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放射性污染”知識匯報09級學習小組放射性污染知識-總目錄1放射性污染的基礎知識2放射性污染之核輻射3土壤中的放射性污染4水體中的放射性污染56居室內放射性污染總結與感謝1、放射性污染基礎知識1 放射性污染基本概念2 污染來源及危害3 污染特點4污染防護radioactive pollution放射性污染基本概念人類活動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使環境的放射性水平高于自然本底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大氣 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射線的現象。 電力;核電 由放射性物質釋放的放射線造成的污染。 生態學;污染生態學 人類活動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質,使水
2、體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所造成的污染。水產學;漁業環境保護原子能工業排放的廢物原子能工業中核燃料的提煉、精制和核燃料元件的制造,都會有放射性廢棄物產生和廢水、廢氣的排放。由于原子能工業都采取了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三廢”排放也受到嚴格控制,所以污染并嚴重。但是,當原子能工廠發生意外事故,其污染是相當嚴重的。醫療放射性醫療檢查和診斷過程中,患者身體都要受到一定劑量的放射性照射,例如,進行一次胃部透視,約接受0.015-0.03SV的劑量。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在進行大氣層、地面或地下核試驗時,排入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與大氣中的飄塵相結合,由于重力作用或雨雪的沖刷而沉降于地球表面,
3、這些物質稱為放射性沉降物或放射性粉塵。科研放射性科研工作中廣泛地應用放射性物質,除了原子能利用的研究單位外,金屬冶煉、自動控制、生物工程、計量等研究部門、幾乎都有涉及放射性方面的課題和試驗。在這些研究工作中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 污染來源及危害接受大劑量的放射線照射、 吸入大氣中放射性微塵或攝入含放射性物質的水和食品 ,都有可能產生放射性疾病。放射病是由于放射性損傷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 ,有急性和慢性2種。前者因人體在短期內受到大劑量放射線照射而引起 ,如核武器爆炸、 核電站的泄漏等意外事故 ,可產生神經系統癥狀 、消化系統癥狀,骨髓造血抑制、血細胞明顯下降、廣泛性出血和感染等 ,嚴重患者多
4、數致死。后者因人體長期受到多次小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 ,有頭暈、 頭痛、 乏力、 關節疼痛、 記憶力減退、 失眠、 食欲不振、 脫發和白細胞減少等癥狀 ,甚至有致癌和影響后代的危險。白血球減少是機體對放射性射線照射最為靈敏的反應之一。污染來源及危害1.絕大多數放射性核素毒性,按致毒物本身重量計算,均高于一般的化學毒物。2.按放射性損傷產生的效應,可能影響遺傳給后代帶來隱患。3.放射性劑量的大小只有輻射探測儀才可以探測,非人的感覺器官所能知曉。4.射線的副照具穿透性,特別是r射線可穿透一定厚度的屏障層。5.放射性核素具有蛻變能力。6.放射性活度只能通過自然衰變而減弱。污染特點時間防護。人體受照時間
5、越長 ,人體接受的照射量越大 ,這就要求操作準確、 敏捷 ,以減少受照射時間 ,達到防護目的;也可以增配工作人員輪換操作 ,以減少每人的受照時間。距離防護。人距離輻射源越近 ,受照量越大。因此應在遠距離操作 ,以減輕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屏蔽防護。在放射源與人體之間放置一種合適的屏蔽材料 ,利用屏蔽材料對射線的吸收降低外照射劑量。針對射線、 射線和射線的防護 ,分別為: 射線的防護。 射線的防護。 射線的防護。 污染防護2、放射性污染之核輻射1核事故2核輻射的危害3我國核輻射環境現狀4核輻射防治歷史上的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三英里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是美
6、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盡管此次事故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歷史上的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 (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災難)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更多爆炸隨即發生并引發大火,致使放射性塵降物進入空氣中。據悉此次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塵降物數量是在廣島投擲的原子彈所釋放的400倍。 歷史上的核事故2011年3月12日,日本9級地震后,導致的日本福島縣第一和第二核電站發生安全事故 一時間,日本核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震蕩和惶恐。農業、水產業面臨空前的危機。特別是核廢水流入大海后,加劇了人們對核污染的擔憂。1級異常 2級普通事件 3級嚴重事件,放射性物質極小量釋放4級
