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學》教案:運動系統畸形先天性畸形〔重點與難點〕一.先天性肌斜頸該病是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頸部向一側偏斜畸形。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數學者認為是一側胸鎖乳突肌在難產時受傷發生出血,后機化,以致纖維變性。重點了解臨床表現和鑒別診斷,注意和骨性斜頸和眼肌異常所致的姿態性斜頸的區別。治療:早發現,早治療。①手法矯正治療,嬰兒期;②手術治療,適合一歲以上嬰兒。二.先天性并指和多指畸形診斷比較容易,治療原則:手術時機選在1歲以后為宜,以切除付指,保留正指為原則。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女多于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見,病因不明,髖臼和股骨頭先天發育不良及關節韌帶松弛是主要原因。臨床表現和診斷:通常分為兩個時期①站立期;②脫位期,重點掌握這兩個期的臨床表現和特殊檢查:(①髖關節屈曲外展試驗;②Allis征;③Ortoani試驗;④Trendelenburg征)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性質和程度,了解①髖臼角測定②股骨頭的位置及關節四區劃分法(Shenton線,Perkins線)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治療方法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四.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新生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由四個因素組織:①跗骨間關節內收;②踝關節跖屈;③足前部內收內翻;④跟骨略內翻下垂。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越來越大,畸形更趨嚴重。負重區產生滑囊和胼胝,該病畸形明顯,診斷不難,年齡較大的,病史不明確者,要與大腦性癱瘓和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相鑒別。治療:以矯正畸形為主,早期畸形矯正,足功能均可恢復,治療可分4個時期,簡單了解這四個時期的治療方法。(三關節融合術)姿態性畸形〔重點與難點〕一.平足癥復習解剖,了解足的縱弓和橫弓的組成及功能。平足癥是指弓扁平,彈性消失而有癥狀者。主要癥狀是長時間站立或步行時踝關節內側疼痛,以足舟骨結節處為甚。平足癥分:①姿態性平足;②痙攣性平足二類。治療主要以預防和保守治療為主。二.拇外翻第一跖骨內翻,拇趾斜向外側,稱拇外翻,多為對稱性。第一跖骨頭的突出部分,因長期受鞋幫的摩擦,局部皮膚增厚,并可在該處皮下產生滑囊,如紅腫發炎,則成為拇囊炎,嚴重者拇趾的跖趾關節可產生骨關節炎,引起疼痛。X線片示:第一跖骨頭的內側有骨贅形成,第1、2跖骨間夾角增大。治療:輕度拇外翻者可穿合適的鞋子,畸形嚴重并發拇囊炎者可作手術治療。了解拇外翻的病理基礎。三.脊柱側凸了解脊柱側凸的病因和分類:①先天性脊柱側凸②骨源?、凵窠浽床、芗≡床、萏匕l性脊柱側凸。絕大多數脊柱側凸屬特發性脊柱側凸,多發生在脊柱的胸段和胸腹段,大多凸向右側,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女性較多,早期畸形并不明顯,且無結構變化,易于矯正,但是常被忽視,在十歲以后,椎體第二骨骺加快發育,畸形即迅速發展,1-2年內可形成明顯畸形。輕度的脊柱側凸并不引起任何癥狀,嚴重的脊柱側凸可導致繼發性胸廊畸形(剃刀背畸形),胸腹腔容積縮減,引起氣促,心悸,食欲不振等內臟功能障礙,晚期還可出現神經根牽拉或受壓而產生癥狀。重點掌握X線檢查:①確定脊柱側凸穩定;②脊柱側凸的測定。常用Cobb測定法。治療:功能性脊柱側凸以預防為主,特發性脊柱側凸可穿支架,預防畸形發展,患兒長至12-16歲即青春生長期,畸形容易惡化,須加強治療和觀察,必要時可考慮手術。