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51的LCD圖形及字符顯示(共22頁)_第1頁
基于AT89C51的LCD圖形及字符顯示(共22頁)_第2頁
基于AT89C51的LCD圖形及字符顯示(共22頁)_第3頁
基于AT89C51的LCD圖形及字符顯示(共22頁)_第4頁
基于AT89C51的LCD圖形及字符顯示(共22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目 錄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29859 摘 要 PAGEREF _Toc29859 1 HYPERLINK l _Toc19405 1.緒論(xln) PAGEREF _Toc19405 2 HYPERLINK l _Toc5649 1.1 液晶(yjng)顯示器的概念 PAGEREF _Toc5649 2 HYPERLINK l _Toc5103 1.2漢字顯示(xinsh)原理 PAGEREF _Toc5103 2 HYPERLINK l _Toc24712 1.3圖像顯示原理 PAGEREF _Toc24712 2 HYPERLINK l _Toc

2、21393 2軟硬件介紹 PAGEREF _Toc21393 2 HYPERLINK l _Toc11691 2.1Keil簡介 PAGEREF _Toc11691 2 HYPERLINK l _Toc3246 2.2Proteus簡介 PAGEREF _Toc3246 3 HYPERLINK l _Toc21219 2.3 AT89C51單片機 PAGEREF _Toc21219 3 HYPERLINK l _Toc5373 2.4LCD 簡介 PAGEREF _Toc5373 6 HYPERLINK l _Toc5427 3系統硬件設計 PAGEREF _Toc5427 8 HYPERLI

3、NK l _Toc29430 3.1單片機系統框圖 PAGEREF _Toc29430 8 HYPERLINK l _Toc26798 3.2穩壓直流電源設計 PAGEREF _Toc26798 9 HYPERLINK l _Toc7153 3.3 液晶顯示驅動電路的設計 PAGEREF _Toc7153 10 HYPERLINK l _Toc16533 4系統仿真 PAGEREF _Toc16533 12 HYPERLINK l _Toc25677 4.1設計思路 PAGEREF _Toc25677 12 HYPERLINK l _Toc7527 4.2實現功能 PAGEREF _Toc75

4、27 12 HYPERLINK l _Toc14786 4.3 主程序流程圖 PAGEREF _Toc14786 17 HYPERLINK l _Toc12392 4.4初始化設置子程序流程圖 PAGEREF _Toc12392 17 HYPERLINK l _Toc16711 5設計總結 PAGEREF _Toc16711 18 HYPERLINK l _Toc26727 6致 謝 PAGEREF _Toc26727 18 HYPERLINK l _Toc32059 7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32059 18 HYPERLINK l _Toc6616 8附錄 PAGEREF _T

5、oc6616 19 HYPERLINK l _Toc1448 8.1附錄1:整機系統原理圖 PAGEREF _Toc1448 19 HYPERLINK l _Toc17520 8.2附錄2:PCB圖 PAGEREF _Toc17520 20 摘 要 LCD是一種新技術的基礎元器件。它利用液晶的各種電光效應,把液晶對電場、磁場、光線和溫度等外界條件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轉換為可視信號而制成的顯示器。液晶顯示器具有低電壓、低功耗的特點,與CMOS集成電路相匹配。液晶顯示器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多,在電子表、計算器、數碼相機、計算機的顯示器和液晶電視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shnyng)。計算機在社會領域的滲

6、透, 單片機的應用正在不斷地走向深入,同時帶動顯示技隨著術的發展。本文(bnwn)以AT89C51單片機為核心,構建了一個基于單片機的LCD圖形顯示系統。實現圖像及文本在LCD上可靠顯示,硬件部分包括單片機最小系統,液晶顯示界面兩大部分。液晶選用128X64點陣的液晶模塊。本系統顯示直觀,控制方便。軟件部分應用單片機 C 語言實現了本設計的全部控制功能。關鍵詞 :LCD;AT89C51;點陣(din zhn);圖形1.緒論(xln)1.1 液晶(yjng)顯示器的概念 目前,顯示技術和顯示工業的發展迅速。顯示技術是傳遞視覺的信息技術,顯示器件是顯示技術的基礎。顯示器從最早的12發展到到現在流行