7、區域性事故 ,放射性物質小量釋放,公眾遭受相當于規定限值的輻射影響5級大范圍區域事故 ,放射性物質有限釋放( 2011年日本福島縣5級核事故)6級重大事故 7級特大事故 (1986年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核事件的等級劃分核輻射的危害 日本廣島核爆炸 日本至今還存在著地球上獨此一家的特別醫療中心廣島原子彈醫院,一直在收治大量的“原子彈”復合癥,諸如智力遲鈍的癡呆、癌癥、白血病、以及其他罕見的血液病等慢性病變的患者。 核爆炸幾十年后,幸存者中發生白血病、腦瘤等疾病的仍比普通人為高。核輻射的危害國家核安全局3月16日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
8、測結果表明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我國核輻射環境現狀 福島核事故之前,我國核電迅猛發展,核與輻射安全已經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我國核電安全文化建設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尚未形成全面的核安全文化體系規范我國核電發展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尚未健全,符合中國國情的核電技術標準規范體系尚未建立輻射安全監管投入不足、技術手段落后,對設計單位的設計過程相對缺少應有的監督管理核電設計亟待完善 ,等我國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抵御多重極端自然災害疊加事故的能力不足,缺乏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可靠性驗證能力我國核輻射環境現狀外照射的防護方法 1.增大與輻射源間的距離2.縮短輻射照射的時間3.屏蔽內照射的防護方法
9、1.減少放射源數量2.穿戴防護衣,防止皮膚直接接觸輻射源3.戴正壓呼吸面具或氣衣,防止吸入放射性微塵4.避免帶有裸外傷進入輻射控制區 核電事故防護的主要措施1. 病人的處理:首先估算受照劑量以分清輕、中、重不同損傷程度2. 組織放射性監測:包括人員、環境、水源、飲食3. 食品的處理:采取去包裝,削皮沖洗以達到允許標準4. 飲用水:采用凝集沉淀過濾方法以達到可飲用標準5. 衣服、用具:經過拍打、清掃、沖洗以達到去污標準6. 環境污染采取控制出入,隔離或遷移、隔離待衰變或擴散稀釋達到允許標準7. 個人防護戴防護面具、穿防護服核輻射防治核輻射防治日常抗輻射食品1. 黑芝麻 多吃補腎食品可增強機體細胞
10、免疫、體液免疫功能2. 紫莧菜 富含硒,能抗輻射、抗突變、抗氧化3. 綠茶 綠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輻射物質,可減輕各種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4. 蔬菜、水果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能減輕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的細微影響,避免神經系統發生紊亂5. 辛辣食品 吃辣椒不但可調動全身免疫系統,還能保護細胞的DNA,使之不受輻射破壞1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來源2放射性物質在土壤中的積累與遷移3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3、土壤中的放射性污染4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對策大氣中放射性塵埃的沉降:迄今為止土壤中的主要放射性污染源(核爆炸和泄漏、礦物燃料燃燒)放射性廢水的排放:核工業與核試驗,含鈾礦物開采、冶煉和應用過程中向土壤中排放的
11、廢水放射性固體廢物的地下埋葬:同廢水的排放,醫療放射性廢物,化肥的施用(磷和鈾)土壤中放射性污染的來源放射性物質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固定型:比較牢固地吸附在黏土礦物質表面或包藏在晶格內層,既不能被植物根部吸收,又不能在土壤中遷移。離子代換型:以離子形態被吸附在帶有陰性電荷的土壤膠體表面上。一定條件下,可被其他陽離子取代解吸下來。溶解型:以游離狀態溶解在土壤溶液里,最活潑也最容易被植物吸收。在雨水的淋沖下或被農田灌溉水沖刷下滲入土壤下層,或向水平方向擴散。三種存在狀態放射性物質在土壤中的遷移 存在狀態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植被種類氣象因素土壤生物特性農業耕作的措施放射性物質在土壤中的 遷移土壤放射性污
12、染的危害環境生態效應 137Cs和90Sr的積累引起三致變化 (致畸、致癌、致突變)大劑量瞬間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輻射傷害 可使生物或人在短時間內死亡。危及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長期低劑量輻射影響生態效應長期低劑量輻射的生態效應引起物種異常變異,從而對生態系統演替產生影響;使農產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上升,危及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影響土壤微生物的生存與種群結構,繼而影響到土壤肥效和土壤對有毒物質的分解凈化能力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也會參與水、氣循環,進一步污染水體和大氣。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對人體的危害外輻射損傷:土壤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后,射線對機體造成外 輻射損傷;內輻射損傷:部分放射性核素也可經過呼吸道、