脊髓灰質炎后遺癥脊髓灰質炎后遺癥(又稱小兒麻痹癥)是一種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角,即運動神經中樞,遺留的晚期軀干及四肢畸形。近年來,由于對脊髓灰質炎預防的重視,目前這種病的發生已明顯降低。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為神經源性肌力平衡失調,導致骨質或關節畸形。癱瘓的肌肉為不可逆性病變,后遺癥的治療適應于發病后2年。手術的目的是預防和矯正畸形,穩定癱瘓的關節,重新分配有用的肌力,平衡肌體,爭取不再依靠支架保護。手術大致分為四類:①畸形矯正術;②肌腱移位術;③關節穩定術;④下肢等長術。重點了解:肌力的測定法(六級法),肌腱移植術的注意事項,骨骺延長術的注意事項。一、選擇題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理主要發生在:A、髖部的肌肉、韌帶B、髖臼、股骨頭、頸和關節夾C、髖部的神經、血管D、骨盆E、脊柱2、脊髓灰質炎后遺癥治療適應于:A、發病后一年B、發病后二年C、發病后三年D、發病后六個月E、發病后三個月3、脊髓灰質炎后遺癥施行肌腱移位術,應在:A、需待骨骼發育完全后方可施行B、7歲以后C、必須在成年后D、不拘年齡,爭取盡早施行E、12歲以后4、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的骨縮短術、截去骨的長度應是:A、不超過2cmB、不超過5cmC、不超過10cmD、截去的長度任意選擇E、需超過10cm5、有關站立前期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患兒的會陰部增寬B、患者髖關節活動受限C、肢體縮短D、Ortolani征陽性E、Galeazzi征陰性6、最早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檢查方法是:A、觀察跛行步態或鴨步B、Trendelerburg征C、雙髖X線攝片測定髖臼角和股骨頭位置D、Ortolani征E、觀察臀皺壁加深并上移7、脊柱側凸最常見的類型是:A、特發性脊柱側凸(原發性)B、肌源性C、神經源性D、骨源性E、先天性脊柱側凸8、嬰兒先天性斜頸主要體征是:A、頸部疼痛,活動受限B、頸部淋巴結腫大,壓痛C、除頭頸向一側斜外,并有歪嘴、斜眼等體征D、患側胸鎖乳突肌內可摸到梭形,質硬且較固定的腫塊E、X線攝片可見頸椎骨骼異常9、關于特發性脊柱側凸,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占脊柱側凸畸形的80%B、多發生于兒童及青少年,女性較多見C、多發生在胸段或胸腰段,脊柱多凸向右側D、在原發性曲度上下可發生代償性次發曲度E、脊柱除側凸外,不能同時有縱軸旋轉10、先天性平足癥的臨床表現中哪項是錯誤的A、站立或行走較多時,足易疲勞或疼痛B、足弓扁平,足稍外翻C、足印跖中部變寬D、雙足跟腱呈八字行E、負重處產生滑囊11、矯正馬蹄內翻足,用連續石膏矯形法常能獲得成功,但應先矯正下列哪種畸形:A、跟腱攣縮B、脛骨內旋C、后足內翻D、前足內收E、踝關節跖屈12、治療1-3歲的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應采用:A、切開復位或Salter骨盆截骨術B、使用帶蹬帶法或連衣襪套法C、脛骨結節骨牽引D、手法復位和石膏固定E、Chiari骨盆內移截骨術13、關于拇外翻畸形哪項是錯誤的?A、第1、2跖骨夾角超過10°B、跖趾關節突出部有滑囊炎C、第2、3跖骨頭下形成胼羝胝D、拇外翻常呈不對稱性E、第1跖骨內翻,拇趾向外傾斜14、單足站立試驗(Trendelenburg征)陽性,表現為:A、對側骨盆抬起B、對側骨盆下沉C、雙側骨盆抬起D、雙側骨盆下沉E、以上都不對15、下列脊髓灰質炎的臨床表現中,哪些是錯誤的。A、肌肉萎縮呈馳緩性麻痹B、關節攣縮,形成不同的畸形C、行走時呈"剪刀式"步態D、肢體骨骼生長發育遲緩E、皮膚感覺正常二、名詞解釋1、髖臼指數(髖臼角)2、Trendelenburg征3、Shenton線三、簡答題1、先天性肌斜頸需與哪些疾病鑒別?手術時機選擇幾歲?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在站立前期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