7、的17,顯像管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CRT(陰極射線顯像管)。雖然CRT顯示器的技術處于非常成熟的階段,大屏幕彩顯正成為主流,但難以避免顯示器的體積不斷增加,功耗(n ho)不斷提升。由于物理上的限制,CRT顯示器的應用范圍也很有限。所以消費者希望有一種新型的顯示設備來彌補CRT顯示器的不足。液晶顯示器的技術由筆記本電腦上的應用而逐漸成熟,有可能成為替代CRT顯示器成為PC機的標準輸出設備。綜合比較各類顯示器件,你會發現,液晶顯示器件確實具有很多獨到的優異特性。液晶顯示器件LCD是當今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平板顯示器件,它具有顯示信息多、易于彩色化、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壽命長、價格低、無輻射、無污

8、染、接口控制方便等優點,正在測量及控制領域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限于篇幅,關于液晶顯示LCD的發展歷史、基礎知識這里不做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郭強主編的液晶顯示應用技術一書。1.2漢字顯示原理 漢字的顯示一般采用圖形的方式,事先從微機中提取要顯示的漢字的點陣碼(一般用字模提取軟件),每個漢字占32B,分左右兩半,各占16B,左邊為1、3、5右邊為2、4、6根據在LCD上開始顯示的行列號及每行的列數可找出顯示RAM對應的地址,設立光標,送上要顯示的漢字的第一字節,光標位置加1,送第二個字節,換行按列對齊,送第三個字節直到32B顯示完就可以LCD上得到一個完整漢字。1

9、.3圖像顯示原理 跟漢字一樣,只不過它的寬和高不再是個定值,而是一個變量,把高先分成8的倍數,然后一行一行掃描,不足的補零。2軟硬件介紹 2.1Keil簡介(jin ji) 單片機開發中除必要的硬件外,同樣離不開軟件,我們寫的匯編語言源程序要變為CPU可以執行(zhxng)的機器碼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手工匯編,另一種是機器匯編,目前已極少使用手工匯編的方法了。機器匯編是通過匯編軟件將源程序變為機器碼,用于MCS-51單片機的匯編軟件有早期的A51,隨著單片機開發技術的不斷發展,從普遍使用匯編語言到逐漸使用高級語言開發,單片機的開發軟件也在不斷發展,Keil軟件是目前最流行開發MCS-51系列單片

10、機的軟件,這從近年來各仿真機廠商紛紛宣布全面支持Keil即可看出。Keil提供了包括C編譯器、宏匯編、連接器、庫管理和一個功能強大的仿真調試器等在內的完整開發方案,通過一個集成開發環境(uVision)將這些部份組合在一起。運行Keil軟件需要Pentium或以上的CPU,16MB或更多RAM、20M以上空閑的硬盤空間、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統。掌握這一軟件的使用對于使用51系列單片機的愛好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使用C語言編程,那么Keil幾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選(目前在國內你只能買到該軟件、而你買的仿真機也很可能只支持該軟件),即使不使用C語言而僅用匯編語言編程,

11、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環境、強大的軟件仿真調試工具也會令你事半功倍。2.2Proteus簡介(jin ji) Proteus 組合了高級原理布圖、混合模式SPICE 仿真,PCB設計以及自動布線來實現一個完整的電子設計系統。ISIS是Proteus系統的中心,它遠不僅是一個圖表庫。Proteus的ISIS是一款Labcenter出品的電路分析實物仿真系統,可仿真各種電路和IC,并支持單片機,元件庫齊全,使用方便,是不可多得的專業的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它是具有控制原理圖畫圖的外觀的超強的設計環境。無論用戶的要求是快速實現復雜設計的仿真以及PCB設計,還是設計精美的原理圖以供出版,ISIS是您的最好工具

12、。該軟件的特點: 全部滿足我們提出的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的標準,并在同類產品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具有模擬電路仿真、數字電路仿真、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組成的系統的仿真、RS一232動態仿真、1 C調試器、SPI調試器、鍵盤和LCD系統仿真的功能;有各種虛擬儀器,如示波器、邏輯分析儀、信號發生器等。 目前支持的單片機類型有:68000系列、8051系列、AVR系列、PIC12系列、PIC16系列、PIC18系列、Z80系列、HC11系列以及各種外圍芯片。 支持大量的存儲器和外圍芯片。總之該軟件是一款集單片機和SPICE分析于一身的仿真軟件,功能極其強大,可仿真51、AVR、PIC。2.3 AT89C51