13、消化道、皮膚 等途徑直接進入人體,參與體內生物循環,造成 內輻射損傷,使人體出現頭昏、疲乏無力、脫發、 白細胞減少或增多、發生癌變等。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對人體的危害放射性傷害機理 放射性傷害機理,目前認為主要是放射線引起細胞內分子產生電離和激發,破壞生物機體的正常機能。 這種作用可能是射線直接引起細胞內大分子構像改變或破壞,也可能是射線與細胞內的水分子起主要,產生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以此破壞細胞結構,對細胞正常生理功能產生間接影響。土壤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對策間接防治法植物修復法直接治理法微生物修復法土壤放射性物質 防治對策 包括:機械物理法、化學法、電化學法、物理-化學聯合去污法1、機械物理法
14、吸塵法,用吸塵器吸除放射性污染物;擦拭法,對污染面進行遠距離擦拭或打磨,并可配備排氣凈化系統;高壓噴射法,利用高壓噴射頭射出水或者蒸氣,用機械力破壞污染層,達到去污目的;超聲波法,該法利用18100kHz機械振動在固液交界面產生空化作用達到去污目的。間接防治法 包括:機械物理法、化學法、電化學法、物理-化學聯合去污法2、化學法化學法就是利用化學清洗劑溶解、疏松、剝離設備表面放射性拔紊污膩物,涂層,氧化膜層等,從而達到去污目的。所用化學藥品包括無機酸類、有機酸類、氧化還原類,螯合劑類、堿類、表面活性劑(如烷基磺酸鹽、烷基吡啶等)以及溶劑、緩蝕劑、促進劑等。清洗方式可用浸泡法、循環法、剝離膜法,從
15、而取出放射性污染物。間接防治法 包括:機械物理法、化學法、電化學法、物理-化學聯合去污法3、電化學法該法將去污部件作陽極,電解槽作陰極,在電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層均勻溶解,污染核素進入電解液中。該法去污效率高,電解液可重復使用,二次廢物量少,可用于結構復雜部件去污,可遠距離操作。4、物理-化學聯合去污法 該法利用化學藥劑的溶解作用加之機械力去除放射性污染物,例如,在化學浸泡法清洗時配以超聲波,在高壓射流水中加入化學藥劑等。間接防治法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減消除法、化學處理法和物理填埋法1、自然衰減消除法 自然衰變可使放射性污染土壤降至可接受的程度。達到這種程度所學的時間取決于作為污染作用的一種或
16、多種特定同位素的衰變率。對于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減消除是特別有效的。在偏僻的試驗區、核事故場地均可采用自然衰減消除法。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減消除法、化學處理法和物理填埋法2、化學處理法 對于小規模放射性污染土壤的處理,如一般核事故、核工業污染土壤,采用化學處理方法速度快,效果好。注意:由于化學處理成本高,對土壤的結構破壞大,不能單獨用于大區域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治理,通常需要與其他修復技術結合使用,同時,對處理產生的污水不得產生二次污染。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減消除法、化學處理法和物理填埋法1、物理填埋法,也叫換土法它是一種有效的放射性污染土壤物理處理方法,是將污染土壤通過深翻到土
17、壤底層、或在污染土壤上覆蓋清潔土壤、或將污染土壤挖走轉移至指定的場所填埋。物理填埋法能夠有小弟將污染土壤與生態系統隔離,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技術原理上比較簡單。注意:工程量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破壞植被等 植物修復法主要有三種:1、植物固化技術,即利用耐某種放射性核素植物降低該核素的活性,從而減少金屬被淋濾到嗲下水或通過空氣擴散進一步污染環境的可能性;2、植物提取技術,即利用某種放射性核素的超累積植物將土壤中的核素轉運出來,富集并搬運導致無根部可吸收部位和地上部位,待植物收貨后再進行處理,使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3、植物蒸發技術,即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放射性核素如氚,然后通過葉面作
18、用將他們蒸發掉。植物修復法利用森林的吸附和截持作用有數據表明,在放射性核素剛開始釋放的一定時期內,森林能截持95%97%的放射性核素,特別對氣態和顆粒狀的放射性核素截持效果特別好。落葉樹種能截持年空氣沉降放射性核素總量的10%20%針葉樹種能截持20%30%。因此,森林對放射性核素的截持和容量是相當大的。微生物修復法基因工程法1、利用基因工程獲得耐輻射菌種:如接種菌根真菌能夠顯著提高植株體內放射性核素的含量;2、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能夠調整植物吸收、運輸和對核素的耐受性,從而提高起富集放射性核素的能力。 據資料介紹目前有人研究已獲得耐10000Gy30000Gy輻射,包括“耐輻射奇異球菌”在
