金投入上堅持成本核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處理好 前期投入與長期見效的關系。資金來源主要通過學校自籌和中 央、省政府財政支持以及引進社會投入資金等部分組成。資金 管理采取分年度投入、統一管理、專項使用的辦法,預算總投 入資金5300萬元,爭取中央、省政府財政支持2400萬元、社 會投入資金500萬元、學校自籌資金2
52、400萬元。總投入資金按 年度投入為:2021年投入1200萬,2022年投入1200萬,2023 年投入1000萬,2024年投入800萬,2025年投入600萬。xx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方案一、指導思想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 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院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堅持以習近 平新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以 服務全院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 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 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范校園文化活 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我院 校園文化
53、朝著正規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展。二、目標任務總體目標: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 原則,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 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爭取 校園設施出精品、文化活動出成果、制度建設有特色,使校 園文化成為教育、激勵全院師生和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 載體,使育人環境得到全面優化,為我院快速發展奠定堅實 的基礎。具體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一)環境建設1、綠化、美化工作目標:把學校建成四季常綠、恬靜雅致、自然優美的校 園。工作任務:做好綠化、美化環境工作。校園綠化、美化,以實用、 經濟、美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造景為主,園林小品
54、為輔, 適當設置景點,做到點面結合,使校園成為工作、學習、休 憩的理想場所。加強對綠化工作的目標責任制管理。設專職綠化人 員,定期對全院花草、樹木、綠籬進行修剪、養護。2、工作學習環境:目標:為師生員工創設一個整潔舒適、競爭合作、文明 向上、創新進取、愉快學習、健康成長的工作學習環境。 工作任務:對教室、辦公室、功能教室、活動室內部設施進行全 面的檢修或升級。規范室內物品放置,強化室內外衛生要求,按照“分 塊整頓,綜合治理”的原則,規范勞動時段,清除衛生死角, 做到窗明幾凈,空氣清新,保持各公共場所整潔,使室內外 物品放置整齊,學習辦公用品擺放有序,張揚人文精神,濃 郁學術氣息,營造“祥和、快
55、樂、健康、幸福”的工作學習 生活氛圍。開展“綠色教室”、“綠色辦公室、“圖書角”等評選 活動。定期、不定期進行各種形式的檢查評比活動。3、人文景觀建設:目標:加強人本文化建設,體現“協調和諧、美觀大方、 有效育人”的原則。工作任務:適當設置人文景觀。在學院設置體現“八榮八恥”、公民道德規范、職業 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目標、人文精神培養、 終身發展需要等內容要求的名人名言燈箱語錄牌和匾牌。修繕、增設宣傳櫥窗、黑板報、布告欄等。(二)校風校紀:1、干部紀律:目標:堅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的原則, 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科學管理,人格育人。工作任務:嚴格工作紀律:建立考
56、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規范工作行為:不斷修訂完善學院、部門工作職責、 辦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嚴格按工作規范辦事。繼續實施“領導干部素養提升工程和黨風廉政建設 活動。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比工作。2、教學紀律:目標:工作中做到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培養良好的職 業道德,在全校范圍內逐步形成講責任、講質量、講師德、 作表率的良好教學工作氛圍和勤于思考、敏于學習、樂于奉 獻、敢于創新、志存髙遠、關注未來的良好風氣。工作任務:建章立制,嚴格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強化師德教風建設,進一步提高師德水平,樹立教師 的良好形象,做到典型引路,弘揚正氣,堅決抵制不正之風。加強教師培訓,造就“理念領先、敬業愛生、一專多 能、創新力強”的教師隊伍。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管理, 以科研提質量,以科研求發展。加強對教學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比。3、學生紀律:目標: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遵守學院紀律、 遵守公共道德、維護公共秩序,珍惜學習時間、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省稽陽聯誼學校2025年4月高三聯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課件
- 《演講的藝術》課件
- 受彎構件的其他構造要求鋼筋混凝土結構課件
- 短期合同續簽建議
- 鐵路班組管理S班組凝聚力訓練課件
- 討論照明電路能否采用三相三線制供電方式不加零線會不會出現問
- 網格橋架安裝施工方案
- 鐵路客運站車無線交互系統客運管理部分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JJF(紡織)064-2013織物防鉆絨性試驗儀(摩擦法)校準規范
- GB/T 34571-2017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布線規則
- GB/T 11834-2011工農業機械用摩擦片
- 2023年昆明安寧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低壓配電箱安裝使用說明書A
- 藥品零售企業許可事項申請表模板
-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講解
- 食材配送價格表
- 物業公司xx年度收支情況公示模板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混合痔病歷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