13、單片機 2.3.1單片機的概念(ginin)及其發展 當今,計算機技術帶來了科研和生產的許多重大飛躍,微型計算機的應用已滲透到生產,生活(shnghu)的各個方面。其中單片機以體積小,價廉,功能強,性能不斷的提高,適用范圍越來越寬,在計算機應用領域已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單片機是在一塊半導體芯片上,集成了CPU,ROM,RAM,I/O接口,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等功能部件(bjin),構成了一臺完整的數字電子計算機。由于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片內甚至還可包含HSO,HIS,A/D轉換器,PWM等稱為“片內外設”的特殊功能部件。隨著單片機構成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功能也日益增強,它一樣可以配用打印機

14、,繪圖儀,CRT等外圍設備,一樣可以聯網。這進一步深化了單片機在工業控制,自動檢測,智能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領域的突出地位,并使它不斷拓寬應用范圍,增添了新的活力。 單片機的應用結束了計算機專業人員“壟斷”計算機系統開發與應用的時代,它既給各種專業人員,特別是許多工程技術人員帶來了學習和掌握計算機技術的急迫性,同時也帶來了可能性,因為組成計算機應用系統變得容易,增強了人們進入這一領域的自信心。本設計由于要求必須使用單片機作為系統的主控制器,而且以單片機為主控制器的設計,可以容易地將計算機技術和測量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組成新型的只需要改變軟件程序就可以更新換代的“智能化測量控制系統”。這種新型的

15、智能儀表在測量過程自動化、測量結果的數據處理以及功能的多樣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再則由于系統沒有其它高標準的要求,又考慮到本設計中程序部分比較大,根據總體方案設計的分析,設計這樣一個簡單的的系統,可以選用帶EPROM的單片機,由于應用程序不大,應用程序直接存儲在片內,不用在外部擴展存儲器,這樣電路也可簡化。INTEL公司的8051和8751都可使用,在這里選用ATMEL公司生產的51系列單片機的AT89C51單片機。2.3.2 單片機系統簡介單片機最小系統,或者稱為最小應用系統,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組成的單片機可以工作的系統。對51系列單片機來說,最小系統一般應該包括:單片機、晶振電路、復位

16、電路。下面給出一個(y )51單片機的最小系統電路圖(1):圖(1)詳細說明(shumng)如下:復位(f wi)電路:由電容串聯電阻構成,由圖并結合電容電壓不能突變的性質,可以知道,當系統一上電,RST腳將會出現高電平,并且,這個高電平持續的時間由電路的RC值來決定。典型的51單片機當RST腳的高電平持續兩個機器周期以上就將復位,所以,適當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證可靠的復位。一般教科書推薦C取10u,R取10K。原則就是要讓RC組合可以在RST腳上產生不少于2個機周期的高電平。至于如何具體定量計算,可以參考電路分析相關書籍。(2) 晶振電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為可以準確地得

17、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訊的場合)/12MHz(產生精確的uS級時歇,方便定時操作),在本電路中,取12M。(3) 單片機: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單片機。對于31腳(EA/Vpp),當接高電平時,單片機在復位后從內部ROM的0000H開始執行;當接低電平時,復位后直接從外部ROM的0000H開始執行。單片機的共40個引腳功總共40個腳,電源用2個(Vcc和GND),晶振用2個,復位1個,EA/Vpp用1個,剩下還有34個。29腳PSEN,30腳ALE為外擴數據/程序存儲器時才有特定(tdng)用處,一般情況下不用考慮,這樣,就只剩下32個引腳,它們是

18、:P0端口P0.0 - P0.7共8個;P1端口P1.0 - P1.7共8個;P2端口P2.0 - P2.7共8個;P3端口P3.0 - P3.7共8個;2.4LCD 簡介(jin ji)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對于許多的用戶而言可能是一個并不算新鮮的名詞了,不過這種技術存在的歷史可能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早在19世紀末,奧地利植物學家就發現了液晶,即液態的晶體,也就是說一種物質同時具備了液體的流動性和類似晶體的某種排列特性。在電場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會產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它的光學性質,這種現象叫做電光效應。利用液晶的電光效應,英國科學家在上世紀制造了第一