19、內的各類耐輻射細菌、放線菌、真菌共1000余株。 因此,耐輻射微生物在放射性污染生物修復、防止核電站放射性核素泄漏方面有可喜發展前景。1天然水中的放射性核素2核反應堆的液體放射性流出物3放射性廢水的處理水體中的放射性污染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來源天然水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地下水對巖石和土壤的浸濾作用降水對土壤的洗滌和浸取作用大氣中放射性核素向地表水的沉降作用天然水體中放射性核素的濃度水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與多種因素有關,諸如水源的地質和水文條件,當地的環境條件,大氣交換,水處理過程等。不同水體差異會很大,一般情況下:各種水體由于條件不同,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濃度變化范圍很大,跨度可達2個數量級
20、以上。地下水,包括深井水和泉水,其天然放射性水平明顯高于地表水。例如,花崗巖地帶的地下水域中含鈾濃度較高,特別是溫泉、礦泉為甚。經過凈化流程處理過的自來水,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要低于天然水源,尤其是重金屬核素的含量天然水體中放射性核素的濃度影響海水和沉積物中放射性核素濃度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地理區域、海水流動狀態、淡水和淤泥入海情況等。核反應堆的液體放射性流出物事件回顧:3月11日日本本州島仙臺港以東130公里處發生強烈地震以后,日本文部科學省23日公布,通過對22日采自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43個的自來水樣本進行檢測后,發現包括東京都在內12個地區的自來水都含放射性物質。加上福島縣的自來水在單獨
21、檢測中仍然被測出有放射性物質,日本全國共有13個地區的自來水被確認含放射性物質。東京都在當地一家自來水凈化廠檢測到每升水的碘放射性活度達到210貝克勒爾,是日本規定的嬰兒可承受限定值的約2倍。東京都當天已要求家長避免讓嬰兒再飲用當地的自來水,并決定向有嬰兒的家庭分發總計24萬瓶瓶裝水。東京都不少餐飲店都陸續開始告知顧客自來水超標的相關內容,都內的一些超市和便利店,甚至因為消費者大量購買瓶裝水而導致短時間斷貨。 核反應堆的液體放射性流出物核反應堆的液體放射性流出物由環保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今年發布的涉及核電廠環境輻射及放射性廢處理的三項國家放射性污染物防治標準于9月1日起實施。放射性廢
22、水的處理地下鋼罐貯存法蒸發濃縮法處理離子交換法膜處理早期權宜之計基本方法離子交換法原理:當廢液通過離子交換劑時,放射性離子交換到離子交換劑上,使廢液得到凈化。缺點:對原水水質要求較高;離子交換劑的再生和處置較困難。膜處理法與傳統處理工藝相比,膜技術在處理低放射性廢水時,具有出水水質好,濃縮倍數高,運行穩定可靠等諸多優點。由于對原水水質要求較高,一般需要預處理,故膜法處理法宜與其他方法聯用。組合工藝超濾反滲透電滲析組合工藝活性炭+膜法組合工藝更多處理技術在不斷研究當中5、室內放射性污染及防治1室內放射性污染的來源2室內輻射3氡及其子體4降低室內放射性污染的措施及常識室內污染物來源宇宙射線穿建筑物
23、的室外輻射室內氡及其子體的輻射室內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在空氣中衰變形成的氡及其子體2、室內輻射廚房和衛生間的照射量率最高,臥室內的輻射水平高于客廳輻射水平由低到高依次為:煤矸石磚,半煤矸石磚,土磚,混凝土板塊磚混結構磚瓦結構泥草結構室內建筑材料中的射線會對人體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等造成損傷3 氡及其子體居室內氡的來源危害1、地基土壤中析出2、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3、取暖和炊事燃料的燃燒煤和氣體燃料4、戶外空氣進入1、第一類致癌物質2、次于吸煙的肺癌的第2大誘因3、可誘發白血病、不育、智力下降、精神不振等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氣體,具有a放射性,半衰期為382 d4、降低室內放射性污染的措施及常識加強基建的預防性監督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住戶在新房居住前可請有關機構做放射性污染測試。慎重選擇裝修材料,最好不要在起居室內大面積使用石材,紅色與其他顏色相比超標較多。粉刷防氡涂料在墻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衛工人承攬合同協議
- 生態農莊轉讓合同協議
- 監控技術入股協議合同書
- 電機品類采購合同協議
- 田雞養殖供貨合同協議
- 生鮮批發采購合同協議
- 電子協議書電商合同模板
- 監控施工費合同協議
- 電梯安裝承攬合同協議
- 電梯服務保養合同協議
- 《塑料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煤質化驗工職業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多模式鎮痛低阿片方案中國專家共識(2021全文版)
- 成都城市規劃簡析
- 異位妊娠治療新進展:2024年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比較
-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家長會-家校同頻共話成長 課件
- 混合痔的中醫護理方案
- 托幼機構衛生評價報告
- 社區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活動方案
- 【構建企業級好數據】Dataphin智能數據建設與治理產品白皮書
- 國開(內蒙古)2024年《經濟學與生活》形考1-3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