19、塊液晶顯示器即LCD。今天的液晶顯示器中廣泛采用的是定線狀液晶,如果我們微觀去看它,會發現它特象棉花棒。與傳統的CRT相比,LCD不但體積小,厚度薄(目前14.1英寸(yngcn)的整機厚度可做到只有5厘米),重量輕、耗能少(1到10 微瓦/平方厘米)、工作電壓低(1.5到6V)且無輻射,無閃爍并能直接與CMOS集成電路匹配。由于優點眾多,LCD從1998年開始進入臺式機應用領域。 第一臺可操作的LCD基于動態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RCA公司喬治海爾曼帶領的小組開發了這種LCD。海爾曼創建了奧普泰公司,這個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基于這種技術的的LCD。

20、1970年12月,液晶的旋轉向列場效應在瑞士被仙特和赫爾弗里希霍夫曼-勒羅克中央實驗室注冊為專利。 1969年,詹姆士福格森在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Ohio University)發現了液晶的旋轉向列場效應并于1971年2月在美國注冊了相同的專利。1971年他的公司(ILIXCO)生產了第一臺基于這種特性的LCD,很高速緩存代了性能較差的DSM型LCD。 在1985年之后,這一發現才產生了商業價值,1973年日本的聲寶公司首次將它運用于制作電子計算器的數字顯示。現在,LCD是筆記本電腦和掌上計算機的主要顯示設備,在投影機中,它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開始逐漸滲入到桌面顯示器市場中。2

21、.4.1 發展 一直以來,追求更完美的視覺享受都是我們桌面顯示設備的目標,回顧近年的顯示技術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它都是圍繞著同樣一個主題“追求更佳的人類肉眼視覺舒適性”! 作為近幾年才突然新興起的新產品,液晶顯示器已經全面取代笨重的CRT顯示器成為現在主流的顯示設備。可是,液晶顯示器的發展(fzhn)之路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一帆風順。下面,我們與新老玩家一起回顧一下近年LCD發展的艱辛曲折之路。 LCD早期(zoq)發展(19862001)過高成本抑制(yzh)其發展之路。 技術不成熟的早期,LCD主要應用于電子表、計算器等領域。 我們平時所說的LCD,它的英文全稱為Liquid Crys

22、tal Display,直譯成中文就是液態晶體顯示器,簡稱為液晶顯示器。 液晶是一種幾乎完全透明的物質。它的分子排列決定了光線穿透液晶的路徑。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發現給液晶充電會改變它的分子排列,繼而造成光線的扭曲或折射,由此引發了人們發明液晶顯示設備的念頭。 世界上第一臺液晶顯示設備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稱之為TN-LCD(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盡管是單色顯示,它仍被推廣到了電子表、計算器等領域。2.4.2 特點機身薄,節省空間 與比較笨重的CRT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間。省電,不產生高溫 它屬于低耗電產品,可以做到完全不發熱(主要耗電和發熱部分存在于背光燈管或

23、LED),而CRT顯示器,因顯像技術不可避免產生高溫。無輻射,益健康 液晶顯示器完全無輻射,這對于整天在電腦前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畫面柔和不傷眼 不同于CRT技術,液晶顯示器畫面不會閃爍,可以減少顯示器對眼睛的傷害,眼睛不容易疲勞。液晶顯示器綠色環保 它的能源消耗相對于傳統的CRT來說,簡直是太小了(17功率大概在200W以內);對于近來逐漸引起國人重視的噪音污染也與它無緣,因為它的自身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它不會產生噪音(對于那種喜歡一邊使用電腦,一邊有節奏的敲打顯示器的用戶發出的噪音,這里不予以考慮);液晶顯示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發熱量比較低,長時間使用不會有烤熱的感覺,這一點也是以前的顯示器

24、無可比擬的,以前的顯示器可是寶貴,尤其是夏天,家里的空調、電扇都得為它服務給它降溫。使用液晶顯示器無形中為大氣降了溫,也為阻止日益升溫的大氣作貢獻。同時減少輻射,降低環境污染。當然了,環保也不會少了輻射這個指數的,雖然我們不能說液晶顯示器就完全沒有輻射,但是相對于輻射大戶CRT,以及日常家電的輻射來說,液晶顯示器那一點點輻射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未來的時代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是數字時代。顯示器智能化操作,數字控制、數碼顯示是未來顯示器的必要條件。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字技術必將全面取代模擬技術,LCD不久(bji)就會全面取代現在的模擬CRT顯示器。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講液晶顯示器的數字接口現在并不普

25、及,還遠遠沒有到應用領域。從理論(lln)上說,液晶顯示器是純數字設備,與電腦主機的連接也應該是采用數字式接口,采用數字接口的優點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可以減少在模數轉換過程中的信號損失和干擾;減少相應的轉化電路和元件;其次不需要進行時鐘頻率、向量的調整。 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液晶顯示器的接口是模擬接口,存在著傳輸信號易受干擾、顯示器內部需要加入模數轉換電路、無法升級到數字接口等問題。并且,為了(wi le)避免像素閃爍的出現,必須做到時鐘頻率、向量與模擬信號的完全一致。 此外,液晶顯示器的數字接口尚未形成統一標準,帶有數字輸出的顯示卡在市面上并不多見。這樣一來,液晶顯示器的關鍵性的優勢卻很難充分發

26、揮。 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我們舉例子說明一下吧。使用過液晶顯示器的人都知道液晶顯示器很容易產生影像拖尾現象。 響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的一個特殊指標。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指的是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響應時間短,則顯示運動畫面時就不會產生影像拖尾的現象。這一點在玩游戲、看快速動作的影像時十分重要。足夠快的響應時間才能保證畫面的連貫。目前,市面上一般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一般為40ms左右。不過隨著技術的日益發展LCD和CRT的這個差距在逐漸的被彌補上,一款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就已經縮短到了5ms. 從外形上看液晶顯示器的外觀輕巧超薄,與傳統球面顯示器

27、相比,其厚度、體積僅是CRT顯示器的一半(比如華碩的MS系列產品,其厚度更是達到了讓人驚訝的1.65cm),大大減少了占地空間。 香港和東京是世界上液晶顯示器普及率最高的地區,去年香港液晶顯示器的出貨量占到了顯示器總出貨量的七成。我們觀察一下液晶顯示器普及率高的地區就不難發現,這些地方大多是比較繁華,比較擁擠,生活水平比較高,而且寫字樓、金融大廈林立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可謂是寸土寸金。顯示器節省下來的空間的地皮價格遠遠高于液晶顯示器和CRT顯示器的差價。現在我國大陸的一些大城市的繁華區域也有向著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 這個問題其實是問您對顯示器的用途。眾所周知,由于液晶分子不能自己發光,所以,液晶

28、顯示器需要靠外界光源輔助發光。一般來講140流明每平方米才夠。有些廠商的參數標準和實際(shj)標準還存在差距。這里要說明一下,就是一些小尺寸的液晶顯示器以往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當中,采用兩燈調節,因此它們的亮度和對比度都不是很好。不過現在主流的桌面版本的液晶顯示器的亮度一般都可以達到250流明到400流明,已經開始逐漸接近CRT的水平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把CRT和LCD擺放在一起的話,可以比較輕松的分辨出液晶(yjng)顯示器和普通的CRT顯示器的亮度和對比度以及色彩飽和度的不同,但是就一般使用來說,這一點點差距并不會影響您的工作。 但是對于(duy)專業的美工等要求準確色彩的工作來

29、說,液晶顯示器還不能完全達到其工作的要求。3系統硬件設計 3.1單片機系統框圖 AT89C51單片機最小系統 由復位電路、電源電路及單片機構成。單片機的時鐘信號用來提供單片機片內各種操作的時間基準,復位操作則使單片機的片內電路初始化,使單片機從一種確定的初態開始運行。 單片機的時鐘信號通常用兩種電路形式得到:內部振蕩方式和外部振蕩方式。在引腳XTAL1和XTAL2外接晶體振蕩器(簡稱晶振)或陶瓷諧振器,就構成了內部振蕩方式。由于單片機內部有一個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當外接晶振后,就構成了自激振蕩器并產生振蕩時鐘脈沖。 當MCS-5l系列單片機的復位引腳RST(全稱RESET)出現2個機器周期以上的

30、高電平時,單片機就執行復位操作。如果RST持續為高電平,單片機就處于循環復位狀態。根據應用的要求,復位操作通常有兩種基本形式(xngsh):上電復位和上電或開關復位。上電復位要求接通電源后,自動實現復位操作。 上電或開關復位要求電源接通后,單片機自動復位,并且在單片機運行期間,用開關操作也能使單片機復位。單片機的復位操作使單片機進入初始化狀態,其中包括使程序(chngx)計數器PC0000H,這表明程序從0000H地址單元開始執行。 系統復位是任何微機系統執行的第一步,使整個控制芯片回到默認的硬件狀態下。51單片機的復位是由RESET引腳來控制的,此引腳與高電平相接超過24個振蕩周期后,51單

31、片機即進入芯片內部復位狀態,而且一直在此狀態下等待,直到RESET引腳轉為低電平后,才檢查EA引腳是高電平或低電平,若為高電平則執行芯片內部的程序代碼,若為低電平便會執行外部(wib)程序。3.2穩壓直流電源設計 本系統設計為5V直流穩壓電源給系統供電,AC220市電經220V9V變壓器變壓,然后經橋式整流電路,再經電容濾波電路,經7805穩壓管穩壓,再進行二次濾波,輸出較穩定的5V電壓,給本系統供電。流程圖如下圖所示:本系統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基于成本考慮,本設計未做電源這一部分,而是用USB連接線,代替了電源的制作。因電腦現已非常普及,從電腦的USB口取5V電源,亦非常方便。3.3 液晶顯示

32、驅動電路的設計 3.3.1 原理圖設計(shj)顯示屏部分(b fen)原理圖: 整機原理圖:3.3.2 液晶顯示的原理(yunl)分析 液晶顯示的原理是采用的有機化合物,在電壓的作用下,使化合物的排列發生偏轉,從而使光的折射角發生偏轉,造成透射的程度不同,從而使液晶模塊從表面看起來有不同的亮度,所以,液晶必須要在光的照射下才能夠顯示。這一點與發光二極管從原理上來說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在市場上所使用的液晶都是液晶模塊,也就是說,現在的液晶模塊都是將液晶以及相應的驅動芯片,寄存器,驅動電源電路等一系列的輔助電路都集成在了一起,從二使用戶能夠更加的方便是液晶,即所謂的大眾化。 12864采用的是

33、點陣式液晶,分為128X64個點,即有1204個字節,也就是說每一個ROM內存(ni cn)單元對應一個點陣。 如何對其驅動是對12864的主要難點,對于其驅動大致(dzh)可以分為:初始化,設置起始位顯示,輸送數據幾大塊。 初始化主要的就是按照芯片手冊(shuc)來,因為那些命令語句的內存單元都是定的,不能夠根據用戶的喜好來自己定義。 設置起始位數據顯示位置,主要是要搞清楚ROM的對應地址。12864分為左半屏面和右半屏面。其中左邊占64列,右邊占64列。共128列。行分為64行。又將其分為8頁,每一頁占8行。列的起始地址為40H,行的起始地址為B8H。4系統仿真 4.1設計思路 由實現功能

34、可以看出,本設計中需要用到西文顯示、漢字顯示、繪圖等子程序。首先,要實現西文/漢字的顯示,需要三個子程序:創建字模,寫入字模,顯示西文或漢字。TC1602實現西文/漢字的顯示有三種方式:文本顯示,圖形顯示和文本屬性顯示。由于繪圖只能使用圖形顯示,因此在本設計中采用圖形顯示方法來實現西文/漢字的顯示。其次,要實現繪圖,需要由繪點子程序實現。繪圖功能則是通過連續使用繪點子程序實現的。最后,還需要用到初始化子程序、清屏子程序。同時狀態字的檢測和指令的寫入、數據的自動寫、數據的一次寫等子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每進行一次操作都需要檢測狀態字,所以可以把狀態字檢測程序做成通用程序方便調用。初始化程序和清

35、屏幕程序主要完成TC1602的初始化和屏幕清除功能。西文/漢字的顯示首先需要創建字模,然后將字模寫入TC1602中,最后再在屏幕上顯示出來。4.2實現功能 隨著顯示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r xn yu y),液晶顯示器因其功耗低、重量輕而成為便攜式應用中的主流顯示技術。本設計將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1)先用繪圖法在屏幕(pngm)上劃定一塊顯示區域。2)在該顯示(xinsh)區域中將顯示以下漢字或圖形:左邊顯示“Beijing 2008”奧運LOGO圖像。右邊顯示“北京加油”(24X21宋體)改變字庫的內容,顯示其它漢字或西文。4.2.1 LCD1602顯示字符AProteus仿真圖C程序:/*實

36、例81:用LCD顯示字符A*/#include /包含單片機寄存器的頭文件#include /包含_nop_()函數定義的頭文件sbit RS=P20; /寄存器選擇位,將RS位定義為P2.0引腳sbit RW=P21; /讀寫選擇位,將RW位定義為P2.1引腳sbit E=P22; /使能信號位,將E位定義為P2.2引腳sbit BF=P07; /忙碌標志位,將BF位定義為P0.7引腳/*函數功能:延時1ms(3j+2)*i=(333+2)10=1010(微秒),可以認為是1毫秒*/void delay1ms() unsigned char i,j; for(i=0;i10;i+) for(

37、j=0;j33;j+) ; /*函數功能(gngnng):延時若干毫秒入口(r ku)參數:n*/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n) unsigned char i;for(i=0;in;i+) delay1ms(); /*函數功能(gngnng):判斷液晶模塊的忙碌狀態返回值:result。result=1,忙碌;result=0,不忙*/ unsigned char BusyTest(void) bit result;RS=0; /根據規定,RS為低電平,RW為高電平時,可以讀狀態 RW=1; E=1; /E=1,才允許讀寫 _nop_(); /空操作 _nop_()

38、;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個機器周期,給硬件反應時間 result=BF; /將忙碌標志電平賦給resultE=0; return result; /*函數功能:將模式設置指令或顯示地址寫入液晶模塊入口參數:dictate*/void WriteInstruction (unsigned char dictate) while(BusyTest()=1); /如果忙就等待 RS=0; /根據規定,RS和R/W同時為低電平時,可以寫入指令 RW=0; E=0; /E置低電平(根據表8-6,寫指令時,E為高脈沖, / 就是讓E從0到1發生正跳變,所以應先置0 _nop_()

39、; _nop_(); /空操作兩個機器(j q)周期,給硬件反應時間 P0=dictate; /將數據(shj)送入P0口,即寫入指令(zhlng)或地址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個機器周期,給硬件反應時間 E=1; /E置高電平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個機器周期,給硬件反應時間 E=0; /當E由高電平跳變成低電平時,液晶模塊開始執行命令 /*函數功能:指定字符顯示的實際地址入口參數:x*/ void WriteAddress(unsigned char x) WriteIn

40、struction(x|0 x80); /顯示位置的確定方法規定為80H+地址碼x /*函數功能:將數據(字符的標準ASCII碼)寫入液晶模塊入口參數:y(為字符常量)*/ void WriteData(unsigned char y) while(BusyTest()=1); RS=1; /RS為高電平,RW為低電平時,可以寫入數據 RW=0; E=0; /E置低電平(根據表8-6,寫指令時,E為高脈沖, / 就是讓E從0到1發生正跳變,所以應先置0 P0=y; /將數據送入P0口,即將數據寫入液晶模塊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個機器

41、周期,給硬件反應時間 E=1; /E置高電平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個機器周期,給硬件反應時間 E=0; /當E由高電平跳變成低電平時,液晶模塊開始執行命令 /*函數(hnsh)功能:對LCD的顯示(xinsh)模式進行初始化設置*/void LcdInitiate(void) delay(15); /延時15ms,首次(shu c)寫指令時應給LCD一段較長的反應時間 WriteInstruction(0 x38); /顯示模式設置:162顯示,57點陣,8位數據接口delay(5); /延時5msWriteInstruction(0 x38);delay(5);WriteInstruction(0 x38);delay(5);WriteInstruction(0 x0f); /顯示模式設置:顯示開,有光標,光標閃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